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余之人,无所比数,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翻译

tamoadmin 成语讲堂 2024-06-06 0
  1. 比等到的文言文
  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谁的《报任安书》
  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全文
  4. 报任安书的原文
  5. 司马迁简介
  6. 谈谈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其人物评价标准的关系
  7. 宦官组织是什么?

腐刑又叫宫刑,它是中国古代五刑之一,也是最残酷的刑罚之一。

“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就是***男子(注:是连同阴囊和一同割掉,避免以后再长出来,但是***是个技术活,割得太浅割不干净,割得太深小便就会分叉,所以古代的太监怕尿撒到身上就只能蹲着尿)、破坏男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

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阴刑和椓刑,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这一刑罚的残酷。所谓蚕室,据唐人颜师古的解释:“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也许是最早的无菌室概念),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这就是说,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苟全一命,须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宫刑又称腐刑,这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从此像一株腐朽之木,有杆但不能结实。另一种说法是,宫刑的人像腐朽的木头不能开花一样。

宫刑又称阴刑,是指对男子或女子的阴处施刑。称为椓刑,见于《尚书·吕刑篇》,“椓”据《说文》释是以棍击伐之意,据马国翰《同耕帖》载,古有椓窍之法,谓用木棍敲击女性下身,以破坏其生育机能。

宫刑是残酷性仅次于大辟的一种肉刑,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的价值仅次于头颅。这种认识,即便在今天也是如此。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在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之后,在写给朋友的信中便说:“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可以说,宫刑是比死还要难受的最耻辱的惩罚

比等到的文言文

1. 文言文比是什么意思

拼音:bǐ 韵部:纸、寘 〈动〉(会意。

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

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尔雅·释鸟》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比其具。

——《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孟子·滕文公上》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纳比笼中。

——《聊斋志异·促织》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

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秦军。

——《史记·项羽本纪》比拟 。如:比象(比像。

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立其子,不为比(偏爱)。

——《左传·襄公三年》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通“庀”。

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及祭祀,比其具。

——《周礼·世妇》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

(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

——《聊斋志异·促织》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

——《周礼·夏官》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其比如栉。

——《诗·周颂·良耜》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

注:“比,近也。周密也。”

又如:比甲(马甲)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名〉 比喻,比方 。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姓 〈副〉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

——《战国策·齐策》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间者数年比不登。

——《汉书·文帝纪》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三人比坐事死。

——《汉书·公孙贺传》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比三年日蚀。

——《汉书·外戚传》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

——《吕氏春秋·先织》〈介〉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曹操比于袁绍。

——《三国志·诸葛亮传》又如:他比你高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史记·陈涉世家》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资治通鉴》比去,以手阖门。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2. “比”字的几种文言含义

(1) 会意。

(2)同本义

(3)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比较;考校,核对 [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比拟 [draw an *** 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e]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3. "比"在古文中的用法

比bǐ〈动〉(1) (会意。

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

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本义:并列;并排)(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尔雅·释鸟》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比其具。

——《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孟子·滕文公上》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纳比笼中。

——《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

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6) 比较;考校,核对 [pare;contrast]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8) 及,等到 [arrive]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

——《史记·项羽本纪》(9) 比拟 [draw an *** 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

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立其子,不为比(偏爱)。

——《左传·襄公三年》(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12) 等同[be equal to]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14) 通“庀”。

具备 [possess;h***e]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及祭祀,比其具。

——《周礼·世妇》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宰严限追比。

(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

——《聊斋志异·促织》(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词性变化◎ 比bǐ〈形〉(1) 接近;亲近 [intimate]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

——《周礼·夏官》(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比,密也。——《说文》其比如栉。

——《诗·周颂·良耜》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

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5) 和谐 [harmonous]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比bǐ〈名〉(1) 比喻,比方 [metaphor]。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3) 姓◎ 比bǐ〈副〉(1) 皆,都,同等地 [all]再战比胜。

——《战国策·齐策》(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比投不释。——《礼记·投壶》间者数年比不登。

——《汉书·文帝纪》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三人比坐事死。

——《汉书·公孙贺传》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比三年日蚀。

——《汉书·外戚传》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4) 近来 [lately;recently]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

——《吕氏春秋·先织》◎ 比bǐ〈介〉(1) 比起 [than]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操比于 袁绍。

——《三国志·诸葛亮传》(2) 又如:他比你高(3) 为;替 [for]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4) 及,等到 [till]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史记·陈涉世家》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比去,以手阖门。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舍"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舍 shě<;动>; 放在一边;丢开

舍,释也。从手,舍声。――《说文》

舍,置也。――《广雅》

舍车而徒。――《易?贲》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

放弃;舍弃

万物舍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

不如舍。――《易?屯》

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舍鱼而取

shè房屋

◎ 居住的房子:宿~。旅~。校~。

◎ 居住,休息:~于山麓。

◎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弟。~侄。~亲。

◎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喻对人让步)。

◎ 姓。

◎ 取

5. 古文中“比”的义项

〈动〉

(1) 形声。从二匕,匕亦声。隶定字形已经与甲骨文字形相脱离,不能据甲骨文字形解释。“匕”本义为“用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引申义为“美味”。“比”本义为“两种食物同美”。引申义为“等列”、“同美”。再引申义为“评定优劣次序”。

《说文》:“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从比。”案:许慎释比为密,显误(比字无“密”义)。又释比之形为“反从”,再误(甲骨文字开口朝向一般并不固定,“从”字向左与向右没有区别。全部甲骨文字中,大概只有“司”与“反司”即“后”有开口朝向的区别)。据《甲骨文编》,“比”字与“申”字基本构件完全相同,为妇女肘、膝同时着地、等待 *** 之状。故甲骨文比字本义为王者姬妾(相当于隶定字“妣”),与“二人相从、反从为比”无关。而王者姬妾合于“等列”、“同美”之义。隶定字形改为从二比,即从二美食,亦合于“等列”、“同美”之义。

(2)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比较;考校,核对 [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9)比拟 [draw an *** 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e]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6. 文言文中“舍”字有什么意思

1、放在一边;丢开

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

2、放弃;舍弃

如: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舍却(抛开);舍实求虚(放弃实在的东西,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舍拼(舍弃;不顾一切干);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舍业(放弃学业;舍弃产业)

3、废止、停止

如:春秋《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意思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资质差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又如:舍业(停止学习)

4、布施,施舍

如:清代 吴敬梓《儒林外史》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

又如:舍个数(在神佛面前许个愿);舍贫(接济穷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

5、通“赦”。免罪或免罚;释放

如:舍禁(解除封山泽的禁令);舍纵(宽赦,放纵);舍眼(睁眼;抬眼)

6、发,发射

如:舍拔(发箭);舍放(发射,放射)

7、房屋、住宅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

8、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百度百科-舍

7. 比在古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①并列;挨着。《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

③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

④比较。《涉江》:“与天地兮比寿。”

⑤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

⑥都,皆。《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

⑦近来。《祭十二郎文》:“比得软脚病,往往岙剧。”

⑧等到,及。《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

⑨为,替。《孟子·梁惠王上》:“愿比死者一洒之。”

⑩比起……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又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比周1.结党营私。《管子·法法》:“群臣比,则蔽美扬恶。”2.集结,聚合。《韩非子·初见秦》:“天下又比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

8. 三人同舍文言文翻译

原文: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 “冉求,你怎么样?”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 “公西赤,你怎么样?”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 “曾点,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疑问:(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忘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此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译文: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 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

9. “比”字在文言文中怎样翻译

连接、比较、核对、等到、具备、和谐。

连接,接近

出处: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比较;考校,核对

出处: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及,等到

出处:比至定陶,再破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勾结;偏爱

出处:

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2.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通“庀”。具备

出处:

1.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2.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3.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和谐

出处: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谁的《报任安书》

1. 比在古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①并列;挨着。《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

③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

④比较。《涉江》:“与天地兮比寿。”

