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鮠之佞_祝鮀之佞宋朝之美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08 0
  1. <<孟子>>.<<论语>>的相关成语
  2. 孟之反的幽默;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走正道;内在兼修;正直
  3. 南子:予所否者,天厌之
  4. 宋朝造句三年级下册
  5. 论语第六章原文及翻译
  6. 论语·雍也篇的详解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涌现出数不胜数的才子佳人,也出现过数不尽女人干政的故事,南子作为其中的一位备受后人关注。

“子见南子”初见于《论语》。或许是《论语》中鲜见关于女性的记载,或许是“子见南子”章仅记录了***而没有记录过程,故而,让好事者万般的琢磨,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追忆故事的情节,从而编排出一幕幕关于南子的故事。

《论语》雍也篇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祝鮠之佞_祝鮀之佞宋朝之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人成虎”与“曾参”都说明一个问题,一个本来不存在的事,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传言而被信为事实。庞葱知谗言之厉害,魏王自以为明辨是非,然,魏王仍然在谗言中失庞葱。曾母对儿子曾参坚信不疑,但是,当更多的人言曾参,曾母也动摇了自己的信念。谣言、谣传伴随着人类生生息息,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好事者总会有意无意的制造出一些事端来,并以此为能事。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尽归焉。子贡所说的君子我想也是伪君子吧?孔夫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见小人而仁者也。君子虽有不仁之仁,小人却不会有仁德之心。故而,很多君子状的小人造谣生事,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1929年6月,林语堂先生的情景剧《子见南子》被曲阜第二师范的学生们在曲阜演出,现在想来,那不过是一出无知者导演的闹剧。

南子,宋国公主。这是对于南子前期生活的介绍,其它信息皆无。南子,是宋国公室,公室子姓宋氏,女外嫁言姓,子姓,曰南子。如宣姜、文姜、庄姜、夷姜、穆姜一样,姜姓。

周朝,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嫁出的女性称姓,如齐国为姜姓。文是指有才华,所谓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也可以与诸侯的谥号并用,如卫宣公的夫人宣姜,姜姓,曰宣姜。南子亦可以作此解读。

卫灵公夫人死后,立宋国公主南子为夫人。后世传言南子小卫灵公三十余岁,灵公五岁即位,在位42年,47岁去世,如果大三十多岁,南子为灵公夫人尚十岁左右,而史载南子在位多年且参与政事,故而不可信。窃以为,灵公长南子十余岁较合理。戏阳速虽言蒯聩杀其母,南子非蒯聩生母,其时,蒯聩的儿子辄已经出生几年了,故而,蒯聩与南子年龄亦相当,蒯聩应为灵公前夫人所生。

南子是否如后人所述“美而*”且不得而知,但是,南子既然为灵公所宠爱并移政于南子,足见南子非等闲之辈。能得到灵公的欢心与宠爱,足见其美艳动人具娴***人之本色。灵公亦非等闲之辈,执政42年而卫国几无大乱之事,足见其治国之能力,而移政与南子绝不是心血来潮,有几件事情也足以证明南子的智慧与能力。

? 一件事是:《二十四礼》: 周卫蘧瑗,字伯玉。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灵公与夫人南子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南子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南子曰: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君子不以冥冥堕行。伯玉,贤大夫也,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公使问之,果伯玉也。 一天的晚上。卫灵公和夫人南子坐在宫里闲说话,听到有一辆车子过来时辚辚的声音,到了宫门口,突然没有声音了。南子说:这辆车子的主人一定是蘧伯玉。卫灵公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南子说: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走过君上的宫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了君上驾行的车马,一定要行敬礼。这些都是表明臣子敬重君主的行为。凡是君子,不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就放弃了他的品行。蘧伯玉是个贤能君子,他平日服事君上很尽礼,他一定不会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礼的。卫灵公差人去问,果然是蘧伯玉。南子闻车马声而知人,足见其见微知著的能力。

第二件事。《左传》卫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年), 史鳅对公叔文子说:……戍也骄,其亡乎。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戍必与焉。”及文子卒,卫侯始恶于公叔戍,以其富也。公叔戍又将去夫人之党,夫人诉之曰:“戍将为乱。” 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 年)春,卫侯逐公叔戍与其党。 这是公叔文子请卫灵公吃饭引起来的一段对话,史鳅也就是祝鮀,他说公叔文子的儿子公叔戍骄横无礼,戍会因此而亡。富有而不骄横的人太少了,我只是见到你(公叔文子)是这样的人。富贵骄横而不灭亡的人还从来没有过,戍一定因此而灭亡。等文子去世,卫侯开始厌恶公叔戌,因为戍富而无礼的缘故。戍及其同伙还想灭掉南子身边的人,灵公夫人告诉卫侯说:戍将作乱。卫侯在定公十四年驱逐了戍及其党羽。

第三件事。《左传》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 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大子羞之,谓戏阳速曰:“従我而朝少君,少君见我,我顾,乃杀之。”速曰:“诺。”乃朝夫人。夫人见大子,大子三顾,速不进。夫人见其色,啼而走,曰:“蒯聩将杀余。”公执其手以登台。大子奔宋,尽逐其党。故公孟彄出奔郑,自郑奔齐。 卫侯因为南子的请求召见宋国的宋朝,此宋朝应该不是宋子朝,也不应该是宋国公子,应该是离当时宋国宫室血亲比较远的宋姓男子,有美貌。若为公室公子,应该称为宋公子朝,而不是宋朝。宋朝的美似乎是时人皆知的,即便孔子也熟知宋朝,孔子曾说: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宋国在二百年以后又出了一位美男子叫宋玉,或许这位宋玉就是宋朝的子孙吧。

