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无为是何意_什么叫清静无为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13 0
  1. 关于人生的诗句
  2. 老子不争
  3. 历史上张姓 刘姓 和丛姓都有哪些名人啊?越多越好
  4. 《左慈》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左慈》人物故事小传
  5. 孟浩然的诗

蝴蝶梦

越剧

实况

清静无为是何意_什么叫清静无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楚王孙:丁笑娃 ***楚王孙:丁笑娃 鹃儿:盛舒扬 鹿儿:章燕 田喜:章海灵 田秀:王志萍 小寡妇:王志萍 庄周:丁笑娃

伴唱:〔我所思兮远在天涯,欲往相从兮似隔万重烟霞,似隔万重烟霞。我所盼兮游仙归家,欲往相依兮碎了梦中图画,梦中图画。〕

田秀:年年伴竹做针黹,绣成蝴蝶寄心事。欲知无限酷相思,尽在这浓浓密密、针针线线、缕缕丝丝。雁归人未归,无怨只有痴。

鹃儿:**是侯门独苗千金体,违父命自把郎君选。你眼里他是人中杰杰中奇,是天下男子无二独一。恨不能心傍心,影随影,含他在嘴里,化他在怀里。可他对**不在意,新婚三朝就把家离。今秋若还无行踪,我看你不如回转娘家里。

田秀:与庄周奇人奇书结奇缘,有幸成绝俗绝伦好夫妻。他神游云海为悟道,我留守寂寞情相依。虽挥不去缕缕缠绵苦相思,也总不能凄凄惨惨常戚戚。居南华,清幽地,伴清风明月,正好读书悟***。让淙淙溪水怡我性,任山风絮语解我谜。人融山水心自平,再长等待我愿意。鹃儿啊!绣蝶寒衣虽难寄,蝶儿双飞总有期。

田喜:想当初先生曾做蝴蝶梦,还说梦详梦兴意稠。说人梦蝶兮蝶梦人,是一道绝妙玄题可深究。今日我卖绣品草药山下走,猛见告示贴街口。说有圣贤来传道,讲题就是周梦蝶来还是蝶梦周。我预感有喜来报喜,这定是你们夫妻团圆好兆头。

田秀:人归美亦归,妆盒拂尘开。淡敷胭脂添明艳,轻点黛眉增光彩。换我红嫁衣,戴我绿玉佩,叫夫君依然惊我美,惊我美。

楚王孙:好一座人间仙境啊!望脚下一朵两朵白云绕,迎面来三片四片红叶飘。耳边厢秋雁轻啼五六声,访庄子登越峰岚七八道。九曲幽径不通樵,果然是清虚盛地十分逍遥。

楚王孙:蓦地一道彩虹掠过,是真是幻邂逅嫦娥。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相见却在云深雾绕处。她是谁?谁是她?红衣绿佩衬婀娜,可曾结丝罗?真若一瞬成永恒,这无底相思今生今世命中注。

田秀:劳公子怀诚意亲到南华,请容我代夫君面谢答话。先生他不求闻达遁迹天涯,一向视功名富贵如浮云尘沙。屡拒卿相辞高聘,这千金礼也万难收下。夫效鹏鸟自在翱翔,寒舍是清静无为淡泊人家。曲径深涧走累贵客,违慢处歉敬一杯云雾茶。

楚王孙:绕梁音回响深谷,开言处吐玉含珠。才撼她花月神容人间无,又惊这松柏襟怀实堪慕。总以为秀外惠中难两全,未料想完美如许藏深坞。我奇思暗慕忍不住,再看一看圣哲夫人贤内助。止止止,莫莫莫,省省省,错错错。圣门同心花一朵,岂容邪念生恋错剪错。此乃姑射神女府,岂留俗子与凡夫?纵想留也不敢留,再留定然要闯祸。

庄周:为什么十年不见桃李更艳?眼前人神***风韵更胜当年。三分腼腆醉明眸,两朵红云浮笑靥。莫非老天心也偏,不向美人年痕添?

庄周:鲜艳艳一身美嫁衣,红扑扑两眼醉且迷。说是迎我夫子归,未卜先知太离奇。风流倜傥楚王孙,匆匆离去又何意?她十年等,等得住,她十年守,守得成。世间难测女人心,爱河最怕斜风起。蓦地一股酸酸味,翻起心头重重疑。哲人爱解大千谜,此酸味不关风月只为推理。

伴唱:〔我所思兮远在天涯,欲往相从兮似隔万重烟霞,似隔万重烟霞。我所盼兮游仙归家,欲往相依兮碎了梦中图画,梦中图画。〕

伴唱:〔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庄周:白云深处野渡头,身影常共月轮流。超然物外多自在,无欲无为也无求,也无求。不喜做者不劳神,不愿看着眼不瞅。堪叹世人难悟道,离不开哀死哀生、争名争利、爱爱恨恨是非沟,是非沟。

庄周:见前方垒垒冢丘,风送来哭声悠悠。白衣女手执纨扇扇坟头,这荒唐举倒别出心裁去问缘由。

小寡妇:村女被唤做小美人,却从不曾招蜂惹蝶自看轻。成亲恩爱一年整,不料丈夫命归阴。临终遗言仅一句,坟干方能再嫁人。三月来青坟未见干半分,说媒踏坡门,流言纷纷。没奈何敢做敢为自决断,干脆天天来扇坟。他说道“花开能有几日鲜?华年易逝不容等”。我也恐坐守黄土红颜老,更怕流言葬缘分。常言道“青春无价须自珍”,我我我,我就想,我就想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再嫁人。

庄周:好一句“青春无价须自珍”,好一个率真单纯的小美人。就凭他信我老庄掏心窝,我也要借用道法去帮衬。

庄周:月有圆缺天有阴晴,谁能挡雨露霜雪应时生?凭你纤纤手中一把扇,哪能扇得水不剩?要你在不干坟前等干坟,分明他不愿你美人再嫁人。

庄周:女人女人终究女人,越是美人越难信任。哲人此论一言九鼎,谓予不信,我妻身上戏作验证,我妻身上戏作验证。

田喜:淡淡的相思脸上写,沉沉的离别肩上背。守住青山与绿水,不使流失心中爱。为重文章千古事,惯于寂寞共等待。成全先生做学问,从无怨,从无悔。如今迎得先生归,愿她像红梅逢春含笑开。

庄周:今夜破戒同畅饮,谢妻痴守情意深。请请请,蝶杯同饮酒三盅,来来来,我鼓盆配你唱新声。闹它个一醉方休少年狂,这才叫久别重逢胜新婚。

田秀:鼓盆相欢兮醉里同舞,十年重聚兮考你旧赋。记否记否兮枕上私语,两情相悦兮洞房之初。

庄周:枕上私语兮你知我知,夫妻联对兮新娘试夫,新娘试夫。

田秀:恩爱窠,相思果,

庄周:相思果,恩爱窠。

田秀、庄周:愿你我终老南华长相伴,长相伴,爱似蜜语甜如故,甜如故,甜如故。

田秀:扇坟故事虽荒唐,常情无奈亦堪伤。孤寡无助日难度,唯期嫁一个知冷知热、知痛知痒好夫郎。敬先生善解人意救弱女,堪慰她敢作敢为坦荡荡。

庄周:听其言,透心凉,果然是天下女人一副肝肠。夫人啊!难得你惺惺相惜论情常,看起来此扇宜由你收藏。常情一旦不寻常,这纨扇兴许你也好派用场。

田秀:你琴瑟借扇弹别调,我拨弦何以来和唱?有十年痴守做情证,难道还用得着此扇续荒唐?续荒唐?

