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尊严是谁的主张_师道尊严出自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16 0
  1. 教育观包括哪三观
  2.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教学有何借鉴意义?
  3. 孔子的弟子后来都做过什么
  4. 鲁迅先生的教育观念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 宋濂的详细资料以及他的著作和官职
  6. 文言文《师说》优质教学设计
  7. 尊重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相传孔子有***三千.贤***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颜 回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学生.在孔门***中德行第一.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小孔子30岁.他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名无繇(由).字季路.亦称颜路.小孔子6岁.颜回应该是在16.7岁时.在孔子退而修五经的时候成为孔子***的.从此一直跟随孔子学习生活.终身未做官.二十九岁头发全白.四十一岁死去.

师道尊严是谁的主张_师道尊严出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颜回家境清寒.但能安贫乐道.越显得他品德高尚.还有闻一知十的才能.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出生入死忠贞不渝.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最佳人选.<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回的句子.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死时.孔子悲恸欲绝.说[天亡我".

颜回的故事较多.较著名的有[颜回偷食".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一次被围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食物了.子贡就找机会突围.用私房钱买得一石米(石是古代计量单位.约相当现在130-150斤).颜回就去煮饭.谁料子贡在井边远远看去.见到颜回在吃煮熟的饭.于是很不高兴就去问孔子:[对于仁人廉士.贫穷能够改变他们的品德吗?"孔子回答:[品德改变了怎么能够称为仁呢?"子贡再问:[就算是颜回也一样吗?"孔子说:[是的."子贡就把颜回偷吃饭的事情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个仁义的人已经很久了.虽然听你说了.我还是不怀疑颜回的品德.其中必然有原因.你就不要追究了.我来问他".于是召见颜回问:[我梦到了先人.不知是否有什么启示?你煮饭好了吧.让我来祭祀先人."颜回说:[刚才有些灰尘落在饭中.置之不洁.弃之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但却不可用来祭祀了."孔子说:[好啊.如果是我也会吃掉沾上灰尘的饭的."颜回出.孔子对身边的***说:[我相信颜回是个君子.并不是今日啊."***们由此服之.

子 张

子张是孔子门下最著名学生之一.姓颛(chuan)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时陈国人.小孔子48岁.子张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后来形成以其为代表的[子张之儒".

据<论语>和<史记·仲尼***列传>记载.子张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性格较孤僻.为人宽容大度.勤学好问.关心政治.经常同孔子讨论问题.向孔子"问干禄"."问行"."问仁"."问政"."问明"."问十世可知"."问善人之道"."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问何如斯可以从政"等等.

子张流传下来的故事是[叶公好龙".讲的是子张要拜见鲁哀公.但等了七天.哀公还没有见到.于是就让随从去告诉哀公.说:[我听说国君爱好贤明人士.因此我不远千里.一路风尘.不敢休息来拜见.但是没想到等了七天没有结果.哀公所谓的好士.就象叶公(子高)之好龙.有一人叫叶公很喜欢龙.经常画龙.雕龙.天上的龙听到这事.就来看他.把头藏在门后.尾巴到了厅堂.叶公见之.失魂落魄.六神无主.落荒而逃.所以说.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而是喜欢象龙但不是龙的东西."

有 子

有子(公元前518-?) 名若.字子若.是现在山东肥城市人.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小孔子43岁.孔门***中被尊称为[子"的为数不多.可见有子的地位不一般.传说是有子和曾子编纂了<论语>一书.有子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礼之用.和为贵".[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等观点.

孔子死后.因有子的气质样貌很象孔子.因此一些***(子夏.子张.子游)考虑推选有子登上孔子的师座.可是曾子却坚决反对.最后维持了孔子的师道尊严.

关于有子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是[有"这个姓氏十分少见.可谓天下少[有".据统计目前全国只有3000多人.中国传说远古时期.有个部落首领善于在树上建房子.房屋建在大树上就象鸟巢一样.既可避开野兽攻击.还可防潮.因此这位首领就被称为[有巢氏".为有姓的始祖.

传说历代皇帝过年过节祭奉孔子的时候.同时祭奉有子.但是就没听说哪儿有姓[有"的人.于是就下圣旨在全国各地寻找.从明朝的永乐年间一直找到清朝的嘉庆年间才找到.然后就给有氏家族免去一切杂役差税.并发放俸禄.

曾 子

曾参(前505--前435)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曾子的父亲叫曾点.字皙(XI).是孔子的早期***之一.曾皙在孔子的学生中属于狂者(敢说敢为.不拘小节的人).有一次.曾皙和子路.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问起各人的志向.曾皙说:[晚春的时候.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孔子对他表述的和平世界表示赞同.就说[吾与点同欤!"

曾子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六艺.并积极参加劳动.十分孝顺.流传下来有[耘瓜受杖"的故事:曾子跟随父亲在在瓜地里劳动除草.但是失手锄断了瓜根.父亲曾皙很生气.拿起杖(大棒)打他.把曾子打昏了.但他醒后仍然弹琴歌唱.作出快乐的样子.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曾子做的太过分了.认为[小打可以接受.但大打应该逃走".就严厉地批评曾子.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做到[吾日三省".还处处以颜回为榜样向他学习.因此孔子特地向曾子讲授孝道的知识.就是后来的<孝经>.曾子的孝道十分出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奉养父母.虽然生活十分俭朴但是每餐必有酒肉供养父亲.还有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放弃了多次去异地做官的机会.二是尊敬父母.与父母在一起时不敢大声说话.曾子做什么事都请示父母.三是取悦父母.[耘瓜受杖"的故事就是曾子刻意取悦父母的典型***.四是思念父母.曾子三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曾子七天没喝一点汤水.并守孝三年.有一次他吃生鱼.感觉味道很鲜美.但却把它吐了出来.别人问起原因.他说:[我母亲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生鱼的味道.现在我却吃了生鱼的美味.所以就把它吐出来了."从此以后.终生不再吃生鱼.双亲去世以后.曾子每次观看丧礼.都会想起死去的父母.经常泪水浸湿衣襟.

曾子一生从事的主要事业是讲学.原原本本地将孔子的教导传授给下一代学生.一次曾子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勇敢时.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曾子上承孔子.下传子思.孟子又学于[子思之门人".孟子把儒学发扬广大.到西汉武帝时[罢黑出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国学.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以致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曾子有儿子曾元.曾申.曾华.孙子曾西.都以贤达闻名.

子 路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鲁国(今山东泗水县)人.因在当时季氏家做过家臣.也叫季路.小孔子9岁.

子路在孔门***中个性鲜明.以好勇耿直.性急直言而著称.具有侠客风范.其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38次.子路出身贫贱.但为人豪爽.曾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孔子称赞他说[由也好勇过我".子路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跟随孔子期间.时时注意保护和维护师道尊严.他很敬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子路自述其政治志向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认为他可以在三年里把一个内有灾荒.外有敌人侵犯.夹在大国中间的中小国家治理好.能使国人个个有勇气.懂道理.子路做过卫国的蒲邑大夫.治蒲三年.井然有序.

