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的意思,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7-25 0
  1. 左宗棠不安好心写信劝称帝!曾国藩改信中「一字」躲过一劫
  2. 曾国藩为何至死不反满清?!
  3. 曾国藩在功成名就后,为何要主动交出兵权?
  4. 曾国藩有四次称帝机会为何拒绝,心中的坚持与境界是什么?
  5. 即将平定“太平天国叛乱”的曾国藩,面对好友部将“三次经典劝进称王”,如何反应?
  6. 李秀成最后叛变革命了吗?
  7. 看过李秀成自述的人请评价一下忠王的文

由李秀成被俘经过和自述所给予的评价

曾国荃非常痛恨李秀成死守天京城,让他费了那

么大的力气,伤透了脑筋,吃够了苦头,才能把天京

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的意思,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攻下.这次李秀成被俘,曾国荃为解心头之气,

处罚李秀成.他要用尖刀和针锥狠刺,然后用刀一小

块,一小块地把李秀成的肉割下来,慢慢地把他折磨

死.

当他命人把李秀成带上来时,拿起针锥,像疯狗

一样冲向被五花大绑的李秀成,在他身上一阵猛刺,

一时流血简直像喷泉一样直向外飞溅,洒了一地!曾

国荃还不解恨,又喝令刽子手把李秀成的肉一片一片

地细割下来,李秀成满身血肉模糊,成了一块红通通,

血淋淋的肉团.但李秀成并没有被这酷刑吓倒,相反,

他挺起胸膛,威风凛凛地大喝曾国荃 :"曾国荃!交

战双方,各将士都为各方之主而战,你生什么气 而

且,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被你捉拿,也只是偶然的,

你就高兴得发了疯,你不觉得这有损曾家的大义吗 "

过了三天,曾国荃差人做了一个木笼,把李秀成

装在里面.1864年7月28日,曾国藩从安庆赶

到天京,亲自审问李秀成.后来他经过深谋远虑,决

定就在南京杀死李秀成,以免夜长梦多,但他却狡猾

地叫李秀成写一个供述,以便杀了他以后向朝廷有个

交代.

李秀成当时有两种打算,一种是当敌人用刀锥加

害于自己时,就慷慨壮烈地牺牲;另一种是,当敌人

放下刀俎时,就暗中跟随他们走一段路,伺机东山再

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秀成深谙其中

真意.

所以,曾国藩叫他写供述,李秀成就认为这是他

实行第二选择的好机会.他忍耐,迁就于曾国藩,从

见曾国藩第二天就开始写自述,用委婉,曲折,甚至

巴结曾国藩的语气进行他的秘密.在炎热的夏天,

囚笼之中,为达到他的目的,李秀成争取时间拚命地

挥写,以每天七千字的惊人速度,去赶写这一部自述.

李秀成在写自述的第五天,曾国藩就与心腹赵烈

文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与商议,最后一致以李秀成"狡

猾多端"为借口,下决心把他.

在李秀成写自述的第八天,曾国藩又亲自和李秀

成谈了一次话.李秀成在谈话中,借机劝曾国藩称帝

反清.曾国藩当时确有称帝之心,但他的顾虑太多,

并没有纳李秀成的劝告.而在第二天下午,李秀成

还在赶写自述时,就把他拉出来杀了.李秀成在赴刑

场时,神色镇定自若,微笑着踏上刑场,并吟诗作词

十句,表现出他视死如归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李秀成自幼就受到忠,孝的教育,是个孝子,极

孝顺他的母亲,每次有重大事情出去或出差在外,

凡是有可能,必定先辞别他的母亲.

再者,他出生雇农,久经革命锻炼.他一生忠心

耿耿,尽了他的"愚忠"之心.尤其是他没听取李世

贤兵谏他不要入天京城,而去天京哭着谏天王不要守

天京,弃城突围,天王不听.李秀成见天朝已无多大

希望了,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叫天王给他赐死,以

免日后落在清兵的手中.

当天京失陷时,他甚至连家中的老母都没去救,

而先将幼天王解救突围,足见其忠大过孝.而且在关

键时刻,将自己的战马让给幼天王,结果自己落了难.

还有在荒山逃难时,当地百姓叫他剃头避难,他硬是

不肯,严正表示 :"即使不幸落在敌人手里,也不过

是死罢了 ."从这一切事实中可见,在他的思想上,

是早已有献身革命事业的准备了.

早在他被俘虏受刑的当天晚上,曾国藩的心腹赵

烈文,劝李秀成投降时,李秀成表示 :"朋友之义,

不能逾越,更何况受其爵位 ."赵烈文又问他 :"现

在天京已经陷落,天下就要太平了,你以后有什么打

算 "" 死罢 !"但他还有后文 ,"顾虑到长江沿岸

都有原来的部将,能让我写信把他们遣散,以免彼此

再战,生灵涂炭,就已死而无憾了 ."从中可以看出,

他为能保存革命力量,做任何牺牲都无所谓!

李秀成在表现出他的坚定不移的革命立场的同时,

也有自己的打算.李秀成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有他自

己的看法.他认为,太平天国的前途还很有希望,军

事力量还很雄厚 ,广大人民还在拥护太平天国; 而

且清朝统治者内部,清朝与外国侵略者之间,都存在

着尖锐的矛盾,他们的联合只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即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但他们的各自利益却不相同;再

者,现在幼天王已经脱险,太平天国几十万大军都在

长江两岸,问题只在于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领导者

来统领,就可以复兴太平天国,而他自己正是合适的

人选.另一方面,李秀成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面,就已

深深地受到《东周列国志》 ,《三国演义》中叙述的

"勾践灭吴","姜维伪降"等历史故事的影响 . 现

在国破被俘,自己又是太平天国的军师,军队的最高

统帅,复兴太平天国已是责无旁贷了.所以,他决定

在敌人用武力时,自己就慷慨就义;当敌人用文的时,

只要有一线生机,即使忍辱负重,也要坚挺下去.

因此,在他写自述第八天熄灯之后,乘着曾国藩

又过来和他谈话之机,劝曾国藩称帝,自己降曾国

藩,以苟且偷生,伺机重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当时

曾国藩掌握湘军,占有长江中下游广大地盘,湖南,

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到处都是他的士兵和战船.

而这些富庶的产粮省份的粮食和税银则源源不断地输

入他的金库.这强大的军事,物质的实力,曾几度使

清皇朝极怕曾国藩推翻他们的统治地位;并且,曾国

藩的党羽,亲信也企图拥他做皇帝,借机捞到好处.