庄周:一要你三分三薄棺简殡殓;二要你不埋不葬停尸设灵草堂前;三要你清静守孝,谢绝那八方吊唁。娘子能依此三件,我就瞑目赴黄泉。

伴唱:〔我所思兮远在天涯,欲往相从兮似隔万重烟霞,似隔万重烟霞。我所盼兮游仙归家,欲往相依兮碎了梦中图画,梦中图画。〕

田秀:才忆新婚庆重逢,欢歌瞬间变丧钟。生离何长长?死别何匆匆?难道说人生遭际真是命?这命运又由谁操纵?难道说天聋地聋道也聋?恁叫我房空院空心俱空?问苍天旷世哲贤还有谁?怎忍他未做真神成鬼雄?想先生芒鞋踏破烟霞境,常相伴水淼淼,山重重。怜先生抛家舍妻迷道学,美少年熬成了鬓白翁。总以为天佑夫君满玄功,也不负我赖一盏心灯守十年幽衷。谁料风吹灯骤灭,希望成噩梦。谁继圣贤志?宏论怎传颂?恨妻无才承伟业,爱莫能助愧在胸。只能对茫茫大山、凛凛寒风,将逍遥秋水日夜诵,只能陪月光冷冷、白帏沉沉,长忆夫君影朦胧,夫君哎!

***楚王孙:敬师娘守诺情情深意长,遵遗言我岂敢入室登堂?只求在廊檐下就地守灵,香三炷烛一副草席半张。从今后天天拜读先生华章,夜夜祝祷师娘安康。

***楚王孙:从此泪烛隔墙明,门内门外同守灵。数看圆月成残月,桐叶青转黄,山枫红更深。灵堂上她一潭清泉心似水,廊檐下我三更风雨彻骨寒冷。楚田瓜葛疑,真是子虚情。啊呀呀!这冤枉苦头我自讨寻。

田秀:山中风寒秋更深,难得他檐下栖身一片诚。恭恭敬敬礼仪周,谦谦逊逊学问真。先生名篇皆读熟,果然不愧好学生。

***楚王孙:朝朝探,夜夜等,田秀果把遗言遵。我欲引她,初动心,再动情,我倒先不由得常动情性。想扇坟新寡也守诺,女人毕竟是女人。我试妻未到真火候,她不露真情我不现原形。

田秀:可怜王孙病怏怏,这眼光似曾相识在何方?

***楚王孙:学生我太失态,冒犯你如仙师娘请原谅!

田秀:先生文章酬知己,今日方识情谊长。

***楚王孙:先生风范做榜样,愿一生研读他道德文章。

田秀:南华藏书先生宏论,正需学子整理传扬。

***楚王孙:恳求师娘信得过,我将重任来担当。为贤哲文章千古传,我情愿终老南华长伴师娘,长伴师娘。

田喜:开尽黄花秋已凋,啼残百鸟山更悄。山静人难静,我心中乱糟糟。仙鹏暴亡谜未解,蓦地又飞来多情鸟。说不清,道不明,总觉隐隐有蹊跷。

田秀:语殷勤,性温存,重情谊,品端好。公子啊!是先生文章联高谊,天赐知音慰寂寥。

***楚王孙:慰寂寥,坚冰消,果真他追逐青春情不老。情不老,情不老,我庄周也被打动了。

田秀:蓦地里梦蝶追蝶梦绕,一声娘子把人扰。究竟是谁叫古井不波处,又掀夏涛与春潮?公子啊!先生仙逝骨未寒,岂能转眼咏桃夭?请谅折翅难共飞,辜负公子多情鸟。

***楚王孙:难得他心中留我一片真,真情敲打我庄子休。听着她软软絮絮语应酬,春风暖意漾心头。看着她楚楚秀秀眼波柔,神仙也不能不风流。雨撩云拨先湿己,我水淋淋顿觉魂难守。

***楚王孙:顺乎自然是大道,男欢女爱本天性。我不忍你作茧自缚捆自身,才将这桃源移向你小柴门。从今后檐前雨滴一起数,长夜寒衾双双温。山长水阔同遨游,齐物逍遥共唱吟。我弱水三千舀一瓢饮,情依允师娘从此娘子称。

田秀:这柔情蜜意盼已久,这如花梦境春已透。可点活心苗一瞬间,我却又惊又喜又盼又怕,又惊又喜又盼又怕,手在颤,心在抖。

***楚王孙:娘子啊!娘子啊!

田秀:仔细看似曾相识一双眼,分明似深潭两团酷像庄周,酷像庄周。哎呀!天哪!回头想半仙三扇能干坟,难道他真是庄周隐身变形把妻引诱?眼前人文才不亚先生后,温顺体贴胜庄周。才色深情成两全,失之交臂再无有。扇坟女有胆争自由,这险路我也自己走。若不然先生孤眠几时休?残灯冷被该到头。***王孙若是真庄周,我更爱先生添温柔。先生啊!真王孙,若无***,也算得百里挑一难寻求。管他王孙与庄周,认认认,命中有缘推不走。错错错,将错就错凭真爱,圆圆圆,先圆蝶梦,先圆蝶梦,再解疑扣。

伴唱:〔一夜春风到瀛瀛,一夜春风到瀛瀛,我是庄周兮,他是庄周兮,王孙呀。飘飘荡荡,朦朦胧胧似忘却。〕

***楚王孙:为什么鱼饵分明是我放,我也会连着钩儿把线吞下?

田秀:为什么明知他把情网张,我还愿坠落网底情难舍?

***楚王孙:到如今进难进,退难退,最后一步险棋还下不下?

田秀:到如今要他自己把谜解,再笑嘲老学究不该风流耍。

***楚王孙:大圣人岂能认输来作罢?

***楚王孙、田秀:且将游戏做到底,

田秀:要让他不丢面子把台下。

田秀:鼓盆相欢兮醉里同舞,两情相悦洞房之初,洞房之初。

***楚王孙:枕上私语你知我知,夫妻联对新娘试夫,新娘试夫。

***楚王孙:船搁浅滩难调头,探水候潮再摇橹。

田秀:萍聚萍散已看透,自尊自重当坚守。情长情短平常事,何去何从随缘酬。该分手时当分手,留难住处莫强留。隐痛各有春秋疗,从今后远书归梦两悠悠。我会常记先生好;我会常想南山幽。会思念紫竹萧萧月如钩,溪光摇荡屋似舟。会思念那一宵虽短胜一生,青山在,绿水流,让你我只记缘来不记仇。

庄周:你驾扁舟不识风向与水性,探重山不辨路转峰回。庄周啊!你自诩修的清净道,却不清不净惹尘埃。自以为超凡脱俗人上人,博古通今道中魁。谁知试妻试自身,试出了皮囊还未出凡夫俗胎。可笑我枯叶障目遮天地,不见青山与绿水;可笑我坐沐春风抱寒冰,还千般疑,万般猜,放不下来丢不开;可笑我对扇坟女能生恻隐心,对妻苦衷却全不理会;更可笑戕人情性把理推,亲手将顺乎其然、天道人性、自宣名言条条抛到九霄外。羞羞羞!愧愧愧!痛痛痛!悔悔悔!游戏真情把妻伤害,这桩桩件件是我为。今方知知己更比知人难,此人生难题谁能轻易解得开?庄周我得道悟道根犹浅,学道还须从头来。

伴唱:〔我所思兮远在天涯,欲往相从兮似隔万重烟霞,似隔万重烟霞。我所盼兮游仙归家,欲往相依兮碎了梦中图画,梦中图画。〕

关于人生的诗句

曹参(?—前190年),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早年随汉高祖刘邦起兵,史载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掠地,功最多,宜第一。」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平阳侯,食邑10630户。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于临终前向汉惠帝刘盈举荐其为汉相。其在位期间,整天痛饮美酒,大块吃肉,清静无为,继续执行萧何留下的政策,不予改变。惠帝甚异之,问他为什麼如此,曹参问说:「皇上跟先帝谁比较圣明?」皇帝说「我怎麼敢跟先帝比」,曹参又问说:「我跟萧何谁较贤能?」皇帝说:“君似不及也。”曹参接著说:“陛下言之是也。且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时人歌颂:「萧何为法,顜若划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史称萧规曹随。