⑤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

⑥都,皆。《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

⑦近来。《祭十二郎文》:“比得软脚病,往往岙剧。”

⑧等到,及。《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

⑨为,替。《孟子·梁惠王上》:“愿比死者一洒之。”

⑩比起……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又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比周1.结党营私。《管子·法法》:“群臣比,则蔽美扬恶。”2.集结,聚合。《韩非子·初见秦》:“天下又比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

2. "比"在古文中的用法

比bǐ〈动〉(1) (会意。

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

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本义:并列;并排)(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尔雅·释鸟》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比其具。

——《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孟子·滕文公上》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纳比笼中。

——《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

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6) 比较;考校,核对 [pare;contrast]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8) 及,等到 [arrive]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

——《史记·项羽本纪》(9) 比拟 [draw an *** 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

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立其子,不为比(偏爱)。

——《左传·襄公三年》(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12) 等同[be equal to]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14) 通“庀”。

具备 [possess;h***e]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及祭祀,比其具。

——《周礼·世妇》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宰严限追比。

(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

——《聊斋志异·促织》(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词性变化◎ 比bǐ〈形〉(1) 接近;亲近 [intimate]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

——《周礼·夏官》(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比,密也。——《说文》其比如栉。

——《诗·周颂·良耜》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

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5) 和谐 [harmonous]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比bǐ〈名〉(1) 比喻,比方 [metaphor]。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3) 姓◎ 比bǐ〈副〉(1) 皆,都,同等地 [all]再战比胜。

——《战国策·齐策》(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比投不释。——《礼记·投壶》间者数年比不登。

——《汉书·文帝纪》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三人比坐事死。

——《汉书·公孙贺传》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比三年日蚀。

——《汉书·外戚传》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4) 近来 [lately;recently]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

——《吕氏春秋·先织》◎ 比bǐ〈介〉(1) 比起 [than]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操比于 袁绍。

——《三国志·诸葛亮传》(2) 又如:他比你高(3) 为;替 [for]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4) 及,等到 [till]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史记·陈涉世家》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比去,以手阖门。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比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比较,比量。

《孟子·告子下》: 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史记·游侠列传》: 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於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春秋左传·桓公十五年》: 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比拟,看成和。

一样。 《诗经·谷风》: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春秋左传·襄公五年》: 书曰,叔孙豹,鄫大子巫,如晋,言比诸鲁大夫也。 类似,相像。

《史记·天官书》: 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比方,比喻。

《礼记·学记》: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比照,与。

相当。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史记·齐太公世家》: 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战国策·齐人有冯谖者》: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例,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 《韩非子·有度》: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亲,亲近。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

《尚书·伊训》: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接近,靠近,挨近。

《战国策·八年谓魏王》: 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奉,畜积竭尽,而不可恃者;或化於利,比於患。 并列,并排。

《史记·苏秦列传》: 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径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 《鬼谷子·中经》: 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

齐等,同样。 《孟子·滕文公上》: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协调,配合一致。 《孟子·滕文公下》: 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

《诗经·六月》: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勾结。

《荀子·不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於世也。 《春秋左传·昭公十四年》: 楚令尹子旗有德於王,不知度与养氏比,而求无厌,王患之。

《韩诗外传·卷二》: 君子易和而难狎也,易惧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乱。 《管子·重令》: 所好恶,不违於上;所贵贱,不逆於令,毋上拂之事,毋下比之说,毋侈泰之养,毋逾等之服。

阿私,偏袒。 《春秋左传·襄公三年》: 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

《新序·杂事一》: 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 合,适合。

《庄子·逍遥游》: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管子·五辅》: 中正比宜,以行礼节。

和谐,和睦。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春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然也。

《吕氏春秋·应同》: 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佐助。

《国语·齐语》: 桓公召而与之语,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 密,密集。

《诗经·良耜》: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吕氏春秋·达郁》: 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

皆,都,到处。 《战国策·张仪说秦王》: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也,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於前者比是也。

及,等到。 《史记·高祖本纪》: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晏子春秋·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 为,替。

《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通“庀”:治理。 《庄子·徐无鬼》: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4. “比”字的几种文言含义

(1) 会意。

(2)同本义

(3)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比较;考校,核对 [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比拟 [draw an *** 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e]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5. 古文中“比”的义项

〈动〉

(1) 形声。从二匕,匕亦声。隶定字形已经与甲骨文字形相脱离,不能据甲骨文字形解释。“匕”本义为“用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引申义为“美味”。“比”本义为“两种食物同美”。引申义为“等列”、“同美”。再引申义为“评定优劣次序”。

《说文》:“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从比。”案:许慎释比为密,显误(比字无“密”义)。又释比之形为“反从”,再误(甲骨文字开口朝向一般并不固定,“从”字向左与向右没有区别。全部甲骨文字中,大概只有“司”与“反司”即“后”有开口朝向的区别)。据《甲骨文编》,“比”字与“申”字基本构件完全相同,为妇女肘、膝同时着地、等待 *** 之状。故甲骨文比字本义为王者姬妾(相当于隶定字“妣”),与“二人相从、反从为比”无关。而王者姬妾合于“等列”、“同美”之义。隶定字形改为从二比,即从二美食,亦合于“等列”、“同美”之义。

(2)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比较;考校,核对 [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9)比拟 [draw an *** 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e]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11分)(节选自岳飞《论马》)注:①啖

小题1:(1)①以……为奇 ②……的样子 (2)D

小题2:.然 / 非 精 洁 / 则 宁 饿 死 不 受 。

小题3:.⑴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⑵因为那里的环境过分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这番景致后就离开了。(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0.5分,扣完为止)

小题4:要能识别人才,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意思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步中的两个字,“奇”是文言文中的重点的活用字词,应知道。“然”的用法较多,在此句中应译为“的样子”。第二步中例句中的“而“表转折,只有D中的“而”是转折之意,A表修饰,B、C都表并列。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虚词,一般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等。平时学习中要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的实词和虚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本句的意思,根据语意将其划分停顿。“然”是句首的连词,应停顿,“非精洁”意思是不精细和洁净的食料,是主语,“则”表示转折,所以主语后,转折前要停顿。即应为“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点评:划分停顿首先要整体理解句子,然后根据句意把句子有机的分开,注意词语不能断开。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介”“清”等。“介”选文下面有注解,“清”指凄清。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语句体现了人物认真负责的精神和钻研精神,“久之,视其室中,床榻桑椅漆气熏人,忽大悟”表明人物善于观察。

点评:启示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句也是很重要的。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全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

道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既然如此,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那么就试着改变生命的质量。这句话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司马迁对生死看得很轻。

人早晚要死,有的人死的有价值,有的人死的却毫无意义,所以他提倡人要死的有价值,要为国家,他人做出贡献。告诉我们人应该立志,做有意义的事。

扩展资料:

《报任安书》原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译文:

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

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

百度百科-人固有一死

查看全部11个回答

如何订阅《读者》?杂志铺如何订阅读者杂志,订购期刊到杂志铺,快递投递低价

关注杂志铺的人都在看

杂志铺如何订阅读者杂志,订2020年杂志数千种杂志特价3折起,快递投递低价 方便 省心的一站式杂志订阅平台

成都邮征天下信息技..广告

大数据发展前景线上教学,从入门到精通

培训大数据,到博学谷免费试学7天,黑马14年教学经验,真实项目案例培训。可就业后付款,25余万学员口碑之选

北京传智播客教育科..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大数据与云计算有什么区别?AWS2019 Innovate在线技术大会, 立..

AWS邀请您聆听AWS首席云计算顾问主题演讲。探讨用云计算进行创新的无限可能.AWS2019在线技术大会和众多用户及同行一起讨论,分享心得体验,点击立即报名!