当湘军攻下安庆时,曾国藩的心腹大将彭玉麟就试探

曾国藩说 :"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清

朝野史大观》第八卷.)曾国藩在他老家湘乡建书屋,

工匠做的上梁文就颂祝道 :"两江总督太细哩,要到

南京做皇帝 ."而曾国藩本人,则表示他自己不听李

秀成的劝告的原因不是"不敢 ", 而是"不肯".这

也说明了李秀成的并不算幻想.但是,曾国藩向

来是个老奸巨滑的傀儡,考虑问题很多,又有

太多的顾虑,他和心腹赵烈文通过对李秀成的谈话和

观察他在过去的一切活动,两人一致认为李秀成狡猾

多端,阴谋诡计最多,所以曾国藩非但没有中计,反

而看穿了李秀成的如意算盘,决定趁早把李秀成解决

了,以免发生意外(如果把李秀成押解北京 ,不免在

途中遭到太平军的劫逃).

就在8月7日下午,当李秀成还在忙着写自述时,

曾国藩就派人通知他,当晚就要把他处死.李秀成仍

在写自述,一听到这件事,就停笔震惊了好一阵子,

知道自己全部的心思都白费了.镇静之后,他倒心平

如镜地准备去死,因为他已竭尽全力了.到晚上赴刑

场的时候,他仍"谈笑自若 ",像没事儿一样.行刑

前,他作词十句,词中叙述了他的忠诚之情,同时也

有称赞和感恩曾国藩的语意,这很大可能是李秀成的

另一目的,因为他在狱中,曾国藩来谈时,李秀成曾

向他提出三个条件,其中就有不要追杀太平军余部,

把他们遣散就够了.通过这最后歌颂曾国藩,就是防

止他改变对自己的许诺,以保存太平军的实力,这充

分体现了李秀成自始至终一直是对太平天国忠心耿耿

的.

李秀成被捕后,死前最大的遗产就是他的供述,

即《李秀成自述》。《自述》内容详尽 、 条理清楚。

文中内容几乎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过程。不仅包

括他所参加和组织的战事和其他,而且也记载了

一些由他作为旁观者的战事。但由于他作为太平天国

后期的主要将领,所以在这期间他所指挥的战事几乎

都是太平天国的重要战争。比如二破江北大营,三河

战役,二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常,第一次进攻上海,

第二次西征,进军浙江,第二次进攻上海,率军回救

天京(后期),苏州保卫战,天京保卫战等。

正因为他是参加者、领导组织者,他的记叙更具

真实性、可靠性。这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一份

朴实的礼物,弥补了太平天国史中的许多漏洞,减少

了研究中的许多弯路。

遗憾的是,李秀成在写自述时并没有查阅任何资

料,更没有时间进行详尽的思考,只是在自己的记忆

中,把一件一件事回忆出来。对于以前整天在戎马上

生活的他,不免遗忘某些细节,特别是一些日期,只

能有个大概的印象。所以书中某些地方的差错是不可

避免的。

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李秀成写《自述》所处的特

殊环境和他本人另有谋算,除了上述的记忆错误外,

还有些有意的歪曲和隐瞒。比如,他断定幼天王死在

乱军中,以消除曾国藩的疑心,不再追击幼天王,以

及有意讨好曾国藩,以期有朝一日能复兴太平天国等。

最为可惜的是 ,《李秀成自述》并没有完整地保留下

来,而被曾国藩作了删改,最后部分被曾国藩撕毁,

以至于某些史实的遗失和某些事实受到歪曲。如曾国

藩将《李秀成自述》原稿中“将原文盖印”真迹的涂

改和将天朝十误中的第十误全部涂改为“误不应专保

天京,扯动各处兵马 。”显然,这是曾国藩为了显耀

自己功劳的“杰作”。

尽管如此 ,《自述》原稿的大部分内容毕竟保留

下来。在近一个世纪后,曾国藩的曾孙在社会舆论的

压力下,终于于1963年在台湾影印公布。经过各

史学专家,特别是太平天国史学专家罗尔纲先生从影

印本的字迹、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翔实的考

证,证实是李秀成的真迹。

对于李秀成的评价,向来贬褒不一。笔者认为,

李秀成的一生功过皆有,而且功超于过。李秀成从青

年参加太平天国运动,从士兵到大将,到统帅,无不

表现出他的忠诚、勇敢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屡次战

斗中, 立下汗马功劳。 他领导的军队被英国人呤称

为“常胜军 ”,成为后期太平军的精华和天朝的支柱。

如果没有他这样的将才,能有这样的勇兵吗?

虽然他在用兵上有时不顾大局,偏于自私,但相

对于他的功劳来说,是次要的。如果说他被俘后在狱

中“变节”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那么,这丝毫不

会影响他的功劳。因为,即使他不“变节 ”,就能使

太平天国运动复兴吗?当然不会。毕竟他是坐在笼中

的人,一切最多只能是异想天开了。不过,从中国传

统的人格上来说,这种“变节”确实有碍于他的英雄

气概,给他自己脸上涂了黑。但其实这也只是鹦鹉学

舌,从小就开始对他影响的《东周列国志》, 在他死

前仍发生作用,可以说他的“变节”是因为《越王勾

践灭吴》陶冶所致。换个角度说,他的“变节”是他

的一种计谋,如果他能获得成功,苟且活着,那他将

寻找机会复兴太平天国,这也正表明了他的忠诚,为

太平天国事业殚精竭虑,费尽心机。

如果从长远的历史来看,李秀成的自述是一部很

好的太平天国战争史,并且,他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

的经验教训。摘其原文如下:

“计开天朝之失误有十: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

之大误。

二、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

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

三、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

林凤祥,封燕王秦日纲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

败回。

四、误不应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章在湘潭

全军败尽。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疑忌,翼起猜心,将

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

六、误主不信外臣,用其长兄次兄为辅,此人未

有才情,不能保国而误。

七、误王不问政事。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九、误国不用贤才。

十、误立政无章。误国误命者,因十误之由而起,

而性命无涯 。”(选自《李秀成自述》。)

虽然他总结这十误(共有十一项)具有局限性,但

他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内总结出来,已着实不易,因为

任何事务都有个完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所需的是时

间,而李秀成正是缺乏这个,因此,对于他的局限性

是可以谅解的。但是他在总结中忽略了二次西征的失

败,正表明了他的具有自私性,这与他出身于农民,

及其所具有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总之,李秀成的一生辉煌的成就使他成为战场上

的英雄,同时,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使人们也看

到他只是一个朴质、活灵灵的人,任何英雄只是一个

人,而不是神或上帝的创造物。让我们历史地、中肯

地评价他的一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的来说,李秀成也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物,他

的英名将永垂史册!

左宗棠不安好心写信劝称帝!曾国藩改信中「一字」躲过一劫

现在在一些显贵富有阶级,传播着这么一句话,“做人要学曾国藩,干事要学胡雪岩。”关于曾国藩的册本不可偻指算,多数人从各个角度解读这团体。不外笔者今日要给各人引见的牛人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呢?

