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酒骂座打三个数,使酒骂坐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02 0
  1. 求东北酒桌上的规矩
  2. 求《耿弇·后汉书列传》译文

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典故[diǎngù]引证:老舍《茶馆》第三幕:“‘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又有典故,出自《武家坡》!”

不要滥用成语典故。这是一个视觉上的双关,利用典故和错觉,美的慑人心魄。其中有个典故,谈不上很粗鲁,但却有点庸俗。

使酒骂座打三个数,使酒骂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

求东北酒桌上的规矩

Ⅰ 带有酒字的成语有哪些

灯红酒绿、

红灯绿酒、

酒囊饭袋、

今朝有酒今朝醉、

酒肉朋友

敬酒不吃吃罚酒、

对酒当歌、

借酒浇愁、

酒逢知己千杯少、

花天酒地、

酒后失言、

花魔酒病、

酒肉弟兄、

酒入舌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

炙鸡渍酒、

酒酣耳热、

倚酒三分醉、

厚酒肥肉、

酒酸不售、

酒食地狱、

留犁挠酒、

杯酒戈矛、

载酒问字、

担酒牵羊、

使酒仗气、

杯酒解怨、

双柑斗酒

醇酒妇人、

浆酒霍肉、

酒后无德、

诗酒征逐、

酒阑人散、

酒有别肠、

诗酒朋侪、

尊酒论文、

酒余饭饱、

饭坑酒囊、

放歌纵酒

酗酒滋事、

酒阑兴尽、

酒醉饭饱、

只鸡絮酒、

李白斗酒、

酒不醉***自醉、

张公吃酒李公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絮酒炙鸡、

沉湎酒色、

酒阑客散、

以酒解酲、

琴歌酒赋、

杯酒释兵权、

醉酒饱德、

金谷酒数、

诗朋酒侪

酒肉兄弟、

乞浆得酒、

今日有酒今日醉、

玄酒瓠脯、

酒醉酒解、

酒色财气、

尊中酒不空、

文期酒会、

浪酒闲茶、

酒虎诗龙、

举酒作乐、

酒社诗坛、

贪花恋酒、

酒病花愁、

酒池肉林、

杯酒言欢、

榷酒征茶、

池酒林胾、

高阳酒徒、

仗气使酒、

貂裘换酒、

恶醉强酒、

彘肩斗酒、

甘酒嗜音、

尊酒相逢、

斗酒学士、

恋酒迷花、

恋酒贪杯

置酒高会、

寄情诗酒、

愁肠殢酒、

栾巴噀酒、

不腆之酒、

肥肉厚酒、

酒瓮饭囊、

金貂取酒、

纵情酒色、

恋酒贪色、

醴酒不设、

诗酒风流、

旧瓶新酒、

黄公酒垆、

乘酒***气、

使酒骂座、

樽酒论文、

觞酒豆肉、

酒阑宾散、

好酒贪杯、

村酒野蔬、

金钗换酒、

鲁酒旁围、

以酒解醒、

肉山酒海、

肥肉大酒、

大羹玄酒、

狗恶酒酸

金貂贳酒、

酒酽花浓、

金龟换酒、

斗酒百篇、

牵羊担酒、

张公吃酒李公醉、

旧瓶装新酒、

羊羔美酒、

青衣行酒、

新酒旧瓶、

桂酒椒浆、

酒食征逐、

留犂挠酒、

白衣送酒、

槌牛酾酒、

酒能乱性、

美酒佳肴、

把酒持螯

载酒问字 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只鸡絮酒 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只鸡斗酒 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仗气使酒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张公吃酒李公醉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炙鸡渍酒 《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 *** 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只鸡樽酒 见“只鸡斗酒”。

彘肩斗酒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醉酒饱德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樽酒论文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后遂以“樽酒论文”谓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张公吃酒李公颠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以酒解酲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羊羔美酒 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儿醇厚的好酒。

玄酒瓠脯 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

酗酒滋事 喝醉酒寻衅生事者

恶醉强酒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文期酒会 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觞酒豆肉 觞,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因以“觞酒豆肉”泛指饮食。

诗酒风流 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池酒林胾 《史记·殷本纪》:“扞帝纣呴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闲,为长夜之饮。”后遂以“池酒林胾”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

使酒骂坐 见“使酒骂座”。

使酒骂座 亦作“使酒骂坐”。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骂座”。

诗朋酒侣 见“诗朋酒友”。

诗朋酒友 作诗饮酒的朋友。

诗酒朋侪 侪:等辈,同类的人。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肉山酒海 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

乞浆得酒 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牵羊担酒 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琴歌酒赋 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旧皆逸人、高士之事。

求浆得酒 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榷酒征茶 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恋酒迷花 恋:沉迷;迷:痴迷;花:娼妓,歌女。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

绿酒红灯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醴酒不设 醴酒:甜酒。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浪酒闲茶 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

恋酒贪花 见“恋酒迷花”。

恋酒贪杯 恋:爱慕不舍;杯:酒杯。形容好酒贪杯

金谷酒数 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酒病花愁 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酒肉兄弟 指酒肉朋友

酒食征逐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

酒余茶后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酒醉饭饱 比喻饮食得到满足

浆酒霍肉 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借酒浇愁 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

酒入舌出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旧瓶装新酒 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酒有别肠 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酒足饭饱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金龟换酒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酒色之徒 指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之中的人。

金貂换酒 取下冠饰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酒肉朋友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酒阑人散 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酒食地狱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今朝有酒今朝醉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酒色财气 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

金钗换酒 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酒池肉林 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酒囊饭袋 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酒酣耳热 形容饮酒到高兴的时候。

酒绿灯红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Ⅱ 酒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美酒佳酿 余韵无穷 如饮甘露 琼浆玉液

鲜香可口 香气扑鼻 六神送爽 金樽甘露 馨飘万国

敞杯不饮,香气扑鼻 满口生香 幽雅细腻 丰满醇厚

回味悠长 纯净透明 醇馥幽郁.

