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是什么意思,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7-12 0
  1. 言必信,行必果的出处
  2.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怎么怼回去
  3. 请问有谁能帮我翻译下面的句子
  4. 斗筲的解释
  5. 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喜怒与色,实真人矣!是什么意思?
  6. 行必果前面一句是什么
  7. 论语孟子的异同

斗筲之人的意思是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斗筲之人的拼音是dǒu shāo zhī rén,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斗筲之人偏正式;作主语;含贬义。

含有斗筲之人的例句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是什么意思,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自己不能干,又不愿别人干,这种斗筲之人是很难与之共事的。也作“斗筲之材”、“斗筲之器”。

2、上士重道德,中士重功名,下士重辞章,斗筲之人重高贵。

3、自己不能干,又不愿别人干,这种斗筲之人最令人讨厌。

4、但斗筲之人,藻棁之子,既得伏奏帷扆,便欲诡竞求进,不说国之大体。

5、有些心胸狭隘,见识短浅的斗筲之人,实难与之相处,更难与之共事。

6、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地巡视更是三缄其口,不吐露丝毫嗜好心迹,以防斗筲之人投其所好。

7、有些心胸狭隘,见识短浅的斗筲之人,实难与之相处,更难与之共事。

8、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上面曾经讲过“士”的观念,从一般的习惯,认为古代所讲的“士”就是知识分子,这个话实际上很笼统。

言必信,行必果的出处

斗筲之人的解释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 形容 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词语分解

斗筲的解释 筲:一种竹器,仅容一斗二升。因斗和筲都是很小的容器, 比喻 气量狭小和才识短浅家贫无斗筲之储者,难责以交施矣。;;《论衡;定贤》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详细解释.斗与筲。斗容十升;筲,竹器 人的解释 人 é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 劳动 、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 动物 :人类。 别人 ,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人的 品质 、 性情 、名誉: 丢人 ,文如其人。 己我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怎么怼回去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句奇怪的话历来都是争议较大,也让后代儒家学者费解的事。

首先,这里小人是否定性的,《论语》中反复强调,小人是反面教材:

子曰子夏: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日:唯小人与妇人难养也,近之不逊,远之则怒。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3)。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后世儒家,据我所知是以宋代以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先生们他们的解释:

原文是:

朱熹集注:使,去声。此其志有所不为,而其材足以有为者也。子贡能言,故以使事告之。盖为使之难,不独贵于能言而已。弟,去声。此本立而材不足者,故为其次。行,去声。硁,苦耕反。果,必行也。硁,小石之坚确者。小人,言其识量之浅狭也。此其本末皆无足观,然亦不害其为自守也,故圣人犹有取焉,下此则市井之人,不复可为士矣。筲,所交反。算,亦作筭,悉乱反。今之从政者,盖如鲁三家之属。噫,心不平声。斗,量名,容十升。筲,竹器,容斗二升。斗筲之人,言鄙细也。算,数也。子贡之问每下,故夫子以是警之。程子曰:“子贡之意,盖欲为皎皎之行,闻于人者。夫子告之,皆笃实自得之事。”

朱熹说:小人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不害人、不害己,故圣人犹有取焉。

朱熹的这个误导,让其后所有的解释,都认为孔子的意思是说小人也可以言必行、行必果。

如果孔子活到朱熹那个时代,朱熹应该挨板子。

结果后来越传越玄,到了当今,就说孔子这里是说

诚实直率的人“是认死理的人,是低一档的次人才”。

说话要分场合, 会规矩.要看情况,人不能总说实话。更有为善意的谎言无碍于诚信而护短的.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刚好是说的这种行为,不过从动机看,对该段文章进行粉饰多是出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一种民族自尊,忠诚于儒家的表现,是富有好的一面,进取心理的反应。

那么先看看墨家如何理解这句话:

《墨子·兼爱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符节为,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

这里墨家已经把言必信,行必果理解成为,信,信任,果,果然。墨子那个时代,这个观点可能已经占主流,也可能是墨子独创,他认为是言与行的一致。说话必定会去做,言与行一致这种人,表里相符就是诚信。

再回过头来看看孔子说话的根本意思:

子贡问孔子:“怎么才能称得上士?”,孔子回复:“言必信,行必果,这种人是完全不足取的次之又次的人”

只比“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尘埃一样微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稍稍强那么一丁点儿。

那么这句话里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意思?指的什么?