秦时为沛狱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后,沛县吏民响应,曹参等拥立刘邦为沛公,曹参被推为中涓。曹参经历的战事甚多,难以详举。

刘邦初起,曹参将兵击胡陵、方与、薛等地,破秦监平、司马巨及章邯之军,杀三川守李由。曹参晋爵为执帛,号建成君,迁为戚县公。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的第一阶段。

楚怀王封刘邦为砀郡长,曹参随刘邦进兵关中,击成武、杠里、开封等地,破秦东郡尉王离、赵贲、杨熊之军,虏南阳守齮及司马、御史各一人,至咸阳,灭秦。曹参晋爵为执珪,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二阶段。

刘邦为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至汉中,晋升为将军。曹参随汉王还定三秦,击下辩、故道、雍等地。汉王彭城败后,王武、程处、柱天侯等反汉,曹参一一击破之,然后归荥阳。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三阶段。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王拜曹参为***左丞相,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汉。曹参随韩信渡河击魏,大破魏军,虏魏王豹,尽得魏地。乘胜击代,杀其相国夏说。韩信东击赵,曹参留代地清扫残敌,杀代戚将军于邬城。韩信已破赵,汉王拜韩信为相国,曹参为右丞相,东击齐。齐地已定,韩信将兵诣垓下会战,曹参留齐,击未服者,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四阶段。

曹参戎马一生,“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史记》、《汉书》对曹参的战功记述颇多,但未记任何作战方略,与两书对韩信战事的写法截然不同。这说明曹参虽然战功卓著,但缺乏谋略。刘邦把他的战绩比作“狗功”,话虽粗野,却有一定道理。曹参独自作战很少,随刘邦、韩信一同战斗居多,即战争之谋略多出他人。

楚汉战争结束后,曹参以功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平阳侯。刘邦拜他为齐相国,辅佐刘肥。齐是大国,刘肥“王七十余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齐国民情“伪诈多变”,加之多年战争的破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治理齐,是大难题。刘邦拜武将曹参为齐相国,是想让他镇服齐。但是曹参未用武力,使齐得到安定。

曹参至齐,召集长老和儒生,征求“安集百姓”的计策。诸儒至者上百人,所言“***殊”,均属不着边际的空论。曹参听说胶西盖公擅长黄老之术,便使人厚礼请盖公。盖公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盖公一语道破了时代的需要,提供了济世之术。曹参纳其言,用黄老之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曹参为汉相国,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一遵萧何约束,无所变更。郡国吏,选用重厚长者,对华而不实、欲务声名者,概不录用。人有小过,曹参加以掩饰,相府相安无事。曹参日夜饮酒,不治事。吏及宾客见此情景,皆想劝他。曹参知其意,凡来者乃以酒堵其嘴。复欲言者,曹参复予之酒,直至大醉而去,终不得言。不久,吏多仿效曹参,日夜饮酒高歌。从官对此很反感,但无可奈何。他们借相舍后园与吏舍挨着的条件,请曹参游后园,让他听到醉吏的狂叫,想乘机请求他惩治那些人。曹参非但不惩治醉吏,反而“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曹参整日无所事事,惠帝以为是欺负他年轻。曹参的儿子窋为中大夫,惠帝令窋规劝其父。曹窋谏曹参。曹参大怒,笞曹窋二百大板。上朝时,惠帝责问曹参为什么打曹窋?曹参不直接回答,他脱帽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曹参与惠帝的对话,实际是关于汉初统治政策的争论。由于汉一改秦代的“政苛刑惨”、“赋敛重数”,在“无为”思想指导下,推行约法省禁、轻徭薄赋政策,所以收到了“天下俱称其美”的社会效果。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参死。百姓歌颂他的功劳:“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百姓歌颂,是因为经济得到恢复,百姓“衣食滋殖”。曹参作为汉初推行“无为而治”的代表人物,对于恢复经济,“安集百姓”的贡献,至少不下于他的军功。

张良(?—前186)字子房,汉族,汉初三杰之一。传为汉初城父(《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人。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后韩王成被项羽,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纳。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于秦。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青年时代的张良,怀着这种报国复韩的雄心,不顾弟弟的丧葬,悉散家财,访求刺客。后来得一力士,制铁椎重百二十斤(约合今制五十斤),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离京东游。张良趁此机会,与力士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结果误中副车,不得不急速而逃。

张良椎击秦王未遂,被悬榜通缉,不得不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静候风声。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5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倾心,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陈平(?一公元前178年)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

老子不争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出自宋代: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白话文释义: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出自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白话文释义: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清代: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白话文释义: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4,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出自五代: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白话文释义: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一觉醒来双泪垂落。

5,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明代:刘基《绝句·人生无百岁》

白话文释义:人生是活不到百岁的,就算活到又如何?古往今来的英雄壮士,现在都化为尘土洒落在江河之中。

历史上张姓 刘姓 和丛姓都有哪些名人啊?越多越好

凡以为老子消极的人,都不懂老子。老子所谓不争,是不争竞,也就是不争名逐利,不贪婪的意思。比如《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王弼说:“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河上丈人说:“上化清静,下无贪人。”可知不争就是不贪婪。

老子接着又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用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其中“常使民无知无欲”一句,拘墟之士往往攻之,以为老子主张,其实,这里所谓的“知”,是智巧便佞的意思,“欲”,是贪欲不尽的意思。王弼所谓“守其真”,河上丈人所谓“返朴守淳”,苏辙所谓“澹然无欲”,都是对这个“无知无欲”的正确理解,拘墟者不明就里,罔言老子主张,实在是愚不可及。

《老子》书中,“不争”一语,凡八见。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第二十二章:圣人……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除第三章外,其余各章所说的“不争”,都是个人修养,这种修养来源于自然之道,如同上善之水,是一种境界。这正如诗人闻一多讴歌的《红烛》那样:“红烛呵,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呵,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看看还有谁说老子思想是消极的!

周易坤卦大象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古字写作巛,也就是今天的川字,川即顺,顺天之意,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共通之处,但易与老子,在思想方式上有着全然不同的区别。当别为一论。

