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如其人和文如其人,闻如其人和文如其人那个正确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08 0
  1. 孔子为什么说文如其人?
  2.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出处和含义
  3. 那些人不如其文的名家
  4. 浅析“文如其人”

浅谈“文如其人

? 摘要:我国自古文学创作之中,“文如其人”一直就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文如其人虽然说是老生常谈,而千百年来各朝各代的诸多文人骚客、学者名儒都曾或多或少地发表过自己对于该命题的看法,而“文如其人”就目前来看,仍然是两条路径的争议:一为文为人做,必如其人;二为文不如其人。在此两个层面,各执一端、众说纷纭。文学创作自古以来皆以定律而循,达到“人与文、心与言”的高度统一,也便完成了作家的心愿。但是,就诸多文学作品来把握“文如其人”,人的性格有多重性,复杂性,那么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必然带有这样的性质。

? 关键词:文如其人;作家个性;风格即人;缺失性

闻如其人和文如其人,闻如其人和文如其人那个正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文风与人格

“文如其人”就表层而言,既为文学作品的创作,应该时刻体现作家创作的个性与人格,作家通过语言文字的书写,而使读者通过其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字里行间便可流露出作家风格或品格、情操。

我国古代诸多作家或评论家,或是通过个人创作,或是通过评论他人作品,来体现本人对这一观点的认同。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言苏辙之文“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又如明田艺蘅《香宇诗谈》:“诗类其为人。且只如李杜二大家,太白做人飘逸,所以诗飘逸;子美做人沉着,所以诗沉着。”作品个性应该是***作家的一面镜子。作品的艺术品位、思想深度,作品构成的技术操作,无不显现着作家的灵魂之影。

一位作家,其创作的个性气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的个性气质甚至可以起到左右文学创作的作用。一位作家倘若进行文学创作,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审美意识,这种有目的的审美意识,也必然使作家的个性气质投射到他的作品中,形成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孟子就注意到作家的个性气质对文章的影响。《公孙丑》(上)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养气,是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的个性气质。”①作家个性气质的修养是取决于其生活环境的影响,那么作家也就会对其生活的环境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感受,这样作家在创作时取材也必然是他最深感受的环境。比如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了人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归有光在这样的环境中 长期的生活,尤其是项脊轩给他留下的独特记忆,作者虽是借物抒情,但是在这片文章中的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那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与其特殊的气质。

毕竟是作者长期生活的环境,而且也给他独特的记忆,尤其是项脊轩的变迁,给作者独特的感受,作者有感而发,这样在他文学创作之时,气质的养成影响着他的创作题材,项脊轩也是他最有可能、最先选择的创作题材。

又如“谪仙人”李白,世人都称他“仙风道骨”这是源于他的诗歌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落九天。”这么高大的手笔,应用如此扩大化的夸张手法,将诗人眼前的一幕惊现在世人的眼前。诗人余光中先生评价李白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这个评价恰如其分,一点也不为过,把李白的诗歌创作用一句极为精华的语句总结,没有夸张,因为现实。又如其《蜀道难》,诗人以神来之笔,凭空起势,通过种种意向,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了入蜀道路中惊险而奇观的山川。据史料记载,诗人并没有去过那里,也没有见过真是的场景,这首诗的问世,当与已有的神话传说和李白漫游名山大川有关,然没有惊人的想象力是难以呵成此篇的。

二、风格即人

谈到文如其人,不得不谈的就是“风格即人”。

风格是一位创作者的创作个性体现,是文学创作中便显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而风格又是识别和把握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区别的标志。风格又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但是风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变现作者的审美情趣。

比如诗圣杜甫,他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就在于杜甫诗歌所反映的思想与内容。如他妇孺皆知的“三吏”“三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现实的社会,也极大地表现出劳苦大众的疾苦,从而表达出他忧国忧民的中心思想。“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仅仅是开头的短短几句,便给我们展现出一幅不一样的画面。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前两联便让我们知道诗人杜甫是如何的爱国。他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通过细读,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诗歌情怀的表达,这便是诗人的创作风格。

