谲而不正是什么意思_谲而不正的故事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8-03 0
  1. 一五零. 时然后言,乐然后笑,义然后取;谲而不正,正而不谲。
  2. 谲而不正的解释
  3. 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不来山西?
  4. 谲而不正是什么意思

词目

谲而不正

发音

谲而不正是什么意思_谲而不正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jué ér bù zhèng

释义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引用

《论语注疏》卷十四·宪问第十四 ...请後,故孔子以为要君。  子曰:“晋文公 谲而不正 ,郑曰:“谲者,诈也,谓召天子而使诸侯朝之。仲尼曰:‘... 《风俗演义》卷一 五伯 ...戴天子。孔子称“民到于今受其赐”。又曰:“齐桓正而不谲,晋文 谲而不正 。”至于三国,既无叹誉一言。而缪公受郑甘言,置戍而去,... 《论语》宪问篇 ...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晋文公 谲而不正 ,齐桓公正而不谲。”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 《春秋谷梁传注疏》卷九 ...王也。实会天王,而文不言天王,若诸侯自共盟然,是讳之也,所谓 谲而不正 。  陈侯如会。如会,外乎会也,於会受命也。...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六 僖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 ...。畀,与也。执诸侯当以归京师,晋欲怒楚使战,故以与宋,所谓“ 谲而不正 ”。○畀,必利反,注同。谲,古穴反。... 《全晋文》卷三十二 ...。後虽有五霸代兴,桓文谲主,下有请隧之僭,上有九锡之礼,终于 谲而不正 ,验于尾大不掉,岂与召公之歌「棠棣」周诗之咏「鸱?」同... 《春秋公羊传注疏》僖公卷十二(起二十二年,尽三十三年) ...》之例,不信者日,今而书日,故解之。而言谲者,正以孔子谓之“ 谲而不正 ”,故取其文。  ○注“卫称子”至... 《盐铁论》遵道第二十三 ...将何从而可矣?”  丞相史进曰:“晋文公 谲而不正 ,齐桓公正而不谲,所由不同,俱归于霸。而必随古不革,袭... 《晋书》卷五十·列传第二十 ...后虽有五霸代兴,桓、文谲主,下有请隧之僭,上有九锡之礼,终于 谲而不正 ,验于尾大不掉,岂与召公之歌《棠棣》,周诗之咏《鸱鸮》... 《长短经》23章 诡信 ...行忠,观臣主之义定;欲行信,顾上下之分明。苟分义不愆于躬,虽 谲而不正 可也。)何以明之?  叶公问孔子曰...

一五零. 时然后言,乐然后笑,义然后取;谲而不正,正而不谲。

司马迁评论说晋文公重耳是个“谲而不正”的人,通俗一点讲,重耳是个曹操一般的人物。在我看来,重耳是一个能人但并不是一个名义上的好人。

首先说说他的能力体现在哪:

1.晋文公重耳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

2.晋大臣里克之后,首先想到拥立的是重耳。

3.晋惠公韩原战败后,人心更是倾向于重耳,使得晋惠公为了巩固,派人杀重耳。

4.即位之后,晋国富强。最终称霸一方。

此外,他也做过一些不符人情的事:

1.从逃亡翟国之时,谓其妻: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而自己在不久之后,沉迷于齐国温柔乡不能自拔。

2.咎犯为了让重耳不再沉迷于齐国温柔乡。与赵衰谋,醉重耳,载以行。重耳怒,引戈欲杀咎犯。

咎犯为重耳舅。

3.有仇必报,称霸之后伐郑,曹。杀对自己有威胁的侄子圉及流亡期间的郑国忠臣叔瞻。

谲而不正的解释

这是孔子问别人的一句话。

公叔文子就是卫国的一个贤达人物。公明贾也是卫国的一个大臣。公叔文子名声很旺,人说公叔文子的特点是不言、不笑、不取。孔子便问公明贾,公叔文子是这样的吗?公明贾就说“过也”,也有2种意思,一种是说错了,另一种是说的有点过分了,夸张了。在这里,应该是夸张的意思更加好吧。

夫子不是不言,是时然后言,他说话恰到好处,到了该说话的时候他才说话。人不厌其言,一个人如果说话能够掌握火候、分寸,知道什么时候该说再张口,人们就不会讨厌他说话。他是真正发自内心开心了,他才笑,所以人们也不讨厌他笑。