子路随孔子归鲁后.先在季氏门下做官.后来又担任卫国执政大夫孔悝的邑宰.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子路闻讯后.本来可一走了之.但他不听同学高柴的劝告.只身赶来救孔悝.结果被乱军剁为肉酱.死前仍牢记孔子教导的[君子死而冠不免".系好冠缨(帽子的带子)才就义.这就是有名的[结缨而死"的故事.孔子听闻卫国内乱.断言[子路必死.而高柴则返".但得知子路被剁为肉酱后.大恸.吩咐下人倒掉所爱吃的肉酱.

从子路的经历我们可见孔子教育的成功之处.据<史记>记载.子路起初性情暴劣.好武力.头戴插有野鸡尾毛的帽子.腰间系着猪皮.要来欺负孔子.结果被孔子以[仁.义.礼.智.信"进行教育所折服.由此成为孔门***.

流传下来36孝的故事中的有[仲由负米"的故事.说的是子路早年由于家中贫穷.没有米吃.父母常以野菜充饥.因此子路经常翻山涉水到外地工作.换得白米背回家.来孝敬父母.后来当官后生活好了.每逢吃饭的时候总是望着当年背米的袋子感伤.他的儿子就问为什么.他说:[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如果能有现在丰盛的饭菜供养.该多好啊!"孔子听说后称赞子路的孝行.说:[子路生时竭力奉养双亲.死后念念不忘.真是孝子!"

子 夏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小孔子四十四岁.他出身贫寒.以精通文献典籍著称.

子夏曾有从政经历.中年担任过鲁国莒城父宰(县令).孔子死后.子夏到了魏国.被魏文侯请为国师.晚年子夏聚徒讲学于魏国的西河地方(今河南安阳).从学者有三百多人.人才辈出.战国时一批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如李悝.吴起及商鞅.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李斯.韩非也是其再传***.子夏在继承孔子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发扬孔子经世致用的思想.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孔子曾称赞子夏是好学深思有志务实的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传说:皮影戏的创造者.皮影是用牛皮雕镂成人物.用灯光使其照映在屏幕上.伴以说唱的中国传统文艺.相传战国时期.子夏在魏国讲学时.利用皮影戏招揽众人来听讲.至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

◎成语:三豕渡河.<吕氏春秋>记载.子夏在卫国听到有人在读历史书:[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就纠正道:[不是三豕.而是`己亥`年."后人多以[三豕渡河"比喻文字的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个[三兽渡河"的成语.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故事:子夏丧子.

曾参在60岁时.与子夏.段干木设教于西河.子夏的儿子不幸病死了.子夏非常悲伤.眼睛都哭瞎了.曾参听说后.赶忙前去看望.子夏哭.曾参也哭.子夏哭着说:[天哪.我有什么罪过.这样来惩罚我呢?"曾参听后有些生气.并直率地说:[子夏.你为何无罪呢?过去我与你共同跟着孔夫子学于洙.泗那个地方.老了又退居于西河之上.可是西河的人都知道你.而不熟悉孔夫子.这是你 的一个罪过吧!当你的父母亲去世时.西河人都不知道.这是你的第二个罪过吧!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却哭瞎了眼.没有不知道的.这是你的第三个罪过了."子夏听了.甚为信服.随之丢下手中的拐杖.深深拜谢说:[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

闵子骞

(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卫国人(今濮阳县渠村乡大闵城人).孔子高徒.为二十四孝子之一.以德行和颜渊并称.

据<史记.仲尼***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觉得有理.遂罢.后母为此感悟.深悔往事所非.后待诸子如一.孔子对子骞着一行为赞赏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后人根据这一历史故事.改编一出戏剧叫[鞭打芦花".观者无不戚然泪下.

冉伯牛

[冉伯牛](生卒年不详)姓冉.名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人.出身""家族.孔子***中以德行著称者之一.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任中都宰.孔子在总结其学生特长时.把他列为德行优秀者之列.孟子在评论孔门***时则把他列为德行的首位.可见其在仁德修养方面有突出成就.他能注意平日的接人待物之礼节.受到称赞.<尸子>中记载孔子在接人待物方面经常请他来侍奉和帮助.他为人端庄正派.孟子认为他的行为大体与孔子相似,王充则认为他的德才达到了称圣的程度.班固和王充则认为他是行善而遭恶疾的典型.可见他的德行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历代官府对他都很尊崇.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东巡.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八年(720)列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二十七年(739)赠"□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东平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改封为"□公".从祀孔子.

教育观包括哪三观

教师越来越得不到尊重受伤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学生,还有教育,还有我们的未来。为此,我深感忧虑。我想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对原因的探讨或许是改变这一切的开始,本文就尝试探究这一点。

师道尊严去哪了?

一、教师是“没娘家”的群体

在古代一个已婚女子在家中的地位往往是其背后的娘家的实力决定的。但是,多年来,无数的事实表明,如今的教师犹如古代没有娘家的媳妇。我们几乎没有一个机制能保护我们的各种权利。于是“受气”、被欺负成了教师的宿命,尤其是在今天。

学校问教师要成绩,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管理。但是,教师们得拿捏有度。如果对学生要求太严格了,一些家长心疼孩子了,被投诉往往就是我们辛勤努力工作的“报酬”。一旦老师被投诉,学校和有关部门往往会第一时间表态:教师的行为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坚决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问我们要成绩,要求我严格管理的学校,老师一旦被投诉,几乎立刻和家长站在一边。剩下的就是教师一个人的战斗了。学校、社会、家长都在维护学生的权益,但谁来维护教师的权益呢?正因为如此,通常情况下,只要教师被投诉,一投一个准,一投一个处理——轻则口头批评教师,重则停职。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于是某些“精明”的家长看清了教师是软柿子,教师是没娘家的“受气媳妇”,过度***就这样产生了。

针对教师的过度***让教师两头受气。你对学生管理不严格,学校会责罚你;你对学生严格管理,过度***又让你垂头丧气,颜面尽失,甚至丢掉养家糊口的工作。如此境遇自然会让一些了解教师真实处境的人产生对教师的不尊重。

正因为教师是没有娘家的族群,某些不良媒体对老师特别不友好。几千万的教师队伍里难免有些害群之马,某些不良媒体特别热衷于报道教师的负面形象。如果是真实报道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不良媒体往往夸大事实,歪曲事实或有选择性的报道。既然社会主张弘扬正能量,几千万教师队伍里的好人好事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上演,这些媒体为何不报道?害群之马哪个社会群体都有,这些媒体为何特别热衷于报道教师行业呢?实事求是地说,相对而言,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某些不良媒体一见到学校出事,就立刻兴奋起来,大骂教师的如簧之口立刻张开。他们为什么不热衷报道其它群体的不良***呢?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如果歪曲报道了某些不良群体,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但是歪曲报道了教育行业的事几乎是无需任何成本的,甚至连个道歉都不必。因为他们很清楚教师是软柿子,教师是没有娘家的族群,于是他们肆无忌惮,专门“欺负”老师!

