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武拟康时_纬武***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01 0
  1. 关于光绪皇帝
  2. 光绪帝死因是什么
  3. 南明有个明悼帝吗?详细介绍一下
  4. 清朝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5. 谁能给我一份帝王世系表

中国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庙号、谥号为最高统治者死后追加的称号,是后人及后世对亡帝的称呼。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年号,为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对明、清两朝皇帝多以年号为称。尊号,为皇帝在位时期,由臣下给予的尊称,亦作为帝号。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称呼时习惯于使用尊号之首的两个字 谥号(读音:shì hào),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谥号的历史 形成和发展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现在得到广泛认同。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太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 、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片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彻是世宗,刘询是中宗,刘秀是世祖等,不是每一个皇帝身后都有庙号。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或者是有保全社稷大功,号称中兴的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太祖刘邦(刘邦庙号是太祖,习惯称高祖)、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另外玄烨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始自西元前140年,这一年是汉武帝建元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年号。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而南梁武帝萧衍亦使用过三字的年号。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权宜之计,不大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指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在“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召公谏厉王弥谤》是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选进了多种课本。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 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弑当年,唐高祖李渊强加的。 始皇倨傲废谥法 秦始皇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皇帝”比上谥更加溢美,所以历朝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皇帝的谥号是在嗣位皇帝的参与下得到的;末代皇帝的谥号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或者由遗民***上谥,比如明崇祯帝的谥号。南明上的是“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代定鼎中原后,追赠崇祯的谥号为“庄烈帝”。 谥(亦作谥)号,就是王、公、卿、大夫(自汉代起则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按传统说法,谥号起始于周,比庙号要早八百年,而谥的范围也不限于帝王。商代亡国之君是纣王。纣王姓子名辛,《史记.殷不纪》说:「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后人叙史时加添的,并非谥号;「纣」可能是同人给他的恶谥。周代有谥,则确凿无疑,第一代周王姬发谥武,史称周武王:武王之父姬昌虽未开创周朝,但武王追尊为王、加谥日文,称周文王。秦朝曾经废谥号。秦始皇认为,让谥是以子(嗣皇帝)议父(先帝)、以臣议君;下议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无谥号(亦无庙号),对大臣也不赐谥。及至汉初又恢复谥法。先帝下葬前由礼官议谥,嗣皇帝定谥。汉代标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诸帝谥号都有「孝」字,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叙史作省称,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庙号、谥号连称时,庙号在前、谥号在后。例如汉武帝的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谥号最初用一个字,后来有两个字的,例如战国时赵武灵王、魏安厘(僖)王,还有三个字的,例如贞惠文子;后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长句的。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意。按前人记载,议谥是在将葬之时。未死而谥的特别例子是有的:楚太子弑父,谥父为灵,岂料其父尚未瞑目,虽然不能开口说话,却急巴巴地睁着眼睛似有所语:太子即改谥为成(史称楚成王),他这时才瞑目。因为成字比灵字要好得多。另外,卫灵公因卫国发生变乱而逃亡到邻近的诸侯国,北宫喜与析朱鉏帮助他平乱归国,卫灵公如愿以偿,喜不自胜,为了褒奖平乱功臣。竟别出心裁,立即赐北宫喜谥为贞子、析朱鉏为成子(子是爵位)。二人生而得谥说,也属例外。亲贵、大臣死后赐谥,唐宋有议驳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议上,若名实不相符,给事中可以驳奏再议;明清则由礼部拟谥,皇帝核定,礼部有时也会多拟几个以备皇帝选择。帝王美谥无过于文、武,大臣之谥极于文正。宋代夏竦死,曾惹起议谥的争论。最初太常博士拟为文正,后司马光反对而改为文庄。朝廷赐谥,很多时都是有褒有贬的,有的还既扬善、又不讳恶。例如唐代萧瑀谥号贞褊,贞表示他端直,褊表示他多猜疑。美谥亦可追夺,如秦桧死后,宋高宗赐谥忠献,意思是褒扬他危身奉上、智质有圣,至宋宁宗时追夺原谥论,改谥缪丑,那是指斥他名实相悖、怙威肆行。明清的情况则较为特别,规定礼部奏请才能得谥。换句话说,获得请谥者必是朝廷眷念怜惜之臣,其谥号自然没有贬意,只不过赞美程度有轻重之别。最后,一个颇有趣的问题是,历代失政的帝王、失国者是否恶谥随身呢?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谥的,例如弑父的楚穆公、东汉的桓帝。***若失国者由新朝定谥,他们才较容易得到恶谥。除了正式的谥号外,也有私谥。私谥始于东汉。私谥不出于朝廷,而由门人、故吏为著名文士学者所立,如东晋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征士,北宋林逋的私谥为和靖先生,世称陶靖节、林和靖。宋明时期私谥也屡见不鲜。 谥号的规则 有关工具书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赵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大帝」,达四字。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皇后之「尊号」即「徽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23字谥(见慈禧条)。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或21字(明太祖),亲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尔哈赤),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恭亲王奕欣的谥号为:忠 谥号的含义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三种。 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 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平谥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另外孙权的谥号是“大皇帝”,比较特殊。 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关于光绪皇帝

