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损人的古文句子,利己损人的古文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16 0
  1. 有道义的文言文
  2. 文言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3. 跛足虎文言文阅读理解
  4. 朱子家训文言文

1. 《朱子家训》古文及翻译

『原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

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

利己损人的古文句子,利己损人的古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 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

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2. 朱子家训全文

《朱子家训》原文+译文 第1文:整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 天刚微亮的时候,就要立刻起床,打扫庭院台阶,务必里里外外收拾得乾净整齐。天既已昏暗了,就要停止工作歇息,关闭锁好门户,睡觉之前必须亲自察看一番。

无论是一碗粥,还是一碗饭,都应当想到它得来是不容易的;同样,即使是半段丝,或是半条线,经常也要思念它都是在艰辛的劳动中得来的。日前生活中,无论做什麽事情,都应有详细的***,周全的准备,就像天未下雨前要预先将门窗修理牢固,不要事到临头才匆促去想法子解决,有如觉得口渴了才挖井取水,那就来不及的。

个人的需要,必须力求俭朴节约。宴请客人时,切记不能亳无节制。

日常生活用具要求结实耐久,而且清洁卫生,即使是简陋粗糙的瓦罐,也胜过金玉打造的豪华器皿。每日吃喝的食物应该花样简单,而且精美可口,即便是园中种植的菜蔬,也胜过珍贵稀奇的佳肴美味。

不必花费很多金钱去建造豪华的房屋,不必用尽心思去谋取丰腴的土地。 第2文:读书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译文 列祖列宗虽年代久远,但祭祀时仍须至真至诚。

儿子孙子即使愚昧笨拙,也要督导勤读四书五经。日常持身处世,都必须要求达到老实淳朴。

教育子弟,自己要有合宜的道德,正确的方法。不可贪图意外财物,不能嗜酒过度。

第3文:家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译文: 向肩挑货物走街串巷的小贩买东西,不能占他们的便宜;面对贫穷困苦的亲戚和邻居,必须给予恳切地慰问和抚恤。依靠不正当手段而发家致富的人,不可能长久安然地享用这些财富。

人类相处的***道德荒谬错误,很快地就可以看见衰败。兄弟叔侄之间,在分配财产及生活物品时,应将有余者分出一些来施予不足的人。

长幼内外成员,都应该严格自觉地遵守家中的规范。随便听信妇人的话,因而背离骨肉亲情,难道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吗看重钱财货物,待慢亲生父母,不是为人子女所应该做的。

嫁女儿要挑选品德端正,有进取心的好女婿,不能索求大量的聘金;娶媳妇要寻找贤慧娴淑,品德端正的女子,不要计较对方嫁妆的多少。 第4文:富家兴业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译文 见到有钱有势的人而产生奉承讨好的表情,最为可耻;遇到贫穷卑下的人而显示出自满无礼的态度, *** 到极点。平日居家尽量避免与人发生争执而打官司,打起官司来终归是不吉祥。

与人交往千万不要信口开河,信口开河必定会出差错。不能仗恃自己有钱有势,就去欺侮没有依靠的孤儿寡妇。

不能贪图口腹的享受,而任意去宰杀牲畜家禽。一个言行怪异,自以为是的人,后悔,错误的事必定很多。

一个颓废懒惰,不知奋发的人,家道难於兴旺。 不拘礼节的亲近不良少年,日子久必定受到他们的连累;卑躬屈就老成持重的正人君子,紧急时就可以依托他们来帮助。

轻易地相信别人的话,怎麽知道那个人不是在诬陷别人,说人坏话,所以应当忍耐一再考虑。因为小事和别人发生争执,怎麽知道其中没有自己不是的地方,所以必须平心静气暗自反省。

向他人施予恩惠,不要念念不忘,接受别人的恩惠,就要牢记心中。无论做什麽事情,应当留有余地,一旦称心如意,不应强求自己继续索取。

他人有可喜可贺的事,不要心生妒嫉;别人有灾难困难发生,不可欢乐高兴。做好事就希望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行善;做坏事就害怕他人知道,才是罪大恶极。