子贡曾对吴王说过:

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史记》《仲尼***列传》

原来,春秋时期,士指的是习武的中产阶级。言信行果,是对这一阶层的一个要求。

言必信特别指仁者不穷约,而行必果,又专指勇者不避难;这是对一个好战民族,普遍存在的道德遵则。

在诗经有云: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对勇敢的治国,甚于勇敢的于野兽作战作了非常生动而形象的描述.

为什么孔子会说这句话?重点是在行必果上。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子路勇敢,孔子却说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像子路那样,只怕是不得好死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由此可见,孔子本身未必是说诚实是不可取的。

到了孟子,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读解

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的标准时已经说过: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 行必果”的行为。孟子这里则是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言不必信,行 不必果。”可见,孟子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 的。

以上是正统的说法。这里就成为,善意的谎言也是诚信的开头,也许孟子本人太热爱孔子了。所以为了神圣化自己心中完美的形象,就把孔子的缺点也当成了优点。后世介于孟子亚圣之权威,又有司马迁对一诺千金的季布的称赞,也就始终没有脱离这个怪圈。把孔子的意思也好,理解也好,都是站在错误的角度观察。结果宋明理学,心学为了圆这个错误之上又加上错误的理解,系统性编织。编织不存在的东西就需要盖住真正的东西。

孔子的真意思是:不要勇敢,抄两段文字,作为佐证。

如选择题,考生不看清题目,就“踩地雷”,结果倒扣几分。实在划不来。

后世却说是,不要诚实。

对于没有把握的判断题,考生既可以坚持“谨慎原则”,也可以选择“冒险”。

一个是个人素质,性格原因所致。另一个则是品行,道德原因所致。 ①有耻:孔曰:“有耻者,有所不为。

②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

③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 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所谓“君子”与“小人”,其实是两个有着多种含意的概念。最早是指等级,后来又指品级。“君子”其实就是“君之 子”。君,可以是国君,也可以是家君。按照宗法制度,只有嫡子,甚至只有嫡长子,才能成为“君”。君的儿子就是“君 子”。“君”和“君子”(君之子)属于“嫡传”,因此也叫“嫡系”,又叫“大宗”。不是“嫡系”的,就叫“小宗”。“大宗”为君,其子为“君子”;“小宗”为臣,其人为“小人”。所以,小人不是坏人,只是社会地位较低的“小宗之 人”。这是等级。孔子的意思是说:言必信,行必果,这种普遍得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一味固执称不上君子,只能称作普 通人。有智慧的人只做最聪明的,不做“最对的”。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普通人也应该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在家族中年龄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乙、孔二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汉族,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 。

孔子三岁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

)。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另一种解释

原文释义:指这个人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算稍差一等的人才。

此语现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甚至自我标榜,可孔子在说完这六个字后却加上了“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的评价。   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①,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 “言必信、行必果”,现常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甚至自我标榜,可这个典故最早的意思却不怎么样:《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在说完这六个字后却加上了“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的评价。其实纵观全文,这个评价是有背景的——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认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称孝、乡党称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比上面两种人才逊色得多,但“抑亦可以为次”(也还是可以算稍差一等的人才),比被他鄙薄为“斗宵之人”(器量浅薄的废物)的“今之从政者”(当代官员),那还是强很多的。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请问有谁能帮我翻译下面的句子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意思就是腐朽的木头是不可以在上面雕刻的,堆满了粪土的墙也就是再也不能够使它更脏了。就是比喻某个人差到了极点,再也不可能使他更差了。这句话里出现的“朽木不可雕也”和说的“孺子可教也”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两句话。

