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轮是前轮还是后轮,驱动轮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7-24 0
  1. 牵引车的驱动轮是哪个
  2. 汽车又哪几种驱动方式?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3. 扫地机器人驱动轮的构造
  4. 驱动轮和被动轮的区别
  5. 驱动轮是前轮还是后轮?
  6. 一个驱动轮打滑时,差速器是怎样把动力“吸走”的?
  7. 驱动轮和被动轮分别是什么?驱动轮是什么意思

一般汽车两个驱动轮。现在一般的小车都用前轮驱动系统,这也是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首先它可以降低轿车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现今许多汽车制造厂商都用这种驱动系统的原因。前轮驱动(FWD)在制造和安装方面都比后轮驱动(RWD)便宜很多。

它没有通过驾驶舱下面的驱动轴,也不用制造后桥壳,变速器和差速器被装配在一个壳体中,这样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这种前轮驱动系统还可以让设计者更方便的在汽车底部安装其他部件,比如制动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排气系统。

简介

驱动轮是前轮还是后轮,驱动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轮驱动指汽车设计中,发动机只驱动一对前轮的动力分配方式。现在,大部分轿车都用前轮驱动的配置。而在汽车发展的早期,后轮驱动的设计则更为普遍。?

前轮驱动的汽车上,发动机一般是横向安装的,即气缸的排列方向与车的行走方向垂直,但是也有少数车型的发动机用纵向安装。前轮驱动的车辆通常发动机和变速箱也都在汽车前部。

牵引车的驱动轮是哪个

由于前置驱动比较省油,大多数小轿车都用前置驱动。

小轿车的驱动方式主要有三种:前置驱动、前置后驱、四轮驱动。优缺点如下:

前置前驱:省油,这是最关键的,毕竟前置后驱需要传动轴传动到后轮,带来驱动力会损耗,蚝油量相对较大,前置前驱由于受到牵引力本身制约,即使加大扭矩,加速性能也没有明显提高;前驱缺点是前置前驱车容易转向不足。

前置后驱:是发动机前置通过传动轴输送到后面,优点明显就是加速灵敏,转向也灵敏,但可能导致转向过度(玩漂移就是这样),宝马车多数就是前置后驱。所以宝马车高速过弯时转向稳定性当仁不让(虽然容易转向过度,但仅可把悬挂设定偏硬就可遏制了车身重心的转移,就是说可保持车身稳定不易过度转向);缺点已经说过了,带来强大推动力的同时蚝油多是免不了的。

四轮驱动:又称全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

汽车又哪几种驱动方式?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牵引车头驱动轮是后面两个车轮的那个。驱动轮就是半挂牵引车的后轴,它有单驱动和双驱动轮轴之分,如果是双轴牵引车那么它的后轴务必是驱动轮轴。如果是双后轴,的牵引车那么它的双后轴,就是驱动轮轴,但是这种双驱动轴也可通过操作变为单驱动轮轴。

驱动轮的动力

牵引车是由牵引车后轴驱动的,它有单驱动和双驱动车型,单驱也分为单桥单驱和双桥单驱两种,双桥也可以双驱动,它有操作台驱动分配按扭控制。一般平坦道路釆用单驱轴,遇到容易打滑和山区道路釆用双驱动轴驱动动力输出比较稳定。

四驱动指的是前后车轮驱动二驱动指的是后轮或前轮驱动(无论前后轮有几排)一般见到的卡车和客车都是后驱动的军用卡车有四驱动的半挂车就是吊挂卡车也就是牵引车或转盘车。

扫地机器人驱动轮的构造

汽车又哪几种驱动方式?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驱动形式

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以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一般的乘用车都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最基本的分类标准是按照驱动轮的数量,可分为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大类。

先简单介绍一下两轮驱动:在两轮驱动形式中,可根据发动机在车辆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进而细分为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等形式。目前,两驱越野车和轿车最常用的是前置后驱形式。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被安放在车辆的前部发动机舱内,通过前轮驱动的驱动型式。这是1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用了这种驱动型式。前置前驱车型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形象点比?喻,就好像是前面有个人在“拉”着车辆前进。从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方面考虑,前驱车的发动机和驱动轴中心在车辆前部,驱动轮也在两个前轮,所以在过弯时?前部重心因惯性而往前,如果角度过大或者速度过快容易突破前轮的地面附着力,发生转向不足,即我们俗称的“推头”现象,所以前驱车型有着操控性差的评价,?这也是前驱车最大的缺点之一。