卫侯召宋朝在洮地会见,也没有说单独让南子去会见,或许是卫侯及夫人于洮地会见这位宋朝。既然是召见,宋朝应该是宋国士大夫一类的官员,如果是一般布衣、平民的话,按照当时的等级观念,还不可以召见宋朝的。就在这个时候,太子蒯聩去齐国献“盂”,这个“盂”有的解释为一个地方,窃以为更像是一种类似随侯珠、和氏璧之类的东西,而不是城池土地,一个太子没事去他国献地,从哪里解释也说不过去。这位蒯聩太子去齐国就去了,卫国与齐国接壤,可这位太子从齐国回来的时候,偏偏穿过鲁国、宋国才回来,在宋国的郊野还听到野人,也就是平民百姓在唱歌谣:既然已经满足了你的母猪,怎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太子蒯聩转了一大圈到宋国,难道就是为了听到这首歌谣?宋国野人也因为太子蒯聩从那里走专门给他唱了这首歌谣?这更像是在演一出戏,太子蒯聩不管卫国公室的名誉而自污,其“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戏演到这里只是热热身,而后要让自己做出受到了极大侮辱的样子,让身边的戏阳速也见证并感受到侮辱,既然受了侮辱,就要有所行动,于是,对戏阳速说:你陪着我去朝见君夫人,君夫人见了我,我回头看你,你就把她杀了。戏阳速说:是。蒯聩带着戏阳速去朝见夫人。夫人接见了太子,太子回头看了戏阳速一眼,戏阳速没有反应,蒯聩接连看了戏阳速三次,戏阳速还是没有过来杀夫人。夫人看到太子的眼色不对劲,嚎哭着跑向卫侯处,边跑边说:蒯聩要杀了我。卫侯拉着夫人的手登上高台,太子眼看刺杀***没有成功,只好逃奔到宋国去了,卫侯尽逐其党羽。

在《史记》卫康叔世家也有相关记载: 三十九年,太子蒯聩与灵公夫人南子有恶,欲杀南子。蒯聩与其徒戏阳谋,朝,使杀夫人。戏阳後悔,不果。蒯聩数目之,夫人觉之,惧,呼曰:“太子欲杀我!”灵公怒,太子蒯聩饹宋,已而之晋赵氏。 三十九年应该是卫灵公三十九年,太子蒯聩与卫侯夫人南子交恶,想杀南子。从历史记载上看,南子本人并没有孩子,且对于卫国继承人问题并没有相悖于卫侯的想法,而太子蒯聩处心积虑的想除掉南子,多有太子蒯聩及其部属急于上位的打算,国事平稳难于起事,先除掉卫侯视为左膀右臂的南子,然后提前上位才有胜算,故而,编排“宋国之民谣”以污南子,在舆论上占尽先机,而后行事。怪就怪其父卫侯明辨是非,不被他制造的谣传所惑,便只能硬来了。然后与戏阳速相谋,借上朝的机会,让戏阳速刺杀南子。戏阳速后悔了,没有行动,太子蒯聩多次给戏阳速使眼色,夫人南子看出里面有事,害怕了,大声喊:太子想杀我!卫侯大怒,蒯聩惧怕了,先逃到宋国,之后又去了晋国依附赵氏。

第四件事。《左传》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初,卫侯游于郊,子南仆。公曰:「余无子,将立女。」不对。他日,又谓之。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其改图。君夫人在堂,三揖在下。君命只辱。」夏,卫灵公卒。夫人曰:「命公子郢为大子,君命也。」对曰:「郢异于他子。且君没于吾手,若有之,郢必闻之。且亡人之子辄在。」乃立辄。 当初,卫侯去郊外游玩,公子子南随从,卫侯说:我没有嫡子,现在想立你做太子。子南没有回答。又一天,卫侯又说将立子南为太子。子南回答说:郢(即子南)不足以有国家,您还是改变这个想法吧。君夫人在朝堂上,卿、大夫、士在下边。您没有和他们商量,我听从了只能是有辱您的命令。夏天,卫侯去世。夫人于朝堂上宣布:卫侯生前有言,命公子郢为太子。公子子南回答说:我和其他的公子不一样,况且,君侯到死,我一直在他身边侍候,如果有这样的君命,我一定会知道。况且逃奔他国的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夫人南子与卿大夫共立辄为太子,继位为卫出公。

《史记》卫康叔世家相关记载: 四十二年春,灵公游于郊,令子郢仆。郢,灵公少子也,字子南。灵公怨太子出饹 ,谓郢曰:“我将立若为後。”郢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图之。”夏,灵公卒,夫人命子郢为太子,曰:“此灵公命也。”郢曰:“亡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不敢当。”於是卫乃以辄为君,是为出公。 灵公四十二年,卫侯郊游,让公子郢随从。公子郢是卫侯的小儿子,应该是庶子,叫子南。卫侯埋怨蒯聩逃去了他国,对公子郢说:我将立你为太子。郢回答说:我不足以承担经营邦国的重任,您还是再选合适的吧。这年夏天,卫侯去世,夫人南子命公子郢为太子,说,这是卫侯的遗命。公子郢说:逃亡的太子蒯聩的儿子辄还在呢,我不敢领命。于是,卫国以辄为太子,继承君位,是为卫出公。

