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什么意思,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tamoadmin 成语讲堂 2024-06-10 0
  1. 雁丘词全文翻译
  2.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3. 《摸鱼儿》这首诗的主旨
  4. 谁念我心独自凉,萧萧风起暗自伤.杯酒难解相思醉,心上人道是寻常

浣溪沙-纳兰容若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译文残雪的清光映照着冰冷的画屏

已经是三更了,可是<梅花落>的笛声仍旧在萦绕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什么意思,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那寂寥无人处,月光朦胧我是人世间伤心的过客

知晓你为何事而潸然泪下

在声声更鼓中,悲伤的回忆自己的一生赏析“画屏”:绘有彩画的屏风。杜牡《秋夕》诗:“红烛秋光冷画屏。”容若这句意境不但凉,更逼近于凄。此句意谓院子里残雪的余辉衬着月光映在画屏上,使得绘有彩画的屏更看上去也显得凄冷。“落梅”:不是梅花,而是指古笛曲《落梅花》。李白《司马将军歌》里有句:“向月楼中吹落梅。”《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月胧明”:月色朦胧。语出元稹《嘉陵驿》诗:“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容若此处将雪,月,笛声搭配在一起,不减原意,却别添了几分清冷疏淡。“断肠声”:让人断肠,难过的声音。杜甫《吹笛》诗:“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又白居易《长恨歌》:“夜雨闻铃断肠声。”上阕写出一片凄凉月色,夜深无眠,残雪映凉月。何处落梅曲笛声响起,呜呜咽咽声地惹断人肠。下阕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叹息。由此词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当面的对谈倾诉。本来词句至此,已令观者唏嘘不已,不料还有下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伤人欲死。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见容若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神伤。浣溪沙-纳兰容若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赏析秋风萧瑟,天气肃杀。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纳兰夫妇伉俪情深,为爱妻的早逝而伤心的纳兰此时触景生情,又怎能不悲从中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 “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在看北宋词人贺铸在丧妻后发出的感叹:“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人虽然相隔六、七个世纪,其情却是相通的。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 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 ”、“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下阙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而这样一位温柔可人的妻子不仅是纳兰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文学上的红颜知己。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意趣盎然。一句“甘心老是乡矣”便写出他们情投意合、安贫乐道的夫妻生活。纳兰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哀伤。纳兰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天人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倘若卢氏泉下有知,有如此一位至情至爱的夫君知己,亦能安息了。比起纳兰,李义山算是***得多,当他问出“何当共剪西窗烛”时,是自知有“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而我们这位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我们读来尚且为之心痛,何况词人自己,更是字字皆血泪。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在卢氏逝世后却了纳兰心中美好的追忆。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后我们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纵即逝,恍若昙花一现。纳兰在他的另一首词《蝶恋花》中有“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语)痴情的纳兰性德终于经受不起丧妻失伴 的长长的痛苦磨难,于三十一岁夭亡,结束了短短的一生。他留下一部《通志堂词》, 共三百四十余首,而其中悼念卢氏的就有数十首之多,足见他对亡妻的挚爱与眷恋。纳兰是至情至爱之人,更是一个少有的痴情之人。纳兰在小令方面词工清丽,造诣极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他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本是一位文武全才,其妻卢氏的逝亡对他是一个沉重的精神打击。“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纳兰是真正不曾悔过的。而他本人的早逝于我们又何尝不是一大损失?当他哀叹“谁念西风独自凉”、“沉思往事立残阳” 的时候,我悄然寻着他的身影,感其痴情,不禁想起了元好问的那首《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浣溪沙》 - 浣溪沙背后的故事西施是美女,这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沉鱼落雁的鱼,就是见她而沉的,***中的范蠡和阿青有一段对话“范蠡轻轻说道:“她的眼睛比这溪水还要明亮,还要清澈……”阿青道:“她眼睛里有鱼游么?”范蠡道:“她的皮肤比天上的白云还要柔和,还要温软……”阿青道:“难道也有小鸟在云里飞吗?”范蠡道:“她的嘴唇比这朵小红花的花瓣还要娇嫩,还要鲜艳,她的嘴唇湿湿的,比这花瓣上的露水还要晶莹。湘妃站在水边,倒影映在清澈的湘江里,江边的鲜花羞惭的都枯萎了,鱼儿不敢在江里游,生怕弄乱了她美丽的倒影。她白雪一般的手伸到湘江里,柔和得好像要溶在水里一样……”可见西施真的很美,要不然,在最后阿青也不会不杀她了。可就是这么一个美女,她的美丽却带来的是不幸,***里又又这么一段话“范蠡要阿青将羊群赶入花园之中,命婢仆取出糕饼点心,在花园的凉亭中殷勤款待。众仆役见羊群将花园中的牡丹、芍药、玫瑰种种名花异卉大口咬嚼,而范蠡却笑吟吟的瞧着,无不骇异。”在牛羊的眼里,花草只是饲料,在勾践等人的眼里,西施只是一张牌而已。西施被勾践派去迷惑夫差,肩负毁吴复越的“重任“,为复越去投怀一个自己丝毫不爱的男人,牺牲作为女子最宝贵的东西。西施是被勾践用来完成其灭吴霸业的女人代表,在大功告成之日,勾践却与除之而后快,“狡兔死,走狗烹”,沉鱼落雁之容,落了个不明不白“蒸发“的悲惨结局。(这又是勾践是小人的一个证明,小人见读得美好的东西)在这个伪男人主宰的社会里,西施成了时代的牺牲品。勾践是个以骗为能的伪男人。勾践骗取的是女人的信任,最终得到的是万里江山,准确地说,应该是骗得天下!在这个伪男人操纵的大局中,女人只不过是他利用拿来“开道“的工具,西施只不过是勾践手中用来打夫差的一根棒子。红颜不是祸水,真正的祸水是红颜背后站着那个阴险的小男人。要说她完全不爱夫差,也是不可能的,《越女剑》不这么说,但有许多书上是这么说,夫差对她是真心的,不爱他至少也有感动,只是,她先遇上了范蠡,她背负这这个男人的理想和任务,她先爱上的是她,尽管她只是被当做了饲料,而非鲜花,可她是是义无反顾的去做了,那她所爱的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雁丘词全文翻译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打起黄雀儿,莫教枝上啼。昨夜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相思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李商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犹记殷勤风月事,

