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什么意思,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7-06 0
  1. 左传全集《宋及楚平》原文赏析与注解
  2. 藏垢纳污的成语故事
  3. 补全 鞭长莫及 这句诗
  4. 山薮藏疾的解释
  5. 关于水污染的成语诗句
  6. 忍经?开篇—圣人劝诫

藏垢纳污 (也做:藏污纳垢)

发音 cáng gòu nà wū

释义 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什么意思,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示例 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之地。”(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女吊》)

鲍鱼之肆

发 音: bào yú zhī sì

释 义: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鲍鱼:即渍鱼,有腥臭。卖渍鱼的店铺叫鲍鱼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

示例: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入~,而不自知其臭,其斯之谓乎? ★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出 处: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解释: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自己本身因为熏陶也会充满香气,于是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 和素质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了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鲍鱼是臭的了。 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

蠹居棋处

发音 dù jū qí chǔ

释义 比喻坏人深入社会,散布各处。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居棋处。”

左传全集《宋及楚平》原文赏析与注解

1、退避三舍

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

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

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2、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劳苦功高,为赵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

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

没过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郸城回车巷远远看到廉颇,他命车夫把车驾到路中,丝毫不给蔺相如空隙,蔺相如却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地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

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

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

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邯郸城,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3、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

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议说:“此时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邯郸,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攻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

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

4、一鸣惊人

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不发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

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

5、纸上谈兵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但是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

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

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开始侍奉他的父亲时,当时做大将,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给的有几十次,所交的朋友有几百个。

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把它送给军中将士和士大夫,从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

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

大王认为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

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了。”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决定要派他出兵,那么如果有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我能够不受到连累吗?”赵王答应了她。

赵括代替了廉颇后,全部更改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

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百度百科——退避三舍

百度百科——一鸣惊人

百度百科——负荆请罪

百度百科——纸上谈兵

百度百科——围魏救赵

藏垢纳污的成语故事

宋及楚平

(宣公十四年、十五年)

题解

楚军围宋,宋即求救于晋国。晋国派解扬向宋国传达“晋师悉起,将至矣”的消息,以鼓励宋军坚守到底。然而解扬落入楚军之手,一波三折,解扬以自己的智慧完成了晋侯的使命,并逃出楚国。然而宋军没有得到晋国的支援,心生恐惧。华元受命潜入楚营,威逼子反就范,楚遂撤军三十里,订盟而去。

原文

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道于宋[216]。”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217],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218]。及宋,宋人止之,华元曰:“过我而不***道,鄙我也[219]。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220],屦及于窒皇[221],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注释

[216]***道:借路。无***道,即不打招呼,径趋而过。

[217]昭:眼明。此与下聋借指处事方法,言郑国解事,懂得权衡利害,宋国则否。

[218]见:引见。

[219]鄙我:以我为边鄙县邑。

[220]投袂:即奋袂,甩衣袖。

[221]窒皇:从堂到宫门的甬道。此句意为侍从送鞋的追到前庭才追上楚王。

译文

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访问,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楚庄王又派公子冯到晋国访问,也不让向郑国借路。申舟因为在孟诸打猎时得罪了宋国,就对楚庄王说:“郑国是明白的,宋国是糊涂的;去晋国的使者不会受害,而我却定会被杀。”楚王说:“要是杀了你,我就攻打宋国。”申舟把儿子申犀托付给楚王后就出发了。申舟到了宋国,宋国就把他扣留了。华元说:“经过我国而不向我们借路,这是把我们的国土当成了楚国的边鄙县邑。把我国当成楚国的边邑,这是视我为被灭亡之国。杀了楚国的使臣,楚国一定会攻打我们。攻打我们也是亡国,反正都是一样亡国。”于是便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甩袖起身便跑,随从人员追到寝宫甬道上才送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外才送上佩剑,追到蒲胥街市才让他坐上车子。这年秋天九月,楚庄王派兵包围了宋国。

原文

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见晏桓子,与之言鲁乐[222]。桓子告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怀于鲁矣[223]。怀必贪,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己。一国谋之,何以不亡?”

注释

[222]鲁乐:在鲁的快乐。

[223]怀:留恋宠信。

译文

宣公十四年冬季,公孙归父在谷地会见齐襄公。见到晏桓子,和他聊起在鲁国的快乐。晏桓子告诉高宣子说:“归父恐怕会逃亡吧!他留恋鲁国。留恋必然贪婪,贪婪必然算计别人。算计别人,别人也算计他自己。一个国家里的人算计他,怎么会不逃亡?”

