佛说厌离心_厌离心生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讲堂 2024-06-24 0
  1. 南怀瑾语录三千年读史
  2. 色拉阳智法王经典禅语
  3. 佛教里谁都能成佛,现实中有谁成了佛?
  4. 南怀瑾句子语录精选
  5. 身累心累的说说,还是傻一点吧,活着不累
  6. 有关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简介
  7. 文殊菩萨是主管什么的?

先回答2:

所说佛法末期,只是表一种人对佛法的理解性接受性,并不是说佛法就要终结这样的意思。从时间概念上说,当然是指佛祖在世时间为开始,因为佛法是这个时间出现的。后期的佛法,是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对佛祖所说法的理解、接受、传播。由于时间距离佛祖在世时间越来越久,原本的思想被后来人发挥、误解、改变的可能性也越多,正确理解和接受佛法的人越来越少,因此才有正法、像法、末法时期这样的说法。

再回答1:

佛说厌离心_厌离心生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佛法,佛法都是首先在人道成立、在人间成佛。天道乃至地狱诸道,都是由于业行的推动而受报,而只有人道是既在受业也在造业,因此只有人道是修行佛法后真正得到佛果的地方。但无论是什么时期,哪怕是佛祖在世的时期,也一样有信的有不信的,有真正解脱的也有不能解脱的。不存在末法时期不能得正果,脱六道的事情,只是可能获得解脱的人比较少而已。

这与我们接受佛法理解佛法的能力、自我改变的心性情况都有关系,现代人随着高科技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已经远远比不上佛祖在世时期的人了,所受的种种诱惑和自我欲望也更加大。但绝对不是说没有人能够证悟,只是比较少而已。

回答3:

关于断除烦恼,直证菩提,并不是说了就能明白,也不是听到了就能解脱,必须自己深入修行才真正完成。按佛的说法,是明白四谛缘起,以正见正思维、正行正语正命、正定念正精进等八正道来完成,或者说是以菩提六度来实现。而贯彻这一切的,就是“信、解、行、证”这几个字。

对于错误的欲望执著,只有明白它的“缘起”,知道欲望是如何产生、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而后才真正明白如何理解正确和错误。所以不能真正深入的人,很难理解。学习佛法没有捷径,只有深入思维和实践,慢慢自会有所成就。

佛法的目的,是通过欲望的止息来达到心的安定。这个止息不是欲望的停止,不是心思的断绝,而是达到平衡后不做妄想,止是妄念的止,息是妄念的息。

回答4关于真言之类:

念佛号也罢,念真言咒语也罢,都是方法道路,但是需要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去进行。就比如,知道行路可以坐汽车,可以做飞机,也可以骑自行车、骑马、可以走着,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方向在哪里,那么你的汽车、飞机等等工具,甚至你自己的身体素质影响的脚力,其实都没有作用。

念佛号、念真言咒语,其实就是我们的工具,但必须明白自己为什么想解脱,如何认识解脱,也就是懂得一切的“因缘”,有了起点有了方向才会知道什么是终点,而这个时候,方法已经是次要的了。仅仅寄希望于真言咒语或念念不断的佛号,是不能明白脱离苦恼的。但是在这个“诚信”的行为过程中,确实可以增加福报。

再者,关于什么飞刀断千手之类的,是***家言,当个玩笑罢了。

回答5,关于易经:

易,不过是中国祖先的一种统计学方法,是一种规律的总结,而后人将各种物和事进行重新的排演比对,所以说感觉包罗万象。这不过是对方法的解说和应用,因此不需要看做多神秘、复杂。只要自己的心、自己的智慧足够,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通过某件小事情发现后面的规律,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易经开篇就说过,易者,变易也。也就是说,易,其实就是指变化,易经就是对变化的各种察觉。而根据佛法,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有缘,而后有果,因和缘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缘起观其实也是一种对变易的描述,自然也可以与易相通。

南怀瑾语录三千年读史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中,始自华严,终于涅盘,凡是大乘***,皆有文殊参加。在***释迦牟尼佛,宣传大乘佛教思想方面,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释迦僧团成员中,婆罗门种姓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多数人厌离心切,习惯于苦行,如迦叶等。对大乘法,他们则多未接受,如:行于世间而不为世间所染,与外道和睦相处而不为其知见所动,虽断烦恼而不舍菩萨行,且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为此,文殊协助释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许多声闻众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通,各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其深法,不能得入,于是文殊仗剑逼佛,佛说:“文殊住住!吾必被杀。我被害矣,谁害吾子。”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梦,皆得法忍,说偈赞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文殊用杀佛的办法,来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义;证得法忍,堪称释迦得力的助手。

色拉阳智法王经典禅语

 南怀瑾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怀瑾语录三千年读史,希望你喜欢。

南怀瑾语录三千年读史

 1) 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2)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3) 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4) 有很多人学佛却还抱怨没有好的报应,你花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只有学佛不同。学佛法是学空法,一切放下,连放下的观念也放下。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无所得之法,那是完全背道而驰了。

 5) 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

 6) 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7) 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8) 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9) 我们学佛的根本是什么?一切宗教都是一样,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第一个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开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那不是悟啦,那个是自误,聪明反被聪明误。

 10) 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

南怀瑾语录简短

 1) 我常跟年轻同学讲,佛教的这个教,不跟着时代变是绝对维持不住的,世界的趋势太厉害。像我每天不断地接触到国内外新的消息数据,所以天天有新的观念和想法,看见人类社会的转变太快了。所以我说,宗教的形式不变的话,是没有办法的。

 2)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3) 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4) 所有其它的佛经典,对这个世界都是厌恶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华严经》则不然,主张这个宇宙一切的一切都至善、至美。如何做到呢?只有一念明心见性就做到了,你就看到真实的一面。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死无我,是一个影子。你没有看到这些现象的后净。

 5)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象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6) 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纵横家的思想,乃地理、医药,一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7) 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8) 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9)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0) 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11) 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12) 佛学为什么讲无常?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永恒的。人的欲望,永远贪求永恒,想永远保持存在,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所以佛告诉你,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合会终须别离,?那是必然的道理,这是大原则。

 13) 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14) 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15) 所有的佛法不密宗天台宗,乃至五月端午的粽也好,都是要你解脱的。你被自己的感情观念困住了,所以不得解脱。我告诉过你们,学佛要学解脱,学道就要学逍遥。结果你们学得苦死了,既不解脱又不逍遥,何苦呢?

 16) 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17) 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18) 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怀瑾佛法经典语录

 1) 从大乘佛法来看,宗教与哲学思想,是落在小乘的苦集灭道范围里。所以,真正佛法是?无见苦求?,见是观点。像《华严经》看这世界,是没有苦集灭道的,永远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真法界。

 2) 所以你研究了佛经,说金刚经是说空的,你早就错得一塌糊涂了,它没有告诉你一点是空的,它只告诉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3)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法是这样的伟大!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只要你教人做好事,这一点终归是对的。所以一切贤圣,罗汉也好,菩萨也好,你也好,他也好,对于道的了解,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

 4) 不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坏了,只想修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银行支票就来了,或是有些年轻人,想得神通,就看见佛菩萨了,将来到月球不要订位子,因为一跳就上去了。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来学佛打坐是错误的。你看佛!多么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决不是幻想,决不乱来,也不带一点宗教的气息,然后教我们修养的重点就是?善护念?。

 5) 永嘉禅师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我们人生在世,一切的因果和遭遇,本身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才有其必然的结果。所以金刚经这一点,大家不要轻易的看过去了,这是反转来告诉我们,要如何修持才有结果;必须先要真修行消掉自己的业报,智慧才能启发。过去生的业报没有消减,智慧是启发不了的;因为你还在受罪,所以不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会大彻大悟。

