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良能王阳明_王阳明良知指的是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08 0
  1. 致良知文言文
  2. 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
  3. 王阳明的“心学”是什么意思?
  4. 王阳明批评理性主义“致知”的偏失,他强调人的尊贵品质在于他的“良知良能”,主张人应该从“致知”升华
  5. 王阳明主张教育内容
  6. 试述王守仁“致良知”的认识论

《传习录》。

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

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

良知良能王阳明_王阳明良知指的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致良知文言文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子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说起王阳明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前辈——象山先生陆九渊,王阳明继其学说思想说发展起来的心说与陆九渊一道所构成的陆王心学,成为唯一堪与以大儒朱熹所代表的所谓儒家正宗的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儒家思想流派,对中国当时以及后世之读书人之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也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及哲学史上书下浓墨一笔。

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一,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 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王阳明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就是他所主张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

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

1. 《致良知》巜寄李道夫》译文

《致良知》文章太长了,请去《百度知道》搜索观看。?

巜寄李道夫》

《寄李道夫》是王阳明于正德十年(1515年)写给李道夫的一封书信。

此学不讲久矣。鄙人之见,自谓于此颇有发明。而闻者往往诋以为异,独执事倾心相信,确然不疑,其为喜慰,何啻空谷之足音! 别后时闻士夫传说,近又徐曰仁自西江还,益得备闻执事任道之勇、执德之坚,令人起跃奋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诚得弘毅如执事者二三人,自足以为天下倡。彼依阿偻你之徒虽多,亦奚以为哉?幸甚幸甚! 比闻列郡之始,即欲以此学为教,仁者之心自然若此,仆诚甚为执事喜,然又甚为执事忧也。学绝道丧,俗之陷溺,如人在大海波涛中,且须援之登岸,然后可授之衣而与之食;若以衣食投之波涛中,是适重其溺,彼将不以为德而反以为尤矣。故凡居今之时,且须随机导引,因事启沃,宽心平气以薰陶之,俟其感发兴起,而后开之以其说,是故为力易而收效溥。不然,将有捍格不胜之患,而且为君子爱人之累,不知尊意以为何如耶? 病疏已再上,尚未得报。果遂此图,舟过嘉禾,面话有日。《百度百科》

《译文》

这是学习不讲很久了。乡下人的出现,从对这个很有发明。而听的人往往认为不低,只有执事倾心相信,坚定不疑,他是高兴,何止空谷的脚步声!

分手后时听到士夫传说,最近又慢慢地说仁从江回,更加得刘备听说阁下任道的勇气、坚持的坚持,让人跳起来迅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果能宽宏坚毅如执事者二至三人,从足以为天下唱。他们依靠你的人虽然多快,又有什么用呢!?非常***!

近来听说州郡的开始,就是想用这学为教,仁人之心自然如此,我确实很高兴为执事,但是又很为执事担心的。学习与道德沦丧,一般的沉沦,像人在大海波涛中,而且需要援助的上岸,然后可以授予的衣服,和他们吃;如果以衣食投的波涛中,这恰恰看重他的尿,他们将不认为德反而认为更了。所以,凡居住在现在的时候,而且需要随机引导,因事启发,宽容心平气以熏陶的,等他们激发兴起,然后打开了他的说法,所以为用力而收效很大。不但是,将有捍格不胜利的灾难,而且为君子爱人的负担,不知你以为如何呢

