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满则覆告诉了什么道理_器满则溢人满则丧的意思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5-31 0
  1. 器满则覆的解释
  2. 我闻宥坐之器满则覆翻译
  3. 含有“则”字的成语有哪些?
  4. 孔子与欹器

他写道: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一种倾斜而不易放平的器物)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曰:“注水焉。”***挹水而注之,中则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水满则溢,月圆则缺,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先哲们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满招损,谦受益。为此,鲁国的有识之士在鲁桓公的庙中安装了“欹器”,藉此警示后人“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当孔子有感于此,发出“恶有满而不倾覆”的感叹时,***子路请教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孔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6?1宥坐》)就是说,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勇武而示怯懦,富有而不夸显,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

器满则覆的解释

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读书)与(实践)应该相互结合

器满则覆告诉了什么道理_器满则溢人满则丧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子观于周庙

原文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释:①欹:倾斜。②宥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译文:

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空了就斜着,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孔子长叹道:“呜呼!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品悟感想: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两点启示:

1. 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

2. 我们要学习孔子的实践精神,不能一味听信传言,要亲自动手验证。

逆向反思:

1.不正的容器,水满了就会颠覆,所以我们首先要使自己成为正直之士,才能成为饱学之士。

2.世间的知识有许多,我们不必事事躬亲,要学会提高效率,利用现成的经验成果。

我闻宥坐之器满则覆翻译

容器 满溢 ,则将倾覆。 比喻 事物发展超过 一定 界限就会向 相反 方面转化。亦以喻 骄傲 自满 将导致失败。亦作“器满将覆”。

成语出处: 《新唐书?苏安恒传》:“物极则复,器满则覆,当断不断,将受其乱。”

繁体写法: 器满则覆

注音: ㄑㄧˋ ㄇㄢˇ ㄗㄜˊ ㄈㄨˋ

器满则覆的近义词: 器满将覆 见“ 器满则覆 ”。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含有“则”字的成语有哪些?

我曾听说过这样的器皿,空了它便倾斜,适中时它就端正,满了就会倾覆。

出自:《荀子·宥坐》

节选: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

翻译:孔子说:“我曾听说过这样的器皿,空了它便倾斜,适中时它就端正,满了就会倾覆。英明的君主以此来作为最好的鉴诫,所以常常将它放置于座位的右边来警惕自己。”说完,孔子回过头来对子弟们说:“放水进去试试看。”于是,一位***把水灌了进去,恰到好处时,它便端正,然而继续加水,水满了它就倾覆。

扩展资料

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看到宥坐之器空时倾斜,真感到像为人求学,不能不加以勉力。因为不学习就没有相当的学问、智慧、能力从事好社会工作或处理好人际关系。因此,从小就当要珍惜时光努力向学,才不至于空有理想,而无实现它的真才实学。

而宥坐之器适中时便端正,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生活方方面面。好似与人相处,过于疏远或是亲近过头,皆难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君子之交淡如水“,清淡如水,平和而自然,反让彼此感情更持久。凡事皆需有度,过犹不及,确实如此。

知道人生当把握时光学习,并通过勤苦学习与钻研,学识高了,技能强了,名利地位也接踵而至。届时,会不会产生自满、骄慢之心呢?古人有云:“满招损,谦受益。”过于自满,自以为是,就不易听进谏言。听不进谏言,犹如被蒙住了眼睛耳朵,不知晓其中的危害,灾祸由此产生。

古代圣王大舜传位于大禹时,便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提醒时时要保持一颗恭谨慎重的心,莫让危害起于细微。

孔子与欹器

器满则覆好问则裕物至则反非愚则诬偏信则暗

造句及释义:

器满则覆[qì mǎn zé fù]

释义容器满溢,则将倾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亦作“器满将覆”。

造句器满则覆这个道理是谁都知道的,你自己反思一下吧。

好问则裕[hào wèn zé yù]

释义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造句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物至则反[wù zhì zé fǎn]

释义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同“物极则反”。

造句物至则反,冬夏是也;到高则危,累棋是也。

非愚则诬[fēi yú zé wū]

释义诬:诬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

造句古时多数贤士,非愚则诬,最后不得退居山林或隐于市井。

偏信则暗[piān xìn zé àn]

释义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造句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阐发的深刻哲理,已为千百年来社会实践所证实。

孔子与欹器

欹(qī),倾斜,歪向一边。欹器本是古时用来盛水的器皿,设计奇特:底厚而收尖,口薄而敞开。它有个特点:当它空虚不盛一点水时,就只能欹斜地放着而无法端正地放置,把它扶正后,一放手它就又歪斜在一边,这就是所谓“虚则欹”;在这容器中注入中等数量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在那里,这就是“中则正”;但在容器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向另一侧翻倒,而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满则覆”。故而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水具,而是所谓的“宥坐之器”,宥与右同,言君子可置于坐右,以为戒,或曰宥与侑同,即劝。

欹器在《荀子·宥坐》篇中,荀子在文章的第一段记叙了孔子师徒关于“宥坐之器”的对话,表达出他关于学习、修身等问题的认识。他写道: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一种倾斜而不易放平的器物)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曰:“注水焉。”***挹水而注之,中则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诗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音基,升也,登也,诗商颂长发)。

水满则溢,月圆则缺,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先哲们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满招损,谦受益。为此,鲁国的有识之士在鲁桓公的庙中安装了“欹器”,藉此警示后人“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当孔子有感于此,发出“恶有满而不倾覆”的感叹时,***子路请教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孔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就是说,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勇武而示怯懦,富有而不夸显,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 。

荀子的这段关于孔子观“宥坐之器”的记述,所阐发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至今仍闪烁着不可泯灭的真理光芒,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记载,晋杜预和南朝的祖冲之都曾制过类似的欹器,以此教育子弟要好好学习,防止骄傲自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言,更与上述所讲的道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千七百年前孔子到鲁桓公之周庙参观欹器,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看来博学的孔夫子此前只从书本上知道欹器而没有见过欹器,可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擅长引而发之,所谓“入大庿,每事问”是也)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但其言传身教无不成为其***及后世尊崇的典范,其中“孔子问欹器”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启发教育思想,而且包含了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中庸”,表达出他关于学习、修身等问题的认识。

孔子擅长引而发之,所谓“入大庙,每事问”是也。当孔子有感于此,发出“恶有满而不倾覆”的感叹时,***子路请教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孔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勇武而示怯懦,富有而不夸显,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也许那些具有内省精神、道德高尚、不骄不躁的智者心中都秘藏着一个这样的器物,他们在欹器快要倾覆时就不会再往里边注水了,或者在欹器朝倾覆那边倾斜时就不再往里边注水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他们察微知著,在某种苗头出现时就能预见到其后果,并及时遏止不良苗头的发展。这小小的宥坐之器,摆将开来却包涵着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

老子***辛文子《通玄真经·守弱》:“老子曰: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卮,其冲即正,其盈即覆。”这是欹器的最早的古文献记录。欹器称之为宥座、右座之器,这是座右铭的来历。

据《帝王世纪》记载,伏羲十七主,整个伏羲时代历1260年。神农传七代,共计380年。而仰韶文化存续的时间至少有1500年。所以仰韶文化相当于伏羲时期和神农时期。6500年前的仰韶尖底瓶是欹器侑卮的原型。起初尖底瓶是灌溉用具,即《淮南子·氾论训》“抱甀而汲”的甀。以后用作祭器和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