记得看过这么一段文字:“风格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而这种事物的本性应该是我们可以在看得见触得到的形体中认识到的。”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也是“艺术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②布封“风格即人”的说法,是说作品的风格与作家的关系,但他并不强调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人格的外化,而且指出风格即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是作家本人主观因素在作品中的印记和标志。“风格即人”却又与“文如其人”大有不同,“文如其人”更应该是说明观其文而知其人,创作者的鲜明个性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从文品而知人品。

三、“文如其人”的缺失性

上面谈到了从文品而知人品,但是就社会的复杂性而言,人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的,每天都会被社***影响着,这样也必然会使人产生复杂性。但说到文如其人,难道“文”从真正意义上讲能够“如其人”吗?

我国古代儒家思想虽几经周折,但依然是主流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这样儒家思想也必然在***道德的层面上讲,使创作者在文学创作上追求道德上的“文如其人”,来尽其所能的表现自我,尤其是贯穿古代的一条线:创作真性情,更加要求文的创作对作家个性的写实。

然而文学的创作,往往也会产生“文不知其人”的鲜明实例。比如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是一篇优秀的古代公文,本文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也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李斯虽然政绩卓越,但是通过这篇文章就能真正的看到李斯的另一面吗?再看这样一首诗:“卧听钟声报夜深,海天残梦杳难寻。舵楼欹侧风正恶,灯塔微茫月半阴。良友渐随千劫逝,神州又见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平生未尽心。”这首诗歌让人看了感觉情真意切,足以感受到忧国忧民的那种心情,内心世界对国家命运坎坷的不平与悲叹,尤其是最后一句“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平生未尽心。”写出作者要学文天祥一样的英雄,但自己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至此如果不点明,你很难想到它是大汉奸汪精卫写的。这便是“文品”与“人品”的背离,难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够说“文如其人”吗?

“当现实个性与创作个性未到达一致时就会出现‘文’和‘人’相背离的现象,现实个性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作家在文学创作时将重心倾向于创作个性。其实,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有时也是一种自我精神愈合,作家也希望在文学的艺术天地里弥补现实的不足。”③文学创作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创作者寻求的一个精神寄托的净土。现实世界中,古往今来,无论是从主观的作家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结合的复杂性来说,还是客观地文学创作来说,要想达到理想境界的“文如其人”是相当难的。

孔子为什么说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指的是文章的风格就像作者本人。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

文如其人,指的是一种更深藏的气质,而不是行文的风格就如同做人的风格这么简单对应。

文如其人出自宋·苏轼《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文如其人说明文风和人品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绝对。文风和人的气质关系更密切。

而且人品这种东西没有确凿的标准,比如古代苏轼,柳永那种风流情种,放在现在就有点过了,当是放在当时根本没人觉得有什么人品不好。

文如其***如其文的出处和含义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要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勤勉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文’的谥号。”

出处:《论语·公冶长 第五篇》

扩展资料:

故事详解: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遵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有一次,孔子去参加一个聚会。他在聚会上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问完这个,又问那个。把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都问了一遍。

这时候,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虽然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但是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坏话后,他就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对不懂的事物我就要问个明白,这就是我要求自己懂得礼仪的表现呀。”

又有一次,卫国有个老师也姓孔,他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优秀的人死后,国家会给他一个名字,叫谥号。

按照这个习俗,那位姓孔的老师死后,卫国就授予他的谥号是“文”,老百姓就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就不服气啦。他觉得那位姓孔的老师没有那么优秀,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成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说,那位也姓孔的老师,既聪明又勤奋好学,还经常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询问自己不懂的事,也不会觉得没有面子,所以,是可以用‘文’作为他的谥号的。”

那些人不如其文的名家

文如其人: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也指文章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场和世界观。