看见有姿色的女性而生起邪恶念头,将来会报应在妻子女儿身上;隐藏仇恨而用暗箭伤人,一定会连累子孙后代。 第5文:总结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 家人都能和顺相处,即使穷困到三餐不继,也会享受无穷的天伦之乐;早早地纳完赋税,立即口袋空空,也会感受”无债一身轻”的至乐。读书的目标是效法先圣前贤。

3. 朱子家训古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朱子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其它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4. 朱子家训全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5. 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

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 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

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

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

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原文: 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6303735。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扩展资料:

宋代朱熹的《朱子家训》摘录自《 *** 朱氏宗谱》。

《朱子家训》全文仅仅三百余字,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被尊为千古“治家之经”。 朱熹著作众多,《朱子家训》是他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

全篇精炼地涵盖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文句工整对仗,言辞清晰流畅,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深厚的人生智慧。

有道义的文言文

1. 用文言文讽刺别人“心胸狭隘”的句子什么

1. ***好公,则天下太平;***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译文:如果***公正廉明,都可以为集体利益或者他人考虑的话,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争端了;如果***都只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自私自利,那么世界就变得乌烟瘴气了。

2.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译文: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的意思是自私自利是人立世,发迹的障碍。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容大度,懂得为别人着想。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4.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5.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6.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子》

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成语:锱铢必较,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1. 锱铢必较[zī zhū bì jiào]

释义: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出处:宋·陈文蔚《陈克斋集》:“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2. 心胸狭窄[xīn xiōng xiá zhǎi]

释义:心内不能容物,极端的自我与自私,心中只有自己,而不能出现别人。心量小,爱记仇,不愿意轻易原谅别人的意思。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非林冲要图此位。”

3. 睚眦必报[yá zì bì bào]

释义: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4. 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

释义: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

2. 求几句关系形容人贪婪自私的文言文,最好多举几句,谢谢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选自唐代柳宗元《蝜蝂传》)

译文: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不避开,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他们)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被名为"人",可是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

3. 一毛不拔的译文,古文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

一毛不拔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出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示例: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我们喝西北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近义词: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反义词:一掷千金、挥金如土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一毛不拔原来是指战国思想家杨朱所倡导的“为我”、“贵己”、“贵生”学说.他反对墨子兼爱及儒家***主张,认为治国的大前提是既不损己为人,亦不损人为己.但这套思想在历史上屡受非议,没有受到重视.孟子说“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后来“一毛不拔”成为讽刺自私自利的成语,也常与“铁公鸡”连用.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为他人连拔下一根汗毛的事都不做.后用"一毛不拔"形容极端自私吝啬.。

4. 讽刺人坑人的文言文

原文: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译文:今天的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象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

5.

1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2自私的人是渺小的,无私的人是伟大的.3我们应当努力使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概括的东西具体化排序1 A东亚B福州C中国D亚洲E福建排序:CDAEF 理由:按从大到小排序2 A林则徐B李白C朱元璋D陆游E秦始皇排序:ECDBA 理由:按朝代来排序照样子,写词语例:不可相比叫无比,不取报酬叫无偿没有理由叫无理没有关系叫无关没有罪过叫无罪无根无据叫空口无凭没有边际叫无边无际没人帮助叫无助无闲无空叫无暇顾及无缘无故叫无缘无故毫无办法叫绞尽脑汁所剩无几叫所剩无几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省略号,引号的作用1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3“哗—哗—”瀑布飞而下.破折号:声音的延长4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破折号:解释说明5贝多芬说:“不.”引号:表示引语6一方面侵略别国,一方面表示友好,这种“友谊”一钱不值.引号: 表示否定和讽刺。

