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_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出自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8-01 0
  1. 拊石的引证解释拊石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2. 《卿云歌》其歌词是什么含义?
  3. 《尚书·益稷》
  4. 舜典原文及翻译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白居易

 剪削干芦插寒竹,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_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出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九孔漏声五音足。

 近来吹者谁得名,

 关璀老死李衮生。

 衮今又老谁其嗣,

 薛氏乐童年十二。

 指点之下师授声,

 含嚼之间天与气。

 润州城高霜月明,

 吟霜思月欲发声。

 山头江底何悄悄,

 猿声不喘鱼龙听。

 翕然声作疑管裂,

 诎然声尽疑刀截。

 有时婉软无筋骨,

 有时顿挫生棱节。

 急声圆转促不断,

 轹轹辚辚似珠贯。

 缓声展引长有条,

 有条直直如笔描。

 下声乍坠石沉重,

 高声忽举云飘萧。

 明旦公堂陈宴席,

 主人命乐娱宾客。

 碎丝细竹徒纷纷,

 宫调一声雄出群。

 众音覙缕不落道,

 有如部伍随将军。

 嗟尔阳陶方稚齿,

 下手发声已如此。

 若教头白吹不休,

 但恐声名压关李。

  白居易诗鉴赏

 题解:薛阳陶:浙西观察使李德裕的乐童。觱栗:古乐器名,又名悲篥、笳管。本出龟兹,以竹为管,以芦为首,状似胡笳。

 此诗题下有诗人自注说:“和浙西李大夫作。”李大夫指李德裕,当时任浙西观察史兼御史大夫。诗由李德裕首倡,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均有和作,而以白居易之作为最佳,此诗摹声绘影,缓急高下,随物赋形,曲尽其妙。

 诗的结构颇为别致。首二句是介绍觱栗这种乐器,由乐器而想到演奏这种乐器的音乐家。但是诗人并不直接点出他要描写的小乐童薛阳陶,却说:“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这一句几乎使读者误以为诗的主人公是李衮。下文“衮今又老谁其嗣”又掀起一层小的悬念。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乐童的出场作铺垫。是为了“薛氏乐童年十二”一句起到更惊人的效果。薛氏年方十二,就以善吹觱栗闻名,已是令人惊诧赞叹之事,而经诗人一层层烘托点出,读者自然要对这十二岁小童刮目相看,欲睹他的技艺究竟如何了。“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一句指出他的成长道路。说他出声成调,出于老师的指点,而吐音运腔之妙,则得自天赋。可见在这方面他得天独厚,既有名师指点,又有非凡的才华。这既是为前一句作注脚,也为下文描绘他出众的演奏做好了铺垫。

 诗歌最动人的地方是对乐童演奏的再现。润州城中,霜月皎洁,是为演出背景。诗没有从表演本身入手,却以“山头江底何悄悄,猿声不喘鱼龙听”一句对演出的惊人效果作了渲染。猿的啼叫似喘,不喘即不啼,乐声之妙,竟能感动猿鱼,实在非比寻常。这样的比喻出自《尚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及《韩诗外传》:“伯牙鼓琴,而游鱼出听。”

 “翕然声作疑管裂”以下十句是直接描写乐童的`演奏,是全诗中最精彩的部分。“声作”是声音始作的意思,也即乐声初起。“疑管裂”,极力形容声音始发就不同凡响,出声惊人,似乎连竹管也要爆裂。这声音、气势和靡曼、缥缈、余音袅袅的笙箫显然不同,其声刚劲爽利,收结干脆利落,有斩钉截铁之感。因此下文用:“诎然”、“刀截”等词来形容乐声的戛然终止,用得贴切,恰当。这两句是专就一声之中的始终而言。下文“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则就乐童所吹奏整首曲子来写。意谓觱栗发声,有时委婉曲折,绵软悠长:时而又节奏分明,似有棱角。“急声圆转促不断”以下六句分别就急声、缓声、下声、高声作了形象逼真的刻画。急促圆转,似断不断,如车轮辚辚,纍纍串珠,此为急声。这里用“珠贯”形容乐声的连续不断,同时也兼有圆转流利的意思。“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则用递进一层的笔法,形容遇缓声时则长声远引,有如树枝的笔直而细长。但诗人似并不满足这个比喻取得的效果,接下来更进一步说“有条直直如笔描”,这又是一个比喻。用树枝的直而长比喻缓声,而以笔描比喻树枝的直且长,把听觉形象转换成视觉形象来刻画,使抽象的乐声变得具体可感,曲折的笔法取得了奇妙的效果。下文“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以简洁、精炼的语言对下声、高声进行了描绘。这里用“乍”、“忽”修饰坠石、飘云,描摹出乐声变化之快,极其突然。这样,觱栗声或急或缓,时高时低,有时委婉曲折,绵远悠扬,有时又节奏分明,干脆利落,可谓变幻莫测,奇妙无比,令人叹为观止。正如查慎行所评述的,这十句“节节变,声声换,无意不透,无意不灵”(《白香山诗评》)。