 6) 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7) 耶稣的道,佛的道,***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个才是道?哪个道大一点,哪个道小一点呀?真理只有一个,不过呢,佛经有个比方,如众盲摸象,各执一端。瞎子来摸象,摸到了那个象耳朵,认为象就是圆圆的;摸到尾巴的时候,象就是长长的。所以一般讲众盲摸象,各执一端,都是个人主观的认识,以为这个是道,那个不是道。

 8) 父母有几百亿家财,能够帮子女买到个聪明的头脑吗?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9) 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见闻觉知去求的。大家反省一下,不论你学哪一宗,都是在用见闻觉知求佛法。常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个什么梦,我一开口就骂他,又来痴人说梦,本来是梦幻空花,还没有睡醒。见闻觉知就是在梦中,你求个境界,看见什么了,听见菩萨给你说法,都是在做梦。

 10) 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不一定这个形式就叫佛教,那个形式也是佛教。所以你们青年们要弘法,能够一句佛话也不讲,一个佛字也不提,就能将这个道理教导别人,就是佛法!何必要加一个?佛?字呢?那只是外衣呀!这个外衣是可以脱掉的。

 11) ?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他说,你们说得没错,但是我要你们出家,不是要你们剃光头披上僧衣,你们的心真出家了,发了大乘心了,立了大愿,这一生一定要求得菩提,大彻大悟,发了这样的无上真心真愿,就是出家,就是得了具足戒。反过来说,你们即使形式上出家了,如果没有真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是真出家,也不是得具足戒。这就是大乘菩萨道,大比丘的道理。

 12) 还有一种学佛的,我看了就怕,他心里有一把佛的尺子,看到人就比一下,唉哟!这个不是菩萨啊?他们都是着了?以爱见心庄严佛土?,以此心理成就众生,嘴无相、无作,实际一点也不空。劝人家不要着相,自己什么相都着。讲一切无作法,自己又作又要解脱,我要回去拜佛了。这就是无方便慧的束缚,学佛而被佛法困住了。

 13) 因为佛讲这个大智慧成就,般若波罗密,就是智慧到彼岸,所以有些学佛的人,就天天去求智慧。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成佛的那个智慧,不要向外求啊!它并不离开世间的一切。世间法就是佛法,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这一点要特别了解,千万不要认为般若波罗密有一个特殊的智慧,会一下蹦出来开悟,很多人都有这个错误的观念。佛告诉你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一切世间智慧、思想,一切世间的事,在在处处都可以使你悟道。所以啊!一切世间法都是佛法;学佛法,不要被佛法困住,这样才可以学佛。如果搞得一脸佛气,满口佛话,一脑子的佛学,你已经完了,那就是般若波罗密了。

 14) 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15) 不管学佛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中文有一句俗语:?随遇而安?,安与住一样,但人不能做到随遇而安,因为人不满不满足现实,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追求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理由可以讲很多,追求事业,甚至于有些同学说人生是为了追求人生,学哲学的人说为了追求真理。你说真理卖多少钱一斤?他说讲不出来价钱。真理也是个空洞的名辞,你说人生有什么价值?这个都是人为的藉口,所以说在人生过程上,?随遇而安?就很难了。

 16) 古人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因为他气派、胸襟与众不同。这种不同的境界从那里来呢?从实相般若而来,是道体上所产生的,自然而来的。因此,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天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17) 佛说,你要知道,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儿女好,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可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都没有用。所以说人生啊,都是理想,都想把明知道抓不住的现实世界拚命抓住。尤其是寿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都想学仙学道,长生不死。福报是有穷尽的,每个人的光荣都是一下子,就像一支手电筒,每个人那个电筒都要亮一下,可是希望一辈子发亮是不可能的。世间的福报是不实在的,福德无实啊!所以佛说,世间的福德再多,也不过弹指之间的空花就过去了,?以福德无故?。

 18) 所以,开始我们已说过,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哲学、一切形式之上的。也就是佛说,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密;智慧到了极点啊,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这也等于老子说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极点,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伟大。

 19)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如果说去拜拜祈祷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老实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换句话说,你自助而后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坏事,赶快到佛菩萨前面祷告,说声对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20) 佛法在那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金刚经下面会告诉你。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本来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入世。记得当年有老前辈问我:依你这个程度,为什么不出家呢?我说,你要搞清楚,我从来也没有入过家。世界上那有个出?那有个入啊?不出也不入嘛!那些都是外形,都是相。

 21) 你理解了,也见到了这个道理,?如是信解?,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22) 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地方?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

 23) 我的老师袁先生有一次告诉我,世界上任何魔都好办,只有一种魔,谁都降伏不了的,什么魔?佛魔。被佛魔到了。他就是指这个。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的心理,与凡夫的心理一样,爱见就是贪念。结果变成以贪念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还自以为在弘扬佛法,在度众生;这样才是如法,那样不如法;我这个才是佛法,他那个不是佛法。跑到宗教团体去,听了这种话头痛死了,都是没有方便智慧,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反而加了一条绳子,捆得更厉害。

 24) 佛学的中心是修证,但是现代全世界都把它当成一种思想学问,几乎与唯物论不分,严重曲解了缘起性空,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不是空噢!没有是断见!

 25) 大家打坐修道搞气脉,求健康长寿,都是在信赖这个身体。以为是在修道,已经错了,非正见也。?真有大智慧的人,不会怜惜爱护这个身体。失掉父亲叫无怙,失掉母亲叫无恃。这不是叫你自虐身体,而是不要姑息它。我们对身体愈不姑息,它愈健康,听起来很奇怪,但确实是如此。

 26) 所有的佛法不密宗天台宗,乃至五月端午的粽也好,都是要你解脱的。你被自己的感情观念困住了,所以不得解脱。我告诉过你们,学佛要学解脱,学道就要学逍遥。结果你们学得苦死了,既不解脱又不逍遥,何苦呢?

 27) 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大家来学佛,都抱一个有所得的心,求得一个无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错误。佛就说:当时我得一个无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

 28) 我们学佛的根本是什么?一切宗教都是一样,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第一个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开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那不是悟啦,那个是自误,聪明反被聪明误。

 29) 有人来说昨天他夜里看到佛,我说当然真的嘛!因为他还在说梦话嘛!所以我们清醒人答覆他,是对付他那个说梦话的样子。这个是什么呢?要研究唯识才知道这是意识境界的影像。世上人做梦,随便你做什么梦,都是你一辈听过看过的经验,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的梦,另当别论,那个道理就很深了;有时是你前生阿赖耶识那个影像,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是偶然带过来的。

 30) 什么叫做定法?佛说法等于一个大教育家的教育方法,不是呆板的方法,所谓因材施教,有时候骂人是教育,有时候奖励人也是教育,恭维你是教育,给你难堪也是教育。反正教育法的道理,是***你一下,使你自己的智慧之门打开就对了,所以说无有定法。他说:据我所想,开悟,大彻大悟,没有一个定法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说有一个一定的方法成佛,有个?悟?字的话,那佛法就是在骗人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里有定法呢?

 31) 佛法与其它的宗教不同,认为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不像其他宗教,认为有第一因。其他宗教认为,只有?他?可以,我们只有等到?他?来帮忙,然后还都是听?他?的,除?他?之外,都是不对的。佛法既认为一切众生个个是佛,平等平等,但是,为什么众生不能成佛呢?因为他找不到自心,迷失了。如果自己觉悟了,不再迷失,个个自性成佛。

佛教里谁都能成佛,现实中有谁成了佛?

色拉阳智法王经典禅语

 征服你自己胜于打赢千场战役,那时真正的胜利才会是你的,没有人可以夺走它,不管是天使还是恶魔,天堂或地狱都无法夺走它。以下是语录网我整理的关于色拉阳智法王经典禅语50句,欢迎大家阅读!

 1、皈依的根本是信心, 发心的根本是悲心, 上师瑜伽的根本是恭敬心, 解脱道的根本是出离心。

 2、真正对你好的人,一辈子不会遇到几个,有人为你点亮这个世界的灯,有人拨开你心里的尘。但人与人之间,多一分寸的距离,就容易变成失去联系的荒唐,我们内心越独立,重要的人就越少,你不确定什么时候会失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对那些还留在你身边的人更好,耐守人生的平淡与热闹。

 3、善知识是佛法在世间的传播者,解释者,开显佛法义理的,如来真实义的持有者。所以亲近善知识非常重要。善知识就是引导我们走向解脱成佛的领路人!