57 2020-05-1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领悟了什么人生道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既然如此,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那么就试着改变生命的质量。若死得有价值,那么,生命意义就比泰山还重;若是死得毫无价值,那么,生命意义比鸿毛还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是***在《为人民服务》 一书中用这句话赞扬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而牺牲,其死重于泰山,进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战士要向张思德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扩展资料:

一、注释 固:指原本、本来 或:有的人。 于:此句中表示比较。 鸿毛:大雁的羽毛。喻指价值小。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 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价值。 二、相关背景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 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 百度百科-人固有一死

64 浏览3730 2019-03-0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nbsp;的含义和道理

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对泰山的钦敬之情是众所周知的。nbsp;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应来泰山参加封禅,但是他却因故留在洛阳。他对参加封禅视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东行参加封禅大典,令他异常遗憾和失望,终于忧锁成疾,卧床不起。nbsp;这时,恰好司马迁外游归来与父亲相见,于是他握着司马迁的手流着泪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官吏,远祖还有大功于夏,是百官之长,后世逐渐衰弱,难道天将灭绝于我吗?你如果能继任太史官职,那就能继承祖业了。现在汉朝的天子继承了数千年来封禅泰山的大统,封禅于泰山,而我却不能随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呀!我死之后,你一定会继任太史官职的,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书立说的意愿。”nbsp;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nbsp;报任安书nbsp;作者:司马迁nbsp;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nbsp;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过。nbsp;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讬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僭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伉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nbsp;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歪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徵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观 查看更多答案>>

浏览2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含义是什么

文学课代表

220 浏览1881 2019-07-3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注释: 固:固然,虽然,必然的意思. 或:有的----有的.有的人. 于:相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却像鸿毛一样轻.

浏览6 2020-04-0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感悟和理解

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人死得有价值,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价值,意义比鸿毛还轻。 这句话赞扬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而牺牲,其死重于泰山,进而用这句话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战士要向张思德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

报任安书的原文

全文: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

白话释义: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用谨慎地待人接物教导我,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

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

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虽然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好会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同您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些微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

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怨。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一个人是否乐善好施,是评判他仁义的起点;一个人如何取舍,是体会他道义的标志;一个人如何面对耻辱,是断定他是否勇敢的准则;一个人建立了怎样的名声,是他品行的终极目标。

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祸患没有比贪利更悲惨的了,悲哀没有比心灵受创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

受过宫刑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可追溯到很远的时候。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靠了宦官景监的推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贤士赵良为此寒心;太监赵同子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

自古以来,人们对宦官都是鄙视的。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

出处:出自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报任安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任安早年在大将军卫青门下。当霍去病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逐渐凌驾在卫青之上的时候,卫青的故人、门下都投靠霍去病了,并因而获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于卫青。在巫蛊之祸中,任安担任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

戾太子派人持节到他那里要求发兵助战,他受了节,但仍闭城门,不肯接应太子。***平息后,汉武帝赏赐了那些系捕太子的人,而把那些跟随太子和为太子助战的人都治以重罪。后来有人进言,说太子在“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盗父兵”。

其实并无造反之心,使汉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于是,先前所做的处置,又重新检讨,变成了与太子战、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而当汉武帝心理转变的时候,便对任安对待太子的态度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他怪任安不帮太子,却坐持两端,准备看谁胜了就依附谁,于是就判他腰斩。

任安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十二月就要行刑了,他写信给经常可以见到皇帝的司马迁,请他设法援救。司马迁接到这封信时,他的心里相当为难。他了解汉武帝,自己就曾尝过汉武帝暴怒之下的痛苦,他实在不愿意再遭到第二个“李陵之祸”。

论交情,李陵与他“素非相善”,而任安是他的老朋友,双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司马迁也非常明白汉武帝一心为太子报仇,任安的死判,绝无***的可能。他要把自己见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说明,并请求他原谅。于是,司马迁写了这封长信给任安。

司马迁简介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1]。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谈谈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其人物评价标准的关系

(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继父志,任史官

司马迁,宇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出生于龙门山下(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当上了太史令,开始从***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但是司马迁和他的父亲都以此为荣,在他们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他们为此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精力。

司马谈一直准备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他又跟着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悲痛而坚定地应允道:"儿子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愿。"

司马迁做了太史令以后,就有了阅读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的机会。这为他以后著史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是,资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复。由于当时的那些藏书和国家档案都杂乱无序,连一个可以查考的目录也没有,司马迁必须从一大堆的木简和绢书中找线索,去整理和考证史料。司马迁几年如一日,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几乎天天都埋着头整理和考证史料。

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手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二、直言受宫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

据汉朝的刑法,***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三、 发愤著 史记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 "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宇。

1、力求真实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 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2、爱憎分明

司马迁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记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评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陈涉出身贫农,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可司马迁却将他和诸侯并列,放在"世家"当中来叙述。对于一个封建史学家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同时明确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陈涉领导的这支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无道统治。对陈涉首先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功绩,司乌迁是完全持肯定态度的。

对于历史上许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马迁也大加赞赏。他当年游历时,曾到过湖南长沙北面的汨罗江,并在江畔凭吊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次凭吊极大地影响了司马迁,他的心灵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诗篇和一生的遭遇。在给屈原作传时,他认为屈原可以同日月争辉,并愤怒地谴责了楚国贵族统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恶行径。当年,司马迁还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对舜的事迹作了实地考查。后来在写史记时,他便把舜的事情写在《五帝本纪》里,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和"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赏。

在史记中,司马迁还歌颂了那些为了反抗,置自身性命于不顾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比如"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只身刺秦王,最终血溅秦廷。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进行大胆的歌颂,实际上便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赏人民反抗的愿望。司马迁对名医扁鹊、谆于意等有益于人民的人,用很长的篇幅记录了他们的生动事迹和医学理论。这些人在当时都没有社会地位,可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他们远比某些王侯将相高贵。

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貌,司马迁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比如《酷吏列传》一共为十个残暴冷酷的官吏作传,其中汉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汉武帝当时重用张汤,而"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王属交私"。所谓"乾没",即空手得到的意思。这里描写的是张汤为小吏时好用计谋以制服人的情况。张汤得势后,与赵禹一起制定了各种残的法令,其中有一条叫"腹诽之法",即不管有罪与否,只要被指控为对朝廷心存不满,就可以据此治罪。张汤不仅善于巧立法令名目,而且还会迎合汉武帝的心意去处置""。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个案件会使无数人家受到牵连,以致如麻,视人命如草芥。这些人的罪恶活动都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他便是通过这些对汉武帝时期专制统治的残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诉的。

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和敢于揭露帝王过失的大胆作风值得肯定。对于历史的演进过程,他的思想也比较完整。他在给予历史正确的评价后,又充分肯定了历史是不断发展进化的这一结论。

3、史家绝唱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或一个历史人物。例如,对《田单列传》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使齐国得以恢复。"火牛阵"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晚上,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再用火点着。于是,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而齐国士兵也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高声喊叫,以壮声势。摸不着头脑的燕兵吓得争相而逃,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齐国大获全胜。司马迁虽着墨不多,可"火牛阵"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

司马迁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巨鹿战役中,项羽率领大军渡河,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项羽的军队一个抵十个,消灭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秦军,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羽在战斗结束之后,召见各路将领,当他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走路。这是对项羽威风的描写。对项羽被围的场景,司马迁描绘得更是感人。项羽慷慨而歌:"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司马迁通过这歌声,完全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以后时慷慨悲壮,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接下来,司马迁又对项羽突围后,在东城决战时的勇猛作了描绘。当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当几千名追兵迫近时,项羽圆睁双目,怒喝一声,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看到这样的描写,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民众约法三章,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而汉高祖也具有好谩骂的流氓习气和随机应变的性格。有一回,韩信给汉高祖写信,要求封自己为***齐王。汉高祖非常生气,刚想发作,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别发作,他立即转过口风说:"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王呢?"这里用字也不多,却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汉高祖善于随机应变和玩弄权术的性格。