 如果按照一般的写法,描写一个音乐家的演奏,应是先写时间、地点、演奏的缘由,接着描述演奏时的高超技艺及其动人效果。这篇诗歌却不落窠臼,在对乐童的表演进行了一番渲染之后,却把手中之笔转向另一次表演,而乐童吹栗的惊人效果早已在前面提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再次刻画乐童的表演。这一次诗人并没用大量笔墨着力刻画演奏本身,而仅用“ 碎丝细竹徒纷纷”来衬托薛氏的“宫调一声雄出群”。众人的平庸,更加衬出神童的鹤立鸡群之势。

 诗人在对薛氏的演奏作了一句总结性评价后,不得不感叹这个方在稚齿的小童,取得的成就之大,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言语之中,充满了赞美、惜才之情。

拊石的引证解释拊石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歌舞的来源,在原始社会里,伴随着劳动就已经出现。歌舞的来源很早,在原始社会里伴随着劳动就已经出现了。它产生于劳动,反过来又为生产劳动服务。在古书《书经?舜典》里,有关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人们装成各种野兽样子,模仿着野兽的动作,做出各种舞姿,旁边有人敲着磬伴奏。

在《吕氏春秋?古乐》里还记有另一种情况,是拿着牛尾舞蹈,唱八段曲子。像这些,都是表现那时候的人在生活中,获得野兽后的喜悦的。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去打野兽,获得了胜利,人们借着歌舞,一方面想重新满足一下经过紧张劳动而终于获得胜利的愉快;一方面也是用它来鼓舞人们下一次打猎的情绪的。

到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以后,也就又有了反映这种农业生产劳动的歌舞。传说那时候伊耆氏的"蜡辞",是一边舞蹈,一边唱着说:"泥土回到原来的地方吧!水流到沟里去!不要再发生昆虫了草木生长在沼泽里!"

这种带有祷告性质的歌舞,反映了当时人对农业生产所抱的期望。可见,最初的歌舞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的特征十分明显。除去直接反映生产劳动的歌舞以外,那时还有表现战争生活的歌舞。比如有一种"干舞",就是拿着一种兵器?"干"来舞蹈,表演在战争中刺击动作的。

为了本部落的生存,也为了自卫,战争也是当时人在生活里不可避免的。表现战争的舞蹈,既有重新满足一下战争胜利愉快的意味,同时,它和训练人们的战斗能力,也有直接的关系。这些原始歌舞,不但它的舞姿是由生产劳动的动作,或战争动作逐渐变化出来的,就是舞蹈的节奏和音响的节奏,以至于歌的旋律,也都是从各种劳动的节奏中产生的。

从古代文物里,我们还可以看到,那时候的乐器"磬",就是用当时生产所用的石器工具变来的。"鼓"也是用打猎得的兽皮制成的。他们便用这些打击乐器来伴奏歌舞。由此更可看到,音乐、歌舞的产生与劳动的关系该是多么密切了。

由于古代人对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不能科学地理解,出现了神的观念。他们企图用各种办法去影响神,让自然不再发生灾害,让人们能减轻劳动,增加生产率,让人们的生命免受疾病或死亡的干扰,表现在歌舞方面,就出现了巫舞。"巫"就是好像那种能跳神的人,在当时男的叫"觋",女的叫做"巫"。

因为初民的歌舞曾经对人们起过减少疲劳,鼓舞情绪,和给人以愉快的作用(但初民对这种作用是不能理解的),他们便企图用这种东西去影响神。他们觉得歌舞这种难以理解的力量和作用,也一定能对神起作用,能让神来接受人们的要求,巫的出现,便是专门给神歌舞的人。初民们企图通过巫对神的歌舞,来控制各种自发的灾害。所以,这时的巫舞是作为全民性的仪式举行的。