简单的谈谈中国古代帝王称号的演变。

我们称呼夏朝的君主时,一般***用的是朝代名+君主名。比如夏启、夏桀等。也有***用朝代名+王+君主名,如夏王太甲。或者***用帝+君主名这种形式,例如帝启、帝相、帝不降等。

经文纬武拟康时_纬武经文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商朝时期,君主的名号喜欢用帝+帝号来命名,如帝外丙、帝仲壬、帝太甲、帝沃丁、帝小庚、帝小甲、帝雍巳、帝太戊等等。比如大家熟悉的商纣王,就叫做帝辛,其实纣王是姓子名受。纣是周朝追谥的谥号。

周朝开始***取谥号,天子和诸侯死后,由后任君主和大臣根据其生平事迹拟定一个谥号。如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鲁庄公等。

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认为谥号是以下议上,以臣议君,所以禁止***用谥号,自称始皇帝,后者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

汉朝建立后,恢复了谥号的做法。汉武帝的谥号就是“武”字,也称做“孝武皇帝”,汉武帝的庙号是世宗,全称应该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但是在汉朝的时候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有突出贡献者才会有庙号,所以这时一般以谥号来称呼某位皇帝,如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汉昭帝。

一直到隋朝时,皇帝的谥号都不太长,一般都是一两个字。所以,我们称呼汉朝至隋朝的皇帝,一般都是称呼其谥号最方便,如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汉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到了唐朝,由于唐朝皇帝的谥号取得越来越长,称呼起来很不方便,加上,自唐朝开始,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这时以称呼其庙号比较方便。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等。

唐朝皇帝的谥号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高宗:***大圣大弘孝皇帝

武后:则天顺圣皇后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又叫做唐明皇)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18字)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哀帝:昭宣光烈孝皇帝(后唐明宗追谥)

可见,唐朝皇帝的谥号普遍很长,唐宣宗的谥号更是长达18个字。宋朝皇帝的谥号更是普遍达16个字之多。

宋朝皇帝的谥号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元朝皇帝的谥号虽然也较长,但是比唐宋皇帝相比则短了许多。比如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谥号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自汉孝武皇帝创建年号以来,历朝历代皇帝都有年号,新皇即位都必须要改年号,即改元。到了明朝,延至清朝,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所以可用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来指称该皇帝。比如洪武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康熙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明朝皇帝的谥号又延续了宋朝之风,普遍17个字。

明朝皇帝的庙号谥号:

洪武帝: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21字)

建文帝:恭闵惠皇帝

永乐帝: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洪熙帝: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宣德帝: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正统帝: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景泰帝:恭仁康定景皇帝(无庙号)

天顺帝: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英宗复位改元)

成化帝: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弘治帝: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正德帝: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嘉靖帝: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隆庆帝: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万历帝: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天启帝: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崇祯帝:庄烈愍皇帝

