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的意思,麦豆饭的做法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17 0
  1. 麦饭的主要种类
  2. 中国食物每天的成语
  3. 《菜根谭》闲适原文及译文
  4. 成语语文
  5. 虽远必诛的“汉军士兵”,他们在当时都吃些什么?

赵鼎《七律·寒食书事》千家诗鉴赏

赵鼎〔一〕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二〕。

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的意思,麦豆饭的做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禁烟不到粤人国〔三〕,上冢亦携庞老家〔四〕。

汉寝唐陵无麦饭〔五〕,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六〕。

〔一〕赵鼎(1085—1147):字元镇,解州闻喜(属今山西)人,自号得全居士。崇宁五年(1106)进士。绍兴初年两度为相,有“南宋贤相,首推赵鼎”之誉。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传为千古佳话。后因与秦桧论议不和,罢相,出知绍兴府。绍兴十四年(1144)再移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在吉阳三年,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绍兴十七年,不食而卒。天下闻而悲之。孝宗朝,被追封为丰国公,赠太傅,谥忠简。其词“清刚沉至,卓然名家”。有《忠政德文集》十卷,《得全词》一卷。

〔二〕也教:也懂得。插柳:古代寒食节有门上插柳的习俗。纪年华:门上插柳,表明又一个寒食节来到了。纪,记,标记。

〔三〕粤人国:今广东、广西一带。

〔四〕上冢:上坟祭扫。冢,坟。庞老:指东汉末隐居在湖北襄阳鹿门山上的庞德,刘表几次邀请他出山都不肯,后来清明节携全家上坟祭扫,然后到龙门山***药不返。这里是说,这儿的清明节,人们也像庞德一样携全家祭扫坟墓。

〔五〕汉寝唐陵:即汉唐寝陵,汉朝和唐朝帝王的陵墓。寝,古代帝王陵墓上的正殿,是祭祀的处所。麦饭:磨碎的麦煮成的饭,这里指粗糙的祭品。史游编撰的《急就篇》卷二:“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为羹,不以酰酢,其味纯甘,故曰甘豆羹也。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

〔六〕笳:我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点评赵鼎绍兴八年(1138),绍兴十四年(1144)贬官潮州,诗作于被贬潮州期间。诗描绘出岭南民间和平宁静充满温馨的生活,衬托出汉唐皇室陵寝的荒凉,寄寓了对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不满和对北方大好河山沦落的感慨,抒发了世事无常的慨叹。

麦饭的主要种类

饼饵的引证解释是:⒈饼类食品的总称。引语本《急就篇》卷十:“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溲_而蒸熟之则为饼,饼之言并也,相合并也;溲米而蒸之则为饵,饵之言而也,相黏而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_梨枣饼饵,***赠别。”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_妇_阴市砒_饼饵,待其夫妇。”。

饼饵的引证解释是:⒈饼类食品的总称。引语本《急就篇》卷十:“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溲_而蒸熟之则为饼,饼之言并也,相合并也;溲米而蒸之则为饵,饵之言而也,相黏而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_梨枣饼饵,***赠别。”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_妇_阴市砒_饼饵,待其夫妇。”。注音是:ㄅ一ㄥˇㄦˇ。结构是:饼(左右结构)饵(左右结构)。拼音是:bǐngěr。

饼饵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饼类食品的总称。语本《急就篇》卷十:'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溲面而蒸熟之则为饼_饼之言并也_相合并也;溲米而蒸之则为饵_饵之言而也_相粘而也。'

二、国语词典

饼类食物。用面或米制成。

三、网络解释

饼饵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中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关于饼饵的诗词

《济源庙海子内有二鼋人以将军目之投饼饵则至》《小池观鱼·戏投饼饵方塘上》《六绝·麦陇吹风饼饵香》

关于饼饵的诗句

饼饵商量全孕麦_粥有馀炊饼饵朝晡颁饼饵

关于饼饵的成语

垂饵虎口宝珠市饼饵名钓禄热熬翻饼阿茂整饼画饼充饥充饥画饼贪饵丧生以狸饵鼠重赏甘饵

关于饼饵的词语

贪饵丧生画饼充饥热熬翻饼汤饼之会一浆十饼饵名钓禄充饥画饼翠纶桂饵垂饵虎口宝珠市饼

关于饼饵的造句

1、或握土置瓮中,用水淘汰,沙石沉下,取其上浮泥,投以米屑,作饼饵而食之,人皆体肿而脚弱,枕倚于道路。

2、身为女子怎可接受家僮的饼饵?你不配做我的女儿!你只有立即饿死,才配做我的女儿。

3、他每夜在街上闲游,街中诸般饼饵糖食,是见到买,在屋里罐儿、罐儿、盒儿、竹篓儿计其数,装的都是零星食物。

4、共度良宵,祭月撤供后,在庭院中设席,全家团坐,分食饼饵、瓜果,饮酒取乐,共赏明月,或是月下品茗畅谈,坐话秋成,或是听老人讲“嫦娥奔月”。

5、柳冉月将一包饼饵放在桌上,含笑道姐姐回来了,妹妹也没什么好送的,这里有一包饼饵,还望姐姐莫怪。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饼饵的详细信息

中国食物每天的成语

《急就篇》卷二:“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为羹,不以醯酢,其味纯甘,故曰甘豆羹也。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

《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

宋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宋陆游《戏咏村居》之一:“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一说,大麦粒和豆煮的饭。 麦饭原料:香芹1小把(约150克)、小土豆2个(或大土豆1个)、茄子1个、胡萝卜1个、面粉250克、五香粉1茶匙、盐2茶匙蘸汁原料:大蒜一头、生抽1茶匙、醋1茶匙、辣椒粉2茶匙、食用油1汤匙

制作过程:

1.把所有蔬菜清洗干净,土豆和胡萝卜去皮备用;

2.芹菜切段、其他原料切丝或条;(此处形状不拘,也可以切成薄片或者小丁,根据个人喜好。)

3.将所有切好的蔬菜控水,放入同一个盆中,均匀地撒在蔬菜上,再撒入五香粉和盐,用手或筷子搅匀,使面粉尽量均匀地裹住蔬菜;

4.蒸锅中铺上笼屉布,大火烧开锅中的水,将刚才裹好面粉的蔬菜铺在屉布上,盖上锅盖,蒸12-15分钟即可;

5.出锅后盛入盘中,晾凉即可蘸汁食用。 1大蒜剥好后捣碎,或用压蒜器压碎,装入一个小碗,并加入辣椒粉;

2炒锅倒油,大火将油烧至8成热,将油趁热泼在刚才捣好的蒜泥和辣椒粉上,此时尽快加入醋,稍凉时再加入生抽,搅拌均匀即可蘸食。 麦饭

面粉小麦经磨制加工后,即成为面粉,也称小麦粉。面粉按加工精度和用途不同分为等级粉和专用粉两大类:(1)等级粉:按加工精度不同可分为特制粉、标准粉、普通粉三类;(2)专用粉:专用粉是利用特殊品种小麦磨制而成的面粉;或根据使用目的的需要,在等级粉的基础上加入食用增白剂、食用膨松剂、食用香精及其他成分,混合均匀而制成的面粉。专用粉的种类多样,配方精确,质量稳定,为提高劳动效率、制作质量较好的面制品提供了良好的原料。

面粉中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槐花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槐落叶乔木,常植于屋边、路边,中国各地普遍栽培。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亦可在花开放时,在树下铺布、席、塑料薄膜等,将花打落,收集晒干。

槐花开放的花朵习称“槐花”,花蕾习称“槐米”。

1.槐花多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联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

以个大、紧缩,色黄绿,无梗叶者为佳。

2.槐米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至6毫米,直径2至3毫米。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气微,味微苦涩。

苜蓿

苜蓿为豆科植物紫苜蓿的嫩茎叶,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中国古老的蔬菜之一。

菜根谭》闲适原文及译文

色香味俱全~饕餮盛宴~生猛海鲜~酒过三巡~举杯祝福~酒后寒暄~接风洗尘~满汉全席~飞禽走兽

米——————

鱼米之乡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鱼米之地 :见“鱼米之乡”.

无米之炊 :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为五斗米折腰: 〖解释〗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 :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偷鸡不着蚀把米: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太仓稊米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比喻非常渺小.

