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父老的典故源自于什么_江东父老的典故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7-08 0
  1. 有关项羽 刘邦 诸葛亮的典故和成语
  2. 无颜见江东父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3.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成语典故
  4. 谁无颜见江东父老?

江东父老的江东是现在的江苏省中部、南部,即现在的苏中,苏南。

江东是指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即江浙地区,包括苏南、浙江和上海等地区。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初,《史记·项羽本纪》中提到“江东父老”,指的是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父老们。在三国时期,江东是孙吴***的根据地,因此也被称为孙吴治下全部地区为江东。后来,江东地区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

历史上,自东汉起,江东发展为富庶之地,同时也成为汉地的财赋重地。三国两晋开始江东以文化繁荣、经济富庶著称,至唐以后逐渐被江南的概念取代。宋朝时的江南东路简称江东,首府在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管辖今安徽***江以南,苏南部分,江西小部分。

江东父老的典故源自于什么_江东父老的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时江东六郡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

江东的相关典故:

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和刘邦各自拥有一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文臣武将,本来刘邦实力并不比项羽强,怎奈,项羽刚愎自用,每每在关键时刻不能接受谋臣的计谋,就连被他尊为亚父的谋士范增最后都哀叹“竖子不足与谋”。他与刘邦决战于垓下,被刘邦用四面楚歌彻底地瓦解了军心,身边的宠妾虞姬拔剑自刎。

而他则带着残部一路南逃,行至今天安徽和县乌江的长江岸边,后面追兵渐近,眼前大江阻隔,只有乌江亭长驾一叶小舟欲渡他过江逃命,想起随他多年的将士到如今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在这江边拼死,真是愧对江东的家乡父老,他无论如何也不愿一个人过江,只是托付亭长把他的乌骓马渡过江,随后自刎于江边,幻灭了他的一番宏愿和本来可能成就的霸业。

然而,千百年来,在我们这样一个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文化环境里,从史家到文人乃至老百姓,都给予这个落败英雄以少有的宽容和崇敬,史家以王侯的规格为他立传,文人幻想他可能东山再起,老百姓则很实际地给他立祠供奉,并尊他为项王菩萨。

时至今日,在乌江,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霸王祠里项羽的雕像前总是香烟缭绕,四乡八镇的村民们都赶来参加一场小型庙会,人们或以物易物,或说唱游乐,在喧嚣中,伫立着的项羽似乎也多了几分欢愉,少了些许威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东

有关项羽 刘邦 诸葛亮的典故和成语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率领8000江东子弟组成的部队攻打秦军,他们越战越勇,势力也越来越大。由于项羽刚愎自用,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一意孤行,被刘邦的汉军围困在垓下乌江边,四面楚歌,江东子弟死伤无数,项羽感觉没脸见江东父老就拔剑自刎。

扩展资料:

与项羽有关的轶事典故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时,项羽率军渡过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凿沉,把做饭的器具全部毁坏,只带着三日粮草与秦军作战,项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项羽军因此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个个以一挡十,杀的诸侯军***胆寒,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四面楚歌

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

霸王别姬

项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项羽左右,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与项羽泪别。 霸王别姬后又被改编为戏曲、***、***、歌曲等文艺作品。

作壁上观

由章邯带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围攻赵国于巨鹿时,赵王派人向各地诸侯求救,虽然各地诸侯都有引兵前来,但是都惧怕秦军的强大,而躲在自军修筑的壁垒里不敢出来,与秦军长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围。

项羽率领英布、蒲将军等几万楚军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时,诸侯还是只敢躲在壁垒里观看,直到项羽杀败秦军之后,诸侯才敢从壁垒里出来。 作壁上观现指让自己置身事外,不协助任何一方。

百度百科-项羽

无颜见江东父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项羽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无颜见江东父老,破釜沉舟、作壁上观、称王称霸,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楚河汉界,沐猴而冠,拔山盖世,取而代之 楚河汉界 妇人之仁 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

刘邦

斩白蛇而起义

秦朝末年,刘邦带领一班贫苦农民,举起反秦的义旗,来到芒汤山,那身如大梁的白蛇,一见刘邦“叽溜”一声,得象筷子一样大小,刘邦一剑把白蛇斩为两段。夜里白蛇给刘邦托梦说:“主公,你今天杀了我,何时还命呢”刘邦随口推说:“这里高山陡岭哪有命还?平地(帝)还命罢。”白蛇说:“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巴我就篡你的尾,现在你把我腰断两截,我就在中间平帝时,篡你的朝。所以西汉传到平帝,白蛇转为王莽,杀了汉平帝,篡了汉朝。后经光武中兴,平灭了王莽,才又恢复了汉室,建立了刘氏东汉王朝。这都是因为刘邦做事亏心引起