正由于有了专管歌舞的巫经常来向神表演,这种巫舞比起原始的歌舞来,是又有了些提高的。这是原始社会歌舞发展的大致情况。到了进入奴隶社会,约殷商时代(公元前1766年~公元前1122年),随着阶级的出现,歌舞便也产生了变化。

初民们朴素的观念,这时已被奴隶主用来作为奴役人民的工具了。它让人们信天命,不要反抗,代表神的意志的巫觋,也从为全民服务变成了为奴隶主服务。据《商书》上记载说,当时叫做巫风的,是在宫室里尽情地舞蹈,尽兴地歌唱。可见巫舞已不是全民性的仪式了。它这时已跑到了大奴隶主的宫室里去,主要用来作为娱神(给奴隶主服务的神)和给奴隶主开心解闷的工具了。

在奴隶社会里,被剥削、被压迫的奴隶一直被奴隶主们看做是能说话的工具,他们很难有什么。产生于劳动人民的歌舞,这时几乎全被大小奴隶主们所篡夺和占有了。

这是奴隶社会歌舞的大致情况。进入封建社会,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得到部分的自由以后,歌舞在民间才又有所发展。但是,封建统治者承继了奴隶主的衣钵,无时不想把歌舞拿来服从他们的统治利益,为他们来使用。这样,歌舞就出现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歌舞,一条是民间人民自己的歌舞。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天下初定之后,更"制礼作乐"。在歌舞方面,制定了"文舞""武舞"两种。文舞是拿着羽毛舞蹈,武舞是拿着兵器舞蹈。此外,还有徒手的"人舞"和拿着牛尾舞蹈的"旄舞"等。文舞的节目有云门、咸池、大韶、大夏等;

武舞的节目有大濩、大武等。从内容上看,"云门"是歌颂皇帝的,"咸池"是歌颂帝尧的,"大韶"是歌颂帝舜的,"大夏"歌颂禹,"大濩"歌颂商汤,"大武"歌颂周武王。总之,都是歌颂统治者的"恩泽"及于万民,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不管是"文舞",还是"武舞",都是从传统的劳动人民的歌舞变化来的。他们把古代人表现生产劳动的歌舞变成了"文舞",把古代人表现战争生活的歌舞变成了"武舞"。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从劳动人民的创造中攫取来了以后加以变化的。

但是,当周朝的统治者根据古代歌舞制定了他们的歌舞的时候,民间却在传统歌舞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歌舞。我们从当时的民歌总集《诗经》里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比如在《陈风?宛丘》里,就有关于青年男女们拿着鹭鸶的羽毛,敲着鼓,奏着乐来舞蹈的描写。另外,也是在《陈风》里还有一首"东门之枌",是描写陈国青年们的歌舞盛会的。

在诗人的笔下,那种歌舞的情景十分幽美动人。许多青年男女就在这歌舞盛会上种下了爱情的,好像我们知道的少数民族的"跳月"一般。此后,在战国时的南方,楚国是民间歌舞最兴盛的地方。据说大诗人屈原就是依据当时民间的祭祀歌舞,写出了他有名的诗篇《九歌》的。在《九歌》里,有由巫(南方叫做"灵")装扮的各种自然之神:"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等。

在《招魂》这篇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舞队歌舞的情形:"?酒肴还未完,乐队已登场,敲编钟、按腰鼓,都是女娘行。一面奏乐,一面在歌唱,唱着'涉江菱',大伙齐帮腔。?绫罗的衣裳美好又大方。云鬓下垂,发辫长又长。八人成队队成双,样子都相像。长袖如竿舞郑舞,宛转相交抑且扬。大笙、大瑟和大鼓都像发了狂。"

唱的人唱着吴歌、蔡曲。看吧,那由十六人编成的女子舞队,长袖翩翩的姿态,和人们演奏敲击着笙、瑟、编钟、腰鼓、大鼓等乐器,情绪若狂的情景,是多么令人振奋啊!显然,这时的歌舞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的。

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把传统的人民歌舞改头换面地据为己有,称之为"雅乐",却对这种新兴的民间歌舞取排斥的态度,说它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是散乐,是俗乐。

孔老夫子说郑声如何如何不好,公开排斥,但是在私下里却很爱好。魏文侯说,听到雅乐就叫人困,看到民间歌舞就叫人忘了疲倦。可见连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民间歌舞的威力。这是两周到春秋战国(约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221年)的歌舞发展的大致情况。

《卿云歌》其歌词是什么含义?