人不是发自内心的笑就会令人讨厌吗?在我们中国或许还会好一些,但是在日本文化中,如果你莫名其妙对别人笑,对方可能就会觉得你是在嘲笑他了。但欧美人就总擅长于和陌生人微笑和打招呼,为此,日本人和欧美人在互通有无的一段时间内,都为此发生过很多的误会和争执。所以后来日本的国际企业,为了改变这种事情,专门做了大量的文化教育工作,和外国人打交道,要先微笑再说话。

可能,在中国的古代,这些贵族们也是不能随便笑的,不能无缘无故得笑,一定要找到真正内心的快乐才能够发笑。

也不是不能够拿别人的东西,但是不能随便拿,拿东西是要符合道理、符合义的,要是合适的,宜者宜也。大家觉得他拿也是应该的。

大家对于这样的解释也是觉得很漂亮的。公明贾对于公叔文子这样的解释,也是可以看出他是相当会说话的人了。

但孔子说了一句非常有琢磨空间的一句话。

是这样啊?真的是这样吗?看上去不太相信的样子。但孔子是不相信公明贾说的话,还是不相信公叔文子能够做到这一点。总之,孔子对于这个人的评价是持有保留态度的,真的会有这么完美的人吗?

但这句话对于我们的价值就是,我们要学会:时然后言,乐然后笑,义然后取。这样,大家对于你的获得,你的分配,都是能够接受的。

臧武仲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之前,我们讲过臧武仲之志。但就是这样一个很聪明的人,在政治斗争当中落败了。后来被排挤到了齐国。臧武仲逃到齐国之后,他想凭借自己的防邑,在山东曲阜附近,是他的一个私邑。他以防求为后于鲁,他希望他的候人能够在鲁国继续接替他们家的贵族地位,他虽然不是三家之一,但也是鲁国非常重要的一支贵族,他出奔了鲁国之后不敢回来,他就说,能不能让我们家的人,来接替我们臧家的家产。

以防求,就是有可能是拿防地出来,跟鲁军交换,也有可能是提出了对于防地的这种权力要求,这里面说的不是很清楚,所以直译过来,就是他凭借这个防邑,来请求立他的后来为鲁国的卿大夫。去接续他们的血脉。

也有一种可能是,他在防邑这个地方布有重兵,跟鲁军谈判。虽然他说我是臣子,不会也不能要挟鲁军。

但从历史上来看,孔子说他是不相信的。既然不要挟鲁军,那干嘛要在私邑驻扎那么多的部队呢?

这是孔子对臧武仲的一个评价。

晋文公和齐桓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孔子是不喜欢晋文公的,因为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以后,他把周天子招到合阳,举行践土之盟,借此机会,在这个地方进行诸侯大会,他和齐桓公的尊王是不一样的,齐桓公叫“尊王攘夷”,齐桓公利用他们的力量,把往王的力量提到很高的地位,让大家能够尊王,同时能够保护着华夏的文明不被外族侵害,所以孔子认为齐桓公是在霸在王下。

他虽然是五霸之一,但他真的是尊重王权,他是真正合法的。晋文公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霸在王上,他让这个王成为了他的装饰,成为他的背书。所以,这两个人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

文中的“正”,就可以理解为有原则,有自己的底限,“谲”就是用计谋,用计太多。但是,一个政治家,不用“计”可能也不行,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了。

孙子讲:兵者诡道也。如果你连计都不会用,又怎么跟人打仗呢?齐桓公可能也没少用过计,但最主要的,就是以谁为主。你有没有操守和底限。

所以,是“霸在王上”还是“王在霸上”,是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一个最大的区别。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诡计未必是唯一的通道。正而不谲也能够成为春秋五霸。所以,如果我们行事能够光明正大的话,就有可能,也能够实现我们想要的那个目标。那我们何必还要把自己搞的机心重重呢?

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不来山西?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 谲而不正 ,齐桓 公正 而不谲。’”

繁体写法: 谲而不正

谲而不正的反义词: 光明正大 襟怀坦白,言行正派,大公无私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最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狡诈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谲而不正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代,是一个仁人志士们奔走各地实现梦想的时代。这其中最著名的怕要数孔子了。他老人就五十五岁,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仍然一事无成,带领自己的***周游列国14年,只为去实践自己的理想。

但是,我们山西的晋国,在整个春秋时代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大国,孔子却没有来。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车

s://iknow-pic.cdn.bcebos/203fb80e7bec54e73dfb45d7b2389b504ec26ae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晋城拦车村——孔子回车处

