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本抑末思想_崇本息末的思想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07 0
  1. 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2. 晚汉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除了王充 。还有什么是谶纬……
  3. “君臣共治”、“工商皆本”的启蒙思想是什么?
  4. 文人的脊梁为何在清朝折断:文字狱蓄意
  5. 早期的烟草广告有哪些

首先跟中国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商人都是持着打压的态度,毕竟如果商人太有钱的话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甚至会动摇国之根本,明朝的大富翁沈万三就是被朱元璋找借口杀死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太有钱了,如果放任他继续下去,有可能朱元璋皇帝的尊严都没地方放了。

其次我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基本上保持着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所以说平时根本没有什么闲钱用来购物,甚至有时候收成不好连吃的都没有。但是工商业想要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购买力作为支撑,这一点在古代是做不到的。

所以就导致那些商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为了满足那些达官贵人的需求,但是那些达官贵人买又能买得了多少呢,所以极大的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崇本抑末思想_崇本息末的思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仅如此在古代农民是最重要的一种***,这一点是商人所比不了的,毕竟你也不知道哪一个时间段国家就陷入到战争中,这个时候商人能够做的也只是出了一点钱,但是他们出不了人,所以说商人再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除此之外,商人的地位在古代可以说是非常低下的,士农工商,商人只是排到了第四位,所以一般都是自己实在生活不下去了才去当商人,要不然肯定就去考科举了,毕竟在那个时上了科举才是正途。

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故事:

有一次,贾思勰养的二百多头羊因为饲料不足,不到一年就饿死了一大半。事后他想,下次我事先种上20亩大豆,这下准备的饲料应该足够多了。这样,他又养了一群羊。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羊又死了许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羊少饲料多,羊也会死亡。就在这时,有人告诉贾思勰,在百里之外有一位养羊的能手,也许能帮助他。贾思勰立刻找到这位老羊倌,向他请教。老羊倌在仔细询问了贾思勰养羊的情况后,找到了羊死亡的原因。原来是因为贾思勰随便把饲料扔在羊圈里,羊在上面踩来踩去,拉屎撒尿也都在上面。羊虽然不会说话,可羊是不肯吃这种饲料的,于是就饿死了。贾思勰又在老羊倌家里住了好多天,认真观察了老羊倌的羊圈,学习了老羊倌一套丰富的养羊经验。回去后,就按照这些养羊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然不错。?

后来,贾思勰又陆续到过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贾思勰都虚心地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学习他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生产经验。比如:长着茅草的地要先让牛羊在上面踩过一遍,七月份翻地后,茅草才会死去;长得饱满的、颜色纯正的穗子,一般是首选的***类型,把它们割下来,高高挂起,等到第二年春天再脱下粒来播种,庄稼长势才好;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环境,要选不同的作物种类。例如风大霜重的山地种谷子,就得选用茎杆坚强的品种;而温暖潮湿的低地种谷子,就得选用生长旺盛产量高的品种。贾思勰在探索、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许多丰富的生产经验。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人,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益都人,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到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专著,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在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表彰他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突出贡献:

贾思勰建立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齐民要术》全书结构严谨书中所载的种植、养殖技术原理原则,许多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将动物养殖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齐民要术》有6篇分别叙述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役畜使用强调量其力能,饮饲冷暖要求适其天性,总结出“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成熟经验。

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贮藏技术。酒、酱、醋等可能发明很早,但详细严谨揭示其制作过程,以《齐民要术》为最早。

记载有许多农业技术的观察材料。“种韭第二十二”中提到“韭性内生,不向外长”。“种梨第三十七”中提到梨树嫁接,接穗,“用根蒂小枝,树形可喜,五年方结子;鸠脚老枝,三年即结子而树丑”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观察记载材料,得到后世农学家的重视。

重视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分析。尽管《齐民要术》序中写有“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的话,反映作者受当时崇本抑末、非议经商的思想影响较深。但在全书中,如栽种蔬菜瓜果、植树营林、养鱼、酿造等篇,却详细描述了怎样进行多样经营,如何到市场售卖,怎样多层次利用农产品等有关经济效益的内容。