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被安放在车辆的前部发动机舱内,通过后轮驱动的驱动型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型式,用这种驱动型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形象点比喻,就是有人在后面“推”?着车辆前进。后驱车在车辆重心分配上比前驱车平均,一般可以达到50∶50的最佳比例,这样行驶的运动性能更高,过弯的极限值更高,大部分运动型轿车多?用这种驱动方式。但是在转弯时,由于汽车前轮直接受转向系统支配已经改变了行驶方向,而后面的驱动轮仍有往前的惯性,这样就容易出现转向过度,俗称“甩?尾”,这也是后轮驱动与前轮驱动在操控性能上最大的区别。

但是,虽然容易产生转向过度,相比前轮驱动的转向不足,车辆却显得更加灵活,所以一般的驾驶爱好?者都比较乐意选择后轮驱动的车型,会觉得更加充满驾驶乐趣,基于以上的诸多优点,国产宝马325i、530i以及档次更高的进口宝马轿车,宾利、奔驰、捷豹等很多豪华轿车多用前置后驱这种形式。但是,如果您要想买一辆越野车在真正的山野丛林中纵横驰骋的话,就最好还是考虑一下四轮驱动的车辆了。因为,两轮驱动的车辆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碰到雪地或易滑路面等情况也可能打滑,启动加速时也比较容易发生摆尾现象。四轮驱动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同时,四轮驱动系?统有比两轮驱动更优异的引擎驱动力应用效率,能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

就安全性来说,也可以形成更好的行车稳定性。所谓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一?般用4X4或4WD来表示,如果你看见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辆拥有四轮驱动的功能。在过去,四轮驱动可是越野车独有的,近年来,一些高档轿?车和豪华跑车才逐渐添置了这项配置,比较常见?的是奥迪和?斯巴鲁。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四轮驱动又分为四种模式:全时四驱(Full—Time)、兼时四驱(Part—Time)、适时四驱(Real—?Time)和兼时/适时混合四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驱动轮和被动轮的区别

扫地机器人驱动轮的构造如下:

驱动轮组件包括有齿轮减速箱、行走驱动电机、拉伸弹簧、固定盖板、行走驱动轮,固定盖板位于驱动轮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处,且固定盖板通过三个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机器人底壳,固定盖板设置有朝上伸入至驱动轮容置腔内的固定舌片,固定舌片与固定盖板为一体结构;行走驱动电机装设于齿轮减速箱外壳的前端部且行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减速箱的减速输入轴连接,行走驱动轮位于齿轮减速箱外壳后端部的旁侧且行走驱动轮装设于齿轮减速箱的减速输出轴;齿轮减速箱位于驱动轮容置腔内且齿轮减速箱位于固定盖板的上端侧,齿轮减速箱外壳的前端部设置有朝下凸出延伸的减速箱下端连接座、朝上凸出延伸的减速箱上端连接座,减速箱下端连接座通过枢轴与固定舌片的上端部铰接,减速箱上端连接座设置有减速箱挂钩,机器人底壳于驱动轮容置腔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减速箱挂钩后端侧的底壳挂钩,拉伸弹簧位于减速箱挂钩与底壳挂钩之间,拉伸弹簧的前端部钩挂于减速箱挂钩,拉伸弹簧的后端部钩挂于底壳挂钩,拉伸弹簧朝后拉动齿轮减速箱的减速箱上端连接座,进而使得齿轮减速箱外壳的后端部朝下摆动,以使得行走驱动轮的下端部露出于驱动轮容置腔的下端开口。

其中,所述齿轮减速箱的外壳包括有外壳主体、螺装于外壳主体的外壳盖板,齿轮减速箱的外壳内部成型有由外壳主体与外壳盖板共同围装而成的外壳容置腔,外壳容置腔内嵌装有减速齿轮组;