狧穅及米 :“狧”念shì.比喻逐步侵蚀渐及全体.

水米无交 :指没有吃过别人一点东西.比喻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双方毫无往来.

水米无干 :见“水米无交”.

数米量柴 :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数米而炊 :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舐糠及米 :舐: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十米九糠 :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生米做成熟饭 :〖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生米煮成熟饭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山川米聚 :谓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语本《后汉书·马援传》:“扞援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米已成炊 :比喻事已做出,无可挽回

不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折腰:下拜,弯腰行礼.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

酒———————————

樽酒论文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后遂以“樽酒论文”谓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醉酒饱德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出处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解释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示例故事

彘肩斗酒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炙鸡渍酒 《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只鸡樽酒 见“只鸡斗酒”.

只鸡絮酒 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只鸡斗酒 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仗气使酒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张公吃酒李公醉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张公吃酒李公颠 〖解释〗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酒瓮饭囊 犹言酒囊饭袋.

酒酸不售 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酒食征逐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

酒食地狱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酒色之徒 指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之中的人.

酒色财气 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

酒入舌出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酒肉兄弟 指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酒囊饭袋 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酒囊饭包 见“酒囊饭袋”.

酒绿灯红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酒龙诗虎 见“酒虎诗龙”.

酒阑人散 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酒后无德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酒后失言 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酒后茶馀 见“酒馀茶后”.

酒后茶余 〖解释〗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酒酣耳熟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酒酣耳热 形容饮酒到高兴的时候.

酒逢知己千杯少 〖解释〗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酒地花天 形容吃喝嫖赌、荒*腐化的生活.

酒池肉林 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酒病花愁 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敬酒不吃吃罚酒

金龟换酒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金谷酒数 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金貂贳酒 见“金貂换酒”.

金貂取酒 见“金貂换酒”.

金貂换酒 取下冠饰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金钗换酒 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今日有酒今日醉 〖解释〗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今朝有酒今朝醉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借酒浇愁 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

浆酒藿肉 见“浆酒霍肉”.

浆酒霍肉 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黄公酒垆 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花天酒地 形容荒*腐化、吃喝嫖赌的生活.

好酒贪杯 指喜欢喝酒

桂酒椒浆 泛指美酒.

狗恶酒酸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高阳酒徒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妇人醇酒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放歌纵酒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饭囊酒瓮 〖解释〗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饭坑酒囊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恶醉强酒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对酒当歌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斗酒只鸡 一斗酒一只鸡,指简便酒食.以鸡和酒祭奠亡友

斗酒学士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斗酒双柑 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后因以“斗酒双柑”指春日胜游.

斗酒百篇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貂裘换酒 貂裘:貂皮做的大衣.用貂皮大衣换酒喝.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

灯红酒绿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箪食壶酒 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大酒大肉

村酒野蔬 乡村酿的酒,田野种的菜.形容酒食淡薄,生活清贫.

醇酒美人 指酒色.

醇酒妇人 醇酒:味厚的酒.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愁肠殢酒 出处唐·韩偓《有亿》:“愁肠殢酒人千里.” 解释愁长:愁闷的心肠;殢:困扰.心肠愁闷的人容易病酒示例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长安故人问我,道~只依然.” 故事

愁长殢酒 愁长:愁闷的心肠;殢:困扰.心肠愁闷容易病酒.

持螯把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因以“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

池酒林胾 《史记·殷本纪》:“扞帝纣呴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闲,为长夜之饮.”后遂以“池酒林胾”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

沉湎酒色 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茶余酒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杯酒言欢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杯酒释兵权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杯酒解怨 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杯酒戈矛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把酒持螯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肉——————————————

自相鱼肉 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出处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解释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示例故事

至亲骨肉 关系最近的亲人.

愚眉肉眼 谓凡俗的眼光.

鱼肉乡里 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鱼肉百姓 〖解释〗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鱼馁肉败 馁:鱼臭烂;败:肉腐烂.鱼烂肉腐.泛指变质的食物.

有血有肉 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

以肉餧虎 比喻白白地送死.

以肉喂虎 〖解释〗比喻白白地送死.

以肉去蚁 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以肉驱蝇 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以肉啖虎 见“以肉餧虎”.

衣锦食肉 〖解释〗穿锦绣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

血肉相连 象血和肉一样相互联系着.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

血肉模糊 〖解释〗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血肉横飞 形容发生爆炸等灾祸时,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

血风肉雨 出处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废奴隶……等诸***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 解释形容剧烈残酷的***或性格刚强示例清·曾朴《孽海花》:“虽说~的精神,断无惜香怜玉的心绪.” 故事

朽骨重肉 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

行尸走肉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心惊肉战 见“心惊肉跳”.

心惊肉跳 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委肉虎蹊 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

晚食当肉 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顽皮赖肉 见“顽皮赖骨”.

剜肉做疮 犹剜肉成疮.

剜肉医疮 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剜肉生疮 犹剜肉成疮.

剜肉成疮 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剜肉补疮 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挖肉补疮 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铜盘重肉 贵重的食器,丰盛的饭菜.引申指特殊恩宠.

死骨更肉 犹起死回生.

食肉寝皮 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

食不重肉 见“食不兼肉”.

食不兼肉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

湿肉伴干柴 形容拷打.

生死肉骨 生、肉:用作动词.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觞酒豆肉 觞,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因以“觞酒豆肉”泛指饮食.

三月不知肉味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弱肉强食 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

肉中刺 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

肉眼凡胎 迷信的说法,指尘世平常的人.

肉眼凡夫 〖解释〗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

肉跳心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肉山酒海 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

肉山脯林 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原是夏桀生活芒*的故事,后比喻宴会的奢

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骨腾肉飞 腾:跳跃.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飘荡.

骨软肉酥 见“骨软筋酥”.

骨肉相连 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骨肉相残 比喻自相残杀.

肥鱼大肉 指丰盛的鱼肉菜肴.

凡夫肉眼 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茶————————

酒馀茶后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酒余茶后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酒后茶馀 见“酒馀茶后”.

酒后茶余 〖解释〗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家常茶饭 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粗茶淡饭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茶余酒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茶余饭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茶余饭饱 泛指闲暇之时.元·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也作“茶余饭后”.沙汀《炮手》:“他看出他的失慎已经成了~的重要话柄.”又作“茶余饭后”.瞿秋白《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残茶剩饭 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饭——————————

生米煮成熟饭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靠天吃饭 谓依赖自然条件来过日子.

酒足饭饱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酒囊饭袋 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酒囊饭包 见“酒囊饭袋”.

家常茶饭 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家常便饭 指家中日常的饭食.也比喻常见的事情.

饭来张口 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

粗茶淡饭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茶余饭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残汤剩饭 残:剩下的.吃剩下的汤水饭食.

瓜果类——————————

摘瓜抱蔓 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后用以喻一扫而空.

顺藤摸瓜 顺着瓜藤蔓去找西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顺蔓摸瓜 同“顺藤摸瓜”.

水里纳瓜 把瓜捺在水里,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纳.

水底纳瓜 同“水里纳瓜”.

数东瓜,道茄子 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破瓜之年 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匏瓜空悬 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绵绵瓜瓞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瓞:小瓜.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滚瓜烂熟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瓜字初分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瓜田之嫌 〖解释〗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解释〗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 出处《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解释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示例俗话说:“~”.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故事

瓜熟蒂落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瓜李之嫌 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浮瓜沈李 亦作“浮瓜沉李”.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乐事.

自食其恶果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

因果报应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硕果仅存 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食不果腹 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前因后果 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来因去果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开华结果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开花结果 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互为因果 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果熟蒂落 谓果实成熟,果蒂自然脱落.亦以比喻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蔬菜类——————————

水菜不交 同“水米无干”.

剩菜残羹 吃剩的食物.比喻弃余无用之物.

看菜吃饭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菜蔬之色 比喻人们在饥荒年景度日所显现的营养不良的脸色.

豆类——————————

煮豆燃箕 〖解释〗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得:得到,收获.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榆瞑豆重 用以指身懒神昏.

觞酒豆肉 觞,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因以“觞酒豆肉”泛指饮食.

撒豆成兵 撒放豆子,变成军队.传说中谓散布豆类即能变成军队的一种魔法.旧***戏曲中所说的一种法术.

燃萁煮豆 〖解释〗比喻骨肉相残.同“煮豆燃萁”.