纵观曾国藩的终身,他和反抗太平天国叛逆是永久也分不开的。太平天国从金田叛逆到建都南京,清的八旗军、绿营兵等在凑合太平军的进程中进节节败退。清廷摇摇欲坠,统治根底行将被推翻,这为曾国藩的湘给了时机。咸丰三年,曾国藩在故乡为母亲守丧的同时,依托师徒、亲人等庞大的干系,字故乡创立了一支处所团练,这就是厥后赫赫有名的湘军。

湘军在与太平军的交战中,一步步生长起来,作为创始者曾国藩也一步登天。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曾国藩的湘军终究攻破了南京,此时的湘军数目达到了惊人的30万之巨,占有了中国的残山剩水。同时,曾国藩已成为满清入关以后汉族官员中的最大官员了。

曾国藩的权力越来越大,而清廷却每况愈下,曾国藩心中罕见没有设法吗?曾国藩没有称帝之心,可跟他诞生入死的兄弟和手下等人却有着设法。这内部最被人谁知的就是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曾对曾国藩表达了期望哥哥能称帝的心迹,事先曾国荃曾这么奉劝,

“年老你是两江总督,加上加上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骆秉章,江苏总督李鸿章三个现任总督,另有五个现任巡抚满是湘军嫡派。年老手里握着20万湘军精兵,再遣李秀成收纳10万太平军降兵,这么30万精锐之师,便可攻破京师,规复汉家山河,年老将成为一代帝王。”

除去曾国荃间接奉劝曾国藩称帝外,另有许多湘军将领期望他自主为帝。曾国藩寿诞那天,时任湖北巡抚胡林翼来贺,扳谈间誊写一纸条,上书“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故意乎?”听说曾国藩看了这张字条以后,惊慌不已,背后将纸条撕个破坏。

左宗棠也曾有奉劝曾国藩称帝的故事,曾相赠一副春联,“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看到以后,随行将“似”字改成“未”字,退回。别的,安徽巡抚彭玉麟送密信称“东南半壁无主,教师岂故意乎?”

以上共四次拥护曾国藩称帝,后果都被曾国藩逐个回绝。面临云云多人奉劝本人,曾国藩则写了一副春联“倚天照海花多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他这是坦率地表达了本人不愿意自主称帝。

现在我们再回忆这段史书,如当你拥兵30万的曾国藩要称帝,那末清代史书极可能就此改写,但是史书没有如。

曾国藩为何至死不反满清?!

在晚清时代,曾国藩绝对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也可说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特别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拥兵百万掌管江苏、江西、安徽和浙江四省军政大权。以他当时的实力,加上清朝的***,要发动兵变称帝也不是件难事!据说当时左宗棠不怀好意的写了一封信劝曾国藩称帝,曾国藩只改了信中「一字」,当场回绝,而这一字改的之妙,也令后人激赏!

曾国藩(1811年~1872)为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先不说曾国藩内心是否真的想称帝,还是害怕称帝失败后遗臭万年,在他人生巅峰之时,的确有多人劝说曾国藩称帝;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时,李元度曾暗中劝说曾国藩称帝,曾国藩听后,非常愤怒的说道:「你们只知道把我往荆棘里面推,来换取自己的功名利禄。」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在攻打太平军队的过程中,曾率领众将士走进曾国藩的军营,一齐跪下,就如陈桥兵变的喻意,暗示曾国藩称帝,曾国藩只留下了一句:「以后谁敢再提此事,军法处置」;湖北巡抚胡林翼更是在曾国藩生日时送去密信,上面写道:「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曾国藩仍不为所动。

然而最经典的莫过于左宗棠写给曾国藩的信,其实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并不好,但攻入天京的两年前,时任江浙巡抚的左宗棠请胡林翼转交曾国藩密信一封,内容是「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看了之后,淡然一笑,提笔将「似」改成了「未」字;「似可问焉」改成了「未可问焉」,虽只改了一个字,但意思早已天壤之别。然后请胡林翼将密信转交给左宗棠,左宗棠看罢冷笑一声,将密信烧了。曾国藩果然是才思敏捷,这封信不知左宗棠是安什么心,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曾国藩并不想称帝,而是想安稳做个晚清中兴名臣。

曾国藩在功成名就后,为何要主动交出兵权?

“曾国藩,你为何不反了满清,凭你的实力大有可能啊,如果成功了,八国联军也不敢来啊,历史也将改写。”

最近,听到一些历史迷有这样的见解,那么,我们叩问历史,为什么曾国藩至死都没有扯起反清的大旗呢?

我们先看看当时曾国藩的实力。

一,军事实力。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兵力在40万以上,占清军总兵力的50%以上。湘军的战斗力也远远胜过八旗军,清朝晚期的八旗军已经是一群废物,十个也顶不了一个湘军。

二,财政实力。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掌握着湖北、湖南、安微三省赋税,财力雄厚。

三,人才实力。

曾国藩的湘军里, 几乎囊括了晚清所有著名将领 。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

全国各地优秀人才都投到曾国藩麾下,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如李善兰、徐寿、容闳等),当时他的 幕僚多达三四百人 。

曾国藩手下当时有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曾国葆、曾国华、江忠源、江忠济、胡林翼、杨岳斌、刘长佑、李续宜、刘蓉、程学启(太平军降将)、丁汝昌(太平军降将)、蒋益沣、刘檡昭、刘锦棠、王錱、孙开华、塔齐布等名将。可谓 精英云集,阵容强大 。

当时的湘军,从上到下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命令。剿灭太平天国后,如果他一声号令灭大清,貌似是轻而易举。

当九弟曾国荃攻到天京城下,包括曾国藩在内的所有有识之士都知道一个事实—— 太平天国要完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仗打完了,弟兄们何去何从?曾国荃在问,左宗棠在问,胡林翼在问,彭玉麟在问,三十万湘军将士在问,包括曾国藩自己,也在自问,于是晚清政界一股暗流开始涌动。

曾,左,胡,彭四人被后人称作“晚清中兴四名臣”,面对这个问题,后三人均对曾国藩做出了试探——一句话,干不干?

首先是左宗棠, 略微了解近现代史的人,对于左宗棠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老哥考场运气不好,读书做学问倒是不如曾国藩,但他偏偏不服,还自比诸葛亮。

这曾国藩明摆的比自己笨嘛,凭啥他能***厚禄,老子四十了还勉强考个进士,给人县官当师爷啊!

天天叫着,老子不服!老子不服!还老说“既生瑜,何生亮”这种话。

所以他总是跟曾国藩过不去,而曾国藩口才不如他,吵起架来总是要落下风,所以曾国藩对左宗棠也每以克星视之。

别看他嚣张,人家干仗骂人那还真是一把好手,收复新疆那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后来有这样一句话:

“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现在这个克星居然派人送了一封密信给自己,信的内容是用鹤顶格题神鼎山联: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尤其是下联这句“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一见,可谓触目惊心。因为问鼎就是问鼎中原、问鼎天下的意思。

好家伙,这左宗棠的意思很明白啊———

怎么样,老大,天下大势已明,眼见太平军撑不了多久了,咱要做长远打算啊,想不想反了满清,夺了天下?!

别看我老左平常喜欢跟你较劲,但你要反,我还是会唯你马首是瞻,还是把你当大哥!