拊石的引证解释是:⒈敲击石磬。引《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孔传:“石,罄也;拊,亦击也。”《陈书·徐陵传》:“虞夔拊石,晋旷调钟,未足颂此英声,无以宣其盛德者也。”宋王禹_《大阅赋》:“钧_锡宴,拊石鸣球。”⒉泛谓击石。引明刘基《苦斋记》:“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拊石的引证解释是:⒈敲击石磬。引《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孔传:“石,罄也;拊,亦击也。”《陈书·徐陵传》:“虞夔拊石,晋旷调钟,未足颂此英声,无以宣其盛德者也。”宋王禹_《大阅赋》:“钧_锡宴,拊石鸣球。”⒉泛谓击石。引明刘基《苦斋记》:“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拼音是:fǔshí。结构是:拊(左中右结构)石(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ㄈㄨˇㄕ_。

拊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敲击石磬。2.泛谓击石。

二、网络解释

拊石拊石,汉语词语,拼音是fǔshí,释义是敲击石磬。

关于拊石的诗句

拊石弄潺_鼓丝拊石拊石击磬作天钧

关于拊石的成语

擗踊拊心拊心泣血扼亢拊背扼吭拊背切齿拊心

关于拊石的词语

拊背_吭试金石拊膺顿足扼吭拊背切齿拊心拊髀雀跃拊心泣血擗踊拊心金石交石敢当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拊石的详细信息

《尚书·益稷》

分类: 休闲 >> 音乐

问题描述:

《卿云歌》其歌词是:“...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苌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蹇裳去之。” 翻译成现代汉语?

解析:

光阴荏苒,舜践帝位不知不觉已经二十二年。舜帝八十三岁时,两个妃子娥皇未育,而女英所生的儿子商均不肖,整日沉醉歌舞。经过长时间的考察,舜帝决定确定禹为帝位继承人。

这一天,祖庙里披红挂彩,气氛庄严而隆重。舜帝、禹、四岳、皋陶、伯夷、后稷以及群臣百官,济济一堂。乐官夔亮开嗓子发号施令:“乐师们啊,把玉馨敲响,让皮鼓共鸣,拨动你怀里的琴弦,吹响手里的笙、埙,让它们发出和声。放开你的歌喉,高声为舜帝的美德歌咏吧!”倾刻间,鼗鼓摇动,管乐弦乐齐鸣。乐工敲木兄,奏乐开始;乐工打敔,奏乐结束。

乐师们首先演奏歌颂黄帝的《云门大卷》,接着演奏歌颂尧帝之德的《咸池》。之后,开始演奏舜帝亲自创制的《萧韶》。演奏韶乐以笙为首,箫、埙为主,辅以琴、瑟等弦乐;打击乐以编钟为首,磬为主,辅以足鼓、健鼓、悬鼓等。笙代表国之东方,钟代表国之西方,警示万物生于东而成于西,东生而西成,天下太平,四海安定。

舞队最先表演的是干戚舞,舞者手执斧、盾,做着各种动作,变换着队列。接着是羽舞,舞者有的手执羽旄、有的手执羽扇,轻歌曼舞,舞姿翩翩。武舞、文舞均罢,艺人或扮作兽,或扮作鸟,随着优美的旋律和清脆的节奏,模仿着鸟兽的各种动作扑、翻、蹦、跃,踉跄起舞。太庙树林里的各种鸟兽或鸣或吼,兴奋激昂,随乐而歌而舞。

冥冥之中,黄帝、颛顼、帝尧的灵魂也似乎降临了。当《箫韶》的旋律反复变换演奏了九遍的时候,象征祥瑞的神鸟也飞来了,雌者为凤,雄者为凰,成双结对,朝仪于庭。

这时,夔兴奋地说道:“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夔说:啊呀,我双手敲打起清脆的石磬,奏起乐来,让百兽都跳起舞来,请众位官员也加入礼乐队伍,跳起和谐而融洽的舞来吧。

