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剪烛是什么意思?,西窗剪烛出自哪首古诗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8-01 0
  1. 成语"似曾相识"出自哪首古诗
  2. 夜雨寄北的古诗
  3. 初中语文书上的古诗词注释都有什么?
  4. 求几句古诗词!!!
  5. 女孩子给你发夜雨寄北古诗是什么意思?
  6. 《甄嬛传》是如何将“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境,运用地淋漓尽致的?

八月长安夜正长开头的古诗句

1、八月长安夜正长,我与周公道秋凉。

2、八月长安夜正长,白月无心辨诗章。好梦尽处君笑问,何事催人染秋霜。

西窗剪烛是什么意思?,西窗剪烛出自哪首古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八月长安夜正长,挑灯不见星同窗。 故人有梦赠旧友,留待来年共琼觞。

4、八月长安夜正长,我住隔壁我姓王。

5、八月长安夜正长,枕雨听风梦也荒。晨起雀啼残叶在,望罢十五欲还乡。

6、八月长安夜正长,迢迢星河云茫茫。唯盼西窗共剪烛,此心安处是吾乡。

7、八月长安夜正长,酒余戏涂不思量。 笔秀豪洒千点墨,隔纸犹闻菊花香。

8、八月长安夜正长,促织鸣处肘子香。烧鸡卤煮回锅肉,椒盐酥鸭手抓羊

9、八月长安夜正长,国破山河万家亡。待到繁霜正月起,万千儿郎拭剑芒。

10、八月长安夜正长,落雨正苍苍,苦夏正远秋正凉,谁与我还乡。

11、八月长安夜正长,星汉西流夜未央。已是秋风秋不尽,路随人茫茫。

12、八月长安夜正长,独倚高楼凭栏望。黑夜漫漫漫无际,错把他乡当故乡。

13、八月长安夜正长,莘莘学子挑灯光。 窗外风鸣秋寂寂,执笔撰写来年香。

14、八月长安夜正长 灯火燃尽秋色凉 相思难寄蓬山远 归期未知木叶黄

15、八月长安夜正长,国破山河万家亡。待到繁霜正月起,万千儿郎拭剑芒。

16、八月长安夜正长,秋雨一阵道风凉。 我自逍遥且尽欢,恁是好梦也平常。

17、八月长安夜正长, 梦回谁惜露成霜。 无端池上添秋雨, 赚得梧桐一树黄。

18、八月长安夜正长,殿锁玉人曰未央。明妃若无请辞事,白头宫人叹秋凉。

19、八月长安夜正长,挑灯暖酒慰愁肠。 西风吹碎杯中月,我自邀影饮清光。

20、八月长安夜正长,酒酣胸胆尚开张。他年得傍蟾宫客,未妨惆怅是清狂。

21、八月长安夜更长,昨夜西风入西关。唯恐风寒玄月冷,不料独饮夜更凉。

22、八月长安夜正长,秋凉床满琥珀光。欢娱似水美如梦,倩魂犹断离人肠。

23、八月长安夜正长,屋前梧桐叶渐黄。登楼远望连天处,西风何时还我郎?

24、八月长安夜正长,钟鼓声回碑石旁。秋风不解芙蓉意,多情笔墨染尘霜。

25、八月长安夜正长,方寸相思为谁藏,白月不识奴家念,晃晃无心挂夜渠。

26、八月长安夜正长,梦醒时分夜微凉。 回首望去萧瑟时,错将今日比黄粱。

27、八月长安夜正长,北凉铁骑殇满堂。待得秋雨浮生在,且听风吟何人唉!

