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由义吾之素,处顺安时理则然,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01 0
  1. 《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全文翻译。
  2. 《孟子》尽心上:尚志
  3. 孟子自暴自弃原文及翻译赏析

孟子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齐国王子垫问孟子:“士何事?”孟子日:“尚志”。意思是使自已志向高尚。王子垫又问:“何谓饰志?”孟子回答说:“仁义而已矣。”在孟子看来,“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孟子同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目标,对社会发展有自已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是解决人生观问题。因此他们普遍重视立志的教育。“志”就是“心之所之(止)”,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树立起前进的方向,坚定前进的信心〕。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眼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该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要有自己的理想并准备尽社会义务。他在教育中总是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道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士志于道”,而且说这个求道和仁的“志”应达到“为之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执著顽强程度。孟子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齐国王子垫问孟子:“士何事?”孟子日:“尚志”。意思是使自已志向高尚。王子垫又问:“何谓饰志?”孟子回答说:“仁义而已矣。”在孟子看来,“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孟子同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目标,对社会发展有自已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孔子把这称为“杀身成仁”,孟子把这称为“舍生取义。”但在立志问题上,孟子与孔子不同之点在于孟子把“志”和“气”相参而论,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问题。孟子认为“气”是纵贯于天地之间,与“道”、“义”相和谐的,它不仅充满人身,能够影响肉体运动,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心志,因而主张追求仁义要有志气。对此,孟子有许多论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志和气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所以孟子要求士人既要“持志”,又要“养气”。孟子自称:“善养吾浩然之气。”在孟子看来,这种“浩然之气”是正大刚直之气,是“集义而止”、“配义与道”的,如果没有义与道就没有力量了。显然孟子所讲的这种“浩然之气”是通过反身内求,在充分扩充仁义本性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动摇对仁义的信念,甚至在必须做出牺牲时能自觉自愿地以身殉道,舍生取义。孔孟以后的不少教育家也都把立志作为道德修养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汉代的杨雄认为没有远大志向,容易半途而废,他说:“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宋代的张载在道德教育中也十分重视立志,指出:“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日‘日新。德业不可久,不可大,不足谓之贤人,况可谓之圣人乎!”因此“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二程强调为学须先立志,指出:“志立则有本”“根本既立,然后可立趋向;趋向既立矣, 而所造有深浅不同者,勉与不勉故也。”把“志”作为人生的根本和理想,人生行为的动力和方向,认为人们学问、道德修养的深浅和成就的大小,决定于人们立志的坚定程度以及主观努力的强弱。朱熹也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他说:“同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他提出的为学之法的第一条就是“居敬持志”。王守仁从“学为圣人”和“明人伦”的德育目标和宗旨出发,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夫之也强调受教育者必须立志,指出:“学者德业之始终,一以志为大小久暂之区量,故《大学》教人必以知止为始,孔子圣人,唯志学之异于人也。”他认为受教育者将来的学问、道德成就之大小,是与其是否具有“知至”和“至善”的大志,是否有攀登“德业”的高峰决心密切联系着的,因而主张“教育尤以正志为本。”黄宗羲则更是把是否立志看作是成为豪杰与凡人的先决条件,指出:“学莫先于立志,立志则为豪杰,不立志则为民。”中国古代教育家不仅强调立志对道德修养的作用,而且对如何立志也提出了较明确的主张。首先,立志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远大理想的关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中国传统德育中的立志重在追求道德和精神层次的价值目标,置功利目标于不相容的对立地位,轻物欲而重精神,耐物质之贫寒、负身体之劳苦以求道义人生价值。孔子就认为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不应当迷恋于眼前的物质享受,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如果追求衣食享受,也就谈不上有远大志向了。他自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极力赞扬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全文翻译。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信”这是上天赋予人的,“居仁有义,大人之事备矣”。确立人生的大事,小的事物不占据人的心灵,这就是被称为大人物的原因,也就可行大事。

我认为,修身为立国之本,兴国之要,为仁政的基础。

居仁由义吾之素,处顺安时理则然,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个注意品德修养的人是识大之人,一个只注重对身体的保养却忽略了品德修养的人是识小之人。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小”和“贱”指的是饮食、生命等东西;“大”和“贵”是仁义道德。孟子认为谨慎是君子之本,而孔子的思想是大丈夫以格独立,有浩然之气,以天下为己任,孔子与孟子的君子思想相对比缺乏一些男子之大道,君子是与近邻交友之本,大丈夫是以国家仁政所相关的东西。所以,修身要以孟子之大丈夫的思想开拓仁政的一切基础。孔子家国情怀对君子人格的发展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这不仅是说他对于家国的大量论述,还在将“君子”从原来的社会地位属性直接转移到个人修养属性,把家联系到国。也是说,个人可以通过培养德性而取得高位,君子不再是靠血统与权利而定,而是要靠德行而定。

因此,君子可不仅仅是“独善其身”,也必须要有政治责任,要有济事的决心与信念。所以,修身要以孔子对家国情怀的君子人格进行仁政的发展。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以仁为家,属于内在的道德内心标准,以义为道,正确的大道,属于外在的道德行动标准,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居仁由义,存心养性,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推己及人。修养身心,行尧舜之道,孝悌而已,非不能哉,所不为也,孟子的思想认为的修身是在足够努力与模仿之下是可以取得的。

“仁”是人心中最为实在的东西,“义”这个个体,有了“仁”才会有“义”的存在。所以,修身是将内心的仁,发展为行为的义。既然修身与仁政的关系如此紧密,我们又该如何修身?