太庙里百兽率舞,凤凰来临,百官应和,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此情此景,使舜帝联想起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心甚欣慰。他环视众臣,随口作歌道:“敕天之命,维时维几。”稍停,又歌道:“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意思说奉上天之命来治民,要顺应时势,要重视细微的事端。大臣们乐意尽忠哪,天子我振作发奋哪,各项事业就都会兴旺发达哪。皋陶听舜帝兴奋地歌唱,忙向舜帝行跪拜大礼,代表群臣感谢天子英明,然后高声向大家说道:“让我们记住舜帝的话吧,君王带领大臣们振兴国家,开创未来,我等当恭谨从命,尽职尽责。”

正当酷暑天,晴空万里,气候闷热。兴奋中的群臣们汗如雨下。忽然间,电闪雷鸣,大雨骤降,大庙里清风徐来。舜帝感叹苍天感应,顺人之心,喜之过望,趁机宣布荐禹于天,

让禹摄行天子事。群臣拥戴。正如《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所记载的情景:“于是和气普应,庆云兴焉,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百官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 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群臣咸进顿道曰:‘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有光华,弘于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轻,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 手鼓之,轩手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于是八风循通,庆云丛聚,蟠龙奋迅于其藏,蛟鱼涌跃于其渊,龟鳖咸出其穴。”

这就是舜帝所作的《卿云歌》,前四句的意思是:绚丽缤纷的云霞哟,彩绸般布满天空。光芒万丈的日月啊,普照大地,一天一天没有穷尽。

一曲《卿云歌》昭示国家君臣团结,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舜典原文及翻译

《尚书·益稷》

原文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 洪水 滔天,浩浩怀 山 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 海 ,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 月 、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颺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 夜 頟頟,罔水行舟。朋*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

 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 鸟 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庶尹允谐,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通译

 舜帝说:“来吧,禹!你也发表高见吧。”禹拜谢说:“啊!君王,我说什么呢?我只想每天努力工作罢了。”皋陶说:“啊!究竟怎么样呢?”禹说:“大水弥漫接天,浩浩荡荡地包围了山顶,漫没了丘陵,老百姓沉没陷落在洪水里。我乘坐四种运载工具,沿着山路砍削树木作为路标,同伯益一起把新杀的 鸟 兽肉送给百姓们。我疏通了的河流,使它们流到四海,挖深疏通了田间的大水沟,使它们流进大河。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把百谷、鸟兽肉送给老百姓,让他们互通有无,调剂馀缺。于是,百姓们就安定下来了,各个诸侯国开始得到了治理。”

 皋陶说:“好啊!你的这番话真好啊。”

 禹说:“啊!舜帝。你要诚实地对待你的在位的大臣。”

 舜帝说:“是啊!”

 禹说:“要安静你的心意,考虑天下的安危。用正直的人做辅佐,只要你行动,天下就会大力响应。依靠有德的人指导接受上帝的命令,上天就会再三用休美赐予你。”

 舜帝说:“唉!靠大臣啊四邻啊!靠四邻啊大臣啊!”

 禹说:“对呀!”

 舜帝说:“大臣作我的股肱耳目。我想帮助百姓,你辅佐我。我想用力治理好四方,你帮助我。我想显示古人衣服上的图象,用日、月、星辰、山、龙、雉六种田形绘在上衣上;用虎、水草、火、白米、黑白相间的斧形 花 纹、黑青相间的“己”字 花 纹绣在下裳上。用五种颜料明显地做成五种色彩不同的衣服,你要做好。我要听六种乐律、五种声音、八类 乐器 的演奏,从声音的哀乐考察治乱,取舍各方的意见,你要听清,我有过失,你就我。你不要当面顺从,背后又去议论。要敬重左右辅弼的近臣!至于一些愚蠢而又 喜欢 谗毁、谄媚的人,如果不能明察做臣的道理,要用射侯之礼明确地教训他们,用鞭打警戒他们,用刑书记录他们的罪过,要让他们共同上进!任用官吏要根据他所进纳的言论,好的就称颂宣扬,正确的就进献上去以便用,否则就要惩罚他们。”

 禹说:“好啊!舜帝,普天之下,至于海内的众民,各国的众贤,都是您的臣子,您要善于举用他们。依据言论广泛地接纳他们,依据工作明确地考察他们,用车 马 衣服酬劳他们。这样,谁敢不让贤,谁敢不恭敬地接受您的命令?帝不善加分别,好的坏的混同不分,虽然天天进用人,也会劳而无功。

