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翻译,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09 0
  1. 病入膏肓这个成语是不是来自于扁鹊治病这
  2. 病入膏肓的比喻意义
  3. 病入膏肓是什么意思
  4. 左传晋国文言文
  5. 病入膏肓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书哪一课
  6. 病倒文言文

春秋时代,晋景公得了大病,久治不愈,于是派人到秦国请名医扁鹊先生。在扁鹊还未到时,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中见两个童子,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扁鹊是秦国的名医,如果他来的话,我们就没命了。”另外一个说:“怕什么呢?

我和你躲藏在膏和肓之间,他就没有办法奈何我们了。”扁鹊来了之后,诊视了一番,对晋景公说:“您的病已经很重,没有办法治了。

因为你的病处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这是药力所达不到的地方,所以没有办法。”晋景公一听,和他在梦中所梦到的一样,不禁很佩服他。不久,晋景公果然病死了。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翻译,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扩展资料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译文: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灸不能用,针达不到,药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了,不能治了。

例句:由于母亲病入膏肓,这个新战士整日无精打***,茶饭不思。

近义词:不可救药、无可救药、深入膏肓、行将就木、人命危浅

反义词: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手到病除、药到病除

百度百科-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这个成语是不是来自于扁鹊治病这

释 义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 处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示 例 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病入膏肓的比喻意义

你好!

“病入膏肓”不是扁鹊治病,扁鹊治病(扁鹊见蔡桓公)的成语是:讳疾忌医。

病入膏肓,这个成语是来自,春秋 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病入膏肓,释义:

形容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讳疾忌医,意思为: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愿改正

讳:避忌;

忌:怕,畏惧。

“讳疾忌医”典故:

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读音cò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còu)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译文: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公。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功劳”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桓公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没有办法了。而今在骨髓,我不再请求了。

五天以后,桓公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却早已经逃到秦国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良医治病,病在表皮时就及时医治。这是为了在刚显露苗头时及时处理。事情的祸福也有开端,所以圣人总是尽可能早地予以处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

病入膏肓是什么意思

病入膏肓的比喻意义是指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就像病人的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医治一样。

一、释义

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中医之膏肓即指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膏肓相传是身体内药力所不及的地方。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这里的攻指灸,达指针,药指药物。意思是说,病在心下,灸不能用,针达不到,药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了,所以这个病是治不好了。

病入膏肓原指病位深隐难治,病情危重,无药可救。后用病入膏肓比喻人、事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明史·沈鍊列传·序》中说: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这里的疾入膏肓就是比喻贪婪和愚鄙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二、出处

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成公十年》。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在句子中用作谓语、定语。

病入膏肓的例句

1、他的心灵已经病入膏肓,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和感情,只知道沉溺于毒品和。

2、这个家庭的关系已经病入膏肓,父母离婚,子女反叛,没有任何温暖和和睦。

3、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已经病入膏肓,教师不教学生不学,只知道应付考试和评估。

4、这个城市的环境已经病入膏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垃圾遍地,人们的健康都受到了威胁。

5、这个文化的传承已经病入膏肓,传统的价值观和艺术形式都被抛弃或曲解。

6、这部**的剧情烂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没有任何逻辑和情感,观众看了一半就纷纷退场。

左传晋国文言文

意思是病情特别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出自:春秋 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原文节选: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译文:

晋景公病重,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派医缓给晋景公诊病。医缓还没有到达,晋景公又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儿童,一个说:“他是个好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好?”

另一个说:“我们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拿我们怎么办?”医生来了,说:“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灸不能用,针达不到,药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了,不能治了。”

晋景公说:“真是好医生啊。”于是馈送给他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去。六月初六日,晋景公想吃新麦子,让管食物的人献麦,厨师烹煮。景公召见桑田巫人来,把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他。

景公将要进食,突然肚子发胀,上厕所,跌进厕所里死去。有一个宦官早晨梦见背着晋景公登天,等到中午,他背着晋景公从厕所出来,于是就以他为景公殉葬了。

示例:这些歹徒真是恶习难改,病入膏肓,希望法官判以极刑!

扩展资料:

病入膏肓的近义词:

1、气息奄奄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停止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自:鲁迅《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据我所见,则惜之称为战士者,今已蓄意险仄,或则气息奄奄,甚至举止言语,皆非常庸鄙可笑。”

示例:新厂长上任不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家气息奄奄的工厂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生产。

2、奄奄一息

奄奄:形容气息微弱。一息:气息,从肺部呼进呼出的气。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出自:霍达《***的葬礼》第十一章:“抢救队员戴着钢盔,抡着铁钩、铁铲,从坍塌的建筑物下寻找奄奄一息的遇难者。”

示例:巴金《谈<寒夜>》:“儿子当时不过十五六岁,躺在厨房附近一张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了。”