与前代相比,清朝的谥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朝诸帝庙号谥号:

太祖: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努尔哈赤)--25字

太宗: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年号为天命、崇德)

顺治: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康熙: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雍正: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乾隆: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嘉庆: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道光: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咸丰: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同治: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光绪: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宣统:无谥

光绪帝死因是什么

中文名称: 光绪皇帝

又名: 爱新觉罗·载湉

性别: 男

民族: 满族

生卒年: 1871-1908

国别: 中国

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光绪,名叫爱新觉罗·载湉(公元1871—1908年),他是慈禧太后太后的外甥(妹妹的儿子)。当年轻的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为了继续掌握***,于是就让当时只有四岁的光绪继承皇位,由她再度进行“垂帘听政”。直至光绪长到十九岁时,慈禧太后才只好声称“撤帘归政”,但是她仍操纵实权不放,光绪实际上仍是个傀儡皇帝。

后来,慈禧太后和光绪在政治上发生了冲突。慈禧太后代表保守派握有实权。光绪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推动下,一则想利用维新派来抓到军政实权;二则也想通过维新运动来改革吏治,挽救一下清王朝的***统治,因而于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推行了维新变法,历史上称之为“戊戌变法”。但变法只搞了一百零三天就被慈禧太后镇压下去了。慈禧太后***了谭嗣同、刘光第、杨深秀、杨锐、林旭、康广仁“六君子”,康、梁被迫逃往国外,而光绪则被严密囚禁起来。囚禁光绪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是玉澜堂(夏季),二是***的瀛台(冬季)。光绪被关了整整十年,公元1908年慈禧太后死的前一天,她狠毒地将光绪害死在瀛台,终年仅三十八岁,死后葬于清西陵的崇陵,庙号德宗。

光绪被软禁在颐和园玉澜堂时,四面的门窗均被堵死,完全失去自由。东西配殿内现仍保留有当年所砌的砖墙,这是历史的见证。

光绪-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德宗为醇亲王奕王之子,母为慈禧太后之妹。1874年同治皇帝死,因其无子,由慈禧太后作主立自己的外甥载湉继位。次年改年号为“光绪”。慈禧太后立自己的外甥为帝,遭到大臣的反对,其中御史吴可读竟以“尸谏”明志,他先吞食了生***,再对慈禧作出劝谏:“你立载湉为王,不过是因他是你的外甥,你得以听政而已。我心知你定会以酷刑来折磨我,但我已吞食了生***,马上就要死了。我临死前也跟你说个明白,你立载湉为帝是为天下人所共恨!”劝谏完毕,即在同治皇帝的墓前下跪,倒地而亡。但慈禧对此却无动于衷,仍按照既定的***行事。光绪十七岁时亲政,欲以改革来振兴中国,起用维新派,在“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了改革的诏令而引起保守派的不满。慈禧与荣禄密谋,企图在光绪于天津阅兵时实行***,废拙光绪。光绪得悉一切后,赶紧通知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维新派决定由谭嗣同求见统辖新军的袁世凯,藉他检阅新军之际,当场杀死荣禄、软禁慈禧。袁世凯表示忠于皇帝,拥护维新派,可谭嗣同离去后,他便当即向荣禄告密。荣禄火速赶至颐和圆,求见慈禧,慈禧得悉密谋后,便马上回宫,迫使光绪交回***,并把他软禁于瀛台,由她临朝听政。随即捕杀谭嗣同等六人,通缉逃往外国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除京师学堂外,新政全被废除。1908年10月,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身患重病,但心中总觉得老佛爷(慈禧)定会比我早死。若是如此,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与李莲英。”可是,这篇日记的内容被李莲英获知,李加油添醋地向慈禧汇报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后面呢。”慈禧听后气上心头,***地说:“我决不能死在他前面!”她随即下令改由李莲英来侍候光绪的饮食、医疗等事。这天下午,光绪因病情恶化而去世。对于光绪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慈禧太后令太监***;有说是袁世凯勾结庆亲王奕劻对光绪下毒手;而近代的史学家多认为光绪是死于肺功能衰竭。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也只比光绪多活了两天,于10月23日傍晚逝世。光绪在位三十四年,在慈禧的箝制下,抱负不能施负,只能喟叹“朕还不如汉献帝”罢了(光绪在瀛台被困时,看《三国演义》时的嗟叹之语),终日郁郁寡欢,终年三十八岁。