据说曾国藩看完密信后,面色沉重,沉吟半晌不语。后来过了很久,才拿起笔来在这八个大字上改了一个字,然后又转给了左宗棠。

据说左宗棠看了曾国藩的回复后,冷笑一声,什么也没说,把这封只改了一个字的密信放火上烧了。

那么,曾国藩到底改了哪一个字呢?是那个“似”字,他把“似”字改成了“未”字,于是这句话就成了———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意思也很明确: 兄弟,我不当老大很多年!不要迷恋哥,哥也只是个传说!这种造反的事儿,咱是坚决不做的!

其次是胡林翼。 左宗棠的密信是经胡林翼转交的,他在转还这封信的时候,还附有自己的一句话。

叫: “一似一未,我何词费!”

说明他和左宗棠一样,也想劝曾国藩造反,可见了曾国藩改字表明不反的心迹后,也颓然无话可说。

但即使无话可说,胡林翼还不死心,他后来专门写了封密信给曾国藩,信中只有一句话: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意思是说,就算不取天下,至少我们湘军可以独占东南,划江而治,只要你曾公有意,湘军上下,莫不舍生相从!可曾国藩还是不为所动。

此后不久,曾国藩手下水师主帅彭玉麟也派人给曾国藩送来密信,说:

“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只把胡林翼的话改了两个字,可见左、胡、彭之间都是有默契的,那还是让曾国藩造反。

因为趋势很明朗,胡、彭的意思是打下天京之后,就算不趁势打过长江打到北京去,依我们的实力,占据东南半壁江山,清廷拿我们也是没办法的。

曾国藩接到彭玉麟的劝反信时,正在自己的帅船上,据当时在身边的亲信内巡抚官倪人垲回忆说,曾国藩当时看完信后,连连说:

“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的字)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

说罢,把信揉啊揉啊,一张口,塞嘴里嚼烂掉,当时就把这封劝反信吞下去了。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管你是兄弟还是战友,再怎么试,再怎么劝,我老曾就是不反,坚决不反!

我想,不反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想反,这是曾国藩的性格决定的。

曾国藩是传统的儒家***,儒家强调了忠君思想。曾国藩长期受儒家教育影响,自身很难做出造反的事情。

曾国藩一生奉行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忠君”思想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他根本就没有造反之心。

二,不能反,湘军的组成部分就有问题。

湘军内部的将领并不全都是南方人,也有一些是清廷派来的满族将领。换句话说,清廷对曾国藩并不完全信任,因此派来很多人来牵制。

从太平天国初期,湘军便开始与其反复死磕。打了10多年的仗,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

在此之后,湘军官兵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出于当时官兵的传统心思,这些官兵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带着这些金银财宝,会湖南老家盖房子买地,做一个富家翁。

如果曾国藩在这个时候要求官兵们继续打仗,而且是和清朝军队作战,湘军存在哗变的可能。

三,没机会,早有防备了。

曾国藩没有反清之心,出于民族以及政治方面的原因,清朝却对他加倍小心。

当时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欣商议了多次,对曾国藩的湘军百般警惕。

它们也担心平定了太平天国以后,曾国藩会不会割据一方。因此,清朝保留了对军队的最后一点控制力。

虽然湘军是曾国藩一手组建的,但是这支军队也需要朝廷提供后勤补给。即使在战争的末期也不例外,清廷这么做就是为了以防不测。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湘军有异常情况,清廷肯定会切断对湘军的后勤补给。而且在曾国藩的湘军围攻南京时,北方的清军各部也做好了准备,清廷做出了一切准备。一旦曾国藩真的有什么动作,清廷在软硬都有应对之策。

四,不敢反,说的是当时的形势。

对付太平军的队伍并不仅仅只有湘军,还包括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如果曾国藩有不臣之心,首先需要联合李鸿章和左宗棠。

问题是这三个人可不是当年的三藩,他们三个人之间矛盾重重。如果曾国藩真的有那个心思,他首先就会遭到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夹击。尤其是左宗棠,这位大神级人物一直看不上曾国藩。

五,反不了,反旗都树不起来。

曾国藩建立湘军的初期,就强调自己组建湘军的原则是拥戴皇帝、维护华夏传统。在曾国藩看来是太平天国搞乱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明,自己平定了太平天国,那自然就万事大吉。

剿灭太平天国后,立刻把湘军拆散,在大量裁减湘军的同时,分解曾国藩兵权,李鸿章、左宗棠自立了门户,湘军这块铁板被清廷打破,曾国藩即使有反心也反不了大清了。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曾国藩根本不可能推翻清朝的统治,甚至割据江南都做不到。这是当时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湘军没有这个实力,曾国藩也没有这个机会。

所以,归根到底,一句话,因为不想反,加上不能反,不敢反,最后结果就是反不了。

曾国藩很聪明,最终也没有丝毫造反的举动,清廷也成全了他忠孝节义之名。

曾国藩随后出任了两江总督,并得到各种封赏,曾国藩去世以后,被儒家神化成了完人,甚至堪比王阳明。

曾国藩有四次称帝机会为何拒绝,心中的坚持与境界是什么?

曾国藩想不想当皇帝,肯定想。

而且此时曾国藩功高盖主,兵权势大,压力也很大,不造反万一清廷下死手,造反万一不成功呢。

曾国藩的部属幕僚,如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著名的研究“帝王之学”的学者王闿运等,均竭力劝进。有的说,“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有的说,“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有人更直接,直截了当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就算曾国藩不想当皇帝,他手下一大帮人想当开国功臣呢。

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当然是有原因的。早在咸丰帝临死之时,其有遗言,说“克复金陵者王”。

但是,慈禧太后管束下的年幼的同治帝,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候”。而且,同治帝还下诏,要求曾国藩和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催命一般要求从速复命。这无异于过河折桥。

因此,曾国荃、彭玉麟等人便秘密活动,力劝曾国藩不如反了,坐了天下。他们还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深夜请见,要曾国藩“速作决断”。不过,私底下,曾国藩曾与其九弟曾国荃有过对话。极有意思。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种掉脑袋的话,也能形诸笔墨?你们糊涂啊。曾国荃似有不服,辩解说,两江总督是你,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罗炳常,江苏总督李鸿章,还有三个现任总督,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之人。大哥手里握着二十万湘军精兵,如果需要,可再遣李秀成振臂一呼,收纳十万太平军降兵不在话下。三十万精锐之师,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一代帝王。大哥,舍你其谁啊!

