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翻译,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

tamoadmin 成语讲堂 2024-06-09 0
  1. 《淮南子》卷十二 道应训
  2. 急求!请教授;文言文学者帮我翻译一下《吕氏春秋》这整部书的译文要标准答案...
  3. 读“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所感
  4.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什么意思?
  5. 《列子》说符第八(2)

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是:狂风不会刮一个早晨,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2、这句话是出自《老子》。原文是: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这个道理提醒我们:处世为人当依循自然,顺从民意,不可妄作非为。妄作非为必不能长久。

《淮南子》卷十二 道应训

意思是:狂风不会刮一个早晨,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用来比喻来得凶猛,去得也快。

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翻译,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出自《老子》。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教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就已自然来说吧!飙风乱刮也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可是这些是谁在操作主宰那?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是天地(也就是自然)。天地都不能长久永远不变,更何况是人了!

“故教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所以从事道(顺其自然)方面修炼的人,就能和道溶为一体同于道,从事于德方面修炼的人,就能和德溶为一体同于德,失去道德的人就要被而抛弃。

“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

同于道的人,就会得到道的支持促使道能很容易接受他;同于德的人,就会得到德德支持也促使德能很容易的接受他;失去道德的人,就会得到失去道德人接受他(同时也会遭到道德的惩罚)。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诚信不足的人,人民自然就不会相信他。(只有人们心中真正的接受大自然,这样才会真正的了解它,应用它,也是为什么有的人打坐要到环境好的地方有的人为什么可以天人合一了~个人之见如有不对还望海涵多多指教。)

急求!请教授;文言文学者帮我翻译一下《吕氏春秋》这整部书的译文要标准答案...

太清问于无穷子曰:"子知道乎?"无穷子曰:"吾弗知也。"又问于无为曰:"子知道乎?"无为曰:"吾知道。""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无为曰:"吾知道有数。"曰:"其数奈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窈,可以明;可以包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太清又问于无始曰:"向者,吾道于无穷,无穷曰:'吾弗知之。"又问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无为曰:'吾知道有数。'曰:'其数奈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窈,可以明;可以包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吾所以知道之数也。'若是,则无为知与无穷之弗知,孰是孰非?"无始曰:"弗知之深,而知之浅;弗知内,而知之外;弗知精,而知之粗。"太清仰而叹曰:"然则不知乃知邪?知乃不知邪?孰知知之为弗知,弗知之为知邪?"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孰知形之不形者乎?"故老子曰:"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

 白公问于孔子曰:"人可以微言?"孔子不应。白公曰:"若以石投水中,何如?"曰:"吴、越之善没者能取之矣。"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菑、渑之水合,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然则人固不可以微言乎?"孔子曰:"何谓不可?谁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白公不得也,故死于浴室。故老子曰:"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吾知也。"白公之谓也。

 惠子为惠王为国法,已成而示诸先生,先生皆善之,奏之惠王。惠王甚说之。以示翟煎,曰:"善"!惠王曰:"善,可行乎?"翟煎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岂无郑、卫激楚之音哉?然而不用者,不若此其宜也。治国有礼,不在文辩。"故老子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此之谓也。

 田骈以道术说齐王,王应之曰:"寡人所有,齐国也。道术虽以除患,愿闻国之政。"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为政。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为材。愿王察其所谓,而自取齐国之政焉已。己虽无除其患害,天地之间,***之内,可陶冶而变化也。齐国之政,何足问哉!"此老聃之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者也。若王之所问者,齐也;田骈所称者,材也。材不及林,林不及雨,雨不及阴阳,阴阳不及和,和不及道。

 白公胜得荆国,不能以府库分人。七日,石乙入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不能予人,不若焚之,毋令人害我!"白公弗听也。九日,叶公入,乃发大府之货以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因而攻之。十有九日而禽白公。夫国非其有也,而欲有之,可谓至贪也;不能为人,又无以自为,可谓至愚矣!譬白公之啬也,何以异于枭之爱其子也?故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赵简子以襄子为后,董阏于曰:"无恤贱,今以为后,何也?"简子曰:"是为人也,能为社稷忍羞。"异日,知伯与襄子饮,而批襄子之首。大夫请杀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羞。岂曰能刺人哉!"处十月,知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知伯,破其首以为饮器。故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其为天下溪。"