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他广泛***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语。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方言",通常叙述和人物对话和谐一致,虽明快但含蓄,话外有音,值得玩味;繁复而简洁,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为人物特征的描写服务。他刻画人物说话口吻的描写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态度。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比如,《高祖本纪》:"(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这一段汉高祖让帝位的话,是直接模拟当时的口语,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高祖惺惺作态的样子,读完不禁觉得汉高祖说话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马迁使用古史资料时,一般以当时通用语翻译古语。如《五帝本纪》写尧舜的事迹,取材于今文《尚书·尧典》,把书中的"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等语,翻译为"百姓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信伤百官,众功皆兴"等,译文与原文相比较,就会发现更容易读懂。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这么出色,是与司马迁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分不开的。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 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古史杂识之 不可鄙薄司马迁

葛剑雄先生《货殖何罪》(《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九期)纵横恣肆,古今事例信手点化,可谓文理俱佳,令人获益匪浅。但说“深感太史公的远见卓识,不仅在一般学者之上,也比当代某些史家高明”,很有模拟不当的意味。司马迁何止比现在某些史家高明。关于为史一道,司马迁无人可及大概已是古今共识。再往宽泛处看,司马迁身后还没有任何学人能在对历史、社会、人事诸多方面的综合把握上可与之比肩,这恐怕也不算妄言

司马迁说过:“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诏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向来将其著述之举视为同《春秋》等量齐观的事业,这一点应该说也做到了。恕笔者孤陋,似乎还没看到什么人对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自许说三道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迁应该算是完成了圣人般的事业。既然司马迁功同《春秋》,他是否享有过哪怕片刻,如同孔圣人般的社会崇敬呢?答案是,从来没有。于是,司马迁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沉重的命题:为何写出过“圣人级”专着的作者,得不到圣人级的待遇?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葛先生的上述句式,绝不会转换成“才深感孔夫子的远见卓识……也比当代的某些……高明”。而且从古至今,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转换句式。

其实,司马迁留下的这个命题,他自己已先行破解过,他说:“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原来大质已亏的刑余之人已失去了受人尊敬的资格。所以,司马迁又说:“虽累百世,垢弥甚耳。”看来司马迁椎心疾首还不仅仅是因为尘世间的屈辱以腐刑为最,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创,其人其书再也不会被后人视为圣人圣物。果不其然,不仅后世学人每每发出“史迁不察”之类的词句,即使高明如葛先生者,也不自觉地将他所不值之人以司马迁这杆大秤掂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迁的伟大不仅在于能打理前史,也在于其能预见其身后之事。当人们为司马迁惊天地泣鬼神般的文思欷嘘不已的同时,又免不了堕入其生前已存在、身后仍延绵不去的世俗观念中去,从而不会以虔诚的崇敬面对司马迁。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司马迁已先行预见了两千年之后的世态,但也无法料定自己的命运。或许会有人说,司马迁受宫刑是咎由自取。这种认识无疑是指责司马迁烧糊过洗脚水,完全是厚颜***地替统治者的残暴张目。且不说司马迁受刑时李陵降否不明,即使坐实,两国交兵,叛来降去,在汉代也是寻常之事,至少在司马迁时代还不是当局用以定罪的名目。在《卫将军骠骑列传》里就记有一个赵破奴,曾被匈奴俘去十年,未闻失侯夺爵。所以对司马迁的受刑原由还应当遵从他本人的说法,即“上以为仆沮贰师”,也就是蒙受了莫须有的腹诽罪。因此,可以断言,两千年前司马迁蒙受的冤屈,是.的罪过。

当然,葛先生丝毫没有认为司马迁是罪有应得。这可以从文章处处表现出来的对.统治的厌恶及对司马迁的崇敬之情上得出结论。但葛先生的无意识还是受了世俗观念的影响,以至于他把自己不以为然的人和现象与司马迁扯到了一起。须知,不论对什么人来说,只要能与司马迁放在一处较高下,都是一种抬举,而不是相反。另外,有关货殖问题,胡适先生曾有过与葛先生类似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

宦官组织是什么?

司马迁

。top

(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87年,48岁终。现司马迁墓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发愤著《史记》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力求真实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2、爱憎分明

司马迁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记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评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陈涉出身贫农,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可司马迁却将他和诸侯并列,放在"世家"当中来叙述。对于一个封建史学家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同时明确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陈涉领导的这支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无道统治。对陈涉首先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功绩,司马迁是完全持肯定态度的。

对于历史上许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马迁也大加赞赏。他当年游历时,曾到过湖南长沙北面的汨罗江,并在江畔凭吊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次凭吊极大地影响了司马迁,他的心灵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诗篇和一生的遭遇。在给屈原作传时,他认为屈原可以同日月争辉,并愤怒地谴责了楚国贵族统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恶行径。当年,司马迁还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对舜的事迹作了实地考查。后来在写史记时,他便把舜的事情写在《五帝本纪》里,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和"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赏。

在史记中,司马迁还歌颂了那些为了反抗,置自身性命于不顾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比如"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只身刺秦王,最终血溅秦廷。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进行大胆的歌颂,实际上便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赏人民反抗的愿望。司马迁对名医扁鹊、谆于意等有益于人民的人,用很长的篇幅记录了他们的生动事迹和医学理论。这些人在当时都没有社会地位,可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他们远比某些王侯将相高贵。

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貌,司马迁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比如《酷吏列传》一共为十个残暴冷酷的官吏作传,其中汉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汉武帝当时重用张汤,而"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王属交私"。所谓"乾没",即空手得到的意思。这里描写的是张汤为小吏时好用计谋以制服人的情况。张汤得势后,与赵禹一起制定了各种残的法令,其中有一条叫"腹诽之法",即不管有罪与否,只要被指控为对朝廷心存不满,就可以据此治罪。张汤不仅善于巧立法令名目,而且还会迎合汉武帝的心意去处置""。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个案件会使无数人家受到牵连,以致如麻,视人命如草芥。这些人的罪恶活动都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他便是通过这些对汉武帝时期专制统治的残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诉的。

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和敢于揭露帝王过失的大胆作风值得肯定。对于历史的演进过程,他的思想也比较完整。他在给予历史正确的评价后,又充分肯定了历史是不断发展进化的这一结论。

3、史家绝唱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司马迁的笔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历史***或一个历史人物。例如,对《田单列传》中田单防守即墨城的描写。田单用了六条妙计大胜燕国,使齐国得以恢复。"火牛阵"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计策。晚上,田单将紫红色的带有龙纹的布帛披在一千多头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剑,用油浸透它们的尾巴,再用火点着。于是,一千多头牛带着熊熊火焰,像怪兽一样冲进了燕兵的阵地。而齐国士兵也拿着武器冲向了敌人,还有一些人敲锣打鼓,高声喊叫,以壮声势。摸不着头脑的燕兵吓得争相而逃,结果被杀得丢盔弃甲,燕兵的尸体遍布于战场上,齐国大获全胜。司马迁虽着墨不多,可"火牛阵"就如一幅图画一般出现于读者的脑海中。

司马迁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他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描写非常精彩。巨鹿战役中,项羽率领大军渡河,然后沉掉所有的船只,并下令只允许带三天的粮食,这便形象而又具体地刻画了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和气概。项羽的军队一个抵十个,消灭了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秦军,在推翻强秦统治的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羽在战斗结束之后,召见各路将领,当他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走路。这是对项羽威风的描写。对项羽被围的场景,司马迁描绘得更是感人。项羽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司马迁通过这歌声,完全刻画出了这位英雄在失败以后时慷慨悲壮,而又无力挽回失败命运的复杂心情。接下来,司马迁又对项羽突围后,在东城决战时的勇猛作了描绘。当时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当几千名追兵迫近时,项羽圆睁双目,怒喝一声,把汉军吓得后退了好几里。看到这样的描写,不禁使人觉得这位失败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司马迁描写汉高祖入关时与民众约法三章,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而汉高祖也具有好谩骂的流氓习气和随机应变的性格。有一回,韩信给汉高祖写信,要求封自己为***齐王。汉高祖非常生气,刚想发作,张良却在一旁暗示他别发作,他立即转过口风说:"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王呢?"这里用字也不多,却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汉高祖善于随机应变和玩弄权术的性格。