==================================

中文名称: 慈禧太后

又名: 叶赫那拉氏

性别: 女

民族: 满族

生卒年: 1835-1908

国别: 中国

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慈禧(1835—1908),叶赫那拉氏,是清朝的第七个皇帝咸丰的妃子,第八个皇帝同治的母亲,俗称西太后。她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是当时中国实际上最高的当权者。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安危,挪用海军经费重修,并改名为颐和园。此后,每年夏季她即来此居住,颐和园亦被称为“夏宫”。

大清国孝钦显皇后

这个女人统治中国达半个世纪,从咸丰末年一直到宣统年,参与和掌握三朝皇帝的统治权;她的专权导致了“光宣哀世”。她既推行洋务运动,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她害怕失去手中的权力,害怕列强动摇皇室。对外妥协退让,对内进行残酷的镇压。一生嗜权如命,由于她的专制,使光绪在压抑中度过了一生,最终含恨而去。她曾两度逃离宫廷,第一次是跟随丈夫,丈夫死后,她清肃八大臣,夺取统治权;使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隔四十年后的逃亡更为狼狈,她要面临的是清***的存亡危机。她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她给中国封建统治写了最后一页,上演了一幕封建社会末期皇太后执政的闹剧。给后人留下的仅仅是唾骂,还有那些勋龄为她拍的照片,也都随时间淡薄了。

慈禧太后,又为西太后、那拉太后。小名兰儿。清代咸丰帝贵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满洲镶蓝旗人,叶赫那拉氏。咸丰元年被选入宫,封兰贵人,三年晋懿嫔。咸丰五年生皇长子载淳,六年晋懿贵妃。在宫中地位仅次于孝贞皇后钮祜禄氏,且因得咸丰帝宠幸,干预朝政。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咸丰十一年八月,咸丰帝病死在热河行宫,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其遗命载垣、端华、肃顺、景寿、匡源、杜瀚、穆荫、焦佑瀛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摄朝政,辅佐六岁载淳为帝,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和孝贞皇后钮祜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慈安,俗称西太后、东太后。当时朝廷存在***,即顾命八大臣、帝胤(以奕欣为首的宗室)、帝后(两宫皇太后及同治),后两种势力结合起来,于十一月发动祺祥***,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戌。改元同治。实行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成功意味着慈禧开始正式掌权。她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官僚势力,勾结外国侵略者,先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慈禧一方面***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同治十三年,同治帝驾崩,谥“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慈禧指定迎立醇郡王奕儇四岁儿子载恬为帝,年号光绪,醇郡王晋醇亲王。其继续与东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三月,慈安太后驾崩,由慈禧一人继续掌握实权。光绪十二年,慈禧以办海军为名修葺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光绪十三年,改垂帘听政为训政。光绪十五年,慈禧在名义上归政光绪皇帝,但仍操纵内政和外交大权。一些中央和地方的***显宦长期唯命是从,在其周围形成后党集团。在中日战争中,她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最终以致战败。光绪二十一年,慈禧委派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及其子李经方前往日本签定《马关条约》。这迫使清***放弃对朝鲜的控制。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将光绪帝囚禁在***瀛台。慈禧宣布重新训政,立端亲王载漪子溥隽为大阿哥,并准备废黜皇帝,立溥隽为帝,由于一些地方督抚和外国使臣的反对,所以仍保留光绪的名号。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她以“西狩”为借口携光绪帝逃往西安,临行前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后为钳制社会舆论,伪善地宣称珍妃因随扈不及殉难宫中,并追封珍妃为恪顺皇贵妃。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在北京盘桓一个多月的八国联军按奈不住,向逃亡的慈禧发出最后通谍,联军最高统帅瓦德西要求清***惩办祸首;李鸿章急电告之慈禧,慈禧看到列强没有把她列为祸首,大喜过望,她马上电告李鸿章,议和大纲十二条应即照允,并表示从此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光绪二十七年一月十五日,其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庆亲王奕匡与列强签定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是为清******的大拍卖。以她为首的清***则成为外国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二月三日,联军要求惩办祸首;八日,慈禧发布上谕,将载勋、载漪、载兰等人处死。光绪二十八年一月七日,慈禧和光绪乘坐火车从保定返回北京,结束了一年多的流亡生活。到达保定时,慈禧在站台上足站了五分钟,她要向世人展示,大清国的皇太后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清***依然稳固如常。此后,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慈禧继续推行新政。光绪三十二年又宣布预备立宪。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被接入宫中教养,同时载沣被封为摄政王。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在***瀛台驾崩,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她命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尊慈禧为太皇太后;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为隆裕皇太后、瑾妃他他拉氏为兼祧皇考瑾贵妃(民国十二年卒,谥端康皇贵太妃)。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慈禧在***仪鸾殿驾崩,谥“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葬于定东陵。结束了对清朝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