《左慈》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左慈》人物故事小传

丛 鐇:(公元937~***5年),许昌人(今河南许昌)。著名南北朝时期滁州刺史。

丛 兰:(公元1456~1523年),字廷秀,号丰山;山东文登城关人。著名明朝大臣。官至明朝南京工部尚书,谥赠柱国太子少保。自幼聪敏好学。无处买书,手自抄录,往往“夜诵达旦”。经、史、兵、医、数等无不探讨。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登进士,官户科给事中。时中官汪直、梁芳等弄权,先后以排斥、拉拢等手段,迫丛兰就范。丛兰坚贞不屈。明弘治十一年上奏《清宁宫灾六事疏》,提出“今日之务在惜人才、慎举措、惜畿民、抚边戍、警怠玩、去贪残元恶”,揭发中官梁芳、陈喜、汪直、韦兴及侍郎林凤、太常卿崔志端等奸党罪恶,使其被废,丛兰晋为兵科右给事中。中官何文鼎因直言获罪,丛兰又“合台谏救”,因此触怒皇帝而下狱,但志不稍挫。事明后,晋升通政史司右参及左参。适逢北疆有警,受命经略紫荆、倒马各关塞军务,精心设防,挫败入侵者,致敌酋小王子断右臂而逃。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晋右通政。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被派往延绥等地规划边务,兼粮储、屯田、抽选军丁之任。见边塞弊端很多,赋高役重,民不聊生,多有弃逃他奔的。为去弊固边,丛兰不肯阿谀弄权的刘谨,上谏《边塞军务十事疏》。刘谨怒,欲加祸于丛兰。幸而刘谨不久被诛,丛兰晋升通政史,又选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宁夏、陕西等三边军响、粮储。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大同有警,进右都御史,总制宣化、大同和山西偏头、宁武、雁门等关隘军务,上奏《修设塞堡以防边患疏》。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改命总督槽运,兼巡抚江北。丛兰力除漕运旧弊,建立新章则,著有《漕运录》传世。为了救济灾民,上奏《再乞天恩给银两亟为拯救疏》并截取槽粮数万石赈济饥民。这期间,水曹主事王銮,因亢直触犯上司入狱。丛兰上疏,王銮获释。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中官刘允以迎佛使乌恩藏(***中部僧人,号活佛),征调船只五百余艘,役民数万人,百姓苦不堪言。丛兰急奏《取回出使内臣刘允疏》斥僧佛无益,是误民之术,论劳民伤财不利国家安定之害。四年后,解漕务职专任巡抚。时宁王朱袁濠反,丛兰移镇瓜洲。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晋阶资德大夫,勋正治上卿。这年冬,升南京工部尚书,时年六十四岁。明嘉靖元年获准告老还乡。次年病逝,葬于文城东北隅。丛兰生在明朝中叶,时政治***,内忧外患迭起。从政三十余年,刚正不阿,勇斗邪恶,以直言善疏、敢斥权奸而闻名。共上疏谏三百余篇。其中一百一十篇辑为《丰山奏议》六卷。作为明王朝忠直之臣,丛兰曾率部在河南镇压了白莲教的赵景隆起义,还在庐凤滁和等地镇压了刘六(刘宠)起义。

丛 磐:(公元1485~1551年),字益安,丛兰之子;山东文登城关人。著名明朝官吏,学者。母邢氏封夫人。尚书以进士起家,为时名卿,乡里世次家有谱,赐兆有碑铭。君出生于成化乙巳闰月十八日,年六十七,嘉靖辛亥九月二十七日而殁。殁后六十日而葬,在赐兆之次。其治命曰:必蓝伯子铭我墓也。孤仲楫衰绖来告,惟我先君子与尚书同为九卿,而田获拜于床下,及田被放东归,君岁时遵海而南,访于少劳山中,世讲其好,不忍以衰病辞。志曰:君夙有异质,记诵开敏,才藻寯颖,声名藉藉,从宿儒名士游,动履语默,咸有法度;布衣韦带,与寒士等。尚书以御寇功,当阴子。君曰:磐已食廪于庠矣,请以与仲弟砻。尚书曰:汝嫡长也,于令甲为宜。君固辞。后尚书以考绩,又当阴子。君又固入让其季弟。尚书知其志不可夺,叹息而许之。后有司贡士,刘瑛为正,而君次之。宪台以君之文优,曰丛磐可贡,君恳让之。宪台曰:让,美德也;从之,以风竞者,君复厚赆之。盖君之志期于取世科,而乃屡不合于主司,亦无愠色。后选贡例行,君乃膺选入太学,而进修益力。见时之养友党,饰诈伪,以取时名者,辄远避之。初,尚书屡使将指,北至上谷、云中,西至三秦,南至两淮,君常侍官邸,清苦慎密,不通请托馈遗,此在君为不足言,故皆略其为某某也。夫贵介公子,不自检束,而贻辱其亲以抬台评者比比。故一时称有家法者曰:丛氏丛氏云。仲氏为湖州通叛,季氏为上林苑监丞。君需次家居者几二十年,无少竞进意。有司屡劝之,乃赴铨试,授巩昌府通判,监督甘肃军储事,单车之任,揭前后所统钱谷出纳之最于壁,取簿书列于案,自阅手披,刳剔弊,根源窟穴,毫发必尽。官属吏胥,承命不暇,事以大治。甫三月而疾作矣。君恳请于抚台察院求去,台院慰留之。而退志益坚乃褒饬许之。令巩昌致尽,君复固辞。台院叹曰:若丛氏之恬退不苟,可以厉贪振懦矣。归来自号龙湾翁,结茆于万石山以居。子弟从游者多至成材,视所居之乡如其宗党奖与善者,过者,俗为一变。薄于自奉,厚于宾友。有过访者饮洒啸歌,纵谈前辈言行,台阁典章,从容竟日。每岁大祲,赈贷至倾庾廪,无少计惜。邻里之疾病、婚嫁、丧葬有弗给者,不侍告而周之。君才足以责成,谋足以经远,然不得大试于事。故可传载者少,而有识者惜之不能已也。娶于邑之许氏,同德偕老,生子四人:伯栋、仲辑、叔模、季格,读书世其业;女二人:适某某;孙子九人;孙女九人,尚幼。铭曰:孚我家人,维孝既友,都彼一乡,悔亡无咎。难进易退,令名不朽,永閟幽宫,爰利其后。爰配于社,春秋俎豆。

丛大为:(生卒年待考),字祥子,号尧山,明朝少保丛丰山之孙,自号携雪老人;山东文登人。著名清朝诗人、书法家。丛大为幼年颖异,有神童之目。后以清顺治乙未进士,除江南句容县知县,清操骨鲠,莅任未久,以谗褫去。去官后,丛大为寓居句容之崇明寺,与野叟老衲及邑中文士相款洽,意泊如也。而句容百姓泣诉当道,置簿设柜助之金,里民供薪米相望于路,有七旬老叟匍匐五十里负米献者。石城名士周铭赋“浩浩歌”赠之。有“苍生倘命穷,吾道甘蹉跎”之句。后迨公论昭雪,丛大为遂无仕进意,常往金陵、华阳间泛秦淮,登木末亭、雨花台诸胜绩,赋诗见志,箫然尘盍之外。旋里后仍好不倦,贯穿经义子史,与赛勺海、毕亮四,以诗、古文词为东海宗匠。丛大为工草书、诗文,为书名所掩,去今二百年邑人争宝其翰墨,诗文鲜有存者,仅余携雪堂诗草一卷。携雪堂者,丛大为罢官后以携雪老人自号,盖取孟郊“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意。诗格遒丽近柳州,其草书由智永千文入上企晋贤于大令契之尤深,玉骨冰姿,逍遥纸上,逸若仙,静若禅,其跌宕取势处若***低腰、仙人啸树而丰韵潇洒又若瑶草琪花,迎风绰约。以僻处东陲,故不显于世,惟寓居崇明寺时,求书者盈门,***蒋虎臣笃爱之,丛大为之学能见其大,故发为词翰,迥异流俗。其论学书曰:悔臣心发而天风反,善言发,而荧感退,天人非二致也,箫韶奏而凤凰仪,机心生而鸥鸟去,物我非有间也。曾子依山而吟,山鸟下翔,师旷鼓琴百兽率舞,未有成而不应者。又曰:一日子而亥,一岁春而冬,一生少而老,存此心如过独木桥,如御逸马,子如俯悬崖,如见大宾而对上帝使主心常存,客气听命则病根自除,方为第一流人。若徒制其外而不从事于内,譬操万斛之舟于江海中,遇狂风巨浪,舍舵而唯篙橹是仗焉,吾见其危。又曰:尝凭高俯视人世,云树市廛,苍茫万井,何异部娄蛭穴翳蓊蛸纲,欲于此中迷恋缠绵亦大可哀。殊不知向上有泼天大路步步登高,引人入胜,无圣凡古今,大丈夫须是大开眼界,千仞翱翔。莫倚门傍户埋没一生,先生著作散失,今所见者,仅此百余言,然亦可见其安身立命独契精微之旨,故脱离尘网名韁,游心于天地万物外也。丛大为不仅以诗名而深于诗,自三百篇后楚骚汉魏六代全唐靡不研涉。其论诗贵自然,鄙雕镂,尚真厚耻浮簿,崇大雅去僻怪,于古独好十九首陶彭泽,于唐独好少陵青莲左丞左司诸家,旧读书东园有东园草,屡岁公车有尘中草,辛卯放棹吴越有南游草,乙未出燕都有泥中草,丙申谒铨洎华阳署中有昨非草,藏于箧不以付梓,而但梓其被馋以来数章,丛大为曰:吾有所志也,一志悔一志存,悔者非悔守官之静而悔不量之入,存者非存吾诗为抚掌之资,而存句人有爱棠之诚。名以携雪,避俗之意深矣,读者于此观世变焉。石城周铭有浩浩歌赠丛大为:“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君何,胸中邱壑藏江海,不用拂枕归山阿,君不见,百里曾能羁一凤,宁能傲吏卷秋萝。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君何,丈夫得志当封侯,空山何处听吟哦,君不见,陶令门前五株柳,作赋归来岂有他。浩浩歌,天地万物如君何,苍生倘命穷,吾道甘蹉跎,嬴得青山作几案,饶有玄湖涣墨波,诗成字字生秋雨,仰天长啸思何多。尧山句容遭误,居民泣诉上台,置簿设柜助金,此古今罕觏者,公论昭雪,淹留句容,寻胜地访胜友,书扇吟壁坦如也,远怀漫赋。弹城产瑰玮,天下士与知,有目乐飞鹏,枳棘分江湄,河桥两岸断,岐路野云垂,山城姑射宰,瘗鹿传口碑,玄冥旌亮节,故教具锦滋,暮鸦啼寒树,山猿哨晚飔,井里心太古,公庭代泣悲,慈母囊风雨,公箧助金赀,市虎垂将白,投杼无可疑,迟回稽岁月,二仲醉三卮,逍遥访禹穴,看竹乐不疲,憩宿选别业,江烟生静帷,有客求鹅书,盈箱积绢丝,登龙争骇汗,接踵丐诗辞,青史***烈,才名因祸驰,为怜西园竹,遥望日迟迟,佳节花开日,晴宵月上时,何得遽归来,酌酒赓新诗。丛大为留句容屡以诗字赓遗,江南求书者盈门,事变中具见高淡,因家音久稀,感而有赋:“峰壑通吟兴,书鹅走雾烟,披襟啸朗月,把酒向青天,千里埙篪隔,十年风雨怜,疏窗梅影到,仿佛***前。”