斗筲的解释

子路请益,孔子答以“无倦”。请益,即是请孔子加以说明。颜渊篇颜子请问其目,也是请益的意思。无倦,即是先之劳之,永不懈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仲弓为季氏的邑宰,因此请问为政之道。孔子答复仲弓:“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有司是邑宰之下各司其事的群属。办政治,必须先分配有司的职务,使其职掌分明,办事有序。赦小过,人民有小过失,可以饶恕。诸注以赦小过为赦有司的小过,恐非经义。贤才是有德有能的人,要特别举用他,始能将政治办得好。

仲弓又问:“焉知贤才而举之?”问意是如何知道贤才。孔子说,举你所知。你所不知,但有他人知道,“人其舍诸”,他人岂舍之乎。意思是他人会推荐给你。

为政在人,所以仲弓问政的意义归结在举贤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卫君是指卫灵公的孙子出公辄。辄的父亲蒯聩是灵公的太子,因罪逃往国外,灵公卒,由辄继为卫君。后来蒯聩回国,取得君位,辄则出奔,因此称为出公辄。

据左传记载,蒯聩在鲁定公十四年、因耻其母南子*乱,涉嫌想杀南子,奔往宋国。鲁哀公二年春,卫灵公有意立公子郢为太子,郢辞之。同年夏,灵公卒,南子命公子郢继位,郢再坚辞,遂立蒯聩之子辄为卫君。是年六月,晋国的赵鞅助聩返卫国戚邑。鲁哀公三年春,卫石曼姑等帅师围戚。历史家称他们父子争国。其实是否出于父子本意还是疑问。此后蒯聩一直居在戚邑。至鲁哀公十五年冬,聩与浑良夫等潜入卫家,挟持孔悝,强迫与之结盟,聩遂立为庄公。明年春,辄出奔。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于鲁哀公六年自楚返卫,时在卫君出公辄四年。当时孔子***高柴、子路等皆仕于卫。世家在孔子返卫的第二年记载:“卫君欲得孔子为政”,下文即举“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这一章。

子路问孔子,卫君辄待夫子去***他治国,不知夫子将以何事为先。

孔子答以“必也正名乎”,未表示其他的意见。

正名的意思,马融以为“正百事之名”,郑康成以为“正书字”,史记以及宋儒以来的学者,大都主张正聩、辄父子之名分。但如解释正父子之名,则聩为父,应该继位为君,辄为子,应该退让。然而辄虽为子,事实上继位已久,何况灵公在世时已不视聩为太子,而有意立辄。诸注对此问题之解决,虽然所论都持之有故,但是否合乎孔子的意思,颇值得怀疑。

子路不以正名为是,所以说:“有是哉”,接之便指孔子的话为迂阔。他的意思是卫君辄在位已久,继续作君即可,“奚其正”,何必正名。

孔子纠正子路说:“野哉由也”,野字不能解释为鄙俗,应依孔安国注:“犹不达也”,不达就是对某事不明白,所以下句便说:“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君子对于自己所不明白的事情,便须“盖阙”不说。

下面是孔子为子路解释必须正名的道理:

名不正,名与事实不相符,则言语错误,不能顺理成章。言不顺,则办事不能成功。办普通事犹不成功,何况推行礼乐教化之事。治国必须以礼乐来教化。普通事办不成,一切杂乱无章,则礼乐更不能兴起。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即是刑罚用之不当。刑罚不中,则人民感觉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这就天下大乱了。

最后是结语:所以,君子用一个名词,必使恰如事实,能以顺理的说得出来。能顺理的说得出来,必能行得通。君子说话不能随便。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稼是种五谷。圃是种菜蔬。

樊迟请学稼,又请学为圃,孔子不答复,只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而已。

待樊迟出去后,孔子为其余的***说明不用学稼的道理。

“小人哉,樊须也”,这里的小人,不是褒贬之辞,是指种五谷、治园圃种菜蔬而言,这些都是小人之事。所以小人是老农老圃的称谓。

在孔子时,政治不好,礼乐行不通,樊迟请学稼圃,意思是在讽劝孔子教民稼穑,这样对于民生也有益处。但孔子不以为然,而以办政治为重要,所以解释,在上位的人好礼,民众就不敢不敬,在上位的人好义,民众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好信,民众就不敢不用情。情是情实,用情,是以诚实相待。在上位的为政者能够如此,四方之民自然襁负其子而来归。何用自己耕稼。襁负是用布将小儿束负于背上。