耳边软语深盟。

一朝离别等闲轻。

我心仍似火,

君意已如冰。

陌上春风杨柳色,

年时曾许青青。

而今薄性学飘零。

此生缘已误,

来世许无情

诗经里的爱情诗:

关雎(诗经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白露未已。所谓***,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山鬼(诗经·九歌)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

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汉 乐府诗词

上邪(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孔雀东南飞(这个不用我说了吧,中学课本有,是中国古代最长的爱情诗)

唐诗

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竹枝词(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锦瑟(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唐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唐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还有一首值得一提的:《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述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词:

相见欢(南唐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令(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乌夜啼(南唐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鹊桥仙(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雨霖铃(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青玉案 元夕(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江城子(宋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卜算子(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迈陂塘(金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儿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瑞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苏幕遮(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江城子(宋 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醉花阴(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夜游宫

周邦彦(宋)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

桥上酸风射眸子。

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

不恋单衾再三起。

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上邪》(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经·邶风·击鼓》(节选)

执子之手,与子共著.

执子之手,与子同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1、《雁丘词》全文翻译

敢问世间情是何物?竟能让人付之死生!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相守越是欢乐,相离就越是凄苦,但世间仍有痴男怨女沉醉其中。

告诉我:

万里长途,层云迷漫,千山暮景,处境凄凉,形影孤单为谁奔波呢?

这汾水一带的旧路可见,而当年鼓乐繁华无存。瓦砾荒烟,曾经破秦平楚之地,今日也不过如此!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2、《雁丘词》全文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3、词人简介

元好问(1190—1257),金末元初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摸鱼儿》这首诗的主旨

元好问 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赏析:

何谓情?古今以来,不少的文学作品都以情为主题,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爱情诗篇,如诗经〈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长恨歌〉;也有许多人令人难忘的爱情故事,其中包括梁祝化蠂、韩朋何氏化相思鸟等传说。人生多少的情怨愁、世上几许痴儿女、人有情,但是动物间何尝不亦有生死与共的缠绵爱情。在金人元好问的作品〈摸鱼儿〉(问人间)一词之中,就深刻而又形象地描写出雁儿殉情的故事。

金章宗泰和五年,元好问十六岁之时,他为殉情的雁儿所感动,多年仍不能忘怀此事,可见此词是作者真情之作。全词以一「情」字为中心,将人之情与雁之情一并写出,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位性情中人,感情强烈而又丰富。他利用文学的手法,夹叙夹议,再加以抒情描写,将个人的感受展现在读者面前,感情真挚而自然。情是抽象的事物,而雁之殉情却是真实的故事。以有形的客观对象,再加以想象及议论,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字所包含的感情已不再受到表面语言的限制了。