 “没有象丹朱那样傲慢的,只喜欢懒惰逸乐,只作戏谑,不论白天晚上都不停止。洪水已经退了,他还要乘 船 游玩,又成群地在家里*乱,因此不能继承尧的帝位。我为他的这些行为感到 悲伤 。我娶了涂山氏的女儿, 结婚 四天就治水去了。后来,启生下来呱呱地啼哭,我顾不上慈爱他,只忙于考虑治理水土的事。我重新划定了五种服役地带,一直到五千里远的地方。每一个州征集三万人,从到四海边境,每五个诸侯国设立一个长,各诸侯长领导治水工作。只有三苗顽抗,不肯接受工作任务,舜帝您要为这事忧虑啊!”

 舜帝说:“宣扬我们的德教,依时布置工役,三苗应该会顺从。皋陶正敬重那些顺从的,对违抗的,正示以刑杀的图象警戒他们,三苗的事应当会办好。”

 夔说:“敲起玉磬,打起搏拊,弹起琴瑟,唱起歌来吧。”先祖、先父的灵魂降临了,我们舜帝的宾客就位了,各个诸侯国君登上了庙堂互相揖让。庙堂下吹起管乐,打着小鼓,合乐敲着柷,止乐敲着敔,笙和大钟交替演奏,扮演飞禽走兽的舞队踏着节奏 跳舞 ,韶乐演奏了九次以后,扮演 凤凰 的舞队出来表演了。

 夔说:“唉!我轻敲重击着石磬,扮演百兽的舞队都跳起舞来,各位官长也合着乐曲一同跳起来吧!”

 帝因此作歌。说:“ 勤劳 天命,这样子就差不多了。”于是唱道:“大臣欢悦啊,君王奋发啊,百事发达啊!”

 皋陶跪拜叩头继续说:“要念念不忘啊!统率起兴办的 事业 ,慎守你的法度,要认真啊!经常考察你的成就,要认真啊!”于是继续作歌说:“君王英明啊!大臣贤良啊!诸事安康啊!”又继续作歌说:“君王琐碎啊!大臣懈怠啊!诸事荒废啊!”

舜帝拜谢说:“对啊!我们去认真干吧!”

学究

大禹治水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从而得到舜帝的看重,希望大禹能够继承帝位,于是有了照片如何管理国家的对话。天下分四海,各州设立州长,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使华夏古国有了基本的雏形。

? 文章说到要以善为上,形成上下统一的为民思想,也告知不能像丹朱那样只顾享乐,要为百姓着想,就要放弃小我,形成大我,建立礼乐制度,统一上下的思想,才能国泰民安。这就是古代三黄五帝提出的民本思想。只有君明臣贤,就能长治久安。

这篇文章并没有太多的深刻道理,透析出一个基本的概念,也就是在位者要以大众为中心,才是正道。

《尚书·虞书·舜典》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译文:虞舜出身寒微,尧帝听说他聪慧、明事理,贤能有才干,将舜立为储君,准备将天下共主之位禅让给舜,舜也通过尧帝长时间的考验。史官作了《舜典》记录了舜帝继位前后的事迹。)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译文:用古人评价帝王的标准来评价舜帝,舜帝名叫重华,继位前舜帝是尧帝的得力助手,舜帝智虑高深、道德高尚,谦逊诚信,高尚的道德品质远近闻名,尧帝就将虞舜当做继承人来培养。舜能谨小慎微的处理各种人伦关系,舜能把复杂的家庭人伦关系处理的很好。)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译文:在处理政务和百官的关系时,舜帝也能处理的井井有条;接待天下诸侯、宾客时,诸侯、宾客都对他肃然起敬;舜帝在管理山泽时进入大山,遇到狂风暴雨也不会迷路。)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dǐ )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

(译文:尧帝很高兴对舜说:“舜啊!多年来我询问了你治理天下的方法,考察了你的言行,我认为你可以成就一番功业,考察你好多年了,你可以继承我天下共主的位子了。”舜认为自己德行还不够,认为天下共主之位应该让给有德的人,不肯继承帝位。)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 译文:最终舜帝还是接受了帝位,在正月初一,舜在尧帝的太庙接受了禅让的册命。舜继位后,舜帝观测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列出了七项政事。)