 啮缺问道于被衣,被衣曰:"正女形,壹女视,天和将至。摄女知,正女度,神将来舍。德将来附若美,而道将为女居。憃乎若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言未卒,啮缺继以仇夷。被衣行歌而去,曰:"形若槁骸,心如死灰。直实不知,以故自持。墨墨恢恢,无心可与谋。彼何人哉!"故老子曰:"明白四达。能无以无知乎!"

 赵襄子攻翟而胜之,取尤人、终人。使者来谒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今一朝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取亡焉,不能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劲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强为弱。故老子曰:"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惠孟见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曰:"寡人所说者,勇有功也,不说为仁义者也客将何以教寡人?"惠孟对曰:"臣有道于此,人虽勇,刺之不入。虽巧有力,击之不中。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惠孟云:"夫刺之而不入,击之而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不敢击,夫不敢刺不敢击,非无其意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意也。夫无其意,未有爱利之也。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心。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此寡人所欲得也。"惠孟对曰:"孔、墨是已。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者。今大王,万乘之主也。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矣。此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惠孟出。宋王谓左右曰:"辩矣!客之以说胜寡人也。"故老子曰:"勇于不敢则活。"由此观之,大勇反为不勇耳。昔尧之佐九人,舜之佐七人,武王之佐五人;尧、舜、武王于九、七、五者,不能一事焉。然而垂拱受成功者,善乘人之资也。故人与骥逐走,则不胜骥;托于车上,则骥不能胜人。北方有兽,其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常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此以其能,托其所不能。故老子曰:"夫代大匠斫者,希不伤其手。"

 薄疑说卫嗣君以王术。嗣君应之曰:"予所有者,千乘也。愿以受教。"薄疑对曰:"乌获举千钧,又况一斤乎?"杜赫以安天下说周昭文君,文君谓杜赫曰:"愿学所以安周。"赫对曰:"臣之所言不可,则不能安周;臣之所言可,则周自安矣。"此所谓弗安而安者也。故老子曰:"大制无割,故致数舆无舆也。"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赣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辞不受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受教顺可施后世,非独以适身之行也。今国之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金,则不复赎人。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人于诸侯矣。"孔子亦可谓知礼矣。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魏武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而数胜。"武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其独以亡,何故也?"对曰:"数战***疲,数胜则主憍,以憍主使疲民,而国不亡者,天下鲜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疲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矣!夫差之所以自刭于干遂也。"故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读“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所感

看来楼主还没有掌握百度·知道的提问要领。建议楼主不要多次提问,而要高分提问,比如悬赏分为200分,就可能有人会耐着性子给你翻译(有时还需查资料)。

请楼主以后提问时多站在回答者的立场考虑考虑,来个各换位思考——他最愿意回答哪些问题?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什么意思?

“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意思是狂风暴雨不能长久,告诉我们凡事不可激进,不可急于求成,凡事来势汹汹的气势都不能长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第一次击鼓时战士的气势高涨,这个时候的力量是最强大的,第二次再击鼓时士气就比第一次衰弱了很多,等到第三次击鼓时,战士已经没有力气了。

用在做事中,就是要量力而行,不要一时兴起,给自己定下了超常的目标,结果却无法坚持下去。比如,扛麻袋,一个人本来只能扛二十斤,而你偏让他扛五十斤,那么他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工作也是如此,有的企业经常会搞一些劳动竞赛,设定一些目标,在竞赛期间大家加班加点拼力去完成,完成之后就会有一种松一口气的感觉,这时候如果仍然有很多任务压着无法轻松的话,很多人就抱怨甚至懈怠了。