文言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1. 形容道义的诗句

君子谋道不谋富。

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该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利欲薰心,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本名句可供阐述人活在世上,应不断地追求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而不应终日汲汲于富贵利禄,也可供赞美那些修身洁行、不谋求个人私利的人。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吏商》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道义名言

战国·墨子《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非命上》

2. 关于正义的文言文

正气歌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古文中有出现 义 字的句子

古文中有出现“义”字的句子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全文赏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白话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用;***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4. 一篇关于友谊的文言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 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敌既④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④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⑤?"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 友人命。”敌相谓曰:“我辈无义⑥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⑧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③相视:看望你。④既:已经 ⑤一:整个。⑥独止:一个人留下。⑦无义:不懂道义。 ⑧遂班:撤退。

译文

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劝巨伯离开,说:“我马上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最终没有离开。郡城陷落后,敌寇进了城,很奇怪荀巨伯还呆在这里,就问他:“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敌寇听后内心大受震动,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5. 有没有关于“道”字的古文

道路: 道,所行道也。

——《说文》一达谓之道。——《尔雅》道坦坦。

——《易·履》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

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老子》五十三章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史记·项羽本纪》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道德,道义、正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道教的教义〖Taoi *** 'sdoctrine〗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

——《世说新语·赏誉》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线条或细长的痕迹〖line〗。

如:画一条斜道儿路程;行程〖journey〗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方式,方法;技能〖way;method〗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晁错《论贵粟疏》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策之不以其道。

——唐·韩愈《杂说》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水流通行的途径〖course;river〗。

如:河道;水道地域的区划名〖prefecture〗。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

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

如“凤庐道”学术或宗教教义〖doctrine;reason;law〗悦周公、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law〗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庄子·养生主》方向;志向〖direction;ambition;aspiration〗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如:志同道合 道dào动说,讲〖say;talk;speak〗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不足为外人道也。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表示〖express〗。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取道,经过〖via;bywayof〗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史记·项羽本纪》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又如:道经(路过)引导,疏导〖guide〗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易·系辞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论语·为政》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

——《管子·牧民》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料;想,以为〖think〗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

——《水浒传》介从,由〖by〗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道德dàodé〖morals;ethics〗∶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道:正气。魔:邪气。

本是佛家告诫信徒勿受外界诱惑之语。意谓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后比喻为正义而奋斗,必定会受到势力的巨大压力。

也比喻有了成就以后,困难会更多。又比喻新事物兴起,不久又会有更新的超出其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账。

——《初刻拍案惊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性乱情昏钷认家。——《西游记》。

跛足虎文言文阅读理解

1. 求成语,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有:尊己卑人、瘠人肥己、扒高踩低、损人利己。

1、尊己卑人的意思是抬高自己,贬损他人。

出自:明.李贽《焚书.读史.绝交书》。

原文:又以己为真不爱官,以涛为爱官者,尊己卑人,不情实甚,则尤为不是矣。

释义:又因为自己是真的不爱官,以为山涛是一个爱官职的人,抬高自己,贬损他人,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2、瘠人肥己的意思是待人苛刻,对己宽厚。

出自: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

原文: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释义:多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待人苛刻,对己宽厚,丝毫不放弃,共若干起。

3、扒高踩低的意思是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出自:《中国民间故事选·叛徒李四一》。

原文:为人就是扒高踩低,浮上水在行。

释义:他的为人就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浮上水在运行。

4、损人利己的意思是使别人蒙受损失而让自己获利。

出自:《旧唐书·陆象先传》。

原文: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释义:为政的道理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严厉惩罚树威。减少人对自己,恐怕不是仁恕之道。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厚此薄彼的意思是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冷遇另一方。

出自:《梁书·贺琛传》。

原文:所以然者,出嫁则有受我,出后则有传重,并欲薄于此而厚于彼,此服虽降,彼服则隆。

释义: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出嫁就有接受我,出来后就有传重,并要薄而厚于那些在这里,这衣服虽然投降,他们穿那么高。