燃萁煎豆 〖解释〗比喻骨肉相残.同“煮豆燃萁”.

驽马恋栈豆 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目光如豆 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麦饭豆羹 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两耳塞豆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两豆塞耳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冷灰爆豆 在冷灰中爆豆.比喻方法不对,白费力气.或比喻事情凭空突然发生.亦作“冷锅中豆爆”.

冷锅里爆豆 比喻本已平息的***,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糠豆不赡 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煎豆摘瓜 比喻亲属相残

红豆相思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瓜区豆分 〖解释〗犹言区分有序.

瓜剖豆分 象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人分割.

瓜分豆剖 瓜被剖开,豆从策中分裂而出.比喻国土被并吞、分割.

豆重榆瞑 原指多吃大豆使人发胖,吃榆能使人久睡.后形容人本性难改.

豆萁相煎 同“豆萁燃豆”.

豆萁燃豆 〖解释〗比喻兄弟相残.

豆剖瓜分 象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分割.

豆蔻年华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分瓜剖 见“豆剖瓜分”.

胆小如豆 极言胆子小.

箪豆见色 比喻计较小利.

李————————

正冠李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张王赵李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张王李赵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张三李四 ***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张甲李乙 犹言张三李四.

张家长李家短

张冠李戴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张公吃酒李公醉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张公吃酒李公颠 〖解释〗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以桃代李 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

夭桃襛李 亦作“夭桃秾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夭桃穠李 〖解释〗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同“夭桃秾李”.

夭桃秾李 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艳如桃李 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

投桃报李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桃夭李艳 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桃李之馈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桃李满天下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桃李遍天下 〖解释〗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桃来李答 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桃僵李代 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浓桃艳李 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焕发.

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卖李钻核 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李下瓜田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李郭仙舟 《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后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李郭同舟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

李郭同船 见“李郭同舟”.

李广未封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李广难封 见“李广未封”.

李广不侯 见“李广未封”.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李白桃红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僵桃代李 见“僵李代桃”.

僵李代桃 比喻代人受罪过或以此代彼

将李代桃 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解释〗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 出处《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解释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示例俗话说:“~”.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故事

瓜李之嫌 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避李嫌瓜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报李投桃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梨——————————

杏雨梨云 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成语语文

《菜根谭》闲适 ? 原文

 作者:洪应明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进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鼎镬可及宠利之流,必不可加飘然远引之士。

 一场闲富贵,***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

 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梁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昴藏老鹤虽饥,饮啄犹闲,肯同鸡鹜之营营而竞食?偃蹇寒松纵老,丰标自在,岂似桃李之灼灼而争妍!

 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花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静处观人事,即伊吕之勋庸、夷齐之节义,无非大海浮沤;闲中玩物情,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吾性真如。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觇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

 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席拥飞花落絮,坐林中锦绣团裀;炉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珑液髓。

 逸态闲情,惟期自尚,何事处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买胭脂。

 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得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得真意。吾人时时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

 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

 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

 炮凤烹龙,放箸时与虀盐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共瓦砾何殊。

 "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造花唤作小儿,切莫受渠戏弄;天地丸为大块,须要任我炉锤。

 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闲。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译文

 白天清闲人们寂静的时候,听几声鸟儿鸣叫宛转悠扬,就觉得耳根完全清澈;夜晚宁静天空显得更高,这时看那月光下片片薄云舒展开又聚拢,顿时令眼界完全空旷。

 世上的事犹如棋盘局势,不执著的才是高手;人的一生好似陶瓦盆罐,打破了才见真正空无。

 可以在家豢养的龙不是真龙,人可以与其搏斗的虎不是真虎,所以说,官爵俸禄可以引诱希望得到荣耀而在仕途升迁的人,但不能笼络淡泊处世无欲无求的人;鼎镬酷刑可以加在追名逐利的人的身上,但不能加在飘然远去脱俗归隐的人的身上。

 看似闲适的富贵,费尽心机拼命争夺得来,虽有所得,失去的更多;长寿百年可享美好岁月,匆匆忙忙地荒度人生,纵然长寿,也如同早亡。

 高大的马车嫌弃偏僻狭窄的道路,远不如鱼儿鸟儿知道亲近人;华丽的马车喜欢门楣高大的宅院,怎能像莺儿花儿让人脱世俗。

 红烛残尽,青春已逝,万种念想逐渐冷淡;黄粱梦醒,仕途无望,恍然释负身轻似云。

 即使千年难逢的机遇,也不如好书相伴良友相交;尽享一生清闲的幸福,只可在品茶品烟中获得。

 在茅草小屋内诵诗读书,心中天天与圣人贤哲倾谈,谁还能说贫寒就是病?在野外幕天席地痛饮美酒,共享对大自然的造化,谁还能说醉酒不是禅?兴趣来了酣醉倒卧在飘落的花瓣面前,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独坐巨石,各种心机消失遗忘,看古往今来,不过都像蜉蝣小虫短命而逝。

 清高超群的老鹤即使饥饿,饮水啄食也悠闲镇静,怎么会同鸡鸭之辈竞抢争食物!高耸傲立的寒松纵然苍老,丰***标态也依然保持,怎么能像桃树李树竞相开花争奇斗艳!

 我们在鲜花杨柳绚烂漫天的时候舒适自得,在吹笙唱歌喧腾鼎沸的地方获得意趣,这不过是大自然造出的幻境,是人心的放荡意念而已。只有在树木凋落花草枯萎以后,在声静味淡的清静之中寻觅一些真谛,才会感悟到天与地的动力源泉,人与物的根本宗义。

 静下心来观察人与事,即使伊尹、吕尚那样的功勋伟绩,伯夷、叔齐那样的节操义行,也不过是大海中的泡沫;清闲之中玩味事物之情,虽是树木山石的偏斜枯败,鹿、猪的顽劣愚蠢,才是人的本性之所在。

 花开花谢春天是不管的,自己不如意的事情不要对别人倾诉;水暖水寒鱼儿自己知道,遇到会心合意的地方尽可以独自欣赏。

 悠闲地观看扑打纸窗的苍蝇,想那些愚痴的人自设障碍也很可笑;静静地观看竞抢窠巢的喜鹊,感叹那些杰出人士也是凭空自逞英雄。

 看破有限的身体,各种尘世因缘自然息灭;悟到无坏的境界,心中犹如明月照耀,清澈敞亮。

 木板床石头枕家风清冷,但睡在被窝里做酣梦,心魂爽快;小麦饭大豆滋味清淡,但放下筷子细品味,满嘴清香。

 说起繁华富丽就生厌的人,或许看见了繁华富丽就喜欢;说起淡泊超脱就欣喜的人,或许置身于淡泊超脱就厌恶。必须扫除浓烈或淡雅的偏见,消灭欣喜或厌恶的情绪,这样才可以忘却繁华富丽而甘于淡泊超脱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似此情感热烈,如何欣赏领悟冷风月;用大山作人格写照,用清水作品德表白,自己若能做到这样,才可摆脱虚幻世界的迷惑。富贵一世备受恩宠荣耀,到死时反而念念不忘一个“恋”字,犹如担上了重担;贫贱一生相伴清贫困苦,到死时反而摆脱了一个“厌”字,犹如打开沉重的枷锁。人们如果真能够想到这些,就会立即回转贪恋的念头,猛然舒展愁苦的眉头了。

 人的生命,就如巨大粮仓里的一粒小米,耀眼夺目的雷电火光,陡峭山崖的枯朽树木,滚滚大海中一个波涛。懂得了这些道理,人怎能不因生命短暂而悲伤?怎能不因看破人生而快乐?怎能不看破生命而去贪生怕死?怎能不看重生命而去虚度一生?

