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直丑正是什么意思_恶直丑正,实繁有徒今将去积年之弊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7-08 0
  1. 哪里可以看到《晋书王浚传》的原文
  2. 实繁有徒什么意思?
  3. 斟酌的意思是什么_斟酌词语解释

1. 高中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高中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的语言,有以下两个特点:

1、巧譬妙喻,深入浅出。在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时,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连用排比,说服力强。在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时,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恶直丑正是什么意思_恶直丑正,实繁有徒今将去积年之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当代学生》高中40 41篇文言文文章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

1.“东南”,唐代人的“东南”概念多指江南东道(包括今浙江、福建、上海全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

2.“余杭郡”,指杭州,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年)间杭州尝改余杭郡,此处用作雅称。

3.“寻”,古代长度单位,为八尺。

4.“薰薰”,指花草的芳香。

5.“欣欣”,形容草木繁盛状。

6.“渟渟”,水停滞,水面平静。

7.“泠泠”,清冷。

8.“蠲”(读juān),免除。

9.“狎”(读xiá),指酒醒后疲乏如病的状态。

10.“矧”(读shěn),况且。

11.“潜利阴益”,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

12.“四封”,与“提封”同义,指四周行政边界之内的疆土。

13.“长庆”,唐穆宗年号,起始于公元821年,终于824年。(钱塘导读、注释)

14.灵隐寺:杭州著名的佛寺。

15.导和纳粹:纳入新鲜的空气,使人心情和畅。

16.蠲烦析酲:解除烦恼,免掉困倦。

17.濯:洗。

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优;在郡里,灵隐寺最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两寻,宽不逾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我爱它的草香薰薰,林树欣欣,在这里可以吐纳于清新空气之中,令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除酒困,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漫到亭阶之上。你坐着玩赏,可用床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门中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见了这里的景致,就会一下子全部消亡。这种无形中能获得的益处,哪能给你说得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有位相里君,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斐棠棣,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象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继承他们到这里以后,只是整修亭子,不再添造新的。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3. 文言文中“以杖荷筱"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真实千古疑难啊,争议数千年了。勉强回答:

1. “以杖荷蓧”的“杖”解释:《说文·木部》“杖,持也,从木,丈声。”段玉裁注:“凡可持及人持之皆曰杖”。可得知,杖是指手杖或棍状物。由此可知“以杖荷蓧”的“杖”,是指锄柄,因锄柄由棍棒所做,因此也可称为“杖”。

2. 蓧”解释: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包(咸)曰:‘蓧,竹器。’。”可得出“以杖荷蓧”中“杖”、“蓧”的解释分别为:“锄柄”、“草编的盛放物品的筐状器物”。

3. “以杖荷蓧”的解释就应是“(老人)用锄柄挑着盛放东西的筐子。”

4. 另:至于里面放的是***还是干粮或者是其他的农具,我们不得而知。

4. 耕田者杖牛文言文译文

华州村,往岁有耕田者,日晡疲甚,乃枕犁而卧。虎自林间出,眈眈相向,欲啖之。屡前,牛辄跨立耕者之上,左右以角抵虎,虎不得近,垂涎至地而去。其人则熟寝,未之知也。

虎行已远,耕者觉,见牛跨立其上,恶之,以为妖,因杖牛。牛不能言而奔,逐之,愈觉其怪。归而杀之,解其体,食其肉,而不悔。(据《陶朱新录》改写)

在华州,以前有耕田的人傍晚很疲劳,就枕着犁具睡觉。老虎从树林里跑出来,瞪着眼睛看着耕者,想要吃他。老虎每次上前,牛就跨开双腿站立在农夫身上,用左右的角抵抗老虎,老虎不能够靠近,贪馋的口水流到地上然后离去了。那个人睡得熟,不知道刚才发生的情况。

老虎已经走远了,种田的人醒来后,看见牛跨立在自己身上,十分厌恶它,认为牛是妖怪,就用棒打牛。牛不能说话就跑,(耕田的人)就追逐着牛,越来越感觉牛奇怪,回去就杀了牛,解剖了它的身体,吃了它的肉,却不后悔。

5. 韦澳执法杖权贵文言文的翻译

译文:

唐宣宗因为京兆地方很久得不到治理,夏季,五月,丁卯(二十五日),任命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韦澳为人公正爽直,既到京兆府上任办公,豪猾贵戚均有所收敛,不敢为非做歹。国舅郑光庄国的庄吏骄横无比,多年的租税不交官府,韦澳将他逮捕并锁了起来。唐宣宗于延英殿问韦澳,韦澳将逮捕郑光庄吏的原委全部向唐宣宗陈奏,唐宣宗说:“你怎么处置他呢?”韦澳回答说:“将依照法律处置。”唐宣宗又说:“郑光特别喜爱这位庄吏,怎么办呀?”韦澳回答说;“陛下从宫禁内庭的翰林院任用我为京兆尹,希望我清扫京畿地区多年的积弊;如果郑光的庄吏多年为蠹害,却能得到宽大免于刑事处分,那么陛下所制定的法律,看来只是用来约束贫困户,我实在是不敢奉陛下的诏命再去办事了。”唐宣宗说:“你说的确实全合乎道理,但联舅舅郑光的面子朕不能不顾;你可以用棍杖***地处罚庄吏,但免他一死,行吗?”韦澳回答说:“我不敢不听从陛下的当面诏告,请求陛下让我关押那个骄横的庄吏,等到他租税交足之后再释放他。”唐宣宗说:“你的话灼然可行,朕为母舅郑光的缘故阻挠你依法行事,的确是惭愧呀。”韦澳回到京兆府,即重杖庄吏;督促他交满数百斛租税后,才将他交还郑光。