南明有个明悼帝吗?详细介绍一下

光绪帝系被砒霜毒杀。

光绪与慈禧先后死去,相距不到一天。这一“巧合”使得流言四起,谋杀之说不胫而走。“德宗(光绪)先孝钦(慈禧)一日崩,天下事未有如是之巧。外间纷传李莲英与孝钦有密谋,予询问内廷人员,皆畏罪不敢言。”(胡思敬《国闻备乘》)逃到海外的保皇党人则说慈禧与袁世凯是主谋,严词声讨。

恽毓鼎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起居注官,长期陪侍光绪皇帝。他在《崇陵传信录》中记载的一则亲历故事很有名: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十日(即光绪死前十一天),慈禧生日,光绪率百官贺寿、探病,他扶着太监的肩头活动筋骨,以便跪拜。但慈禧竟拒绝和光绪见面。“时太后病泄泻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清亡后,民国二年,恽毓鼎在《澄斋日记》中进一步说:“清之亡,虽为隆裕(光绪的皇后),而害先帝,立幼主,授载沣以重器,其祸实归于孝钦也。”

曾经陪侍慈禧太后多年的德龄认为,光绪之死,是在慈禧同意下,李莲英下的毒。“(李莲英)想与其待光绪掌了权来和自己算账,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好。”(《瀛台泣血记》)

溥仪则记述过一个老太监的话:“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使人送来的。”(《我的前半生》)

此外,还有多种书籍记载了光绪暴亡前身体如常,病情没有加重的迹象。名医屈桂庭则说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诊治光绪帝秘记》)。而光绪入殓也一反常规地由宫内太监办理,讳莫如深。

种种疑团,种种证词,使得大多数人长期以来都相信谋杀说。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史研究更加重视清宫档案。历史学家、档案学家、医学家合作,仔细研究光绪的脉案和药方,得出的结论是光绪一生体弱,久治不愈,加上慈禧刻意虐待,竟至不得温饱,而心情抑郁也会加重病情。因此他是正常死亡,并非被谋杀。

“详考清宫医案,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说,光绪是受肺结核、肝脏、心脏、风湿等慢***长期折磨,致使身体的免疫力严重缺失,酿成了多系统的疾病,最终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合并急***染而死亡。”(冯伯祥:《清宫档案揭秘光绪之死》)1980年清理并重新封闭崇陵之时,曾简单检测过光绪的遗骨,也没有发现外伤或中毒的痕迹。

著名清史学家戴逸先生认为:“对这些脉案、药方,也要谨慎从事,考察它是什么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如许指严的《十叶野闻》就记载了江苏名医陈莲舫为光绪治病的情况,“医官不得问病,太后乃代述病状,皇帝时时颔首,或说一二字以证实之……闻太后命诊脉,陈则举手切帝脉,身仍跪地上,据言实茫然未知脉象,虚以手按之而已。诊毕,太后又缕述病情,言帝舌苔若何,口中喉中生疮如何,但既不能亲视,则亦姑妄听之而已。”如果“脉案 ”不过是记录慈禧的话,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光绪的病情呢?