肆类于上帝,禋(yīn)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译文:之后舜帝举行祭天大典,向天帝汇报继承帝位的事,祭祀了天地四时(天、地、春、夏、秋、冬称六宗),祭遥了名山大川,祭祀了群神。)

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 译文:舜帝还聚敛了诸侯们象征祥瑞的玉符,舜帝选择吉日,召见四方诸侯,将象征祥瑞的玉符颁发给各诸侯国国君。)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 译文:这一年的二月,舜出巡视察东部邦国,行至泰山时,舜帝以柴祀之礼祭祀泰山。在泰山之上,舜帝按尊卑排序遥祭了名山大川。)

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

( 译文:然后舜帝接受了东方邦国诸侯的朝见。舜帝还向东方各邦国颁布统一了历法确定了四季时间,还颁布统一了东方各邦国的音律、度、量、衡等。 制定了公侯伯子男朝聘的礼节、规定诸侯朝见天子时应该准备五种玉符和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绸、卿大夫朝见天子时应该准备祭祀用的活羊羔、活雁、士人朝见天子时应该准备祭祀用的死野鸡。而五种玉符,在诸侯朝见天子完毕后,天子仍然将玉符归还给诸侯。)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译文:这一年的五月,舜帝到南方巡视南方诸邦国,舜帝到达衡山,举行了和祭祀泰山一样的祭礼祭祀了衡山。同年八月,舜帝到西部巡视西方诸邦国,在华山举行了和泰山一样的祭礼祭祀华山。)

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

(? 译文:同年十一月初一,舜到北方巡视北方诸多邦国,行至恒山,同样以祭祀华山的祭礼祭祀了恒山。巡视结束后舜帝回到国都,舜帝来到太庙祭祀(即尧帝祖先庙),用一头公牛作为祭品。)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译文:舜帝规定天子每五年巡视一次天下,各邦国的诸侯在天子祭祀四岳(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时朝见天子。这时各地方诸侯向天子汇报自己治理地方的得失功过;天子可以通过诸侯们的汇报,考察诸侯们治理地方的得失,天子将车马衣服赐予那些有功的诸侯。)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 译文:舜帝划分了行政区域,舜帝将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在十二州的名山上设立祭坛用于祭祀,舜帝还下令疏通了部分河道。)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 译文:舜帝制定了律法,舜帝命人将五种刑罚刻画在青铜器上让人们知道刑罚的残忍。然后舜帝规定用流放的办法宽恕犯了五刑的罪人,用鞭刑作为处理官吏犯罪的刑罚,用扑刑作为处理违反教化的刑罚,获刑后可以用钱财赎罪。)

眚(shěng)灾肆赦,怙(hù)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 译文:因过失犯罪的,可以缓刑也可以赦免;屡教不改的,就可以施以肉刑或者。舜帝也下令,使用刑罚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译文:舜帝将共工氏首领穷奇流放到幽州,将三苗部首领之一的驩兜流放到崇山,将三苗部驱逐到三危,将鲧处死于羽山,舜帝用强硬手段处理了四恶之后,天下诸侯都心悦诚服。)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译文:舜尧帝二十八年后,尧帝去世。尧帝的去世让天下百姓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悲痛,三年间,全国上下停止了所以活动。)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

(译文:舜帝在服丧期满后正月的一个吉日,舜帝来到文祖庙,与四岳商量政事,舜帝决定打开明堂四门,已达到广开言路,广泛吸收意见的目的。“天下十二州的君长们!”)

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译文:舜帝说:“衣食是百姓安居的根本,所以农业生产必须顺时而行!你们要安抚远方的邦国,同时也要安抚邻近的邦国,信任仁厚的人,疏远邪佞的人,这样,即使是偏远地区的蛮夷都会顺服的。”)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惠畴?”

( 译文:舜帝说:“四岳啊!有谁能发扬光大尧帝的事业,领导百官辅佐我处理政,还能遵循治国之道呢?”)

佥曰:“伯禹作司空。”

(? 译文:群臣都说:“伯禹可以担任司空。”)

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

( 译文:舜帝说:“好吧!禹,你治理了水患,现在有新的使命一定要勤勉努力啊!”)

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

(?译文:禹跪拜叩谢后,将管理百官的司空之职谦让给稷(周的先祖)、契(商的先祖)和皋陶。)

帝曰:“俞,汝往哉!”