诸葛亮

关于他的就比较多了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这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创建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龙凤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成语典故

楚汉争霸,项羽刘邦韩信谁是真英雄?无颜去见江东父老的典故

扫灭六国,一统华夏的千古第一帝秦始皇驾崩之后,不堪忍受秦的苛政的民众积压心头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了,全国各地不断,局面已经一发不可收拾。这其中有两个人物特别值得一提,一个是被秦所灭的楚国贵族后裔项羽,项羽从小受到叔父项梁精心栽培,习武学文,以恢复楚国为己任。长大后的项羽出落得高大挺拔,豪气慷慨,文武双全,他梦想着干一番大事业。他虽性格豪迈,但并不是粗俗莽夫,相反感情丰富,看见伤残士兵皆热泪滚滚。

另一个人物其出身要黯淡得多,是一个小县的亭长名叫刘邦,而且这个官还是买来的。刘邦出身低俗,目不识丁,是个地方的地痞无赖 ,但却喜欢结交狐朋狗友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而且做了他们的头目,还娶了个有钱人家的女儿但个性偏于残忍的吕雉。

天下大乱给了这两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项羽在家乡起兵,刚开始时只有八千人,但项羽不断招兵买马,连番以少胜多打退了秦兵,声势开始变得浩大。刘邦在他的家乡杀了县令,起兵反秦,但刘邦实力弱小,便带着两三o千人投奔了当时已声名远播的项羽。

为了师出有名,项羽找到了楚国的后代王孙,尊为楚怀王,称国号为“楚”。秦朝派出了大将章邯剿灭叛乱,章邯杀了领兵出战的项羽的叔父项梁,然后转头攻打赵国,在巨鹿将赵王歇围困了起来。赵国向楚国求援,楚怀王决定兵分两路,派刘邦向咸阳进兵,而让宋义作上将军,项羽为副将带兵5万去救赵王。

因宋义久久按兵不动,报仇心切的项羽拔剑杀了早有宿怨的宋义,楚怀王没有办法,只好封项羽为上将军,统领全军。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项羽的机智果断,骁勇善战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很明显有人说项羽只有匹夫之勇而无智谋是十分可笑的。

章邯派大将王离率兵20万围攻巨鹿,自己则带领另外20万大军驻扎在巨鹿南面的棘原。齐,燕等国各路兵马陆续赶到巨鹿相助,但慑于秦军浩大的声势,皆不敢战。项羽只好领楚军单独行动,派英布、蒲将军两人率军2万渡过漳水,切断章邯和王离之间的救应通道。 项羽则率领3万楚军渡过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只准携带三日粮食,以示决一死战之心。楚军以一当十,奋勇杀敌,九战九捷,大败章邯20万大军。齐,燕等军此时看到秦军溃败,亦冲出营垒助战,俘王离,杀其副将,解了巨鹿之围。此战项羽声威大振,来援的各路兵马均称他为王,愿听其号令。

但章邯仍固守棘原与项羽对峙,派人向秦廷告急求援。项羽派蒲将军率军日夜兼程渡过漳水渡口,断掉秦军后路,然后自己率主力军队大败秦军,章邯进退无路,率军20万请降,项羽以绝对弱势的兵力,干脆利落地取得了巨鹿战役的胜利,同时实力也陡然大增,继续率军西进。降服的秦军中议论纷纷,哀叹将要去和家乡父老作战,项羽担心兵变,于是趁夜色将20万降军全部活埋了。这种做法是极其愚蠢的,使项羽在民众中赢得了残暴的名声而且也不利于将来的战争,同时导致支持率下降。

在兵分两路之前,楚怀王曾与项羽和刘邦约定:谁先攻入都城咸阳,就封谁为关中王。关中是最富庶肥沃之地,又是军事战略要点,二人都志在必得。刘邦趁项羽拖住了秦军主力大军之际,率军轻易地攻下了咸阳,刘邦***纳了谋士张良的建议,约法三章,封锁宫殿,等待诸侯到来商量处理,成功地赢得了民众的好感。 刘邦***纳了这一策略,这种明智的做法对以后的征战功不可没。为了防止项羽来抢夺关中,就派兵守住函谷关。但项羽一路西进,势如破竹地攻破函谷关,在咸阳城外的鸿门驻下40万大军。而此时刘邦的军队只得10万,而且战斗力弱,短兵相接将溃败无疑。项羽愤怒异常,誓杀刘邦。刘邦吓得心胆俱裂,知道命悬一线,于是主动上鸿门项羽营帐请罪。 项羽手下的谋士,他尊称为亚父的范增认为本来贪财好色的刘邦这次进咸阳却不抢珍宝美女必有野心,这次正是除掉必成将来心腹大患刘邦的好机会,于是与项羽拟定好***在宴席上杀掉刘邦,以绝后患,史称“鸿门宴”。