当时的著名诗人陈衍则说:“德宗久病未愈,征医各省,处方有效则后怒。”(《凌霄一士随笔》)难道慈禧是刻意造成光绪病重的事实及舆论?

光绪属自然死亡这一观点,尽管有人存疑,但还是被广泛接受了。不过,约在2005年,两则新史料又引起了研究者对谋杀说的兴趣。一则是据启功先生回忆,他的曾祖父溥良(任礼部尚书)曾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一碗“塌喇”(满语,酸奶),说是慈禧赏给光绪的,送去后不久光绪就驾崩了。另一则材料来自日本,说外务部右侍郎伍廷芳在1904年(皇帝、太后死前四年)就对日本公使内田康哉“预言”,光绪必定会死在慈禧之前。“伍话中之意,皇太后驾崩诚为皇上身上祸起之时。今围绕皇太后之宫廷大臣,及监官等俱知太后驾崩即其终之时。于太后驾崩时,当会虑及自身安全而谋害皇上。此时,万望能以我守备兵救出皇帝。”(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

其实,在更早的2003年,一些并不通晓清史的人,***用了一种与查考史料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要来破解光绪的死亡之谜——一切,都从皇帝的头发开始。

◎百年查毒◎

■头发记录的历史

光绪帝及隆裕皇后的葬身之所崇陵在1938年被很“专业”地盗掘了,1980年有关部门对帝、后的棺椁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光绪的若干头发、遗骨与衣服被移出,一直保存在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库房,20多年从未被检视翻动过,也就是说,除了自然损耗基本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对将要进行的“百年查毒”非常重要。

头发参与人体代谢,并能记录特定时期人体积蓄的某些元素信息。一般的成年人的头发,一个月生长约1厘米,也就是说,1厘米头发可反映出人体内约一个月的新陈代谢史。

2003年,研究者***集了光绪帝的两小缕头发,将它们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方法清洗,自然晾干,剪切成1厘米长的截段,逐段分析其中的元素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光绪帝的两缕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元素砷(As),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多以硫化物和氧化物形式存在,像雄黄(二硫化二砷)、雌黄(三硫化二砷)等等,而鼎鼎大名的莫过于三氧化二砷——砒霜,剧毒的砷化合物。砷可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正常人每天的摄入量约为20微克以下),但过量的砷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研究者将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与精心选择的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实验及模拟实验。结果见表:

光绪两缕头发中砷含量的最高值(2404微克/克,1微克=10-6克)远远高于当代人,而且是清末草料官的132倍,是隆裕皇后的261倍。

那么,这样异常的含量,会不会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呢?研究者前后两次***集光绪棺椁内、墓内和清西陵陵区的环境样品,分析表明,光绪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是其棺椁内物品最高砷含量的83倍,是墓内外环境样品最高砷含量的***倍,也就是说,头发上的高浓度砷并非来自环境的沾染。

研究者还将光绪的头发与当代慢性砷中毒患者的发砷进行了对比,是后者的66倍,砷含量分布曲线也截然不同。这就排除了光绪因长期服用药物导致慢性砷中毒死亡的可能。

福尔摩斯说,排除了其他可能,剩下的就是真相——造成光绪头发上高含量砷元素这一异常现象的,只能来自他自己尸体的沾染。

■遗骨和衣物传达的秘密

2006年后,课题组决定扩大取样分析范围。由于不能开棺,就再次提取了光绪帝的头发残渣物及散落的头发,并首次提取了光绪帝的遗骨及衣物,***样严格按照规范的法医开棺检验的方法进行。

光绪帝的头发上局部有结痂物状的残渣,砷含量明显高于头发,说明它是光绪帝头发高含量砷的来源,而这些残渣物的唯一来源只能是光绪帝的尸体。

尸体***后,器官组织中的砷可能会沾染到骨骼上。在装存光绪遗骨的瓶内碎屑、一块肩胛骨和一块脊椎骨上,也分别检测到了高含量的砷,表明某些遗骨表面沾染了大量的砷,它们来源于***的尸体。