“焉用稼”,是孔子勉励***们要研究修己安人的大学问,要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不要分心去种谷种菜,因为种谷种菜的事情自有农业专家如老农老圃去作。而且农业是否振兴,要看政治是否改善,如果政治不好,则农业以及工商等业都兴不起来。所以改善政治实为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由此可知,“焉用稼”一语并非忽视农人与农业。孟子滕文公篇辩论许子并耕之非,可以参考。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诵诗三百,就是现在诗经里的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是举其整数而言。孔子以为,读了三百多篇诗,应该会办政治,会办外交,如果把政事交给他,而他不能通达,派他到国外办事,在辞令方面,又不能专对,读诗虽多,又有何用。

毛诗序说:“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书艺文志说:“古有***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都足以说明诗能通达政事的道理。

季氏篇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会诗,便会言语,用于外交,可以独自随机应对,达成使命。专对的意义,古注举庄公十九年公羊传说:“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字,指的是当政的人。当政者本身行得正,办一切事都合规矩,自然能获民众拥护。所以说不令而行。但如当政的人本身行得不正,虽下命令,民众也不会服从。

皇疏:“其身正。如直形而影自直。其身不正。如曲表而求直影,影终不直也。”

颜渊篇孔子曾说:“政者正也。”本篇除此章外,又有“苟正其身”一章。足见政治领袖以本身守正为重要。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鲁是周公的封国,卫是康叔的封国,在周公兄弟九人中,康叔与周公最亲密,如左传定公六年,卫公叔文子说:“大姒之子,唯周公、康叔为相睦也。”

集解包注,周公康叔既为兄弟,康叔睦于周公,其国之政亦如兄弟。

皇疏,在周公初时,二国风化俱治如兄弟,至周末,二国风化俱恶,亦如兄弟。

朱子集注,鲁、卫本兄弟之国,而是时衰乱,政亦相似,故孔子叹之。

以上三种解释,可以并存参考。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古注鲁哀公的庶子也称公子荆,因此,这里用一卫字来区别。

孔子称赞卫国的公子荆善居室。依皇疏,善字作能字讲,即是能治其家而不奢侈的意思。

诸侯之子除继承君位称为世子者外,其余皆称公子。卫公子荆少居宫中,成年之后,结婚成家,父君给他一处***地,由他治理自己的家室,开始只有一些必需的用具,叫做“始有”,后来略有增加,叫做“少有”,后又因为积蓄更多,再为增加,叫做“富有”。他在始有时说“苟合矣”,在少有时说“苟完矣”,在富有时说“苟美矣”。这三个苟字作苟且讲,或作诚字讲,都不很恰当,依王引之经传释词,作但字讲较好,但字更能显示满足的语气,例如周易系辞传说“苟错诸地而可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适大,苟舍而已,焉用坛”,其中的苟字都作但字讲,表示如此即可的意思。苟合矣的合字,依俞氏群经平议,与给字通用,给的意义是足,始有即感满足,后来苟完、苟美,完是完备,美是美好,随时都感满足。这样解释,更合乎经义。

贪求财富,永远不能满足,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卫公子荆处处知足,这是他的美德,所以孔子称赞他。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卫国,冉有替孔子御车。孔子一看卫国有很多人民,便说“庶矣哉。”庶即是众多之义。

人民众多,就政治说,那是好事。如礼记大学说:“财散***聚。”反之,如礼记檀弓说:“苛政猛于虎”,便不能多聚人民。

冉有一听孔子称卫国人多,便想了解为政之道如何好上加好,所以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要使人民富足。冉有再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以为,人民富了,就要受教育,所以说:“教之。”