Ⅲ 酒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酒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 灯红酒绿、 红灯绿酒、 对酒当歌、 酒囊饭袋、 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后失言、 借酒浇愁、 敬酒不吃吃罚酒、 今朝有酒今朝醉、 花天酒地、 酒肉朋友、 尊酒论文、 双柑斗酒、 黄公酒垆、 酒后无德、 高阳酒徒、 寄情诗酒、 放歌纵酒、 恋酒贪色、 栾巴噀酒、 沉湎酒色、 诗酒风流、 桂酒椒浆、 旧瓶装新酒、 酒肉兄弟、 担酒牵羊、 醇酒妇人、 仗气使酒酒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 酒阑兴尽、 酒肉弟兄、 酒阑人散、 酒酸不售、 贪花恋酒、 杯酒戈矛、 村酒野蔬、 酒入舌出、 酒虎诗龙、 杯酒解怨、 倚酒三分醉、 载酒问字、 酒食地狱、 金龟换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肉山酒海、 厚酒肥肉、 使酒仗气、 酗酒滋事、 酒不醉***自醉、 醉翁之意不在酒、 浆酒霍肉、 酒醉酒解、 酒色财气、 李白斗酒、 酒酽花浓、 酒社诗坛、 诗酒征逐留犂挠酒、 絮酒炙鸡、 诗酒朋侪、 今日有酒今日醉、 恋酒贪杯、 琴歌酒赋、 斗酒百篇、 彘肩斗酒、 张公吃酒李公醉、 榷酒征茶、 不腆之酒、 酒瓮饭囊、 酒阑宾散、 好酒贪杯、 新酒旧瓶、 槌牛酾酒、 文期酒会、 金貂取酒、 貂裘换酒、 觞酒豆肉、 诗朋酒侪、 张公吃酒李公颠、 狗恶酒酸、 甘酒嗜音、 把酒持螯、 酒醉饭饱、 醴酒不设、 池酒林胾 花魔酒病、 酒病花愁、 乘酒***气、 大羹玄酒、 杯酒释兵权、 尊酒相逢、 恶醉强酒、 酒余饭饱、 酒阑客散、 饭坑酒囊、 酒能乱性、 杯酒言欢、 酒食征逐、 肥肉大酒、 恋酒迷花、 留犁挠酒、 尊中酒不空、 旧瓶新酒、 举酒作乐、 以酒解酲、 醉酒饱德、 愁肠殢酒、 肥肉厚酒、 炙鸡渍酒、 美酒佳肴、 浪酒闲茶、 玄酒瓠脯、 乞浆得酒 羊羔美酒、 纵情酒色、 斗酒学士、 金谷酒数、 酒有别肠、 酒池肉林、 金钗换酒、 只鸡絮酒、 酒酣耳热、 青衣行酒、 樽酒论文、 置酒高会、 使酒骂座、 白衣送酒、 金貂贳酒、 以酒解醒、 鲁酒旁围、 牵羊担酒

Ⅳ 形容酒的成语有哪些

1.酩酊大醉来

拼音:

mǐng

dǐng

zuì源

解释

酩酊:沉醉的样子。形容醉得很厉害。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2.烂醉如泥

拼音:

làn

zuì

解释:

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出处:

《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唐·李贤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3.酩酊烂醉

拼音:

mǐng

dǐng

làn

zuì

解释:

形容醉得厉害。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从下午吃起,直吃到黄昏时候,一个个酩酊烂醉。”

4.觥筹交错

拼音:

gōng

chóu

jiāo

cuò

解释:

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出处: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5.醉生梦死

拼音:

zuì

shēng

mèng

解释:

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Ⅳ 和酒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榷酒征茶、玄酒瓠脯、恶醉强酒、炙鸡渍酒、金貂换酒

Ⅵ 关于带酒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酒字的成语 :