朱子家训文言文

1. 求 跛足虎的文言文翻译啊

跛足虎 太行山天井关以西十里地,有一座茅草庵,有个老和尚住在那里。

老和尚曾经在山涧中行走,有个小老虎和狗差不多大,有一条腿断了,萎靡的趴在地上,可能是从山崖上摔下来摔伤的,被母老虎抛弃了。老和尚可怜它,把它带回庵里,用粥饭饲养它。

后来慢慢驯养它,老和尚出门它就跟着,老和尚在庵里它就跪在地上。 过了两年,老虎更加威猛了,人们都叫它“跛足虎”。

有个客人拜访草庵,老虎也跟着和尚来回走动的招待客人。于是远近的人都说老和尚能降伏老虎,和尚也得意洋洋,飘飘然,认为老虎对自己友善。

一天,和尚带着老虎出远门,鼻子流血不止,都流到了地上。和尚怕污染了土地,用脚点地让老虎舔掉血迹。

老虎舔了血感觉非常好吃,就嫌血太少,又因为忍不住嘴馋,于是扑倒了和尚把他吃了。从此,“跛足虎”在路上出没,见到人就吃,伤害了很多人。

2. 中考古诗文阅读精炼 答案

《中考古诗文阅读精练》参考答案

《跛足虎》参考答案

3、⑴于是远近的人都说和尚能降伏老虎。⑵老虎舔了血觉得很甜,又嫌血没多少。

4、恶人就像老虎一样,无论你怎样对他好,他都不会改变其本性。

重要词句

1、有草庵焉有一座茅草屋在那里

2、饲以粥饭用粥饭喂养

3、居则膝侍住在茅草屋里时就跪在地上

4、客有过庵者,虎亦回旋妥适有客人拜访茅草庵,老虎也跟着和尚来回走动地招待客人

5、自是,虎出没路间,见人即噬,伤害甚众。从此,老虎在路旁出没,看见人就吃,伤害了很多人。

《周访传》参考答案

3.⑴王敦把他当作隐患,但害怕他的强大,不敢有异心。⑵这是将士们冲锋陷阵的结果,我有什么功劳呢?

4.⑴从他救济穷困,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善良仁厚的人;⑵从他举荐陶侃、击走狱吏、讨伐华轶、平定江州,可见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⑶从他不谈论自己的战功,将功劳归于将士用命,可见他是一个不重功名、谦虚淡泊的人。

重要词句

1、避地江南躲避战乱来到江南

2、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吴地平定后,(他)就在庐江寻阳安家了。

3、果于断割,周穷振乏行事果断,周济穷困的人

4、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周访被察举为孝廉,被任命为郎中、上甲令,都没有去上任。

5、自归于帝,帝不之罪自己到元帝跟前自首,元帝没有怪罪他

6、务农训卒,勤于***纳致力于农业生产和训练士兵,勤于选拔人才接纳谏言

8、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周访的威严风范树立之后,远近的人都愿意归附,智慧勇气超过常人,成为中兴名将。

9、性谦虚,未尝论功伐。(他)性格谦虚,从来不曾谈论自己的功劳。

10、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很少不自夸的。你有这么大的功劳,却不说一句,为什么?

11、士以此重之。将士因此更加敬重他。

《探春》参考答案

1、“犹能”说明百花虽未生发,然而犹有落梅值得醉赏,“待”表现作者正好整治杯盘,迎候春天的信息,共同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2、“万叶千花”既是眼前梅枝缀雪的奇特景象,更是想象中的百花争妍的春天景象;“一手裁”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天“裁”得“万叶千花”的美景,充满了对春天造化之功的赞赏。

3. 老翁捕虎 文言文阅读答案

1 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 ---年迈

奋臂屹立——勇敢无惧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武艺高强 勇敢 力大无穷

2 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 ——目的 具体描写了老翁捕虎过程,体现了老翁的勇敢无畏,武艺高强,顽强的意志。