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他广泛***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语。他的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方言",通常叙述和人物对话和谐一致,虽明快但含蓄,话外有音,值得玩味;繁复而简洁,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为人物特征的描写服务。他刻画人物说话口吻的描写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态度。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比如,《高祖本纪》:"(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这一段汉高祖让帝位的话,是直接模拟当时的口语,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高祖惺惺作态的样子,读完不禁觉得汉高祖说话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马迁使用古史资料时,一般以当时通用语翻译古语。如《五帝本纪》写尧舜的事迹,取材于今文《尚书?尧典》,把书中的"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等语,翻译为"百姓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信伤百官,众功皆兴"等,译文与原文相比较,就会发现更容易读懂。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这么出色,是与司马迁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分不开的。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 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古史杂识之 不可鄙薄司马迁

葛剑雄先生《货殖何罪》(《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九期)纵横恣肆,古今事例信手点化,可谓文理俱佳,令人获益匪浅。但说“深感太史公的远见卓识,不仅在一般学者之上,也比当代某些史家高明”,很有模拟不当的意味。司马迁何止比现在某些史家高明。关于为史一道,司马迁无人可及大概已是古今共识。再往宽泛处看,司马迁身后还没有任何学人能在对历史、社会、人事诸多方面的综合把握上可与之比肩,这恐怕也不算妄言

司马迁说过:“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诏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向来将其著述之举视为同《春秋》等量齐观的事业,这一点应该说也做到了。恕笔者孤陋,似乎还没看到什么人对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自许说三道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迁应该算是完成了圣人般的事业。既然司马迁功同《春秋》,他是否享有过哪怕片刻,如同孔圣人般的社会崇敬呢?答案是,从来没有。于是,司马迁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沉重的命题:为何写出过“圣人级”专著的作者,得不到圣人级的待遇?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葛先生的上述句式,绝不会转换成“才深感孔夫子的远见卓识……也比当代的某些……高明”。而且从古至今,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转换句式。

其实,司马迁留下的这个命题,他自己已先行破解过,他说:“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原来大质已亏的刑余之人已失去了受人尊敬的资格。所以,司马迁又说:“虽累百世,垢弥甚耳。”看来司马迁椎心疾首还不仅仅是因为尘世间的屈辱以腐刑为最,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创,其人其书再也不会被后人视为圣人圣物。果不其然,不仅后世学人每每发出“史迁不察”之类的词句,即使高明如葛先生者,也不自觉地将他所不值之人以司马迁这杆大秤掂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迁的伟大不仅在于能打理前史,也在于其能预见其身后之事。当人们为司马迁惊天地泣鬼神般的文思欷嘘不已的同时,又免不了堕入其生前已存在、身后仍延绵不去的世俗观念中去,从而不会以虔诚的崇敬面对司马迁。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司马迁已先行预见了两千年之后的世态,但也无法料定自己的命运。或许会有人说,司马迁受宫刑是咎由自取。这种认识无疑是指责司马迁烧糊过洗脚水,完全是厚颜***地替统治者的残暴张目。且不说司马迁受刑时李陵降否不明,即使坐实,两国交兵,叛来降去,在汉代也是寻常之事,至少在司马迁时代还不是当局用以定罪的名目。在《卫将军骠骑列传》里就记有一个赵破奴,曾被匈奴俘去十年,未闻失侯夺爵。所以对司马迁的受刑原由还应当遵从他本人的说法,即“上以为仆沮贰师”,也就是蒙受了莫须有的腹诽罪。因此,可以断言,两千年前司马迁蒙受的冤屈,是.的罪过。

当然,葛先生丝毫没有认为司马迁是罪有应得。这可以从文章处处表现出来的对.统治的厌恶及对司马迁的崇敬之情上得出结论。但葛先生的无意识还是受了世俗观念的影响,以至于他把自己不以为然的人和现象与司马迁扯到了一起。须知,不论对什么人来说,只要能与司马迁放在一处较高下,都是一种抬举,而不是相反。另外,有关货殖问题,胡适先生曾有过与葛先生类似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

司马迁祠墓

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上书“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从此迤逦而上,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字,语出《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走完99级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上书 “太史祠”寝宫,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临仙境。

司马迁留给后人的启示

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我们中华民族有一部令子子孙孙为之骄傲、为之神往的历史。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面对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究竟怎样去了解它、认识它并从中获得教益,受到启迪与鼓舞?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看来,怎样读史,确是值得认真思考、认真研究的。依我的肤浅看法,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其次是着眼于从历史中获得思想上的启示。这种启示,一是可以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认识而获得,一是可以从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和史学的评论中去发掘。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而对于后一个方面我们似乎还有许多事情可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深入思考。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有成就的史学家,都会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留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写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作《史记》,一方面展示了他那时的一部辉煌的中国通史,一方面凝聚了他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与认识。2000多年来,赞叹它、研究它的人不绝于时,证明它有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对于这样一部宏伟的历史著作所展示的历史长卷来说,在历史运动中的个人,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这些角色和他们所活动的历史舞台及其背景,对今天的人们有些什么样的重要启示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他那个时代的思想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也会有属于他那个领域或视角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这是一部说不尽的"史家之绝唱"。尽管如此,在太史公的深邃的思想领域中,必有一些最根本的、对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

比方说,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人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这是有关社会公众同历史学之关系的最根本的问题,直至今天,还不断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来。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太史公早已作了精辟的回答。他写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这几句话是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第一,他指出现实中的人们之所以要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把历史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来看待,加以对照,作为借鉴,既不是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也不是要现实去模仿历史,二者是不应当混同的。这是明确地指出了古今的联系和区别:因有联系,故可"自镜";因有区别,故"未必尽同"。第二,他指出了以往帝王"各殊礼而异务",他们的制度、政策往往是不同的,但都是要达到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可见"自镜"决不是混同古今。这两点,很辩证地阐明了"居今之士"何以要"志古之道"。可见,拒绝历史经验,是愚昧的;生搬硬套历史经验,也是不高明的。

又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有自身的法则(即今天我们所说的规律)?如果有的话,人们认识这种法则有什么意义?这是人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而首先是认识历史之本质属性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应当坦率地承认,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之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太史公司马迁也触及到了。他从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中,得到了如下的认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是把耕种、开***、加工、交换,以及交换中的贵贱变化等人们的分工及相互关系,视为符合于"道"的自然现象。太史公在讲到类似的经济现象时还说:"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又说:"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史记-平准书》后论)他认识到: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转向衰落,有利的客观形势发展到了顶头也会转向不利的方面,这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冲突而造成的,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显然,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过往历史有一个大致正确的看法,而且还在于对现实的历史运动和未来的历史前景,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比较客观的态度。

再如,历史运动主要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无从讨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各种问题。那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究竟应当在历史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这不仅涉及到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还涉及到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历史运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对此有种种说法,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他们所论大多是理性的阐说,这无疑能够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太史公从史学家的角度,冷静地观察那些经过历史潮流汹涌澎湃冲刷之后(如大浪淘沙之后),仍然没有逝去的历史人物,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社会活动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提出了撰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既是太史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又是他告诫后人如何做人的准则。太史公在综论他为《史记》作人物列传时是这样说的:"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 扶义倜傥",主要是讲德行、风***;"不令己失时",是讲善于把握时机、机遇;"立功名于天下",是讲以天下为己任的事功目标。显然,在太史公看来,他所要写进《史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然而,太史公却又并不是用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这个准则的;他的史笔之下,也活画出一些世侩小人,而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更衬托出那些写入历史书的杰出人物的真正本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扶义倜傥"等等,这正是太史公所希望于后人的,后人应以为"自镜",做一个正派的、适应历史潮流的、有益于天下的人。

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留给后人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同具体的历史***、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这是《史记》之所以受到后人传诵、崇敬的主要原因。这里所举出的三个方面的启示,着重于人们为什么要重视历史、认识历史、记住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历史演进的法则何在,在历史演进中人应当有什么作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司马迁时代,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就是在当今,也仍然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总起来说,任何时代的人们,在认识与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对待史学与社会及人生的关系上,都可以从《史记》中得到必要的启示。.