(? 译文:舜帝说:“好啦禹你就不要谦让,还是你去担任司空吧!”)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译文:舜帝说:“弃(即后稷)啊,现在黎民百姓还在忍饥挨饿,我任命你担任主持农业生产的后稷这一官职,教授黎民百姓播种各种粮食谷物吧!”)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译文:舜帝说:“契啊,现在的社会,百姓家庭不和睦,百姓家庭五常道德不顺。我认命你为司徒,你要向黎民百姓宣扬五常教育教化百姓,施行教化时一定要宽厚。”)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译文:舜帝说:“皋陶啊,现在外有蛮族侵扰,内有盗贼作乱,可谓是内忧外患。我认命你为狱官之长吧,五刑各有等级,你可以按照实际的情况去运用,你可以根据罪犯身份的不同来选择在野外、市、朝三处任意一处执行刑罚。如果罪犯要流放的,你可以按照他们的罪行合理的安排他们流放的地方。你一定要做到明察公允!”)

帝曰:“畴若予工?”

(? 译文:舜帝说:“有谁能担任掌管百工的公共呢?”)

佥曰:“垂哉!”

(?译文:群臣都说:“垂可以胜任!”)

帝曰:“俞,咨!垂,汝共工。”

(?译文:舜帝说:“好吧!垂,我任命你为公共(官职名称)掌管百工!”)

垂拜稽首,让于殳(shū)斨(qiāng)暨伯与。”

(?译文:垂跪拜叩头后,将百工之长的位子谦让给让给殳斨和伯与。)

帝曰:“俞,往哉!汝谐。”

(? 译文:舜帝说:“好啦,你就不要在谦让了!你与他们一起出任共工一职吧!”)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译文:舜帝说:“谁能胜任管理山泽草木和驯化鸟兽之官呢?”)

佥曰:“益哉!”

(? 译文:群臣都说:“益能胜任!”)

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

(? 译文:舜帝说:“好吧!益,我任命你担任主管山泽和驯化鸟兽的虞官。”)

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

(?译文:益跪拜叩头后,将虞官一职谦让给朱虎和熊罴。)

帝曰:“俞,往哉!汝谐。”

(译文:舜帝说:“好啦,都不要谦让了!你同他们一起担任虞官一职吧!”)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译文:舜帝说:“四岳啊,有谁能担任主持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的三礼的官职呢?”)

佥曰:“伯夷!”

(?译文:群臣都说说:“伯夷可以担任!”)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 译文:舜帝说:“好啊!伯夷我任命你担任掌管祭祀的礼官吧。你要恭敬谨慎,还要正直、清明。”)

伯拜稽首,让于夔、龙。

(?译文:伯夷跪拜叩头后,将秩宗之位让给夔和龙。)

帝曰:“俞,往,钦哉!”

(?译文:舜帝说:“好啦你就不要谦让了就你来担任秩宗一职,去吧!”)

帝曰:“夔(kuí)!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译文:舜帝说:“夔!我任命你为乐官之首主持乐官的工作,你要教导年轻人,让他们正直温和,宽大坚栗,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 译文: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字,歌是唱出来的语言,五声是根据音律而制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不同乐器的声音可以和谐演奏,不使它们乱了次序,如此,即便天地之人听到也会感到和谐、愉悦的。”)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译文:夔说:“让我们敲着石磬,奏起乐来,让飞禽走兽都跳起舞蹈来吧!”)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联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译文:舜帝说:“龙!我非常讨厌谄媚的言论和贪残的行为,这些行为会使我的黎民百姓惊恐。我任命你为纳言,负责传达我的命令,转告进谏我的意见,你所传达和转告的必须真实可靠!”)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译文:舜帝说:“我任命你们二十二人各司其职,要谨慎的履行你们的职责,你们要想着辅佐我完成顺应天意的事业,创立丰功伟绩。”)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 译文:舜帝每三年考察一次重要官员的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无能的官员,提拔贤明能干的官员,于是诸多工作都开展的非常成功。舜帝还将三苗部分化瓦解。舜三十岁时被尧帝征召立为储君,在储君的位置上干了二十年,在帝位五十年,舜帝在巡狩南方时病逝。)

帝厘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 gǎo yù )。

(?译文:舜帝在位期间,测量了国家的疆域,并将各地的物产分门别类,规范了赋税制度。舜帝还指导创作了《汩作》、《九共》九篇、《槀饫》等舞乐,作为祭祀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