所述减速箱上端连接座、所述减速箱下端连接座分别设置于外壳主体。

其中,所述减速箱上端连接座、所述减速箱下端连接座分别与所述外壳主体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驱动轮结构,该扫地机器人包括有机器人壳体,机器人壳体包括有机器人面壳、位于机器人面壳下端侧的机器人底壳,机器人面壳与机器人底壳螺接,机器人底座装设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驱动轮组件,机器人底壳对应各驱动轮组件分别开设有朝下开口的驱动轮容置腔,各驱动轮组件分别嵌装于相应的驱动轮容置腔内;驱动轮组件包括有齿轮减速箱、行走驱动电机、拉伸弹簧、固定盖板、行走驱动轮,固定盖板位于驱动轮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处,且固定盖板通过三个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机器人底壳,固定盖板设置有朝上伸入至驱动轮容置腔内的固定舌片,固定舌片与固定盖板为一体结构;行走驱动电机装设于齿轮减速箱外壳的前端部且行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减速箱的减速输入轴连接,行走驱动轮位于齿轮减速箱外壳后端部的旁侧且行走驱动轮装设于齿轮减速箱的减速输出轴;齿轮减速箱位于驱动轮容置腔内且齿轮减速箱位于固定盖板的上端侧,齿轮减速箱外壳的前端部设置有朝下凸出延伸的减速箱下端连接座、朝上凸出延伸的减速箱上端连接座,减速箱下端连接座通过枢轴与固定舌片的上端部铰接,减速箱上端连接座设置有减速箱挂钩,机器人底壳于驱动轮容置腔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减速箱挂钩后端侧的底壳挂钩,拉伸弹簧位于减速箱挂钩与底壳挂钩之间,拉伸弹簧的前端部钩挂于减速箱挂钩,拉伸弹簧的后端部钩挂于底壳挂钩,拉伸弹簧朝后拉动齿轮减速箱的减速箱上端连接座,进而使得齿轮减速箱外壳的后端部朝下摆动,以使得行走驱动轮的下端部露出于驱动轮容置腔的下端开口。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拆装维护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机器人壳体11——机器人面壳

12——机器人底壳121——驱动轮容置腔

122——底壳挂钩2——驱动轮组件

21——齿轮减速箱211——减速箱上端连接座

2111——减速箱挂钩212——减速箱下端连接座

213——外壳主体214——外壳盖板

215——减速齿轮组22——行走驱动电机

23——拉伸弹簧24——固定盖板

241——固定舌片25——行走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驱动轮结构,该扫地机器人包括有机器人壳体1,机器人壳体1包括有机器人面壳11、位于机器人面壳11下端侧的机器人底壳12,机器人面壳11与机器人底壳12螺接,机器人底座装设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驱动轮组件2,机器人底壳12对应各驱动轮组件2分别开设有朝下开口的驱动轮容置腔121,各驱动轮组件2分别嵌装于相应的驱动轮容置腔121内。

其中,驱动轮组件2包括有齿轮减速箱21、行走驱动电机22、拉伸弹簧23、固定盖板24、行走驱动轮25,固定盖板24位于驱动轮容置腔121的下端开口处,且固定盖板24通过三个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机器人底壳12,固定盖板24设置有朝上伸入至驱动轮容置腔121内的固定舌片241,固定舌片241与固定盖板24为一体结构;行走驱动电机22装设于齿轮减速箱21外壳的前端部且行走驱动电机22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减速箱21的减速输入轴连接,行走驱动轮25位于齿轮减速箱21外壳后端部的旁侧且行走驱动轮25装设于齿轮减速箱21的减速输出轴;齿轮减速箱21位于驱动轮容置腔121内且齿轮减速箱21位于固定盖板24的上端侧,齿轮减速箱21外壳的前端部设置有朝下凸出延伸的减速箱下端连接座212、朝上凸出延伸的减速箱上端连接座211,减速箱下端连接座212通过枢轴与固定舌片241的上端部铰接,减速箱上端连接座211设置有减速箱挂钩2111,机器人底壳12于驱动轮容置腔121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减速箱挂钩2111后端侧的底壳挂钩122,拉伸弹簧23位于减速箱挂钩2111与底壳挂钩122之间,拉伸弹簧23的前端部钩挂于减速箱挂钩2111,拉伸弹簧23的后端部钩挂于底壳挂钩122,拉伸弹簧23朝后拉动齿轮减速箱21的减速箱上端连接座211,进而使得齿轮减速箱21外壳的后端部朝下摆动,以使得行走驱动轮25的下端部露出于驱动轮容置腔121的下端开口。

需解释的是,齿轮减速箱21的外壳包括有外壳主体213、螺装于外壳主体213的外壳盖板214,齿轮减速箱21的外壳内部成型有由外壳主体213与外壳盖板214共同围装而成的外壳容置腔,外壳容置腔内嵌装有减速齿轮组215;减速箱上端连接座211、减速箱下端连接座212分别设置于外壳主体213。