 鷸和蚌相争持渔人得利,兔子捕获了猎犬就被烹食,冷眼看这些,让人心灰意冷勇气全无;鸥鸟和野鸭子共同沐浴,鹿和猪一起睡眠,悠闲地看它们和睦相处,争名夺利的心机顿时止息。

 过于执迷,快乐生境也会变成人生苦海,就像水凝结成冰;大彻大悟,人生苦海就会变成快乐生境,就像冰融化成水。可见,苦与乐不是完全分割的两个境界,执迷与觉悟也不是由两个心分别决定,一切都看你能否转变念头。

 经历了各种人情世故,才明白率性狂放十分珍贵;体验了各种人生滋味,才知道恬静淡泊最为真实。

 大地宽阔天空高远,鹏程虽可及万里,仍然让人觉得渺小不足道;云海深厚松树苍老,才知道鹤梦般的隐居生活多么悠闲。

 两个空拳可以握住古今,但握住了还应当放下手歇歇心思;一条竹杖可以挑起风月,但挑到了也要停下来息息肩头。

 台阶下几点飞舞的翠叶飘落的红花,收拾起来不过就是做诗的材料;窗户外看见一片浮现的青山辉映着白雪,感悟了便都是禅机。

 忽然看到天边的彩云,由此联想到人世间的好事不过是虚梦一场;再看那山中的闲木,才相信清闲的人是有福气的人。

 东海波涛滚滚,但波浪无定形,世事虽无常,又何必扼腕叹息?北邙山尽埋王侯公卿,几乎留不下空闲地,人生如此,何必愁眉苦脸?

 天和地不停地运转永无止息,日和月有盈又有亏,较天地日月渺小的人世间怎能企求事事圆满时时安逸?只不过要学会忙里偷闲,遇到缺欠的地方知道满足,如此则能自我做主,自己调整劳作与休息,这样,即使造物主也不会计较你是辛劳还是安逸,是亏损还是盈满!

 “霜天里听闻鹤的鸣叫,雪夜里听闻鸡的啼鸣,”此种境界可得天地清纯的气息;“晴空中观看鸟儿飞翔,流水中观赏鱼儿嬉戏,”此种境界可识天地活泼的生机。

 闲暇中烹煮山茶听着茶壶里的声响,从炉火中悟得阴阳的道理;漫步走去观看别人棋枰对弈,从棋子着手中领悟生死的***。

 花团锦簇的园林里蜜蜂忙着***蜜,人世间忙忙碌碌也不过如此;寂寥落寞的茅屋里燕子恬然寝息,不免在清冷的意趣中引发幽思。

 会心会意不在距离远近,获得情趣不在东西多少。一盆清水中置几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就可以造出万里山川的气势,短短的几句话,就能看出万古圣贤的心怀,这才是高尚人士的眼界,通达事理之人的胸怀。

 心胸与竹子一样虚空,是非如何能侵入心胸?面貌与苍松一样清瘦,喜怒哀乐没有缘由跃上眉梢。

 靠近火焰虽然暖和,但暖和之后更加感觉寒气逼人;吃些甘蔗能尝到甜味,但甜过之后就会感到别的食物更苦涩。为何不在清静修省中磨练心志以避开人世之炎凉,在恬静淡泊中栖息身心以忘却甘甜苦涩,这样他的收获会更多。

 席地而坐身边满是飞花落絮,如同坐在山林中的锦绣褥垫上;用白雪清冰之水烹煮新茶,如同熬炼天上的玲珑液髓。

 安逸的神态悠闲的心情,只是让自己崇尚满足,何必要处处修饰刻意打扮;清新的姿态高傲的风骨,并不希求别人的怜爱,无须涂脂抹粉。

 天地间的景物,比如山间谷地空旷中透出的青翠,水面上微风激起的波纹,水潭中倒映的云影,草丛边蒸腾的云烟,月光下依然娇艳的花容,清风中婀娜多姿的柳丝。这类景致似有似无,半真半幻,最能够愉悦人的心灵,让人感到心胸豁达。这真是天地间绝妙的境界。

 “禽鸟相互鸣叫唱和,一副快乐景象;树木花枝交攀,散发出的香气连绵不断。”这是不分彼此而得真正的生机。“旷野景色无边,不受山岭阻隔;天光映照在水面上,似是天水相连。”这是上下透彻而得真正的意趣。我们人类如果常常欣赏这类景致,怎会担心心情不开朗活泼,气度不宽宏大量!

 野鹤的凄厉鸣叫、雪夜中的高悬明月、霜冷的天空,由此可想象屈原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激烈情怀;沙鸥酣眠、春风和煦、阳光温暖,由此可领会陶渊明虽醉亦潇洒的风流洒脱。

 黄鸟多情,常常走进醉酒人的睡梦中;白云懒散,偏偏飘到僻静处陪伴幽居之人。

 居住在蓬草陋室中,耳朵虽然闭塞,但心情爽朗自感旷逸;结交山野老翁,礼节虽然简略,但心意十分真诚。

 独坐室内,清爽的风吹满房间,月光洒满几案,此时看室内物件都尽显天意;野外漫步,一条山溪流过,又见山头漂浮薄云,漫步之中时时都会悟到精妙禅理。

 即使烹炒龙凤而食,放下筷子之后也觉与粗茶淡饭没什么差异;生前悬金佩玉好风光,死后化作灰烬,这些金玉同瓦砾又有何区别?

 “刚刚打扫干净地面,却见白云飘来投下影子”,修炼工夫难免会遇到魔障。“开凿了池塘,明月总会映照”,静心修炼达到无我境界,自会心生光明。

 造物主不过就是个小孩子,千万不要遭受他的戏弄;天地不过是一个大块弹丸,我们尽可任意锻造锤炼。

 总想着死后白骨黄泉景象,即使壮士也会心灰意冷;面对绿水青山长坐修持,即使庸俗之辈也会终有所悟心胸豁达。

 夜晚睡觉八尺床,白天吃饭二升米,这些何必百般计较;勤奋读书超五车,才分过人达八斗,这些人却又不肯得享一日清闲。 

虽远必诛的“汉军士兵”,他们在当时都吃些什么?