原文

孟献子言于公曰:“臣闻小国之免于大国也[224],聘而献物,于是有庭实旅百[225]。朝而献功[226],于是有容貌***章[227],嘉淑而有加货[228]。谋其不免也。诛而荐贿[229],则无及也。今楚在宋,君其图之。”公说。

注释

[224]免:免罪。

[225]庭实旅百:指所献的礼物。

[226]献功:献治国征伐之功。

[227]容貌***章:指充作装饰的羽毛齿革等物品。

[228]嘉淑:美好。加货:额外的礼物。

[229]诛:受到责备。荐:进。

译文

孟献子对鲁宣公说:“臣听说小国能免罪于大国,是去聘问又进献财物,因此就有庭中陈列的礼物上百件;去朝见并进献功劳,因此就有各色各样的装饰品,美好而且加之以额外礼物,这是为了谋求免除不能赦免的罪过。当大国加以责罚后再进奉财货,就来不及了。现在楚国正屯兵在宋国,君王应该考虑一下!”鲁宣公很高兴。

原文

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230]。’川泽纳污[231],山薮藏疾[232],瑾瑜匿瑕[233],国君含垢[234],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235],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236]。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237],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238]。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霣[239],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240]。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241],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

注释

[230]高下在心:谓处理事情高下屈伸,都在乎心中有数。意为劝晋侯忍耐谨慎。

[231]污:污垢。

[232]薮:草野。疾:指毒害人的虫蛇。

[233]瑾瑜:均为美玉。

[234]含垢:忍受耻辱。

[235]楼车:装有望敌楼的兵车。

[236]致:传达。

[237]制命:制定发布正确的命令。

[238]信载义:以信实去承受道义

[239]霣:同“陨”,毁弃。

[240]禄:福。

[241]考:成。考死,谓完成命令而死。

译文

宋国人派乐婴齐去晋国告急求援,晋景公想救助宋国。伯宗说:“不可以,古人说过:‘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上天护佑楚国,不能同它争斗。晋国虽然强盛,能够违背天意吗?俗话说:‘处理事情高下屈伸,都在乎心中有数。’河流湖泊能容纳污秽,山林草莽隐藏着毒虫猛兽,美玉中也隐匿着瑕疵,国君也要忍受耻辱,这是上天的常规,君王还是等一等吧。”晋景公便停止了出兵救宋。晋国派解扬到宋国去,告诉宋国不要向楚国投降,解扬对宋国说:“晋军已经出发,快要到宋国了。”解扬路过郑国时,郑国人囚禁了解扬并把他献给楚国。楚庄王用重礼收买他,让他对宋国人说相反的话。解扬没有答应。楚庄王再三劝说,他才答应了。楚庄王让解扬登上楼车,对宋国人说晋军不来救宋国,但解扬借机传达了晋君要宋人坚守待援的命令。楚庄王要杀解扬,派人对他说:“你既然已经答应了我,却又反悔,是什么缘故?这不是我不讲信用,而是你丢弃了它,快去接受你该受的刑罚吧!”解扬回答说:“臣听说,国君能制定正确的命令就叫道义,巨子能奉行国君命令就叫信用,信用贯彻了道义然后去做就是利益。有谋略而不丢失利益,以此捍卫国家,这才是百姓的主人。道义不能有两种信用,信用不能接受两种命令。君王收买臣下,就是不懂“信无二命’的道理。我奉国君之命出使,宁可一死而不能废弃命令,难道可以用财物收买吗?我之所以答应君王,是为了有机会完成我国君赋予我的使命。即使死了,能够完成使命,那也是我的福分。我们国君有诚信的臣下,臣下又能死得其所,还有什么可求的呢?”楚庄王赦免了解扬,放他回去

原文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242],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243],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244],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245]。”