词之起首,「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以一问句点明题旨,引起读者的注意,发人深省而又不做作。这与「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的答案可在前者寻到,渺渺云层、浩浩天地之间,若果失去了寄托,形单影只,纵使飞走,但又往何处去呢?它不愿独活,也只为那一份刻骨铭心的感情。此固为作者想象之景,却加深了作品的形象性以及感染力。

词的上片叙事,写出雁儿双飞,欢聚之乐及分别之苦,叙写出雁儿殉情的悲剧。而词的下片则是作者的议论及抒情之语。作者对现实中横汾路上野草荒蔓,一片落寞凄凉景象的描写,衬以古之汉武在此泛楼船,横中流,吹箫搫鼓,热闹非常的情况。以实衬虚,同时以对比的手法,今昔有别,写出尽管时转事易,人事变幻,汾水昔日的盛况不再,可是雁之情却是?古永存,千秋万古,仍有文人骚客来访雁儿殉情之处。意象更鲜明,情感更深刻。

雁之死,甚悲壮;魂之归,何所依?作者在汾水之前,为雁儿的深情而感怀,他吟诵着楚辞中的〈招魂〉,想起那些被先民所信奉的风俗,魂招之不归,而山鬼仍空自啼于风雨之中。雁儿是自己甘心殉情而死,它的魂如今不知何处,作者在凭吊之时,感触甚深,不能自己。故此有「天也妒」之叹,以及觉得应为殉情之雁狂欢痛饮之举。「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些」字是楚辞的用语,「何嗟及」则语出诗经〈王风?谷有蓷〉:「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全篇文字浅白易懂,仅于此句化用了楚辞的典故。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楚辞中的〈招魂〉及〈山鬼〉用于此处,给人的感觉是悲切凄厉,正好与上文之「寂寞」、「荒烟」相呼应,使雁丘笼罩在一片冷清凄惨的气氛之中。作者借古说今,纵使对着雁丘招魂祭祀,又有何用呢?作者在此寄寓对雁之死的同情及惋惜之情。

在此词之中颇多慨叹之语。如:「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因此全诗的格调显得豪放悲壮。而在词意上,作者也喜欢用相反意义的词语映衬,例如,在词语上有「天南」与「地北」,「欢乐趣」与「离别苦」;而在句意上,雁儿永?的情意与世长在,及莺儿燕子埋于黄土,归于沉寂相对照。正反相映,词意也更易突显,情感也更激烈。作者为雁儿抱不平,他认为雁之悲剧的造成是因天的妒嫉,人世间的快乐欢欣总会因上天的妒意而使完美的情感而遭遇到悲惨的命运。作者并非完全是怨天尤人,埋怨天之不公,最主要的是作者被雁儿所表现出的情操所感动,他是为雁儿抱不平,为有情之鸟不能再比翼双飞而可惜。作者的感情在词句间充分体现出来,一句「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表现出悲怆而又豪放的风格。

本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结构严整,叙述自然而有层次。全词紧扣一个「情」字,以拟人的手法写出雁儿情之真及可贵,以夸张的手法衬托出雁之悲乃作者感受之深,表现出作的悲悼之情。作者笔下的事是真实的,作者笔下的情是悲壮的。虽然最终作者没有解答出「问人间,情是何物,真教生死相许?」的问题,但是言又何尝不是千百年众人欲寻之而不得的问题呢?唐诗人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天若有情天亦老」句;宋词人周邦彦于〈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末句中有「情似雨余黏地絮」之句。相信情之定义是随着个人的理解而有不同。然而在〈摸鱼儿〉(问人间)一词之中,雁儿之情却是令作者感动的,这首词同时也令许多读者有着共鸣,在情感上受其影响。这是因作者的文笔高超,使读者产生与作者同样的感情?抑或是因读者亦是一位性情中人,作品本身已可勾引出藏于内心的情感,结果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体会及感受。我相信若果作者不是真正地为雁之死感动而作此词的话,他也不会写出这首充满同情及慨叹之词;若果读者本身对「情」字没有感受的话,他也不会为此词而动容。此词的本身固然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全词虽仅有短短两阙,但意象鲜明,将无形的情化作有形,使人读后产生无限的联想。此词题材源于写实,感情出于真诚,千百年来,皆受读者喜爱。

在词的尾段,作者曾有「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之语。事实上,此词也确有不少人相应和。如蒲溪杨正卿和云:

「恨千年、雁飞汾水,秋风依旧兰渚。网罗惊破双栖梦,孤影乱翻波素。还碎羽。算古今往来,只有相思苦。朝朝暮暮,想塞北风沙,江南争忍自来去。

埋恨处,依旧并州旧路,一丘寂寞寒雨。世间多少风流事,天也有心相妒。休说与,还却怕、有情多无情。一杯会举,待细读悲歌,满倾清泪,为尔酹黄土。』

结束之句所讲,此地如今有了雁丘,将永远成骚人词客徘徊吟诵之处,是本篇章法所在。正所谓「海枯石澜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全词的主题在情,然而终观全词,仅出现一个情字。其余的虽没有真接写情,但是字字含悲,句句写情,感人至深,此首咏雁之词可谓是「词有尽而意无穷」了。

谁念我心独自凉,萧萧风起暗自伤.杯酒难解相思醉,心上人道是寻常

这是辛弃疾四十岁时,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暮春写的词。辛弃疾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渡淮水投奔南宋,十七年中,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纳。自己抗金杀敌收拾山河的志向也无法实现,只是作一些远离战事的闲职,这一次,又是被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调到荆湖南路继续当运副使。转运使亦称漕司,是主要掌管一路财赋的官职,对辛弃疾来说,当然不能尽快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何况如今是调往距离前线更远的湖南去,更加使他失望。他知道朝廷实无北上雄心。当同僚置酒为他饯行的时候,他写了这首词,抒发胸中的郁闷和感慨。

上片主要抒发作者惜春之情。

上片起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说如今已是暮春天气,禁不起再有几番风雨,春便要真的去了。“惜春长怕花开早”二句,揭示自己惜春的心理活动:由于怕春去花落,他甚至于害怕春天的花开得太早,这是对惜春心理的深入一层的描写。“春且住”三句,对于正将离开的“春”作者深情地,对它呼喊:春啊,你且止步吧,听说芳草已经长满到天涯海角,遮断了你的归去之路!但是春不答话,依旧悄悄地溜走了。“怨春不语”,无可奈何的怅惘作者无法留住春天,倒还是那檐下的蜘蛛,勤勤恳恳地,一天到晚不停地抽丝网,去粘惹住那象征残春景象的杨柳飞花。如此,在作者看来,似乎这殷勤的昆虫比自己更有收获,其情亦太可悯了。

下片一开始就用汉武帝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喻指自己的失意。自“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一段文字,说明自古便有娥眉见妒的先例。陈皇后因招入妒忌而被打入冷宫——长门宫。后来她拿出黄金,买得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希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是她所期待的“佳期”却迟迟未到。这种复杂痛苦的心情,对什么人去诉说呢?“君莫舞”二句的“舞”字,因高兴而得意,忘形的样子。“君”,是指那些妒忌别人进谗言取得宠幸的人。意思是说: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没见杨玉环和赵飞燕后来不是都死于非命吗?“皆尘土”,是用《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中的语意。伶玄妾樊通德能讲赵飞燕姊妹故事,伶玄对她说:“斯人俱灰灭矣,当时疲精力驰骛嗜欲蛊惑之事,宁知终归荒田野草乎!”“闲愁最苦”三句是结句。闲愁,作者指自己精神上的不可倾诉的郁闷。危栏,是高处的栏干。后三句是说不要用凭高望远的方法来排消郁闷,因为那快要落山的斜阳,正照着被暮霭笼罩着的杨柳,远远望去,一片迷蒙。这样的暮景,会使人见景伤情,更加悲伤。

这首词上片主要写春意阑珊,下片主要写美人迟暮。有些选本以为这首词是作者借春意阑珊来衬托自己的哀怨。这恐怕理解得还不够准确。这首词中当然有作者个人遭遇的感慨,但“春将逝更多的是他对南宋朝廷暗淡前途的担忧。作者一生忧国忧民,这里也是把个人感慨纳入国事之中。春意阑珊,实兼指国势如春一样一日日渐衰,并非象一般词人作品中常常出现的绮怨和闲愁。

上片第二句“匆匆春又归去”的“春”字,当是这首词中的“词眼”。接下去作者以春去作为这首词的主题和总线,精密地安排上、下片的内容把他心中感慨心绪曲折地表达出来。他写“风雨”,写“落红”,写“草迷归路”,……对照当时的政治现实,金军多次进犯,南宋朝廷在外交、军事各方面都遭到了失败,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朝政昏暗,奸侫当权,蔽塞贤路,志士无路请缨,上述春事阑珊的诸种描写件件都是喻指时政且无一不贴切?蜘蛛是微小的动物,它为了要挽留春光,施展出全部力量。在“画檐蛛网”句上,加“算只有殷勤”一句,意义更加突出。作者实有意自拟为蜘蛛。尤其是“殷勤”二字,突出地表达作者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这里作者表达了虽然位微权轻,但为报图,仍然“殷勤”而为。