 4、智慧与悲心,是佛教的两大特点,也就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塬则。一个人如果只有智慧、没有悲心,那他的智慧就会成为邪慧, 在佛教中,不仅有教你为人处世的方法,还有前世今生转世存在、因果不虚、人身难得、万法皆空等甚深道理。懂了这些后,你才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事也不会非常盲目、不辨取舍。

 5、学佛人要明白一点,一切都是业力的化现。佛教讲的,依报和正报。身体是正报,有的人六根不具足,或者身体长的美和丑,健康和疾病等,乃至聪明和愚痴,都是正报。依报,你周围的环境,遇到的人,乃至你的婚姻家庭,都是依报。 也就是说,天地万物宇宙都是我们业力的显现。

 6、人生如棋,繁华迷眼,面对名利的诱惑,面对是非的纠缠,需要一定的智慧,否则便会误入歧路。有智慧的人,在山下不灰心,在山巅不失态,在泥淖中不抱怨,在乱花中不迷路,能淡定从容地对待成败得失、荣辱沉浮。有句俗话说的好,能驾驭自己的人,才能驾驭命运,驾驭自己的人生。

 7、我一直相信释迦牟尼说的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8、看见日出是世间最美妙的事,犹如看见心性的光明

 9、如果遇见快乐、成功、繁荣,或其他有利条件,把他们视为梦和幻象,不要执着它们。如果患上疾病、被人毁谤、权益被剥夺,或遭受其他身体或心理上的折磨,不要灰心,反而要重新燃起慈悲心,发愿因自己的痛苦,愿所有众生的痛苦能够烧尽。

 10、所有佛陀教法的本质,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的我见、我执和爱我心。我们修习善心,增强正知正念,进而克制爱己之心,都不是为了要得到他人的赞赏。其实,我们最了解自己有几斤几两,既然有机会生起这么美好的菩提心,就要抱持勇气和欢喜心努力修行。

 11、佛说, 改变你的思想,就能改变你的世界。

 12、不要对过去抓住不放,过去曾经发生的事不管好的坏的',感觉喜欢或不喜欢,都让它们走吧。过去已经结束了。把注意力摆在眼前,这样你才能够去创造你所追求的未来。 这是一个活得有意义的方式 。

 13、一个人的财富是修来的,命运有定数。现在能得到的是注定的。非法的也是,殊不知你该有的更多,非法自损。 改变唯有不断学习,开智慧,修德积善。

 14、我没有一种水倒在你的头上把你的痛苦洗掉。我也没有一只手放在你的头上把你的痛苦驱散,我也无法把我的菩提心与智慧送给你。我只能当你的老师,从我经验中给你讲怎么脱离轮回。如果你去学,你去修,你也会成佛,超越轮回。

 15、无常法门没有修好的塬因是什么呢?出离心没有修好。出离心没有修好的话,菩提心不会稳定的。菩提心没有的话,你的大圆满的境界绝对是错误的一个境界。

 16、我们只要放下那为保全自己和巩固自己所作的努力,当下即是觉境。

 17、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去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无法直接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脱。

 18、有很多人会说我不需要信仰,我心存善念就好。但是他们却不知,当没有信仰支撑时,善念是一个很不牢固的念力,它随时随地就有可能被你的贪婪、欲望、自私、憎恨所打败。而当你有了信仰时,你便会知道因果轮回,这时你的善念会逐渐强大,你的心境会更加广阔,你对于生活会有更透彻的感悟。

 19、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刹那都在变,上一刹那的你不是这一刹那的你,这就是无常。我们要常思无常,过去的已过去,未来还没到,只有当下才属于自己,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活出人生的意义。

 20、做人不要解释,是智者的选择。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人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甚至还会越抹越黑。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承载万物的地位。

 21、最广大的海洋是由点滴之水汇集而成的,即使是须弥山和四大洲也是由微尘塬子所组成的。你若想要真实地修行佛法,去行善吧,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实行;要弃绝恶行,即使是最微细的恶行也要舍弃。

 22、学习经典,一定要非常用心、努力的去进行,在学习的期间,会遇到困难,遭遇到学习上的困境,这时绝不能轻言放弃,持续的努力非常重要。如果能持续的学习,逐渐的,一开始觉得困难的地方也会慢慢变得容易,内心也越来越能够掌握教理的含义,千万不要因为遭遇困难就马上放弃,学习佛教经典是这么一回事。

 23、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命的因素,一刹那,一刹那地走向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将来,但是都要必须面对的将来?死亡?生命的一个终点站。

 24、你可以去帮助别人,你尽全力为了别人, 但是要保持低调。

 25、内心正直非常重要,我们把别人的功德看成过失,把自己的过失看成功德,大多是内心不正直所引起的,这对自己的修行与思维会产生极大的障碍,故保持内心正直实在很重要。

 26、心乱,一切乱。总会有人说你好,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我们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无须看别人的眼神,不必一味讨好别人,那样会使自己活得更累。当有人对你施不敬的言语,请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烦恼。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心静,一切安好。

 27、你为什么活得这么心累?总是抱着?只有我是重要的?、?只有我是正确的?这样的心态存活于世,是活得累、活得痛苦的最大塬因。接受自己不是最特别的那个人?我们都只是大海中一滴小小的海水,就能摆正心态、活得轻松!

 28、当人家用慈悲可以塬谅你的时候,却用智慧不再信任你了。你偷了他的东西还是丢了你的信誉?凡夫就是这样,总以为自己赢得某些东西的时候,自己已经失去了更重要的。

 29、不要带着某种功利的目的去信佛,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生活喂给你的苦,你不能指着佛去替你消化。快乐地信佛,相信自己身上善的力量,快乐地安妥那颗洁净如莲的心。在恼人的尘世喧嚣中听到佛音,闻见佛法,悟透佛理,慈悲地面对,智慧地领悟,宽容地接受,勇毅地改变。这样,你就与佛相互拥有了。

 30、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有些人即使在认识数年之后都是陌生的,彼此之间总似有一种隔膜存在,仿佛盛开在彼岸的花朵,遥遥相对,不可触及。而有些人在出场的一瞬间就是靠近的,仿佛散失之后再次辨认。

 31、贪欲如盐水,没有满足的时候,要知足啊! 弃傲慢与自满,令自心调柔温和; 所谓福报的喧器,是修道的障碍,应该要舍弃; 得到别人的恭敬,是魔鬼的绳索,就像路边的石头那样,将它舍弃; 声誉和赞美之词,是诱惑,应该象鼻涕一样将它扔掉; 现在拥有了幸福和亲情,但只是短暂的,应该抛之脑后。

 32、如果你功德累积不够,你就不会遇到一位真正的上师善知识。 如果因缘不够,你就无法理解教法。 如果你没有诚信和奉献精神,你就无法体会上师善知识的功德。 如果你没有发愿,自律和正觉正见,你就违反了修法的根本。

 33、一切众生都不能永恒留存,皆会死 亡。你难道不曾听说,过去的人们已 死亡了吗?你难道不曾见过任何亲戚 死亡吗?你难道没有留意到我们都会 衰老吗?即便如此,你仍旧不去修行 佛法,反而将过去的悲恸悉皆遗忘; 你不去惧怕未来的苦难,反而还轻忽 下叁道的痛苦。

 34、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非为寻求高位时,乃为置于卑位时。非为摄受眷仆时,乃为依止静处时。非为调化***时,乃为调伏自心时。非为随持词句时,乃为思维意义时。非为到处游逛时,乃为安住一处时。