丛占螯:(公元1792~1879年),字卓之,号瀛石,卒谥文荩。著名清朝大臣。祖籍山东省文登县,其先祖移居辽宁省朝阳市(现朝阳县梅勒营子乡嘎海图村)。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卒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终年八十七岁。丛占螯幼年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因束修不备曾偷读于学外屋檐下,塾师感而召之。其后学业大进,除研读《经》、《史》、《子》、《集》外,尤善论武。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乡试中举,清道光十五年按例在举人会试三次未中者当中挑选官员,以优异成绩考居一等。吏部任命丛占螯为江西试用知县(俗称大挑知县),历署金溪、弋阳、会昌、南丰、赣县、泰和、万安等县事,所至有政声。继而替补会昌知县,调补赣县知县,提升吉安府、莲花厅同知。时值太平军席卷大江南北,所向披靡。江西清军望风逃遁,城池相继陷落。清咸丰五年,丛占螯以赣县孤城坚守三月之久,卒保一方平安,立下军功,在当时清***地方官员中可称一枝独秀,朝廷大加褒将,提补赣州知府,赏戴花翎。奉旨以道员资格尽先补任道员职。挂布政使职衔,封赠为“中宪大夫”(从四品)。晋封存为“通奉大夫”(从二品),享祀“名宦祠”。丛占螯为官清廉,断案如神。至今流传下许多感人轶事。其中尤以处理会昌县、胡、许两宗族世仇积案最为突击,既说明为官者“清”与“贪”泾渭分明,也表现其非凡才能。于除夕之夜仍奔波于办案,经调解,使两姓各退霸田,化干弋为玉帛。公也在诗词中流露出民安官乐之意境。丛占螯七十四岁告老还乡。依然精神矍铄,读书不倦,纵情山水,安享田园,借诗词以言志。教家人以守分。现存《萃选佳诗文集》一卷(手抄)。丛占螯与丛宾谷、丛南轩祖叔孙三人唱合之作,公存遗诗三十六首,词四首。其中以即事书怀为最佳。诗意盎然,情真意切。丛占螯胸怀豁达,急公为义,同治五年。回原籍文登祭祖拜宗,恰逢族人丛归昌等依“优老堂”旧址筹建宗祠。资金缺,举步维艰,公目睹此景,慷慨解囊,捐白银二百两,以竟此业,同时又与族长们共议祖茔,祠堂祭典大事,制定了一整套祭祀章程,承前启后,该章程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因时局动荡而废。又鉴于族大枝繁,子孙命名混乱,丛占螯遂与族人共议确定了二十个命名之字辈,这就是目前山东文登一带及外迁族人仍在使用的行辈命名二十字之由来。为丛氏全族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功莫大焉。

丛泮林:(公元1850~1929年),字鲁泉,号馨山;原籍山东文登,明永乐二年迁沧州。著名清末民初贤士。父讳懋勋,太学生,妣氏张,太学公一生乐善乡里,至今称之。丛磐山生而颖异,幼禀庭训,十九岁入州学。后师事南皮汤馨甫、葛子周,学业益进,顾久困秋闱,屡荐不售,旋因家道日微,遂绝意进取,仅以教读终。丛磐山为人则慷慨任事,亲友每有急难,激于义辄亲赴之,乡邻有争,多来就质,丛磐山披肝沥胆以为开导,迂无状者则厉词斥其非,显言摘其隐,恒予人以难堪,然人能深谅其心,有事仍来,终亦无怨之者。丛磐山又好悯人之穷而苦于无力,每至岁暮必就村中极贫者,暂***以资,俾负贩谋赢余,于孤寡则酌为资助,以行其心之所安,而其任劳任怨艰险不辞者,则尤在公益,所居丛家庄与东光南皮连境,中介宣惠河,夏秋时常因水酿巨案,丛磐山既屡陈大府蒙派董修浚,又以宣惠何水患由运河东决,运河决由山东两闸杜塞,遂因癸丑大水,辗转邀求省会议员,陈说情形,请***修补运河东堤,开浚山东四女寺闸,而一方之水患以消。清末停科令城乡立学堂,丛磐山以本村地瘠民贫,建设无力,议每秋劝捐粟米,历四年而工竣,因为诗六章纪之,夫吾辈身生斯世,无论所施广狭,要期有益于人而已,丛磐山虽伏处一乡,而治水兴学,使父老庆其安居,子弟得以有造,斯殆仁人君子济世之事,而平生可以快心者与,然其天资素超,淡于名利,吾沧高士张君汉槎,所谓避秦居主人者也。民国元年省会选举,初选时,亲诣丛磐山劝驾,丛磐山掀髯大笑曰,吾侪老态若此乃与少年争逐耶,张君曰,君不出吾栗亦不写径去。丛磐山晚年,杜门谢客不谈时事,惟日与幼孙说唐诗以自遣,年逾七十,身犹强健,丁卯季冬,忽自谓精力不足,是时先生固无病,子兰芳深异之,请医家姜笃斋诊治,丛磐山谓笃斋曰,子能治病能治老乎?人苦不知足,论阳历吾年八十,尚何所求,后事早已予定,勿召僧道,勿讣亲友,子孙遵命行之可也。自是问疾者日众,丛磐山高谈若平素,既而神渐减,气渐微,瞑目遂逝,然则先生之风至此远矣。丛磐山逝世于民国十七年农历1月18日,终年七十九岁。配李氏,子兰芳,清附生能读父书,孙四:多闻、多助、多益、多福,所著有《畿辅水利》四卷,绘图疏解于直隶河道甚详,余与先生为归姻,知之久,今者援笔表墓,不禁叹老成典型之已渺也。