给事宫庭的内侍组织,在秦、汉时代属少府。少府掌山泽破池之税,以供宫内的用度,并通掌宫中服御诸物,如衣服、宝货、珍膳之属。主持这些工作的有六丞。属官有尚书(文书之任)、符节(掌符玺)、太医(掌医药)、大官(掌御饮食)、汤官(主饼饵)、导官(主舂御米及作干糒)、乐府(文歌舞)、若卢(主诏狱,或日藏兵器)、考工室(主作兵器、刀铠之属,成则传执金吾人武库,及主织缓诸杂工)、左戈(佐助弋射之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主造陵内冥器)十六官令丞。又有胞人(即疱人,掌宰割)、都水(主陂泽)、均官(主市贾)三长丞。上林中十池监。还有中书谒者(掌凡选署及奏下尚书文书众事)、黄门(以宦者为之,主宫中诸宦者)、钩后(宦者,典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尚方(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御府(宦者,典宫婢,作中衣服及补炼之属)、永巷(宦者,典宫婢侍使)、内者(掌中布张诸衣物)、宦者七官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之。当时的少府所属,并不都是宦官。武帝时,内侍的规模和人数,随着内朝对政务的控制、宫苑的扩建、妃嫔人等的增加,以及游幸、弋猎等活动的增多,也日形扩大。武帝更考工室为考工、左戈为做飞、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永巷为掖廷。做飞设九丞两尉,太官七丞,昆台五丞,乐府三丞,掖廷八丞,宦者七丞,钩盾五丞两尉。内廷的迅速膨胀,以及皇权的进一步强化,是汉武帝时***的一大特点,有关的讨论,我们在下篇中还要详细叙述。

东汉的少府属官,与西汉相比,一方面是那些掌领宫中生活杂役的部门,通过简省而更为集中。撤除了宦者、昆台、做飞三令二十一丞以及一些机构,所存有太医、太官、上林苑令、黄门、中黄门冗从仆射、掖廷、永巷、御府、钩盾、中藏府、内者、尚方等单位。另一方面,有关从事政务的侍从则大大增多。据《后汉书·百官志》所列:

待中,比二千石,无定员,掌侍左右赞导从事,顾问应对。法驾出,则多识者一人参乘;余皆骑,在乘舆车后。本有仆射一人,中兴转为祭酒,或置或否。

中常侍,千石(后增为比二千石),无定员,以宦官充,掌侍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事,顾问应对给事。

黄门侍郎,六百石,无定员,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中引王就坐。

小黄门,六百石,宦者,无定员,掌侍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官,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诸公主及王太妃等有疾苦,则使问之。

中黄门令,无定员,宦者,比三百石,掌给事禁中。尚书令,一人,千石,掌凡选署及奏下尚书文书众事。尚书仆射,一人,六百石,署尚书事,令不在,则奏下众事。尚书,六人,六百石。西汉成帝初置四人,分四首,东汉增为六曹。左右丞,各一人,四百石,掌录文书期会。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一曹六人,主作文书起草。令史,十八人,二百石。各曹有三主书,后增剧曹三人,合二十一人。

符节令,一人,六百石。

御史中丞,一人,千石。

兰台今史,六百石。

以上这些官员,皆所谓“以文属”,即以文书参赞而给事皇帝左右。它们的大量增多,表明皇帝直接参与和掌握外朝政务的活动较前大大地加多了。此外,应该特别提出的是,在属官中,宦者的数字也大为增多。其中如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黄门令、中黄门冗从仆射。掖廷令、永巷令、御府令、钩盾令等,皆以宦者充之。后廷与外廷的分限趋于严格。如中常侍、小黄门,原皆以族姓担任。“自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不接公卿,乃以阉人为常侍、小黄门,通命两宫。自此以来,悉用阉人,不调他士。’(《通典》卷二七《职官·诸卿下》)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唐代,原少府的一些政务官整齐为中书与门下两省,而原少府与大长秋所属的宫中器用生产与诸职役,则分别为少府、殿中监和内侍者承担。唐少府监之职,“掌百工伎巧之政令,总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五署之官属,庀其工徒,谨其缮作”。中尚掌供郊祀之圭壁及岁时乘舆玩器、中官服饰。雕文错彩、珍丽之制。左尚掌车舆制造,右尚掌鞍、帐及刀剑等物,织染掌造冠冕,掌冶掌铜铁铸造。可知它们已成为专供制造宫廷部分器用的工官。而殿中监所掌,则有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专理内延之供奉。至于内侍省,则成为一个专由宦官组成的内宫服役组织。

内侍省置监二人、少监二人、内侍四人。监掌内侍奉,宣制令,从三品。下设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内坊六局。少监、内侍为之贰。内常侍六人,通判省事。内给事十人,掌丞旨劳问,分判省事。内谒者监十人,掌仪法、宣奏、承敕命及外命妇名帐。内谒者十二人,掌诸亲命妇朝集班位,分莅诸门。内寺伯六人,掌纠察宫内不法。寺人六人,掌皇后出人执御刀冗从。掖廷局,掌工人簿帐、女工。宫闱局,掌侍宫闱,出入管奚官局,掌奚隶、工役、宫官之品。内仆局,掌中官车乘。内府局,掌中藏宝货给纳之数,及供灯烛、汤沐、张设。太子内坊局,掌东宫阁内及官人粮禀。(《新唐书》卷四七《百官二·内侍省》)

宦,《文选》李注:“养也,养阉人使其看宫人。”俄五十《宦者传论)对这种人的称呼有很多:宦官、宦者、宦人、阉人、阉宦、寺人、腐厂、中宫、太监、貂珰、内官、中臣、中人、内侍、内监等等。他们是一种经过***,丧失性与生殖能力的男子。皇帝的内宫是宫女嫔妃的世界,除皇帝外,不允许别有男性存在。但生活中某些职役,包括对外联系,又不是女性所可以完全担负。这就为这种特殊人的存在,提出了必不可少的需要与可能。《后汉书·宦者列传》:“《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故《周礼》置官,亦备其数。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又云:‘王之正内者五人。’《月令》:‘仲冬,命阉尹审门阎、谨房室。’《诗》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谗之篇。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卷七八)据推测,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可能已使用宦者。周以后,则已多见于文献。然春秋之前,“内竖之名见于载籍,而官号之次,即无闻焉”。“战国之际,赵有宦者今之职。秦并天下,并建官号。少府之属,有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七官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其詹事之属,王有中长秋、私府、永巷、宫厩、祠祀食官令长丞诸官皆属焉。又有将行为皇后卿及中常侍之职。汉因之。’(《册府元龟·内臣部》总序)这就明,宦官制度实际上是秦以来专制主义皇权制度的派生物。从政治角度看,由皇帝个人,***专制独断的办法,统治一个广袤的东方大国,百自己又身处九重,与外隔绝,他惟一可以依赖的只是供奉在自己周围与外界又无奥援的宦者。尤其是母后或女主擅政的情况下,“万机殷远期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再从生活的需要看,内宫的职役也离不开宦男。因此,正如皇帝必需有一大批服役内宫的宦官一羊,专制皇权制度也便必然产生了作为皇帝近侍心腹的宦官进行窃权、乃至擅权的土壤。在中国古代的政治舞台上,宦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多次影响到皇帝本人的立废,乃至朝代的衰亡。