 35、人之根本良心,是善良、仁义之心。儒家有?性善?与?性恶?之说;佛教主张***有佛性,就是良心。良心***本具,只是忘失,需要找回。有惭愧心、肯认错、懂得感恩的人,都是有良心的人。有良心的人,做事之前,必先摸摸良心,问问这么做是对或错,万不能昧着良心,事后追悔,为时晚矣。

 36、愤怒、憎恨和厌恶的情绪可能会非常强烈,深具破坏性、耗损精力,并且带来痛苦和迷乱不安。要驱逐这种浪费时间的能量,方法跟对付担心一样,只要学会利用***,想清楚这些情绪其实没有任何用处,你就可以超越这些负面情绪,让身心恢复平静和安详。

 37、苦时希求幸福之良方,悦时担忧愁苦之临降, 永无逃离希忧险关时,今当勤修精藏胜妙法。

 38、自我的修行体现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人多的时候,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谦虚、谨慎、聆听,一切语言叁思而后言;最后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多给自己的心照照镜子,让心不离智悲面对一切,当下的时代 ,平静心灵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

 39、八万四千烦恼的根其实就是无明。无明是不明了真相的一个念头,模煳的一种状态。作为凡夫,目前我们所认为与认定的一切都离不开无明;叁界轮回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种种错谬的认知和念头。

 40、每一个宗教也都有戒律。但佛教最不同最有特点的就是在断恶行善方面生起了别人不能生起的一个发心。贪心的量有所控制和调整,这就是在生活当中修行的一个方式。在最根本的断恶行善方面,要对自己狠一点,在吃肉这件事上一定要减少到最大限度。

 41、尽管我们生长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里,如果能将佛法点点滴滴融入生活,在每个细微之处尽量做到如理如法。正念经过长时间串习,同样能内化在我们心底深处;慈悲、善良与智慧会一直在我们生命里流动不息,为我们带来欢喜怡悦、清净圆满。

 42、人间有太多痛苦,且不说生老病死,即使是看似快乐的东西,或者被我们孜孜追求的各种享受,其本质依旧是痛苦。这就是人间的无奈,也是我们要远离轮回的根本塬因。以前的高僧大德因为修行的缘故,能够坦然面对所有的无常,完全了知生死。这就是修行带来的智慧。

 43、愤怒、憎恨和厌恶的情绪可能会非常强烈,深具破坏性、耗损精力,并且带来痛苦和迷乱不安。要驱逐这种浪费时间的能量,方法跟对付担心一样,只要学会利用***,想清楚这些情绪其实没有任何用处,你就可以超越这些负面情绪,让身心恢复平静和安详。

 44、慈悲,是希望众生都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真正有慈悲心之人,必然希望众生都能够得到永恒的安乐,引导众生走向正觉,走向涅槃之境.真正的慈悲,是遍及一切生命的大爱,它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宗教信仰;慈悲是没有国家与民族之分别,是拥抱一切生命奉献无私的慈悲爱心。

 45、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46、平时我们喜欢讲"缘分",也常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擦肩而过"。虽缘分一词来自佛家,但佛家从不讲任何宿命论的缘分天定,因任何缘分都是自己修为的结果,今天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是昨天的你所造。有情人是缘,敌人也是缘;相遇是缘,错过也是缘。因此我们一定要惜缘,努力结善缘,然后便可随缘。

 47、征服你自己胜于打赢千场战役,那时真正的胜利才会是你的,没有人可以夺走它,不管是天使还是恶魔,天堂或地狱都无法夺走它。

 48、即便叁戒守护得一尘不染,但若对叁界没有生厌离心,仍然是轮回之因。即使叁门勤勤恳恳地奉行善法,但若不懂将善根回向圆满菩提,善法也会被颠倒分别念一扫而光。

 49、普遍说来,一切有情众生毫无例外地都曾是你的父母,因此莫要允许自己感到爱执或是怀抱敌意;要将心维持在平和的状态。要舍弃愤怒和粗暴刺耳的话语,而是要带着微笑的面容来说话。

 50、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祈求快乐、报复、或只祈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

南怀瑾句子语录精选

这些问题您是问人不如问己,自己深入思考研究,就会知晓,旁人说了,您未必能信服,只当闲言看过,效果不妙。若能自己深入经藏,通晓宇宙人生的真相,您就会很开悟。我仍愿简言说之,为你做一个参考。

宇宙之中,一切众生皆有如来佛种,皆有神足智慧之示现,但因妄想颠倒而不能证得如来德相。我们都太颠倒了,都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不能够证成如来智慧。

成佛之路很艰辛,要想修成佛必须经历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须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次第,也就是说,我们这些众生要在三大阿僧只劫之内完成五十二个阶位的修行,劫有大、中、小劫,若无特别指明,一般所指的劫通常是指大劫。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此为增劫;人寿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此为减劫,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一小劫共计约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一中劫含二十小劫,共约三亿三千六百万年。一大劫则含成住坏空四中劫,共约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

一大阿僧只劫通常又称一大无量数劫,光是一大劫的时间就已经难以想象,更何况无量数劫?只能说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虽然一大阿僧只劫的时间难以想象,但还是可以过得完的,否则过去无量无数诸佛又如何在无量无边的世界成佛?只是有的人是以一年为一年、一劫为一劫在过三大无量数劫;精进的人则有可能是以一年为一劫、一日为一劫、一分为一劫、乃至一刹那为一劫在过的。

现在的“中劫”是在“住劫”里,其名为“贤劫”。

现在走到了“住劫”的“第九小劫”的下半场即“减劫”的末期,人寿75岁。大约还有7000年就会否极泰来,进入第十小劫的“增劫”。

贤劫千佛

大乘佛典指出:在“贤劫”中会陆续出世一千位佛,所以叫“贤劫千佛”。

过去之“庄严劫”(成劫)、现在之“贤劫”(住劫)、未来之“星宿劫”(坏劫),各有千佛出世。亦即亘三世有三千佛出现。

现在佛教常说的“七佛出世”,就是指最近已经出世的“七佛”:

1、毗婆尸佛,2、尸弃佛,3、毗舍婆佛,

4、拘留孙佛,5、拘那含佛,6、迦叶佛,7、释迦牟尼佛。

“过去七佛”中前3位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是过去的“庄严劫”(成劫)的最后3佛,不是“贤劫千佛”里面的佛。

“拘留孙佛”以下之4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佛)是现在的“贤劫”(住劫)中已经出世的4尊佛。

“拘留孙佛”是现在“贤劫”(住劫)中的第一尊佛,“释迦佛”是现在“贤劫”(住劫)中第四尊佛。

“贤劫”中还会陆续出世996尊佛,也就是“弥勒佛”以下至“楼至佛”,一共还有996尊佛,则在“贤劫”的未来陆续出世。

释迦佛成佛以后,下一位即将出世的佛,贤劫第五尊佛,是弥勒佛。现在正在“兜率天宫内院”***的弥勒菩萨,将会在大约800万年后(“第十小劫”的中间、人寿8万岁时)出世。

今日的韦陀***尊天菩萨,发大愿为千佛***,然后他在1亿8400万年后,功德圆满,成为“贤劫千佛”的最后一尊佛——“楼至佛”。

目前我们所居的时间为“贤劫”,此劫有千尊佛出世(总称“贤劫千佛”)。

佛经讲最小的时间单位是“小劫”;

二十“小劫”为一“中劫”(成、住、坏、空);

四“中劫”为一“大劫”(“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

一“大劫”共计八十小劫,约十三亿余年。

在成、住、坏、空四中劫中,我们现处“住劫”。

住劫有二十番增减之久,现在是住劫(中劫)第九小劫的减劫。

住劫前八小劫没有佛出世,只有第八劫有四轮王出世。(贤劫3.36亿年,开始1.5亿年没有佛出世。)

第九劫减劫之初,人寿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

减至六万岁时,有拘留孙佛出世;(注意,最近600万年内才有佛出世。)

减至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400万年前有1尊佛出世。)

减至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其时即入劫浊);(200万年前有1尊佛出世。)