这些不良媒体对教师负面形象的夸大报道又在公众面前大大降低教师的形象,使某些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如今的教师都是误人子弟,都是媒体上的不良形象。

“要是老师敢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我立刻去学校修理老师。”这是我亲耳听到过的。这些家长这样表态,好像学校里的教师都是坏人一样。这一切都要拜不良媒体之赐。而这背后的根源是没有机制可以真正保护教师的各种权益,教师是没有娘家的人。

二、教师穷

除了少数教师,多数教师还是比较穷。有钱的教师也是有的,如全国顶尖的著名特级教师,如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已经买过房的老师,他们不穷,有的甚至是有点钱。但是他们只占教师行业总数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教师的实际生活水平大致仅仅能维持基本的生存。以广大中西部地区为例,工作20年,月薪3000元左右的教师比比皆是,3000元左右大概就是中西部地区教师的平均月薪。然而如今的中西部地区除了蔬菜和房子远远低于一线城市外,其余的商品物价水平跟一线城市相差无几。2年前,在一次全国性的教研活动交流中,我意外得知,有些地区的老师几乎都会发展“第二产业”——开餐馆、茶馆等。据他们说,如果不发展“第二产业”,仅仅依靠教师工资养家糊口太难了。

当今的社会,收入少是难免让人瞧不起的。“一个穷教书的”成了我们教师另外一个最普遍的称呼,这个称呼道尽了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道尽了教师在普通民众心中真实的位置。

三、越来越激烈的应试教育对教师形象的负面影响

如今越来越偏离教育本真、教育初心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在很多人眼里,教师已不再是教书育人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不过是无情的应试教育这辆战车上的一员,他们不过是题海战术的执行人,他们不过是帮助学生无休止的刷题者。

实事求是地说,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多数教师的确丧失了传统教师应有的育人责任和人格光芒。我们不再是韩愈笔下的光辉的“师者”,所以我们也丧失了本该属于教师的“师道尊严”。虽然绝大多数老师都不想这样,不愿这样,但是应试教育像硕大无比的巨兽一样吞噬了一切传统的师者、学者,传统的“师道尊严”也渐渐被吞噬。

这样的教育伤害了学生,伤害了教育,也伤害了老师的形象。也让很多人觉得今天的教师虽然学历高了,文化高了,但是没有几十年前的老师更值得尊重。几十年前也是应试教育,但没有今天这么激烈疯狂。

什么时候教师越来越被人尊重了,那时的教育一定是好的教育,那时的教师行业一定是让人羡慕的行业,那时不仅传统的师道尊严会被传承,还会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教学有何借鉴意义?

教师职业理念包含教师观、学生观和教育观三观。教师观即教师对教师职业、教师责任教师角色和教师特点等方面的认知观念。学生观即教师对学生的特征、本质、成长等方面的认知观念。教育观即教师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和认知观念。

教育观包括什么?

在教师观中,教师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职业,在教育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起着传播人类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塑造人高尚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延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现代教师应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

而对于学生观的涵义,在教学史上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强***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支配地位,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中心论,主张教师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而新时代的学生观认为,教师应该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把学生当作朋友、同学甚至教师。

教育观中认为,教育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及其之间的信息传递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教育的主体,而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如语言、动作、表情、文字、图像、***、音频等向教育对象传递信息,以达到传播知识、培养人格的目的。

孔子的***后来都做过什么

一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即主张人的天赋素质相近,而人的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这一论断不仅被现代教育科学所证实,而且一直被推崇为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即倡导***都可以受教育,***都应该受教育。

强***育的平民化和公平性。这不仅在春秋旧战国时期就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为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对目前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普及高中教育乃至均衡城乡教育、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扩展资料:

古代教育思想的派别

1、儒家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论语中。

2、墨家思想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 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之”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鲁迅先生的教育观念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孔子周游列国,政治理想却无法得到实施,但孔子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广收***,大规模的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有72人。而且有很多皆为各国***栋梁,其中:言偃 (前506~前443)春秋时孔子唯一的南方***。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22岁时离乡北上,拜孔子为师,为其三千***中七十二贤之一。谦虚好学,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后学成南归,从游***无数,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唐代起先后被封为吴侯、吴公、吴国公及先贤言子等。清康熙间特设五经博士一员,由其后裔世袭。言偃对吴地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颜回(前521~前490)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孔子***。以德行见称。勤奋好学,笃信孔子学说,并“闻一知十”,领会深刻。为人平易谦逊,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在行动上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成为孔子最忠实、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屡称他品格高尚,说他“三月不违仁”,“不迁怒,不贰过”。33岁时去世。今曲阜城北陋巷街有颜庙,亦称复圣庙。今曲阜城东11公里防山之南程庄村东北角有颜子林,为颜回及其家族的墓地。

曾参(约前505~前435) 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 (今平邑)人。人们尊称为曾子。孔子***。乐道养亲,曾仕为小吏,以孝著称。认为"忠恕"是孔子" 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主张"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矢志不懈地实践孔 子学说。相传著有《孝经》和《大学》。在孔门中被视为道统的继承者,被后代统治者尊为 “宗圣”。《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18篇,已残,今存《大戴礼记》中,自《立事》至《天圆》凡10篇。清阮元有《曾子注释》。今嘉祥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有曾庙,又称宗圣庙。

仲由(前542-前480)春秋末鲁国卞(今泗水东)人。字子路,通称季路。孔子***。以政事见称。原为鄙野粗人,孔子设礼相诱,收之为徒。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冉求(前522-前489)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通称冉有。孔子***。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7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闵损(前536-?)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骞。孔子***。以德行见称。相传遭后母虐待,但为了爱护异母弟而自甘受苦,谏阻父亲驱逐后母,孔子曾特别表彰他的孝行,后人将他列入"二十四孝"之中。为人谦和、清高,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季氏令其担任费宰,逃亡齐国力辞。

宰予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我,通称宰我。孔子***。以言语见称。利口辩辞,颇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孟子称赞他“智足以知圣人”,但与孔子有较多的思想分歧。反对为父母服丧3年的礼制,主张改为1年,被孔子斥为不仁。曾在白天睡觉,孔子把他比作"朽木"和"粪土之墙"。一说后来到齐任临淄大夫,因与田常作乱被杀。其墓在今曲阜城东3公里古城村南约500米处。

子思(前483-前402) 战国初思想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孔鲤之子。相传是曾子的学生。早年一度居卫,游学齐国,曾困于宋。晚年返鲁,甚受鲁穆公尊礼。继承、发挥孔子的中庸思想,以“中庸”为自己学说的核心。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诚”说成是世界的本源,认为“诚者,物之终始”,强调“不诚无物”。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继承和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述圣"。《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23篇,已残。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相传均为其著作。墓在今曲阜孔林中孔子墓偏东。