但在这转折性的关头,项羽性格上的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改写了他后来的命运。宴席上,刘邦毕恭毕敬地对他解释“来到咸阳,未敢动珠宝财物,只等将军来取,也尽全力安抚官员百姓”。 项羽一听,改变了主意,迟迟不肯下令杀刘邦。范增只好把项庄叫到账外,吩咐他***意舞剑助酒兴,乘机干掉刘邦。刘邦眼见势头不对,在舞剑时***称上茅厕,找个借口逃回了咸阳。除掉对手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样被项羽放过了。其实关键的原因,是此时项羽还未把胆小怕事实力弱小的刘邦放在眼里。未听信范增“刘邦将来必成大患”的预见。眼见项羽放走刘邦,范增悲叹一声道:“尔不足与为谋,将来夺天下者必是刘邦,我等皆会成他的俘虏”。但项羽仍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项羽率领诸侯进咸阳,他们杀掉了才作了46天的秦皇帝子婴,烧掉了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以示对暴秦的愤恨。 有谋士建议定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咸阳,但项羽却认为应该荣归故里,于是决定定都相对偏僻而战略位置也很不利的家乡彭城,抢了大批珍宝和美女班师回故乡去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使得后来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形,腹被受敌,这也说明项羽缺乏战略远见和全局观念。

定都以后,项羽认为天下已定,于是尊楚怀王为义帝,分封诸侯,分给自己最富庶的广大黄河长江流域领地,封号“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给予川蜀汉中之地,并且给其他诸侯的封地略有不公,这引起了众人的不满情绪,为以后诸侯的叛乱投靠刘邦埋下了伏笔。这也说明项羽的确缺乏一些领袖才能,不能使利益均衡。为了防备刘邦,项羽将三位秦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分别分在咸阳以西以为雍王,咸阳以东为塞王,陕北为翟王,用以将来阻塞刘邦的出路。这一安排无疑还是高明的。

刘邦显然是不甘心只做一个王的,但为了麻痹项羽,他听从了萧何之计,向南郑进发,并烧毁了沿途的栈道,造成其无意东向的***象。 很快,分封不均的后果就引发了齐地的田荣,陈余彭越叛乱,项羽只好亲自带兵讨伐。因楚怀王坚持按原有协议封诸侯封地,引起项羽不满,于是杀了楚怀王。这又是一个不合时机的不明智之举,失去了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好条件。刘邦正好找了个借口,以为义帝报仇为名,乘机重新占领了关中之地,并联络56万诸侯军迅速东进,占领了项羽的老家楚国都城彭城。

此时,项羽总算明白刘邦的争霸野心,当即命部下继续在齐

地平乱,自己则带了3万精锐返回彭城,在拂晓时遇上刘邦的汉军,项羽一马当先,打得汉军溃不成军死伤10万以上,而后一路追杀到淮水,活捉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刘邦在十几个骑兵保护下侥幸逃脱。并且从此再也没敢和项羽正面作战过。

刘邦逃到河南,积极招兵买马,欲要重整旗鼓,与项羽再决高下。项羽积极进攻,就在快要切断汉军的粮食供给甬道时,刘邦为了争取时间,于是派人与项羽讲和要平分天下划鸿沟为界。范增看穿刘邦是在苟延残喘,要求项羽乘胜追击,可很快灭掉刘邦。可惜项羽再一次错过了绝佳的机会,接受了和谈。在此期间,刘邦用六百金收买了陈平使得疑心病重的项羽猜忌范增,范增愤而出走,病死在途中,这对项羽来说是莫大的损失,也使他似乎将注定要成为失败者。

还值得一提的是,楚汉之争中的名将韩信,原本是投靠项羽军种, 但项羽只派他做了一个看门的卫士,未曾重用,错失人才。他多次尽言献计,但均不被项羽***纳,而愤然逃出楚营,投奔刘邦,后来被重用。如果韩信能为乘项羽麾下已将,历史将可能改写。可惜只能是一种想象。

过了两月,刘邦觉得休整好之后,就撕毁了合约,准备再次进攻楚军,同时发书催韩信,英布彭越等从后方袭击项羽。 项羽加紧进攻,眼看就要破城而入,但刘邦再一次死里逃生,用几千名蒙面妇女和一个***刘邦引开楚军注意力,在夜色掩护下狼狈逃出城躲到成皋去了。项羽乘胜追击,将成皋团团围住。