灯红酒绿、

红灯绿酒、

敬酒不吃吃罚酒、

今朝有酒今朝醉、

酒肉朋友、

借酒浇愁、

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后失言、

花天酒地、

对酒当歌、

酒囊饭袋、

酒酸不售、

醉翁之意不在酒、

放歌纵酒、

酒食地狱、

酒入舌出、

只鸡絮酒、

使酒仗气、

杯酒戈矛、

诗酒征逐、

酒酣耳热、

造酒之法、

酒有别肠、

诗酒朋侪、

沉湎酒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留犁挠酒

花魔酒病、

酒余饭饱、

倚酒三分醉、

杯酒解怨、

杯酒言欢、

酒肉弟兄、

厚酒肥肉、

浆酒霍肉、

以酒解酲、

酒阑兴尽、

酒虎诗龙、

今日有酒今日醉、

酒阑人散、

酒醉饭饱、

炙鸡渍酒、

酒后无德、

絮酒炙鸡、

酒色财气、

载酒问字、

彘肩斗酒、

杯酒释兵权

酒阑宾散、

酒不醉***自醉、

文期酒会、

诗朋酒侪、

金谷酒数、

觞酒豆肉、

浪酒闲茶、

甘酒嗜音、

乞浆得酒、

双柑斗酒、

饭坑酒囊、

酗酒滋事、

举酒作乐、

酒阑客散、

酒社诗坛、

醴酒不设、

黄公酒垆、

貂裘换酒、

高阳酒徒、

恶醉强酒、

醉酒饱德、

酒食征逐

琴歌酒赋、

旧瓶新酒、

酒病花愁、

李白斗酒、

恋酒贪杯、

樽酒论文、

仗气使酒、

愁肠殢酒、

桂酒椒浆、

肉山酒海、

恋酒贪色、

美酒佳肴、

不腆之酒、

酒能乱性、

寄情诗酒、

留犂挠酒、

以酒解醒、

斗酒百篇、

酒池肉林、

栾巴噀酒、

尊酒相逢、

把酒持螯、

张公

酒酽花浓、

旧瓶装新酒、

牵羊担酒、

肥肉大酒、

醇酒妇人、

青衣行酒、

金钗换酒、

好酒贪杯、

狗恶酒酸、

肥肉厚酒、

池酒林胾、

诗酒风流、

槌牛酾酒、

金貂贳酒、

村酒野蔬、

乘酒***气、

白衣送酒、

贪花恋酒、

新酒旧瓶、

尊中酒不

Ⅶ 带酒的成语有哪些

1.杯酒解怨 拼音是bēi jiǔ jiě yuàn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2.酒食征逐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3.酒余茶后,读音 jiǔ yú chá hòu,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出自鲁迅的《集外集拾遗·帮助文学与帮闲文学》。

4.酒醉饭饱,比喻饮食得到满足。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我如今且不打你,等我吃得酒醉饭饱了

5.杯酒戈矛,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出处:《负曝闲谈》第二十五回:“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请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6. 杯酒言欢,读音bēi jiǔ yán huān,汉语成语,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出自《伪自由书·观斗》。

7.沉湎酒色,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8.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场所夜晚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9.貂裘换酒,貂裘:貂皮做的大衣。用貂皮大衣换酒喝。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

10.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11.对酒当歌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12.放歌纵酒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13.高阳酒徒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14.黄公酒垆 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15.花天酒地 ,音:huā tiān jiǔ dì释义:形容沉浸在酒色之中。花,指 *** ,也比喻浪荡或花心的女人。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

16.借酒浇愁,读音jiè jiǔ jiāo chóu,是指用酒来浇灭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出自《后冈陈提学传》。

17.醴酒不设。醴酒:甜酒。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

18.持螯把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因以“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

19.斗酒双柑 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后因以“斗酒双柑”指春日胜游。

20.酒酣耳熟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7)成语酒什么什么什么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扩展阅读: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大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Ⅷ 带酒的成语有哪些

1. 杯酒释兵权

拼音:

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成语解释:

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释:解除。

成语出处: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2.沉湎酒色

拼音:

chén miǎn jiǔ sè

成语解释:

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沉湎:沉迷。

成语出处:

《尚书·泰誓上》:“沉湎酒色,敢行暴虐。”

3.酒食征逐

拼音:

jiǔ shí zhēng zhú

成语解释:

指酒肉朋友以吃喝交往。

征:召唤;

逐:追随。

成语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4.醇酒妇人

拼音:

chún jiǔ fù rén

成语解释:

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

醇酒:味厚的酒。

成语出处:

《史记·魏公子列传》:“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例句:

蔡锷软禁京都,正具醇酒妇人计策,破掉那袁 *** 的疑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

5.对酒当歌

拼音:

ì jiǔ dāng gē

成语解释: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成语出处:

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例句:尽都是把手为话,对酒当歌,郑州浪汉委实多。(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

6.杯酒言欢

拼音:

bēi jiǔ yán huān

成语解释: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7.狗恶酒酸

拼音:

gǒu è jiǔ suān

成语解释: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齧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8.酒食地狱

拼音:

jiǔ shí dì yù

成语解释: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成语出处: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东坡倅杭,不胜杯酌……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

9.斗酒百篇

拼音:

dǒu jiǔ bǎi piān

成语解释: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成语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例句:

房师孙瑞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

10.金钗换酒

拼音:

jīn chāi huàn jiǔ

成语解释:

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成语出处:

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Ⅸ 形容酒会的成语有哪些

1、觥筹交错

拼音: gōng chóu jiāo cuò

解释: 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出处: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2、高朋满座

拼音: gāo péng mǎn zuò

解释: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3、杯酒言欢

拼音: bēi jiǔ yán huān

解释: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观斗》:“然而军阀们也不是自己亲身在斗争,是使兵士们相斗争,所以频年恶战,而头儿个个终于是好好的,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忽而……。”

4、酒酣耳热

拼音: jiǔ hān ěr rè

解释: 酒酣: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出处: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

5、朋酒之会

拼音: péng jiǔ zhī huì

解释: 朋酒:朋友聚会畅饮。朋友欢饮的聚会。

出处: 《晋书·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求《耿弇·后汉书列传》译文

东北人喝白酒,一般都是豪饮。尤其是有朋自远方来,或者旧友故友重逢,更要开怀畅饮一番。而且,当今哈尔滨人豪饮的名堂与理由越来越多,比如商家开业、公司成立、建筑奠基、生意合作、各种会议开幕与闭幕、各种展览开馆与闭馆,再加上业务往来、例行检查、法定节***日、正常婚丧嫁娶、正常生老病死、正常升学与就业、正常升迁与卸职、正常离去与归来、正常的迎来与送往,都得痛痛快快地喝顿酒。不喝行吗?不行,这不是太失礼了吗?!