孔门十哲

颜回

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颜回出身贫贱,一生没有作官。孔子赞叹说:“颜回真是难得啊!用一个竹筒吃饭,用一个瓜瓢喝水,住在陋巷里。要是一般人,一定忧烦难受,可颜回却安然处之,没有改变向道好学的乐趣!”颜回敏而好学,能闻一知十,注重仁德修养,深得孔子欣赏和喜爱。因此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颜回才29岁,头发就全白了,而且早逝。颜回死时,孔子哭得很伤心,说道:“自从我得了颜回以后,***们就更加亲和向学了。”“他发了怒,很快就会消解,从不把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有了错误,马上改正,决不再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这样好学的人了。”由于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所以至三国魏正始元年(224年)祭孔时开始以他为配享从祀之例。唐玄宗***八年(720年)被封为“亚圣”。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复圣”。《韩非子。显学》列为儒家八派之一(颜氏之儒)。

闵损

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鲁国人。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彰他的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汉代刘向《说苑》中曾记载:闵损幼年时遭后母虐待,他父亲知道以后,非常愤怒,要把后妻赶走,闵损反而为后母求情。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因为后母生了两个孩子,如果后母被赶走了,那三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他的孝行感动了父母,也深得远近人之赞赏。闵损守身自受,“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季氏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他却要来人婉言推辞,并说,如果再来召我的话,那我就渡过汶水出国去了。闵损是孔门***中唯一明确主张不作官的人。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冉耕

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人。以德行著称。后来,冉耕患了麻风病,不愿意见人。孔子去探望他的时候,站在窗外面握着他的手。叹息着说:“如果没有希望的话,这也是天命啊!这样的好人,竟然会染上这种恶病!他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冉雍

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冉雍出身贫贱,他的父亲行为不良,有人以此作为攻击冉雍的借口。孔子驳斥说,一头耕牛,也可以生出献祭用的小牛来;父亲不好,儿子不一定也不好。冉雍气量宽宏,沉默后重,深得孔子的器重,认为冉雍具有人君的容度,可以做地方长官。冉雍参加做过季氏再,以德行著称,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战国时期的荀况很推崇他,把冉雍与孔子并列为大儒。

冉求

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亦称有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冉求生性谦退,是孔门***中多才多艺的人,深受孔子称赞。冉求长于政事,尤其善于理财,曾任季氏宰。他很能带兵打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任左师统帅,以步兵执长矛的战术打败了齐国。趁这次得胜的机会,他说服了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后来由于冉求帮季康子聚敛民财,受到孔子严厉批评,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师生间的关系,足见师生相知深厚。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唐朝***27年(739年)被追封为“徐侯”。宋大中祥符两年(1009年)追封为“彭城公”(后改为“徐公”)。 端木赐

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他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见于《论语》中的孔门***与孔子的问答之言,属他最多,孔子器重他次于颜回。曾担任鲁国或卫国之相,最善于搞外交活动,曾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从而保全了鲁国。孔子对子贡的利口巧辞,有时也加以劝戒。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说:“和颜回相比,你自认为如何?”子贡谦逊地答道:“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他听到一分,可以了解出十分;我听到义愤,只能领悟到二分。”子贡与子路一文一武,犹如孔子的左右手,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之一。子贡很善经商,家境非常富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孔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胜过父子。

仲由

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因他曾为季氏的家臣,又被称作季路,比孔子小九岁,鲁国人。仲由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他生性豪爽,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仲由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常批评他,仲由闻过则喜,能虚心接受。孔子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有才能,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可以让他掌理军政大事。仲由作过鲁国的季氏宰;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

仲由一生忠于孔子。孔子说:“我的道如果行不通,就乘上小木排到海外去,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吧!”仲由保护孔子唯恐不周,不愿使孔子遭人非议。孔子说:“自从我得到仲由,就没有听到过恶语。”

在仲由63岁时,遇到卫国内讧,他为了救援孔悝与敌人展开搏斗。混战中缨冠被击断,他想到孔子“君子虽死而冠不免”的礼仪教导,在重结缨带时,被敌人砍死。他的死,对时年72岁的孔子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宰予

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鲁国人。宰予口齿伶俐,能说善辩,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之一。孔子常派遣他出使各国,如“使于齐”、“使于楚”等。宰予遇事有自己的主见,常与孔子讨论问题,很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改“三年之丧”为“一年之丧”,缩短丧期,遭到孔子的指责。宰予任齐国临淄大夫,因参与陈恒杀君***而被杀。唐***27年(739年)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临淄公”(后又改封“齐公”)。

言偃

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岁,吴国人。言偃长于文学。他曾在鲁国做官,出任武城的邑宰,极力推行礼乐教化。有一天,孔子路过武城,听到琴瑟歌咏的声音,很高兴,就微笑对着他说:“杀鸡何必要用宰牛的刀?”言偃听了回答说:“从前我常听老师说‘在位的学了礼乐之道,就能爱民,普通人学了礼乐之道,就很容易听从教令,好治理’,我现在就是实行这样的教化啊!”孔子听后,对随行的***们说:“你们听听,他讲得很对。我刚才说杀鸡岂用牛刀,只不过是跟他开开玩笑罢了。”言偃被列位孔门四科十哲(文学科)之一。其后学者在战国时形成一个较大的学派。

卜商

卜商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卫国人。子夏是孔子门高足,擅长文学。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古诗上‘美人轻盈微笑时酒窝多俏丽,黑白分明的眼睛顾盼多动人,在用素粉增加她的美丽啊’。这三句诗是指什么?”孔子说:“这是说,要画画,得先把底子打好,然后再加上色彩。”子夏说:“这不就是说,人先得具有忠信的美德,然后再用礼加以文饰吗?”孔子说:“启发我心志的要算卜商了,像这样,就可以根你谈《诗》了。”子夏被列为孔门四科(文学科)之一。他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论点。对后世儒生产了很大的影响。孔子去世后,他就在西河教学,当时的魏文侯曾奉他为师,向他请教国政之事。子夏的儿子先他而死,他哀恸过度,把眼睛都哭瞎了。著有《诗序》、《易传》。唐***27年(739年)追封为“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增谥为“东阿公”,后又改谥“魏公”。

宋濂的详细资料以及他的著作和官职

思想家没有不重视教育的。何况,在 20世纪初的中国,启蒙理想成为思想的主潮,教育,更成为这个主潮中最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启蒙主义思想家的鲁迅,同时必然是一位教育家,至少是一位关注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鲁迅本人是有教育实践经历的。他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就在师范学堂、府中学堂等校任教师,还当过学堂监督(校长),后又在教育部任部员,还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任过教职。他不但有教育实践方面的具体经验,对教育问题也有许多重要论述。自然,他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大多散见于他的一些杂文、书信中,甚至有些思考和见解是表现在一些***、散文创作中,总起来却足以表现出他丰富深刻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实际上,这也是和他作为文学家立志改造 “国民性”、“启发民智”的主张和出发点,完全一致的。

1918年,鲁迅发表了他的堪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之作的《狂人日记》,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在作品的结尾所发出的一声最为沉痛愤懑的呼喊----“救救孩子”----惊醒了一个时代,开启了一个有关启蒙与教育的重大话题。