卫灵公(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93年)自五岁继位到47岁去世,在位42年。期间,除了灵公十八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那年发生的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公子朝作乱之外,几乎没有发生其它的大***。公叔戍及蒯聩***均被消灭在萌芽之中。二者均与南子的聪慧与警觉有关, 孔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卫侯在政事上有知人之明且知人善任。如《论语》宪问篇第十九章: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外交、社稷、军队都有最合适的人去做,在卫侯的权利中心还有蘧伯玉、弥牟这样的治世能臣,还有南子这样善于政事的贤内助,保一国之平安是绰绰有余。后人撰文及***作品中,南子与卫侯相差三十多岁,把卫侯扮成老态龙钟弱不禁风的耄耋老人,而观众也津津乐道不加辨别,历史或许就是被这样的人弄得面目全非吧?人们一谈到南子,便会是美而*的影像,好事者给南子安排的对象既有宋朝,又有弥子瑕。(关于这两个人的具体经历另文介绍)而在《左传》、《史记》及《孔子家语》中均未有关于“*”的记载,在《左传》与卫相关相关的*乱方面的记载倒是有两处,一处是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姜。一处是卫孔圉取大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夫长而美,孔文子卒,通于内。南子若有与宋朝之私通,有与弥牟之染,左丘明不会视而不见。卫灵公除了知人善任,在其性格的另一面,多猜疑且脾气暴躁,如果南子有与宋朝、弥牟之染,依照卫灵公的脾气性格,绝不会重用弥牟,也不会召宋朝洮地相会。孔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看似与后文自相矛盾,细细想来,也不矛盾:“子适卫,冉有仆”章所言,卫国人口很多,似乎很贫穷且缺乏教化。在一个治理的内无乱、外无患,如此安定的国家,百姓却不能足食而知礼,是卫侯之过,故而曰无道!

孔子在入卫之前,曾有鲁国执政的经历,从中都宰到司空到大司寇摄相事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孔子做中都宰一年,卓有政绩,路不拾遗,使民德化而罕用刑。为政三年,鲁国大治,四方则之。齐国为了破坏鲁国的发展,送80名美女到鲁国,借以离间鲁君、季桓子与孔子的关系,导致孔子愤而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孔子的治国之策列国均有所闻,卫侯与夫人南子自然也有所闻。孔子初到卫国,卫侯问孔子在鲁国的俸禄,并按照鲁国给予的俸禄给孔子,卫侯不可谓不大方,但是,并没有任用孔子或讨教治国的方略,只是“系而不食”。而孔子的能力对于卫国的权臣形成威胁,故而,不断地有谗言来陷害孔子,孔子在卫国待了十个月之后,离开卫国去往陈国。在去陈国的路上,在匡地被围困,后在蒲地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国,住在蘧伯玉的家中。南子闻孔子来到卫国,欲见孔子。

太史公的《史记》关于子见南子的描写比较详细: 孔子 反乎卫,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 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 巿 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丑之,去卫,过曹。 孔子反卫,住在蘧伯玉家。夫人南子派人去见孔子说:“承蒙四方之君子来到我们的国家,欲与我们的国君结兄弟之情,一定要拜见一下我们的寡小君。寡小君愿意接见四方之君子。”这与《论语》八佾篇中的“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的措辞类似。在读《论语》季氏篇最后一章:“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时,总感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读完这一章,再来读上面这段话,对于“君夫人”在不同场合和人群对君夫人的称谓则是非常明了了。孔子辞谢,在这里,孔子对于南子的印象可能不是很好。因为在孔子两次入卫期间发生了两起***,一起是公叔戍***;另一起是太子蒯聩***。这两起***都与南子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是针对南子而起,都在毁污南子的名声,孔子与其***们也只能是听到一些关于南子的传言,先入为主,自然对南子没有什么好印象,故而,孔子辞谢。之后,南子又派人去请孔子,虽然自己对南子的印象不好,但是,如果南子真的是那样的人,那么,宁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况且,南子对于卫国政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请,孔子也不得以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之中,见到孔子进入,先起身示礼,孔子北面稽首而拜,夫人在絺帷之中再拜答礼。环佩玉声璆然。古今很多好事者见太史公描写至此,戛然而止而想入非非,似乎有此后省略多少字的意味。人的心太脏了,他的眼睛也脏,看到的想到的就全是脏的!有的人说南子“环佩玉声璆然”是卖弄风情,如果南子没有“环佩玉声璆然。”又会怎么说呢?“环佩玉声璆然。”表达的是南子穿的衣服很正式,用正式的衣着来接见孔子,那是礼节和敬重,绝非某些人所想的卖弄风情。如果南子穿便装接见,悄无声息,好事者还不知道要怎样意*呢。南子与孔子的对话没有任何记录,这也是古今之人万般猜测的原因。南子应该是那种善解人意的人,卫侯本人多猜忌且脾气暴躁,却可以顺利执政四十多年,如果南子也是个尖酸刻薄、暴脾气的人,估计,下面的人早就造反或甩手不干了,而这一些在卫国均没有发生,当然,蒯聩及公叔戍之类的人不算。治国也需要刚柔并济,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按说卫国治理的也不错,但是,还是有待提高的地方。