我们认为修身就应该有孟子大丈夫之气概,以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天下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和遵循的操守,孟子大丈夫的标准,大抵可以分为三条:首先,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是“居仁由义”的人;其次,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可以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最后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善养“浩然之气”,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先苦其心志”修身,养性为立国之本,兴国之要,为一切的仁政基础。

《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身为立国之本,兴国之要,也是仁政的基础。

《孟子》尽心上:尚志

原文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

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所以知 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 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原文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

孟子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无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

原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译文

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 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

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原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之耻,***矣。”

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原文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

原文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译文

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王喜欢听取善言,不把自己的权势放在心上。古代的贤能之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自己的学说,不把他人的权势放在心上。所以,即使是王公贵人,如果不对他恭敬地尽到礼数,也不能够多次和他相见。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够多,何况要他做臣下呢?”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原文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译文

孟子说“一定要等待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后才奋发的,是平庸的人,至于豪杰之士,即使没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自己也能奋发有为。” 

原文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 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 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译文

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 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 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 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原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译文

孟子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那些受疏远的大臣和贱妾所生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 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

原文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 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译文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专以讨得君主的欢心为喜悦;有安定国家的臣,以安定国家为喜悦;有顺应天理的人,当他的主张能行于天下时,他才去实行;有伟大的人,端正自己,天下万物便随之端正。”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原文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 或礼,财不叮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 大,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 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译文

孟子说:“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老百姓富足。饮食有 一定时候,费用有一定节制,财物便用之不尽。老百姓离开了水 与火就不能够生活,可是,当有人黄昏夜晚敲别人的门求水与火 时,没有不给与的。为什么呢?因为水火都很充足。圣人治理天 下,使百姓的粮食像水与火一样充足。粮食像水与火一样充足了. 老百姓哪有不仁慈的呢?”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 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 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不达。”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 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 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 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与路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译文

孟子说:“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物;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求利的人,是盗路一类的人物。要想知道舜和路有什么区别,没有别的,利和善的不同罢了。”

原文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译文

孟子说:“杨朱主张为自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便是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只要是对天下有利,他都肯干。子莫则主张中道。主张中道本来是不错的,但如果只知中道而不知道权变,那也就和执着一点一样了。 为什么厌恶执着一点呢?因为它会损害真正的道,只是坚持一点而废弃了其余很多方面。”

原文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味的,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是可口的。他们不能够吃喝出饮料和食物的正常滋味,是由于饥饿和干渴的妨害。难道只有嘴巴和肚子有饥饿和干渴的妨害吗?心灵也同样有妨害。一个人能够不让饥饿和干渴那样的妨害去妨害心灵,那就不会以自己不及别人为忧虑了。”

原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 也。”

译文

孟子说:“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水,仍 然只是一口废井。

原文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译文

公孙丑说:“《诗经》说:‘不白吃饭啊!’可君子不种庄稼也 吃饭,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居住在一个国家,国君用他,就会安定富足, 尊贵荣耀;学生们跟随他,就会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忠诚而守信用。‘不白吃饭啊!’还有谁比他的贡献更大呢?”

原文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译文

王子垫问道:“士做什么事?”

孟子说:“使志行高尚。”

王子垫问:“使志行高尚指的是什么?”

孟子说:“仁和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 己的东西却去占有,是不义。居住的地方在哪里?仁便是;道路 在哪里?义便是。居于仁而行于义,大人的事便齐备了。”

原文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展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沂然,乐而忘天下。”

译文

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 人,那怎么办?”

孟子说:“把他逮起来就是了。”

桃应问:“难道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够阻止呢?皋陶是按所受职责办事。”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得像抛弃破鞋子一样。他偷偷地背负父亲逃走,沿着海滨住下来,终身逍遥,快乐得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原文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 赔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译文

孟子从范邑到齐都,远远地望见了齐王的儿子,非常感叹地 说:“地位改变气度,奉养改变体质,地位是多么重要啊!他不也是人的儿子吗?”

孟子说:“王子的住多、车马、衣服多半与他人相同,而王子像那个样子,是他的地位使他那样的。何况那处在天下最广大地位上的人呢?鲁国的国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城门下呼喊。守门的人说:‘这人不是我们的国君,他的声音怎么这样像我们的国君呢?’这没有别的原因,他们的地位相似罢了。”

原文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译文

孟子说:“只是养活而不爱,那就如养猪一样;只是爱而不恭敬,那就如养鸟儿养爱犬等畜生一样。恭敬之心是在送出礼物之前有了的。徒具形式的恭敬,君子不可虚留。”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 方式。”

原文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译文

公孙丑说:“道倒是很高很好的,但就像登天一样,似乎高不可攀。为什么不使它成为可以攀及的因而叫人每天都去勤勉努力呢?”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 的人便跟着他做。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译文

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份,用道义随身行事;天下政治黑暗的时候,用生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牺牲道义而屈从于他人的。”

原文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 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译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学习,似乎应该在以礼相待之列, 可是您却不回答他的问题,为什么呢?”