1919年,正当五四处于***,鲁迅发表了著名的社会评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虽然说的是做“父亲”的原则,但实际上核心的问题正是教育,换句话说,也不妨把题目扩展为我们怎样做“教师”。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明确地提出了一个 “幼本位”的主张,即,要把孩子放在“本位”,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从孩子出发。他首先批判了传统***体系中的那种认为父亲对孩子有“恩”的思想,提出对孩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应该是出于“爱”。因为改“恩”为“爱”,所以父母与子女可以是平等的,父母应该不图回报,而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来养育子女。因为是出于爱,长辈甚至可以做出牺牲:“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最为无私的爱,从这段话中,不但可以看出鲁迅全新的教育观念,也可以感受到他博大的胸怀。

此后不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请鲁迅演讲,他又一次涉及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这次演讲的题目是《未有天才之前》。从表面看,他谈论的是文艺问题,是 “天才”的期待与培养问题,而事实上,仍是青少年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

鲁迅演讲的主旨是希望 “天才”的培育者----民众(以“花朵”比拟“天才”,则这“培育者”即为“泥土”)克尽其力,坚苦卓绝地做好培育爱护“天才”的工作。他的基本观点是:没有好的泥土,不可能培育出好的花朵。这好的“泥土”应该是怎样的呢?他认为:首先是不要用太多旧思想旧传统薰染青少年,简言之,就是要“脱离旧套”;其次是鼓励青少年大胆吸取新知识新思想,就是“扩大了精神”,“收纳新潮”;再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便是要爱护青少年,不要怕他们幼稚,不要责怪他们无知,更不要动辄打击以至扼杀他们。鲁迅说:“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因为幼稚,当头加以戕贼,也可以萎死的。”

对于怎样看待孩子的 “幼稚”,在后来的一些场合鲁迅还曾有论述。他认为,对于孩子们来说,幼稚是他们发展过程中极为正常的事,一点也不值得奇怪,没有幼稚就没有发展,没有成熟。我们决不应该因为孩子的幼稚而扼杀其发展和成长。他曾说:“至于幼稚,尤其没有什么可羞,正如孩子对于老人,毫没有什么可羞一样。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就好。倘说待到纯熟了才可以动手,那是虽是村妇也不至于这样蠢。她的孩子学走路,即使跌倒了,她决不至于叫孩子从此躺在床上,待到学会了走法再下地面来的。” (《无声的中国》,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1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也正因为是从 “幼本位”的观点出发,鲁迅针对中国长时期强调的“师道尊严”提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关系”,要求老师对学生应该“和蔼若朋友”。他说:“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见《鲁迅全集》第1卷,第1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又说:“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19330618》,见《鲁迅全集》第12卷,第18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鲁迅曾为当时所谓的“教育”忧心感喟,他说:“我们是忘却了自己曾为孩子的时候的情形了,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才,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即使因为时势所趋,只得施一点所谓教育,也以为只要付给蠢才去教就足够。于是他们长大起来,就真的成了蠢才,和我们一样了。”(《看图识字》,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文言文《师说》优质教学设计

1310年 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 1岁

十月十三日,出生于江浙行省婺州路金华县(今浙江金华)潜溪村。

1318年 元仁宗延佑五年戊午 9岁

与义乌(今属浙江)贾思逵之女贾专订婚。

1321年 元英宗至治元年辛酉 12岁

从塾师包文藻学习。

1324年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甲子 15岁

进府学从闻人梦吉学习。

1334年 元顺帝元统二年甲亥 25岁

与贾专成亲。赴浦江(今属浙江)从吴莱学习。未几,代吴主郑氏东明精舍教席。

1346年 元顺帝至正六年丙戌 37岁

于浦江仁义里孝门桥建寝室三间。

1349年 元至正九年己丑 40岁

因大臣推荐,擢将仕郎、翰林兼国史院编修官,固辞。入仙华山“小龙门”中为道。在此撰成《龙门子凝道记》等。

1350年 元至正十年庚寅 41岁

携家迁至浦江仁义里孝门桥。

1351年 元至正十一年辛卯 42岁

与同门友戴良编定其师柳贯诗文为《柳待制文集》及《别集》。

1354年 元至正十四年甲午 45岁

再建前轩三间(青萝山房)。在此撰成《潜溪集》、《芝园集》等。

1358年 元至正十八年戊戌 49岁

朱元璋军队攻取浦江,偕夫人贾专、仲子璲、长孙慎避兵入诸暨。

1359年 元至正十九年己亥 50岁

携家还金华故庐。朱元璋命宁越府知府王宗显开郡学。王宗显延宋濂为五经师。

1360年 元至正二十年庚子 51岁

三月,以胡大海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应征至应天。

闰五月,以宋濂为儒学提举司提举。不久,奉命授朱元璋长子朱标经学。

1364年 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 55岁

十月,改任起居注。

1365年 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 56岁

三月,卧病京师官舍,朱元璋命归养金华。寻丁父忧。

1367年 吴元年丁未 58岁

四月,复迁浦江仁义里。

1368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 59岁

十一月,命纂修《元史》,任宋濂为总裁。

1369年 明洪武二年己酉 60岁

春,召至京。

八月,《元史》成159卷。

1370年 明洪武三年庚戌 61岁

正月,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

七月,修成续史53卷上进。以“失朝”由翰林学士降为编修。

1371年 明洪武四年辛亥 62岁

二月,授奉仪大夫、国子司业。

八月,任京畿乡试主考官。坐仪孔庙礼迕旨,降为安远县(今属江西)知县。

1372年 明洪武五年壬子 63岁

二月,召为礼部主事。

十二月,授奉仪大夫、太子赞善。(此前任过承事郎。)

1373年 明洪武六年癸丑 64岁

正月,择举人中年少俊异者,擢便修,令入文华堂学习,以宋濂为师。

五月,为《昭鉴录》作序。

八月,命编修《大明日历》,以詹同、宋濂为总裁。

九月,授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太子赞善大夫。

1374年 明洪武七年甲寅 65岁

五月,《大明日历》编成,又据《大明日历》辑成《皇明宝训》五卷。受命与詹同议大祀礼。

十一月,受命考定丧礼。

1375年 明洪武八年乙卯 66岁

九月,明太祖命皇太子朱标及秦王等出游凤阳府,以讲武事。诏宋濂等从行。

十二月,赠父文昭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母陈氏封德人。

1376年 明洪武九年丙辰 67岁

正月,命宋濂等议定王国所用礼乐。

六月,授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仍兼太子赞善大夫。以送连长孙慎微殿廷仪礼司序班,次子璲为中书舍人。

十月,监察御史吉昌等弹劾宋濂等诣阙奏事、僭行左门、有违礼仪。诏宥之。

1377年 明洪武十年丁巳 68岁

正月,追封祖、父。赠父嘉议大夫、礼部尚书。母为淑人。赠祖亚中大夫、太常少卿。祖母金氏赠淑人。封妻贾氏淑人。令致仕还乡。六日陛辞,十日乘舟离京。

九月,来朝。

1378年 明洪武十一年戊午 69岁

十二月来朝。

1380年 明洪武十三年庚申 71岁

十一月二十八日,宋濂长孙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杀。次子璲受株连被戮。宋濂当连坐,因马皇后及皇太子救援,改全家贬谪茂州(今四川茂汶)。