《论语》子路篇第九章: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一个国家无外患、无内乱是好事,人口多在那个时候也是好事,但是,一个国家要国富民安,便还有很多事要去做,正如夫子所说:人很多是财富,人多了还要让他们物质上富余;百姓物质上富裕了,然后再进行道德的教化。管子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南子之所以坚持接见孔子,应该是听说过孔子在鲁国为政,几年时间鲁国大治,借以请教治国之方,绝非某些人意*的儿女情长之事。试想一下,卫国君夫人与鲁国大夫之间会谈岂能是小事?必定是万人瞩目的,即便内心有所荡漾,我说的是即便,也绝不会在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有所表现。而后人,如林语堂之《子见南子》,如林语堂一般人所写的类似的文章,不是在侮辱孔子,他们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来侮辱孔子,他们只不过是把他们内心的阴暗拿来示众而已。司马迁的史记,弄了个“环佩玉声璆然”戛然而止,让后人浮想联翩。我想也只能如此而已,如果当时的对话有所记录的话,当为时人及后人讨论的重点,然而,历史就是这样与人开玩笑,就是不告诉你,让你去想吧!

再回过头来看看《论语》雍也篇的《子见南子》。南子邀请并会见孔子,春秋罕有女性从政,而南子从政,但这不是子路不高兴的原因。就像《论语》八佾篇24章仪封人请见一样,南子使人请孔子的时候,已经说以前四方君自来见卫侯,必要见寡小君。南子接见孔子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只要南子在位,这样的规矩在卫国似乎是既定的,而孔子并非特例。关于相互的印象,就像南子知道孔子治鲁一样,在孔子及其***入卫期间听到的关于南子的闲话应该是不少,且都是负面的。蒯聩及其党羽估计是等不及了,想急于继位,而卫国卫侯及夫人与众大臣的合作无懈可击,如果想提前继位,不一定是蒯聩的想法,更多的是其党羽等不及,于是,那帮人就想法让蒯聩早继位,早继位就要先破坏卫侯与夫人的默契,那就,找夫人的失误,找不到突破口,就想办法制造桃色新闻,制造矛盾,不断地往夫人身上泼脏水,让卫侯信以为真,然后让卫侯冷落夫人,产生隔阂,这样他们才会有机会夺权,提前获取卫侯的位置。蒯聩去齐国本来可以直接回卫国,却绕道鲁国、宋国并听到宋国野人专门唱给他听的“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之后才回到卫国,然后让国人知道南子的不贞,然后再去刺杀她。谣言满天飞,孔子及其***们也是半信半疑,而在这个时候去见南子,依照子路的性格当然不高兴!孔子指着子路说:君夫人使人请了我两次,如果我还固执辞请有失礼节,别说君夫人会厌恶我,就是老天也会厌恶我!就是老天也会厌恶我!

有的史料写子见南子后出来,面带喜色。估计,孔子之所以第一次辞请,肯定是对南子没有好印象,第二次召见,则是硬着头皮去拜见南子的。但是,去了卫宫,南子见他进来,首先示欢迎礼,孔子稽首而拜后,南子再还礼,说明南子不是那种高傲而不懂礼数的人。孔子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继而谈起治国之事,南子也是敬而讨教,并有自己的见解,孔子对他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两个人虽然一个在卫国,一个在鲁国,但是,两个人都曾是宋国故人,也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所以,来的时候虽然很不情愿,在谈话的过程中却也感受颇多,女人能有这样的胸怀和见识,并能够认同自己的观点,孔子自然很高兴,心情不错!既然心情不错,又何必绷着脸呢?会见中儿女私情似乎不会有,毕竟,孔子大卫侯十来岁,孔子的年龄和南子父亲的年龄相当,而南子也不会是那种大叔控,相互关注的话题必然是为政之事。