6. 取而杖之客次文言文翻译

原句 登进士第,调临濮尉,知须城县。

县为郓治所,郓吏犯法不可捕,默趋府,取而杖之客次,阖府皆惊。译文 考中进士,调任临濮县尉,主管须城县。

须城县是郓城府治所,郓城的官吏犯了法须城县不能抓捕,马默小步快走到郓城府,到官府接待来客的地方拿来人犯然后杖责了他,整个郓城府的官民都很吃惊。注释客次:(1)接待宾客的处所。

(2)客中的住处;客邸。 宋史·卷三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马默传 (宋史·卷三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孙觉、李常、孔文仲、李周、鲜于侁、顾临、李之纯、王觌、马默传) 原文 马默,字处厚,单州成武人。

家贫,徒步诣徂徕从石介学。诸生时以百数,一旦出其上。

既而将归,介语诸生曰:“马君他日必为名臣,宜送之山下。” 登进士第,调临濮尉,知须城县。

县为郓治所,郓吏犯法不可捕,默趋府,取而杖之客次,阖府皆惊。曹佾守郓,心不善也,默亦不为屈。

后守张方平素贵,掾属来前,多闭目不与语。见默白事,忽开目熟视久之,尽行其言,自是诿以事。

治平中,方平还翰林,荐为监察御史裹行,遇事辄言无顾。方平间遣所亲儆之曰:“言太直,得无累举者乎?”默谢曰:“辱知之深,不敢为身谋,所以报也。”

时议尊崇濮安懿王,台谏吕诲等力争以为不可,悉出补外。默请还之,不报。

遂上言:“濮王生育圣躬,人谁不知。若称之为亲,义无可据,名之不正,失莫大焉。

愿蔽自宸心,明诏寝罢,以感召和气,安七庙之神灵,是一举而众善随之也。”又言:“致治之要,求贤为本。

仁宗以官人之权,尽委辅相,数十年间,贤而公者无几。官之进也,不由实绩,不自实声,但趋权门,必得显仕。

今待制以上,数倍祖宗之时,至谋一帅臣,则协于公议者十无三四。庶僚之众,不知几人,一有难事,则曰无人可使。

岂非不才者在上,而贤不肖混淆乎?愿陛下明目达聪,务既其实,历试而超升之,以幸天下。” 刑部郎中张师颜提举诸司库务,绳治不法,众吏惧摇,飞语谗去之。

默力陈其故,以为:“恶直丑正,实繁有徒。今将去积年之弊,以兴太平,必先官举其职。

宜崇奖师颜,厉以忠勤,则尸素括囊之徒,知所劝矣。” 西京会圣宫将创仁宗神御殿,默言:“事不师古,前典所戒。

汉以诸帝所幸郡国立庙,知礼者非之。况先帝未尝幸洛,而创建庙祀,实乖典则。

愿以礼为之节,义为之制,亟止此役,以章清静奉先之意。”会地震河东、陕西郡,默以为阴盛,虑为边患,宜备之。

后数月,西夏果来侵。神宗即位,以论欧阳修事,通判怀州。

上疏陈十事:一曰揽威权,二曰察奸佞,三曰近正人,四曰明功罪,五曰息大费,六曰备凶年,七曰崇俭素,八曰久任使,九曰择守宰,十曰御边患。揽威权,则天子势重,而大臣安矣;察奸佞,则忠臣用,而小人不能幸进矣;近正人,则谏诤日闻,而圣性开明矣;明功罪,则朝廷无私,而天下服矣;息大费,则公私富,而军旅有积矣;备凶年,则大恩常施,而祸乱不起矣;崇俭素,则自上化下,而民朴素矣;久任使,则官不虚授,而职事举矣;择守宰,则庶绩有成,而民受赐矣;御边患,则四远畏服,而中国强矣。

除知登州。沙门岛囚众,官给粮者才三百人,每益数,则投诸海。

砦主李庆以二年杀七百人,默责之曰:“人命至重,恩既贷其生,又从而杀之,不若即时死乡里也。汝胡不以乏粮告,而颛杀之如此?”欲按其罪,庆惧,自缢死。

默为奏请,更定《配岛法》凡二十条,溢数而年深无过者移登州,自是多全活者。其后苏轼知登州,父老迎于路曰:“公为政爱民,得如马使君乎?” 徙知曹州,召为三司盐铁判官。

以默与富弼善,且论新法不便,出知济、衮二州。还,提举三司帐司。

为神宗言用兵形势,及指画河北山川道里,应对如流。神宗喜,将用之,大臣滋不悦,以提点京东刑狱。

默性刚严疾恶,部吏有望风投檄去者。金乡令以贿著,其父方执政,诒书曰:“马公素刚,汝有过,将不免。”