晚汉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除了王充 。还有什么是谶纬……

我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主要成

生物的特殊种不同的非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现象,和生命的形成(社会意识,思维,具体的功能,心灵感应智能的生物现象,活力,灵魂,生物能源中,主体的现象)。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现象,因此必须有不同的组成和结构。正如我们已经知道,在分子,细胞,细胞,弥补生物。细胞之间的气体分子和物质,虚拟对象普拉纳体内,这些经络穴位物质。具体而言,该生物体发出的固体肉甲体液(流体和血液),气态液体呼吸消化道,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四个系统的普拉纳状态经络穴位。三态固体液体气体构成的生物系统的肉,普拉纳状态经络的生物系统的认识。构成生物的非普拉纳状态,缺乏完整的四状态是什么决定了生命攸关的系统,而不是部门普拉纳状态

时间的先进性的活动,空间,在欧洲,人们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是零散的,孤立的,直到20世纪初科学,相对论只有统一的空间和时间。在古代中国,远在秦朝,许多哲学家把空间和时间挂钩考虑。 “管宇宙文章的战国时期成书,被称为”周董“的时间,空间被称为”一体化“,说,”天上人间,所有的东西橐吾的宇宙在一起,麻袋天堂地球“,这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与天地,天地熊和熊的时空宇宙。”墨家的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被称为“玉”,在内的各种不同的地方和方位的卡车,各方的时间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玉隆”是现代宇宙。

惠施上最干旱的物质无限可分的募集战国已经认识到了“至小无内,所谓的”的意思是这件事的组成单位有没有内部限制是无限小。惠施当代辩论的比喻来说明物质的无限可分性,“天捶,日取其半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角度来看,这种物质是不彻底的,更为深刻,比古希腊的原子论,反映了自然的辩证性质。

雪晶雪晶了解古代欧洲的理解在13世纪,阿尔伯特贝尼特斯在1260年开始提到的“雪花之星”。但雪晶六角对称的西方的理解,直到开普勒是能够实现的。在1611年,开普勒在“六角雪花作为新年的礼物”的文件肯定是一个六角形的晶体结构的雪花。在古老的中国六角对称的雪晶体的认识开始在西“韩韩英,公元前135年,在他的”韩诗外传“中说:”在哪里的植被仅花了超过五雪6。早于欧洲10世纪。

使用振动自动喷水灭火鱼洗喷洗鱼,铜线圈状的工件,在其外侧边缘一个对称的耳朵竖起的原则。当碗填充有水,如背部和来回摩擦铜盆双耳产生的嗡嗡声,而从表面的水的水柱上升。在中国的五代,金被击败辽,金皇帝投降(946)辽太宗过贡献双鱼锅洒水,这是最早的自动喷水灭火鱼洗净我们的历史记录“。铜喷鱼洗出现在北宋后期,宣布和(1119-1125年)也出现在玛瑙鱼可喷洗。

鱼洗喷雾振动原理,规则类似的圆柱板的振动板。从耳朵到侧壁的振动产生的横向振动垂直于表面的水,水的飞溅。

西方板的振动下半年开始在18世纪的叶得过克拉尼。板的振动变得可见,他在一块金属板上撒上一层薄薄的沙子,然后打的金属板振动,细沙板的振动波节线上。因此,他提请的各种振动显卡是,克拉尼沙地图。中国的洒水鱼洗BAK的拉尼振动板,早在公元7世纪。

描述的共振现象和实验的共振现象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4世纪公元前3世纪,庄子调约瑟夫的记录“一书时,会发生共振现象。间距和谐波共振现象的发现,这远远早于西方,直到15世纪,欧洲是第一个共振实验达芬奇的具体应用:“莫底孔的文章还描述了在墙壁上的共振现象每隔数米,挖了一个坑,坑的嵌入容量为70升-80升的陶瓮,瓮口覆盖着皮革的根。所以敌人隧道围攻,可以判断敌人的***矿每个陶器声音的位置和方向。

不仅是中国古代很早就了解,也掌握了消除共振的共振现象。唐代“贾刘宾客的著作,然后记录”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洛阳,一个和尚的房间里挂了一个磬,经常自鸣的声音,僧成疾如此害怕担心。好友曹召魁访问发现磬自我明所造成的寺院的钟声,磬一个文件,锉刀一些真正的时钟贪睡钟声不再自鸣。

世界上第一个游标卡尺AD末年,王莽改革重组,产生了铜卡尺。 14.22厘米长,分为两部分的固定脚和脚。脚的正面镌刻英寸分级。原理,性能,用途与现代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非常相似的,但1700年比西方的科学家们做了一个游标卡尺。