3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告诉我们的是相同的道理。 这是一篇著名的、寓意深刻的故事。唐家打虎的人,无论老幼都身怀绝技,擅长打虎,而其绝技又是数十年苦练的结果。为老翁捕虎的***作陪衬。

4 老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意志。

展示了一条哲理:世上的事儿,都是“功到自然成”,唐打猎的杀虎绝技也同样来之不易。

5 欲扬先抑的写法。

6.“乃遣使持币往”说明唐家捕虎的厉害和当地虎患的严重。

“乃厚赠遣之”说明人们对唐氏精神的佩服,对唐家的感激。

7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

4. 《说虎》文言文阅读答案

说 虎

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几倍,所以人被虎吃掉,没有什么奇怪的。然而虎吃人不常见,而虎皮人常常铺它用它,为什么呢?虎用力气,人用智慧;虎用自己的爪牙,而人借助外物。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爪牙的功用是一,而物的功用是百;用一来对抗百,即使勇猛必不获胜。所以人被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外物而不用。所以天下用力而不用智慧的人,与只仗自己一个人而不发挥大家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它被人所获,被人所杀而用其皮来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一、1.与人相比 止 2.坐卧 3.被 4.不常见

二、l.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 2.所以世上用力而不用智,与只用一己之力而不能发挥他人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 3.它被人捕获,被人所杀而“寝处其皮”,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三、人是万物之灵,有大脑要学会用智,有双手要学会使物,这样才能“虎之皮人常寝处。”

5. 子路杀虎阅读答案

译文:

孔子曾经在山中旅行,派子路去取水,子路在水源处遇到了一只老虎,于是和老虎搏斗起来,抓住了老虎的尾巴杀死了老虎,子路把虎尾放入怀中。取了水返回后,子路问孔子:“上士杀虎的话会怎么杀呢?”孔子答道:“上士杀虎会按住老虎的头把它杀死。”子路又问:“中士杀虎又会怎么杀呢?”孔子答道:“中士杀虎会揪住老虎的耳朵把它杀死。”子路又问:“那么下士杀虎是怎么杀的呢?”孔子答道:“下士杀虎会抓住老虎的尾巴才能杀死。”子路把怀中的虎尾拿出来丢在地上。愤怒地对孔子说:“夫子你知道水源那里老虎,派我去取水是想害死我!”于是子路把一个石盘藏在怀中,想要砸死孔子。他又问孔子:“上士会怎么杀呢?”孔子答道:“上士会用笔墨(指律法或谋略)。”子路又问:“中士会怎么杀呢?”孔子答道:“中士会用口舌(指言论或舆论)。”子路又问:“那么下士又是怎么杀的呢?”孔子答道:“下士啊,恐怕只敢在怀里藏个石盘吧。”子路把怀中的石盘拿出来丢在地上,对老师诚心敬服。

6. 列举文言文阅读文章及答案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蔽林间窥之 (偷看 ) (2)稍出近之 ( 渐渐 )

(3)以为且噬己也( 咬

) (4)益习其声 (逐渐或更加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3分)

(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4分)

虎见之——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

5.写出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2分)

庞然大物,黔驴之技,黔驴技穷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虎大骇 (受到惊吓 ) (2)觉无异能者(本领 )

(3)驴不胜怒(禁得住 ) (4)计之曰 (盘算 )

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2分)

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2分)

一鸣,一蹄。

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

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3)“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4)“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

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4分)

寓意(1)不设统一答案。例:(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2)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有自己的见解。(4分,每处2分。)

7. 语文文言文阅读

1)选自《三戒》柳宗元,字子厚,唐。湖南,湖北,重庆,贵州

2)骈文。韩愈,柳宗元。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

3)黔驴技穷,庞然大物

3译文 贵州这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脚下。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了神奇的东西,躲在树林中偷偷观察。过了一会儿,老虎渐渐靠近它,小心翼翼的样子,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大叫一声,老虎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开了,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慌。然而老虎来来***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渐渐习惯了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它。驴忍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老虎因而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说:"它的本事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似很有德性,声音洪亮好似很有本领,如果不露出它的可怜的技能,即使虎很勇猛,但却疑虑畏惧,最终不敢进攻攫取。像现在这样(被吃掉),可悲啊!