注释

[242]筑室:建筑房舍。反耕者:叫回耕田的农民。这样做表示楚国将长久留在此地。

[243]病:困境。

[244]有以国毙:宁可让国家灭亡。

[245]虞:同“诈”,欺骗。

译文

夏天五月,楚国军队要撤离宋国,申犀在楚庄王的马前叩头说:“无畏明知会死,但不敢背弃君王的命令,现在君王您食言了。”楚王无法回答。申叔时正为楚庄王驾车,他说:“修建房屋,把种田的人叫回来,宋国必然会听从君王的命令。”楚庄王听从了。宋人害怕,派华元在夜里潜入楚军营地,上了子反的床,叫他起来说:“我们国君派我来把宋国的困难告诉你,说:“敝国人已经在交换孩子杀了吃,劈开尸骨烧火做饭。即使这样,兵临城下被逼签订的盟约,就算让国家灭亡,也不能答应。如果你们撤兵三十里,宋国就唯命是听。’”子反很害怕,就与华元定了盟誓,并报告了楚庄王。楚军退兵三十里,宋国与楚国讲和。华元当了人质。盟誓上说:“我不欺你,你不骗我。”

评析

楚庄王轻视宋国,使者过境而不借道,为宋所杀。楚庄王为此兴师围宋。宋人求救于晋景公。当时正值楚国国力强盛,又天方授楚,虽晋之强,能违天乎?且有古人言“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又“高下在心”,望“国君含垢”。于是晋景公暂时放弃了出兵救宋的打算。

晋国虽然没有派兵为宋解围之意,但希望宋国能够坚守到底。于是派解扬前往宋国,传达宋兵将至的消息,以鼓舞宋军士气。然而解扬却落入楚人之手,楚君赐以厚礼希望对宋人传达相反的消息。在楚君的再三威逼之下解扬只能佯装同意。然而当他向宋军喊话时,却传达了晋君的意旨。楚庄王大怒欲杀之。解扬则认为自己所受之命应是晋侯之命,既已受命,有死而已;所说的信,应是对晋侯的忠信。解扬临危不惧,誓死捍卫晋侯之使命,这着实让楚王感动,于是舍之以归。

楚国对宋国的长期围困,使宋人大为恐惧。华元受命潜入楚营,以咄咄逼人之势迫使子反退兵,说即使城内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也不会接受城下之盟,屈膝投降。于是楚军便后退三十里,订立“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之盟。

补全 鞭长莫及 这句诗

拼音cáng gòu nà wū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因为使臣申舟在宋国被杀,就发兵攻打宋国。宋国派乐婴齐到晋国求救,晋景公听从大臣伯宗的藏垢纳污的建议,坐视不救,纵容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只好靠自己的力量与楚国协商求和。

 典故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

 释义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用法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

 相近词含污纳垢

 反义词涤瑕荡垢、藏龙卧虎

 成语例句

 ◎ 可是他对三奶奶谈话,一个字也没提起经济,他只说上海不比家乡,是个藏垢纳污之区,下等女人少有乾净的,女用人跟汽车夫包车夫养了孩子,便出来做奶妈,这种女人全有毒,喂不得小孩子,而且上海风气太下流了,奶妈动不动要请***出去过夜,奶汁起了变化,小孩子吃着准不相宜,说不定有终身之恨。

山薮藏疾的解释

鞭长莫及,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左传》,释为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左传·宣公十五年》

楚子伐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晋景公欲派援兵去帮助宋国解围,可是晋国大夫伯宗极力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不能派兵帮宋打楚,古话说的好,‘虽鞭长,不及马腹(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现今的楚国正在兴旺时期,楚国的强盛是上天赠与它的,别人不能与它相争。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命,又怎能管得了楚国呢?”

关于水污染的成语诗句

薮: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疾:病,指容易致病之物。山间的湖泽 非常 辽阔 ,难免 隐藏 有害之物。 比喻 小毛病并不损害其整体的形象。

成语出处: 《 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成语例句: 峻猜阻,必不奉诏。且

忍经?开篇—圣人劝诫

1. 形容水污染的成语

1、川泽纳污 [ chuān zé nà wū ] 释义: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

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出 处:《左传·宣公十五年》例 句: 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国君含垢,天之道也。2、浑浊不堪 [ hùnzhuó bù kān ] 释义:谓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

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 出 处:汉 班固 《西都赋》:“轶埃堨之混浊不堪,鲜颢气之清英。

例 句:往日小河微波粼粼,是动植物最要好的朋友,今天小河却浑浊不堪,臭气熏天。3、污泥浊水 [ wū ní zhuó shuǐ ] 释义: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的东西。

