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是哪家学派的原则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述而不作是哪家学派的原则

tamoadmin 成语讲堂 2024-06-05 0
  1. 翻译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且比与我老彭。"
  2. 孔子思想历史遭遇描述,原因是什么?
  3. 孔子为何述而不作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将古人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相信和爱好古时候的东西(信而好古)。[1]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此成语为易错成语,易理解为只说话不做事。

述而不作是哪家学派的原则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述而不作是哪家学派的原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述而不作”,源自《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既被认为是孔子整理“六经”的编纂原则,也被后世称颂是他一生治学特点的高度概括。

“述而不作”,究竟应作何解?普遍的解释是:“叙述(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尊重)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

持此论者,肇始于班固《汉书?儒林传》:“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究观古今篇籍,……于是叙《书》则断《尧

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杨伯峻将这句翻译成白话就是:

“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这个解释大体上是不错的,但要训释完整、准确理解,还需细考“述”与“作”的具体涵义。

 

 “述”,《说文》解释为:“循也。从辵术声”;段注:“循也。述循叠韵。述或叚借术为之。如诗报我不述,本作术是也。古文多叚借遹为之。如书祗遹乃文

考。诗遹骏有声。遹追来孝。释言,毛传皆曰。遹,述也是也。孙炎曰。遹古述字。葢古文多以遹为述。故孙云尔。谓今人用述。古人用遹也。凡言古今字者视此。

从辵。术声。”同类解释还有刘宝楠《论语正义》:“述是循旧”;引申为阐述旧章经典,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述者,传于旧章也”;朱熹《论语集注》:“述,传旧而已”。当代学界多倾向于引申义,如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作“阐述”,邓球柏《论语通解》则直接***用皇侃的疏解。另外,古籍还有其它释义,如《广韵》解释为“著述”;《正韵》则解释为:“述,修也,缵也,撰也。凡终人之事,纂人之言,皆曰述。”据学者有关考证,“述”字在先秦其他典籍中使用的情况大致是:《礼记?中庸》出现四次,《诗经》一次,《左传》一次,《乐记》三次,《尚书》三次。从先秦其他典籍使用语境中的义项来判断,将“述而不作”之“述”的字义解释为“循”,应是基本可以定谳的。

接着来看“作”字何解。“作”的本义是“起”,即人站起身子来;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初

字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为人起身。引申为“兴起”,如《易?乾卦》:“圣人作而万物覩”,《书?尧典》:“平秩东作”。又引申为“振作”,如《书?

康诰》:“作新民”。《说文》段注:“作,起也。秦风无衣传曰。作,起也。释言,谷梁传曰。作,为也。鲁颂駉传曰。作,始也。周颂天作传曰。作,生也。其

义别而略同。别者所因之文不同。同者其字义一也。有一句中同字而别之者。如小雅作而作诗笺云。上作,起也。下作,为也。”经传注一般解释为“创作”,原意

为“新制礼乐”,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作者,新制作礼乐也”。

 

 “述”与“作”在古代是专指礼乐而言的。“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大事莫过于纪元前十二世纪末期,周公之‘制礼作乐’”。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

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为“天下无道”,孔子的“述而不作”就不难理解了。又《中

庸》云:“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孔子无位,自无“作”的资格。《礼记?乐记》云:“知礼乐之情者能

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既然“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那就说明能“述而不作”已经很不错了,试想我们

今人中有几个能做到“述者之谓明”呢?如果大言不惭地认为自己“作而不述”,好像自己就是天降之圣人,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后世儒家为

了教谕世人及后学,又多将“述而不作”发挥为孔子自谦之辞。如邢昺《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七》:“此章记仲尼著述之谦也。‘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

明’。老彭,殷贤大夫也。老彭于时但述修先王知道而不自制作,笃信而好古事。孔子言今我亦尔,故云‘比老彭’。犹不敢显言,故云‘窃’。”又如朱熹《论语

集注》“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

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盛,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

然当是之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朱子后面那段话显然是美饰,因为孔子成为圣人是后来的

事,而当时老彭是大家公认的古之贤人,孔子自比于老彭,其实就像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是取法高,而不是出辞低。中国古代学者,各自追崇各家各派先贤是普遍现象,几无例外,也无可厚非。而且就经学史的意义而言,孔子成圣的过程还相当漫长曲折且复杂,只是与主题无关,此处就不赘述了。

翻译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且比与我老彭。"

一切套路都在古人那里,听话照做,执行就行了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谦的说法而已。而且,孔子也并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比方说以“仁”解“礼”就是孔子的创作。

他这么说,只是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及历史经验的重视,这也是他做学问的态度。

孔子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整理,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接触到博大深邃的古代理论。

他从中汲取到了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并对他们的智慧作出了全面总结。

不仅如此,在向先贤们学习的时候,他还产生了许多新的感悟,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在传播和阐述古代典籍的的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新思想完美地融入其中。