曾国藩怎么回答呢?他说,人共患难的时候大多是朋友,同富贵的时候往往成了敌人。左宗棠一代枭雄,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能俯首称臣?我敢肯定,如若起事,第一个起兵讨伐的人就是左宗棠;我若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现今,湘军已呈老态,谈不上什么精锐!再说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曾国藩还说,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了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就算是帝王之人,又有多少骨头可扔呢? 一番话,说得曾国荃哑口无言。

曾国藩的预感是对的。湘军克南京,朝野表面弹冠相庆,私底下,针对曾国藩的动作多起来了。“尾大不掉”的道理,慈禧当然是知道的。同治四年(1865年)春,起居注官蔡寿祺连上两道奏折,弹劾曾国藩等湘系人物以及恭亲王奕。蔡寿祺历数曾国藩等人“破坏纲纪”等八条“罪状”,应该“择其极恶者立予逮问,置之于法”。

慈禧太后很有心计,她不去碰曾国藩,恐生剧变,而是革去了恭亲王奕的议政王及总理衙门差使。这就叫敲山震虎。此外,朝廷之上,也有人主张严厉追究幼天王下落、及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之死。李秀成从被捕到被曾国藩处死,只有短短16天。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犯,按常规当然是要递解进京的。况且,李秀成已写下洋洋五万言供词,“心悔莫及”,有“乞降求抚之意”。曾国藩竟然还是将其杀了。其原因是简单的。曾国藩生怕李秀成进京,说出湘军在南京纵兵抢掠之劣迹

因此,功成名就的曾国藩,此时毅然选择了急流勇退。他进南京之后,立即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八旗兵南来驻防;三是裁撤数万湘军。他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打仗的时间很长了,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裁汰遣散。

曾国藩的意思是清楚的:本人无意拥军。同时,曾国藩在奏折中对他个人去留也只字不提。他深知,此时无论进退,都会产生各方猜忌。但是,他却替他的弟弟曾国荃“专折”奏请开缺回籍养病,朝廷立即“恩准”了。曾国荃急功贪财,恶名远扬。对这个弟弟,曾国藩最不放心。他曾对曾国荃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曾文正公家书·致沅弟季弟》。他还说:“弟若不知自爱,懊怒不已,剥丧元气,则真太愚矣!”

曾国藩常怀“临深履薄之惧”,自削兵权、自去利权、斩杀羽翼,以释清廷之疑,终于换回信任。也换得了曾家后代的平安

清廷在太平天国运动后由于洋务运动,自强运动等,近代化的改革,使得清廷由封建王朝转为近代化帝国。清廷虽元气大伤,但气数未尽,甚至还有一段同治中兴,回光返照。

这个时机不对:

一是外国列强压迫,中国主要为国内外矛盾,而且此次中国己元气大伤,如果再次中国有可能步印度后尘,曾国藩也对此很忧虑,见过洋人军队实力的曾国藩对此非常忌惮,

二是湘军方面并非铁板一块,曾左李三方各有自己算盘,而且此三方实力也都很强悍,人心不齐,各地方大员全是效忠清廷,并不会为了曾家拼命。

三是湘军不得人心,一系列烧杀抢掠并未取得东南民心,反而十分憎恨,称其曰曾剃头。

四地理位置不好,以南统北十分困难,清廷领土广大,从南往北打战线太长,从上海到云南全是前线,后方又是列强,腹背受敌,当年太平天国就是战略方向失策定都南京,导致太平天国就要打清军又要打列强,如果当年太平军入四川占陕西,形成西高态势,又不会受列强干扰,反而是清廷腹背受敌。

曾国藩还是眼光很独到的,一般稍微眼光短浅的,立起义称王称帝,到时候左李二人就算不与你为敌,也不会加入你,地方财政不支持,政务人员短缺,又受列强夹击,加上湘军多年争战兵无战心,且湘军不得人心,加上曾国藩年势己高,不出五年必败。

即将平定“太平天国叛乱”的曾国藩,面对好友部将“三次经典劝进称王”,如何反应?

曾国藩原名曾子城,湖南长沙人氏,是清朝末年重要的大臣,创办了湘军,帮助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根据民间的说法,曾国藩完全有能力取代清王朝,自己黄袍加身,但四次称帝机会曾国藩都拒绝了,这是为何呢?

在我看来,曾国藩拒绝称帝,是为了保持读书人的风骨,高风亮节。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曾国藩创建湘军阻挡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步伐,是对抗起义军的主要力量。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后曾国藩阵营内部流动着严肃不安的气息,都以为曾国藩会借助天平天国运动反戈清,清廷内部也有不安的情绪。于是在天京攻破后,清就派遣八旗军和绿营军在主要的军事据点把守,以防曾国藩的反叛,在历史上这不是没有发生过的。据说,左宗棠就曾写信告诉曾国藩,具体内容是?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意思就是如果你反叛,我会第一个响应你。但曾国藩回信拒绝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曾国藩手下的一名重要将领彭玉麟也写信给他,?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暗示曾国藩反清,以曾国藩当时的实力,占据东南大片地区,就算是清也无能为力。曾国藩弟弟曾国荃也曾暗示举兵谋反,但都被曾国藩拒绝了。其手下的这么多将领拥立曾国藩,但其依然不为所动,可见其内心的境界多高了。

曾国藩是彻彻底底的儒士,对儒家思想里的忠君、修身治国尤其看重。在外人看来,也许会说其是一种愚忠,但对于曾国藩来说,他不在乎权势,在乎的是对儒家思想的坚守。所以在其死后,赐谥号?文正?,算是对其最好的回礼。

李秀成最后叛变革命了吗?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曾国藩的湘军攻占太平军重兵防守的重镇安庆城,打开了通往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门户,太平军在各地已经被湘军打的落花流水,太平天国即将被灭,湘军形势一片大好,这时就有人蠢蠢欲动。

这些人就是曾国藩昔日的好友、部将。他们纷纷试探曾国藩目前是什么态度,想让曾国藩更近一步,自立为王,不受别人牵制,比较经典的劝进有三次”。

其一,攻占安庆城庆功宴上,出演了一出唱堂会:三国时司马懿从孤儿寡母的手上篡夺了曹魏,这在当时正好映射的是慈禧垂帘听政,主少国疑,杯弓蛇影的曾国藩自然害怕引起朝廷的猜忌,立即叫停了演出。宴席结束后还训斥了部下。

其二,昔日好友左宗棠面对曾国藩的湘军频频胜利,即将平定“洪杨之乱”,想试探曾国藩,给他送去一副对联“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看后直冒冷汗,这是要我问鼎中原啊,他立即抬笔改写把“似”改成“不”,变成“鼎之轻重,不可问焉”。并把原信退回。

其三,湘军水军统帅,曾国藩的***彭玉麟面对湘军水路军威大振,全国军民无不仰服湘军,且清廷***透顶,早已人心尽失的情况,对老师垂询:“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曾国藩听后,虽然心里有感激之情,但理智让他立即制止了彭玉麟的谈话,告诉他以后不要再提。自己绝无此意。

曾国藩深受儒家经典教育多年,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不可能做出反叛清廷的事情,他既无此心,也无此胆。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写作风格,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账号“清谈点点滴滴”,每天为您送上一篇不一样的历史。