另外,减速箱上端连接座211、减速箱下端连接座212分别与外壳主体213为一体结构。

对于扫地机器人而言,其机器人壳体1的内部于机器人面壳11与机器人底壳12之间成型有壳体容置腔,壳体容置腔内嵌装有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行走驱动电机22电性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组件2而言,当需要进行更换维护时,使用者只需将固定盖板24的三个锁紧螺丝旋松,而后将固定盖板24从驱动轮容置腔121的开口移开,并将齿轮减速箱21、行走驱动电机22、行走驱动轮25从驱动轮容置腔121取出即可。由于行走驱动电机22通过导线与机器人控制器电性连接,在将驱动轮组件2从驱动轮容置腔121取出时,上述连接行走驱动电机22与机器人控制器的导线也会从驱动轮容置腔121内伸出,使用者只需将导线与行走驱动电机22分开,更换新的驱动轮组件2后,将导线与更换后的行走驱动电机22重新连接即可;故而,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组件2而言,其具有更换维护方便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组件2工作过程中,机器人控制器控制行走驱动电机22启动,行走驱动电机22经齿轮减速箱21减速后驱动行走驱动轮25转动,进而实现行走动作;需指出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拉伸弹簧23而言,其保持拉力作用于齿轮减速箱21的齿轮箱上端连接座,以使得齿轮减速箱21的后端部朝下摆动,进而使得行走驱动轮25行走时保持与地面接触。

驱动轮是前轮还是后轮?

驱动轮和被动轮的区别

驱动轮是将发动机的能量转换为动能,驱使驱动轮转动,使车辆前进或后退,这个轮叫驱动轮;被动轮没有什么动力,起个支撑作用,它的转动是由别外的驱动带动的,随着走所以叫被动,或从动。

如自行车人登使后轮转动,后轮叫驱动轮,车前轮是由于后轮前进跟着动的,前轮叫被动轮,或从动轮。

汽车有前驱和后驱,有驱动的叫驱动轮,没有驱动的随着动的是被动轮。

驱动轮是发动机转矩直接作用的轮,被动轮不受到转矩作用,只是随着驱动轮前进而前进的。例如:你拉着箱子在前行 你是主动前行,箱子是被动的。

驱动轮与非驱动轮的本质差别?

驱动轮可以理解为是产生动力的那个轮子,驱动轮的力所作用的那个轮子就是从动轮。比如说自行车,它的后轮就是驱动轮,前轮就是非驱动轮,也叫从动轮。顾名思义,从动轮就是跟着驱动轮运动的那个轮子。区别这个主要是看哪个轮子先动,哪个轮子后动。

主动轮、被动轮什么?怎样计算被动轮的转数?

主动轮、被动轮什么?怎样计算被动轮的转数? 以挤出机上V形带传动为例:安装在电动机轴上的V形带轮为主动轮.安装在减速器输入轴上的V形带轮为被动轮。以一对齿轮啮合为例;一般情况是小直径齿轮(齿数少)为主动齿轮;大直径齿轮(一对啮合齿轮中数多者)为被动齿轮。 如果是V形带传动,主动V形带轮直径是120mm.转数是1450r/min.被动轮直径是360mm,则被动轮的转数是:n1450÷ + (360÷120)=t83r/min。 如果是一对齿轮啮合传动.主动轮转数为400r/min. 齿数为2齿.被动齿轮的齿数为50持 .此对啮合齿轮传动的被动齿轮转数是 :n= 400 ÷ (50÷ 25) = 200r/min。 查看更多答案>>

为什么驱动轮和非驱动轮的轮毂轴承结构不一样

驱动轮需要受到多方面的驱动力,促使轮子运动,非驱动轮的轴承需要的是牵引力和负重力,不需要也不用考虑外力的驱动,牵引方向相对也单一,不是前就是后,驱动轮不同,要考虑,外力介入后承受的能力,部分驱动轮还要考虑承受驱动力情况下的转向力,这也是为什么这两个轮的轴承结构不同,甚至有些材质都不同。

主动轮180㎜转速为2300㎜被动轮140㎜被动轮转速多少

你的被动轮是指电机带动的轮子吧,减速机的减速比为轮子直径比,所以为70/150=7/15,从动轮转输出速为2880*7/15=1344转

怎样算主动轮与被动轮

主动轮就是用力的那个。。被动轮就是主动轮的力带动的那个。。你又不是不知道。。

主动轮直径15厘米转速2600转,第一被动轮27厘米第二被动轮18厘米,问第二被动轮

由15×2600=27n? (n?是第一被动轮)

n?=13000/9(转)