令惧,悉取不义之物焚撤之。改广西转运使,会安化等蛮岁饥内寇,默上平蛮方略,以为“胜负不在兵而在将。

富良宵遁,郭逵怯懦;邕城陷没,苏缄老谬;归仁铺覆军,陈曙先走;昆仑关丧师,张守节不战,侬智高破亡,因狄青之智勇;欧希范之诛灭,乃杜杞之方略,此足验矣。” 以疾求归,知徐州。

属城利国监苦吴居厚之虐,默皆革之。召为司农少卿。

司马光为相,欲尽修祖宗法,问默以复乡差衙前法如何?默曰:“不可。如常平,自汉为良法,岂宜尽废?去其害民者可也。”

其后役人立为一州一县法,常平提举官省归提刑司,颇自默发之。除河东转运使。

时议弃葭芦、吴堡二砦,默奏控扼险阻,敌不可攻,弃之不便。由是二砦得不弃。

移衮州,请褒录石介后,诏官其孙。东州荐饥,流民大集,所振活数万计。

入拜卫尉卿,权工部侍郎,转户部。告老,以宝文阁待制复知徐州,改河北都转运使。

初,元丰间,河决小吴,因不复塞,纵之北流。元祐议臣以为东流便,水官遂与之合。

默与同时监司上议,以北流为便。御史郭知章复请从东流,于是作东西马头,约水复故道,为长堤壅河之北流者,劳费甚大。

明年,复决而北,竟不能使之东。 久之,告老,。

哪里可以看到《晋书王浚传》的原文

关羽字云长

关羽位列五虎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省临猗西南)。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足见其胆量过人,但其人待人过于孤高,傲慢有时让他失去理智,最终败走麦城,死于小人之手。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

关羽在涿郡(今河北涿县)遇上东汉***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自称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曾在桃园结义。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终日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

曹操攻击刘备,备败逃依附袁绍,关羽及刘备妻室被围于下邳,羽降曹,诏为偏将军,待以厚礼。七月,羽探知刘备在袁绍部下,遂挂印封金,拜书告辞,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随之与刘备奔往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联络刘辟击曹。建安十二年(207),刘、关、张兄弟三顾诸葛亮于隆中草庐,始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击败曹操占领汉中,自称“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节钺,列“五虎上将”之首。八月,羽乘孙权与曹操交兵之机,率其主力北上攻打樊城、襄阳,放水淹杀曹军,斩杀曹将庞德,收降于禁,威镇华夏。就在关羽志得意满之时,同年十月,孙权遣吕蒙抄其后路,袭取荆州。羽腹背受敌,军心涣散,处境危艰。十一月,羽从樊城撤军,企图夺回荆州,途中连遭吴军截击,部卒走失,战斗力大减。羽见夺回荆州无望,且战且退,先抵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欲逃往西川与刘备会合。十二月,羽从麦城败退临沮章乡(今湖北省安远县北),骑马中被孙权伏兵:潘璋生擒,与子关平同时遇害,时年59岁。

张飞字翼德

张飞五虎次席,勇力过人,智谋不足,但还是粗中有细,当阳疑兵,义释严颜显示其攻于心计的一面。

黄巾起义,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三人情同兄弟,刘备坐下时,二人常不辞辛劳随身守护,有时一站就是大半天。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刘备被封为平原相,时关羽、张飞任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曹操击败吕布,被任命为中郎将。后来刘备再依袁绍、刘表,最后屯兵于新野。几年后,刘表死,曹操南下,刘备弃新野行陆路南逃,曹操派人追了一日一夜,在当阳桥上,刘备弃妻先逃,张飞带领二十骑拒后,张飞断桥、立于河边,大叫:“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赤壁之战后,刘备夺下荆南,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到南郡。

刘备称帝,张飞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刘备称为关羽报仇,东征东吴,张飞在阆中准备出兵会师江州。临近出发时,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疆谋杀,更带同其首级奔赴孙权,刘备闻得张飞都督有表,大叫:“噫!飞死矣。”后主刘禅时追谥为桓侯。其尸体躯干被埋葬在阆中,头颅埋葬在云阳,并分别建有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庙。

赵云字子龙

赵云五虎之三,是三国中少有的几位文武双全的武将之一,是自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单骑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实写照。但其谋略也相当了得,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大将。从事小心谨慎,人称常胜将军!三国演义中,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的称号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张位居第三。演义中除了孔明之外,是溢美最多的人物。

赵云武艺高超,遭遇强敌无数而未尝一败,甚至数度击败曹魏名将张郃;在汉水河畔勇救老黄忠时,“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吓得徐晃、张郃不敢抵挡,任其在万军之中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当阳长坂坡,赵云于百万曹军中怀抱阿斗,连杀曹营名将五十四人,砍倒象征军威的大旗两面,夺去镇军长槊三条后从容离去,其神威盖世,无人能及!演义中击杀敌军将领之多,实无人出赵云之右。