病入膏肓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书哪一课

1. 左传成公十年古文翻译晋侯梦大历

原文鲁成公八年,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左传·成公十年》)

译文晋景公梦见一个大鬼,披散的长发拖到地上,拍打着胸膛跳起来对景公说:“你杀了我的子孙后代,这是不义!我已经请求上帝得到它的允许(可以 报仇)了!”大鬼捣毁大门和寝门走了进来。景公感到害怕,躲进内室。大鬼又毁坏内室的门。景公醒来后,召见桑田地方的巫人(占卜吉凶)。巫人说的和景公所 梦见的相同。景公说:“怎么样?”巫人说:“君王吃不上新麦了。”

景公的病加重了,到秦国去请医生。秦桓公派了一个名叫缓的医生为晋景公治病。医缓还没有到达,景公又梦见了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儿童。他们说:“他是一 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怎么逃避他?”其中一个说:“我们躲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拿我们怎么办?”秦医来到后,说:“病不能治了,在肓的上 边、膏的下边,艾灸不可能,***达不到,药物的力也到不了,不能治了!”景公说:“高明的医生啊!”赏赐他丰厚的礼物送他回国了。

六月丙午这天,晋景公想尝新麦,派甸人献上新麦,由庖人烹调。这时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来,将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他。将要吃新麦的时候,景公 肚子发胀起来,走到厕所,跌入厕所里死去。有一个宦官当天早晨梦见背着晋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背着景公出厕所,于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2. 《左传》原文及翻译: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於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

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於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於诸侯。得志於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翻译: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

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我依靠君父的天命享有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姓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 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

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廧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重耳娶了季隗,生下伯俦和叔刘。

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重耳想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

季隗回答说: “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还是让我等您吧。”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依礼待他。

重耳走到五鹿,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

狐偃说:“这是建立国家的预兆。”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过来 放到了车上。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女儿嫁给了他,还给了他八十匹马。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呆下去,想去别的地方,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

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你有远行四方的打算吧,偷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

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你走吧,怀恋妻子和安于现状,会毁坏你的功名。”

重耳不肯走。姜氏与狐偃商量,用酒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出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去追击狐偃。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 的。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

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定以担当治国的大任。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

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 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

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 在饭中藏了一块宝玉。重耳接受了饭食,将宝玉退还了。

到了宋国,宋襄公送给了重耳二十辆马车。此文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晋公子重耳之亡》选自春秋时代末期的名著《左传》,记载了晋文公重耳出奔,流亡到回国夺取***的经历。

同时对各诸侯国君主和大臣的政治远见和性格也有所记录。是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等不可多得的史料。

《晋公子重耳之亡》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描写人物,记叙***,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细节描写,把人物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作者简介:左丘明,生卒年不详,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

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

3. 翻译:左传中的古文

楚王在申(地名)召见蔡灵侯,灵侯将 *** 前往。蔡国的大夫说:“楚王贪婪而不讲信用,现在用很多的财物,讲很好听的话来招你去,这是在引你上钩呀!还是不去的好。” 蔡侯不听。楚王果然埋伏了武士,将蔡侯在宴席上灌醉以后,就把他拘捕了。 夏四月,把他杀了,然后连带刑了他的部下七十余人。同时,派楚公子弃疾出师围蔡。

韩宣子韩起向叔向问到这事,说:“楚国出兵打蔡国,这事能成功吗?”

叔向回答:“能!蔡侯得罪了楚王,而又不能得到蔡国人民的拥戴,是上天***手楚国,让他灭亡,为什么不能成功呢?但是我羊舌肸也听说过,靠着不信的手段侥幸而成功,是可一不可再的!现在的楚王先是***借拥戴陈国的公孙吴,出兵伐陈,说:‘我将立公孙吴来安定陈国。’于是陈国人听命,可楚王乘机把陈国灭了,置为楚国一县。现在又诱骗蔡人,杀了他们的国君而出兵攻打,即使侥幸成功,也必然遭受天谴,是不能长久的。夏朝的桀灭了有緍氏但自己也亡国了,商朝的纣成功讨伐东夷但是自己也死了。现在的楚国比夏、商要小,楚王的地位也比桀、纣低。但是楚王却施暴于两个诸侯,能不遭天谴吗?上天帮助不好的人,并不是赐福于他,而是让他的恶行增多然后再降罪于他。”

4. 请翻译《左传》中一段古文

原文见《左传.襄公十八年》,大意为:

晋国的国君出兵讨伐齐国,晋军将要渡过黄河的时候,三军统帅中行献子(又称荀偃)用红色的丝线系在一对玉上,对河伯祷告:“齐侯姜环(齐灵公之名)倚赖其周边险要的地形,依凭其众多的人口,背弃与之结盟示好的诸侯,欺凌鲁国的人民(神主,民也)。周天子之臣姬彪(晋平公之名)将率领诸侯讨伐之,姬彪授官之臣我荀偃为他领兵,***若能取得有功而不让神灵蒙羞,我荀偃就算死在战场、不再渡河也无所谓,惟愿河伯您有灵听到我的祷告、来做裁夺!”说完把宝玉沉到黄河中,率大军渡河。