宋濂夫人贾专卒,葬浦江青萝山。

1381年 明洪武十四年辛酉 72岁

五月二十日,宋濂行至夔州(今四川奉节)自经卒,葬夔之莲花峰下。

作文《我与宋濂的对话》要写什么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

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宋濂从小勤奋好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

在非常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懒。

当他出外去追随老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

酷寒的冬天、凛冽的冷风,大雪积了好几尺深,脚、皮肤都冻裂而不知道。

他博览群书,最终成为明代的大学士。

时光过去了600余年,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与600余年前相比,发生了不可同日而语的变化。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 有时候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窗外;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我缺乏应有的兴趣和 *** ;父母不惜自己省吃俭用,为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我却不知心存感激……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

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有大的进步,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因于不如宋濂专心和勤奋了。

我曾经看过标题为《要“穷”孩子不要“富”孩子》这样一篇文章,印象很深。

这是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

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

但是,父母却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

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

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磨炼其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我从宋濂身上学到了什么,作文、、500字左右

宋濂写这篇文章时已经69岁了.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儒,宋濂给一个同乡的小青年写文章,多说些教训的话谁也不会认为过分.但本文主要不是以教训的口吻写出,而是回忆自己求学时的艰辛,从而勉励马生奋发学习.宋濂回忆的内容是十分生动的.家贫,买不起书,只好借.借书要讲信用,到期必还.于是,只好抄录,容日后细读.求师更加艰辛,须跑百里之遥,向“先达”“执经叩问”.古人讲究“师道尊严”,不像今天提倡“师生是朋友”.宋濂必须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请教老师,甚至连说话的语调,脸上的表情都要格外注意.否则,“先达”认为“孺子不可教”,你就永远失去了求教的机会.我们不提倡这种师生关系,我们认为师生间应融洽些,谈笑风生,未尝不可,甚至可以开开玩笑.但应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作为学生,你要想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没有谦虚好学的态度是不行的.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就是以一颗虔诚之心打动了师长而尽得其传.有的中学生认为今天不需要宋濂这套迂腐之论了,其实不然,宋濂讲的道理,今天仍有意义. 我们最受感动的是宋濂“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了.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是艰难困苦的折磨.宋濂以其名臣重弼的身份回顾少时求学艰辛,其心中必定感慨万千.我们佩服宋濂的心态.人,生活中常遇到不平衡,尤其是同学、同事之间.别人吃得好,穿得好,花钱如流水;而自己节衣缩食,囊中羞涩,这种强烈反差对一个人的心理考验是十分严峻的.谁能在这种考验中经受得住,谁就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有的人,把持不住自己,走向另一条路了. 当今的中学生,比吃比穿之风甚盛.有的中学生月消费抵得上一个普通职工的月工资收入.非名牌不吃,非名牌 *** .比宋濂的“同舍生”强多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宋濂式的人物?有.他们像宋濂一样,埋头学习,刻苦勤奋,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大学;有的还有所发明创造. 文章现身说法,对比鲜明,语言朴实,描述生动,毫无矫揉造作之嫌,处处表现出一位长者的厚道.“余幼时即嗜学”,既平实又生动,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亲切感人.“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意蕴绵长,回味不绝.整篇文章,浑然天成.

宋濂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收于《古文观止》是同朱元璋同名的什么?

阅江楼记阅江楼位于南京城西北狮子山上,濒临长江。

景区内有阅江楼、玩咸亭、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静海寺、古城墙等30余处历史遗迹,是一个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米,周长2公里,有"狮岭雄观"之美誉,为金陵48景之一。

1374年,朱元璋在卢龙山设8万伏兵,击败陈友谅40万人马,为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础。

为纪念这一胜利,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人佳,入选《古文观止》。

600年来,阅江楼虽有2篇文章流传于世,却是有记无楼。

宋濂的简介

(1310~1381)明初散文家,字景溪,号潜溪,浙江金华人。

自幼好学,早年师从散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少负文名,元至正九年被荐为翰林编修,他固辞不就,隐居山中。

朱元璋称帝后,任命他为文学顾问、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

洪武二年(1369)奉旨修《元史》,后因涉案被请四川茂州,途中病故,正德时追谥文宪。

宋濂推崇宗经。

认为只有孔子之文“才称之为文”,“六籍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子次之,欧阳子又次之”(《文原》),对于违背“温柔敦厚”传统的文章一律***取否定态度。

他擅长散文创作,尤以传记文成就突出。

代表作《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等文章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宋濂善于抓住一些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并通过个性化语言的运用刻划人物,艺术成就较高。

他的写景散文数量亦不少,且风格近似欧阳修,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涧修禊诗序》、《环翠亭记》等。

宋濂亲自经历了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故他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往往在生动的描述中包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

曾受业于浙东大儒吴 莱、柳贯、黄潽。

元末隐居于乡里,一度信奉道教。

至正二十年(1360)为朱元璋所征 召,明开国后为《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明初朝廷“一代礼乐制作, 濂所裁定者居多”,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史》本传)。

后因其孙宋慎受胡惟 庸一案牵连,全家谪徙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

有《宋学士文集》。

道统文学观由来已久,但这里也有区别: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 理论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宋代理学家看到 他们的不彻底性,于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论点,以防文人在“道” 之外又受“文”的诱惑。

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

在《文原》一文 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 里,文亦在哪里。

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 (《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

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 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 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 经之文”。

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

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 修正史多沿袭之。

《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 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 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

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 性的后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 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

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 扭转,也还是有困难。

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 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 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

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 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

如《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士” 的精神面貌,开头描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颇有情趣: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 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 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见。

又如《鹿皮子墓志铭》详细介绍陈樵“屏去传注,独取遗经”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 就,《竹溪逸民传》写出一个出世高士的形象,由于作者对不同的人物个性能取一种同 情的态度,都写得较出色。

《送东阳马生序》自述早年在贫寒中求学的艰苦,也很真实 动人。

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

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 秀美。

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

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 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 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

读完宋濂的故事,写一篇习作120字

宋濂的敬师之道,不仅流传千古,而且他的诚惶诚恐,谨小慎微,也可与程门立雪相媲美了。

可怜了家境贫寒的宋濂了,不仅少不了公子哥阔少爷的讥讽,连追慕已久的名家大儒也是严声厉色,叱咄连连。

但若宋濂刚毅不屈,满腹怒气拂袖而去而去的话,也不可能有跻身明初诗文三大家的成就了。

一切事物的对与错,都由诛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若我们与宋濂一同求学于学馆,并且发扬个性,就算文辞再华美,天资再高,也会被强烈的师道尊严扫地出门。

反之宋濂走入今日的学校,面对老师“色愈恭,利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不仅会被同学们视为异己,而且糟糕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一定会造成面试屡败屡战的后果。

我们是***吗的,当从师畏师的传统师生关系转变为民主平等时。

我们可以大胆的提出质疑,勇敢的发表见解,率真的指出错误。

向老师交流沟通、倾诉。

不仅仅可以更快的进步,而且与老师的沟通之中也增加了沟通能力。

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宋濂也许在读书中会淡去言不由衷的不快,但在一次次的欲言又止之中,封建制度已经将他求知、探索的天性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也不由得使人在赞扬他勤勉好学的同时萌发一丝悲哀。

这便不由得引出孙中山“学问”的故事了。

年幼的孙中山与宋濂面对的同样是严厉的教书先生,孙中山勇敢的提问获得回答;宋景濂的谦逊同样也使他学富五车

此时用对与错在形容则不是太过偏激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总想把过去的事套入我们今天的时代。

正如我今天写着宋濂敬师的封建性,如果宋濂能够看到孙中山学问的故事,也恐怕只会微微一笑吧?...