人如其文:是指人的思想立场观点性格等必然要在其人的文章中反应出来。

两个词都在强调一个人所写的文章是这个人性格特点,思想观念的表现、为人处世的作风等。

出处:宋朝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浅析“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这个说法出自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原文为:“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文如其人的意思是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也包括处事方法、价值观、世界观等。

古人说“诗言志”,大概意思是说诗歌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呈现,直抒胸臆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这也是文如其人的一个说法。还比如“言为心声”,按杨雄的说法,从一个言谈中是可以判定人格的高下的。

但文如其人这个说法,其实有些时候是靠不住的,因为人是多变的,人性是复杂的,单从他创造的作品来判断一个的品质是不完全准确的。

历史上有很多不如其文的例子,比如:

崔颢,就是那个写《黄鹤楼》的诗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你很难想象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的作者,却是个好赌成性,有才无德,多次休妻的家伙。

宋之问,就是那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作者,被当时成为才华盖世。他不仅诗才出众,而且相貌堂堂。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大诗人,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为巴结女皇,曾给其男宠张易之提过尿壶,成为千古笑柄。最恶心的一件事是他告发了收留他的好友张仲之,致使其全家抄斩,令人所不齿,典型的卖友求荣。

李绅,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他,后来极尽奢华,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周作人,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名气和鲁迅差不多,单从作品来看,他是个恬适冲淡,清涩平和的人。但是在抗战时期,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却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公然投敌,当了汉奸。文品于人品相去甚远。

当然不如其文的文人是少数,大多数文人尤其是大文豪,其为人和其作品体现的思想特质还是相近的。

我特别喜欢光风霁月的人,而我识人甚少,对于人性的认识大多还来自书本。

中学时,会不自觉将文章等同人。认为人格一如文品,或如清风朗月,或比汨汨泉流,高山仰止,总会不自觉地生出一种敬畏。

那时, 读不到诗文背后的复杂,察觉不到文过饰非的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地把文学美等同于所有,“美即正义”。

而慢慢地,我开始想去了解作者,了解诗文的产生。在此过程中,作者的故事展开了,必然地,没有按着我臆想的剧本和情节。

友人也会与我谈及诗文背后种种:? 徐志摩,诗风飘逸俊秀,深情款款,却对张幼仪视若旁骛。既然不爱,何故要娶,何故为了爱情与自由去误了另一个无辜的女人。李白,在仗剑走天涯的同时,可曾想过他的妻子,成就着他万古诗情的另一默默无闻,芳华渐去秋水望断的凭栏人。他为路人留下“霸陵伤别”的诗行,却没为妻儿留下只言片语,周作人与兄的是是非非... ...这是人的另一面,即使声名远播,也不尽能事事周全。

当然,回到他们所处的时代的语境,我们可以找到因由:五四时期的“自由沸腾”,注定会把人烫伤;封建时期的男权氛围,对女性的关照很难细致入微;自古家事从难断……

我提这些并不是要求全责备,苛求人格的完美。布封说“风格即人”,而我认为文学风格也只是人的一个侧面。真诚的作家力求“表里必符”,可“文不逮意”的困扰,古今无异,所以,文如其人倒不如说文见其人。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负见古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这是元好问诗论绝句中的一首,说的是魏晋诗人潘岳(安仁)。据说他文辞流于华美,要旨意在高雅,而做人却与此迥然千里,逢迎取巧,渴望依附权贵。《晋书·潘岳传》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他可对权臣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下拜。

后来,这件事有不小的争议,纪晓岚就说“不必皆确”。孔稚圭则完全相反:“诱我松桂,欺我云壑……抗尘容而走俗状”。潘岳本人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潘杨之好”的美谈可见情笃。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上品,“《翰林》叹其翩翩然徒翔禽之有羽毛,衣服之有绡嗀”,文章更华美绮蘼,且看《闲居赋》:

拙政园之名也得于文中“拙者之为政也”一句。他最后说,人生安乐,退求自省。不管他当时为何“拜路尘”,但我们不能仅凭一件事情就认为他虚伪,或者只看文辞就认定他高情千古。但我相信能够出此语的人,定是才学之流。只是面对现实的打压,***都有自己的不得已,或转向反面,或郁郁寡欢,或“斯人独憔悴”。

于艺术,我们可以力求完美,于别人,我们则不能去苛求一种始终如一的“高洁”。这并不等于要求的降低, 只是我们更愿意去关照底线之内,对错是非之外的人性它面,这不就其中一种艺术旨要的追求吗!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之中,对安娜无以评判,而将它交予读者;陆川导演在《南京!南京!》设置了“角川”这样一个反思的角色,这并非作者有意要为“坏”留下肆虐的余地和空隙,只想让 “美和善”的光伸向那些容易被忽略寒冷极地。

作为旁观者,我们都难以避免管窥蠡测,如何跳出文章,跳出固有自己,去观世界万千,探生命未知,这才是重点。文可反映人性,可文并不等同与作者,他们也是沧海一栗,于生活于创作难免顾此失彼。从这个层面讲“风格是一种缺陷”。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

这种偏离,是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控”。

那回到现实生活中,该如何看待这种“缺陷”,看待“心画心声总失真”呢?

世间,不存在没有瑕疵的人。 志定神移,是人的常态, 我们能够体谅,可以理解那些不得已的“伪饰”。但各行各业都免不了良莠不齐,当一些甚至媚俗的作品涌向大众时,我们不能将其看成以上说的文学,更要警惕被其误导。

且说诗文,有时是作者的倾诉和感叹,以抒胸中块垒;有时,也只是一种想引起关注的手段,他们所展现的只是也只是世界的一面。何况,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能正其身,再做其文。在这个鱼目混杂的世界,诗文也是一样。我们说被其欺,不如说,不求甚解,被蒙蔽而擅自欺。

而智者也总会透过文章表象,窥探本质!要看到背后的粗砺,甚至不堪,需要慧眼。诗文,绘画,音乐……这一边是甜美的紫葡萄,另一边可以是名利,也可以是高尚。 “辞为肤叶,志实骨髓”。 不是所有文章皆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者难免困囿于一些局限。况且,没有一种智慧可将“真理”尽揽。

文***卓绝之人,即使他写作之时是真诚的,心向高远的,而谁能够保证这就是不变的事实,一如既往,一片冰心。

黄侃说:“犹谓之***浮华而弃忠信也,焉得谓文胜之世士有夸言,质胜之时人皆笃论哉?”与自我与真理相背离的文章,细细读来,总能分辨。读文还要看当下时兴,要看作者有意夸饰和回避的部分。我们试图窥其真相,也只是想更好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可能作用于自身的一些负面力量,而能够多一些准备。

从自身的角度讲,人为其人,要多一份对自己的要求,对一份对自己的苛责,这是我对美德的界定。因体谅和宽容而对纰漏不以为意,这不对。如果没有这个要求,自身无疑是在倒退的。于创作者,我们要求精进,于鉴赏者,要求审慎。

不论诗文的世界多令人陶醉,也可以接受它的缺憾和失之偏颇,可是不能认为或者让别人惯性地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象也是事实的一种,我们却不可因文恕人。这是体谅之余的另一份要求。

如遇“巧言令色”,可以质疑,但不要抱怨或否定。因为这不是艺术的问题,若果它有机可乘,那自身也有不擅辨识之嫌。不要说真情难留,如果套路能深人心,如果人心被套路占据,那是人的愚昧和损失。

所有的艺术形式,最终还是要回归于人,回归于自身。我们要敬畏,却不可尽信。书里书外,能探知其中差异,或好或坏,甄别珠玉,得其环中,感知生命更细微的脉动和温柔,这是共同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