如果有人受到什么事情影响而忽然非常精进地做某件事时,记住,不要高兴太早!除非真的脱胎换骨,否则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一个人如果立志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要成就一项什么事业,那么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给自己设定任务量一定是每天都能坚持做的,一定是常态化的,否则今天心血来潮一次性做了很多,然后累到了,接连几天都不再做,十天半月后想起来再做一点,这样长久下去,是很难实现目标的。所有的事只有成为生活方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才有可能成功,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的,如果超出孩子的正常承受能力,长期施压给孩子,效果肯定是不好的。雪漠老师的一个学生,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打骂,被逼着学这学那,考试考得稍微差点就会被打,后来这个孩子长大后工作等各方面都很优秀,可是刚刚29岁就得了癌症,没几年就死了。还有一个女孩子,也是小时候在父亲的高压下学习、生活,虽然考上了好大学,但是压抑久了,她一直想脱离父亲的掌控,后来遇到一个对她好的男人就跟着私奔了,结果这个男人也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让她痛苦不堪。人的生命正常的也不过百年,为什么偏要为难别人、为难自己呢?何不让大家都从容一点走过这段旅程呢?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你只要给他浇水、施肥,遇到特大风暴时给予适当的保护,如果长歪时帮他扶正就行了,你不能指望一颗小树苗一年之内长成参天大树,也不能指望你种下的是柳树***却希望他长成松树。它需要的是好的基因、适宜生长的环境和足够的时间,其他的干预都是徒劳的,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家长千万不要以“爱”的名义或者以“我为你好”的名义,对孩子进行掌控或者不顾实际情况的跟风,让孩子学这学那,恨不得孩子十项全能,不给孩子一点喘息的时间,最后可能会毁了孩子。当你要求孩子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

反思中国的大部分孩子为什么一旦考上大学或者走上社会就再也不想看书了,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初高中阶段的超负荷学习压力让学生有了厌烦情绪,甚至有了恐惧症,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列子》说符第八(2)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是: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急雨不会下一天。飘风不终朝指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骤雨不终日用来比喻坏人坏事不会长久。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的:“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原文意思为:

管理要做到少发号施令,以便让人们自行演变。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谁做的这些暴行肆虐的事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的发号施令呢?

扩展资料

老子指出,这种自然现象虽天地所为尚不能持久,何况是人。任何事急躁冒进都不能长久的,就像飘风骤雨那样不会长久。人类的实践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要看清自己的力量,不能有激进行为,否则既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会遭到报应。只有积跬步才能至千里,积小流也可成江海。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拼音piāo fēng bù zhōng zhāo,zhòu yǔ bù zhōng rì?

注释飘风:暴风;朝:早晨;终:结束;骤:急速。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积少成多(jī shǎo chéng duō):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积累少量的东西成巨大的量)

反义词细水长流(xì shuǐ cháng liú):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地做某件事。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地理》引《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你们应时常努力进步,就像小水常流一样,那么就能穿透石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飘风不终朝

百度百科-骤雨不终日

百度百科-细水长流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有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弗能游,鼋鼍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曰:?此悬水三十仞, 圜流九十里,鱼鳖弗能游,鼋鼍弗能居也。意者难可以济乎?丈夫不以错意, 遂度而出。孔子问之曰:?巧乎?有道术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对 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者,以此也。?孔子谓***曰:?二三子识之!水且犹可以忠信诚身亲之,而况人乎?

白公问孔子问:?人可与微言乎?孔子不应。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 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 ?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人故不可与微言乎?孔子曰:? 何为不可?唯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 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白公不得已,遂 死于浴室。

赵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胜之,取左人中人;使遽人来谒之。襄子方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 ?夫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不终朝,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 所施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者 所以为昌也,喜者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卒取亡焉,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 之主为能持胜。?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故善持胜者以强为弱。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 此吉祥也,以荐上帝。?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其子曰:?前问之而失明,又何问乎?父曰:?圣人之言先迕后 合。其事未究,姑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复教以祭。 其子归致命。其父曰:?行孔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 围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壮者皆乘城而战,死者大半。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围解而疾俱复。

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又有兰子 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戳之,经月乃 放。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 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 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 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 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 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 ?善。?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 对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孙叔敖曰:?吾爵益 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