马超字孟起

马超五虎之四,名门之后,相貌堂堂且武艺高强,但心计稍欠,以至被人利用,是刘备入主西川的功臣。

马超是东汉征西将军马腾长子。年十七,随父马腾、韩遂袭长安,杀李傕将李蒙、王方。曹操诱杀腾,超、遂举西凉兵报仇,酣战许褚。因操离间超、遂,事败,往汉中投张鲁。鲁使超救刘璋与先主战,超与张飞大战百余合。后受张鲁谋士杨松诬陷,投先主,威使刘璋降备,拜平西将军、前都亭侯,后升左将军。先主称帝,以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镇守西境。后诸葛亮北伐,往扫超墓。

黄忠字汉升

黄忠位列五虎之末。原为韩玄手下将,年近六旬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他的弓箭射术更是天下无双。黄忠与前来取长沙的关羽连战三日,不分胜负。黄忠感动于关羽的义气,不忍用弓箭相伤,只射中他的盔缨。太守韩玄以黄忠战关羽不利要处斩黄忠,为魏延所救,后刘备又亲自将他请了出来,这才归顺刘备。黄忠随刘备入西川,所到即克,战功赫赫,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常常独当一面,后又率军取汉中,定军山亲斩夏侯渊,为取汉中的第一功臣。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黄忠不顾年迈,请令担任先锋,被吴将马忠用箭偷袭射中,在张苞,关兴与刘备护送他回营救治的当天晚上,不治身亡。

[编辑本段]演义相关描写

五虎上将京剧形象《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

…………

且说玄德命刘封、孟达、王平等,攻取上庸诸郡,申耽等闻操已弃汉中而走,遂皆投降,玄德安民已定,大赏三军,人心大悦。于是众将皆有推尊玄德为帝之心;未敢径启,却来禀告诸葛军师,孔明曰:“吾意已有定夺了。”随引***等入见玄德,曰:“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吉。”玄德大惊曰:“军师之言差矣。刘备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为此事,是反汉矣。”孔明曰:“非也。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熟思之。”玄德曰:“要吾僭居尊位,吾必不敢。可再商议长策。”诸将齐言曰:“主公若只推却,众心解矣。”孔明曰:“主公平生以义为本,未肯便称尊号。今有荆襄、两川之地,可暂为汉中王。”玄德曰:“汝等虽欲尊吾为王,不得天子明诏,是僭也。”孔明曰:“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张飞大叫曰:“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玄德叱曰:“汝勿多言!”孔明曰:“主公宜从权变,先进位汉中王,然后表奏天子,未为迟也。”

玄德再三推辞不过,只得依允。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群臣皆依次序排列。许靖、***请玄德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子刘禅,立为王世子。封许靖为太傅,***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其余各拟功勋定爵。玄德既为汉中王,遂修表一道,差人赍赴许都。表曰:“备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曩者董卓,伪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临,人臣同应,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惟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辜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今臣群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帝王相传,此道不废;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力;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权宜:上臣为大司马、汉中王。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荷任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僚见逼,迫臣以义。臣退惟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诚臣忧心碎首之日。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惕息,如临于谷。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谨拜表以闻。”

实繁有徒什么意思?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

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

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

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

邈遂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

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

转车骑从事中郎,识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

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浚夜

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警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

“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

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

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

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

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

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吴建平太守吾彦取流

柿以呈孙皓曰:“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终不敢渡。”皓不

从。寻以谣言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语在《羊祜传》。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凶逆,荆扬

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

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

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贾充、荀勖陈谏以

为不可,唯张华固劝。又杜预表请,帝乃发诏,分命诸方节度。浚于是统兵。先

在巴郡之所全育者,皆堪徭役供军,其父母戒之曰:“王府君生尔,尔必勉之,

无爱死也!”