28、八月长安夜正长,秋风渐起日微凉。不捣仙家药,默看人间团圆忙

29、八月长安夜正长,清风卷月破疏窗。梦里依稀少年事,醒来双鬓染秋霜。

30、八月长安夜正长 斗沉月隐江雾茫 琼楼乱觥飞盏尽 酣时不忘话阿房

31、八月长安夜正长,南归秋雁,北诉离殇。佳节月圆寻桂香,情深难寄,更添秋凉。叹离人,何时追月顾流光,莫学痴儿刘公嗣,误把他乡作故乡。

32、八月长安夜正长,河汉迢迢阔参商。鱼信不至雁书遥,一场秋雨一场凉。

33、八月长安夜正长,良人醉卧黄花岗。 最是秦淮明月旧,青娥蹙眉芙蓉帐。

34、八月长安夜正长,秋来风露满衣裳。月明偏闻更漏起,一缕幽魂到梦乡。

35、八月长安夜正长,忽梦惊醒思故乡。远处鸣蝉声悄息,恍闻慈母唤儿郎。

36、八月长安夜正长,晨起独坐理红妆。目送鸿雁飞渺渺,相思随水去茫茫。

37、八月长安夜正长,晩歌轻语步他乡。闲戏前身多少事,不如帐中一盏香。

38、八月长安夜正长,月下老人嗑话常,长久自古人间愿,安能教人不凄凉?夜中黄桂自行来,正是寒秋独一味,长是酒中一抹香。

39、八月长安夜正长,汀风新月入流觞。颦眉觉怪三杯苦,不知人间世道凉。 旧事难为言中美,故人莫谈曾时怅。寿客作树下酒,还佩茱萸宴重阳。

40、八月长安夜正长,只疑月色亦凝霜。 滴水沉沉莲花漏,风波寂寂红鲤塘。 罗襦断线哪堪补,金雀失伴不忍伤。 入梦恍惚思何处?旧时湖畔少年郎。

41、八月长安夜正长,明月照见人悬梁,群众意见法医用,博物出招去喂狼,此事思来实可怖,浓云男神不正常,秦叔接手本应喜,那料秀逗狼开膛,原来奇葩会传染,我辈拜服浑身凉。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八月十五夜月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彻底清

八月十五的诗句

1、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齐已《中秋月》

2、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曹松《中秋对月》

7、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10、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2、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4、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5、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6、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8、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薛能《关中秋夕》

1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20、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1、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2、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3、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24、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5、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6、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7、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丘崈《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28、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30、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白居易《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

3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3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3、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34、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5、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6、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37、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8、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9、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0、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1、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2、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4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44、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5、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6、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47、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8、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50、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1、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52、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3、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54、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5、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6、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58、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9、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60、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崔少府《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

61、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62、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63、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64、乘云径到玉。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5、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6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67、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68、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69、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70、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71、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72、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陈德武《踏莎行中秋不见月》

73、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74、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7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苏轼《水调歌头》

76、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元好问《倪庄中秋》

7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译文及注释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赏析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成语"似曾相识"出自哪首古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夜雨寄北的古诗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还有"剪烛西窗"、“源头活水”啊。。。

解析:

晏殊的《浣溪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李商隐的《巴山夜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中语文书上的古诗词注释都有什么?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赏析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

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

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

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

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

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

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

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

“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求几句古诗词!!!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注释: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注释: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注释: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2.《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注释: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归期:指回家的日期。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何当:什么时候。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3.《淮上与友人别》唐代: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注释: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杨花:柳絮。愁杀:愁绪满怀。杀,形容愁的程度之深。?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潇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带。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4.《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注释: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注释: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与:给。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女孩子给你发夜雨寄北古诗是什么意思?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作于巴蜀无疑,然所寄之"君"究系何人?则其说不一。《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冯注:"语浅情深,是寄内也。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当仍作'寄北'。"因商隐妻卒于大中二年春夏之交,故冯《谱》张《笺》均以为商隐曾于大中二年(848)有一次短期的巴蜀之游,期间作此诗寄给北地的妻子。然岑仲勉《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力辨所谓巴蜀之游并不存在。刘、余《集解》亦指巴蜀之游为虚谬。又杨柳《如何确解李商隐诗》一文认为此诗应是大中二年商隐自桂林柳幕北归途中淹留荆、巴时所作,时间为夏秋之交。刘、余《集解》辩驳曰:"唐人诗中巴山多泛指今四川境内之山……未必具体指大巴山或巴东县南之巴山。""此诗情味,显系长期留滞,归期无日之况,与客途稍作羁留者有别。……当是梓幕思归寄酬京华友人之作,确年不可考,约在梓幕后期。"这首诗作于一个秋雨之夜,文字较平易,但语气亲切自然,回环往复,感情深挚绵邈,十分动人。且情景相生,凡景语皆为情语,厚重蕴藉,意远韵长。《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李梦阳曰:"唐诗如贵介公子,风流闲雅,观此信然。"《玉溪生诗意》曰:"即景见情,清空微妙,玉溪集中第一流也"。《唐人万首绝句评选》:"婉转缠绵,荡漾生姿。"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巴山”一语看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先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按冯浩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集团。)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夜雨寄北》,写得一往情深,而且诗寄的“君”,关切地问着他的归期,他也盼着与“君”“共剪西窗烛”。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从现存的李商隐的诗文看来,有一个人可以成为这样的“君”,那就是晚唐的词人温庭筠。李商隐在徐州幕时,温曾有诗“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李商隐在四川时,也有三首诗寄赠温。温的出身较李要名贵些,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但他也同样受到牛党令狐绹的排挤和压抑,晚年才做了方城尉与国子助教。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大概可以说,《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写给温庭筠的。这样,或许能更为精细地品味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晕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的愤懑与绝望。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甄嬛传》是如何将“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境,运用地淋漓尽致的?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