27×13000/9=18n?(n?是第二被动轮)

n?=6500/9(转)

汽车驱动轮的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看前轮驱动系统,这也是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首先它可以降低轿车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现今许多汽车制造厂商都用这种驱动系统的原因。前轮驱动(FWD)在制造和安装方面都比后轮驱动(RWD)便宜很多。它没有通过驾驶舱下面的驱动轴,也不用制造后桥壳,变速器和差速器被装配在一个壳体中,这样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这种前轮驱动系统还可以让设计者更方便的在汽车底部安装其他部件,比如制动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排气系统。

减轻整车的重量是前轮驱动的另一个优点。减轻车重可以提高加速性,制动性和燃油经济性。由于前轮驱动的汽车的驱动轮承受着发动机和驱动桥的重量,可以增加驱动轮的附着力,这对于在湿滑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前轮驱动的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可以拥有大的室内空间,驾驶室内不会因为有驱动轴通过而有一个大的凸起。看看本田思域(Civic),你就会发现这种小车也可以拥有许多轿车无法比拟的后座空间,原因就是有了一个平整的底板,同时,没有了后差速器,行李箱的空间也会得到增大。

前轮驱动的主要缺点就是使得汽车的操纵性变差。因为大多数的质量都集中在汽车的前部,汽车的后部将会变得轻一些,这样后轮的的附着力就会变小,在有冰覆盖的路面上行驶车尾就很容易发生侧滑。但是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解决,设计者在设计时会尽可能的将重量设置在汽车的后部,理想的质量分配是前后轮所承受的的质量之比为50:50,但是前轮驱动汽车很少有达到或接近这个比值的。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前轮所承受的负荷。前轮必须传递加速,转向和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轮胎的力。而轮胎拥有的附着力是有限的,当附着力一部分用来加速时,就必定会减少对其它部分的作用力。而后轮承受的这种作用力却很少,它只需要跟着前轮滚动就可以了。

所有前轮驱动系统的缺点都是后轮驱动系统的优点。随着一部分的机械部件从汽车前部移到后部,汽车的平衡性和操作性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后轮驱动的汽车加速时,牵引力将不会由前轮发出,所以在加速转弯时,司机就会感到有更大的横向握持力,操作性能变好。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高速跑车和高性能轿车都是用后轮驱动的原因了。

维修费用低也是后轮驱动的一个优点,尽管由于构造和车型的不同,这种费用将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如果你的变速器出了故障,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就不需要对差速器进行维修,但是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来说也许就有这个必要了,因为这两个部件是做在一起的。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前轮驱动汽车的可靠性也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维修费用的高也许已经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了。

后轮驱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相对高的装配和制造成本,更多的故障,相对狭小的室内空间等等。现在,更多的汽车都是使用的独立后悬挂系统,这样设计师在设计时就可以将车体与差速器和传动轴靠的更近,从而可以增大室内空间。

牵引力小一直以来都是后轮驱动汽车的一个问题所在,因为后轮所承受的负荷比较少,但是现在的电子设备使得这个有了改变。牵引力控制力系统和车身稳定电子系统可以让后轮驱动的汽车在湿滑的路面上达到和前轮驱动汽车一样的性能。改进的轮胎设计技术也可以改善后轮驱动汽车的这个缺陷。

尽管后驱车减少了室内成员空间并增加了机械方面的复杂性,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仍然是比较喜欢后驱车。我想我可能只是喜欢汽车在转弯时的那种驾驶的感觉,但是我认识的其他的司机同志好像并不是很赞同我的说法。

所以到底是那一种驱动方式好那?全轮驱动怎么样!?保时捷在卡雷拉(Carrera)上用的是全轮驱动,以此来提高它的整体性能,富士(Subaru)车队也已经靠全轮驱动的汽车赢得了几项世界拉力赛的冠军了。究竟那一种驱动系统好,这种争论仍在继续,只要两种系统都有人使用,我想这种争论也许就将一直持续下去。

四轮驱动的车辆能很好防止打滑现象产生。四轮驱动系统有更好的驱动力应用效率,能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而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行车安全性。