写给《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宋濂的一封信。

急急急~700字啊~一定要是...

尊敬的老师:您好。

看过您写给我的赠序,我深深地为您的治学态度所感动,知道您作为对晚辈的殷殷期望和谆谆教诲。

现在的学习条件确实比以前好得多。

正如您所说的,可以随时向老师求教.可以博览群书.可以坐在大厅读经典古典……从前我自以为已经很珍惜在太子监学习的机会了。

也自以为真的珍惜时间了.可读了您对求学经历的自述.我才知道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我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如今依旧坐在学府中学习,但不同的是,每次我都回想起您的艰苦的学习条件,于是就更认真谨慎地对待学习,丝毫不敢放松。

我作为优秀的学生得以到国子监学习,吃穿全然不用顾虑,现在穿着绸缎的衣服、戴着宝石装饰的帽子的贵公子随处可见,我并不以为奇特。

只是我从不像他们一样穿戴,我明白学习贵在专心,有了那么多的宝饰,自然不专心,业不精便是自然的事。

今天老师您也在赠序中提及这一点,我颇感高兴,同时也感觉到您对我的期望:要一心向学,将来要学有所成。

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会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与同辈人在一起也会“择其善者而从之”。

您从前的学习、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却能学有所成,遍观群书。

而今我作为晚辈,又是国子监的学生,条件优越,是没有理由业有不精、德有不成的。

我将借鉴您的学习经验,记住您的教诲,时刻提醒自己要学有所成就得勤奋、专心。

再次感谢您对我的殷殷期望和谆谆教诲。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学生:马君则2009年5月30日

求一篇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的600字作文

读完宋濂的《》,我有数不尽的感受想要表达出来。

宋濂——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家境贫寒却依旧嗜学;天大寒却弗之怠,从不逾约;踏深数尺雪,皮肤皲裂而不知;以中有足乐者而从不慕同舍生……回忆过去,再想想现在。

我们生活在样样现代化的社会,在家里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在学校里,还有老师教我们读书做人……国家和社会也处处为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创造条件。

可是我们呢?我们曾几时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心却飞到了外面的世界;听着老师的教诲,却想着明天要怎样躲避考试;父母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却从未学会理解他们……我感动于家贫却依旧嗜学的宋濂,就像人们感动于那个天黑了都不肯回家的孩子一样。

辗转六百多年,当今的社会条件与宋濂那时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是,当今社会又有哪几个杰出的人才能够与宋濂相提并论呢?这也许就是环境变化的原因吧!艰苦的环境可以使人坚强,幸福的环境却会使人懒惰。

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

文章介绍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个家庭都相当富裕。

但是,澳大利亚的父母却秉着再富不要“富”孩子的原则,让孩子们过着清贫的生活。

冬天,父母让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炼他们的意志;从小让他们到大海中冲浪、冒险,锻炼他们的胆量……我想,也许这就是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够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如今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我更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青少年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磨炼我们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我们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宋濂正直这篇文章叙述了宋濂怎样的两个故事,表现了宋濂怎样的性...

宋濂曾与客人饮酒,明太祖暗地派人察看.第二天,他问宋潦昨天是否饮过酒,在坐客人是谁,吃什么东西.宋濂全都按事实回答.太祖笑道:“的确是这样,你没欺骗我.”隔了些日子,太祖又召宋濂去,问到关于群臣的好坏,宋濂只挑那些好人好事作回答,并说:“正派人和我交游,我了解他们;那些不良之辈(不跟我来往),我不了解他们.” 性格特点正直坦诚.君子之风.

关于诚信的作文500字的

我在书中看到:宋濂爱读书,因为没钱买,只好去借。

每次借书都讲好归还时间,人们都愿意借给他。

一次,宋濂读到一本好书,就要把书抄下来,但还书的时间要到了。

于是不顾夜寒,连夜把书抄了下来。

白天,他把书还给人家。

人家看到还是那么好、那么完整的一本书,就对宋濂说:“你还要看什么书,自己挑!”后来,宋濂成了一代文豪。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是为人之本。

只要我们信守承诺,就能得到更大的“财富”。

不是说黄金有价诚信无价吗?所以“上帝”给了那个身无分文的人一筐“诚信”。

因为诚信创造了财富。

只有恪守诚信,“财富”才会源源不断地到你手中!这时候你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就那我来说吧!那一次,原本与姐姐约好去陶庄。

可早上天气一点也不好,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本来我想:下雨嘛,姐姐应该不会等我了,我就不去了。

可转眼一想:万一姐姐在等我哪,我不是让她白等了吗?我还是去比较好。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真是这样。

我匆匆忙忙地去了,发现姐姐正等着我哪。

嘿嘿,雨也停了,于是我和姐姐去镇上兜了一圈。

一路上尽是欢声笑语。

那一天我收获的是快乐。

所以,朋友,记住:“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有了诚信,不管你的人生是否够精彩,你都成为一个为快乐的人。

...

在我记忆的大海里,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但是伴着我成长的脚步,我已经淡忘了一些快乐和悲伤的事,但每当想起一个人时,我都会对他肃然起敬

在一个阳光明睸的早晨,我正在屋里写作业,妈妈突然叫到我说:“儿子,咱们家的土豆没有了,你出去买一点吧。

”我接过钱,爽快地答应了,蹦蹦跳跳地去菜市场了。

我没走多会儿,天突然阴了下来,我想:不好,天要下雨了,我要快一点。

我加快了脚步。

到了菜市场,我问一位大叔:“土豆多少钱一斤?”“三块五。

”啊,这么贵,把所有钱加起来都不够,我心里想。

这时,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拽住了我的衣服,说:“大哥哥,买我的菜吧,我的菜是刚从地里 *** 的,可新鲜了,才一块五一斤。

”我买了他的菜,匆匆回家了。

到了家,我要把剩的钱还给妈妈,可是我这才想起来,那位小弟弟还没找我钱呢!我拿了一把伞跑了出去,这时,老天爷已经忍不住了,哇哇大哭起来,我撑起伞,坚难地走着,生怕自己摔一大跤。

这时,我看到了这位小男孩子了,他好像在等谁。

我走了过去,还没等我开口,他就对我说:“大哥哥,你的钱。

”给完钱后,他就提着菜篮回家去了。

我看了看手里的钱,心里想:这是一位多么诚实的小男孩呀,要是***都这么诚实,世界上还会有这么多的***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宋濂的详细资料以及他的著作和官职