疾病已经两次上疏,还没得到回报。果然就这图,船过嘉禾,面且有天。

《百度文言文翻译

2. 尧之执中,舜之精一;禹之只承;汤之日新;文之望道未见;武之敬胜

予惟千圣一心,万古一道,惟心一,故道一;道一,故学亦一.昔尧之告舜,曰:“允执厥中.”及舜命禹,又加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之三言.夫“道心”即“中”也,“精一”者“允执”之功,而“精”又“一”之功也.“惟精”故“一”,“惟一”故“中”,此万世心学之源,盖蔑以复加矣.其后孔门一贯博约之教,诚正格致之说,亦不过发明“精一”之旨.而予欲无言,夫子亦已自病其言之详矣.至孟轲氏又有知言养气尽心知性之说,而指出孝弟为良知良能,言虽益详,而于孔门之教实多发明.自孟氏没而斯道失其传.汉、晋诸儒皆以记诵词章为学,说愈繁而道愈晦,学愈博而道愈离.以及五季之衰,晦蚀甚矣.有宋大儒周、程、张、朱诸子者出,以斯道为己任,不得已而有言“精一”之旨,赖以复明,而学者流弊或不免堕落汉、晋,几失宗旨.至胡元之变而斯道且沦没矣. 明兴百有余年,文教虽盛而流弊亦浸以滋,先生亦不得已而揭“致良知”一语以示人,所以挽流弊而救正之,无非发明孔门致知之教,而羽翼斯道之传.要其指归,则“良知”即“道心”也,“致”即“精一”也,即周子之所谓“纯心”,程子之所谓“定性”也.夫岂外诸儒而别立一门户耶?是故良知皆实理,致知皆实学,固非堕于空灵,一与事物无干涉,如禅家者流也.然“明心见性”与先生“致良知”之说亦略相似,若认错本旨,则高者必以虚寂为务而离形厌事;卑者则认知觉为性,而自信自便.此则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非先生立教之本旨矣. 至哉,孔子之告哀公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噫,尽之矣!夫为人臣者,无不知忠其君;为人子者,无不知孝其亲,此良知也.知此、体此、强此而一于诚.为臣尽忠,为子尽孝,此致良知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舍人伦日用之常,而曰吾得不传之秘,立门户以自高,非予所望于来学也. 这段话也许对你理解你的问题有帮助,执中指对一件事物按最好会怎样,最坏会怎样来推算,然后选择折中的办法;一,在国学中有特别的含义,伏羲一画开天,一代表道,代表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代表宇宙,代表人们分析认知前的事物本来的真面目,代表自然运行的规律等等,这个要用心去体会,言语是很难表达清楚的,精一就是要心领神会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可能是指“阴阳八卦”推演,远古的时候巫和王其实是一体的,而中国哲学思想的发源就是“一”,有“一”才有“——”,就是阳和阴,然后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卦,这个你要详细了解,要研究周易才行.禹只承,是说禹完全继承舜的治国之策,没有增减,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进步很慢,政策没什么变动也很正常;汤的时候,社会变动剧烈,所以汤的政策是日日更新;周文王把8卦推演到64卦,反而没有发现道的真谛;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是说武王治国敬业不敢懈怠. 这段话是对三王和汤,武等圣贤的治国之策作一个纲要性的说明.。

3.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4.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5. 翻译文言文《季本违命》

译文:

明朝的季本(会稽人,字明德,师事王阳明)起初任建宁府推官(各府掌理刑狱的官),正碰上宁王朱宸濠在江西造反。王阳明(名守仁,余姚人,创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出兵讨伐。建宁有个分水关,是江西进入福建的要道,季本向上级请求自己去防守。此时刚好有某位巡按御史因科举考场的事,商请郡守和季本一同去协办,郡守写信来催季本。季本回信说:“建宁府所仰仗的只有我们两人。现在战事迫在眉睫,而往返科举考场估计要四十天。现在江西战场的胜负还不知道,地方强盗生事与否也无法预测。没有我们两人,要靠谁去防守?即使侥幸无事,当此之时,让试录(古代会试时,纪录举子籍贯、名次及文章雅俗,以呈报朝廷的官员)列出我们的姓名,远近传播,人们将认为我们不知轻重,而贻笑大方的。违抗巡按御使的命令,和耽误国家大事比较起来,哪一件严重?”郡守同意他的话,也没有协办科举考场的事。

王阳明的“心学”是什么意思

1、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4、 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5、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6、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7、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8、 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9、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10、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1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3、知行本体 ,即是良知良能。