看过李秀成自述的人请评价一下忠王的文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李秀成被俘后投降曾国藩,还想鼓动曾国藩拥兵反叛清朝。就像蜀汉亡国后姜维用劝钟会反魏的方法复兴蜀国一样。只不过曾国藩不想反清,反而害怕李秀成劝自己反清的事情泄露出去之后会使自己遭到朝廷的猜忌,所以立刻就下令把李秀成处死。

---------------------------------------------------------------------------------------

转贴

《李秀成是真的投敌吗?》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的京城被攻破以后,李秀成保护天王幼子突破重围后,不幸被湘军俘虏。在囚室中,李秀成写了洋洋数万言的《自述》,供认自己参加太平天国的历程。以前的教科书都据此把李秀成说成是晚节不保的叛徒,有一个时期,还把他当作政治上的批判对象而大加鞑伐。不过,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这个《自述》的内容是否真实就值得怀疑。

李秀成的自述完成之后,曾国藩命人删改誊抄一份上报军机处,而李秀成的亲笔原稿则被曾国藩私下保留了下来。那份誊抄的文本由九如堂刊刻行世,而被曾氏保留下来的原稿则深藏曾家密室,由曾国藩的后人保管,秘不示人。因为九如堂刻本“李秀成自述” 是经曾国藩删改过的,所以不足为据。而李秀成的原稿,除曾家后人外,谁也没有见到。长期以来,人们不禁猜测:李秀成的原稿里到底有哪些内容呢?曾国藩为什么要删改李秀成自述呢?莫非有不可告人之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猜测就是,李秀成可能在原稿里劝曾国藩反清,自己做皇帝。如著名的史学家孟森就猜测,李秀成“可能以种族之见动曾,其时 *** 已握实力,满人积威已替,不无动以取而代之说”。

为了解开这一个谜,1944 年,在广西通志馆工作的吕集义先生千里迢迢来到湖南湘乡曾国藩老家,请求曾国藩后人把李秀成原稿拿出来看一看,以便和刊行本对照一下。曾氏后人先是左右推托,不肯出示。后来看到吕先生态度极为坚决,曾氏的兄弟姐妹几个商量了数天,最终还是把李秀成原稿这个祖传秘宝搬了出来,但是有个条件,只许在曾家藏书楼里看,不能带走。吕集义“为人狂喜”,连续两天对照着刊行本进行紧张的补抄、改正。在工作时,“曾氏兄弟轮流守在桌旁,跬步不离;每当休息、吃饭,则必将原稿携入内室,扃之匣笥,护惜有逾珍宝”。抄补完毕后,吕集义还拍摄了稿本的照片14页带了回来。

九如堂刻本原有27,000多字,这次吕先生共补抄了5,000多字,合计33,000多字,并据此出版了《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校补本》。罗尔纲先生就是根据吕氏的校补本和这14张照片进行研究,写出了著名的考证著作《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吕集义和罗尔纲二人都认为曾家所藏李秀成原稿是真迹无疑。

主要的理由是:

第一,从笔迹上看,曾家所藏“原稿”是和李秀成的真迹是同出一人之手的。当时参加审讯李秀成的庞际云藏有李秀成亲笔答词28字(现藏上海市文管会)。罗尔纲先生花了很大的功夫,一字一句,一点一撇地拿 “原稿”和上述真迹相片对照,并且还征求了笔迹鉴定专家的意见,断定“原稿”是真品。

第二,从内容上看,“原稿”将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这14年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都描述得非常清楚,很难想象会是曾国藩亲自捏造的。而且, “原稿”在称谓上多遵循太平天国的制度,也非曾国藩所能知道的。

第三,“原稿”里用了很多李秀成家乡的方言,也决非曾国藩等人所能伪造出来的。吕、罗认为 “原稿”是真迹的观点在很长的时间里似乎成为定论。但是到了60年代初。曾家所藏的这批“原稿”在台湾的世界书局影印出版了(这个影印本的底子和吕集义所见的是一模一样的),这样,其他史学家才见到李秀成自述原稿的全貌。许多史学家由此提出了与罗尔纲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份“原稿”其实并不是李秀成的真迹,而是曾国藩伪造或删改后,让人模仿李秀成的笔迹炮制的。持这种观点的荣孟源先生所列的理由是:

第一,根据其他史料,李秀成是每一天写若干页交给曾国藩的(共9天),按理说,每天写的最后一页一般总要空几行或几字,可 “原稿”上每一天都写满最后一页纸、最后一行字,这恐怕不是偶然的;

第二,“原稿”的字数和记载的字数不等。据记载,李秀成共写了5万字,而“原稿”只有3.3万字。如果另外1万多字是被曾国藩撕毁了的,那么, “原稿”的内容应该是不相衔接的,然而, “原稿” 却是前后内容完全相连的;

第三,“原稿”的用词该避讳的时候不避讳,不该避讳的地方却避讳了,如果偶尔笔误,可以理解,而“原稿”在这方面的笔误却多得离奇。除此之外,判定所谓 “原稿”不是李秀成真迹还有其他方面的理由,这里不再一一举出。但罗尔纲先生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荣先生并没有从笔迹鉴定等方面推翻他的论断,而笔迹鉴定是所有论据中最权威、最无可辩驳的。荣先生则认为,伪造笔迹古已有之,不足为证。双方谁也没有说服谁。那么,“原稿”笔迹是否和李秀成真迹是同出一人之手呢?不妨让聪明的读者自己判断一下:问题是,即使“原稿”是李秀成的真迹,也还是不能判断李秀成是不是真的投降。对此,罗尔纲先生提出了李秀成“伪降”、 “施苦肉计”这一大胆设。他的理由如下:

其一,“原稿”露出最少12 处破绽。例如,反复表白写“自述” 是因感戴曾国藩兄弟的恩德;造他与天王的不和而隐瞒天王对他的信任;虚构自己对清军的仁慈并且有意自污等等:这些可能是李秀成 “有所为而言”的,目的是要获得曾国藩的信任,以便相机行事。

其二,“原稿”里隐瞒了最重要的真相,以便误导曾国藩,保存太平天国的残余力量。天京失陷以后,李秀成掩护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冲出重围,他是知道幼天王此时已经脱离了险境的。但李秀成故意说幼天王“十六岁幼童,自幼至长,并未奇(骑)过马,又未受过惊慌,九帅四方兵追,定言(然)被杀矣。”此外,李秀成还隐瞒了太平天国其他主力的动向,隐瞒了天京城内还藏有大量太平天国的金银财宝的事实。如果李秀成是真心投降,完全可以出卖这些信息以邀功,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干。

其三,从李秀成一生中出色的功绩以及被俘后的英勇表现上推测,他不象是因为贪生怕死才投降的,一定是另有所图。

其四,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李秀成的伪降是可行的和有前途的。

曾国藩的湘军攻陷了天京后,力量变得空前的强大。而清朝的“中央军”已经被证明是不堪一击的。以曾国藩一时的力量,是完全有可能推翻满清,自立为皇帝的。曾国藩的手下也多有劝他反清的。据传,曾国藩的部下彭玉麟曾写密信给他,问“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曾面色立变,急说:“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把信撕碎搓成团,吞下肚去。如此可以推测,李秀成也是有可能设计出一个深谋远虑的,先劝说曾国藩自立皇帝,然后再伺机恢复太平天国的事业。