太康元年正月,浚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克之,

擒其丹杨监盛纪。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

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获吴间谍,具知情状。浚乃作大筏数十,亦方

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

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

断绝,于是船无所碍。二月庚申,克吴西陵,获其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

据、宜都太守虞忠。壬戌,克荆门、夷道二城,获监军陆晏。乙丑,克乐乡,获

水军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等来降。乙亥,诏进浚为平东将军、***节、都督益梁

诸军事。

浚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

径造三山。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军万人御浚,象军望旗而降。皓闻浚军旌旗器

甲,属天满江,威势甚盛,莫不破胆。用光禄薛莹、中书令胡冲计,送降文于浚

曰:“吴郡孙皓叩头死罪。昔汉室失御,***幅裂,先人因时略有江南,遂阻山

河,与魏乖隔。大晋龙兴,德覆四海,暗劣偷安,未喻天命。至于今者,猥烦六

军,衡盖露次,还临江渚。举国震惶,***息漏刻,敢缘天朝,含弘光大。谨遣私

署太常张夔等奉所佩玺绶,委质***。”壬寅,浚入于石头。皓乃备亡国之礼,

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率其伪太子瑾、瑾弟鲁王

虔等二十一人,造于垒门。浚躬解其缚,受璧焚榇,送于京师。收其图籍,封其

府库,军无私焉。帝遣使者犒浚军。

初,诏书使浚下建平,受杜预节度,至秣陵,受王浑节度。预至江陵,谓诸

将帅曰:“若浚得下建平,则顺流长驱,威名已著,不宜令受制于我。若不能克,

则无缘得施节度。”浚至西陵,预与之书曰:‘足下既摧其西藩,便当径取秣陵,

讨累世之逋寇,释吴人于涂炭。自江入淮,逾于泗汴,溯河而上,振旅还都,亦

旷世一事也。”浚大悦,表呈预书。及浚将至秣陵,王浑遣信要令暂过论事,浚

举帆直指,报曰:“风利,不得泊也。”王浑久破皓中军,斩张悌等,顿兵不敢

进。而浚乘胜纳降,浑耻而且忿,乃表浚违诏不受节度,诬罪状之。有司遂按浚

槛车征,帝弗许,诏让浚曰:“伐国事重,宜令有一。前诏使将军受安车将军浑

节度,浑思谋深重,案甲以待将军。云何径前,不从浑命,违制昧利,甚失大义。

将军功勋,简在朕心,当率由诏书,崇成王法,而于事终恃功肆意,朕将何以令

天下?”浚上书自理曰:

臣前被庚戌诏书曰:“军人乘胜,猛气盆壮,便当顺流长骛,直造秣陵。”

臣被诏之日,即便东下。又前被诏书云“太尉贾充总统诸方,自镇东大将军伷及

浑、浚、彬等皆受充节度”,无令臣别受浑节度之文。

臣自连巴丘,所向风靡,知孙皓穷踧,势无所至。十四日至牛渚,去秣陵二

百里,宿设部分,为攻取节度。前至三山,见浑军在北岸,遣书与臣,可暂来过,

共有所议,亦不语臣当受节度之意。臣水军风发,乘势造贼城,加宿设部分行有

次第,无缘得于长流之中回船过浑,令首尾断绝。须臾之间,皓遣使归命。臣即

报浑书,并写皓笺,具以示浑,使速来,当于石头相待。军以日中至秣陵,暮乃

被浑所下当受节度之符,欲令臣明十六日悉将所领,还围石头,备皓越逸。又索

蜀兵及镇南诸军人名定见。臣以为皓已来首都亭,无缘共合空围。又兵人定见,

不可仓卒,皆非当今之急,不可承用。中诏谓臣忽弃明制,专擅自由。伏读严诏,

惊怖悚栗,不知躯命当所投厝。岂惟老臣独怀战灼,三军上下咸尽丧气。臣受

国恩,任重事大,常恐托付不效,孤负圣朝,故投身死地,转战万里,被蒙宽恕

之恩,得从临履之宜。是以凭赖威灵,幸而能济,皆是陛下神策庙算。臣承指授,

效鹰犬之用耳,有何勋劳而恃功肆意,宁敢昧利而违圣诏。

臣以十五日至秣陵,而诏书以十六日起洛阳,其间悬阔,不相赴接,则臣之

罪责宜蒙察恕。***令孙皓犹有螳螂举斧之势,而臣轻军单入,有所亏丧,罪之可

也。臣所统八万余人,乘胜席卷。皓以众叛亲离,无复羽翼,匹夫独立,不能庇

妻子,雀鼠贪生,苟乞一活耳。而江北诸军不知其虚实,不早缚取,自为小误。

臣至便得,更见怨恚,并云守贼百日,而令他人得之,言语噂<口沓>,不可听闻。

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由有专辄。臣虽愚蠢,以为事君之道,唯当竭

节尽忠,奋不顾身,量力受任,临事制宜,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若其顾护嫌疑,

以避咎责,此是人臣不忠之利,实非明主社稷之福也。臣不自料,忘其鄙劣,披

布丹心,输写肝脑,欲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庶必扫除凶逆,清一宇宙,愿

令圣世与唐虞比隆。陛下粗察臣之愚款,而识其欲自效之诚,是以授臣以方牧之

任,委臣以征讨之事。虽燕主之信乐毅,汉祖之任萧何,无以加焉。受恩深重,

死且不报,而以顽疏,举错失宜。陛下弘恩,财加切让,惶怖怔营,无地自厝,

愿陛下明臣赤心而已。

浑又腾周浚书,云浚军得吴宝物。浚复表曰:

被壬戌诏书,下安东将所上扬州刺史周浚书,谓臣诸军得孙皓宝物,又谓牙

门将李高放火烧皓伪宫。辄公文上尚书,具列本末。又闻浑案陷上臣。臣受性愚

忠,行事举动,信心而前,期于不负神明而已。秣陵之事,皆如前所表,而恶直

丑正,实繁有徒,欲构南箕,成此贝锦,公于圣世,反白为黑。

夫佞邪害国,自古而然。故无极破楚,宰嚭灭吴,及至石显,倾乱汉朝,皆

载在典籍,为世所戒。昔乐毅伐齐,下城七十,而卒被谗间,脱身出奔。乐羊既

反,谤书盈箧。况臣顽疏,能免谗慝之口!然所望全其首领者,实赖陛下圣哲钦

明,使浸润之谮不得行焉。然臣孤根独立,朝无党援,久弃遐外,人道断绝,而

结恨强宗,取怨豪族。以累卵之身,处雷霆之冲;茧栗之质,当豺狼之路,其见

吞噬,岂抗唇齿!