东北人喝酒聚会常常是来一两个客人,作陪的却有七八人,或者一二十人。大致是这样:大家分宾主坐好,菜单儿客气地推来推去,先请客人点,客人被逼无奈,只好点一个。然后,按着官职的大小,依次地点下去。问喝什么酒?自然是白酒,再加啤酒。女士**实在不能喝的就来点啤酒,的确不能喝的,先喝点饮料,然后再说,喝着看。接着,按宾客的官级大小,按陪客的官级大小,依次斟满白酒。一般都是先用小杯———一两一杯的,而后用大杯———四两一杯的。

主陪把一两一杯的白酒端起来了,笑吟吟地对大家说,说什么呢,无非是欢迎之类、指导之类、协作之类、友谊之类的客套话。然后,提议者为了让大家都把自己跟前的白酒干了,说:“我先干一杯,这一杯不算,然后,我再倒满,我们大家都举杯干了,好不好?”好声一过,他便先自干掉了一杯,马上有人再次给他斟满,于是大家共同举杯、碰杯,碰杯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杯要比人家的杯低下一节,以示自己的谦卑,然后,一仰脖都将自己手中的白酒干了。接着是:“吃菜吃菜!”一阵咀嚼声之后,有人站起来再度举杯。又有什么名堂呢?大约是为同龄人,或者老相识,或者老领导,或者老部下———干一杯!

干完之后,接着又站起一个人来,擎着酒杯,代表本部门,或者代表自己,或者代表没来的谁谁谁,干一杯,请。于是,又干了。这席面上的节目,大致相同,是轮番敬酒、轮番干杯。

喝得差不多了,豪饮这才真正开始了,女士**上阵了。又有人兴奋地叫来几瓶白酒,小杯不行了,大杯斟上,干!外地客人见了,早已吓得面如土色,不要说英勇参战,连招架之力也没有了。于是又一顿觥筹交错。这时节,都喝得容光焕发、兴致勃勃了。

于是有人建议某某某给大家唱一个。某某某便羞涩地放下筷子,说:“好。我这支歌就献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大家就鼓掌,喊:“好———”某某某清了清嗓子,开始唱了,还伴有动作和那样的眼神儿。一桌人笑得前仰后合的,一个唱完,另一个再接上,大家轮着唱。

从酒桌上看,这个城市好像毫无希望了似的。

不仅仅是唱,这期间酒还得喝。像鱼头酒、鱼尾酒、鱼眼睛酒、鱼身子酒、摇头摆尾酒,名堂多了,就喝吧。

酒喝到这份儿上,称呼也变了。变成了“哥儿们”、“大哥”“老弟”、“妹妹”、“爷儿们”,总之,一切都一塌糊涂起来。而且相互勾肩搭背,或哭或笑,倾吐衷肠了。喝多了的,开始使酒骂座,骂这个不够意思,骂那个不是东西,骂谁谁谁压过他。于是,就有人劝,劝者也是一塌糊涂、不伦不类。在劝与骂之间,还要喝进一些情绪酒、气氛酒、够意思酒、委屈酒、原谅酒、陪礼以及“门前清酒”。白酒都喝完了,再喝啤酒,啤酒不算酒。又是一阵豪饮,喝到最后,至少得有一半人喝醉了。

当然,喝酒也有斯文的。三四个人,一瓶白酒,就这些了,大家平分,喝完拉倒。这种喝法,是大家还有事儿,这属于小酌。目前趋势来看,喝酒越来越斯文了,劝酒现象越来越文明,但东北人的热忱好客和基因中的天然酒量还是使得这个地方充满了酒文化的馥郁芳香。

因为把喝酒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所以东北人喝酒时间相对较长。酒桌一摆上,三两个小时之内是不会撤下去的,边吃、边喝、边聊,直到酒足菜饱——喝酒人一般是不吃主食的,话也聊够了,这才互相依依不舍地道别。一顿酒喝上个五、六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因为时间长,菜往往都凉了,中途不是加菜,就是要求服务员把菜再给热一下。若是在自己家就方便多了,妻子看哪个菜凉了,自然会拿去热。

由于喝酒就是一场持久战,所以菜必须得准备得充足,在经历几个小时之后,虽然只喝了一顿酒,实际上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当于吃了两顿饭。有人把东北人请客戏称为“甩大盘子”,确实形象。“甩大盘子”的另一层含义是,东北人在吃上比较铺张。请客时不论能不能吃得了,讲究的是杯盘罗列,至少得看着气派,不能让客人觉得主人小气。菜量一定要达到所有客人放开量吃也总是要剩下相当一部分的程度,让客人看着有数的几个菜不敢下筷子,那绝不是东北人做的事。平时再吝啬的东北人,请客时也是大方的;无论家里经济上多么紧张,东北人请客时也是铺张的。钱不够可以借,但绝不可以显得寒酸。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东北人才给人留下好客、热情、豪爽、大方等印象,当然,东北人为此而浪费的不知有多少。虽然现在东北的饭店都时兴“打包”,把吃不了的东西带走,这方面的浪费减小了,但时间、金钱、精力方面的浪费却仍旧是无法弥补与减少的。东北人把太多的时间耗费在酒桌前,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大盘子面前,还喊出口号:“情在酒里,意在菜中”,在他们得到情意的时候,他们似乎失去的更多。

东北人吃的多、喝的多,也爱吃、爱喝。所以,大家一商量去什么地方,首要的问题就是,在哪儿吃饭。在火车上,如果你看见几个人坐在一起,小桌上放着烧鸡、香肠等几样下酒菜,在喝着白酒,那一定是东北人。像流行歌曲中唱的那样,“一醉到天涯”,也许只有东北人做得出来。