4(3)寓意 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阶级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本文的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寓意:

1.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2.驴子角度:不要依赖他人或外力,必须自身努力,增强自身实力。

8. 虎猫对饮 阅读答案

虎猫对饮 1. 最后两段在内容上有助于刻画老虎的虚伪、凶残的形象;在内容上奇峰突起,跌宕起伏, 引人入胜。 2. 本文在刻画老虎的虚伪时主要***取了对比的手法。老虎为了得到猫的骨头***惺惺地请猫 来喝酒,前面的开怀畅饮和后面要猫的命两者之间形成了对比;老虎为了欺骗猫,其表 情变化多端,表面忧心忡忡,仰天长叹,以致放声大哭,哭得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似的,到最后每年都要一只猫来入药治病,表面的善良和骨子里的狠毒构成了巨大的反差,有力的揭示了其虚伪的性格。 3. 猫的悲剧主要是其性格弱点造成的,它易于轻信老虎的花言巧语,被它伪善的表象所迷 惑。老虎一热情,猫就感激涕零,老虎似乎对它很信任,尽管其爪子一点儿也没放松, 猫却不能识别其狰狞的面目,还信誓旦旦,愿为它赴汤蹈火。由于猫不能辨别真伪,错把敌人当朋友,只落得命归虎口的下场。 4. 本篇语言塑造形象栩栩如生,主要***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且这些语言描写和动作描 写都比较符合所塑造形象的性格。 5.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像老虎一样的人,表面常常显得很善良,给人一幅***象,以骗取别 人的信任,实质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识破种种伪装,才能 避免重蹈猫的覆辙。

对不起哦!没动脑筋,百度文库找的!

1. 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译文: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

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

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

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

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

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 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

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

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原文: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出处:《朱子家训》——南宋·朱熹 扩展资料 《朱子家训》原载《 *** 朱氏宗谱》。

南宋中期,金、蒙南侵,赋税苛重,百姓怨声载道,民族危机深重,加之儒家衰弱。封建统治的腐朽,致使纲常破坏,礼教废弛,官场贪风日盛,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理想失落,社会动荡不安。

为了稳定国家秩序,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拯救社稷,拯救国家,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奉行“格物致知、实践居敬”的教育理念,力主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内容的道德修养,力求重整***纲常、道德规范,重建价值理想、精神家园。《朱子家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倡导家庭和睦 家庭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休息和生活的港湾。

上至社会名流,下至平民百姓,事业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帮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创造和睦的家庭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是人们追求的亘古不变的目标。而朱熹的《家训》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指南。

(二)倡导人际和谐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来看,人类所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它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统一,这与朱熹《家训》所推崇的为人处事之道有着极为相似之处。 (三)倡导重德修身 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他还就如何重德修身提出了许多深含哲理的见解。

他认为“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这句话是指对别人善恶行为所持的态度,对行恶的人要抑制,对行善的人要宣传表扬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朱熹朱子家训。

2. 《朱子家训》的古文与译文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楷书《朱子家训》四屏 (注释):庭除:庭院。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以下灰色内容可以不教孩子) (原文):三姑六婆,实*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和***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原文):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原文):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注释):乖舛(chuǎn):违背。

(白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原文):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注释): 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评说): 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有了矛盾应尽量***取调解或和解的方法。

(原文):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译文):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注释): 狎昵(xiá nì):过分亲近。

(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注释): 谮(zèn)诉:诬蔑人的坏话。 (译文):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

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评说):常记他人之恩,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及所处的环境,则人间即是天堂。以忘恩负义之心看待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