孔子被南子召见后一个月,孔子被邀,坐车随卫侯出行。前车是宦官雍渠、卫侯与夫人,孔子坐后面一辆车跟着。有后人解读,说孔子感觉很屈辱,宦官在前车,而自己只能坐后车。这些人不知是何用心,或许智力不够而好多事的缘故吧!卫侯与夫人的车,大概只能是宦官驾驭吧?卿大夫是不可以为夫人执御或同车的,孔子也不例外!何来孔子因不能与卫侯与夫人同车而倍感羞辱?而出行队列的位次,孔子的也应该从而后,而事实也是从而后,又有什么不妥?问题还出在太史公的文字记录:“招摇巿过之。”卫侯与孔子之车出行去哪里不得而知,但绝不会像某些人想的那样,驾车在王城巡游炫耀,卫侯与南子都是极聪明之人,绝不会做这样的傻事。那个时候君王出行,百姓不知道是回避还是夹道相送,如果是夹道相送,人们争相一睹他们美丽的夫人也属正常,当国内散播夫人“美而*”的故事时,百姓争相一睹夫人风***的欲望就更强烈,夹道欢迎者的面目表情也会显露无疑。孔子并不是因为人们一睹夫人风***,而鲜有人关注自己而愤愤不平,或许,通过对夫人的了解,知道夫人绝非坊间流传的那样,而是一位既美丽端庄,又聪慧有见识的人,当卫侯把政务交给她的时候,也可以做到井井有条,对大臣量才使用、各司其职,保证了国家的安定。而百姓只听到了夫人的“美而*”,却不知夫人的德与才。人们没有看到南子的德才,却沉迷于她的美色,故而夫子喟然叹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即便是卫侯去世,南子依然遵照卫侯的遗愿处理子嗣继承的问题,先是宣布卫侯遗愿,让公子郢为太子,而后继位。但是,公子郢拒绝了。于是,选出走的太子蒯聩的儿子辄继位。历朝历代能有这样不改其志的夫人或皇后极少,而南子却是!曾子说,孟庄子不改父之政与父之臣,是难能也。历史上著名的“萧规曹随”流芳百世。而南子不因卫侯去世而易道改辙,延续卫侯时的国策,也算是大智慧。南子若有武则天的狠心,太子蒯聩也不会掀起那么大的风浪。太子辄从政之后,南子也没有太多的干预,在平稳过渡之后,任辄为政也说明南子虽有政治上的能力,却不会擅权。而太子蒯聩的翻云覆雨似乎与卫国温和的政策有关,蒯聩之乱,公叔戍之乱,只是将他们与同党驱逐,而不是血腥的清洗,故而留下了后患。

许穆夫人同样从政帮助宗室复国,在那一时期是上下同心,同仇敌忾,故而没有人有时间,也没有条件来排斥许穆夫人,故而只有赞美之声。南子处于卫国四十余年的国泰民安时期,国家安定了,反而有小人跳出来闹事,故而,难免被泼脏水。后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助纣为虐,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把脏水一次次的泼在南子及孔子的身上,只是为了满足这些人阴暗的心理需求罢了。

南子,虽成为了后世任人的目标!却难掩其美丽与政治上的智慧!

<<孟子>>.<<论语>>的相关成语

《论语》雍也篇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

孟之反的幽默;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走正道;内在兼修;正直

哀而不伤

谓悲伤而不过分。儒家诗教的重要命题。指诗歌、音乐不失中和之美。《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爱礼存羊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后以「爱礼存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安老怀少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从。语本《论语·公冶长》:「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祝鮀之佞

《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直谅多闻

谓正直诚信,博学广识。语出《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朝闻夕死

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语本《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悦近来远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亦谓远近归服。语本《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

一日三省

谓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贤贤易色

语出《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本谓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手足无措

手脚无安放处。喻动辄得咎,不知所从。语出《论语·子路》:「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司马牛之叹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后因以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任重道远

《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谓负担沉重,路途遥远。《商君书·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韩诗外传》卷一:「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后用以比喻担负的责任既重大又要经过长久的努力

取义成仁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轻裘肥马

《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以「轻裘肥马」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杞宋无徵

《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后称事情缺乏证据为「杞宋无徵」。

片言折狱

谓只听一方面的诉词即可判决狱讼。形容听狱者能取信于人,人不敢欺。语出《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惟子路可。」

免怀之岁

谓三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后因称三岁为「免怀之岁」。

乐在其中

谓其中自有乐趣。语本《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南子:予所否者,天厌之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打仗撤退时,主动在后面掩护,不抢着逃跑。进城门时,他反而策马快速地穿过欢迎队伍,还说:‘不是我有胆走在最后,是我的马跑不快’。”

孟之反也叫孟侧,是一位将军。

“不伐”如同“不伐善、不施劳”,意思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孔子说,鲁国的大夫孟之反,最大的优点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奔”指部队败走。

打仗的时候最危险的位置,进攻的时候是前排,撤退的时候是队尾。战场失败,孟之反留下来殿后,说明他很勇敢。撤退时快跑到城门,他才使劲策马,做出一副着急逃命的样子。他还自嘲:我不是敢留在后,实在是马跑不快,气死我了。”但实际上如果真的是逃命,应该是一开始就赶紧逃,跑到军队最前面去才最安全,而孟之反是将入门的时候才策其马。

从中可以看到孟之反的幽默诙谐、谦虚而低调。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孔子感叹:“没有祝鮀的口才或者宋朝的美貌,在当今的世道里很难免于灾祸。”

祝鮀是卫国的一个大夫,口才特别好,善于表达。

宋朝是宋国的一个公子,长得漂亮,跟卫灵公的爱妾南子闹过绯闻。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成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要么像祝鮀一样会说话,要么像宋朝一样模样俊美。除了这两种人,别的人很难吃的开。这其实是孔子的一种感慨,他在感慨正人君子要想凭本事吃饭,真的是不容易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说:“谁能出门不走门呢?可为什么做起事来都不好好走正道呢?”

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哪个人外出时候不是从门走出去的呢?每个人都要从门走出去,“何莫由斯道也”,意思是为什么大家做事不走正道呢?