光绪帝的衣物有五件。在三件较为完整的上衣中,胃腹部位均有多处腐蚀脱落形成的窟窿。检测结果表明:大量的砷化合物曾存留于光绪帝尸体的胃腹部,尸体***过程会进行再分布,有多个去向,并由里向外侵蚀衣物。

于是结论出来了:光绪帝的骨骼、内层衣物及头发的高含量砷均来自其尸体胃肠内容物含砷元素的直接沾染。

还剩下一件事:判定毒物。也就是说,光绪帝胃肠中致命的砷元素究竟来自哪种化合物。一系列分析、比较及小鼠实验的结果是:砒霜。人口服砒霜60-200毫克就会中毒死亡。因受条件限制,光绪帝尸体中的砒霜总量难以测算,但仅头发残渣、内层衣物及其残渣中的砒霜总量就高达约201.5毫克,那么他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足已致死,应该没有疑问。

在昨天的会场上,一位法医用盐说明了200毫克是个什么概念——摊在掌心不过是小小的一撮,如果是砒霜,数量还要少些。砒霜中毒,这个***家热爱的情节,也残酷地发生在一位皇帝身上。如果想了解光绪临死前的情形,《水浒传》里的武大郎是不足为凭的(这个中国最著名的砒霜受害者死去的情形纯粹出于想象),而《包法利夫人》可供参考,福楼拜既擅长精心动魄的文学描写,也兼具一种医生的精确。

科技手段向来是进入历史的有效途径。光绪帝死因的破解,涉及“中子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荧光光度”、“液相色谱/原子吸收联用”等一系列现代技术,并有大量的综合分析和模拟实验。戴逸先生认为:“这项工作走出了一条超常规之路,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侦查思维解决历史问题的成功尝试。是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并肩合作的范例。”

这一新结论也将推动清史研究的发展。就像昨天会议上一位专家所说,科学家已经阐明了“是什么”,“为什么”则要靠历史学家来完成。慈禧为什么要毒死光绪(至少没有她准许,别人也不敢下手吧)?担心光绪会在她身后翻戊戌变法的老账?这也许并非唯一的解释

本文材料取自《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及戴逸先生文章《光绪之死》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瀛台囚徒光绪帝和一国之主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皇帝死于农历10月21日酉时(下午五至七时),太后死于农历10月22日未时(下午一至三时)。从那时起,关于光绪是被谋杀的说法就在流传,而到了 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的研究却推翻了这些“小道消息”,认定光绪常年体弱,是自然死亡。但如今,历史再次拐弯。

从2003年起,一项名为“清光绪帝死因”的专题研究就已展开,研究者由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四个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并作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正式立项。

昨天,在京西宾馆的会场,由钟里满、耿左车、王珂、张新威等13人联合署名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正式向外界公布,宣告光绪帝系被砒霜毒杀,百年疑案这回似乎尘埃落定。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瀛台囚徒光绪帝和一国之主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皇帝死于农历10月21日酉时(下午五至七时),太后死于农历10月22 日未时(下午一至三时)。从那时起,关于光绪是被谋杀的说法就在流传,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的研究却推翻了这些“小道消息”,认定光绪常年体弱,是自然死亡。但如今,历史再次拐弯。

从2003年起,一项名为“清光绪帝死因”的专题研究就已展开,研究者由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四个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并作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正式立项。

昨天,在京西宾馆的会场,由钟里满、耿左车、王珂、张新威等13人联合署名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正式向外界公布,宣告光绪帝系被砒霜毒杀,百年疑案这回似乎尘埃落定。