夫犯上干主,其罪可救,乖忤贵 臣,则祸在不测。故朱云折槛, 婴逆鳞之

怒,庆忌救之,成帝不问。望之、周堪违忤石显,虽阖朝嗟叹,而死不旋踵。此

臣之所大怖也。今浑之支党姻族内外,皆根据磐,并处世位。闻遣人在洛中,

专共交构,盗言孔甘,疑惑观听。夫曾参之不,亦以明矣,然三人传之,其

母投杼。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参之著;而谗构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

为二五之应。夫猛兽当途,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栗。

伪吴君臣,今皆生在,便可验问,以明虚实。前伪中郎将孔摅说,去二月武

昌失守,水军行至。皓案行石头还,左右人皆跳刀大呼云:“要当为陛下一死战

决之。”皓意大喜,谓必能然,便尽出金宝,以赐与之。小人无状,得便持走,

皓惧,乃图降首。降使适去,左右劫夺财物,略取妻妾,放火烧宫。皓逃身窜首,

恐不脱死,臣至,遣参军主者救断其火耳。周浚以十六日前入皓宫,臣时遣记室

吏往视书籍,浚使收缚。若有遗宝,则浚前得,不应移踪后人,欲求苟免也。

臣前在三山得浚书云:“皓散宝货以赐将士,府库略虚。”而今复言“金银

箧笥,动有万计”,疑臣军得之。言语反覆,无复本末。臣复与军司张牧、汝南

相冯紞等共入观皓宫,乃无席可坐。后日又与牧等共视皓舟船,浑又先臣一日上

其船,船上之物,皆浑所知见。臣之案行,皆出其后,若有宝货,浑应得之。

又臣将军素严,兵人不得妄离部阵间。在秣陵诸军。凡二十万众。 臣军

先至,为土地之主。百姓之心,皆归仰臣,臣切敕所领,秋毫不犯。诸有市易,

皆有伍任证左,明从券契,有违犯者,凡斩十三人,皆吴人所知也。余军纵横,

诈称臣军,而臣军类皆蜀人,幸以此自别耳,岂独浚之将士皆是夷齐,而臣诸军

悉聚盗跖耶!时有八百余人,缘石头城劫取布帛。臣牙门将军马潜即收得二十余

人,并疏其督将姓名,移以付浚,使得自科结,而寂无反报,疑皆纵遣,绝其端

绪也。

又闻吴人言,前张悌战时,所杀财有二千人,而浑、浚露布言以万计。以吴

刚子为主簿,而遣刚至洛,欲令刚增斩级之数。可具问孙皓及其诸臣,则知其定

审。若信如所闻,浚等虚诈,尚欺陛下,岂惜于臣!云臣屯聚蜀人,不时送皓,

欲有反状。又恐动吴人,言臣皆当诛杀,取其妻子,冀其作乱,得骋私忿。谋反

大逆,尚以见加,其余谤<口沓>,故其宜耳。

浑案臣“瓶磬小器,蒙国厚恩,频繁擢叙,遂过其任”。浑此言最信,内省

惭惧。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受咎累。既无孟侧策马之好,而令济

济之朝有谗邪之人,亏穆穆之风,损皇代之美。由臣顽疏,使致于此,拜表流汗,

言不识次。

浚至京都,有司奏,浚表既不列前后所被七诏月日,又赦后违诏不受浑节度,

大不敬,付廷尉科罪。诏曰:“浚前受诏径造秣陵,后乃下受浑节度。诏书稽留,

所下不至,便令与不受诏同责,未为经通。浚不即表上被浑宣诏,此可责也。浚

有征伐之劳,不足以一眚掩之。”有司又奏,浚赦后烧贼船百三十五艘,辄敕付

廷尉禁推。诏曰“勿推”。拜浚辅国大将军,领步兵校尉。旧校唯五,置此营自

浚始也。有司又奏,辅国依比,未为达官,不置司马,不给官骑。诏依征镇给五

百大车,增兵五百人为辅国营,给亲骑百人、官骑十人,置司马。封为襄阳县侯,

邑万户。封子彝杨乡亭侯,邑千五百户,赐绢万匹,又赐衣一袭、钱三十万及食

物。

浚自以功大,而为浑父子及豪强所抑,屡为有司所奏,每进见,陈其攻伐之

劳,及见枉之状,或不胜忿愤,径出不辞。帝每容恕之。益州护军范通,浚之外

亲也。谓浚曰:“卿功则美矣,然恨所以居美者,未尽善也。”浚曰:“何谓也?”