人们都知道出门要走大门,但做事的时候都不走正道,这句话也是孔子的感慨,可以和上一条“祝鮀之佞”“宋朝之美”联系起来。“祝鮀之佞”“宋朝之美”就不是正道,是旁门左道,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门。

孔子感叹,我们每天行走时都是走正门,但为什么做事不走正道呢?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只看重内在品质而忽略了外在文饰,很可能会显得粗野;但如果太看重外在文饰,忽略内在品质,则会显得浮夸。只有内在和外在配合得当,这才是君子。”

“质”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本质,“文”是一个人外在的修饰

“野”是粗陋之意。有些人肚子里有知识,但讲话粗枝大叶、不拘小节,对别人不客气,或者穿衣打扮不修边幅,这叫做“质胜文”。质胜文则野,一个人内在胜过外在,显得粗鲁。? “史”是虚伪浮夸的意思。一个人尤其注重外在的修饰,比如穿衣入流,会用香水,但是一张口却发现腹中空空,好像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浮夸。

无论是“质胜文”或是“文胜质”,都不是孔子提倡的。孔子认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要配合起来,“彬彬”就是配合的意思,从字形上看是两个木头比肩而立,相互协调搭配。

文和质是可以结合的,既对内有要求,又对外有讲究。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要行得正走得直,生活才能幸福;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生活得平安,但那只是侥幸罢了。”

孔子说,人这一辈子要想安身立命,靠的是走正道。有人说我看到别人弄虚作***、溜须拍马,似乎也活得挺好的呀。孔子说:那只是侥幸。

一个人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社会规则的作用,觉得个别人做了坏事也活的很好。其实一个人***了,或者走了捷径,暂时拿到了想要的结果,在短期内可能是社会规则在起作用,但从长期看,一定还是自然规则来决定的。

孔子看的更远,“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有些人走旁门左道成功了,但那只是侥幸,大家不要羡慕。这句话可以给我们内心注入很强的力量,让我们摆正心态,让我们知道选择做一个正直的人,并不是一件吃亏的事。

孔子提醒我们,想长久地、好好地发展,要靠走正道。

感悟: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迷惑,走旁门左道得到的利益只是暂时的侥幸,从长远看是无法获得一个好的结果。只有走正道才能走的长远、发展的好。

宋朝造句三年级下册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首站是“鲁卫之政,兄弟也”的卫国,几进几出、逗留时间最多的还是卫国,拜见过的七十余位封君,给予夫子最优礼遇的也是卫灵公。

除了卫灵公,在卫国至少还有两个人被夫子的门生铭记。一个是蘧成子伯玉,他以夫子“至交”被后世封作“先贤”,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一位。另一位便是南子,她与夫子却仅仅有一面之缘。

南子,出身为宋国公主,时卫国国君卫灵公夫人。卫灵公,姬姓,名元,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

卫灵公谥号为“灵”,东汉蔡邕注解为“乱而不损曰灵”。古代君主谥号带有灵,一般就是后人对这位君主给予的差评。

但孔子却另有慧眼

《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中,鲁哀公曾问及夫子:“当今之君,孰为最贤?”孔子回答:“最贤的我还没见过,相比之下应该是卫灵公吧?”

大概很多人难得听到夫子如此由衷地夸一个人,并且是一位“史学评价”不高的诸侯国君,却往往容易忽略紧接下来的一句问答。

哀公继续问:“我听说他‘闺门之内无别’,而你把他说成贤人,为什么呢?”

夫子连忙分辩:“我是说他在朝堂所做的事,而不论他家庭内部的事情。”

连夫子都唯恐避之不及的“闺门之内无别”,就是指卫灵公夫人南子作为女子而参政,这当然是号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夫子尤其不愿谈到的。

丘明先生倒对南子的干政未予置评,从他记述的几个例子里,一般人也读不出南子特别的政绩抑或秽乱朝政的嫌疑。

比如因为卫灵公厌恶富有的公叔戌,公叔戌又对南子干预朝政不满而企图铲除南子一党,南子于是以公叔戌预谋叛乱向灵公控告,致卫灵公驱逐公叔戌并尽去其党羽。

再比如,卫灵公去世后,南子遵照灵公意愿立公子郢为太子。公子郢不同意,南子便不再强求,还听从公子郢的建议,拥立公子辄为卫出公。

然而也许不便忽视时人对南子“名声不好”的评价,抑或欲对南子的结局有所暗示,丘明先生对一件事的记述不厌其烦。

那件事的起因是,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卫灵公“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地。

丘明先生没有对宋国公子宋朝(公子朝)作特别交待,但传说中宋朝因容貌俊美颇得南子倾心。宋朝的俊美,其实从孔子“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的评价也可见一斑。

看来长得太帅也并不总是好事,宋朝在当世就已得许多诟病,至于后世甚至有学者还因为这一次会面是卫灵公的主意,而证明他与南子的私情已得卫灵公默许。

也是活该有事。洮地“会谈”进行期间,太子蒯聩奉命把盂地献给齐国时路过宋国,野外竟飘来歌声:“既定尔娄猪(母猪),盍归吾艾豭(公猪)”。已经满足南子,为什么不把宋朝归还宋国?