酒桌上的东北人显得兴奋、神***飞扬,也十分健谈,但每当这个时候,想让他们不吹牛是不可能的。东北人的吹牛也不是纯粹的胡说,一般来讲,都是把有限的事实作无限的夸大。酒后的东北人常常是吐实言的,但他说的话,也已经大量地“兑水”了。不仅吹牛的人知道自己在吹,就是坐在酒桌前听他吹的人无一不知道他在吹,但是吹的人说得像真事一样,听的人也像完全相信一样听得十分认真,但离开酒桌之后,谁也不会把这些话当真的。大家都有需要满足虚荣心的时候吗!若是谁在这种场合当众把牛皮戳穿,不仅吹的人会恨他一辈子,就是在座的人也都会认为这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

东北人喝酒确实吓人,东北人酒量大的好像也特别多。跟东北人一起坐到酒桌前,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声称自己不会喝,或是从不喝酒;再有一种就是做好不省人事的思想准备。东北人的酒量也不是天生就大,多数人也是在经历过一次次的不省人事的锻炼之后,“酒精考验”,这才“酒练成精”的。喝醉了吐的经验,恐怕是每一个喝酒的东北人都有过的。所以才出现了赵本山的小品《牛大叔提干》中的笑话,把醉看作“会喝酒”的标志,牛大叔从来没有喝醉过,所以当范伟问他:“会喝酒不?”他回答:“不会。”而牛大叔的强项:“先用盅,后用杯,用完小碗对瓶吹”,在东北也确有其事。

发现同桌有人说不会喝酒,东北人一定觉得十分扫兴,会像范伟对“牛大叔”那样,殷勤地劝:“少整点呢?”“少来一点”,或是说:“要么来点啤的。”如果你架不住他的劝诱,端起了酒杯,那么,很可能就会不知道怎么从酒桌边离开的。东北人劝酒十分在行,只要你喝了第一口,在他不断地劝酒下,你会止不住一直喝下去,结果是,如果你不能让他喝多,那也只能是你自己喝多了。如果劝说无效,无论怎么说对方也不肯端起杯来,东北人会不无遗憾地说:“从不喝酒?真的,你少享受了许多人生的乐趣。”或是粗俗一点,引用酒友们都知道的那句“名言”:“不动烟和酒,白在世上走。”但接下来,东北人会把你作为酒桌上的另类,绝对不再逼着你喝酒,就是他喝得要死要活,也绝不会让你代喝一口。在东北,再无赖的酒鬼也不会在酒桌上欺负一口酒不喝的人。但作为交换,当酒桌上他们打酒官司时,你也不能参言,不喝酒在酒桌上就没有发言权。

能喝,酒量大,在东北人看来是优点。他们时常以十分羡慕的口吻评价:“某某能喝,一斤酒咋的不咋的。”或是以不屑一顾的口吻说:“某某不行,他没我能喝。”酒量大的人,喜欢夸耀自己在酒场上的战绩。俄罗斯人能喝烈酒,世界闻名,但东北人就很不服气。曾有一个东北人对我讲,他曾与一个俄罗斯人比赛谁能喝,要来度数最高的白酒,他一口气与这位俄罗斯朋友对干了49杯,喝得俄罗斯朋友告饶了,说还是中国人能喝。当他对我讲这个故事时,兴奋得面孔发红,像一个在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一枚金牌的运动员。在东北,若是你能在酒桌上面对挑战毫无惧色,不动声色地连连干杯,马上会使人对你肃然起敬。当领导的若有酒量轮流敬在座的下属一圈,而自己不吐不醉,那日后指挥起这些下属来必定十分得心应手。因为在东北人看来,酒量差不多是个人能力的标志,海量的人工作能力不会太差。东北人十分崇敬英雄,而英雄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喝酒,武松若不是酒后,也不会三拳两脚就将猛虎打死,你说是不是?

若是认为东北人喝酒是嗜好或者是消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喝酒是东北人最重要的沟通方式。若是两个人的矛盾已经达到不能坐在同一个桌上喝酒的程度了,那真的就是死对头了;若是能坐到酒桌上来,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面对着美食佳肴,人是很难动怒的,所以人在酒桌前,心态一般都比较平和。再加上酒精的***,人变得兴奋之后,话自然就多起来,许多平时不能出口的话,这时都好意思说出来了;许多内心里的秘密,这时也都可以向人倾吐了。不用担心受人嘲笑,因为对方现在也和你处于同一状态。所以,在一起喝过酒,而且喝得半醉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就增进了许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东北人对不喝酒的人会有一种猜不透的感觉——他从来不醉,谁知道我们喝醉时,他在清醒地想着什么?

酒桌既是东北人发泄的地方,也是东北人满足虚荣心的地方,东北人都对此心照不宣。若要了解东北人,就得明白他为什么喝酒;要与东北人作朋友,就不得不在酒桌前听他吹牛。

酒后的东北人是可怕的,酒精把他强悍的身体内所有的能量都激发出来,酒精也***着他的神经,使他敢于做任何事情,再加上酒桌上的自我吹嘘已经吹得连自己都认为自己了不起了,这时候,谁若是伤了东北人的自尊心,后果将是不堪想象的。东北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危险分子。遗憾的是,多数人不知道这一点,偏偏爱在东北人喝过酒之后招惹他们。