释迦本师出世时,人寿百岁。(2500年前释迦佛出世。)

现在的七千年后,人寿十岁,佛法灭尽;(600万年内出世了4尊佛。连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在内,1400万年内也只出世5尊佛。)

入第十小劫增劫,过百年增一岁;

增至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住世六万岁,正法、像法各六万岁。

2500年前释迦佛出世,35岁证道成佛,住世80年,正法1000年,像法1000年,末法1万年。现在已经是末法时期,众生多不信正法。 现在释迦佛已灭,到800万年后弥勒佛才下生,中间连个转轮圣王降世也没有,众生真是苦也。

这是众生的“共业”如此,轻易无法改变,但是个人的“个业”容易靠修行改变。所幸,佛菩萨不断化身到人间传播佛法,有缘众生若能精进修行,必得解脱。

乍一看,“贤劫千佛”只有1000位,平均30万年1个,似乎大家都没指望修成正果了。其实,这里的“佛”指的是完全功德圆满的“报身佛”。

而已经“开悟”、尚未圆满的“法身佛”数目就多了,无量无边。开悟后就已经得到了大自在、解脱生死,只不过需要不断度化众生积累功德,最终圆成无比庄严的“报身佛”。所以修行人正应信心百倍修行,不必灰心失望。

大趋势已经是定数,能改变的只有个别人、个别时段,顶多造成“大熊市的一朵反弹的浪花”。所以真修行人、真开悟人所能做的就是“弘法”,而且还得“有缘就弘法,无缘就自了”。不能幻想“众生都能接受正法”,不能幻想“转轮圣王下世”让世界永久太平。

想寿命8万岁、福报如天大?大家都成这样要等800万年,而你个人就好办得多。佛在《大乘金刚经论》中说:人一生几十年,只需要守住“五戒”:不杀、不盗、不*、不妄语(指自夸成圣的大妄语)、不饮酒。能做到其中4条的人,没有其他大罪的话,下辈子福报就很大了;持5戒不缺,死后就能升到天道,福报比地上人能活8万岁时都大。)

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后入减劫;

第十小劫减劫后,从第十一至第十四劫无佛出世;(弥勒佛以后,连续7000万年没有佛出世。)

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世;(第15小劫的1680万年中,有994尊佛出世。贤劫千佛99.4%都出世在这个时代。)

从第十六至第十九劫无佛出世;

第二十劫增到八万四千岁时,楼至佛出世,住劫圆满。(又过了7560万年,第20小劫的中间,韦陀***尊天菩萨为‘贤劫千佛’护***德圆满,而成“楼至佛”。)

减劫中,又有小三灾次第发现:

(1)饥馑灾。

(大约4000年以后)人寿减至三十岁时,人身量不满三尺,于时,人类的道德***因果观念,丧失殆尽,福报相继享尽,连粗劣的五谷杂粮也渐没,稊稗充饥,为食中第一;以发褐遮体,为衣中第一;以铁为至宝,为庄饰第一。相煎人皮朽骨为宴会。偶得一粒麦谷,如获摩尼宝珠,密藏守护。饥馑灾至,凡七年七月七日,天不降雨,大地寸草不生,白骨遍野。尽阎浮提,所存不过万人,留之以作当来人种。饥灾过后,众生共起下品厌离心。

(2)疾疫灾。

(约5000年后)人寿减至二十岁时,身形由三尺减至二尺高,原来那一念下品厌离心也丧失,疾疫灾起,种种诸病齐发,死亡积野,过七月零七日,其灾方熄,此时尚无甘蔗糖盐之类,而况参苓桂附等药物。那时,没有国家组织,没有文化,国土空废,城镇毁败。只有一些小村落,遥寥散布。疾疫灾过,人们相共生起一念中品厌离心。

(3)刀兵灾。

过六千年后,人寿十岁时,彼时女子五个月即嫁,身高才一尺,有的人身高只有一拃手(张开大拇指和中指的距离),那时,原来那一念中品厌离心又失掉,惟有行十恶法者为人推敬。刀兵灾至,一切众生自相。地所生草,利如锋刃,触之即死,过七日七夜,其患方除。有少量软心众生,避隐于山野,刀兵灾末,所剩人口仅一万,隐于山野的人,出山后,遇人相抱痛哭,共起上品厌离心,发誓断恶修善,由是寿命渐增,福报渐大。增劫开始,如是循环。

随着三小灾的次第发现,佛教法运也相应地渐趋衰微,直至灭尽。

世尊悬记:“五十二岁《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法,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佛说法灭尽经》)。

尔时,16罗汉尽收世间一切经法,贮于铜塔,此塔沉至金刚际。佛法灭尽,犹如漫漫长夜失去灯炬,众生受苦痛煎熬。

释尊怜愍众生,特留《无量寿经》住世一百年,为末法众生作最后的救度。

或有人怀疑:刀兵劫中的众生,智慧福德极为暗钝,怎能受持这部义理境界甚深的《无量寿经》呢?

释尊的一段法语圆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佛说法灭尽经》)

在回光返照之际,众生的根机尤显猛利,加之苦痛的逼迫,于时便能信解受持念佛法门。

据《大集经》记载:《无量寿经》灭后,释尊仍然悲心不舍众生,惟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

劫尽之时,“阿弥陀佛”四字。

世间众生没有能念全者,或能念一字,或能念二字。若有能念全四字者,即为天上师。

证知法灭之时,念佛一门乃末法罪浊众生最后的津梁,众生出世之本源。

吾人对净土法门应生殷重恭敬心,依教奉行。若不修净土,即在四生六道之中,大小三灾之内,头出头没,苦不堪言。

了知现代人生境况与末世劫运,我们应从内心生起深切的出离心,生起如救头燃的紧迫感。火宅炎炎,众苦充满,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元朝白云法师词云:“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莲花世界诗》)

我等当以佛祖古德的教示,增上出离心,并力跃上阿弥陀佛大愿之船。横截生死苦海,圆成佛道,还入生死,普济众生。

***菩萨其实已经成佛了,名号为正法明如来,但因慈悲化度愚顽刚强最苦之众,显菩萨身。地藏王菩萨已经修到了佛位,但他有愿:地域为空誓不成佛,这是大菩萨的良苦用心,可叹此世间中没有几人能懂,更不解如来密意所在,颠倒受苦,阿弥陀佛!

身累心累的说说,还是傻一点吧,活着不累

 南怀瑾先生在《圆觉经略说》一书中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对不起,没有证得菩提以前,都不能算真信、正信,都是迷信,都是忘情的相信。?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怀瑾句子语录精选,希望你喜欢。

南怀瑾句子语录精选

 1) 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三个字,这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就去找纪晓岚。纪晓岚回答:说你的文章是?放?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2)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3)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4) 中国古人不轻易写书写文章。今日很多戏剧、新闻,写的是社会坏的一面,对小孩子有很坏的影响,这种文字对社会的影响比还厉害。其实写的人未必有心教人学坏,也有写正面的,但是接受的人不看正面。古人对人类这种心理非常了解,所以下笔非常严谨。

 5) 你说完没有?换我说了。

 6) 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7) 政治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只有利害关系。怎么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是非,都还是有因果的。

 8)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掉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侯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9) 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10) 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最新南怀瑾***语录

 1) 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2) 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纵横家的思想,乃地理、医药,一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3)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4) 孔子说我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思无邪?。

 5) 我除了依照佛经以外,拿我几十年摸索的经验,诚恳地告诉各位,你真达正意,没有一个身体不能转化;没有病去不掉的;没有身心不会健康的正意做到了,身心两方面绝对地健康,可以返老还童。因为一切唯心所造,这是真的,就是?正意?四个字。

 6) 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7) 科学是没有真伪的;换一句话说,科学开始都是从幻想来发展的,它本身就是***的。

 8) 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是自命啊!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我常常说笑话,世界上有两个苹果成了人类的文化;拿西方的文化来讲,一个苹果被亚当和夏娃吃掉了,所以造出人类的历史来,另有一个苹果被牛顿看见了,于是把世界的文明变了一下。