通曰:“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若有问者,辄曰:‘圣主之

德,群帅之力,老夫何力之有焉!’如斯,颜老之不伐,龚遂之雅对,将何以过

之。蔺生所以屈廉颇,王浑能无愧乎!”浚曰:“吾始惧邓艾之事,畏祸及,不

得无言,亦不能遣诸胸中,是吾偏也。”时人咸以浚功重报轻,博士秦秀、太子

洗马孟康、前温令李密等并表讼浚之屈。帝乃迁浚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

后军将军。王浑诣浚,浚严设备卫,然后见之,其相猜防如此。

浚平吴之后,以勋高位重,不复素业自居,乃玉食锦服,纵奢侈以自逸。其

有辟引,多是蜀人,示不遗故旧也。后又转浚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

进,散骑常侍、后军将军如故。太康六年卒,时年八十,谥曰武。葬柏谷山,大

营茔域,葬垣周四十五里,面别开一门,松柏茂盛。子矩嗣。

矩弟畅,散骑郎。畅子粹,太康十年,武帝诏粹尚颍川公主,仕至魏郡太守。

浚有二孙,过江不见齿录。安西将军恒温镇江陵,表言之曰:“臣闻崇德赏

功,为政之所先;兴灭继绝,百王之所务。故德参时雍,则奕世承祀;功烈一代,

则永锡祚胤。案故抚军王浚历职内外,任兼文武,料敌制胜,明勇独断,义存社

稷之利,不顾专辄之罪。荷戈长鹜,席卷万里,僭号之吴,面缚象魏,今皇泽被

于***,玄风洽于区外,襄阳之封,废而莫续;恩宠之号,坠于近嗣。遐迩酸怀,

臣窃悼之。浚今有二孙,年出六十,室如悬磬,糊口江滨,四节蒸尝,菜羹不给。

昔汉高定业,求乐毅之嗣;世祖旌贤,建葛亮之胤。夫效忠异代,立功异国,尚

通天下之善,使不泯弃,况浚建元勋于当年,著喜庆于身后,灵基托根于南垂,

皇祚中兴于江左,旧物克彰,神器重耀,岂不由***之功力也哉!诚宜加恩,少

垂矜悯,追录旧勋,纂锡茅土。则圣朝之恩,宣畅于上,忠臣之志,不坠于地矣。”

卒不见省。

斟酌的意思是什么_斟酌词语解释

词目

实繁有徒

发音

shí fán yǒu tú

释义

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引用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 实繁有徒 ,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 《两晋演义》第五回 捣金陵数路并举 俘孙皓二将争功 ...敢不悚栗。本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独受咎累,恶直丑正, 实繁有徒 。欲构南箕,成此贝锦。但当陛下圣明之世,而令济济之朝,... 《夷坚志》夷坚丁志卷一 许提刑 ...一小寺栖止.仆因摘园蔬.与僧争哄.僧密诣郡告云、遭溃兵行劫. 实繁有徒 .郡守李定信之.即调兵授甲.围其寺.尽缚亢父子.并从卒... 《民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 日公使保留众罪犯 靳总理会叙两亲翁 ...赏,有罪无刑。独自民国成立以来,法律已处于无权,冒功邀赏者, 实繁有徒 ,而祸国殃民诸罪犯,则往往为法律所不逮,就使中央 *** ,... 《朝野佥载》卷三 ...殆不可以异论也。自连理木、合欢瓜、麦分歧、禾同穗,触类而长, 实繁有徒 ,并是人作,不足怪也。唐同泰于洛水得白石紫文,云“圣母... 《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十二 ...心而前,期于不负神明而已。秣陵之事,皆如前所表,而恶直丑正, 实繁有徒 ,欲构南箕,成此贝锦,公于圣世,反白为黑。夫佞邪... 《晋书》卷一百二十七·载记第二十七 ...因循而不扰。斯可以保宁于营丘,难以经措于秦、越。今群凶僭逆, 实繁有徒 ,据我三方,伺国瑕衅。深宜审量虚实,大校成败,养兵厉甲... 《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二·刘穆之 王弘 ...史如故。谥曰文昭公,配食高祖庙廷。其年,诏曰“乃者三逆煽祸, 实繁有徒 ,爰初遵养,暨於明罚,外虞内虑,实维艰难。故太保华容县... 《南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帝上 ...方斯蔑如也。今将授公典礼,其敬听朕命。乃者,袁邓构祸, 实繁有徒 ,子房不臣,称兵协乱,跨蹈五湖,凭陵吴、越,浮祲亏辰,... 《魏书》卷十一·帝纪第十一·前废帝广陵王等 ...耻。故广阿之军,貔虎夺气;邺下之师,金汤失险。近者四胡相率, 实繁有徒 ,驱天下之兵,尽华戎之锐。桴鼓暂交,一朝荡灭,元凶授首... 《魏书》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陆俟 ...以莅之以威严,节之以宪纲,欲渐加训导,使知分限。而恶直丑正, 实繁有徒 ,故讼臣无恩,称孤之美。孤获还镇,欣其名誉,必加恩于百... 《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晋荡公护 ...龙恩、万寿、刘勇等,未效庸勋,先居上将,高门峻宇,甲第雕墙, 实繁有徒 ,同恶相济。民不见德,唯利是视。百姓嗷嗷,道路以目;含...

斟酌是指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大家知道斟酌的意思是什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了斟酌的意思和 造句 ,供大家参考学习。

斟酌的意思

 词目斟酌

 拼音zhēn zhu?

 解释

 (1)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2)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斟:往杯子等容器倒。

 出处语出《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曾运乾正读:?箴言,箴谏之言也。?