其五,曾国藩后人的口碑旁证了李秀成伪降是为了劝曾国藩推翻满清,自己做皇帝的。曾家所藏李秀成自述原稿中有一万多字被撕毁,这一万多字里都写了些什么呢?不禁让人怀疑里面可能就是李秀成劝说曾国藩反清的内容。对这样招引杀身之祸的东西,曾国藩当然要把它销毁得干干净净,以便死无对证。后来,曾国藩的曾外孙女,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俞大缜向罗尔纲提供了这样一条重要的口碑:我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外孙女。

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有一天,她在卧室内和家中少数几个人聊天,有人提起母亲出生的地方,说两江总督衙门就是现在的国民 *** ,过去是天王府。大概因为提到天王府,就提到了李秀成。大家随便闲谈。我没有注意具体内容,我已记不起了。事后母亲亲口对我说:‘李秀成劝文正公做皇帝,文正公不敢。’当时我没有认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所以没有追问,现在万分后悔。几年后,我读了罗尔纲老先生所著《李秀成笺证》,才知道曾国藩把一部分李秀成的材料毁掉,再把母亲对我所讲的那句话联系起来,就恍然大悟李秀成的确是想学三国中的姜维(伪降)。俞教授还强调说,“我的母亲是虔诚的***徒,决不说谎话的。”罗尔纲认为,曾广珊是有学问的妇女,不是一般的妇女,是不会作无稽之谈的。而且,她们是在自己家里谈自己家的事,决无任何的目的在内,所以是极为可信的。因此,这个口碑正是一条千真万确地证明李秀成想学三国时的姜维伪降曾国藩的铁证

楼主不妨自己看看。

我贴上一段。

连基本的文字都掌握不好,满篇别字,何谈文?

————————————————————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e1]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玉鉴。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P>

<P>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叁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可知。〕长、次兄在家种田。洪秀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后,具<俱>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具<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P>

<P>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桂平、武宣、象洲〈州〉、腾〈藤〉县、陆川、博白,具<俱>星罗数千里。天王常在深山内藏,密教世人敬拜上帝,将此之蛇虎咬人除灾病惑教世人。是以一人传十,以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数县之人,亦有从之者,亦有不从,每村或百家,或数十家之中,或有叁

五家肯从,或十家八家肯从,亦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具<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即秦日纲)六人深知。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道〉[e2]天王欲立江山之事,?

其各不知,各实因食而随,此是真言也。</P>

<P> 欲查问前各王出身之来由,特将前各王前后分别再清。至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

县,往<住>山名叫做平隘山,在家种山烧炭为业,并不知机。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实不知。天王顶而信用,一国之事,概交于他,军令严整,赏罚分明。西王萧朝贵是武宣县卢陆筒〈峒〉[e3]人氏,在家种田种山为业。天王妹子嫁其为妻,故其重用,勇敢纲〈刚〉强,冲锋第一。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北王韦昌辉,桂平县金田人氏,此人在家是出入衙门办事,是监生出身,见机灵变之急才足有。翼王石达开亦是桂平县白沙人氏,家富读书,文武备足。天官丞相秦日昌亦是桂平白沙人氏,在家与人做工,并无是乜才情,忠勇信义可有,故天王重信。起事教人拜上帝者,皆是六人劝化。在家之时,并未悉有天王之事,每村每处,皆悉有洪先生而已。到处恭敬,是以数县之人,?

多有敬拜上帝者此也。</P>

<P> 自教人拜上帝之时,数年未见动静。自道光廿七、八年(1847-1848年)之上下,广西贼盗四起,扰乱城镇,各居户多有团练。团练与拜上帝之人两有分别。拜上帝人与拜上帝人一和〈伙〉,团练与团练一和〈伙〉,各争自气,各逞自强,因而逼起。起事之时,团练与拜上帝之人同村亦有,一村逼一村,故而聚集。</P>

<P> 道光卅年(1850年)十月,金田、花洲、六<陆>川、博白、白沙不约同日起义。此之天机变化多端,实不详周,是以拜上帝之人格而深信了。起义之时,天王在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内密藏,并无一人得悉。那时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具<俱>在金田。山人村是平南县所管,与腾〈藤〉县相连。起义之处,与我家两隔七八十里,〔金田至大黎叁百余里,花州〈洲〉山人(村)起义处所隔大黎我家中七八十里。〕具<俱>是山路难行。此时我在家,知到〈道〉金田起义之信,有拜上帝人传到家中。后未前去,仍言〈然〉在家。所知未久,金田之东王发人马来花州〈洲〉,接天王到金田会集矣。〔此时上〈尚〉在家,入营之后,罗大纲谈可〈及〉底细,故而写入。〕[e4]到金田,有大头杨〈羊〉(张钊外号)、大里<鲤>鱼(田芳外号)、罗大纲叁人在大黄〈湟〉江口为贼,即入金田投军。该大头杨〈羊〉到金田见拜上帝之人不甚强庄〈壮〉,非是立事之人,故未投也,后投清朝向提台(即向荣)。至罗大纲与大头杨〈羊〉两不相和,后罗大纲投之。天王到金田之后,移营上武宣东乡叁里,招齐拜上帝之人,招齐武宣之人,又上象洲〈州〉招齐拜上帝人马,招齐仍返金田、新圩。〔自武宣移营上象州,破庙王清营之战,到象州中平马安〈鞍〉山战。马安〈鞍〉之战,清军死亦不少,天朝死亦不少。自金田移营过武宣,双界<髻>顶之战,两家死人不少。[e5]那在新圩之困,清将向提台及张敬修之困我也。〕屯扎数月,当被清朝之兵四困。后偷由山小路而出隘关,出到思旺、思回,逢着清朝向提台官军扎营数十座,经西王、南王打破,然后出关,由八筒〈峒〉水而到大旺圩,分水旱上永安州。此时我上〈尚〉在家中,得悉旱路兵皆由我家中经过,是<自>梧州腾〈藤〉县五十七都大黎里而上永安。在家贫寒,父母养我兄弟二人,弟李明成,家堂兄堂弟堂叔多名,未便细写,将大概来由写呈。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种山帮工就食。自八岁九、十岁,随舅父读书。十岁之上,具<俱>自与我父母寻食度日而已。是〈至〉廿六、七岁,方知有洪先生教人敬拜上帝。自拜上(帝)之后,秋毫不敢有犯,一味虔信,总怕蛇虎伤人。至天王由思旺到,到大黄〈旺〉圩,分水、旱两路行营上永安州,路经大黎经过。大黎处所,四面高山,平地周围数百里,西王带旱路兵由大黎经过,是西王、北王、天官承〈丞〉相及罗大纲带。水路兵是东王、南王所带。西王、北王带旱兵在大黎里屯扎五日,将里内之粮谷依〈衣〉食等,逢村即取,民家将粮谷盘入深山,亦被拿去。西王在我家近村乡居驻,传令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同家食饭,何必逃乎!我家寒苦,有食不逃。临行营之时,凡是拜过上帝之人,房屋具<俱>要放火烧之。家寒无食之故,而随他也。乡下之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家<加>后又有追兵,