清朝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朱慈烺,明思宗朱由检长子,崇祯三年(1630年)封为皇太子。南明年间追封为献愍太子,不久再升格为悼皇帝。明顺宗朱慈烺(1629年-1644年),中国明朝明思宗朱由检长子、母庄烈愍皇后周氏。崇祯二年(1629年)出生,崇祯三年(1630年)封为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烺到南京监国,不久因北京外城被攻破而无结果。后本拟送朱慈烺到朱纯臣家暂避,但北京内城被攻破,李自成先已找到他。李自成指朱慈烺无罪,而朱慈烺请求李自成“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并指现在投降的官员是不忠不义,应尽杀之。后来李自成封朱慈烺为宋王,败退时送给吴三桂,吴三桂奉他还京,建年号义兴[1]。不足一个月后,清军到北京,吴三桂希望立朱慈烺为明帝,但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吴三桂愤而挟持朱慈烺到山西,朱慈烺死在陕西宁家湾。南明年间追封为献愍太子,鲁王监国元年谥为悼皇帝,1673年,被伪托为朱三太子的杨起隆追谥为顺宗。朱慈烺之太子妃为宁浤之女宁妃,十九岁死。

谁能给我一份帝王世系表

1626年努尔哈赤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

据悉,在正史的史料中记载,皇太极是“端坐无疾而终”。因此,在史学界更怀疑是脑溢血。

除了出家五台山,顺治早逝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染病后死亡率高。

雍正皇帝追求长生不老,服用药物造成慢性中毒。事实上在古代丹药中常常加入许多重金属,比如朱砂(硫化汞)。

最幸福的莫过于乾隆皇帝了,在位63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最长寿的皇帝。回顾他的生平,平定叛乱,文武兼修,热衷***,十分注重养身。

据悉乾隆一直活到88岁,他崇尚武功,环境优越,性格开朗,身体健壮,一生几乎没有生过什么病。所谓自然死亡,就是人年事已高,身体器官自然衰竭而死亡,属于寿终正寝,没有受过什么病痛折磨,而有的人可能睡上一觉就再没有醒来。

康乾盛世,让嘉庆当皇帝的时候,国库充盈,物产丰富。可能就是因此,患上冠心病的吧。

道光在位期间清朝日渐衰落,在其所撰《养正书屋全集》的〈赐香雪梨恭记〉这篇文章里证实,道光皇帝在即位之前吸食***。

咸丰皇帝是个苦命的皇帝,圆明园被烧,被迫外逃,其素有咯血的顽疾,逃亡热河后却不注意休养,最终气绝身亡,年仅31岁。史学上比较公认的是咸丰皇帝患有痨病,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肺结核。

1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2 夏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3 商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 周

4.1 西周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

4.2 东周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4.2.1 春秋

周庄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

周襄王 姬郑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4.2.2 战国

战国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喜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 秦

秦昭襄王 嬴则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婴

6 汉

6.1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更始帝 刘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3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7 三国

7.1 魏

魏武帝 曹操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7.2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7.3 吴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 晋朝

8.1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8.2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8.2.1 十六国

8.2.1.1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8.2.1.2 汉(前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前赵)刘曜

8.2.1.3 后赵

后赵

明帝 石勒

海阳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义阳王 石世

新兴王 石尊

石鉴

石祗

8.2.1.4 前凉

武公(明王) 张轨

元公 张实

成王 张茂

忠成公(文王) 张骏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哀公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悼公 张天锡

8.2.1.5 后凉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建康公 吕隆

8.2.1.6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8.2.1.8 北凉

建康公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8.2.1.13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厉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坚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1.16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8.2.1.19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浑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9.1.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9.1.3 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宣帝 萧言

明帝 萧岿

后主 萧琮

9.1.4 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后主 陈叔宝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9.2.3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齐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11.1 南诏

南诏

11.2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国

12.1 五代

12.1.1 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12.1.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12.1.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12.1.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12.1.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12.2 十国

12.2.1 吴越

(904年-***8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12.2.2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荆南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12.2.4 楚国

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12.2.5 吴国

(904年-937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12.2.6 南唐

(937年-***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12.2.7 南汉

(917年-***1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12.2.8 北汉

(951年-***9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12.2.10 后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13 宋

13.1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光义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13.2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赵昺

14 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18.1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18.2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9 清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c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