昌平书机架装置,在公元4世纪之前,西京记录的长安工匠小慢发明是香炉。点燃檀香块中的香炉香炉随便进的被子,不仅不会烧坏的被子,即使是香炉灰不会传播出去。这个秘密就是炉的设备称为“万向节”,通过内部和外部的金属环,两环,联轴器和外链通过另一个轴与外框架。这万向节的移动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航海磁罗盘,罗经。万向设备在欧洲直到16世纪才出现,1600年后超过中国。

第一个在世界上有很多种,如发现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利用太阳能的潜望镜,半透明的青铜镜,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平等的气质和物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发现是最早的在世界上。

“君臣共治”、“工商皆本”的启蒙思想是什么?

《太平经》:“三统”神学和“太平”思想;张衡的反图谶、改良思想及精气说;崔寔:推行霸政、分禄均土;王符:“崇本抑末”和对“官位”“阀阅”的批判,“德化”和“以选为本”的改良主张,以“道德”为契机的天人感应神学,“性”“骨相”和“学”“行”及务“实”的认识方法;荀悦:“三势”的天人观,“性三品”和“情不主恶”说,“教法并行”和占田养生思想,反对朋党和虚伪的社会风尚,重“真实”和“定道义”;仲长统:对“豪人”的抨击和“井田”的主张,“争”“乱”的社会历史观和对“公”“平”的想望,“人事为本”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颓唐、享乐的人生观;徐干:解决土地兼并和奴隶等社会、政治问题的积极进取的主张,奋发图强、谋求爵禄,“常道”和“变数”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天道观,重“才智”轻“德行”的新认识。

谶纬是西汉的儒生们用神秘主义的方式来解释社会现象的方式。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图谶”,就是上天降下来的预言、启示等;另一方面是“纬”,就是用神秘主义去注解古籍。可以看看日本安居香山编辑的《纬书集成》。“纬”乃是与“经”相对而言的。

文人的脊梁为何在清朝折断:文字狱蓄意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超过前人的启蒙主义思想,在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上对封建君主制进行揭露和批判,对民主主义思想作了阐发,在中国思想史上和哲学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他系统地批判了封建专制的君权论,在《原君》、《原臣》中指斥君主“屠毒天下之肝脑”,“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是惨无人道的压迫者、剥削者,是祸乱之源。他抓住君主“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这个要害,大声疾呼:“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呼唤着反封建独裁专制的革命。而且指出为臣的目的“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反对臣是“为君而设”及臣应“杀其身以事其君”的传统道德,这是对“君为臣纲”的否定,具有进步意义。

第二,阐发了民主主义的政治法律思想,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的“民主君客”说。这里“天下为主”即以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应“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臣”应“为天下,非为君也”(《原臣》)。也就是说,君臣都应是万民的公仆,这是一种民主主义的政治主张。在法律思想上,黄宗羲在《原法》中主张废除专制的“一家之法”,而改立“天下之法”。他认为“一家之法”是“非法之法”,只有“天下之法”才能保护私有财产和法律上的平等。在封建社会里历来是“天下之是非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君玁(tī,揭发)以为非”(《学校》)。黄宗羲认为学校应成为议论“天下之是非”的机关,朝廷应根据学校评定的是非为准则。这样的学校,就与资本主义议会相近了。

第三,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黄宗羲对“崇本抑末”的“农本商末”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主张“复井田”而“重定天下之赋”,以减轻赋税,并在中国近代第一次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指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财计》三)而且主张货币流通,要“使封域之内常有千万财用,流转无穷,此久远之利也。”(同上,二)还主张发行“钞与钱货不可相离”的纸币。这种统一货币使“千万财用流转无穷”的观点,是很接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

早期的烟草广告有哪些

人们总是喜欢把“明清”放在一起进行讨论。而说到明清,总免不了要说两件事情,一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二是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当站在更为客观的立场上重新考察明清历史时,上述结论的某些片面性也就凸现出来。暂且不说如果不是***战争、如果不是世界资本主义的猛烈撞击、如果不是中国融入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之中,明清时期能不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我们通常所说明清时期的种种社会状况能否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即便是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也未必就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冰冷灰暗。