意思再明白不过了,羞辱也让太子无地自容。蒯聩当即与家臣戏阳速约定,回国朝见南子时,以回头为号出手刺杀她。

南子接见,太子蒯聩按约定回头示意了戏阳速三次,戏阳速却犹豫着不愿意下手。终于,南子觉察到两人神色异常,明白太子蒯聩欲加害自己,号哭着逃走向卫灵公告状。卫灵公因此大怒,太子蒯聩逃亡到宋国,其党羽也都被卫灵公赶走。

但是十几年之后,南子还是死于蒯聩之手。

南子的“不好名声”大抵如此,似乎丘明先生的“娄猪艾豭”对于其远扬也脱不了干系。

毕竟坏事传千里,南子的这等“名声”孔子不可能听不到,还有夫子那个“志伉直”的门生仲由。

就是“洮地风波”那一年,孔子开启了“周游列国”之旅,率***进入卫国。参政的南子自然对夫子的贤名有所耳闻,于是有了《论语.雍也》的“子见南子”: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相对于这简短的23个字,太史公记得更用心。

太史公说,南子会见夫子的理由是,“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南子自谓)”,并且“寡小君愿见”。

看来这是当时卫国的礼节,满怀希望让卫灵公“孰几一日得行其道”的夫子,顺理成章“不得已而见之”。

会见的过程,太史公亦“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南子坐在葛布做的帷帐中,孔子进去后,向北稽首行礼,南子在帷帐中还礼,佩戴在身上的玉器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太史公说“子路(仲由)不说(悦)”,大概基于夫子的如下解释仲由不认可:

“我本来就不愿见她,现在既然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

然后才是夫子的发誓辩解:

“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我***如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给天雷打死!给天雷打死!

夫子没有给天雷打死,但这个果烈刚直的学生后来却有一天与南子一同死于“蒯聩之乱”,并被砍成肉泥。

夫子大概更不会想到,他的连喊两遍的“天厌之”,让后世一贯“好事”的文人,硬生生造成了一段“公案”。

有人反复琢磨夫子与南子的“礼”来“礼”往,有人从“环佩玉器叮当脆响”中听出“弦外之音”,有人甚至发誓那天南子的窗帘分明透出桔红色,有人很专业地提出疑问“夫子第二次还礼是缘于什么”……

***则有“别裁”。例如南怀瑾先生,他就以为夫子给予仲由的不是辩解,而是中肯的教诲。

他认为“讲礼”的夫子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失礼的地方,自然用不着所谓的“发誓”辩白。他只是在告诉子路,“我所认为不对的,不像你们的看法,如果真有罪大恶极的人,天意都会厌弃他,何况人呢?你们对于南子,用不着这样不高兴。”

他借用了夫子之口肯定南子不是那种“天厌之”的人:

“南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不过长得漂亮,卫灵公非常迷她,如此而已。”

“众口铄金”,“铄”完便可闭口了!

卷内篇目推荐:

季梁:夫民,神之主也

宣姜:墙有茨,不可埽也

息妫:只自无言对暮春

许穆夫人: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晋文复国的三个贤内推手

目夷:君欲已甚,何以堪之

臾骈: 释此三者,何以事夫子

师旷: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

论语第六章原文及翻译

三年级下册宋朝造句如下:

1、宋朝计赃论罪法的这些变化,亦展现出宋朝法律变化的时代特征。

2、前一段时间由于宋朝驻守易州的常胜军将领韩民义归降,宗翰已经初步掌握了宋朝在山西河北一带的军情。

3、宋朝科考的题量相当大,不是答一张卷子就能获取功名。

4、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5、伴随着宋朝社会经济文化事业高度发展,特别是金石学的发展,在当时社会出现了文物保护意识的萌芽。

6、例如研究宋朝军制,山西沁县城内关帝庙宋碑和河北定州***塔的施主题名,就提供了重要史料。

7、城防涣散、商贾囤粮、商贸侵街、党祸渎文、酒患成灾、贫富差异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凸现了北宋后期日益沉重的社会危机,这也是北宋朝臣屡屡上奏之要情。

8、宋金郾城之战,在中国历史上本来是一场持续时间相当久的战役,双方你来我往,前前后后打了很多天,期间,金国铁浮图、拐子马先后出场,宋朝岳家军“背嵬军”。

9、宋朝时候,浙江龙泉县有一对以制瓷为业的兄弟。

10、同年九月,大宋朝臣已拥钦宗之弟赵构,在应天府南京登极,不久即南逃过长江,将浙江杭州升为临安府,在临安府建立南方小朝廷。

11、灯谜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游戏,古时候称作“射虎”,最早出现在宋朝。

12、一直以来在宋朝为官,以受到丰厚礼遇之身份,做出这样的事情,未免太没有节操了吧。

13、全力准备侵略宋朝的战争的他基本上是放弃了这个地区,原本无数钱财和人命打造的金长城成为了无用的东西,黑水乘机南下,黄龙府以北尽为黑水都护府牧马之地。

14、不经意间,赵兴成了一名宋朝人,他交往的对象不乏名传千古的词人、遗臭万年的大贪官、逼上梁山的大盗、艳名四播的绝代风华。

15、它源于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救母”传说,定型成熟于宋朝,后被道教袭用,又称“地官节”。

16、一个龙族王子不慎被空间吸噬,来到了宋朝,且看他在宋朝如何剑斩敌人、游嬉花丛。

17、该遗址建于宋朝徽宗年间,已知的古代钱币“政和通宝”、“大观通宝”、“崇宁通宝”就是在该遗址铸造的。

18、宋朝以门下侍?兼平章事为正相,中书侍郎兼参知政事为副相,另有门下中书侍郎共三人为参相,宰相共有五人。

19、不会野战;老夫明日定要走马沙场,搴旗斩将,教那廝看看堂堂宋朝大将会野战不会?