尊重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和课文朗诵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2。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出示投影: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项?( )

 A 襄(xiang) 句读(d6u)

 &苌(zh6ng)弘 聃(dan)

 C贻(yi) 谀(yu)

 D.蟠(pan) 六艺经传(zhuan)

 答案:C

五、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注意读准停顿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1。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孰能无惑(谁:疑惑)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子的读法) ④圣益圣,愚益愚(更加、越发)

 ⑤官盛则近谀(奉承) ⑧圣人无常师(常有)

 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⑧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久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④⑥⑧ D.③⑥⑦⑧

 答案: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常,固定的;相,互相)

 2.出示投影:

 辨别、解释下列各组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传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 1 惑而不从师

 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答案:传:①动词,流传;②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师:①名词,老师;②动词,从师。从:

 ①动词,跟随;②介词,自。

 3.出示投影:

 (1)下列句中?乃?字的义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其皆出于此乎

 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D.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答案:(1)D(A中的意为?是?;B中的意为?才?,副词;C中的意为?只是?;D中的意为?竟、竟然?)

 (2)D(D中?于?意为?对?;A中的意为?在?,介词;B中的意为?从?,介词;C中的意为?在?) :

 4.出示投影: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试加以辨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从而师之 .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是故***不必不如师

 (7)师不必贤于***

 点拨:(1)古今用法不同。?学者?在这里是指?求学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则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古今用法不同。?从而?在这里是两个词,即动词?从?和连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连词,表示目的和结果。

 (3)(4)(5)(6)古今用法相同,意思分别为?所说的?;?一样,差不多?;?先和后?;?赶不上?。! (7)古今用法有别。?不必?在这里是?不一定?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副词,表示?不需要?的意思。

 七、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八、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内容层次。

 2.试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习课

 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朗读或试背情况

 三、研习课文

 1.研习第1段

 (1)教师范背第1段。

 (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板书: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然后下定义作结论

 2.重点研习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板书:对其子?对自身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3.具体研习第3段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板书:师生关系、师道关系。事例论证、引用论证

 4.具体研习第4段 .

 (1)提问: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四、探究阅读

 探究课题:如何认识《师说》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可出示投影,提供参考例子。

 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节选)(黄德焘)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是没有直书,没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两个分论点,在第一节一并提出:一个是回答?为什么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和?怎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

 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从第一节?古之学者必有师?,到第二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到第三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到第四节?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仅仅从这些,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第二节仅仅论述?为什么要从师?,第三节仅仅论述?怎样从师?,第四节是交待写作缘由,可见?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可以把分论点综合起来(节选)(吕其憨)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

 那么《师说》有没有中心论点呢?

 《师说》提出的若干观点,它们之间不存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也不能从中选出一个?主要的?作中心论点。然而我们却可以把两个分论点加以综合,总结出其中心论点,即:本文阐明了一切学者必须有师并相师的从师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论点相加,共同组成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相互关系之一种,这种情况所在多有。例如,茅盾《谈的人物和结构》一文,阐述了两个分论点,即《水浒》的人物描写值得学习,《水浒》的结构艺术值得学习;而全文中心论点可以是这两个分论点的综合:《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艺术是值得学习的。

 《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3.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节选)(郑金法)根据本人多次教学《师说》的体会,读文应着重段落内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论点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读课文。

 或许有人要问:《师说》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师说》没有像《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和《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样有个现成的句子作中心论点,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语参》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土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五省(区)编的1983年版《中语参》也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阐明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两者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未用?中心论点?一说,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语,说明《师说》确实没有中心论点句。

 4.?古之学者必有师?不能看作《师说》的中心论点(节选)(丁勤中 赵存志)

 笔者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具备中心论点的资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写作目的,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在论证之列。韩愈作《师说》的目的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发从师学习的原则,弘扬从师学习的传统。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论证?古之学者?是否?有师?这一问题。

 第二,析文题含意,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属从师道理范畴。师说,即?谈从师的道理?。

 ?要不要从师?并不取决于?古之学者?是否从师,而是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又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看来,?古之学者必有师?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从师?的问题。它也不属于从师道理的范畴。

 第三.看论证过程,可知《师说》并没有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组对比都是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表明了倡导?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正确从师原则的必要性,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四,说到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观点有必要论证吗?显然没有必要。

 那么,?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人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人点独运匠心,它既为下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慨叹设置了一个伏笔,又为第三段构建对比提供了一个备用参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没有任何理由作为《师说》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还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师说》论述了两个观点(李义 谢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进展的阶段的表现,是作者逻辑推理的过程的体现,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证明文章的一个观点,它不可能证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否则,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无章法。《师说》一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关于从师学习的两个观点。其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从师之作用及从师的必要性予以简洁有力的阐述,接着又对从师学习的目的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出第二个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行径,从批判反面的现象中证明了第一个观点。第三段正面论证了第二个观点。第四段交待写作的原因,并以赞扬李蟠?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择师之道,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提出的两个论点。(以上5个观点均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

 五、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3.阅读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见《语文读本》P208)

尊重教育的基本内容:

教育是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尊重教育首先要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是对教育的最大尊重。同时,也要尊重教育工作者,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如何尊重教育呢?第一,教育部门要按教育的客观规律来办学,社会各界要按教育的客观规律来评价教育、要求教育。第二,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高尚的事业,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

“尊重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

如今,体罚学生的现象不多了,可“心罚”还是屡见不鲜。“尊重教育”的实质就是教师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获取知识的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对于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一直强调的是“师道尊严”,这本身并不错,但由于过分突出这一点,而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的应有尊重。有些教师为了显示“师道尊严”,对学生则表现了过分的严肃,让学生觉得其可敬而不可亲,也就只能敬而远之。有的教师甚至摆出“惟我独尊”的架势和“家长制”作风,完全把学生置于被动、消极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培养教育学生,而且不利于形成学生的“尊重”意识和习惯。

“尊重教育”是对传统意识的一次强烈冲击。对一些现成的做法已经视为正常自然,早已深深积淀于意识深处,以至于习惯成自然,见怪不怪了。比如师生谈话难以做到平起平坐,使学生感到不安;学生迟到了要喊“报告”,老师当众责备,使学生感到尴尬;还有的动不动就翻学生书包,使学生感到隐私权受到侵犯等。这些在无形中伤害了学生,而我们还觉得是应该的。而“尊重教育”则把这类看似正常的做法彻底抛弃,极大地显示了“尊重教育”的人情味和人性化色彩。

近来学习十六大报告,时时被精辟的论述所吸引,尤其是其中的“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是让人感动。这“四个尊重”涵盖了一切领域和各个方面,其意义不仅仅是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重视,而且是对“尊重”的呼唤与倡导,其意义十分重大。

人都有被尊重和赏识的心理需要,这也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要体现。有了尊重,才会有和谐;有了尊重,才会有安定;有了尊重,才会有发展。人生和社会不能缺少“尊重”。

尊重只有形成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才能使其真正得到自然体现。而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的时代风尚,就必须从孩子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