丛琯珠:(公元?~1912年待考),字燮臣;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日京成立同盟会,丛琯珠为第一批会员。丛琯珠生而豪爽,性果敢,尤具大无畏精神。居恒语人曰:“余生平无他长,惟事无巨细,但知勇往直前,从无退缩意,成败得失,在所不计”总角就外傅,便异常儿,弱冠补博士北子员,即隐隐以天下为已任。时国家尚以科举取士,丛琯珠虽亦规规于制艺,然心窃弗善焉,芸窗课余,便留心经世宰物之学。壬寅秋,徦赴乡闱,考入师范馆者,山东第一次创设师范学校。翌年春,清廷选士子之优秀者,赴日留学,额定四十名,丛琯珠与焉。时值中日战后,内政紊乱,外交日迫。丛琯珠每见致乡邦父老书及家报中,不数语必道及国事,声泪俱下,殆有出於不及觉者。留东洋二年,诸同学纷纷毕业归,丛琯珠怀远大,复由同文书院递补升早稻田大学,精研政治经济两科,且借联海外志士,为他日恢复祖国计。适孙中山先生至日组织同盟会,遂以介绍入会,致力革命工作。凡数年,迨毕业回国,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农历8月,武昌事起,丛琯珠急奔济垣,与同志蒋洗凡、王鸿一、徐子鉴诸君,义激鲁抚孙慕韩,宣布独立,遥为声援。未几,清廷诘责,独立取消,丛琯珠见事不可为,不得已东归,冀养晦待时,完成初志。是年冬月初旋里。农历12月1日,文城光复,农历被举监时民政长。任事半月,涤荡万烦,与民更始。当时文登民众目光狭隘,兼受奸人煸惑,遂聚众反抗,于农历12月21日麕集邑城,昼夜环攻。当事之激烈者,咸主痛剿;丛琯珠独以乡愚无识,不忍加兵,于12月22日夜开西城出走让避。迷失道,行至邑西十五里之胡家庄,已黎明,被匪围击,丛琯珠尸骨粉齑,并被燃以煤油,毛发无存。呜呼,惨矣!夫以丛琯珠数十年之苦心孤诣,方期为国致用,百端待理,胡设施数日,少出绪余,而经纶满腹,热血一腔,竟断送于一般负刍之手,岂天心之犹未厌乱耶?抑贤哲挺生,反于造物之忌耶?不然,何一代英畏,下场乃如斯耶?吁!不可解已。

丛培枬:(公元1879~1912年),字敬斋;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家世业诗书,为邑望族。丛培枬尤倜傥不羁,乐人之乐,忧人之忧,有古任侠风。丛培枬幼时喜学大将帅,部勒群儿,为战阵戏,诸父老见其步伐整齐,皆器之。及就塾,闻师讲蛮夷猾夏事,辄仇然曰:“我辈非神圣苗裔乎?而臣妾于夷狄,是奇辱大耻也,是可忍孰不可忍!”其激昂慷慨,已奋不顾身。习制艺,往往独抒已见,借题以发其不平,虽屡被红勒,终不肯束缚于绳墨。丛培枬十九岁时,奉命应童子试,比入场,则喜笑怒骂,率尔完篇。同人有勖以前茅者,则应之曰:“是朝廷愚黔首之术,恶足以笼络英雄豪杰,吾不愿入其彀中也。”一试之后,遂绝意进取。日孜孜理家事,盖其志不甘小就,而欲大有为,又无从***手,故激而出此耳。丛培枬居于乡,凡邻里有婚丧事,无不竭诚相助,以一身兼其任。亲族有困管者,则为之设法谋生计,或助以资财,无德邑。邑缙绅以为能,皆援之使勷办公务。是时清政不纲,国势日蹙,老大神州,将为波兰朝鲜续。丛培枬蒿目时艰,常投袂而起曰:“大丈夫不能拨乱反正,为国民造幸福,是世间之蠹也。生何益,死何惜?”每欲出外游历,与海外诸志士一通声气。顾太翁时以循谨为训,抑制之,使不得出。会武汉起义,天下响应,烟台光复,鲁省独立,丛培枬与邑之同志,谋取拥岳令宝树反正,与烟埠相犄角,以为百七州县之倡。犹未及行,而省垣之独立取消,丛培枬不得已,乃与诸同志于1912年1月19日立军政分府,光复文登,公举丛琯珠总其事,而以丛培枬为会计主任。是时库帑如洗,捐款未齐,而开办各费,刻不容缓。丛培枬以一身周转其间,得无匮乏,一切出入,无不核稽精当,数日之间,事渐就范。不意乡愚无识,揭竿斩木,环起攻城。丛培枬闻变,急登陴指挥,授军人以守御之方,而匪徒之内应者,聚众夺门,门启匪骤入,丛培枬急挥军士自城下,连发数弹,殪匪四人,夺火枪数支,匪稍退,城门复闭。然仍环攻不息,城中流弹如飞。丛培枬日夜奔走于其间,绝无惧色。邻佑有恐其被伤而欲藏之者,丛培枬辄嗔目曰:“此何时耶?吾宁为国捐躯,不愿蜷伏灶隅也。”复巡城如故。乘间仍兼顾簿书,不使有纤毫误。越两日,城陷出走。同行者有族弟丛琦珠,病甫愈,步履艰难,丛培枬不忍弃之,扶持以行,乃与军队相失,且迷道。及明至莲花顶,丛培枬与族弟同被执,褫服拷掠,惨无人道。而丛培枬终不作一乞怜语,且骂之曰:“尔辈甘为奴隶,足责,所可恨者,吾文登父老子弟为尔害尽矣!”先是匪入城,尽焚志士庐舍,至是复将丛培枬面缚悬之县署堂楹,丛培枬乃顾谓同时遇难者曰:“为国为民,牺牲身家,俱无遗憾,独恨这及见共和之成立耳。吾先逝矣!”一叹而绝。时阴历辛亥年农历12月23日辰时也。午后家人往敛其尸,犹面目如生,耳下及右肋下有孔洞然,盖枪弹伤也。噫!非常之事,不能责诸章句腐儒。如烈士之投笔请缨,气概超凡,天殆生是使造共和世界也。乃既生之,复摧折之,使不得竟其功,是何意与?然国家亿万年和平之局,卒因此一腔热血而成,烈士在九泉下亦可以无憾矣。终年三十三岁,无子,以侄钟浩嗣。

丛玳珠:(公元?~1912年待考),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丛玳珠先世居城内,后避嚣因徙宅焉。其父西岚先生,好读书,尤精医学,其疗人也随症诊治之,无弗瘳,不计谢金,华元化之高远,不少让焉。生其兄弟四人,丛玳珠最长。丛玳珠幼颖悟,授书成诵,即不忘。稍长,习文章,下笔辄洋洋洒洒,豪逸奔放,有不可一世之慨。识者伟之。丛玳珠弱冠后,读太史公游侠货殖各列传,慨然曰:“士生今世,不能挟策怀刺,运经济以治国,又不能持筹绾笄。工心计以兴家,曷以为人矣!”因是且读且商,用度日充。交游日广,一时兴学之士,无不与之深相结。遂排众难,出私财,尽义务,而任校董之责。所立初等小学一处,乡人相与非笑之,共目为破天荒云。丛玳珠则不少顾忌,津津焉,遇人导引。方以为教育普及之日,胥村夫壮汉尽是父子兄弟之倚,彼秦肝而越胆,方凿而圆枘,何必过虑其不相亲不相入哉!然而嫉之者深矣。武汉起义后,登州各属渐次光复,文登之义士,亦群然袒臂而反正之。丛玳珠倡言于众曰:“境内有乡人日受其害而不觉悟,且惟视其意指以作定向之针者。不剪除焉,不能巩治安之根,而不绝扰乱之迹。”皆笑以为迂,置弗论。丛玳珠后被任为靖海卫石岛等处总稽查。就职后,实心视事,不稍***借。乃越月而匪徒竟暴发矣,蜂虿四集,丛玳珠猝然被缚,勒诣城内,囚之死室。无何西关尽处,枪声轰轰,死者七人,而丛玳珠与焉。是日,天地惨淡,风霾怒号,视丛玳珠则无惧容,无软语,纵声大笑向天而呼曰:“天职尽矣!所未了者,留俟归魂补焉可尔。”及恢复兵东下,前军隐隐有跃午而道之者,匪徒见之,惊窜无地。众哗然曰:“凛凛义气,烈烈英魂,无愧矣!”呜呼,是耶非耶?理诚无之,事或然欤!光复后,其兄弟死者三人:丛珉珠、丛玢珠。