20、整个宋朝的官员都抱着罚不责众的观点,集体舞弊。

论语·雍也篇的详解

论语第六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评析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原文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3)而行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4)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

(6)无乃:岂不是。

(7)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评析

孔子方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原文

63 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

64 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济富。”

注释

(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2)冉子: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3)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6)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评析

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

原文

65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3),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4)乎!”

注释

(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2)宰:家宰,管家。

(3)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4)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译文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评析

以“仁爱”之心待人,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原文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1)为之骍且角(2)。虽欲勿用(3),山川(4)棒舍诸(5)?”

注释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农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

(2)骍且角:骍:音xīn,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

(3)用:用于祭祀。

(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5)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

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原文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焉而已矣。”

注释

(1)三月:指较长的时间。

(2)日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评析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

原文

68 季康子(1)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2),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3),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4),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1)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正在各地游说。8年以后,孔子返回鲁国,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于是对此三人做出了评价。

(2)果:果断、决断。

(3)达:通达、顺畅。

(4)艺:有才能技艺。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在本章里,孔子对他的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原文

69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

(2)费:音m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评析

宋代人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原文

610 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3),命矣夫(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

(2)牖:音yǒu,窗户。

(3)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

(4)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原文

612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注释

(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原文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

614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尔(2)乎?”曰:“有澹台灭明(3)者,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

(4)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

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原文

615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

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原文

616 子曰:“不有祝鮀(1)之佞,而(2)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1)祝鮀:鮀,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

(2)而:这里是“与”的意思。

(3)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原文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

618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原文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

622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原文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原文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原文

625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原文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3)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原文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原文

628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无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有yín乱的行为。

(2)说:音yuè,同“悦”。

(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

(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原文

629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原文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评析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原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①。子曰:“可也,简②。”仲弓曰:“居敬③而行简④,以临⑤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⑥大⑦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①子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②简:简要,不烦琐。

③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④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⑤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

⑥无乃:岂不是。

⑦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评析

孔子主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原文

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①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②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③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④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

子华①使于齐,冉子②为其母请粟③。子曰:“与之釜④。”请益。曰:“与之庾⑤。”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注释

①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②冉子:冉有,在《论语》中被孔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③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④釜(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⑤庾(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斗。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

评析

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

原文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释

①原思:孔子***原宪,字子思。

②之:用法同“其”,他的,指孔子而言。

③邻里乡党:古代地方单位的名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译文

原思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他不肯受。孔子道:“别推辞,有多的,给你地方上(的穷人)吧!”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①之子骍且角②。虽欲勿用③,山川④其舍诸⑤?”

注释

①犁牛: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牛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

②骍(xīnɡ)且角: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

③用:用于祭祀。

④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⑤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

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①不违仁,其余则日月②至焉而已矣。”

注释

①三月:指较长的时间。

②日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评析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

原文

季康子①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②,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③,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④,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①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正在各地游说。8年以后,孔子返回鲁国,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于是对此三人做出了评价。

②果:果断、决断。

③达:通达、顺畅。

④艺:有才能技艺。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在本章里,孔子对他的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原文

伯牛①有疾,子问之,自牖②执其手,曰:“亡③之,命矣夫④,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①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

②牖(yǒu):窗户。

③亡:一作丧失解,一作死亡解。

④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回也。”

注释

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②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③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原文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

子游为武城①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②?”曰:“有澹台灭明③者,行不由径④,非公事,未尝至于偃⑤之室也。”

注释

①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②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③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

④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⑤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

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原文

子曰:“不有祝鮀①之佞,而②有宋朝③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①祝鮀(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

②而:这里是“与”的意思。

③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子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释

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②文:文***,经过修饰的。

③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

④史:言辞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⑤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①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①民之义②,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①务:从事、致力于。

②义:道德。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的爱好像流水一样善变,智谋层出不穷,有仁德者的意志像山岳一样坚定巍然屹立;聪明人勇于实践,有仁德者静思默运。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 《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 非他莫属.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浅见

古之注者皆论仁智之分,则不能得其要也,亦非中庸之道。夫智者向仁,仁者本乎智,本不可分。子以水比智,以山比仁,则知山水之不可分也。山无水则无生,水无山则死。故仁智者则处必依山靠水,安则静,行则动,心中无碍则安,安有好则乐,乐则寿。是谓仁智者乐山水,亦动亦静,乐且寿。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原文

子曰:“觚①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①觚(ɡ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副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让人不能容忍的。

浅见

此乃子以物喻世。觚,二升之酒器,上圆下方,时或人改之,如此则不能称觚也。是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世道不兴,而引子之叹也。世人当各司其职,安守本分,则名正言顺,天下安矣。此语至极则如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非真不为也,乃为此则不安分矣。要之,当得其大义。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①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②也,不可陷③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①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②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③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浅见

此章诚可见子之真性情,仁智而非愚也。井有仁可从乎?从即从之于井,从之于井不能救而反陷自身,非仁也,愚也。此犹喻昏君可忠乎?忠于此君则失大道于天下,非忠也,愚也。故子曰君子可逝不可陷,因君子智而可察也;可欺不可罔,因君子仁且智也。被欺而逝乃仁,不罔不陷乃智也。而唯其不罔不陷,乃可行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