●适时驱动

在正常的路面,车辆一般会用后轮驱动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的情况,电脑会自动检测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两个前轮,自然切换到四轮驱动状态。其最大优势是操作简单,但同时因为用了电脑调控,车辆反应会慢一些。

●全时四驱

这种传动系统前后车轮永远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发动机输出扭矩平均设定在前后轮上,使前后排车轮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时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但这种系统废油,经济性差。

●分时四驱

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也是最常见的驱动模式。最显著的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

驱动轮的反应极限值

汽车类型汽车型号额定扭矩工况额定功率工况直接档检测车速(Vm)Km/h校正驱动轮输出功率/额定扭矩功率的限值ηMa%直接档检测速度VpKm/h校正驱动轮输出功率/额定扭矩功率的限值ηMa%载货汽车 1010、1020系列汽油车605090401030、1040系列汽油车60509040柴油车555090451050、1060系列汽油车60509040柴油车505080451070、1080系列柴油车505080451090系列汽油车40508045柴油车555080451100、1110系列1120、1130系列柴油车504580401140、1150、1160系列柴油车505080401170、1190系列柴油车55508040半挂列车1)10t半挂列车系列汽油车40508045柴油车5050804515t、20t半挂列车系列柴油车4545704025t半挂列车系列柴油车45507540客车6600系列汽油车60458535柴油车455075406700系列汽油车50408035柴油车554575356800系列汽油车40408535柴油车454575356900系列汽油车40408040柴油车604585456100系列汽油车40508535柴油车404085356110系列汽油车60458535柴油车555080356120系列柴油车60409035轿车 夏利、富康 95/652)40/352)——桑塔纳 95/652)45/402)——注:5010~5040系列厢式货车和罐式货车驱动轮输出功率的允许值按同系列普通货车的允许值下调2%;其它系列厢式货车和罐式货车驱动轮输出功率的允许值按同系列普通货车的允许值下调4%。 1)半挂列车是按载质量分类 2)为汽车变速档使用三档时的参数值

一个驱动轮打滑时,差速器是怎样把动力“吸走”的?

普通汽车一般只有两个后轮为驱动轮,两个前轮为从动轮,或者两个前轮为驱动轮,两个后轮为从动轮,而越野车和全时四驱动车的全部车轮都是驱动轮。为区别普通汽车与越野车,常以车轮总数乘以驱动轮数来表示,例如:4x2(两轮驱动)、4x4(四轮驱动)、6x6(六轮驱动)等几种形式。

对于我们所常见的车辆来说,其大多用的都是四轮设定,分别为前后轴两排,其中用于驱动车辆前进的就是驱动轮。

一般来说,汽车的驱动形式主要指驱动轮的数量和位置,依据这一基本标准,使用前轮来驱动车辆的方式称作前驱,使用后轮来驱动车辆的方式称作后驱,两者同属于两轮驱动形式。

而如果所有车轮都参与驱动则称为四驱,但其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全时四驱、分时四驱和适时四驱三种。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这是指发动机携带的必要的机件进行运转时发生出的最大功率。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是指曲轴对外输出的净功率。对于发动机功率检测来说,主要有稳态测功和动态测功两大类的方法。

对于稳态测功来说也可以叫负荷测功,这是指发动机的节气门在开度到一定的程度时,在保持一定的转速的情况下,参数必须要保持不变的稳定的状态,在测量发动机功能上必须要通过发动机的模拟负荷来进行测定发动机的功率。对于稳态测功来说,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与扭矩与转速这之间有一定关系。具体有公式进行计算。

百度百科-汽车驱动轮

驱动轮和被动轮分别是什么?驱动轮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装配了开放式差速器的车,一旦有一个驱动轮附着力不足而打滑,那么这辆车就无法继续行驶了,因为动力全都被打滑的车轮给“吸走”了。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你先要弄清楚差速器的原理,而差速器的原理很难用文字解释清楚,对机械比较有研究的朋友一看其结构就能明白。不过今天我试着用加文字的形式给大家讲讲这个问题。

上图有两根齿条平行放在桌面上,齿条中间夹着一个齿轮,两个齿条被固定好了,只能左右移动。这时候用力向右边拉齿轮,那么齿条A和B就会被齿轮带着一起往右移动。由于齿条与桌面的摩擦力相等,所以齿轮两端受到的阻力是一样的,齿轮不会转动。