耿弇字伯昭,扶风郡茂陵(今陕西省西安市北)人。他的祖先在汉武帝时,担任二千石的官职从钜鹿(今山东巨野)迁徙到茂陵。他的父亲耿况,字侠游,因为精通儒经做文官,和王莽的叔伯弟弟王伋一起师从安丘先生学习老子的学说,后来做到朔调郡的连率(上谷郡太守,王莽的时候把上谷改称朔调,太守改称连率)。耿弇从小爱好学习,继承父亲的事业。曾经见过朔调郡的长官考察骑兵,竖起大旗,擂响战鼓,练习骑马射箭,从此喜欢研究如何带兵打仗,等到王莽破败,更始皇帝(刘玄)称帝,那些割据占领土地的将领们,大多擅权自作主张,动不动就自己更换太守、县令。耿况觉得自己是王莽任用的官吏,心里很是不安。当时耿弇二十一岁,于是辞别耿况带着奏章去面见更始(刘玄),并想趁机献上厚礼,来巩固自家的地位。党走到宋子(地名)的时候,恰逢王郎冒充汉成帝的皇子刘子舆,在邯郸发动起义,耿弇身边的小官孙仓、韂包在半路商量说:“刘子舆是汉成帝的真正后继之人,不去归顺他,还跑这么远干什么?”耿弇用手指按在嘴上(小声地)说:“刘子舆是***冒的贼人,最后会成为俘虏的。我到长安之后,向皇帝表明渔阳、上谷两地兵马的作用,回来从太原、代郡率兵而出,这样反复几十天(迷惑刘子舆),回来派出骑兵突袭这些乌合之众,摧枯拉朽一般容易。我看你们不识实务(不知道何去何从),不久就会全家杀头的。”孙仓、韂包不听从他,于是逃到邯郸向王郎投降。

耿弇半路听说光武帝(刘秀)正在卢奴,于是骑马北上面见刘秀,刘秀把他留下来当一个帐下的官吏。耿弇趁机劝说护军(官职名)朱佑,请求让他回去带兵,平定邯郸。光武帝大笑说:“小孩子竟有这么大的志向!”因此召见并赞扬了他。耿弇跟随光武帝向北到达蓟县(今天津蓟县)。听说邯郸刘子舆的兵马就要到了,刘秀想回到南边,召集官员们商量计策。耿弇说:“如今兵马从南边来,我们不应该往南去。渔阳太守彭垄,是您的同乡;上谷太守,是我的父亲。发动这两个郡,有一万多兵马,邯郸方面不值得害怕。”刘秀的心腹官员都不愿意这么做,说:“就算死了头还朝着南方,怎么往北自投罗网呢?”刘秀指着耿弇说:“他就是我们向北道路上的向导啊。”恰逢蓟县内乱,光武于是向南逃走,官兵们都走散了。耿弇跑到昌平耿况那里,并劝说耿况派寇恂约定东边的彭宠,各自派出骑兵二千人,步兵一千人。耿弇和景丹、寇恂以及渔阳的士兵会合起来向南进发,所到的地方杀死了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以下的官员四百多人,得到官印一百二十五枚,节杖二个,杀掉兵卒三万多人,平定了涿郡、中山、钜鹿、清河、河闲等二十二个县,兵在广阿县接应了光武帝。当时光武帝正在攻打王郎,传言说渔阳、上谷二郡的兵马替邯郸王郎来打仗,全都非常害怕。随后全都进刘秀的军营面见光武帝。光武一见是耿弇等人,说:“应该和渔阳、上谷两郡的官兵们共同分享这个重大功劳。”于是拜耿弇为偏将军,让他还率领旧部。加封耿况为大将军、兴义侯,可以自己营建城池。耿弇等人于是跟随刘秀打下了邯郸。

当时更始帝(刘玄)征聘赵永做代郡太守,但耿况劝说赵永不要去做,让他去面见光武帝。光武也让赵永去代郡做太守。赵永回北方去了,但是代郡的长官张晔占据代城叛变,还招来匈奴、乌桓的兵马作为援助。光武帝命耿弇的弟弟耿舒做复胡将军,派他去攻打张晔,取得胜利。赵永才重新作了代郡太守。当时五校的贼寇二十多万向北攻打上谷,耿况和耿舒接连打败他们,贼寇们都败退撤走了。

更始帝(刘玄)见刘秀的威名越来越强大,对他产生疑虑,于是派使者封刘秀为萧王,名令他停战和其他有功的将领回到长安;派遣苗曾做幽州的长官(牧,官名),韦顺做上谷太守,蔡充做渔阳太守,合并北方地区。当时刘秀正住在邯郸宫里,白天躺在温明殿上。耿弇进去拜见请刘秀腾点时间说话,说:“如今更始政治败坏,君臣*乱,将领们在各自的地盘上专权,皇亲国戚在京城作威作福。天子的命领,都传达不出城去,各地的地方官,动不动就给更换了,百姓们不知该听从谁的,当官的心里都很不安。到处都有抢夺财物的,劫持***妇女的,携带贵重物品外出的,都不能活着回来。天下人自问,还不如王莽做皇帝的时候呢。再加上铜马、赤眉等等起义军数十起,人数上百万,更始皇帝处理不了啊。不久就会失败亡命。您开始从南阳起事,打败过百万的军队;现在平定了黄河以北,占据着天下富饶的地方。借道义征伐更始皇帝,发出号令,很多人都会响应,天下很快就能平定。皇权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不能让别姓的人做了皇帝。听说更始皇帝的使者从西边来了,想要您交出兵权,不可以服从哪。如今官兵们死亡逃走的很多,我愿回到幽州,再招募更多的兵马,来筹备大事。”刘秀非常高兴,于是拜耿弇为大将军,和吴汉从北边发动幽州十郡的兵马。耿弇带兵来到上谷,逮捕了韦顺、蔡充并杀掉了他们;刘秀方面也杀掉了苗曾。于是发动幽州全部兵力,率领他们往南,跟随光武帝刘秀攻破铜马、高湖、赤眉、青犊,又追击尤来、大枪、五幡,在元氏(地名)打胜,耿弇经常亲自带领彪悍的骑兵冲锋陷阵,都驱散并打败了敌人。刘秀乘胜追击,在顺水上拉开战斗,敌人情势危急,依然顽强抵抗。这时刘秀的军士疲惫不堪,终于被打败奔走逃跑还,坚守范阳城,过了好几天才振作起来,敌人也撤退走了,耿弇跟随刘秀追击敌人直至容城、小广阳、安次,接连作战打败了他们。刘秀回到蓟县,重新派耿弇与吴汉、景丹、盖延、朱佑、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坚镡、王霸、陈俊、马武十三位将军,追击敌人直至潞河以东,到了平谷,再此作战,消灭敌人一万三千多人,于是一直追到右北平的无终、土垠之间,到达浚靡县才回师。敌人分别逃往辽西、辽东,有的被乌桓、貊人等少数民族所袭击,消灭的都差不多了。