韩信,彭越却久久不发兵来救援,韩信声称要刘邦封他为王才出兵,刘邦无奈,听信了张良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建议,被迫封韩信为王。这也为韩信后来的惨死埋下了***。

韩信发兵攻打下了齐地,项羽深感必将腹背受敌,于是派人游说韩信联楚反汉,约定将来三分天下。韩信的谋士蒯通劝他:“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吗?……将军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挟难赏的大功,归楚,楚不信;归汉,汉王震恐。若不自立为王,何处是你的归宿呢?” 韩信在此次表现出他政治上的愚蠢和绝佳的三分天下的机会,没有预感到他将来的命运,而错过了一个自立为王的机会 ,拒绝了这个提议,我相信在内心深处韩信也是想分天下的,这从他后来打算起兵谋反可以看出,可他以刘邦对他赏识有加为由草率地否决了这个本很有诱惑力的方案,招致以后被吕后诛三族的惨剧

成皋易守难攻,项羽久攻不下,就把刘邦的父亲和吕雉拉到城头,要刘邦投降,不然就煮烹了两人。刘邦嬉皮笑脸地说,当年在楚怀王帐下,我们曾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煮自己的父亲就随便吧。项羽见刘邦无动于衷,也无计可施。

此时的项羽,形势已经十分危急,后方有善战的韩信夹攻,彭越则派兵切断楚军粮草供应,正面也被刘邦拖住消耗战。楚军被围在三者中间,缺乏战略纵深和足够的粮草供给,士兵数量也越来越少,而受地域所限也无从征兵和补给粮草。反观刘邦韩信彭越一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粮草和兵马从外界源源不断运来,战斗力在不断增强。项羽的楚军经不住这种快速的消耗,又无法突出封锁,进退两难,战斗力快速地衰落下去。其实此时差不多胜负已定了。

眼见形势严峻,项羽毅然决定率兵东撤退至垓下。张良陈平建议不应给楚军踹息机会,于是联合韩信彭越大军在垓下汇合,决一死战。而此时楚军人数只有10万,且粮草已断。韩信率30万大军首先发动进攻,项羽率军出战,韩信***装退败,引项羽深入腹地后,早就埋伏好的汉军从两侧夹击,韩信此时才回过头来从正面攻击。楚军被重重重包围,夜里休战,项羽和虞姬在帐中饮酒,悲从中来。唱到: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听了泪如雨下,也唱了起来:“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突然夺过项羽的剑自刎而死了。

项羽悲痛不已,率众突围,在千军万马的重重包围下杀出一条血路,夺路而去。直奔乌江,却见一老者移船在岸边等着,老者劝他,可回江东再召集十万众称王。项羽悲叹道:“当年几千人出江东,而今只得几十人回,何颜去见江东父老”。

于是与部下跨下战马,徒步与追来的汉兵拼杀,仍勇猛骇人,杀敌数百,无人敢近其身。项羽遂拔剑自刎而死,时年只有31岁。

项羽虽最终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不愧为英雄人物,比委琐的刘邦之辈不知胜过千百倍。其为人光明磊落,战绩赫赫,英雄气概,又不乏仁义之心。其悲剧式的命运更是动人,但可贵就可贵在那种不肯偷生的高贵气度和英雄气概,试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两个月后,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不久夺韩信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

韩信与叛兵合谋意欲里应外合发动叛乱,被门人告发,吕后和萧何担心韩信党羽作乱,于是将他骗召到长乐宫中,斩杀了。灭了韩信三族。韩信此时才生谋反之心,已经晚了。

刘邦死后,吕后专政,杀光所有刘邦继承人,换成了吕氏家族王朝。不久吕后病逝,刘氏家族掌权,诛尽吕氏九族。 随后汉朝进入了有名的“文景之治”。

谁无颜见江东父老?

《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程宰兄弟两人因是做折了本钱,怕归来受人笑话,羞惭惨沮,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不思量还乡去了。”

西楚霸王项羽。

无颜见江东父老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原文节选: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译文: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

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

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

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

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

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扩展资料:

无颜见江东父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意思是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他的一生也算是无比辉煌了。

从小便无心于读书和舞剑,势要于万人为敌,可以说是抱负远大。而他的一生也是战功赫赫,大破秦军、巨鹿之战、楚汉之争等等,无一不流传千古。但是,垓下之战失败之后。

项羽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劝项羽先回到江东,休养生息,以便日后东山再起。但项羽却说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把战马赐给亭长,独自一人斩杀汉兵百人,而后自刎。

人物介绍: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

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

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

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