14、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15、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16、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17、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18、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20、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批评理性主义“致知”的偏失,他强调人的尊贵品质在于他的“良知良能”,主张人应该从“致知”升华

心学是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即所谓良知之学。为学主'明本心'﹑'致良知'。认为心为宇宙的本原。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为历代儒客推崇。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陈献章开启先河,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陈献章之后,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学的两个代表人物。

湛若水在继承陈献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其心学宗旨“随处体认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阳明)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其中阳明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王阳明主张教育内容

C

试题分析:致良知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内心的良知,良知良能就是纯粹理性,康德则强调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需要一个上帝作为其信奉的理性依据,并且这个理性具有超人的上帝属性,因此是“纯粹理性”,故要将宗教限制在纯粹理性的范围之内,正确答案C。

试述王守仁“致良知”的认识论

王阳明主张的教育内容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教育而且涉及到社会教育和蒙学教育。

一、人物介绍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二、“学为圣人”的教育目的

在王阳明看来圣人并非是知识渊博和能力超群的人,而是其心纯乎天理、其欲无杂的人。“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因此,王阳明学为圣人的教育目的就是要经由教育使人“存天理,灭人欲”从而达到良知良能复明的圣人境界。

三、“明人伦”和“学以去其昏蔽”的教育原则

基于“学为圣人”的教育目的,王阳明确立了“明人伦”的教育原则。他希望通过“明人伦”来达到成圣成贤,因此,“明人伦”是“学为圣人”的手段和途径。

学以去其昏蔽,是因为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本心是纯乎天理的,道德沦丧是因为个体在于外界的事物接触的过程当中受到了外物私欲的遮蔽。因此,要恢复纯乎天理的本心良知就要驱除外物私欲对本心良知的遮蔽。

四、教育方法

王阳明在教学的方法上有很深的研究,并且自创了很见解独到的教学方法。他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分别是因材施教、点化善诱和教学相长。

良知说,是王守仁哲学的核心,也称 致知格物 ,他称之为 学问大头脑.在王阳明看来,良知说是 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 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 ①王阳明的良知说,既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良知良能,又可以从《大学》中找到直接的来源,可以说是《孟子》的 良知 与《大学》的 致知 的观点的结合。

所谓 良知 ,按照孟子的说法,是 不虑而知 , 不学而能 的先验的道德理念。而王守仁的所谓 良知 则是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本体。关于 致知 ,《大学》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的几个环节被分为两大部分:一是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这是指人的内在修养,它的归结点在于修身;一是以修身为起点,而后 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两大部分实质上是对儒家 内圣外王 思想的具体展开。它们的首要环节在于 格物.然而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的观点却与王守仁 心即理 的观点有矛盾。为了坚持 心外无物 的观点并解决这个矛盾,王守仁对格物 重新进行了解释。

首先他对 格 字进行了新的理解。一般的学者,以 至 字解释 格 ,而王守仁认为 格 的意思是 正.他以《尚书》 格其非心 为论据,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①由此来看, 格物 便成为 正物.王守仁认为: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② 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 ③由此而来的问题是, 物 本是外在之物,如何成为 心、意、知之物 呢?王守仁又对 物 字进行了解释。

王守仁这样说: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④他还说: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①可见,王守仁是把物与心放在一对关系范畴中,并以人的意识活动为参照来解释物的。外在的一切事物,不论是道德***,还是行动言语,乃至天地万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对象。

意念所及之处,外物才与人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对于人才有的存在意义。王守仁所说的 物 是作为 心 的附属品而存在的。通过这样的论述,意即是物,物即是事,事即是知,知即是行,于是,身、心、意、知、物便在心的基础上成为统一体,《大学》的 致知在格物 也就变成为 致知在诚意 了。王守仁说: 《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②这样一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序列范畴就在心本论的前提下,变为 格心 的理论,而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外王 目标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