对“官臣偃无敢复济”这几个字的翻译,把握尚不太大。楼主斟酌着看吧。

5. 左传 怙恶不悛文言文翻译

郑伯进攻陈国,大获全胜。第二年,郑伯请求与陈侯和好,陈侯不答应。五父(人名)进谏说:“能够亲近仁爱的与邻国相处的做法,是国家的珍宝,您应该答应郑国和好的请求。”

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说的就是陈恒公吧!滋长了恶而不悔改,马上就得自取祸害,如果挽救,未必辨得到!”

《尚书·盘庚上》上说:‘行恶容易,就像火在原野上烧,靠近不了,又怎么可能扑灭?’周任曾说过:‘治理国家的人,看到恶行要像农夫必须除草一样,割掉高的密的,要断了它的主根,让它不能繁殖,那么善行就会蔓延开来。’”

6. 左传成公十年古文翻译晋侯梦大历

原文鲁成公八年,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

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

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

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左传·成公十年》) 译文晋景公梦见一个大鬼,披散的长发拖到地上,拍打着胸膛跳起来对景公说:“你杀了我的子孙后代,这是不义!我已经请求上帝得到它的允许(可以 报仇)了!”大鬼捣毁大门和寝门走了进来。

景公感到害怕,躲进内室。大鬼又毁坏内室的门。

景公醒来后,召见桑田地方的巫人(占卜吉凶)。巫人说的和景公所 梦见的相同。

景公说:“怎么样?”巫人说:“君王吃不上新麦了。” 景公的病加重了,到秦国去请医生。

秦桓公派了一个名叫缓的医生为晋景公治病。医缓还没有到达,景公又梦见了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儿童。

他们说:“他是一 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怎么逃避他?”其中一个说:“我们躲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拿我们怎么办?”秦医来到后,说:“病不能治了,在肓的上 边、膏的下边,艾灸不可能,***达不到,药物的力也到不了,不能治了!”景公说:“高明的医生啊!”赏赐他丰厚的礼物送他回国了。 六月丙午这天,晋景公想尝新麦,派甸人献上新麦,由庖人烹调。

这时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来,将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他。将要吃新麦的时候,景公 肚子发胀起来,走到厕所,跌入厕所里死去。

有一个宦官当天早晨梦见背着晋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背着景公出厕所,于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

病倒文言文

病入膏肓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意思是说疾病要是深入到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之上、膏(心尖脂肪)之下,那就任何药力都不能达到,因而也难于治好。后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扩展资料

晋景公病重,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派医缓给晋景公诊病。医缓还没有到达,晋景公又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儿童,一个说:"他是个好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好?"

另一个说:"我们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拿我们怎么办?"医生来了,说:"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灸不能用,针达不到,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了,不能治了。"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百度百科-病入膏肓

1. 带病字的文言文

原文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译文

晋景公病重,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派医缓给晋景公诊病。医缓还没有到达,晋景公又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儿童,一个说:“他是个好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好?”另一个说:“我们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拿我们怎么办?”医生来了,说:“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灸不能用,针达不到,药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了,不能治了。”晋景公说:“真是好医生啊。”于是馈送给他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去。

六月初六日,晋景公想吃新麦子,让管食物的人献麦,厨师烹煮。景公召见桑田巫人来,把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他。景公将要进食,突然肚子发胀,上厕所,跌进厕所里死去。有一个宦官早晨梦见背著晋景公登天,等到中午,他背著晋景公从厕所出来,于是就以他为景公殉葬了。

释义 bìng

①<;动>;病加重。

②<;名>;泛指疾病。

③<;名>;重病。

④<;动>;生病。

⑤<;名>;弊病;毛病;缺点。

⑥<;动>;羞辱;伤害。

⑦<;动>;担忧;忧虑。

2. 生病了怎么办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生病了怎么办”,用文言文可表述为:“寝疾矣。如之奈何?”

寝疾:卧病(一般小感冒不存在怎么办的问题);之:代指疾病本身;如之奈何:对于疾病该如何应对。

生病了,很痛苦可以表达为:

偶染风寒,无人问津,奈何?呜呼哀哉!

3. 暗喻生病,即将逝去的诗句或古文有哪些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论语》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陆游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 郑思肖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牡丹亭·寻梦》 汤显祖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 汤显祖

冷雨幽窗不可听, 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 岂独伤心是小青!

————《无题》明.冯小青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劝君休作悲秋赋,白发如星也任垂。

毕竟百年同是梦,长年何异少何为。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

———— 以上出自《酬乐天三三首》元稹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唐)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代白头吟》 刘希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