接下来我把齿条A固定死,然后再向右拉齿轮。这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很明显,齿条A被固定无法移动,对齿轮产生很大的阻力,但是齿条B还可以左右移动。所以这时候齿轮在齿条A的阻力作用下开始逆时针转动,并沿着齿条A向右走,同时驱动齿条B继续向右移动。

然后我们把这个齿轮齿条机构稍微改变一下,就得到了上面这个图,这就是汽车的差速器。图中**的是传动轴,通过伞状齿轮驱动差速器的齿圈2。而差速器的齿圈通过其外壳3驱动两个行星齿轮4转动,这两个行星齿轮就是上图中夹在齿条中间的那个齿轮,只是这里放了两个。而这两个行星齿轮又分别驱动两个伞状齿轮给车轮传递动力,这两个散装齿轮就是上图中的齿圈。

汽车直线行驶时左右驱动轮转速相同,所以差速器的行星齿轮不发生自转,同步驱动两个车轮向前行驶。

当汽车转弯时外侧车轮转速高于内侧车轮,这时候差速器的行星齿轮在跟随差速器外壳转动的同时还会自转,把两侧车轮的转速差就给平衡掉了,这样既保证车辆可以灵活转弯,又保证了发动机的驱动力依然能够平稳地传递给两个驱动轮。

如果汽车一个驱动轮悬空或者附着力下降,那么情况就发生变化了。我们还把前面的图拿出来,如齿条AB分别代表两个驱动轮的传动半轴前端的伞状齿轮,现在齿条B对应的那个轮子悬空了,没有阻力,齿条A对应的轮子落在地上,有阻力。这就相当于齿条A被固定,而齿条B是自由状态。这时候拉动齿轮,齿条A无法动弹,而齿条B很轻松就向右移动了。

这就是开放式差速器的基本原理:可以以任何比例分配两个驱动轮的动力,但是动力总向更容易驱动的那一方流动。因此开放式差速器的车辆一个驱动轮附着力不足时就会打滑,而另一个有附着力的轮子由于得不到动力而无法用上力,车辆就难以脱困了。

而与开放式差速器相对应的就是带差速锁的差速器,其原理就相当于把差速器上的行星齿轮给锁住,不让其自转,这样就能以1:1的比例稳定地给两个驱动轮传递动力了。

只是差速锁结构相对复杂,而且成本更高,所以很多车都配备了电子差速锁,原理也很简单,当一个驱动轮失去附着力开始打滑造成动力流失时电子差速锁利用ESP系统给打滑的车轮施加制动力,强行让两个轮子的阻力一致,这样差速器就可以把动力分配给有附着力的车轮了。

只是电子差速锁的原理决定了其起作用时会额外给发动机增加一个悬空车轮的刹车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SUV虽然装备了电子差速锁,但是在一些极端测试环节中依然无法通过测试,因为发动机动力有限,电子差速锁起作用时打滑的车轮被施加了巨大的刹车力,导致发动机很难驱动车辆起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驱动轮是指有驱动力的车轮;

被动轮是指没有驱动力的车轮。

汽车的驱动形式有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种方式。

两驱有前驱和后驱,按发动机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前驱有横置前驱和纵置前驱,一般是横置前驱,后驱有前置后驱的横置摆放和纵置摆放,后驱还有后置后驱,通常是纵置后驱。

两驱汽车顾名思义只有两个车轮是驱动轮的汽车,两前轮或者两后轮。

四驱按发动机摆放位置和方向有前置四驱、中置四驱和后置四驱,同理有横置的也有纵置的。按照驱动力分布方式四驱细分有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

全时四驱:发动机的动力会被传递给所有车轮,并且每个车轮的驱动力可以不一样,全时四驱造价成本高,动力输出平稳,爬坡能力出众抓地力强,缺点是动力总成结构臃肿,传动效率低油耗高。

全时四驱汽车表示全部车轮都是驱动轮,并且全时四驱会保持每时每刻全部车轮都有驱动力,尽管各个车轮的驱动力也许会有差异。

分时四驱:发动机动力并不是持续地传递给所有车轮,更多的时候是以两驱的形式驱动,与全时四驱相比成本较低,油耗相较全时四驱较低,缺点是爬坡能力没有全时四驱强好,稳定性也欠佳。

分时四驱驱动力分布比较特殊,它可以实现两驱和四驱切换,当它切换在四驱模式,所有车轮都是驱动轮;当它在两驱模式时,只有两个驱动轮,是两前轮亦或者是两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