鲜为人知 → 知不诈愚 → 愚不可及 → 及宾有鱼 → 鱼帛狐篝 → 篝灯呵冻 → 冻解冰释 → 释车下走 → 走伏无地 → 地北天南 → 南北东西 → 西除东荡 → 荡产倾家 → 家败人亡 → 亡不待夕 → 夕寐宵兴 → 兴不由己 → 己饥己溺 → 溺爱不明 → 明白了当 → 当场出彩 → 彩笔生花 → 花闭月羞 → 羞惭满面 → 面壁九年 → 年登花甲 → 甲坚兵利 → 利傍倚刀 → 刀笔贾竖 → 竖起脊梁 → 梁孟相敬 → 敬布腹心 → 心安神定 → 定国安邦 → 邦家之光 → 光被四表 → 表里不一 → 一鞍一马 → 马不解鞍 → 鞍马劳顿 → 顿兵坚城 → 城北徐公 → 公不离婆 → 婆娑起舞 → 舞笔弄文 → 文笔流畅 → 畅叫扬疾 → 疾病相扶 → 扶颠持危 → 危邦不入 → 入邦问俗 → 俗不堪耐 → 耐人咀嚼 → 嚼舌头根 → 根椽片瓦 → 瓦查尿溺 → 溺心灭质 → 质而不野 → 野草闲花 → 花边人物 → 物美价廉 → 廉而不刿 → 刿目怵心 → 心安神泰 → 泰山盘石 → 石沉大海 → 海北天南 → 南船北车 → 车尘马足 → 足兵足食 → 食案方丈 → 丈尺权衡 → 衡短论长 → 长安道上 → 上兵伐谋 → 谋财害命 → 命薄相穷 → 穷本极源 → 源清流洁 → 洁己爱人 → 人百其身 → 身败名隳 → 隳胆抽肠 → 肠肥脑满 → 满不在意 → 意出望外 → 外方内圆 → 圆顶方趾 → 趾高气扬 → 扬镳分路 → 路不拾遗 → 遗编断简 → 简傲绝俗 → 俗不可耐 → 耐人玩味 → 味如嚼醋 → 醋海翻波 → 波波碌碌 → 碌碌寡合 → 合不拢嘴 → 嘴多舌长 → 长安棋局 → 局促不安 → 安安分分 → 分内之事 → 事败垂成 → 成败得失 → 失晨之鸡 → 鸡不及凤 → 凤表龙姿 → 姿意妄为 → 为德不终 → 终成泡影 → 影从云集 → 集矢之的 → 的的确确 → 确固不拔 → 拔本塞原 → 原本穷末 → 末大必折 → 折本买卖 → 卖刀买犊 → 犊牧***薪 → 薪储之费 → 费财劳民 → 民安国泰 → 泰阿倒持 → 持螯把酒 → 酒病花愁 → 愁长殢酒 → 酒池肉林 → 林寒洞肃 → 肃然起敬 → 敬陈管见 → 见鞍思马 → 马不停蹄 → 蹄间三寻 → 寻弊索瑕 → 瑕不掩瑜 → 瑜百瑕一 → 一把死拿 → 拿班作势 → 势不并立 → 立爱惟亲 → 亲不敌贵 → 贵不可言 → 言必有据 → 据鞍读书 → 书不尽言 → 言必有物 → 物薄情厚 → 厚此薄彼 → 彼倡此和 → 和蔼近人 → 人不聊生 → 生搬硬套 → 套头裹脑 → 脑瓜不灵 → 灵丹妙药 → 药到病除 → 除暴安良 → 良辰吉日 → 日薄桑榆 → 榆次之辱 → 辱国丧师 → 师不宿饱 → 饱谙经史 → 史不绝书 → 书不尽意 → 意出象外 → 外感内伤 → 伤财劳众 → 众川赴海 → 海波不惊 → 惊才风逸 → 逸尘断鞅 → 鞅鞅不乐 → 乐不极盘 → 盘根错节 → → 变本加厉 → 厉兵秣马 → 马尘不及 → 及第成名 → 名标青史 → 史策丹心 → 心谤腹非 → 非誉交争 → 争长黄池 → 池鱼林木 → 木本水源 → 源清流净 → 净几明窗 → 窗间过马 → 马迟枚疾 → 疾不可为 → 为德不卒 → 卒极之事 → 事半功百 → 百态横生 → 生别死离 → 离本徼末 → 末大不掉 → 掉臂不顾 → 顾彼忌此 → 此唱彼和 → 和蔼可亲 → 亲不隔疏 → 疏不间亲 → 亲操井臼 → 臼杵之交 → 交臂历指 → 指不胜屈 → 屈鄙行鲜 → 鲜有其比 → 比比划划 → 划地为牢 → 牢不可拔 → 拔本塞源 → 源清流清 → 清跸传道 → 道傍苦李 → 李白桃红 → 红白喜事 → 事半功倍 → 倍称之息 → 息兵罢战 → 战不旋踵 → 踵迹相接 → 接耳交头 → 头白齿豁 → 豁达大度 → 度量宏大 → 大败而逃 → 逃避现实 → 实报实销 → 销毁骨立 → 立场不稳 → 稳步前进 → 进本退末 → 末节细行 → 行家里手 → 手不辍卷 → 卷帙浩繁 → 繁称博引 → 引车卖浆 → 浆酒霍肉 → 肉薄骨并 → 并存不悖 → 悖逆不轨 → 轨物范世 → 世代书香 → 香草美人 → 人不自安 → 安安合适 → 适材适所 → 所当无敌 → 敌变我变 → 变动不居 → 居安虑危 → 危辞耸听 → 听谗惑乱 → 乱蝶狂蜂 → 蜂虿有毒 → 毒赋剩敛 → 敛锷韬光 → 光***夺目 → 目别汇分 → 分浅缘薄 → 薄唇轻言 → 言必有中 → 中风狂走 → 走骨行尸 → 尸骨未寒 → 寒蝉僵鸟 → 鸟钞求饱 → 饱谙世故 → 故步不离 → 离本趣末 → 末路穷途 → 途穷日暮 → 暮楚朝秦 → 秦关百二 → ***佳人 → 人才辈出 → 出榜安民 → 民胞物与 → 与人无争 → 争长竞短 → 短兵接战 → 战火纷飞 → 飞必冲天 → 天宝当年 → 年方弱冠 → 冠屦倒施 → 施不望报 → 报本反始 → 始料所及 → 及锋而试 → 试才录用 → 用兵如神 → 神安气定 → 定乱扶衰 → 衰草寒烟 → 烟波钓徒 → 徒陈空文 → 文炳雕龙 → 龙标夺归 → 归根到底 → 底里深情 → 情不可却 → 却病延年 → 年丰时稔 → 稔恶藏奸 → 奸臣当道 → 道傍之筑 → 筑舍道傍 → 傍观必审 → 审几度势 → 势不得已 → 已陈刍狗 → 狗傍人势 → 势不俱栖 → 栖冲业简 → 简单明了 → 了不长进 → 进谗害贤 → 贤才君子 → 子不语怪 → 怪诞不经 → 经纶济世 → 世代相传 → 传柄移藉 → 藉草枕块 → 块儿八毛 → 毛宝放龟 → 龟鹤遐寿 → 寿比南山 → 山包海容 → 容当后议 → 议不反顾 → 顾彼失此 → 此动彼应 → 应变将略 → 略不世出 → 出尘不染 → 染苍染黄 → 黄尘清水 → 水碧山青 → 青出于蓝 → 蓝田出玉 → 玉惨花愁 → 愁肠百结 → 结不解缘 → 缘波讨源 → 源深流长 → 长安少年 → 年复一年 → 年富力强 → 强嘴拗舌 → 舌敝唇焦 → 焦熬投石 → 石沉海底 → 底死谩生 → 生不逢时 → 时变是守 → 守常不变 → 变风改俗 → 俗不可医 → 医时救弊 → 弊车羸马 → 马齿加长 → 长才短驭 → 驭凤骖鹤 → 鹤背扬州 → 州官放火 → 火传穷薪 → 薪传有自 → 自拔来归 → 归华别业 → 业精于勤 → 勤兵黩武 → 武不善作 → 作壁上观 → 观变沉机 → 机变如神 → 神安气集 → 集思广议 → 议论纷错 → 错彩镂金 → 金榜挂名 → 名不常存 → 存而不论 → 论辩风生 → 生不如死 → 死败涂地 → 地崩山摧 → 摧锋陷坚 → 坚壁不战 → 战胜攻取 → 取长补短 → 短兵相接 → 接二连三 → 三百瓮齑 → 齑身粉骨 → 骨颤肉惊 → 惊才绝绝 → 绝壁悬崖 → 崖岸卓绝 → 绝不护短 → 短吃少穿 → 穿壁引光 → 光彩夺目 → 目不别视 → 视白成黑 → 黑白不分 → 分所应为 → 为而不恃 → 恃才傲物 → 物腐虫生 → 生不遇时 → 时变之应 → 应变随机 → 机不可失 → 失旦之鸡 → 鸡肠狗肚 → 肚里蛔虫 → 虫臂拒辙 → 辙环天下 → 下阪走丸 → 丸泥封关 → 关怀备至 → 至诚高节 → 节变岁移 → 移编绝简 → 简断编残 → 残暴不仁 → 仁浆义粟 → 粟陈贯朽 → 朽戈钝甲 → 甲乙丙丁 → 丁丁当当 → 当场出丑 → 丑类恶物 → 物阜民安 → 安安静静 → 静不露机 → 机不容发 → 发短心长 → 长才广度 → 度日如年 → 年高德韶 → 韶光淑气 → 气傲心高 → 高岸深谷 → 谷父蚕母 → 母慈子孝 → 孝悌力田 → 田夫野老 → 老八辈子 → 子承父业 → 业峻鸿绩 → 绩学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达飞黄 → 黄道吉日 → 日薄西山 → 山奔海立 → 立吃地陷 → 陷坚挫锐 → 锐不可当 → 当场献丑 → 丑声四溢 → 溢美溢恶 → 恶叉白赖 → 赖骨顽皮 → 皮肤之见 → 见财起意 → 意出言外 → 外刚内柔 → 柔肠百结 → 结草衔环 → 环堵萧然 → 然荻读书 → 书不释手 → 手不释卷 → 卷甲倍道 → 道傍筑室 → 室迩人遐 → 遐尔闻名 → 名不符实 → 实逼处此 → 此发彼应 → 应变无方 → 方便之门 → 门不停宾 → 宾饯日月 → 月白风清 → 清茶淡饭 → 饭坑酒囊 → 囊空如洗 → 洗兵不用 → 用非其人 → 人才出众 → 众多非一 → 一百五日 → 日薄虞渊 → 渊谋远略 → 略地攻城 → 城府深沉 → 沉洝浓郁 → 郁垒神荼 → 荼毒生灵 → 灵丹圣药 → 药店飞龙 → 龙伯钓鳌 → 鳌愤龙愁 → 愁肠寸断 → 断鳌立极 → 极本穷源 → 源殊派异 → 异宝奇珍 → 珍藏密敛 → 敛骨吹魂 → 魂不负体 → 体察民情 → 情不自禁 → 禁暴静乱 → 乱臣逆子 → 子继父业 → 业绍箕裘 → 裘敝金尽 → 尽诚竭节 → 节俭躬行 → 行间字里 → 里丑捧心 → 心比天高 → 高岸为谷 → 谷马砺兵 → 兵败将亡 → 亡不旋跬 → 跬步不离 → 离本依末 → 末路之难 → 难得糊涂 → 涂不拾遗 → 遗编绝简 → 简而言之 → 之死靡二 → ***年华 → 华不再扬 → 扬长避短 → 短刀直入 → 入鲍忘臭 → 臭不可当 → 当道撅坑 → 坑绷拐骗 → 骗吃混喝 → 喝西北风 → 风飑电击 → 击钵催诗 → 诗肠鼓吹 → 吹竹调丝 → 丝恩发怨 → 怨府祸梯 → 梯荣阶禄 → 禄无常家 → 家半三军 → 军不血刃 → 刃没利存 → 存而不议 → 议论纷纷 → 纷纷不一 → 一败如水 → 水波不兴 → 兴复不浅 →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常之谋 → 谋臣猛将 → 将寡兵微 → 微不足道 → 道边苦李 → 李代桃僵 → 僵李代桃 → 桃红柳绿 → 绿林大盗 → 盗铃掩耳 → 耳顺之年 → 年高望重 → 重操旧业 → 业业矜矜 → 矜寡孤独 → 独霸一方 → 方骖并路 → 路长日暮 → 暮爨朝舂 → 舂容大雅 → 雅量高致 → 致命遂志 → 志诚君子 → 子孙后代 → 代拆代行 → 行数墨寻 → 寻风捕影 → 影单形只 → 只谈风月 → 月闭花羞 → 羞花闭月 → 月旦春秋 → 秋波盈盈 → 盈科后进 → 进道若退 → 退避三舍 → 舍安就危 → 危而不持 → 持鳌封菊 → 菊老荷枯 → 枯本竭源 → 源头活水 → 水不扬波 → 波光鳞鳞 → 鳞次相比 → 比比皆然 → 然糠照薪 → 薪贵于桂 → 桂殿兰宫 → 宫车晚出 → 出尘之表 → 表里如一 → 一败涂地 → 地不爱宝 → 宝钗分股 → 股肱耳目 → 目不给赏 → 赏贤使能 → 能不称官 → 官卑职小 → 小本经济 → 济寒赈贫 → 贫病交攻 → 攻城夺地 → 地丑德齐 → 齐镳并驱 → 驱骥捕鼠 → 鼠臂虮肝 → 肝肠寸断 → 断臂燃身 → 身败名裂 → 裂地分茅 → 茅茨不翦 → 翦草除根 → 根柢未深 → 深闭固拒 → 拒虎进狼 → 狼狈不堪 → 堪托死生 → 生财有道 → 道不掇遗 → 遗编坠简 → 简纲捷端 → 端本澄源 → 源源本本 → 本本分分 → 分外之物 → 物阜民丰 → 丰标不凡 → 凡百一新 → 新陈代谢 → 谢馆秦楼 → 楼船箫鼓 → 鼓唇弄舌 → 舌敝唇枯 → 枯肠渴肺 → 肺腑之谈 → 谈不容口 → 口碑载道 → 道不举遗 → 遗臭千代 → 代代相传 → 传道穷经 → 经邦论道 → 道不拾遗 → 遗臭千年 → 年高有德 → 德被四方 → 方寸不乱 → 乱臣贼子 → 子为父隐 → 隐恶扬美 → 美不胜收 → 收兵回营 → 营私罔利 → 利不亏义 → 义薄云天 → 天保九如 → 如臂使指 → 指不胜数 → 数奇不偶 → 偶变投隙 → 隙大墙坏 → 坏车杀马 → 马齿徒长 → 长材短用 → 用非所长 → 长材茂学 → 学如不及 → 及瓜而代 → 代马望北 → 北窗之友 → 友风子雨 → 雨愁烟恨 → 恨海愁天 → 天崩地解 → 解衣衣人 → 人才济济 → 济河焚舟 → 舟车劳顿 → 顿挫抑扬 → 扬长而去 → 去暗投明 → 明白如画 → 画饼充饥 → 饥不遑食 → 食必方丈 → 丈二和尚 → 尚德缓刑 → 刑措不用 → 用非所学 → 学如登山 → 山崩川竭 → 竭诚尽节 → 节俭力行 → 行伍出身 → 身不由己 → 己溺己饥 → 饥不暇食 → 食辨劳薪 → 薪桂米珠 → 珠璧交辉 → 辉光日新 → 新仇旧恨 → 恨海难填 → 填海移山 → 山崩地裂 → 裂裳裹膝 → 膝下承欢 → 欢迸乱跳 → 跳出圈子 → 子夏悬鹑 → 鹑居鷇食 → 食不充肠 → 肠慌腹热 → 热肠古道 → 道不相谋 → 谋臣如雨 → 雨凑云集 → 集思广益 → 益国利民 → 民保于信 → 信笔涂鸦 → 鸦巢生凤 → 凤泊鸾漂 → 漂漂亮亮 → 亮亮堂堂 → 堂而皇之 → 之死靡他 → 他山攻错 → 错过时机 → 机不旋踵 → 踵接肩摩 → 摩顶放踵 → 踵决肘见 → 见弹求鹗 → 鹗心鹂舌 → 舌敝耳聋 → 聋者之歌 → 歌功颂德 → 德本财末 → 末如之何 → 何必当初 → 初出茅庐 → 庐山面目 → 目不给视 → 视财如命 → 命舛数奇 → 奇才异能 → 能不两工 → 工愁善病 → 病病歪歪 → 歪八竖八 → 八百孤寒 → 寒蝉凄切 → 切齿愤盈 → 盈满之咎 → 咎由自取 → 取长弃短 → 短绠汲深 → 深闭固距 → 距人千里 → 里出外进 → 进德修业 → 业业兢兢 → 兢兢干干 → 干脆利索 → 索尽枯肠 → 肠回气荡 → 荡荡默默 → 默不作声 → 声驰千里 → 里勾外连 → 连鳌跨鲸 → 鲸波鳄浪 → 浪蝶狂蜂 → 蜂缠蝶恋 → 恋酒迷花 → 花不棱登 → 登木求鱼 → 鱼帛狐声 → 声出金石 → 石城汤池 → 池鱼笼鸟 → 鸟得弓藏 → 藏锋敛锐 → 锐挫气索 → 索居离群 → 群策群力 → 力倍功半 → 半半拉拉 → 拉捭摧藏 → 藏锋敛颖 → 颖脱而出 → 出尘之想 → 想当然耳 → 耳边之风 → 风兵草甲 → 甲兵在胸 → 胸喘肤汗 → 汗不敢出 → 出陈易新 → 新愁旧恨 → 恨穷发极 → 极恶不赦 → 赦不妄下 → 下比有余 → 余杯冷炙 → 炙凤烹龙 → 龙驰虎骤 → 骤不及防 → 防蔽耳目 → 目不苟视 → 视丹如绿 → 绿林豪客 → 客客气气 → 气充志定 → 定谋贵决 → 决不待时 → 时不久留 → 留犊淮南 → 南船北马 → 马齿徒增 → 增收节支 → 支策据梧 → 梧凤之鸣 → 鸣凤朝阳 → 阳阿薤露 → 露出马脚 → 脚不点地 → 地丑力敌 → 敌不可*** → ***痴不癫 → 癫头癫脑 → 脑满肠肥 → 肥冬瘦年 → 年谷不登 → 登崇俊良 → 良辰美景 → 景公求雨 → 雨打风吹 → 吹篪乞食 → 食不充饥 → 饥不择食 → 食不充口 → 口辩户说 → 说白道黑 → 黑白分明 → 明白如话 → 