孔子在这里只提示先富民后教民。如何富民,则需治国者本于仁政因时因地而制宜。至于教民,自以五伦教育为根本。孔子祖述尧舜,尧帝教民就是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篇说得很详细。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期月,古注皆作一周年解释,期音基。

孔子***设,如有人聘用他去治国,他预定一年可以治理就绪,三年便有成就。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是孔子居在卫国时,有感而发。当时卫灵公已老,怠于政事,不能用孔子,孔子喟叹,说了这几句话。

世家“期月”作“月”,“而已”之后没有“可也”二字。论语此章“可也”的“可”字,是指初步的功效而言。孔子从前治理鲁国,孔子世家说,三个月即告大治。此就卫国的情形衡量,预计三年有成,到时候,自然使民众富足,而又受礼乐教化。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善人治国一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这两句是成语。诚哉是言也。这是孔子称赞的话。

竹氏会笺说:冉子所议实是国政,不是家事,有政亦是据实而对,但季氏专于鲁政,不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谋于私室,则虽政亦事也。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一言而可以兴邦”,这是成语,鲁定公怀疑,一句话有这样大的功用吗。所以他问孔子:“有之欤?”

孔子对定公说:“言不可以若是”,一句话就把国家兴起来,大概不如此,但是“其几也。”几字当近字讲,较好。虽不能说一言兴邦,然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可与兴邦接近。例如有人曾说:“为君难,为臣不易。”为君,为臣,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办理大事,所以难为。如果为君者深知为君之难,而能慎重其事,则“为君难”这一言虽不立即兴邦,但也就近于兴邦了。

定公又问:“一言而丧邦,有诸?”一言丧邦,也是成语。孔子答意相同,举例则略有分别。例如有人曾说:“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此意是,我当国君唯一的乐趣,就是我所说的话无人敢违背。孔子举例后,再加以辨别。国君说的话,如果是善,也就是有道理,无人敢违,那当然很好,如果不善,而无人敢违,那样,虽然不会马上就亡国,但已接近亡国了。

言为心声,孔子解答鲁定公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指明为政者有知难敬事之心,要有去骄纳谏之心。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叶,音摄,原为一小国,后属于楚,由叶公治理。叶公是楚大夫沈诸梁,字子高。

叶公问政,孔子答复,为政之道,要使近者欢悦,远者来归。近者是本国人,远者是外国人,为政而能使近悦远来,必是施行仁政,感召国内外人民。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莒父的父,音甫,春秋大事表说,这是鲁国人的语音,如梁父,亢父,单父。郑康成注:“旧说,莒父,鲁下邑。”

子夏当莒父的邑宰,向孔子请示政事。孔子告诉他:“无欲速”,不要求其速成,“无见小利”,不要著眼于小利益。因为,欲速反而不达,见小利,则不能成就大事。

欲速不达,喻如治病服药,不能将几次的分量并为一次服下去,而且三分服药,七分调养,欲速则不能治愈。小利妨碍大事,喻如讲求霸业,则不能成就王道。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直躬,据经典释文引郑康成注,直是正直的人,躬是这人的名字,郑本躬作弓。淮南子汜论训高诱注,直躬是楚国叶县人。攘,说文:“推也。从手,襄声。”段注引曲礼郑注:“攘,古让字。”后来作夺取之义讲。又引论语此处之义说:“因其自来而取,曰攘。”

证父攘羊,事虽直,但违背天伦之理,其中有诈,实不可取。父子相隐,出于天然,事虽屈,而理至直,所以孔子说:“直在其中矣。”

皇疏:“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若不知相隐,则人伦之义绝矣。”又:“范宁曰,夫所谓直者,以不失其道也。若父子不相隐讳,则伤教破义,长不孝之风,焉以为直哉。今王法则许期亲以上得相为隐,不问其罪。盖合先王之典章。”昔日法律依礼而制定,即在维护人伦常道。合乎伦常之直是为有道之直。背弃伦常之直,其直诡谲,而不可信。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恭敬二字,依说文,都当肃字讲,此处应该稍有分别。竹氏会笺说,尚书无逸篇,疏引郑注,恭在貌,敬在心。刘氏正义引汉书五行志,内曰恭,外曰敬。论语此章从五行志解释比较好。