 9) 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10) 十九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疾病是肺炎,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现在是***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11) 佛学为什么讲无常?因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永恒的。人的欲望,永远贪求永恒,想永远保持存在,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所以佛告诉你,积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堕落,合会终须别离,?那是必然的道理,这是大原则。

 12)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科技宗教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13) 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14) 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菩提。?为什么佛教到中国,很容易就被吸收呢?因为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

 15)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16) 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17)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18) 所以,真正的佛学讲应该报应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一句很科学的话。你昨天骂了人家,当时人家对你笑笑,心里已经有仇恨,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你的,不会客气。这就是因果,这就叫做业。所以魔由心造,妖由人兴。因果报应,生命来源就是这样的。

 19) 情到深处反成空。

 20) 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时间。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道家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若要不死,肠内无屎。?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最新南怀瑾***语录摘抄

 1) 道家的流弊也很大,画吞刀吐火之术,都变成了道家的文化,更风水***武功等等,几乎无一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的学术,所以虽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也因之产生了流弊。说到纪晓岚,顺便讲两个笑话。纪晓岚一生治学严谨,对学生的教育也很严格,近于苛求。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拿给纪晓岚,他看完后,批了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杜甫的两句诗,这个学生莫名其妙,去问老师。纪晓岚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讲些什么;?一行白鹭上青天?,愈飞愈远离题万里。

 2) ?理?是哲学的,完全哲学的,这一部分很重要,《易经》讲宇宙天人之间的原理,是哲学的科学。第二个是?象?,一切的现象,宇宙万物的现象。?数?,这个里头包含最高的数理学,还不是一般的数学。譬如医学,现在研究的是医理学;所谓数理学是数学哲学的科学。

 3) 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4) 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

 5) 全世界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卓尔不群的人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连科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6) 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7) 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8) 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

 9) 耶稣的道,佛的道,***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个才是道?哪个道大一点,哪个道小一点呀?真理只有一个,不过呢,佛经有个比方,如众盲摸象,各执一端。瞎子来摸象,摸到了那个象耳朵,认为象就是圆圆的;摸到尾巴的时候,象就是长长的。所以一般讲众盲摸象,各执一端,都是个人主观的认识,以为这个是道,那个不是道。

 10) 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11) 人生该这样过活: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2) 我常跟年轻同学讲,佛教的这个教,不跟着时代变是绝对维持不住的,世界的趋势太厉害。像我每天不断地接触到国内外新的消息数据,所以天天有新的观念和想法,看见人类社会的转变太快了。所以我说,宗教的形式不变的话,是没有办法的。

 13) 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14) 佛说法四十九年,但在金刚经上却说没有说一个字。这个法不可说,说的都不是,因为说的都会住于法相,开口就不对。所以佛说的,他那个真正的佛法,他说他没有说,不可说,说的就不是,一开口就不是它了。

 15) 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16)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17) 我认为今天的文化,主要在四个东西上面转。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一个凯恩斯的消费***生产,第四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思想。这四样转了一百多年了,空前未有。现在的整个人类世界,思想文化困惑很多,这一点你们要注意。其实,消费***生产,是最坏的经济思想观点。

 18)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19) 根据我的经验,学佛修道的人,废物多,懒的多。佛叫你精进,你做不到,叫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作不到。姑且不论诸恶莫作,一善都不行是真的,因为他懒嘛!这是我们要自我检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20) 以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知道,现在整个世界的,是思想问题。所以我在讲哲学的时候,就说今天世界上没有哲学家。学校里所谓的哲学,充其量不过是研究别人的哲学思想而已。尤其是作论文的时候,苏格拉底怎么说,抄一节;孔子怎么说,抄一节。结果抄完了他们的哲学,自己什么都没有,这种哲学只是文凭!世界上今天须要真正的思想,要融汇古今中外,真正产生一个思想。可是,现在不止中国,这是个思想贫乏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文化。

 21)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去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22) 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23) 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24) 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25) 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26) 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27) 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28) 我们都常听说?得意忘形?,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

 29) 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有关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简介

1、我问问自己,谁是最在乎我的人,其实我不知道,我们分手已有两天了,他一个电话都没有打,难道真的不在乎吗?

2、 在乎就不会让人每日每夜的等、所有消息没有算是在乎么

3、 我在平坦的时候,没认识到这一点,当我遇到困难时,如果,不是自己坚强的撑住,看我笑话的不少,,其实帮我的,真的是撩撩无几。

4、 最在呼自己的人当然是自己的老公,我一定好好去诊惜他。此外的是朋友,一个女人能有一个好朋友在呼自己,也是一生的***!谢谢!

5、 谁最在呼自己,本人心里最明白,。但是这个秘密谁也不能泄露,自已烂肚孑里也不能让别人知道。

6、 你是真的在乎我,我知道,我会好好珍惜的,请你放心好了。

7、 这样的人,除了自己的父母,还能找得到这个人吗,别开玩笑了,大家都很忙,好吧

8、 你是真的在乎我,我知道,我会好好珍惜的,请你放心好了。

9、 问问自己你在乎的人在乎你吗?在乎你的人你在乎他吗?

10、 真心实意的人太少了,都虚伪现在的人

11、 在乎你的人,真心爱你的人,会用行动,不是嘴巴上说说而已?不是用甜言蜜语来开玩笑?只是一心一意的爱你,只想真心和你在一起过日子,和你过一辈子的人

12、 茫茫人海,有几个是真心对你,誓言就是谎言,所有的承诺都会被时间和现实一点一点消磨的好无踪迹。

13、 什么我那么在乎的人 一点也不在意我

14、 心里难受,我把对我好的那个人弄丢了

15、 傻一点挺好,但是别觉得你好欺负,聪明一点别人觉得有心机,其实不管别人怎么看,过好每一天就好。

16、 心中事小者每天过的很开心,傻女人每天都辻的快快乐乐。重感情的人每天都愿与好朋友仆打成一片,敝开心非,喜气洋洋。

17、 不能再太傻了,把路都让给别人,自己就无路可走了!再傻的人也一定要给自己找出路,好好的走下去

18、 没心没肺活着不累,还是傻点好

19、 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理的人不理

20、 傻一点好,活着不累,寻找自己幸福的未来,余生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过日子,开心快乐的过余生,晚安老公!我想你了,好想到你的身边去!天天坐在你的身边,睡在老公你温暖的怀抱到老?

21、 傻一点挺好,活着不累,想不开的不要去想,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经典说说句子:真正的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最该珍惜的,请别随意的抛弃,包括眼下的时光,身边的人;与你无关的,那就搁置在心田外,人生的行囊装不下多少繁华,别总让自己负重前行;已经过去的,那就试着去遗忘,蜷缩在曾经的阴影中,你就拒绝了明天的阳光;不属于你的,那就***装没看见,然后慢慢地淡漠,你现在不放手,就会渐入往后的苦海。

忍让是一着妙棋,冷静是一副良药,美色是一口陷阱,嫉妒是一支毒箭,急躁是一种隐患,冲动是一个魔鬼,寡欲是一种享受,挫折是一种磨练,违心是一种欺骗,私欲是一条祸根。

我们习惯了向外看,习惯了观察别人的过失,习惯了反驳别人,因此总是活在人我是非之中,总是保持一触即发的备战状态,像一只随时随地会竖起尖刺的刺猬。总是在这种状态下,心不得不疲惫,人不得不孤独,所以我们需要去调整,一点点筑起良善思维的大坝,截断烦恼的河流。

人生如水,豁达;人生如莲,清幽。如水人生,达观历练,蕴含着一种,向前不拘的气韵情怀;如莲人生,不污不染,蕴含着一种,波澜不惊的清雅德行。静听流水的声音,静品流年的韵味,心中有爱,人就健康;心中有美,人就善良;心中有真,人就坦诚;心中有德,人就有底线;心中有光明,人就有信念。