话不投机 → 机关算尽 → 尽辞而死 → 死搬硬套 → 套言不陈 → 陈陈相因 → 因败为成 → 成败利钝 → 钝兵挫锐 → 锐挫望绝 → 绝不轻饶 → 饶舌调唇 → 唇敝舌腐 → 腐肠之药 → 药笼中物 → 物阜民康 → 康哉之歌 → 歌声绕梁 → 梁木其坏 → 坏法乱纪 → 纪纲人论 → 论长道短 → 短褐不全 → 全福远祸 → 祸不单行 → 行行蛇蚓 → 蚓窍蝇鸣 → 鸣鼓而攻 → 攻城掠地 → 地大物博 → 博***群议 → 议论风发 → 发怒穿冠 → 冠绝当时 → 时不可逢 → 逢场竿木 → 木本之谊 → 谊不敢辞 → 辞鄙意拙 → 拙贝罗香 → 香车宝马 → 马到成功 → 功败垂成 → 成败论人 → 人才难得 → 得不补失 → 失道寡助 → 助边输财 → 财不露白 → 白白朱朱 → 朱陈之好 → 好吃懒做 → 做刚做柔 → 柔肠百转 → 转败为成 → 成败荣枯 → 枯槁之士 → 士马精强 → 强嘴硬牙 → 牙白口清 → 清茶淡话 → 话不相投 → 投笔从戎 → 戎马仓皇 → 皇亲国戚 → 戚戚具尔 → 尔汝之交 → 交臂失之 → 之子于归 → 归忌往亡 → 亡不旋踵 → 踵事增华 → 华颠老子 → 子孝父慈 → 慈悲为本 → 本本源源 → 源源不断 → 断编残简 → 简忽所见 → 见弹求鸮 → 鸮啼鬼啸 → 啸傲风月 → 月地云阶 → 阶柳庭花 → 花残月缺 → 缺吃短穿 → 穿房过屋 → 屋梁落月 → 月殿嫦娥 → 娥皇女英 → 英才大略 → 略地侵城 → 城狐社鼠 → 鼠撺狼奔 → 奔播四出 → 出丑放乖 → 乖唇蜜舌 → 舌长事多 → 多病多愁 → 愁肠九回 → 回肠百转 → 转败为功 → 功标青史 → 史无前例 → 例行差事 → 事倍功半 → 半半路路 → 路断人稀 → 稀句绘章 → 章甫荐履 → 履薄临深 → 深藏简出 → 出丑扬疾 → 疾电之光 → 光彩陆离 → 离多会少 → 少不更事 → 事必躬亲 → 亲当矢石 → 石赤不夺 → 夺戴凭席 → 席不暇暖 → 暖衣饱食 → 食不果腹 → 腹饱万言 → 言不谙典 → 典册高文 → 文不对题 → 题名道姓 → 姓甚名谁 → 谁是谁非 → 非池中物 → 物阜民熙 → 熙来攘往 → 往返徒劳 → 劳而不获 → 获保首领 → 领袖后进 → 进奉门户 → 户曹参军 → 军不厌诈 → 诈败佯输 → 输财助边 → 边尘不惊 → 惊才绝艳 → 艳绝一时 → 时不可失 → 失而复得 → 得不偿丧 → 丧胆亡魂 → 魂不附体 → 体大思精 → 精白之心 → 心不二用 → 用管窥天 → 天崩地裂 → 裂裳裹足 → 足不出户 → 户告人晓 → 晓风残月 → 月锻季炼 → 炼石补天 → 天崩地陷 → 陷落计中 → 中留不报 → 报冰公事 → 事不过三 → 三拜九叩 → 叩阍无计 → 计不反顾 → 顾此失彼 → 彼唱此和 → 和璧隋珠 → 珠璧联辉 → 辉煌夺目 → 目不旁视 → 视而不见 → 见德思齐 → 齐大非偶 → 偶影独游 → 游尘土梗 → 梗泛萍漂 → 漂母之恩 → 恩爱夫妻 → 妻儿老少 → 少不经事 → 事不师古 → 古调不弹 → 弹尽粮绝 → 绝长补短 → 短褐穿结 → 结草之固 → 固壁清野 → 野处穴居 → 居安思危 → 危而后济 → 济苦怜贫 → 贫病交加 → 加官进位 → 位卑言高 → 高傲自大 → 大败亏输 → 输肝沥胆 → 胆颤心寒 → 寒蝉仗马 → 马到功成 → 成败兴废 → 废耳任目 → 目不忍睹 → 睹景伤情 → 情不自堪 → 堪以告慰 → 慰荐抚循 → 循常习故 → 故步自封 → 封刀挂剑 → 剑拔弩张 → 张本继末 → 末俗流弊 → 弊车驽马 → 马耳春风 → 风波平地 → 地地道道 → 道长论短 → 短褐椎结 → 结党聚群 → 群雌粥粥 → 粥少僧多 → 多才多艺 → 艺不压身 → 身不由主 → 主次不分 → 分崩离析 → 析辨诡词 → 词不达意 → 意存笔先 → 先辨淄渑 → 渑池之功 → 功薄蝉翼 → 翼翼飞鸾 → 鸾翱凤翥 → 翥凤翔鸾 → 鸾颠凤倒 → 倒背如流 → 流杯曲水 → 水菜不交 → 交臂相失 → 失光落彩 → 彩凤随鸦 → 鸦飞雀乱 → 乱极思治 → 治阿之宰 → 宰鸡教猴 → 猴年马月 → 月光如水 → 水长船高 → 高标卓识 → 识变从宜 → 宜嗔宜喜 → 喜不自禁 → 禁暴正乱 → 乱极则平 → 平安家书 → 书读五车 → 车驰马骤 → 骤风暴雨 → 雨打梨花 → 花朝月夕 → 夕惕朝乾 → 乾坤一掷 → 掷地赋声 → 声东击西 → 西窗剪烛 → 烛尽光穷 → 穷兵黩武 → 武昌剩竹 → 竹苞松茂 → 茂林修竹 → 竹报平安 → 安安稳稳 → 稳操胜算 → 算减一升 → 升沉荣辱 → 辱国殄民 → 民变蜂起 → 起兵动众 → 众恶必察 → 察察而明 → 明白晓畅 → 畅所欲为 → 为法自弊 → 弊多利少 → 少成若性 → 性急口快 → 快步流星 → 星奔电迈 → 迈古超今 → 今愁古恨 → 恨如芳草 → 草草不恭 → 恭而有礼 → 礼崩乐坏 → 坏人坏事 → 事不宜迟 → 迟迟吾行 → 行不从径 → 径情直遂 → 遂非文过 → 过从甚密 → 密不可分 → 分别部居 → 居安资深 → 深藏若虚 → 虚晃一枪 → 枪刀剑戟 → 戟指嚼舌 → 舌底澜翻 → 翻肠倒肚 → 肚里泪下 → 下笔便就 → 就地取材 → 材薄质衰 → 衰当益壮 → 壮发冲冠 → 冠绝一时 → 时不我待 → 待答不理 → 理不胜词 → 词不逮理 → 理不胜辞 → 辞不达义 → 义不背亲 → 亲极反疏 → 疏不谋亲 → 亲冒矢石 → 石火电光 → 光彩射目 → 目不忍见 → 见多识广 → 广大神通 → 通变达权 → 权变锋出 → 出处进退 → 退避贤路 → 路逢窄道 → 道长争短 → 短见薄识 → 识才尊贤 → 贤否不明 → 明白易晓 → 晓行夜宿 → 宿弊一清 → 清尘浊水 → 水村山郭 → 郭公夏五 → 五步成诗 → 诗成得袍 → 袍泽之谊 → 谊不容辞 → 辞不达意 → 意到笔随 → 随波漂流 → 流宕忘反 → 反败为功 → 功不补患 → 患得患失 → 失魂荡魄 → 魄荡魂飞 → 飞苍走黄 → 黄帝子孙 → 孙康映雪 → 雪案萤窗 → 窗明几净 → 净盘将军 → 军法从事 → 事不有余 → 余波未平 → 平安无事 → 事出不意 → 意得志满 → 满车而归 → 归老林泉 → 泉石之乐 → 乐不可极 → 极恶穷凶 → 凶残成性 → 性烈如火 → 火耕流种 → 种麦得麦 → 麦饭豆羹 → 羹墙之思 → 思断义绝 → 绝长继短 → 短斤缺两 → 两败俱伤 → 伤春悲秋 → 秋草人情 → 情不自胜 → 胜残去杀 → 杀敌致果 → 果不其然 → 然糠自照 → 照本宣科 → 科班出身 → 身不遇时 → 时不我与 → 与世沉浮 → 浮白载笔 → 笔饱墨酣 → 酣歌恒舞 → 舞弊营私 → 私恩小惠 → 惠而不费 → 费尽心机 → 机关用尽 → 尽瘁鞠躬 → 躬操井臼 → 臼头花钿 → 钿车宝马 → 马耳东风 → 风不鸣条 → 条分节解 → 解兵释甲 → 甲第连天 → 天兵神将 → 将门出将 → 将门虎子 → 子虚乌有 → 有碍观瞻 → 瞻前顾后 → 后不僭先 → 先从隗始 → 始乱终弃 → 弃暗投明 → 明辨是非 → 非此即彼 → 彼此彼此 → 此伏彼起 → 起承转合 → 合从连横 → 横草之功 → 功不唐捐 → 捐本逐末 → 末学肤受 → 受宠若惊 → 惊***绝绝 → 绝长续短 → 短寿促命 → 命词遣意