孟子说:“倚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发问, 倚仗着自己年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是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滕更有这五种中的两种。”

原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

其退速。”

译文

孟子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对于应该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薄待。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 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 物。”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译文

孟子说:“智者没有什么事物不该知道,但是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仁者没有什么人不该爱,但是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 “人。”以尧舜的智慧尚且不能够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们急于知道对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以尧舜的仁德尚且不能够爱所有的人,因为他们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人。如果不能够实行该行三年的丧办礼, 却对三个月、五个月的丧礼仔细讲求;在尊长者面前大吃猛晚却讲求不要用牙齿啃于肉,这就叫做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物。”

原文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 不相征也。”

译文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孟子自暴自弃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1.10.10周日晴Day284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 D426

《孟子》尽心上

十一

原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1]若掘井,掘井九轫[2]而不及泉,犹为弃井[3]也。”

注释

[1]辟:同“譬”。

[2]轫(rèn):古代的量词。

[3]弃井:废井。

译文

孟子说:“做事情就好比挖一口井,如果挖了六七丈深还不见水,依然是一口废井。”

解析

挖了六七丈深的井,如果没有看到水,那也是一口废井,功亏一篑。孟子用这个例子阐述了自己反对半途而废的思想,鼓励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也是儒家学说中力荐的一种精神典范,直到今天,对我们后人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十二

原文

王子垫[1]问曰:“士何事[2]?”

孟子曰:“尚志[3]。”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4]矣。”

注释

[1]王子垫:人名,齐王的儿子。

[2]士何事:士是做什么事的。

[3]尚志:使自己志向高尚。尚:动词,使……高尚。

[4]备:齐备。

译文

齐王的儿子王子垫问:“士要做什么事?”

孟子说:“士要让自己的志向高尚。”

孟子回答:“只要施行仁义就可以了。将一个没有罪的人杀死,不是仁义。不是他的却强行拿来,也不是仁义。居所在哪儿呢?仁就是。路又在哪里呢?义便是。在仁中居住,在义中行走,大人所做的事情也算是齐全了。”

解析

士人的修养就是要让自己的志行高尚,要在仁中居住,在义中行走。这一篇强调仁义,强调士人的修身养性。士人如果失去了仁义,也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士人了。所以,这就要求读书人把“尚志”二字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将仁义作为行走的根本。此外,尚志还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要求人们施行仁义。

原文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①自暴者:自己糟蹋自己的人。与有言:与之有言,跟他有言语交流。②自弃:自己抛弃自己,即自甘落后,不求上进。③非:责难,诋毁。④吾身:我自身。这里是设定某人的口吻,所以翻译成“自以为”。居仁:居处于仁,即始终不离开仁道。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安仁”跟“居仁”意思差不多。由:从此行走。由义:遵循道义。⑤安宅:安适的居所。以仁为安宅,意思是人居于仁,便可得到平安和快乐。⑥旷:使旷,空置。

译文

对于自己糟蹋自己的人,不可能跟他有言语交流;对于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能跟他有所作为。说话诋毁礼义,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始终不离开仁道、遵循道义,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安适的居所;义是人正确的道路。把安适的住宅空置起来不去居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读后感

汉语中的“自”用法比较特别,放在动词前面,可以表示自己发出某个行为动作,而这个行为动作施及的对象正是自己。如***,意思是自己发出“杀”的动作,“杀”的对象则是自己;“自残”意思是自己伤害自己,“自虐”是自己虐待自己,“自焚”是自己烧死自己。孟子言“自暴自弃”,本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暴,相当于说自残自虐;二是自弃,自己认为自己不行,没有能力去行合乎人心人性的仁义之道。自暴者根本不分是非,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姿态,不仅不认同仁义之道,反而把为非作歹、为害世人当作自己的权力和荣耀,最终必将成为百姓的公敌,招致***人怨,属于自作孽不可活的一类。自弃者明白公义和正道,却以种种借口选择邪路。自暴者任性,自弃者对自己不负责任,都是由于贪欲和自私。后来的成语“自暴自弃”只保留了自弃的含义,大概是缘于孟子对自暴者的极端不屑吧?

《孟子·尽心上》:“居恶(wū,哪里)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君子所追求的,是仁义;孟子解说仁义时,针对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的侧重,比如对齐国的王子垫,他说:“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对于拥有权力的人,不滥杀无辜,不巧取豪夺,也就算做到了仁义。孟子终生都在试图给君主灌输仁爱之心和道义情怀,努力为社会建立一种普世价值。一个占据一定权力***的人,不能以仁义之道为己任,这是自弃;因他不能以仁爱之心对待世人,却能利用手里的权力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旷之舍之的结果是被民众抛弃,是自取灭亡。所以孟子叹息道:“哀哉!”哀是悲痛伤心,也是怜悯同情。

转自:网页链接

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