那时候诗人温庭筠由于被秋风秋雨隔绝,停留异国他乡,恰好收到了远处妻子邮来的信件,妻子问起归期,但秋雨绵绵,交通出行终断,确实没法明确,因此只有回应“君问归期未有期”,并另附缘故“巴山夜雨涨秋池”。

看见窗前的秋风秋雨,思乡之情骤生,见到妻子的信件,就想起了过去与妻子共坐与西窗下剪烛芯彻夜长谈的场景。遗憾的是,只有那样想念着,两个人受时光隔绝没法相遇。殊不知这首诗最令人动容和超虐的地区,是诗人写出这一份“西窗剪烛”的富有诗意之时,却不知道远在北京长安的妻子早已病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终归变成了温庭筠一生未竟的缺憾。

在《甄嬛传》中,有很多应用这首诗诗意的地区。

那时候,甄嬛和皇帝浓情蜜意,诗人本来漂泊在巴渝时的孤单与凄凉被消除,两个人就算剪花烛,气温全是晴天朗星,情绪明亮。

将诗人与妻子“西窗剪烛”,漫漫长夜,寒灯谈心的爱意变大。在此情景充满了“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温暖与烂漫,如同那时候甄嬛早期“岁月素简”的情绪一般。

第一次痛失孩子后

殊不知之后甄嬛第一次错失小孩后,一拖再拖忘记了芥蒂,不愿见皇帝,皇帝也过意不去见她时,好久没去她那边,因此人情淡薄,大伙儿不会再惠顾碎玉轩,碎玉轩也越来越十分清冷。

而由于甄嬛流产一事,华妃也被罚,平日里最繁华的翊坤宫和碎玉轩都清冷了出来。王后和安陵容钻了这时候的空档,王后训炼安陵容效仿纯元声线在合宫宴上歌唱,皇帝喜事,近段时间独宠安陵容,延禧宫里日日离落。

歌唱传入碎玉轩,甄嬛写毛笔字静下心,浣碧见到流朱剪烛芯却稳不了了,讲到,“过去,皇帝就在哪西窗下和小主们一起剪烛心……”

甄嬛以歌舞表演比成安陵容,以自身比成书香,讲到,“歌舞表演娱情,当然不比书香枯燥,再好的书熟读了也会撂开一边。”

要来这时的甄嬛再想起共剪烛芯的情景,内心已经是十分苍凉,就算外边晴天朗月,心里很有可能已经是阴雨连绵了吧。

万分凄凉

但是,甄嬛与皇帝剪焟烛的那扇窗确实恰好是西窗吗?实际上不一定。

就算是温庭筠在作诗时也不一定想起的是和妻子恰好在西窗下剪烛,那诗人为什么不写在“东窗”、“北窗”和“南窗”,或者“西南窗”剪焟烛呢?

实际上是由于“西窗”与古诗词中所意味着的文化底蕴相关,更有益于3D渲染诗人独居生活外地的苍凉之感。

在我国古代,窗子与时节的关联,是一年四季与东西南北一一对应。

东窗属春,是温暖。例如陆游的《东窗》:“东窗且复焚香坐,闲看微云自卷舒。”

南窗属夏,主酷热。例如宋曹勋的《冲啬书事》:“山居终日不开关门,室有南窗气自温。”

北窗属冬,是严寒之风。例如陆游的《初夜》:“奇寒不能耐,归对北窗灯。”

而大家广为人知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便是用“西风酒”代表秋天潇瑟之气的秋雨。

此诗里的“西窗”,在时节当季上,也是与秋天相呼应,更非常容易突显诗人心里的凄凉凄切之感。

而此时浣碧嘴中的“西窗“怕是更为重了这一份苍凉。素来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