事实上,说孔子没有来过山西,是不准确的。在今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有一座国家级传统村落叫“拦车村”。据当地传说。孔子本入晋国的,刚到了这个村子,就看到路中央有个小孩在玩石头筑城的游戏,玩得津津有味,十分陶醉。孔子一行人到了看到小孩挡住了路,就叫小孩让开路。结果小孩大声反驳道:“我只听说过车让城的道理,没听过城让车的道理。”孔子一听,觉得十分在理。他想,晋国的一个小孩都这么聪慧,大人岂不是更了不得?何须我继续多讲呢?于是就掉转身去,去了别的地方。

s://iknow-pic.cdn.bcebos/d4628535e5dde71184c51c3facefce1b9c1661e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当然,同样的传说故事,还发生在临汾市襄汾县永固乡车回东村。如果这故事是真的,那说孔子没有来过山西,确实是不准确的。

s://iknow-pic.cdn.bcebos/cf1b9d16fdfaaf51e8f4de76875494eef11f7ae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襄汾县车回东村

可惜,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史籍并无记载,所以我们且听之一乐,无法深信。《史记》中的记载是:“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意思是说孔子到了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的濮阳、河北的邯郸、邢台一部分、山东的聊城西部一带,紧邻山西),却不受重用,于是就准备向西走去拜访赵简子去。到了黄河岸边,突然听说晋国的窦鸣犊和舜华这两位大臣死了,于是站在黄河边上不由的感慨作诗:“浩浩荡荡的黄河水,真是美啊!老夫过不了黄河,真是命啊!”

孔老二这诗写的,跳跃性太强啊!他的***子贡在一边听了半天,就听不懂了。就问道:“老师,您这是怎么个意思呢?***听不懂!”

孔子就解释说:“窦鸣犊、舜华,是晋国的贤大夫。这二人在帮助赵简子获得晋国权利的过程中,极有功劳。可是,赵简子如今得志了,却反将二人。鸟兽尚且知道躲避不义的行为,何况是我呢?”那意思是说赵简子忘恩负义,他要去了晋国,即使立下功劳,赵简子也随时都可以杀了他,跟这种人有什么前途呢?还是回去吧。

于是孔子就作了一首歌《陬操》,踏上了回家的路:

干泽而渔,蛟龙不游;

覆巢毁卵,凤不翔留。

惨予心悲,还辕息陬。

注:陬,陬地,孔子的出生地。

这个故事见于《史记》,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孔子从卫国向西而来,未渡黄河而返,这就证明他确实没有来过山西。可是,也有史学家怀疑这段史实的真实性,因为文中所提的大夫窦鸣犊、舜华二位既然是被孔子都认可的贤人,为何在其他史料中没有一字提及呢?看来,孔子有没有来过山西,真不敢妄下断语了。

s://iknow-pic.cdn.bcebos/9922720e0cf3d7cab61763bff91fbe096a63a912?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太原上兰村窦大夫祠

但除了个别专家,大多数人还是公认这段史料的真实性的。孔子没有来过山西,窦鸣犊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贤人。在今太原市的上兰村,远在唐之前,就专门为窦鸣犊建了一座祠堂,其中有一副对联写道:

太行峰巅,孔圣为谁留辙迹;

烈石山下,普贤遗泽及苍生。

当然了,这一切都仅仅是故事而已,孔子不来山西,其实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晋国尚法,孔子崇儒

晋国的变法,是诸侯中最早的。早在春秋时期,三家未曾分晋时,晋国上下就已经显现出许多依靠“法家”思想来治国的萌芽了。比如,公元前513年,晋国就把当时国家的刑律铸在鼎上,公之于众。但是孔子听到后,愤然说道:“晋其亡乎?失其度矣!”结果,过了五六十年,晋国就真亡了。

孔子真乃神人也!他为何能预测得这么准呢?因为晋国“失其度矣!”,就是做过头了。按周礼来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如今,晋国完全不搭理这一套,自己立法、铸鼎,不合礼数嘛!