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这句话可能是很多网友对汉王朝最深刻记忆的一半,另一半来自于“鸡血”横流的《汉武大帝》,《汉书》作者班固所处的东汉初年与匈奴交往的“屈辱史”,让他对“外患”的笔墨远比司马迁更重,这种情绪与当代年轻人渗入骨髓的近代屈辱史教育完美契合。

所以,西汉王朝很容易就被套上了“铁血”的标签,与《大秦帝国》中的“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堪称一时瑜亮,进而脑补出了一个上古时代的“军国主义”想象,由此发散汉武帝固然是好皇帝,“独尊儒术”的经却被后世念歪了,以至于儒生误国,否则,中华的疆域早就到欧洲了,可能新大陆也要说汉语了。

问题是,这些想象是事实吗?

我们先来看看军国主义这个词,英文是Militari***,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这个词汇,在人类历史上最匹配的,就是普鲁士王国,也就是所谓的“普鲁士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而不是国家拥有一支军队”,在军事优先的程度上,就算是二战前的日本军国主义也要瞠乎其后。

但是请注意,无论是上述概念还是事实,都导出了一个核心,那就是“先军”二字,这个我们邻国利用汉字的精妙总结。

军事优先,乃至于军队优先,至少要保障在营军人的生活水平,哪怕国民吃不饱,也要让士兵有力气打仗,冷兵器时代尤其如此,毕竟没有力气,士兵是拉不开强弩,挥不动刀枪的。

那么,被视为“军国主义”的大汉王朝能做到吗?

我们还是来看看它的边防士兵的食谱。

原本这么琐碎的信息,在《史记》、《汉书》等文献中是很难见到的,万幸在近百年来出土了一系列的汉代边戍的竹简和木牍,为研究者提供西汉边防军人生活、执勤的第一手资料,让我们得以窥见一系列的细节。

《史记》上有“五谷”之说,即“黍、粟、麦、菽、稻”,但南北地域广大,主食各不相同,比如关东地区就以麦饭为主,《说文·食部》:

陈、楚之间食麦饭日蜚。

所谓“麦饭”,颜师古注释《急就章》卷二“饼饵麦饭甘豆羹”条称:

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为羹,不以醯酢,其味纯甘,故曰甘豆羹也。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

翻译过来就是经过粗加工的小麦,不经磨面粉精加工的工序,直接做成一粒粒的麦饭,属于下层百姓的食物,当然,大人物若是混不好,也得吃这个,见《后汉书·冯异传》:

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

此时已经是汉光武帝起兵之后,西汉早已灭亡,石磨早已不是稀罕物,民间仍旧在吃麦饭,以至于遇厄的汉光武也只能吃这个。

不过,关东、关西和江南本就有所不同,河西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麦两类,其中“粟”,今天北方俗称为“小米”、“谷子”,在汉简中又分为几个种类,如粟、白粟、秣粟、粟米等。

还有属于“粟”的作物“黍”和“稞”。

“黍”就是今天说的黄米,有粘性可酿酒,在汉简中有个多个异名,如“糜子”、“黄米”、“稷”等。

“稞”则是比较优质的“粟”,往往有黏性,汉简中也称为“粱”、“白粱”、“粱米”、“秫”。

至于麦子的食用,汉简中也记载颇多,有“麦”、“米麦”、“大麦”、“小麦”、“穬麦”等不同的叫法,按照何双全先生在《居延汉简所见汉代农作物小考》(《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中的考证,这些麦的形象特征与今天的冬小麦相同。

主食之外是副食,比如“菽”,也就是豆子。

与先秦时“菽”仍是主粮不同,西汉时,“菽”的地位在下降,直接将其作为主粮食用的情况越来越少,而代之以“豆酱”、“豆豉”、“豆腐”、“大豆黄卷”等形式而且,河西地区因为气候特性,豆类并非产区,虽然有戍卒食用的记录,应该属于粮食输入的情况。

另一项重要副食是蔬菜,徐元邦先生在《居延汉简中所见之蔬菜》(《古今农业》,1988年第1期)中的考证所见的蔬菜名称有:

葱、姜、韭、葵、毋菁、薯和荠、胡豆。

葵,在明代以前并非指向日葵,又名“冬苋菜”或“滑菜”,王帧《农书》记载:

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供食之余可为菹腊(咸干菜),枯枿之遗可为榜簇,子若根则能疗疾。

毋菁,即“蔓菁”、“芜菁”,也称“诸葛菜”,蔓菁按根形分为长圆两种,有多种颜色,性似萝卜、喜清凉,皮色光洁者为贵。

薯,不是马铃薯、红薯,它们是外来物种,中国原生的薯,也称“藷藇”,也就是今天的“山药”。

荠,在汉简写作“介”,或为“芸苔”,即今天所说的油菜,荠子还可做酱,也就是油菜籽。

胡豆,居延有出土实物,形状与豌豆类似,应指今天的豌豆。

这些蔬菜的种植并非士兵们自行处理,而是有专门的区域,名为“园”,并有明确的人员分工,有守园、助园、择韭、锄葱的,收获,自然也不是自行取用,并由官吏驻地管辖,可能是服务于官署的“官园”,也就是说,戍卒是捞不着吃的,类似的情况,也在唐代的敦煌文书中存在,官署有专门的“菜户”供应菜蔬,士兵就未必捞得到了。

忘了一项重要的副食,就是“盐”,这个东西作为战略物资,汉军是绝对配发的,而且是按人定量,见:

鄣卒李就盐三升十二月食三单三斗三升少十一月庚申自取。 254:24

这里的盐三升,正好与《汉书·赵充国传》中计算的每卒盐三升相吻合,可见是汉代的定制。

按理说接下来该说“肉”了,但是对于这个话题,其实不同的研究者是有分歧的,因为简牍的记载很有意思。

在居延汉简中,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肉食的交易记录,有人就认为地处边塞,农牧杂处的地区,获取肉食并不困难,但是,另一部分研究者指出,从数据来看,肉食还是很昂贵的,大概10斤肉相当于600斤粮食,也就是1:60的比例。

问题在于,这些购买记录往往是“公事”,也就是“公家”行为,而私人购买的记录要少得多,且主要为燧长之类的军吏购买“下水”,也就是动物内脏,如头、肝、肺、心脏、胃、舌、肾等等,且一个牛头就值钱五百,一个牛心就值钱九十。

对此,赵宠亮撰写了专文《汉简所见边地戍所的肉食消费》研究辨析,得出的结论是简牍所见的肉食消费,主要是牛、羊、鸡、鱼等,马肉和狗肉也有少量记载,猪肉则无材料证明,且多为购买所得,而非自行饲养,最重要的结论是,上述购买肉食,主要用途是“戍所的祭祀之用”和“公务接待过往使者、官员的传食”,而非“吏卒配给”。

春秋社祭和腊祭为每年固定举行的公共祭祀,事后要分割祭肉,这三次祭祀才是汉代边疆戍卒的主要肉食来源,而私人购买肉食,只有有俸钱的军吏才能偶尔享受,所以,在敦煌汉简中才有这样的词句:

……相助为省艰顾致不可不食耳何敢望肉愿敕

由于简牍不清,不能理解全句,但是“何敢望肉”,这个说法,很明显否定了汉代戍卒有“配给”肉食的可能性,一年三顿“祭肉”,才是这些大汉边防军仅存可见的“荤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