对传统文化,孔子***取的态度是以一颗慧眼加以甄别,不好的去之,不能弄明白的存而不论,对于好的,则要全力继承。

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于圣贤们遗留下的这些经受住了历史考验的大智慧。

我们只要对其心存敬意,善于学习,并有效加以利用,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是有很多道不尽的好处的。

孔子说他对古代好的东西,只是“述而不作”,即如实记录不创作,其实这也只是他的谦辞罢了。

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尊重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才能继往开来。

孔子曾在《八佾》篇中就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礼汲取了夏礼和殷礼的长处,并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经过演化和发展,而变得更为完善。

这就是从历史中汲取的经验,孔子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反复强调传统的重要性。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注意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还提出许多新颖精妙的观点。

比如,它赋予“仁”新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系统的儒家学说。

可见,孔子并不是泥古不化的老顽固,而是富有创新的精神文化***。

为什么要述而不作?述,就是叙述,跟着做,跟着学,严格按照古人、 优秀同行、老师的套路。

严格遵守执行,不要以为自己聪明智慧,去更改去创作。你所碰到的任何问题,古人都总结过,都有答案,都碰到过。

甚至 都总结出来了最好的经验、套路操作方法,你全世界去找好的方法就行了。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跟古人学?跟高手学?跟优秀同行学习?就是因 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聪明,认为自己智慧。

瞧不起古人、老师和一些优秀的人,大家都有自己创作的欲望,这是导致自己失败的根源。

老祖宗讲的话,经验,大 部分都是对的,部分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出现一些问题的,极少.

科技的进步,不一定意味着思想的进步。孔子讲的大多数是思想层面、 管理层面的东西。

信而好 古,要相信古人,要相信百年经典,要相信老师比你强,优秀的同行比你强。

信字最为重要,不要以为自己有判断力,就盲目否定,瞎否定。

老师优秀,古人优秀,经典优秀,已经成了一个现实。

尊重现实,绝对相信, 你才会照做。

听高人的话,照着高人的套路做,只管执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孔子思想历史遭遇描述,原因是什么?

1、译文:孔子说:“阐逋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第1章。

2、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第2章。

3、译文:孔子说:“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去追随,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第3章。

扩展资料

《述而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和再传***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百度百科--论语·述而

孔子为何述而不作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在中国历史上学术与言论为开明时代。 春秋末年,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帮助下,大败楚国,声势很大,连中原一些大国都受到威胁,首先受到威胁的是齐国。齐国自从齐桓公死后,国内一直很不安定。后来到齐景公当了国君,用了一位有才能的大臣晏婴当相国,刷新朝政,齐国又开始兴盛起来。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就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 那时候,诸侯开会,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称做“相礼”。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管司法的长官)孔子担任这件事。 孔子年青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有些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塾,收起学生来。鲁国的大夫孟僖子(僖音xī)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礼。靠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还让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轰走了。孔子就到齐国去,求见齐景公,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待他很客气,还想用他。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孔子再回到鲁国,仍旧教他的书。跟随孔子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到了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 这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 在夹谷会议上,由于孔子的相礼,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会后,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过来的汶阳(今山东泰安西南)地方的三处土地还给了鲁国。 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 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 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 有一回,孔子在陈、蔡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围困在那里,断了粮,几天都没吃上饭。后来,楚国派了兵来,才给他解了围。 孔子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民间歌谣,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尚书》是一部我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它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孔子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思想在后世影响很大,他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二、焚书坑儒重创了儒家思想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 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不仅对儒家思想是一次重创,而且导致了后来许多年后的文人儒学噤若寒蝉,可以说影响深远,同时,由于焚书坑儒是逆天道而行,也很快导致了秦朝自己的灭亡。唐朝人有一首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局。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就是在讽刺焚书坑儒的错误。焚书坑儒在历史上以消极影响为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焚书坑儒也是琴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诗的后两句指的就是农民起义,刘项崛起推翻秦朝统治! 三、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战乱 和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好几次“江山已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的形式。在大一统的时候,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统治,在掌握***以后,很快就用儒家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可是,当统治者开始打天下的时候,都是用反对儒家思想起家的。所以中国的历史上战乱时期都是儒家思想严重受冲击的时候。 另外,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代,少数民族在入主中原以前都不是儒家思想作为统治理念的。掌握***以后,很快也被儒家思想同化。可见,儒家思想的包容性是很强的。 四、历史上冲击儒家思想最严重的一次社会运动 在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构成了民初的新文化运动基础。新文化运动直接对儒家思想爱能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一冲击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既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从目的来看:洋务派创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3)从主张来看:都主张学习西方,但前者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后者还学习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4)从活动方面来看: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维新派掀起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他对资本主义参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本主义思想是十分有利的。

简单来说辛亥革命1.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3.结束帝制4.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5.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权利6.客观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7.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其实无论是东方或西方,都应该互相地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孔子是公认的大学问家,但孔子称自己是“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的自我评价:“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意思是自己仅传述既有内容而不进行创始性的工作。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解释:“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克及。……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

孔子说“述而不作”既是一种自谦,也是一种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同时说明学问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