明清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特定阶段

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矛盾是绝对的,统一则是相对的。同样,专制、集权是相对的,自由、开放却是绝对的。所以,尽管明清 *** 在大多数时间实施海禁,但私人海上贸易却从未间断;尽管明清 *** 实施食盐管制,但私盐也从未真正得到有效禁止。同样,尽管明清 *** (其实不仅仅是明清 *** )总是企图将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纳入统治者规划好的蓝图,但社会的发展却从来没有真正按照统治者安排好的轨道行进;尽管明太祖和清世祖都想建立起按个人意志办事的国家体制,但他们的个人意志最终仍得适应他们管辖着的数千万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如何认识明朝和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向大众比较合理地描述明朝和清朝的发展轨迹,应该是每个明史、清史研究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我的理解,明代、清代其实和汉代、唐代,乃至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明史研究者,我从来不认为明代比清代或汉、唐、宋、元更为重要,对一些断代史研究者将自己的研究对象无限拔高,我一直认为“甚无谓也”。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各个历史阶段和各个朝代又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这才是历史研究者所应该予以充分关注的。

孜孜勤政与垂拱而治

就政治态势而言,清朝通过对周边用兵并辅之以宗教和民族政策,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有国外学者将清朝的疆域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东北至库页岛东北角,西北至巴尔喀什湖西北角,南到马来半岛的南端,总面积约两千万平方千米,比明朝要风光得多。而康雍乾持续一个半世纪的“盛世”,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所没有过的。对此进行研究和宣传,无疑可以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何况清朝还有一批勤政的皇帝,且不说康熙,雍正,乾隆,即使是批准签订南京条约的道光、被八国联军驱赶出北京的慈禧,也都曾经是兢兢业业、夜以继日。

草菅人命却令史臣在进行掩饰时左右为难。其后继者,或者善于作秀而并无多少雄才大略(如宣宗),或者视皇帝为儿戏却不干正经事(如武宗、熹宗),或者既不知己也不知彼而梦想做“英主”(如英宗、思宗),或者上朝听政如木偶于国家大事一窍不通(如宪宗、孝宗、穆宗),或者干脆不视朝不见大臣却自以为“乾纲独揽”(如世宗、神宗)。侍候这样的皇帝,明朝的大臣们只得在无奈之中津津乐道于“垂拱而治”。宦官参政专权,虽然不像唐朝那样可以废立皇帝,但至少可以进退大臣。大学士和言官们的大量时间及精力耗在了劝导和阻止皇帝及宦官们对国家事务的“破坏”,但皇帝和宦官却认为干坏事的不仅仅是他们,被认为糊涂透顶的武宗却说出了十分清醒的话:文官中好人仅有三四,坏人却占了六七。

崇本抑末与广开利源

就经济社会而言,明朝由于土地兼并和政策的僵化产生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或者进入山区,为开发山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时时和土著及官府发生矛盾,并酿成多起规模不小的民变;或者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他们又是城市中“无根之徒”、之源。徽商、晋商、江右商、闽粤商、两湖商,苏州、扬州、杭州、松江、临清,无须历史家的叙述,即从“三言”、“二拍”中也可以体会到明代城市生活的纷纷扬扬。且不说苏松杭嘉湖地区星罗棋布的繁荣市镇,即使是江西的景德镇、樟树镇,湖广的湘潭、广西的梧州,也是商贾成云,货积成山。但就传统眼光看,这种活跃和繁荣却不免受到指责,被认为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由于皇帝不承担责任,内阁又在“真宰相”、“***宰相”的夹缝中挣扎,明太祖的“海禁”、“不征”、“不设丞相”等“祖训”成为明朝政策僵化的根源,所有的经济政策都是在“不争议”中微调,私盐、私茶,矿盗、海盗,既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也反映出明朝以农业税为基本税收的尴尬。

与政治上的严峻冷酷相比,清朝的经济政策至少是对内经济政策却显示出某些灵活性,一方面,矫枉过正地吸取了明朝的经验教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小农社会;人口流动多往边境,既开发了边疆,又至少在乾隆退位之前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动荡。另一方面,虽然口口声声仍然是崇本抑末,但商品流通也相对顺畅。社会稳定,社会财富自然积累,北京、苏州、汉口、佛山遂成为天下货物的“四大聚”,而江西的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吴城镇,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文人的脊梁在清朝折断

就思想文化而言,尽管明太祖“以重典治天下”、明成祖以“瓜蔓抄”诛杀方孝孺十族,还有王振、魏忠贤当道时的恐怖,但明朝在总体上是自由奔放的;尽管清康熙帝号称开明、乾隆帝堪称风流,也有于成龙等人的铮铮铁骨,但清朝总体上是严峻冷酷的。