光武皇帝刘秀即位,拜耿弇为建威大将军。和骠骑大将军景丹、强弩将军陈俊攻打厌新的贼寇,在敖仓开战,都打败并迫使他们投降。建武二年,加封为好畤侯,统治好畤、美阳二个县。建武三年,延岑从武关进攻南阳,攻下好几座城。穰县人杜弘率领他的部下投靠了延岑。耿弇和延岑等人在穰县开战,耿弇大胜,消灭敌人三千多人,生擒敌人官兵五千多人,缴获将印三百多枚。杜弘投降,延岑带着几个骑兵逃往东阳。

耿弇跟随光武帝到舂陵,自己请求去北方召集上谷郡没有还发动的兵马,去渔阳平定彭垄,去涿郡攻打张丰,回来收复富平、获索,向东攻打张步,平定齐国等地。光武帝认为他的胆气很大,就允许了。建武四年,下令耿弇进攻渔阳,耿弇因为自己父亲远在上谷,功劳本来和彭宠一样,又没有兄弟在京师的,怕遭到皇帝怀疑,不敢独自进军,向朝廷上书请求在洛阳面见皇帝。朝廷的文书发下来说:“将军你全家都为国效力,所到之处敌人溃败,功劳最大,何必自己多心,而想入朝做官呢?你暂时和王常在涿郡驻扎,思考一下破敌的办法。”耿况听说耿弇请求入朝,也不安心,派耿舒的弟弟耿国入朝侍奉光武帝。光武帝和欣赏他的做法,加封耿况为隃麋侯。于是命令耿弇和建义大将军朱佑、汉忠将军王常一起进攻望都、故安西占山称王的贼寇十多个军营,都取得胜利。这时征虏将军祭遵驻扎在良乡,骁骑将车刘喜驻扎在阳乡,都准备抵抗彭宠。彭宠派弟弟彭纯率领匈奴骑兵二千多人,彭宠亲自率领好几万士卒,分成两路攻打祭遵、刘喜。匈奴的骑兵经过军都,耿舒攻破他们的阵营,斩获匈奴的两个首领,彭宠于是撤退。耿况又和耿舒进攻彭宠,攻下了军都。建武五年,彭宠死去,皇帝嘉奖耿况的功劳,派光禄大夫拿着节杖去迎结耿况,赐给他府宅,和朝请的优厚待遇。封耿舒为牟平侯。派耿弇和吴汉进攻富平、获索的贼寇,在平原开战,取得重大胜利,投降的敌人有四万多。

光武帝又下诏命令耿弇征讨张步。耿弇把投降的士卒全部召集起来,编成部队,任命将领,命令率骑都尉刘歆、太山太守陈俊带领人马向东开进,从朝阳桥渡过黄河。张步听说之后,于是命令他的大将军费邑在历下(今山东济南)驻扎,又分出兵力驻扎在祝阿,另外在泰山钟城布下阵营来等待和耿弇开战。耿弇渡过黄河先攻打祝阿,从早晨开始攻城,还没到中午就打了下来,故意放松包围圈的一角,让张步在祝阿的部下逃回钟城。钟城人听说祝阿已经被攻占,非常害怕,于是全部逃跑了。费邑分出兵力派弟弟费敢驻守巨里。耿弇进兵先对巨里产生威胁,让人砍伐许多树木,并放出话说用来以填塞战壕和城池。过了几天,有投降的人来报告说费邑听说耿弇要攻打巨里,正在***来增援巨里。耿弇于是严格下令军士们赶快修造攻城用的器具,并宣布各部队,再过三天全部兵力集中攻打巨里城。背地里故意放过从巨里向费邑报告的人,让他们能够到达费邑那里。回来的人告诉费邑耿弇攻打巨里的日期,费邑到那天果然亲自带领精兵三万多人来救巨里。耿弇很高兴,多各将领说:“我之所以修造攻城器具,是想引诱费邑来的。现在他果然来了,正好进入了我的圈套。”于是派出三千人围困巨里,亲自带领精兵埋伏在冈阪,借地势高与敌人作战,大胜,交战中杀掉了费邑。接着将费邑的人头悬挂起来向巨里城中展示,城中非常害怕,费敢带着部下全部投靠张步去了。耿弇缴获费敢积聚的财物,指挥军队攻打那些没有投降的敌人,扫平四十多个军营,于是平定了济南。