宦者的来源主要是遭受腐刑的罪犯或者是出身低贱的人奴。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受到极大的摧残,并受到人们的贱视,因此,他们的心态是很不正常的。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极言其伤痛说:“悲莫痛于伤心,行奠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在这种心态下活下来的人,能够像司马迁那样发愤而大有作为的人,终究只是凤毛麟角;而一般人则是人性被扭曲、感情受侮辱、性格呈变态。大则暴戾恣睢,贪婪***;小则乖僻异常,不近情理。而一旦让这种人掌握了权力,甚至窃取到一部或大部分无上皇权,浊乱败坏,无所不为,自然是不可避免的。秦赵高的窃权乱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汉初,吕后称制,便以宦者张卿为大谒者,出入卧内,受宣诏命。武帝游宴後廷,又或潜游离宫,故臣下请赞机务,多以宦人主之,宦官的数字也在这个时候大增。元帝耽于享乐,且病弱不亲政事,但又担心大权旁落,认为“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于是宦官石显被任为中书令,“事无大小,因显自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汉书》卷九三《佞幸·石显传》)。东汉时,省禁之内,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和帝以后的东汉皇帝,都是幼年嗣位,母后当政,外成擅权。和帝十岁即位,外威窦宪兄弟专权,隔限内外,群臣无由得接,乃独与宦者郑众定谋收宪,宦官有权自比始。(《廿二史札记》卷五《东汉宦官》)从此,就开始形成外戚与宦官的相互争夺,交替擅权的局面。和帝死,皇后邓氏和她的哥哥邵跛主政。安帝成长以后,援宦官李闰、江京、樊丰、刘安等诛灭了邓氏家族,宦官因此势力益张。安帝皇后闫氏家族也代之兴盛,阎显兄弟并为卿校,典领禁兵。安帝死,闫显与江京合谋,诛徙樊丰、王圣等,以巩固自己的势力。但好景不常,他们所援立的北乡侯即立不及一年,便遭夭折。宦官孙程乘机拥立顺帝,尽诛间显兄弟及党附他们的宦官江京、刘安、陈逵。顺帝既立,后父梁商以大将军甫政,“尊亲莫二”。宦官张逸、蘧政、石光等曾阴谋废顺帝,失败。须帝死,梁后与兄梁冀先后立冲帝(病死)、质帝(为梁冀毒死)和桓帝桓帝积愤难平,与小黄门单超、左倌、具援、徐磺、唐衡定谋杀死梁冀。超等五人皆以功封侯。桓帝死,后父窦武与超等定策立灵帝,窦后临朝,武人居禁中辅政。窦武谋除宦官,结果反为宦官曹节、王甫等所害。灵帝死,嗣位的少帝未及半年又死,献帝即位。灵帝皇后何氏临朝,后兄何进以大将军辅政。何进亦谋诛宦官,又为宦官张让、段珪等十常侍所害。何进的同谋、司隶校尉袁绍勒兵人京,捕宦者无少长尽诛之,死者二千余人。宦官诛灭了,东汉王明也同时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当袁绍尽诛宦官之后,当时宫廷侍御“复用土人,阃闱出入,莫有切禁,侍中、侍郎、门部驺宰,中外杂错,丑声彰闻”(《通典》卷二匕《职官九·内侍省》)。由此可见,宫廷中缺少了宦官是行不通的;而有宦官则又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宦官窃权擅政。赵翼所谓:“盖地居禁密,日在人主耳目之前,本易窥频笑而售谗谀。人主不觉,意为之移。范蔚宗(晔)《传》论谓宦者渐染朝事,颇识典故,少主凭谨日之庸;女主资出纳之命。及其传达于外,则手握王命,口衔天宪,莫能辨其真伪。故威力常在阴阳奥交之间。迨势焰既盛,内外悉受指挥,即亲臣、重臣竭力以谋去之而反为所噬。”(《廿二史札记》卷五《东汉宦官》)君主专制与宦官窃权、擅权,是天生的孪兄弟,因此,它从秦到清,虽程度不等,但宦官之患,无代无之。

两汉时代的内延之职,至少在前期犹是宦官与士人参用。武帝时,孔安国为侍中,帝以其为儒者,听掌御唾壶,朝廷荣之。(《通典》卷廿一《侍中》)宦者队伍中,也有像司马迁、张贺、许广汉等一时名流。士与宦的界限仍不是十分严格的。宦官们广接士夫。灵帝时冲常侍张让家谒者盈门,门外的车恒数百千辆。顺帝时大长秋良贺,“阳嘉中,诏九卿举武猛,贺独无所荐。帝引问其故。对曰:‘臣生自草茅,长于官掖,既无知人之明,又未尝交动士类。”’可证当时不广交土大夫的大宦官,只是少数的例外。曹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当时的这些大宦官,都是“素所亲厚,布在州郡,或登九列,或据三司”(《后汉书》卷七八《宦官列传》)。宦官本人多拥高爵,在京师和家乡都广建宅地,“又养其疏属或乞嗣异姓、或买苍头为子,并以传国袭封,兄弟姻戚皆宰临州郡,辜较百姓”,“宗族宾客,虐遍天下”。如桓帝时的单超,弟安为河东太守,***匡为济阴太守。徐磺弟盛为河内太守,左。倌弟敏为陈留太守,具援兄恭为沛相。黄巾起义,张钧上书,中有“窃惟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摧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同上《张让传》)。这都说明,当时的宦官,除给役内廷外,他们同时在社会上广泛活动,很少限制。所以,赵翼在评论汉代宦官之患时,说,与唐代、明代不同,“东汉则先害民而及于国”,“流毒遍天下”。东汉的宦官并不亲掌实权,但正因为他们有自由和广泛的社会联系,所以只要骗取到皇帝的信任,就可以肆行为恶。而一旦皇帝感到厌恶,也便可以较容易地黜除。

唐朝在太宗时对宦官的限制甚严,不任以事,惟门阀守御,廷扫除,禀食而已。中宗时增至二千余人。玄宗时,后宫既盛,宦者随增,黄衣以上达三千员,衣朱紫者千余人。高力士以恩宠、杨思勖以军功,皆官拜大将军,阶至从一品。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等皆贵幸无比。李辅国任元帅行军司马、程元振继之,鱼朝恩任观军客使。不过他们还只是暂时的管摄,尚未得常主兵柄。德宗时,经源兵变,禁军仓卒不及征集。乱平返都之后,忌宿将难制,不欲从武臣典禁兵,乃以神策、天威等军置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职,以宦宦窦文场、霍仙鸣等主之,于是禁军的统帅权尽属宦官。与此同时,一个由宦官担任的机要组织枢密已开始分割与取代宰相的权的,成为***的枢要。《文献通考》谓:“枢密之名,始于唐代宗宠任此官,故置内枢密使,使之掌机密文书,如汉之中书谒者令是也。目内中处分,则令内枢密使宣付中书门下施行,则其权任已作宰目。至僖昭间,杨复恭、西门季元之徒遂至于视事行文书矣。”(卷五八《枢密院》)宦官既掌握了禁军的指挥权、又攫取宰相大部分的军策、行***,“是二者,皆极要重之地,有一已足揽权树威,挟制中卜,况二者尽为其所操乎!其始犹***宠窃灵,挟主势以制下;其后只重难返,居肘腋之地,为腹心之患,即人主废置亦在掌握中”(《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唐代宦官之祸》)。唐自穆宗以后的八世皇帝中,有七个就是由宦官所操立。王守澄既与内侍陈***弑宪宗,复冲尉马进潭、梁守谦、刘承偕、韦元素等册立穆宗。穆宗死,敬宗五,才二年,夜猎还宫,与中官刘克明、田务成、许文端等酣饮醉,人内更衣,殿中烛忽灭,帝遂遇害。枢密使王守澄、中尉梁守谦率禁军讨平乱党,迎江王即位,是为文宗。文宗死,中尉仇世良、鱼***矫诏废太子,而立颖王瀍为皇太弟继位,是为武宗。武宗死,中时马元贽立光王怡为皇太叔继位,是为宣宗。宣宗死,中尉王宗买、丌元实矫诏立郓王为皇太子即位,是为懿宗。懿宗死,中尉刘行深、韩文约立普王为皇太子即位,是为僖宗。僖宗死,群臣以吉王保贤且长,欲立之。观军容使杨复恭率兵迎寿王为皇太弟继位,是为昭宗。这一连串皇帝的继立都成了军权在握的宦官们手中的木偶。司马光尖锐地指出:“东汉之衰,宦官最名骄横,然皆***人主之权,依凭城社,以浊乱天下,未有能劫胁天子,如制婴儿,废置在手,东西出其意,使天子畏之若乘虎狼而挟蛇虺如唐之世者也。所以然者,非他,汉不握兵,唐握兵故也。(《资治通鉴》卷二六三)朱元璋也正确地总结说:“汉末之时,宦官虽号骄纵,尚无兵权。故几所为,不过***人主之名,以浊乱四海。至唐世以兵柄授之,驯至权势之盛,劫胁天子,废兴在其掌握。”(《洪武宝训》卷四《评古》)唐时呼朝士为南司、南衙;宦官则典兵在禁城之北,故称北司。南街北司之间,斗争十分激烈。