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往往不是大学,而是他童年的经历。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不过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所谓世上没有偶然,所有的起始都已经预兆未来的方向。与其不厌其烦地督促孩子努力考个好大学,不如从小帮他形成独立的人格,乐观的性情,正向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

我们能走多久,靠的不是双脚,而是志向,鸿鹄志在苍宇,燕雀心系檐下;我们能登多高,靠的不是身躯,而是意志,强者遇挫越勇,弱者逢败弥伤;我们能做什么,靠的不是双手,而是智慧,勤劳砥砺品性,思想创造未来;我们能看多远,靠的不是双眼,而是胸怀,你装得下世界,世界才会容你。

如果堕落恶趣的机缘成熟了,那巨大的痛苦,你忍不了也得忍,承担不了也得承担。等到我们堕落恶趣的时候,你一定会后悔,但那时已经晚了。你根本得不到人身,遇不到正法,连修行的机会都没有。除了忍受痛苦,终日在痛苦中等待业力穷尽以外,什么办法也没有,所以一定要深深的把握住现在学佛修行的机会。

有些束缚,是我们自找的;有些压力,是我们自给的;有些痛苦,是我们自愿的。没有如影相随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不要把目光盯在别处,只有坚持做好自己,才能看到下一秒的路。不要把某些人和事看得太重,陪伴你到终点的,只会是你与你的影子!相信自己,我们能作茧自缚,我们就能破茧成蝶!

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如意。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不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情不一样的爱法,一样的权不一样的用法,一样的钱不一样的花法,一样的书不一样的读法,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活法,看开想开每天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善行的积聚能导致善的果实,有的人以为上师、法师、佛菩萨具有主宰苦乐的权力,因此尽力供养讨好他们,自己不作修持,胡作非为,遇到痛苦又临时抱佛脚,这样的祈请是错误的。苦乐并非取决于佛菩萨,主要在于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是善是恶而决定。因此,不要放逸,随时保有觉照力是很重要的。

心善,自然美丽;心直,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净,自然庄严。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以岁月做笺,在时光的隧道中播种美好,欣然每一个日出,用心感悟,释然每一个日落,用心聆听,抖落岁月的尘埃,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

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生活中的不如意随处可见。如何去面对,取决于我们的心。我们的心门,有开心之门,也有痛苦之门。在碰到困境时,如果我们开启心中的痛苦之门,则看到的都是悲伤与忧郁、愤怒与猜疑。反之,我们开启心中的开心之门,则看到的都是快乐与自在、幸福与怡然。所以,一切都在于我们的心。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一定要将违缘转化为顺缘。如果没有痛苦和违缘,你就很难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及出离心。其实痛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顺缘。比如:我们应该要对敌人生起悲心,因为敌人是我们生起忍辱心很好的助伴,因此他是修持忍辱最好的顺缘。释迦牟尼佛说,那些被魔众障碍的人,也是因为佛陀的加持。

胸怀是委屈撑出来的;烦恼是自己想出来的;痛苦是与人比出来的;疾病是恶习造出来的;心态是经历炼出来的;快乐是知足养出来的;健康是活动练出来的。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解脱才更自在,放下自然轻松。所以,做自己该做的事,若自己已经尽力了,剩下的一切随缘,凡事顺其自然。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得道的人晓天意,故不急;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噪;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

一个人心灵的困窘,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贫穷。真正的1有,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不攀比,不张望,专注自己,用心钻研,用心生活。因为只有心灵的不懈和满足,才能使我们感受到活着幸福的意义。从今开始,由己及彼,从心着手,静化灵魂,笑看人生,坦荡心灵,放松自我,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的平静和自在。

人生如花,淡者香。花的颜色越浅,香味越浓;颜色越深,香味越淡。做人,侧重于外在美,难免流于俗气;多注重内在美,方显雅致。对人,咄咄逼人必招怨恨,宽宏大量常得人心;对己,心事过重伤人伤己,心态淡然自在优雅。人生,从内到外,保持质朴淡雅的气质,才能悦人悦己。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痛苦,活得累。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情怀,它像一把伞,帮助你在雨季里行路。原谅是什么?原谅自己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放纵;原谅别人并不代表着丢弃原则;原谅生活并不是不热爱生活。犯错是平凡的,宽恕和原谅才是伟大的!

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有的人拿不起,也就无所谓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却放不下。拿不起,就会一事无成;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人生外在的一切最终丝毫也带不走,晚放下不如早放下。放下无谓的负担,才能一路自在。

人心越宁静,越能客观地认识世界。常常,不是没能力看透,只因心太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能生智,智者之所以不惑,除了学问,更重要是心静。想要把这个世界看清,先要沉淀自己的心。心乱一切乱,别让一颗小石子击碎心智。

量有多大,心有多静;心有多静,福有多深。心静不静,和环境无关。最深的宁静,来自最宽广、包容的胸怀。福深福浅,不在于能笑着迎来多少,而在于能看淡多少失去。人生之苦,在得失间。心胸宽广之人,拿得起,放得下,无意于得失,自然坐怀不乱。心静了,才有闲心品味出已有的幸福。

谦逊是让人终生受益的美德。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

得到需要的,是福;贪求过多的,是累。人生的需求如同吃饭,只能吃两碗的饭量,如果贪图饭菜的香味多吃两碗,不但不能正常享受多吃的好处,相反,倒会因为胃承受不了而带来痛苦。可见,得到未必是喜,也不一定是享受。不要和别人攀比,学会不贪婪,不奢求,平和宁静,知足常乐。

生命不在年龄,贵在心理年轻;生活不在金钱,贵在怡乐心情;装扮不在时尚,贵在秀外慧中;膳食不在多寡,贵在营养均衡;居室不在大小,贵在宽阔心胸;养生不在冬夏,贵在理肌防病;情趣不在雅俗,贵在心灵提升;朋友不在多少,贵在真情相拥;锻炼不在朝暮,贵在持之以恒。

给自己的心灵开启一扇窗让阳光进来;当明媚的阳光抚摸您的心时,您就有阳光一样的心态。阳光心态是信念的基点,是力量的源泉,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生命因此而精彩!生活因此而瑰丽明快!如果把人生的过程比做船,那么阳光心态就是扬帆的风,轻松地帮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成长是一种经历,成熟是一种阅历。每个人都能会成长,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熟。成熟的人,不为得而狂喜,不为失而痛悲,竭心尽力之后,坦然接受而已;成熟的人,不因功成名就而目中无人,也不因籍籍无名而卑躬屈膝,持一颗平淡的心,不卑不亢地生活。成熟的人,能够担当,懂得感恩,心静气和,淡定从容。

有些忙碌,是自己倒腾的;有些劳累,是自己折腾的。拼命追逐本无谓的东西,我们漠视了心灵的平静。有些精彩注定属于他人,你无须驻足;走好平凡的步履,期待常会不约不至。没有什么快乐,胜过有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吧,不怨,不怒;不躁,不急;不奢恋,不强求;不暴喜,不悲情。

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怀善心,做善事,一生无愧.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宁。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心宽一分则云消雾散,让人一步则晴空万里。有缘相逢共一笑,从此再不论古人。相逢一笑即是养心第一良药,愁上眉梢即是***第一钢刀。贪心过海无足时,过眼浮云又笑谁。

真正的忙不是身忙,而是心忙;真正的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人活一世,奔波劳累在所难免。当你感到忙、觉得累的时候,一是因为价值的迷失,二是因为过多的欲望。人生有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理由,心就安定了;少计较,多宽容,知满足,心也就闲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懂得放下,生命才会更加完美。

不论你处于何境,心于何求,都要真诚感恩生活的惠赐与拥有,宽容他人无心的错失与伤害,笑看漫漫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收藏源自心灵的体会和感悟,风轻云淡,宠辱不惊,你会发现,生命中平淡如水的日子,因为爱而博大,因为感动而温馨,因为给予而厚重。

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回你一句赞美,给人一个笑容,别人才能对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

打开幸福之门有四把钥匙: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口中有德,就是说话要留有余地,不对他人施加软暴力;目中有人,就是要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将心比心,坦诚相待;心中有爱,就是要在心田种下爱的***,并小心地呵护它成长;行中有善,就是人到哪里,就把爱带到哪里。

许多人常被失眠、焦虑、压力、情绪等困扰,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近期美国科学家发现:声音对改善并治疗这些有显著效果,尤其是出声念佛菩萨的名号或心咒,疗效竟然更为明显将此方法推荐给你,不管你是否信佛教,它都有效!