明代中期以后,是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思想引导社会思潮,是商人的消费方式影响价值观念。阳明学派、泰州学派,前后七子、江南四子,台阁派、公安派、竟陵派,传奉官、马尾裙,民歌、时调、小唱,形形 *** 的思想家、文化人,富商、巧匠、名妓,名儒吴与弼、陈献章、王守仁,异端王艮、颜钧、何心隐,山人徐渭、乐新炉、陈继儒,“洋僧”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洋人的书、洋人的炮、洋人教师。光怪陆离,目不暇接。自由之风、西方之学,犹如润物之和风细雨,细致入微。

清代则是统治者的思想领导社会潮流,直至晚清,肃杀之气尚存,致龚自珍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之叹。即以文字狱论,明朝的文字狱大多为胡乱,清朝的文字狱则为蓄意,其后果遂全然两样。明朝的士大夫越是被朝廷惩罚,便越是得到舆论的赞扬,于是更加意气风发;除了文字狱和贪赃枉法,清朝的士大夫倒是少受惩罚,但不是最高统治者的仁慈,而是士大夫的“死相”。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其实是在清朝被折断的。在洋务运动发生之前,他们的聪明才智皆用于“朴学”即考据之学,虽然远离了社会、远离了民众,听不到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众的呼声,但对于整理中国故籍,却多有贡献。至于洋人,倒是在康熙时做了一阵子花瓶,而雍正帝则将他们统统赶到澳门,省去了许多麻烦。但当洋人携带着坚船利炮卷土重来之时,却瞪目不知所措。

这其实又是明代和清代社会的差异或者说各自的特点,至少是我对明清两代时代精神和人文面貌的认识。但心态的矛盾也因此而生,从维护社会稳定来说,清代有借鉴意义;但从倡导自由开放和社会发展来说,似乎明代更具有胸襟气度。

早期的烟草广告有:双鹤牌香烟、司太飞香烟、美丽牌香烟、哈德门香烟。

1、双鹤牌香烟:烟盒的设计很是切合主题,直接上了两只振翅飞翔的白鹤。文字说明为:质味俱佳。广告是两个大美女在吸烟,她们打扮的花枝招展,很可能是特服行业的女性。一个身披着大氅,眉目顾盼生姿,坐在一个沙发上。另一名女子则坐在沙发靠背上,眼帘低垂。两个人各自夹着一只香烟,好像是在借火。

2、司太飞香烟:这是一家叫做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的卷烟,英文是starfield,中文给直接音译了。司太飞香烟的广告只有一名美女,烫着波浪卷的头发,没有吸烟,手里也没有夹着烟。旁边有一盒打开的司太飞香烟。广告语是质高价廉,有些贴近大众消费的意思。

3、美丽牌香烟,是由上海华成烟草公司生产的。它是我国最早的民营烟草公司之一。广告中的美女是蒋梅英,旧上海第一美人,62岁时还遭26岁渣男侮辱,9年后还被他灭口。这个渣男就是长宁区公安局团委书记周荣鹤。可见蒋梅英魅力之大,简直就是一位冻龄女神。

4、哈德门香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无人不知的香烟品牌。由英美烟草公司出品,10支软包装。据当时的报纸称:“无人不抽哈德门,是人都抽哈德门”。广告上是爷孙三代,正在吞云吐雾。旁边还写着:皆大欢喜。

明清时期的烟草广告

文字广告是明清时期广告宣传的主要形式之一。明中叶以后,***鼓励生产,***取开放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儒家重义轻利和崇本抑末的思想受到冲击,文人士大夫得风气之先,发挥专长为商贾们撰写招牌广告、联句广告、标语广告等文字广告。

清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说道,烟铺板搭上常贴有“吞云吐雾”的字样,这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吸烟时的情境。

此外,一些文人因嗜好吸烟,常以吸烟为题材作诗文,如清代史学家、诗人赵翼作《吃烟戏咏》:淡巴味不入咸酸,偏惹相思欲断难。岂学仙能吸云雾,几令人变黑心肝。喷浮银管香驱秽,暖入丹田气避寒。赢得先生夸老健,鼻尖出火骇旁观。此类诗文虽非专门的烟草广告,但对烟草传播所起到的效用并不弱于专门的烟草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