当时张步在剧县建立国都,命令自己的弟弟张蓝率领精兵二万多人驻守西安,各郡的太守总共一万多人驻守临淄,两地相距四十里远。耿弇进军画中,在西安、临淄两城之间驻扎。耿弇观察西安城虽然小但很坚固难攻,而且张蓝的兵马又强,临淄虽然大其实容易攻下,于是在召集将领的会议上传出话来,再过五天攻打西安。张蓝听说以后,从早到晚小心坚守。到那天半夜,耿弇命令将士们大吃大喝一番,等到天明队伍开到临淄城。护军荀梁等人与耿弇争论,认为应该赶快进攻西安。耿弇说:“不行。西安方面听说我们要攻打它,整天都有准备;攻打临淄出其不意,肯定让他们大吃一惊,我攻打临淄一天就够了。打下临淄,西安就没外援了,张蓝与张步被隔断,必然逃走,这就是所谓的一石二鸟之计啊。如果先攻打西安,不能立即拿下,敌人兵力精悍,城池牢固,我们死伤肯定很多。就算能打下来,张蓝率领残部逃回临淄,和张步的兵力合在一块,观察我们的虚实,吾们深入敌人的地盘,后面没有粮草供应,用不了多长时间,还没打仗就困顿不堪了。你们的话,不太合适。”于是攻打临淄,半天就打了下来,进入城里。张蓝听说以后非常恐惧,于是带着自己的部下回到剧县去了。

耿弇于是下令部队不得私自攻打剧县,必须等到张步来到之后再打,来激怒张步。张步听说以后大笑说:“以前尤来、大彤的十多万兵力,我打败他们易如反掌。如今耿弇的兵力还少于尤来、大彤,又都疲劳不堪,有什么可怕的!”于是同三个弟弟张蓝、张弘、张寿以及曾任大彤渠帅的重异率领部队号称二十万人,开到临淄的城东,将要进攻耿弇。耿弇率先渡过淄水,和重异的部队相遇,骑兵部队想要冲锋,耿弇怕挫败了张步的锐气,以后就不敢进军了,故意向重异示弱来迷惑他,于是率领部队回到临淄小城,驻扎在里边。张步士气正盛,直攻耿弇的阵营,与刘歆等人的部队展开战斗,耿弇登上升王宫残破的楼台,观察刘歆和敌人交锋,自己率领精兵突然出现在东城下并布好阵势,取得重大胜利。飞箭射中了耿弇的大腿,耿弇拿佩刀割断,旁边的人当时没有发现的,直到傍晚。耿弇第二天早晨又指挥部队出动。当时光武帝在鲁国一带,听说耿弇被张步攻打,亲自来救耿弇,还没有到。陈俊对耿弇说:“敌人的兵力很强,我么可以暂时休战养兵,等待皇上到来。”耿弇说:“皇上的车马马上就到了,我们当臣子的应该用庆功酒来招待百官,难道把这些敌人留给皇上吗?”于是又出兵作战,从早晨打到傍晚,又大败敌人,杀伤无数,城中的壕沟都被尸体伤兵填满了。耿弇料想张步困乏将要撤退,预先在左右两翼埋伏了部队来等待他。到晚上人定时辰,张步果然撤退了,埋伏的部队突然冲出,追击敌人一直到钜昧河边,八九十里路上死尸层叠,缴获战利品二千多车。张步回到剧县,他们兄弟各自领兵散去了。

过了几天,皇帝到达临淄亲自犒劳部队,君臣***。光武帝对耿弇说:“从前韩信攻破历下开创了汉朝基业,今天将军你攻下祝阿为发展打下基础,两地都是齐国的西界,你们功劳相当。然而韩信攻打的是已经投降的部队,将军你战胜的是强兵劲敌,取得这功劳比韩信还要难呀。从前田横用油锅烹杀了郦生,田横投降的时候,高祖皇帝下令韂尉不得难为田横,韂尉不听,和田横结下了怨仇。张步从前也杀过伏隆,若张步来投降,我将派大司徒来赦免他,你们就应该以同事对待了。将军你以前在南阳建议这个计策,我常常觉得这是不容易办到的事,没想到最后竟然成功了!”耿弇继续追击张步,张步逃到平寿,最后光着上身背着刀斧到营门外请罪。耿弇拘禁了张步送交到光武皇帝的住处,指挥部队占领了平寿城。树起十二郡的旗号,命令张步的士兵属于哪个郡就站到哪个旗下,获得兵马十余万,粮草军需品七千多车,都遣散他们让他们回到家乡。耿弇接着率领部队到城阳,收服了五校的残余势力,齐国地区都得到平定。带着士气高昂的部队回到京城。

建武六年,带兵向西抵抗隗嚣,在漆县驻扎。建武八年,跟随皇帝到陇上。第二年,和中郎将来歙分别率领部队征讨安定、北地等城池,都取得胜利。

耿弇所平定的郡有四十六个,屠城三百多座,还没有一个受到过挫折。

建武十二年,耿况得了病,皇帝亲自几次看望。并任命耿国的弟弟耿广、耿举都做了中郎将。耿弇兄弟六人都戴着青紫色的布袋,服侍父亲耿况吃药,当时的人认为他们很光荣。耿况死后,谥号为“烈侯”,小儿子耿霸继承了耿况的爵位。

建武十三年,增加了耿弇封赏城市的户数,上交了大将军的将印,免去大将军官职,以列侯的地位被朝廷供奉。每当有地方***,皇帝就派人请他来询问计策。耿弇活到五十六岁,永平元年去世,谥号叫做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