樊迟问仁,孔子答以居处恭三句。居是安居时,恭是心里保持恭肃。仁人必先诚于中,然后办事始能形于外,所以安居无事时要存恭肃之心。执事敬,办事笃实,毫不苟且。与人忠,待人忠诚,决不欺骗。这三者是为人之道,虽到文化落后的夷狄之地,也不可舍弃。

前篇颜渊问仁,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而为仁的条目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条目都难实行。此章恭敬忠,比较容易学,学到了,就是仁。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贡在孔门中,长于言语,他问的事情,往往问在此而意在彼。此问,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孔子答,“行己有耻”,一己的行为,要有羞耻心来约束,“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出使外国,能完成外交任务,不使君命受辱,如此,“可谓士矣”。

子贡请问次一等。孔子说,宗族的人称他是孝子,乡里的人称他能行弟道。

子贡请问再次一等。孔子答,“言必信,行必果”,说话,必守信不移,做事,必坚持到底,“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是不能变通的小人,硁硁然,像石头那样坚实,然而亦可以为再次一等的士。小人不比大人,大人如孟子离娄篇所说,“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小人必信必果,而不与义配合,则不免于流弊,所以更次一等。但在春秋时代,世袭的卿大夫,或弑君,或弑父,连这样的小人也比不上。

子贡原来问士,以及一再的敢问其次,最后始问今之从政的人何如,也就是问那时候的士大夫何如,这才是他所问的本意。

孔子说:“噫”,叹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小器之人何能入算。

筲,郑注竹器,容一斗二升。斗与筲容量都很小,以此比喻一个人的器识浅陋。孔子时代的诸大夫就是斗筲之人。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集解郑注:“言巫医不能治无常之人。”皇疏又引卫瓘解释:“无恒之人乃不可以为巫医。”郑注将下句解为另一人,较好。卫注之意,无恒的人,不可以作巫医。郑注之意,巫医治不好无恒的人。

“子曰:不占而已矣”,集解郑注,易经所以占吉凶,无恒之人,易所不占。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与人相处,和平忍让,而其见解卓越,与众不同。小人所见平庸,与众相同,而其争利之心特别强,不能与人和谐办事,但能扰乱他人而已。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毛西河论语稽求篇,认为汉儒另有一解,说字当言说之义讲。他引先听斋讲录说:“君子厚重缄默,不轻说人长短。苟于义分不宜说,有相对终日不出一字者,似乎深沉不可测。而使人平易,绝无苛求。小人相对喋喋然,议论蜂发,非义分所当说亦说之。而一经使人,便苛求不已。”

程氏树德论语集释案语,说字疑当作言说或游说。他说,皇本于论语所有说字多从心作悦,独此章不改,毛氏此说似可从。但翟灏四书考异认为,说与事对待反覆,如读说字为言说音,则甚不融洽。

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喜怒与色,实***矣!是什么意思?

斗筲的解释

[oversensitive;rice basket]

筲:一种竹器,仅容一斗二升。因斗和筲都是很小的容器, 比喻 气量狭小和才识短浅 家贫无斗筲之储者,难责以交施矣。?《论衡?定贤》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详细解释 (1).斗与筲。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皆量小的容器。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 :“田畴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筲,鸣琴在室。” 清 洪升 《长生殿·絮阁》 :“这非是衾裯不许他人抱,道的咱量似斗筲。” (2).喻些微;微小。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 :“百姓或无斗筲之储,官奴累万金。”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坐中若有 杜十娘 ,斗筲之量饮千觞。”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 千字文 》 :“﹝ 顾蒙 ﹞困於旅食,至书 《千字文》 ,授於聋俗,以换斗筲之资。” (3).喻低微、卑贱。 《后汉书·郭太传》 :“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 林宗 曰:‘大 丈夫 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 晋 潘岳 《闲居赋》 :“太 夫人 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 膝下 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 《旧唐书·文苑传上·崔信明》 :“昔 申胥 海畔渔者,尚能固其节,吾终不能屈身伪主,求斗筲之职。” (4).喻人的才识短浅,气量狭窄。 《论语·子路》 :“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 元年 》 :“斗筲 小人 ,依凭 世戚 ,附托权豪,俛眉承睫,徼进明时。” 《东周列国志》 第七六回:“ 囊瓦 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幸。” (5).指才识短浅的人。 晋 陆机 《豪士赋》 序:“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 清 顾炎武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方读<盐铁论>》 诗:“片言折斗筲,笃论 垂青 史。” (6).谦辞。 《汉书·谷永传》 :“ 永 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 :“臣以斗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南朝峭汉》 :“ 弼 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