用斟酌造句

 1. 这当儿,忝陪末座的李万年在一旁陪着小心插言道:?我倒有个计策,说出来请二位斟酌是否可行。

 2. 案群议,斟酌旧仪,梁昭明太子《丧成服仪注》,明文见存,足为准的。

 3. 又共同斟酌出几人来,俱是他四人素昔冷眼取中的,用笔圈出。

 4. 日本海军军令部几经斟酌,决定调 经验 丰富的老牌间谍宗方小太郎到烟台,严密监视北洋舰队的行踪,以作为日本舰队争取海上主动权的第一步。

 5. 涂飞绞尽脑汁,从这些偷来的垃圾里斟酌了好久,才选了一根树杈子和两条筋条,鼓捣了半天终于搞定了一把自制的武器?一把弹弓。

 6. 我桓溪三派向来同气连枝,得到消息后立刻便派遣了一些筑基修士前去查探空冥岛的情况,打算弄清楚魔教所图为何再斟酌决定。

 7. 完美的新娘妆能恰当体现出新娘的优雅美丽,而如何挑选一款合适的完美妆容,是新娘需要仔细斟酌的环节,而如今,华丽的复古妆容正悄然流行。

 8. 讨论当中提到粉碎?_?以后头两年的问题,曾经有同志提出,是不是提******的名字?后来我们大家斟酌,认为不提名还是不行。

 9. 即使能承担,也要反复斟酌,判决下来的赔偿是否够垫出去的成本,千万别?倒贴?。

 10. 还请大人再三斟酌,老朽对大人您的忠心日月可鉴。

 11. 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权宜:上臣为大司马、汉中王。

 12. 高祖稽古,率由旧则,斟酌前王,择其令典,朝章国范,焕乎复振。

 13. 不得不稍加斟酌,减金不减情成为众多过节情侣的一致心愿。

 14. 三个人也非平庸之辈,在仔细的斟酌后,也是迅速的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随即便开始佩服起了刘诺。

 15.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16. 斟酌数日,我们的雇佣兵终于在飘下这个冬天第一场雪的时候吃光了储存的所有食物,拍拍***溜下了达喀山。

 17. 不过有 教育 界人士指出,艺术之路曲折艰难,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还要长期苦练,有志于此之士要认真斟酌,以免贻误终身。

 18. 辞灵柩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19. 所领卫兵以充国兵数斟酌损益,率五百里一将,布列缘边之地,远近相望,首尾相应,耕作以时,训练有法,遇敌则战。

 20. 本号对本书字字斟酌再加上要构思很多奇思妙想,力求突破一番仙侠藩篱,所以短时间内更新也就保持在每天一更了。

 21. 炯明到汕, 措施 未定,心力交瘁,务请设法筹措,斟酌拨用,报命之日,当不在远。

 22. 斟酌片刻,终于又提起笔,在纸上悉悉索索的写了点什么,然后罢笔。

斟酌引证解释

 1、倒酒;注酒。

 ①《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慈乃为齎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

 ②唐 夷陵女郎《空馆夜歌》:?绿樽翠杓,为君斟酌。?

 ③晋 陶潜《移居》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2、指饮酒。

 ①旧题 汉 苏武《诗》之一:?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②宋 向子諲《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词:?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

 ③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斟酌移时,女频来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濇。?

 3、倒酒不满曰斟,太过曰酌,贵适其中。

 ①《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异议,仅供参考:《康熙字典》:?斟,益也。?《康熙字典》引《扬子?方言》:?酌,益也。?注曰:?言斟酌而益之。?斟酌合言亦为?益?,对?有好处。杨倞注《荀子》曰:?节,谓薄敛。开,谓劝课时。斟酌,谓赋敛赈恤,丰荒有制也。?这是根据荀子之意进行的推理,因荀子提倡先富民,民富则国富,如何富民,自然是减轻田赋税收、赈灾、老弱病残得到照顾、开荒,因此就字面解释,此处?斟酌?应为?有益?,即增加百姓的得利,详解当为杨倞所说?赋敛赈恤,丰荒有制?,而不是贵适其中。

 ②《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禕、允之任也。?

 ③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序》:?彼其推明心术之微,剖析义利之辨,而斟酌时中之权,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

 ④曹禺《日出》第四幕:?字眼上可以略为斟酌斟酌再用。?

 4、犹思忖;思量。

 ①唐 杜甫《月》诗:?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仇兆鳌 注:?斟酌,代为思忖也。?

 ②宋 范成大《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

 ③清 余京《中秋月蚀》诗:? 广寒宫阙愁昏黑,斟酌姮娥秉烛行。?

 ④国语.周语上》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矣。

 ⑤明 张居正 《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比时礼官,亦自以稽考累朝典制,博***诸宗建白,斟酌损益,既殚厥心矣。?

 5、品评欣赏。

 宋 向子諲 《清平乐?滁阳寄邵子非诸友》词:?今夜凄然对影,与谁斟酌姮娥。?

 6、执掌。

 ①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天有北斗,所以斟酌元气;帝有尚书,所以出纳王命。?

 ②唐 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若夫骖驾六龙,驱驰七圣,斟酌元气,裁成天道者,其惟圣人乎!?

 ③宋 曾巩《祭黄君文》:?当世之官,有微有盛。盛者庙堂,斟酌王命。?

 7、安排;摆布。

 ①《北史?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汉老妪斟酌。?

 ②《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须贾心中想道:?此是请来陪我的了。但不知何国何人?少停坐次亦要斟酌,不好一概僭妄。?

猜你喜欢:

1. 有关字的成语

2. 关于调整的名词解释

3. 文相关的成语

4. 翻译经验总结

5. 2017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