但晋国之亡,不是被他国所灭,而是自我内部的分化,是一种***式的涅?。分晋后的韩魏赵三国,魏国先行李悝变法、赵国再行胡服骑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引领着战国局势的发展。

儒法之间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优劣,并且在那个时代,这两种思想还是水火不容的。这样,孔子来晋国也注定不会有什么作为,不如不来。

晋国多乱,孔子奉礼

晋国从唐叔虞建国之初,就处于一个戎狄杂处的环境中。为了和少数民族和谐交往,唐叔虞实行了“一国两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政策。意思是在夏朝旧地,实行夏朝的政策;在边疆戎狄居住的地区,就用少数民族的政策来治理。这样时间长了,民族融合,晋国就渐渐地沾染了许多少数民族的习气,对周朝的“礼数”就不太讲究了。

s://iknow-pic.cdn.bcebos/71cf3bc79f3df8dc9c2ad058c611728b461028e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一连串地发生了好多事情,比如曲沃代翼,以小宗灭大宗,尽杀群公子;比如骊姬之乱,废长立幼,废嫡立庶,也开创了中国历史在这方面的先河;比如晋文公弟弟夷吾对秦国,背信弃义,还落井下石,都不算什么君子行为。对于一贯奉行周礼,“非礼勿动”的孔子来说,到这么个并不愿意跟他讲理的地方来,也很难有什么作为。

晋文公谲而不正

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父亲要杀他、后妈要杀他、弟弟要杀他,甚至连侄儿都要杀他,可谓是尝尽了人世冷暖的一个人。后来归国后,以六十多岁高龄迅速建立的晋国霸业。这样一个人,无疑是有资格受很多人敬重并尊崇的。

但孔子却不这么认为。孔子对晋文公的评价是“谲而不正”。就是不走正道,尽爱玩邪门歪道的一个人。额,孔夫子啊,您是专门出来负责给我们毁三观的吗?

事实上,孔子说得也有理有据。理在哪里?

第一,晋文公的母亲本身就是戎狄之女,所以他的血液中就带有些不合中原“正道”的东西;其次,他被父亲晋献公追杀的时候,为了避难跑到了姥姥家,一住就是12年。这12年内,常住在戎狄之乡,难免不再沾点儿“谲而不正”之气;第三,晋文公手下的好多得力助手也是戎狄之人,比如狐偃、狐毛等,有这些人辅佐,他做事也难免不受些影响。

那么据在哪里呢?

第一,晋文公娶了侄儿媳妇儿怀嬴为妻。尽管他自己也不太愿意,可事关国家利益个人前途,就是不愿意也不纠结,娶就是了,这时候可讲不得什么原则。但这事儿要给了孔夫子,可就不一样了,不能娶就是不能娶,杀了我也不娶,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二,跟秦穆公玩阴的。秦穆公本是晋文公的贵人,既帮助他回国当上晋国国君,又把女儿嫁给他。按理来说,他应该对秦穆公感恩戴德才好。可是,他更爱玩阴的。一次,周王室内乱,周襄王向各路诸侯国求救。他怕秦国跑到晋国前面,就跑到秦穆公那里说,咱俩相跟着一起去勤王吧!秦穆公说好。这边把秦穆公刚稳住,另一边就暗中派兵出发,平定了内乱,迎周襄王回朝去了。那边秦穆公还傻不愣登地在等消息,他这边就独吞了勤王的功劳。为了感谢晋文公的功劳,周襄王赐给了他一大片土地。而那边的秦穆公,却在咬牙切齿,恨不得撕了他。对这种忘恩负义,暗度陈仓的下流伎俩,孔老夫子也是看不上的。

第三,以臣召君。城濮之战后,晋国大败楚国,为进一步称霸,晋文公就胁迫周天子一起会盟诸侯,以周天子的权威,让晋国以后能“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意思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安抚四方诸侯,惩治不忠于王室的邪恶之人。听起来好高大上啊,其实还不是晋国以后一家独大,除了周天子,想打哪个就打哪个?孔夫子看着就不爽,说:“以臣召君,不可以训。”重耳你这家伙到底懂不懂规矩,懂不懂规矩,懂不懂规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晋国历史上子牛逼的君上,在孔老夫子的眼里都是这么件邪物,那其他的君上还有救吗?唉!都是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这么想着。算了,还是回家去吧!

孔老夫子说得没错,晋国的确是个不太讲礼数的国家,更多时候是重实际、近功利的。这种性格,不用说在两千多年前的晋国了,即使在现在的山西人身上,都很容易找到。

但是呆呆还是要感慨,孔老夫子恁有学问的一个人,一辈子拜访了恁多的国家,愣是没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有一次还差点儿饿死,也是蛮可怜的。反而是晋国,虽然不太讲究礼数,可是却称霸百年,三家分裂后,各家也都发展得挺好。

这么看来,这世界真是复杂得很,是是非非一句两句真是说不清楚。

拼音:

jué ér bù zhèng

解释: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