词语分解

斗的解释 斗 ǒ 中国 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 形容 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形容小 东西 的大:斗胆。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 筲的解释 筲 ā 一种盛饭用的竹筐:筲箕。斗(弖 )筲(喻才短量浅)。 水桶:水筲。一筲水。 部首 :竹。

行必果前面一句是什么

意思是:说出来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出结果,高兴或是愤怒都表现在脸上,这样的人才是实实在在的人!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第十三》

原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

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扩自资料:

“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的历史典故

1、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九合诸侯,可以说周天子都拿她没办法,鲁庄公与其过交战,曹沫为将,结果连败三仗,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齐桓公答应与鲁国停战会盟。

可是在会盟之上,曹沫突然拿出匕首抵住齐桓公,要齐桓公返还鲁国因战败答应割让给齐国的土地,齐桓公答应归还。事后,齐桓公并没有因为曹沫***取不正当方式要回土地而背约。

真的把鲁国割让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其实以齐桓公的力量,曹沫以此卑鄙手段索取的土地,完全可以不给他,鲁国一点办法也没有,可齐桓公讲诚信,如约交还了土地,齐桓公能够成为五霸之首,绝非偶然。

2、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

晋公子重耳因蒙难而流亡他乡,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只能从自己大腿上割肉救活重耳。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

“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重耳说:“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托你洪福,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若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作为回报!”

后来,重耳果然作了国君,成了晋文公。五年之后,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果然与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原型。

3、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魏文侯在与群臣饮酒,兴致盎然,而此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命驾将适野”。左右大臣惊诧道:“大家喝得正起劲,而又下着大雨,君侯又要去哪里?”

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打猎,虽然下雨不能打猎了,岂可因为自己喝得高兴就不去跟人家说一声呢?”于是便亲自前往。