生与死,此岸与彼岸,短暂与永恒,绝望与希望,有限与无限,都是永恒的矛盾,永恒的命题,科学永远解不开如此终极的方程式,我们需要一个灵魂安放的地方,需要令心灵宁静明澈的家园,禅的智慧能给烦乱焦急的心洒下一片清凉,呼唤起我们内心最柔美最博大的情怀,将我们生命安放于此岸即是彼岸的超脱中。

心累了的长一点说说短语

一、我们总是忘记了,幸福不是获得我们还没有的,而是认识和欣赏我们所拥有的。或许就是这样吧,真正的幸福,不是依赖任何外在的人或事物,也不是来自变幻无常的情绪与感觉,而是心的一种清楚、愉快与平静的状态。通往幸福最大的障碍就是对幸福苛求太多。

二、你的疲惫、沉重、烦恼、失意、懊悔、浮躁、压力、劳苦统统被她的善解人意一揽子收进她的贤淑里。她既是水,能溶化你;又是火,可以燃烧你,她的魅力指数就在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好女人,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好好珍惜!

三、如果有一天你肩而过,而我没有回头看你,别惊讶那是我在流泪。

四、真爱一个人,你会陷入情不自禁的旋涡中,情不自禁念他的好,情不自禁回忆和他一起走过的时光,情不自禁在乎着他的一切。同样,他爱不爱你,你也是能够感觉到的,也是很准确。

五、从今天起,做个简单的人,踏实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对人要真诚。要诚恳,要坦然,要慷慨,要宽容,要有平常心。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多看书看好书。少吃点吃好的。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六、自己都非常喜欢那种颓废的生活。看上去能看到一个比较真实的自己,一个没有面具的自己。没有面具的罩着,感觉轻松,感觉很自然。

七、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八、曾经以为的天长地久,其实不过是萍水相逢。你是吹进我眼里的沙子,模糊了双眼,看不清天空的样子。这一场末路繁华,不倾城,不倾国,却倾我所有。你要的是什么,一生相守,还是一晌贪欢。我要的,只是简单却安稳的生活而已。爱到绝路,覆水难收;最好的幸福,是你给的在乎。

九、记忆的深处,有每个人曾经的年少无知,曾经的初恋如蜜,曾经的友情相随曾经的那些,都让人难以忘记。曾经的那些,都应该是很美丽的。

十、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个想要寻找的人,这个人,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如果爱上,就不要轻易放过机会。莽撞,可能使你后悔一阵子;怯懦,却可能使你一辈子后悔。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爱情使人生丰富,痛苦使爱情升华。

十一、眼看着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心里不但没有了洒脱,而且多了愁绪。本以为可以释然,然而,真的去面对的时候,心里却无比愧疚与不舍!

十二、我和你的世界,中间只隔了一层玻璃,虽然你的一切都***裸的摆在眼前,让我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我终究无法踏进你的世界哪怕半步。

十三、置身于幸福中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并不幸福,因为他们都过着幸福的日子,对于陌生的幸福已适应了,就变得没有特殊的意义。渐渐地被遗忘,渴望自己拥有更多与众不同的幸福,渴望会一直延伸下去的。这时幸福的魅力又重现,不过这一切都会变得平凡、平淡、平静。

十四、秋天总是淡淡的伤,残留下的夏天还有一丝眷恋,曾经的如花美卷,曾经的似水流年,如今却已成苍海桑田。被记忆埋葬了那似水流年。

十五、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夕阳下了,我在山边等你。叶子黄了,我在树下等你。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细雨来了,我在伞下等你。流水冻了,我在河畔等你。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能厮守到老的,不只是爱情,还有责任和习惯。

十六、再给我看看你受伤的尾巴,我不想去触碰你伤口的疤。

十七、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十八、听到某个人的名字心里都会咯噔一下,然后继续跳动。

十九、起初的失望,最终的绝望,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陪衬她人的幸福生活让自己一伤在伤,还是为了让自己看清这残酷生活的本质,如若只是这样,我不需要,我唾弃这样的生活,开始思考,究竟幸福远在天边,还是从未存在,答案我不知道。

二十、总有一天我会默默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所以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二十一、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是你走的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

二十二、冷冷的寒风中,我的心不知丢在哪了?什么也不想,只想一个人躲在无人的角落里静静地独享一份寂寞,不哭不笑,不悲不喜,或许有天思绪停止了,人也就麻木了。有时也想,一个人如若灵魂出窍,会是什么样的呢,是否也和我现在一样?任自己的思绪到处游离、飘荡。

心累的说说 人活着就是累,所以叫人类

一、让我爱你两天,有你的那天和没你的那天。

二、你的脚步,是我永远跟不上的距离

三、暗恋是一种礼貌,自恋是一种骄傲,明恋是一种格调,不恋是种味道。

四、我会剪掉你爱的长发换掉你爱的白衬衫换掉你爱的布鞋从小女孩变成大人。

五、是你把自己热乎乎的心捧了出来 别人才有机会一刀一刀***的刺下去

六、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最后会有两种结局:要么自己累死要么让别人整死。

七、与其死皮赖脸的爱别人,不如***地爱自己。

八、哭过了也痛过了,伤过了也恨过了,失落过也放弃过,如今的我已变了。

九、最害怕那些对我很重要的人连句再见都没有就突然消失不见,

十、懂我的人,不必解释;不懂我的,何必解释

十一、学校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回家的诱惑。

十二、世界上最累的事就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碎了,还得自己动手粘

十三、我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说到底我做人的原则只有三个字,看心情

十四、有时候,你的一句小小的话,就把我的心给伤了,因为我在乎你。

十五、当你想耍一个人的感情时,往往那个人给你的都是真心.当你想真心爱一个人时,往往那个人在欺骗

十六、最心痛的现在,曾是曾经最美好的时候

十七、最好的感觉是,当我朝你看过去时,你已经在凝视着我。

十八、用一千年的时间去爱你,再用一万年的时间去忘记。

十九、人活着就是累,所以叫人类

二十、人最心烦的是没有了青春,却还拥有青春痘

二十一、眼泪赚取不了幸福,坚强点,孩子。

二十二、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文殊菩萨是主管什么的?

普贤菩萨:

梵名Samantabhadra ,或 Vis/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 藏 菩萨、普贤菩萨)之一。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与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据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载,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守***华之行者。台宗二百题卷十立有相普贤论题,依礼忏诵经之有相行,达成感见普贤之旨。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萨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 法 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

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样,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七珍,(三)仓变金粟,(四)庭生莲花,(五)光明满室,(六)鸡生凤子,(七)马产祥麟,(八)牛生白犊,(九)猪诞龙豚,(十)六牙象现。西元前六世纪,(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复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

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他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关于他的来历,说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爱之心,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帮助佛化导芸芸众生。

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

每一年的腊月二十二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节,这一天是是文殊菩萨的成道日,同样在佛教里是一个大日子。这一天佛信徒们以香花灯烛茶果珍肴供养文殊菩萨像,用各种非常名贵的香料浸泡文殊菩萨像,以示对文殊菩萨的尊重和敬仰。

扩展资料: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中的上首,所以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形象则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

文殊菩萨相应于娑婆世界有情众生的因缘,亦有种种不同形象的示现。一般文殊菩萨的尊形有僧形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六字文殊等。

文殊菩萨形象多变,依照其形象,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文殊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