上片以写惜春为主。下片则都是写古代的历史事实。两者看起来好象不相关联,其实不然,作者用古代宫中几个女子的事迹,来比自己的遭遇,进一步抒发其“蛾眉见妒”的感慨。这不只是个人仕途得失。更重要的是志士仁人都如“娥眉见妒”关系到宋室兴衰的前途,它和春去的主题并未脱节,而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在过片处推开来写,在艺术技巧上说,正起峰断云连的作用。

下片的结句甩开咏史,又回到写景抒怀上来。“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二句,以景语作结,含有不尽的韵味。除此之外,这两句结语还有以下的作用:

第一,刻画出暮春景色的特点。李清照曾用“绿肥红瘦”四字刻画它的特色,“红瘦”,是说花谢;“绿肥”,是说树荫浓密。辛弃疾在这首词里,他不说斜阳正照在花枝上,却说正照在烟柳上,这是从另一角度描暮春景色写有着与绿肥红瘦不同的意味。而且“烟柳断肠”,还和上片的“落红无数”、春意阑珊相呼应。如果说,上片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开篇,那么下片的“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结尾。两相对映,显得结构严密,章法井然。

第二“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是暮色苍茫中的景象。这是作者在词的结尾处饱含韵味的一笔,旨在点出南宋朝廷日薄西山、前途暗淡的趋势也抒发自己尚未见用的郁闷。这和这首词春去的主题紧密相联的。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辛幼安晚春词:‘更能消几番风雨’云云,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与‘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闻寿皇(指宋孝宗)见此词颇不悦。”可见这首词流露出来的对国事、对朝廷的耽忧怨望之情是何等强烈感人。

辛弃疾另一首代表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是抒发作者对抗战的理想与向往。和这首《摸鱼儿》比较,两者内容相似,而在表现手法上,又有区别。《破阵子》比较显,《摸儿》比较隐;《破阵子》比较直,《摸鱼儿》比较曲。《摸鱼儿》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婉约派。它完全运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词的内容。但在读这首《摸鱼儿》时,感觉到在那一层婉约含蓄之外,有一股沉郁之情,这就是辛弃疾学蜘蛛那样,为国家殷勤织网的一颗耿耿忠心,以及对国势的担忧。似乎可以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个字,来作为这首词的评语。

读纳兰性德《浣溪纱》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

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纱》

 

 纳兰性德,字容若,初名成德,后改名性德;他出身满清贵族,是清初一位重要的

词令家。其词情真意切,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

,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是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这首《浣溪

纱》就是其中的一篇。

秋风萧瑟,天气肃杀。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纳兰夫妇伉俪情深,为爱妻

的早逝而伤心的纳兰此时触景生情,又怎能不悲从中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

“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

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在看北宋词人贺铸在丧妻后发出的感叹:“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复挑灯夜补衣?”两人虽然相隔六、七个世纪,其情却是相通的。而“凉”字描写的绝

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

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

”、“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

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

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下阙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

,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

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而这样一位温柔可人的妻子不仅是纳兰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

文学上的红颜知己。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

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

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

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意趣盎

然。一句“甘心老是乡矣”便写出他们情投意合、安贫乐道的夫妻生活。纳兰以赵明诚

、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

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纳兰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天人相隔,而他

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倘若卢氏泉下有知,有如此一位至情至

爱的夫君知己,亦能安息了。比起纳兰,李义山算是***得多,当他问出“何当共剪西

窗烛”时,是自知有“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而我们这位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

,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我们读来尚

且为之心痛,何况词人自己,更是字字皆血泪。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在卢氏逝世后却成

了纳兰心中美好的追忆。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后我们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

事物又往往稍纵即逝,恍若昙花一现。纳兰在他的另一首词《蝶恋花》中有“辛苦最怜

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语)痴情的纳兰性德终于经受不起丧妻失伴

的长长的痛苦磨难,于三十一岁夭亡,结束了短短的一生。他留下一部《通志堂词》,

共三百四十余首,而其中悼念卢氏的就有数十首之多,足见他对亡妻的挚爱与眷恋。纳

兰是至情至爱之人,更是一个少有的痴情之人。

纳兰在小令方面词工清丽,造诣极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他说:“北宋

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本是一位文武全才,其妻卢氏的逝亡对他是一个沉重的精

神打击。“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纳兰是真正不曾悔过的。而他本人的

早逝于我们又何尝不是一大损失?当他哀叹“谁念西风独自凉”、“沉思往事立残阳”

的时候,我悄然寻着他的身影,感其痴情,不禁想起了元好问的那首《摸鱼儿》:“问

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

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

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