丛玢珠:(公元?~1912年待考),丛玳珠之叔弟;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丛玢珠少读书,慷慨多义气,不拘拘于章句之间。佐其史玳珠办学,实事求是,惟恐不适于用。居常语人曰:“吾侪樗材,不能涉重洋,研新学,凌轹诸大注洲,以雪国耻,抱歉多多矣。胚胎不成,萌芽不生,初等之予备,文明之结果也。得佳子弟而滋养之,嫉妒虽多,何恧焉?”以故任劳怨,木木然若无知识焉者。反正之将次呈露也,丛玢珠从容进言于其兄曰:“昔先祖宫保兰公经略紫荆关时,曾在大同阵上,手射杀渠酋长小王子,坐此满清***神器以来,吾从氏无大兴起者。数百年来,祖若宗剃发之辱,余小子誓必一湔洗之。时至矣,不猛起且终踬焉?”乃共踊跃而与于光复之举。事定后,丛玢珠任靖海卫秘书兼***员。日不停趾夜不停笔,烦剧纷扰,精神倍长。月余,未一见劳乏态。一日,刺得匪徒攻城耗,蹈险觇实,丛玢珠遂遭毒手。死之日,丛玢珠跳踉大骂,目眦尽裂,口噀鲜血,状狰狞若恶鬼。匪徒转相告语曰:“丛氏子烈矣哉!至今一梦其状,辄忐忑终夜,令人惊悸欲死。”当日之情态,善***者,不难于意想间得其仿佛矣。是日死义者,又有丛璐珠、丛树本诸子。

丛珉珠:(公元?~1912年待考),丛玳珠之仲弟;山东文登崮头集人。著名清末辛亥革命烈士。丛珉珠生而英伟,有小时了了之誉。十余龄,患耳创,脓秽淋漓,积年不愈,坐聋废读。经理家事,性至孝,且忠厚有长者风。亲戚族姓缓急,悉方便周济之。最得西岚先生心,朝夕不离其左右。丛玳珠之言学也,丛珉珠心更热。以为已未获多读书,俾季弟分年毕业,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万一有成,亦可吐寒俭之气。以故嫉之者,与丛玳珠相伯仲,丛珉珠不计也。辛亥革命爆发,文登内治之扰乱,非顽民之能自发也,昧事务之荐绅,无见识之村究,公然谋自卫之乡团。陡然发现葛吕总局***,且注遇有剪发之徒,格杀无论等语。暴桀子弟遂起仇视学堂矣,崮头之教室焚毁,学童囚虏,丛珉珠见其父身被重创,面血模糊,呼跳踯躅,愤不顾生,因与其弱小弟并遭擒缚。一时累累,囚总局之冷室,十有八人,坐待处死。俄中变,忽驰禁任自去留,西岚病剧,以为无生理也,则置之。人语丛珉珠曰:“被囚者散且尽矣,曷速去!”丛珉珠泣曰:“吾父未卜吉凶,弟幼稚,吾安所适乎!”越二日,乃又被捉,旋毙于城之东北关外。同时死者二十二人。丛珉珠疾呼曰:“死则死尔,恨不能留我双睛,伫立看鼠辈食何果报。天乎天乎!吾父倘生全,吾心安吾职尽矣。”未浃旬日,其弟玢珠亦及于难。

孟浩然的诗

《左慈》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左慈》人物故事小传

左慈,字元放,东汉末年庐江(今属安徽)人。道教方士,曾为葛玄师,为东汉丹鼎派道术传授人。这一派道教到了东晋葛玄时发展成熟。关于左慈的活动,史书记载是在他与曹操之间发生的。曹操是镇压太平道所发动的黄巾起义时起家的,因而在发展自己势力的过程中对早期道教和其他祠祀巫祝活动***取了笼络利用和控制镇压相结合的两手政策。这一点在左慈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曹操为了笼络天下道徒方士,广泛罗致了各种很有影响的方术道士,汇聚到自己身边,***取“聚而禁之”的办法进行控制。左慈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一旦发现自己控制不了这些人,或感到这些人的存在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时,曹操便会向他们举起屠刀。左慈曾以《太清丹卷》3卷、《九鼎丹经》1卷、《金液丹经》2卷授葛玄。东汉的金丹道术由他一脉相传。

[正 史]

左慈字元放,庐江①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②耳。”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沈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操使目前脍之,③周浃会者。操又谓曰:“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曰:“亦可得也。”操恐其近即所取,因曰:“吾前遣人到蜀买锦,可过敕使者,增市二端。”语顷,即得姜还,并获操使报命。后操使蜀反,验问增锦之状及时日早晚,若符契焉。

后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许人,慈乃为斋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操怪之,使寻其故,行视诸炉④,悉亡其酒脯矣。操怀不喜,因坐上收,欲杀之,慈乃却入壁中,霍然不知所在。或见于市者,又捕之,而市人皆变形与慈同,莫知谁是。后人逢慈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入走羊群。操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忽有一老羝⑤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⑥即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遂莫知所取焉。

《后汉书·方术列传·左慈》卷八二

[注 释]

①庐江:今属安徽。②吴松江鲈鱼:即吴淞江的鲈鱼。《神仙传》载:“松江出好鲈鱼,味异它处。”松江是古代对吴淞江的称呼。吴,泛指长江下游以南及沿海一带,西周时吴国建此处。③操使目前脍之:曹操让他当众把鱼做熟。④炉:指酒肆。⑤羝:公羊。⑥遽如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相关史料]

左慈者,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明五经①,兼通星纬。见汉祚将尽,天下乱起,乃叹曰:“值此衰运,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当世荣华不足贪也。”乃学道术,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精思于天柱山中,得石室内九丹金液经,能变化万端,不可胜纪。

曹公闻而召之,闭一室中,使人守视,断其谷食,日与二升水。期年②乃出之,颜色如故。曹公曰:“吾自谓天下无不食之人。”曹公乃欲从学道,慈曰:“学道当得清静无为,非尊贵所宜。”曹公怒,乃谋杀之。慈已知之,求乞骸骨③。曹公问:“何忽去耳?”慈曰:“公欲杀慈,慈故求去耳。”曹公曰:“无有此意。君欲高尚其志者,亦不久留也。”乃为设酒。慈曰:“今当远适,愿乞分杯饮酒。”公曰:“善。”是时天寒,温酒尚未热。慈解剑以搅酒,须臾剑都尽,如人磨墨状。初,曹公闻慈求分杯饮酒,谓慈当使公先饮,以余与慈耳。而慈拔簪以画杯酒,酒即中断,分为两向。慈即饮其半,送半与公,公不喜之,未即为饮。慈乞自饮之。饮毕,以杯掷屋栋,杯悬着栋动摇,似飞鸟之俯仰,若欲落而不落。一座莫不瞩目视杯,既而已失慈矣。寻问之,慈已还所住处。曹公遂益欲杀慈,乃敕内外收捕慈。慈走群羊中。追者视慈入群羊中,而奄忽失之,疑其化为羊也,然不能分别之。捕吏乃语羊曰:“人主意欲得见先生,暂还无苦。”于是群羊中有一大者,跪而言。吏乃相谓曰:“此羊是慈也。”复欲擒之。羊无大小悉长跪,追者亦不知慈所在,乃止。后有知慈处者,以告曹公。公遣吏收之,得慈。慈非不得隐,故欲令人知其神化耳。于是受执入狱,狱吏欲考讯之。户④中有一慈,户外亦有一慈,不知孰是。曹公闻而愈恶之,使引出市杀之。须臾,有七慈相似,官收得六慈,失一慈。有顷,六慈皆失。寻又见慈走入市,乃闭市四门而索之。或不识者问慈形貌何似,传言慈眇⑤一目,青葛巾单衣,见有似此人者,便收之。及尔一市中人,皆眇一目,葛巾单衣,竟不能分。曹公令所在普逐之,如见便杀。后有人见慈,便断其头以献曹公。公大喜,及至视之,乃一束茅耳。