魏文侯原为晋国臣下,后来和魏、韩、赵,三家分晋,独立为侯,饱受传统思想者诟病。但它是一个很有作为的诸侯,特别是在诚信方面,堪称楷模。

论语孟子的异同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有结果。指说出的话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动一定要有结果。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原句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著作的经典,“孝”是这两部著作中都着重阐述到的问题。下面比较了《论语》与《孟子》中“孝”的含义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国儒家文化之“孝”的理解。《论语》中提到“孝”字的地方有大概十四处,其中阐释了“孝”之义的有:(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一》)“孝”即是不“好犯上”,不“好作乱”。“孝”是“仁之本”。在这里“孝弟”是忠的前提,“孝弟”是与社会的安定有着直接关系的。孔子在做“为仁由己”的功夫时,强调“孝弟”为根本,以宰我的主张短丧为不孝,不孝便等于“不仁”。[1](P300)(2)子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学而一》)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把“孝”放在“学”之前,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一》)“孝”即“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这是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在今天看来显然是狭隘的理解了“孝”的含义了。(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二》)“孝”即“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二》)“孝”即“父母唯其疾之忧”。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二》)“孝”即“能养”、“敬”。除了要赡养父母还要孝敬父母。(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二》)“孝”即不仅要“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还要“色”。意思是不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还要对父母和颜悦色。孔子的意思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为政二》)“孝”即“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孝”和“忠”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9)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二》)“孝”即“友于兄弟,施於有政”,就是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人处家庭之间,能率人以正,就是为政了。[2](P24)这是将“孝”内化为了一种成己之方与为政之道。(1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__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十三》)从这段可以看出“孝”的地位,在“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之后,在“言必信,行必果”之前。《孟子》中提到“孝”字的地方大概有十八处,其中阐释了“孝”之义的有:(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章》)“孝”即不使“颁白者负戴於道路”。即要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教育他们,那么,须发斑白的老人也就用不着背负重物奔波于道路上了。[3](P6)(2)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後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後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上·第二十六章》)“孝”包括“无后”,且“无后”是最大的不孝。(3)“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_豫,瞽瞍_豫而天下化,瞽瞍_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孟子·离娄上 第二十八章》)“孝”即“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_豫,瞽瞍_豫而天下化,瞽瞍_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大孝即舜竭尽全力按侍奉父母的道理去做,终于使他的父亲瞽瞍高兴了;瞽瞍高兴了,天下的人由此受到感化;瞽瞍高兴了,天下父子之间应有的关系就确定了。即孝要顺从父母的心意,侍奉父母的道理。(4)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孝也。章子有一於是乎?”(《孟子·离娄下·第三十章》)“孝”即不“惰其四支”,不“博弈好饮酒”,不“好货财,私妻子”,不“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不“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这些都是为“孝”的具体的行为。(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孟子·万章上·第四章》)“孝”即“尊亲”、“以天下养”。孝子最大的孝,莫过于使父母尊贵;使父母尊贵的最高标准,莫过于用天下奉养父母。做了天子的父亲,这是最尊贵的地位了;用天下奉养父亲,这是最高的奉养了。(6)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孟子·告子下·第三章》)“孝”即不“疏”,“可矶”,“慕”。不要“亲之过大而不怨”,也不要“亲之过小而怨”。即是不要父母过错大而不怨恨,也不要因为父母过错小而怨恨。要经常眷念着父母。这里提出了子女对犯有大、小不同过失的父母应有的态度。[4](P290)从以上的诸多阐述中,可以看出《论语》和《孟子》的“孝”有以下几点相同之处:一、《论语》与《孟子》都谈到了孝要合乎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孟都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并且强调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二、《论语》和《孟子》都谈到了孝的具体方面。如“父母唯其疾之忧”,要“敬”,要“尊亲”,不“惰其四支”,不“博弈好饮酒”,不“好货财,私妻子”,不“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不“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这些都在说明孝的具体表现,要爱父母,尊敬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不要做让父母感到难堪的事情等等。同时也可以经过比较看出孔子与孟子对于孝的理解不一样的地方:一、《论语》中,孝是要“三年无改於父之道”,不能违逆父亲,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片面地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而在《孟子》中,孝是“可矶”,即父母有了大过错要纠正他们,这才是对他们的孝道,而不是放任他们的大错不管。孟子的这个观点显然比孔子的观点要先进,要合理。二、《论语》中还把“孝”与为政之道联系在了一起。而在《孟子》中则很少看到这一现象。孔子毕生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这就要求***相亲相爱,虽然这种宗法制社会有严格的差等,但孔子认为这不是障碍,他一方面要求天下人皆有敬奉父母之心,在上位者也不例外,并且修己以安人,有了在上位者孝行的感召,百姓便会趋之若鹜,孝行大倡;另一方面,老百姓与贵族阶级相亲爱,在上位者当然要孝爱天下百姓,有了双方的各行其职,天下又何愁不治?孔子就是用“孝”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通过《论语》与《孟子》中“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孝”在孔子与孟子思想中的异同。虽然孔孟对于“孝”的看法大致相同,如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要按礼的规定对待父母等等。但是孔孟之间对于“孝”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孟子比孔子更能注意到纠正父母的大的错误,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如孔子把孝与治国联系起来,孝是孔子的为政之道等等。“孝”在儒家的解释中大体来说是一致的,但是儒家的不同大家学者们赋予“孝”的某些涵义又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