而何不畏?</P>

<P> 一路由大黎上永安,打破永安,即在州城屯扎数月。后载〈赛〉中堂及乌、向大军四方围困,内外不通。后有姑稣〈苏〉[e6]冲一条小路而过招〈昭〉平。而姑稣〈苏〉冲是清朝寿春兵在此把守,经罗大纲带领人马前去打破,方得小路出关,得火药十余担,方有军资,不然上〈尚〉不能得出此关。困在永安,并未有斤两之火药,实得姑稣〈苏〉冲寿春兵火药十余担之助,方可出关。至永安水斗〈窦〉[e7]军营,是天官丞相秦日昌守把,清朝之军是张敬修为将困打。后移过仙回〈迥〉,被乌帅大军追赶,杀死天朝官兵男女二千余人。众见势甚太逼,大众次日齐心与乌军死战,复杀死乌军四五千。乌帅被伤,在六塘圩身故。</P>

<P> ***胜之后,东王传令,不行招〈昭〉平、平乐,由小路过牛角□<瑶>山,出马岭,上六塘、高田,围困桂林。一月有余,攻打未下,退军由象鼻山渡河,由兴安县到全州。攻破全州之后,南王在全州阵亡,计议即下道州,打永明,破江华县,招得湖南道州、江华、永明之众,足有二万之敷〈数〉。此时追军,即向、张两军。后移师到柳〈郴〉州。入柳〈郴〉州亦招二、叁万众,荼〈茶〉凌〈陵〉州亦得数千。后移营,西王萧朝贵带李开芳、林凤祥等来打长沙。此时我为兵,上〈尚〉未任事。西王到长沙攻打,那时天王同东王上〈尚〉在柳〈郴〉州。西王在长沙南门外中炮身死,后李开芳具本回柳〈郴〉,王天同东王移营而来长沙,实力攻打,数十日未成功,连开地道数处,放倒长沙大城,官兵不能勇<踊>进,外面清朝向、张大军围困,在长沙对面沙洲杀胜一仗,杀死清朝官兵数千。

以后破城,仍然未下,天朝官兵有粮,无有油盐可食,官兵心庄〈壮〉,而力不登,是以攻城未就。</P>

<P> 天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呼称万岁,妻称娘娘,封东、西、南、北、翼王,封王在前,天王呼万岁在后。制造玺成,攻城未下,计及移营,欲由益阳县欲靠洞廷〈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到益阳,忽抢得民舟数千,后而改作〈顺〉流而下,过林子口(当作临资口)而出洞廷〈庭〉,到岳州,分水旱而下湖北。破岳州,得吴叁桂之器械,盘运下舟,直下湖北,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然后开道破城。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打廿余日而破武昌。后而未守,直到阳罗〈逻〉,破黄州,取池〈蕲〉水、池〈蕲〉州、九江,破安省,(即安庆)具<俱>是水旱并行。那时胡以晃、李开芳、林凤祥带陆路之兵,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以及罗大纲、赖汉英等带领水军。克得安省未守,赶下江南,将江南(即南京)四面围困。七日,破由仪凤门开道破城而进。水面舟只万余,各尽满载粮食等件。</P>

<P> 此时天王与东王上〈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急〉[e8]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业。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敌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殓〈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上〈尚〉不立都,尔而往河南何也?"他又云:"河南虽是中洲〈州〉之地,足备稳殓〈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知〈之〉!"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手之言,固〈故〉而未往。此水手是{木架}〈驾〉东王坐〈座〉舟之人。被该水手说白,故而改从,后即未往,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开立军伍,整齐营规。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将南京城内男女分别男行女行,百工归亦是归行,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归)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e9]妇女亦由〈同〉。男与女不得谈及,子母不得并言。严严整整,民心佩服。安民者出一严令,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沓〈踏〉入民家门口,即斩左脚,右脚沓〈踏〉[入]民家门口者,斩右脚。法律严,故癸丑年(太平天国叁年,咸丰叁年,1853年)间,上下战功利,民心服。</P>

<P> 东王令严,军民畏。东王自己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韦昌辉与石达开、秦日昌是大齐一心,在家计议起首共事之人,后东王威逼太过,此叁人积怒于心,口顺而心不息。少怒积多,聚成患害,积怒仇深,东、北、翼叁人不和。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后被北王将东王。原是北[王]与翼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北、翼两王不服,君臣不别,东欲专尊,后北与翼议杀东王。翼与北王密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叁人,原清、辅清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后北王杀东王之后,尽将东王统下亲戚属员文武大小男妇尽行杀净,是以翼王义怒之。后翼王在湖北红〈洪〉山,知到京城害杀许多之人,在湖北红〈洪〉山营中,带同曾锦兼〈谦〉、张瑞〈遂〉谋狼{北早}〈狈〉赶回京都,计及免杀之事。不意北王顿起他心,又要将翼王所杀。后翼王得悉此事,吊城由小南门而出,走上安省,计议报仇。此时北王将翼王全家杀了。后移红〈洪〉山之军下救宁国。〔困宁国清朝帅将姓周,不知名字。此人后与侍王李世贤二人战,死在芜湖湾趾〈沚〉。〕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乱杀文武大小男女,势逼太甚,各众内外,并合朝同心将北王杀之,人心可<乃>定。后将北王首级解至宁国,翼王亲看视果是不差。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之人甚不欢说。此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执,认实天情,与我天王一样之意见不差,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王叁人结怒<怨>,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

因此之由也。</P>

<P>[e1]罗本此处断句为: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我以为不如此本通顺。</P>

<P>[e2]罗本此处注明:“知到”是广西浔州一带方言,意同“知道”,故可以不改,下文亦同。[e3]罗本此处作“岗”,涉及地名,不知何者为确。</P>

<P>[e4]罗本[ ]内此句插在“后罗大纲投之”之后,我以为罗本为确。</P>

<P>[e5]罗本此处用][将前后两句分开,并注明:此两句话虽同写于簿眉上,但疏密大小不同,当系分别书写,故因分开插入。[e6]字典中“稣”字条注:同“苏”

,故而不必更改,下文亦同。</P>

<P>[e7]罗本此处未改。</P>

<P>[e8]罗本此处未改。(罗老在此处为何竟不改,也不注明原由,奇怪?!)</P>

<P>[e9]此处罗本断句为: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无须家一“归”字)我以为此本断句虽然较通顺,但意思有别,尤其是“不愿随营者各(归)民家”与事实不符,故而此句当以罗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