明初,朱元璋对于宦官的防范,十分严密。洪武二年,定置内使监奉御凡六十人(《见闻杂记》卷一)。十七年,诏内官勿预外事,凡诸司勿与内官监文移往来(碘故纪闻》卷四)。内官以太监为长,秩无过四品,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服外臣冠服。宫门树铁牌,上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史》卷三。四《宦官一》)。内监总领十二监:神宫、尚宝、陵神宫、尚膳、尚衣、司设、司礼、内官、御马、印缓、直殿、都知;八局:兵仗、内织染、针工、巾帽。司苑、酒醋面、浣衣、银作;四司:钟鼓、惜薪、宝钞、混堂。合称为二十四衙门。此外,又有司钥、内承运、内府供用三库。嗣后复有东、西厂之设,皆由宦官主领。司礼监为“监中第一署,其长与首揆对柄机要,全书秉笔与管文书则职同次相。其僚佐及小内使,俱以内翰自命,若外之词林,且常服亦稍异。其宦官在别署者见之,必叩头称为上司,虽童稚亦以清流自居,晏然不为礼也”(《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内监·内官定制》)。“司礼掌印,首珰最尊,其权视首揆。”(同上卷六《内监·内臣兼掌印厂》)

朱元璋曾自认为设法严密,超迈前朝,足以防止宦官窃权、擅双之患,说:“大抵此曹只充使令,岂可使之当要路,执政操权,擅作逼威?朕深鉴前辙,自左右服役之外,重者不过俾传令四方而已。彼既无威福可以动人,岂能为患?但遇有罪,必罚无赦,彼自不敢桥纵也。”(《洪武宝训》卷四《评古》)然而,正因为宦官乱政这一痼疾的根源在于专制主义皇权本身,所以,朱元璋的这些规定,不旋重便有的破坏,有的失效。譬如,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预政,但等到成祖时,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又如:“初,太祖制:内巨不许读书识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明史》卷三。四《宦官一》)英宗以龆龄继位,不能接大臣,于是始有中人票旨径行的现象。继王振之后、宪宗时有正直、武宗时有刘瑾、世宗时有冯保,到熹宗时的魏忠贤而达于极点。史载魏忠贤“岁数出,辄坐文轩,羽幢青盖,四马若飞,饶鼓鸣镝之声,轰隐黄埃中。锦衣玉带靴袴握刀者,夹左右驰,厨传、优伶、百戏、舆隶相随属以万数。百司章奏,置急足驰白乃下。所过,七大夫遮道拜伏,至呼九千岁。忠贤顾盼未尝及也”(同上《魏忠贤传)。朝臣党附者,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号。武宗时的权宦刘瑾被抄家,计其所有: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丙,元宝百万锭,银八百万(锭)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宝石二斗,金钟二千,金钩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束,狮蛮带二束,会银汤五百……以上金共一千二百五万七千八百两,银共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八百两。(《继世纪闻》卷三)魏忠贤的权势又超刘瑾而过之,其所搜括的财货自然比这个数更大得多。

明代宦官的活动,其特点有三。

一是“批朱”。明制:臣下所有奏章的批答,先由阁臣草拟,谓之“票拟”,再由皇帝以朱笔批出施行,故谓之“批朱”或“批红”。实际上,每***帝亲批只是少数几本,大量的则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代行。赵翼指出:“明之司礼秉笔太监,正与唐之枢密使相似。凡本章进御,团由内阁票拟;或因事降旨,不召阁臣面谕,则令司礼监粗写事目,送间撰拟。”“盖前代君臣之间,不常接见,有所发诏命,则写大意付阁撰拟,其始当是御笔自书,后遂命司礼监秉笔者代笔,正唐时枢密使之职也。”(《陔余丛考》卷二十《前明司礼监即枢密院》)内阁大臣与皇帝间的联系,完全依靠宦官来进行。宦官名正言顺地成为口衔天宪的皇帝代理人,内阁几乎成了宦官的附庸。

二是东、西厂特务组织的设置。我们在上文里已经简要叙及。厂的指挥属司礼监,以秉笔太监之第二人或第三人充任提督,然每奏事时,司礼掌印太监亦须回避。嘉靖中,始命司礼掌印太监麦福兼理东厂,“自此内廷事体一变”。

三是一度使用宦官来搜括全国的财富,有矿监、税监、织造沛舶、营造、***珠、盐监等名色。这种作法从明中叶开始,代或有之,到了神宗时期,其风愈烈。“通都大邑,皆有税监,两淮则有盐监,广东则有珠监。或专遣、或兼摄、大挡小监,纵横绎骚,吸髓饮血,以供进幸。”(《明史》卷三。五《宦官二·陈增传》)“御题黄纛,遍布关津;圣旨朱牌,委亵蔀屋。遂使三家之村,鸡犬悉尽;五都之市,丝粟皆空。”(同上卷二二三《王士昌传》)流毒所及,“宇内已无尺寸净地”。甚至地方官也横遭陵辱。“参督抚,鸩按臣,视为恒事。至于守令以下,但云阻挠,即遣缇骑;但云贪肆,即行追赃,直奴隶视之而已。”(《万历野获编》卷六《内监·门竖偿命》)税监的横暴,多次激成地方民变。史言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税监之扰,就是致明于亡的主要原因。

卓越的思想家黄宗羲,在评论明代宦官制度时,曾经指出:“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汉、唐、宋有干与朝政之奄宦,无奉行奄宦之朝政。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富,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他无不皆然。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汉、唐、宋之奄宦,乘人主之昏而后可以得志,有明则格局已定,牵挽相杂。以毅宗(即崇祯)之哲王,始而疑之,终不能舍之,卒之临死而不能与廷臣一见,其祸未有若是之烈也。”(《明夷待访录·奄宦上》)黄宗羲极言有明一代,“一世之人心、学术,为奴婢之归者,皆奄宦之为也”。然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有明奄宦之祸,益烈于前代的呢?从根本上讲,恐怕还必须从极端专制主义皇权的形成与发展上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在下篇中还要详细来讨论。

清初,有做于明朝奄宦之祸,顺治十二年,诏谕:“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结纳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钦此。’(《癸巳类稿》卷九《太监》)清初太监置十三衙门,旋撤,改隶内务府。乾隆时期,宫中苑囿,其人数不越三千,比起明代数万之巨,是简省多了。对宦官干预外政的控制,也一直是比较严格,晚期的情况才又有所改变,这同女主干政又是直接相关的。宦官之祸,是和封建专制主义皇权制度相始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