有从荆州来者,见慈在荆州。荆州牧刘表以为惑众,复欲杀慈。慈意已知。表出耀兵,乃欲见其道术。乃徐去诣表,说:“有薄礼愿以饷军。”表曰:“道人单侨,吾军人众,非道人所能饷也。”慈重道之,表使人取之。有酒一器,脯一束,而十余人共舁⑥之不起。慈乃自取之,以一刀削脯投地,诸百人运酒及脯,以赐士兵。人各酒三杯,脯一片,食之如常酒脯味。几万余人皆周足,而器中酒如故,脯亦不减。座中又有宾客数十人,皆得大醉。表乃大惊,无复害慈之意。

慈数日委表东去入吴。吴有徐随者,亦有道术,居丹徒。慈过随门,门下有客,车六七乘,客诈慈云:“徐公不在。”慈便即去。宿客见其牛皆在杨柳树梢行,适上树即不见,下即复见牛行树上。又车毂中皆生荆棘,长一尺,斫之不断,摇之不动。宿客大惧,入报徐公说:“有一眇目老公至门,吾欺之,言公不在。此人去后,须臾使车牛皆如此,不知何意。”徐公曰:“咄!咄!此是左公遇我,汝曹哪得欺之!”急追之。诸客分布逐之。及慈,罗列叩头谢之。慈意解,即遣还去。及至,见牛车如故系在,车毂中复无荆木也。

慈见吴先主孙权,权素知慈有道,颇礼重之。权侍臣谢送知曹公、刘表皆忌慈惑众,复谮⑦于权,欲使杀之。后出游,请慈俱行,令慈行于马前,欲自后刺杀之。慈著木屐,持青竹杖,徐徐缓步行,常在马前百步。著鞭策马,操兵器逐之,终不能及。送知其有道,乃止。慈告葛仙公言:“当入霍山中合九转丹。”丹成,遂仙去矣。

《四库全书·神仙传》

〔注 释〕

①五经:儒家书、诗、礼、易、春秋五部经典。②期(ji)年:经过一年。③乞骸骨:中国封建时代官员告老辞官还乡的一种说法。④户:门也。⑤眇(miao):瞎了一只眼。⑥舁(yu):方言,众人一起抬东西。⑦谮(zen):诬陷,中伤。

标题:宿建德江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绝

类别:羁旅

内容:--------------------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韵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评析: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标题:春晓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绝

类别:记时

内容:--------------------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闻:听。

赏析: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标题: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律

内容:--------------------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赏析:--------------------

简析:

孟浩然的诗,其特点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挟异”。这首诗写极平凡的事,但却挥洒自如,诗中有画,盛富美感。

① 烟:一作“磴”。

② 孤琴:或作“孤宿”、“携琴”。

注解:

1、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2、之子:这个人。

3、宿:隔夜。

韵译:

夕阳徐徐落入西边山岭,

千山万壑忽然昏昏暝暝。

松间明月增添夜的凉意,

风中泉声听来别有情味。

打柴的樵夫们将要归尽,

暮烟中的鸟儿刚刚栖定。

期望你能如约来此住宿,

我独抱琴等在萝蔓路径。

评析:

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不心焦,不抱怨,足见诗人风度。境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亦是佳品。

标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律

内容:--------------------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赏析:--------------------

注释:

桐庐山:即桐江,流经浙江省桐庐县。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海西头:指扬州。

简析:

写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怀,将忆旧与乡思寄给朋友。

标题:过故人庄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律

类别:田园

内容:--------------------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

注解: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韵译: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

“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

隽永。

简析: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标题:留别王维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律

内容:--------------------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赏析:--------------------

注解:

1、违:分离。

2、当路:当权者;

3、***:宽***,优容的意思。

韵译:

这样寂寞无聊还有什么可待?

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

我想归隐山林去寻芳馨花卉,

但又珍惜友情不愿分手相违。

如今当权者们谁肯提携我辈,

世上要寻知音实在寥寥无几。

或许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

还是回家关闭我的故园门扉。

评析:

这首诗应是作者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

“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

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简析:

在京求仕不成, 诗中便充溢着对“当路谁相***”的愤懑,并用“独寻芳草去”自我解嘲。

标题:岁暮归南山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律

内容:--------------------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赏析:--------------------

注释:

北阙:阙是宫门前的望楼,因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北阙便泛指皇帝的宫殿。

简析:

据《新唐书》引《唐摭言》:有一日孟浩然到王维所在的内署去玩,突然玄宗驾到,只好躲到床下,玄宗发现后命他出来,并问他近来又写了什么诗,孟朗诵了这一首。当念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时,玄宗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乡。从诗的内容来看,确实是在发怀才不遇的牢骚,但既经皇帝放还,也就无缘再出,只能象李白赠诗中所说的“白首卧松云”了。

标题: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律

内容:--------------------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赏析:--------------------

注解:

1、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这里指梅道士。

2、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也指梅道士。

3、金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4、仙桃: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才结实。

5、童颜两句:意谓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颜不老,那就不惜一醉。流霞:仙酒名。李商

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这里也指醉颜。

韵译:

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

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

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

原是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

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

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开花。

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

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评析:

诗以隐士身分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标题: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律

内容:--------------------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赏析:--------------------

简析:

孟浩然的诗,其特点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挟异”。这首诗写极平凡的事,但却挥洒自如,诗中有画,盛富美感。

① 烟:一作“磴”。

② 孤琴:或作“孤宿”、“携琴”。

注解:

1、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2、之子:这个人。

3、宿:隔夜。

韵译:

夕阳徐徐落入西边山岭,

千山万壑忽然昏昏暝暝。

松间明月增添夜的凉意,

风中泉声听来别有情味。

打柴的樵夫们将要归尽,

暮烟中的鸟儿刚刚栖定。

期望你能如约来此住宿,

我独抱琴等在萝蔓路径。

评析:

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不心焦,不抱怨,足见诗人风度。境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亦是佳品。

标题:夏日南亭怀辛大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古

内容:--------------------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赏析:--------------------

简析:

这首诗充满怀念故人的情绪,写出闲适自得的情趣,表达出无知音的感慨。文字行如流水,层递自然,极富韵味。

① :诗题一无“夏日”。

② 夕:一作“夜”。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边月色。

3、轩:窗。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

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

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

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

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评析: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标题:临洞庭上张丞相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律

内容:--------------------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赏析:--------------------

注解:

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韵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

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

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

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评析: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玄宗***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标题:与诸子登岘山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载:五律

内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赏析:--------------------

注解:

1、代谢:交替,轮换。

2、胜迹:指上述堕泪碑。

3、鱼梁:鱼梁洲,其地也在襄阳。

韵译: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

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

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

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

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

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

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评析: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二句揭题。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二句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

诗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描写景物,富有形象,充满***。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