出 处: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例 句: 革命的洪流冲刷着旧社会的一切~。4、臭不可当 [ chòu bù kě dāng ] 释义:当:承受。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出 处:唐·柳宗元《东海若》例 句: 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蚘而实之,臭不可当也。5、臭不可闻 [ chòu bù kě wén ] 释义:臭得使人受不了。

比喻人名声极坏。例 句:脏尿布臭气熏天,臭鸡蛋令人作呕,但臭鼬才真的是臭不可闻。

2. 形容“水污染”的成语有哪些

1、污泥浊水 [ wū ní zhuó shuǐ ]

指脏东西;比喻腐朽、落后、的东西。

出 处;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2、臭不可闻 [ chòu bù kě wén ]

臭得使人受不了。

3、藏垢纳污 [ cáng gòu nà wū ]

也说藏污纳垢。《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意思是河流湖泊里有脏东西,深山草丛里有毒气,美玉上有瑕斑,做国君的要忍受屈辱,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原是一种比兴手法,说明君王要有所作为,就应当忍辱负重。后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垢(gòu):脏东西。

出 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五回:“心中只疑偌大城内;了是纳污藏垢之聚会。”

希望能帮助到你

3. 100个关于环境污染的四字词语

乌烟瘴气 臭气熏天

乌烟瘴气(空气污染) 垃圾如山(废弃物污染) 河水污浊(水污染) 臭气冲天(空气污染) 尘土飞扬(空气污染) 烟雾弥漫(空气污染) 嘈杂喧闹(噪声污染) 烟尘满天(空气污染)

污水横流,寸草不生

鹅毛大雪、滂沱大雨、泥泞的草地、漫天黄沙、狂风暴雨 风雨交加,山崩地裂,山穷水尽,天昏地暗 寸草不生,飞沙走石 荒芜。黄沙滚滚。渺无人烟。铺天盖地。无边无际。干涸。穷山恶水,不毛之地,荒芜人烟 狂风暴雨 风雪交加 万木凋零 污烟瘴气 浑浊不堪 疯狂捕杀 浓烟滚滚 阴云蔽日 阴云密布 阴雨绵绵 秋风萧瑟 北风怒号 暴风骤雨 风急浪高 飞沙走石 烟雾弥漫 铺天盖地 河水浑浊 污泥浊水 飞沙走石 ..

4. 关于环境被污染的好词佳句

河水污染非常严重,气味奇臭,沿河有许 多小鱼死掉了。循河而上,原来武当屠宰 厂有两个排污口,直排污水进入河流。

路上 、垃圾一大堆空中 、灰尘满天飞

一片绿洲、一方净土、看不到无数车鸣、无数喧嚣、听得到

现在已经很少见到清澈见底的河流了。许 多河流,尤其是流经城市的河流,往往很 脏。水面上漂浮着垃圾,连水里的鱼吃起 来都有一股怪味。这些都是因为河水被污 染而造成的。河水被污染后,就慢慢地变 成黑褐色,散发着一阵阵的臭气。这样的 水,既不能喝,更没有人到里面去游泳, 连水里的鱼虾都会慢慢死去。想想看,如 果没有清洁的水,人类怎么能够生存下 去?污染环境的人类最终会害了自己。

大河里浊浪滚滚,水面上的垃圾五颜六 色,腥臭不堪,随波逐流。

整个市上空都被层层的烟雾笼罩着,人不 仅能感受到天气的闷热,而且熏得人眼都 睁不开。 水泥厂的滚滚飞尘,炼焦炉的浓浓黄烟, 化工厂的滔滔乌龙……它们,尽管给人类带 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然而同时却是撕裂生 态环境的罪魁荼毒生灵的祸首!酸雨、辐 射、二恶英,水污染、声污染、空气污 染、重金属污染、电子垃圾污染……层出不 穷。癌症、氟镉病、水俣病……接踵而至。 身体污染心理中毒,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 严峻考验。

沙漠日趋逼近,对近在咫尺历史名城敦 煌来说绝不再遥不可及;亚洲最大的沙漠 水库已干涸见底,民勤岌岌可危;可可西 里火药枪一声闷响,欢快的藏羚羊来不及 发出最后一声控诉便已被一群不速之客拖 入囊中;清初秦晋地区还是高森林覆盖率 的葱绿之地,可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只 有那沟壑纵横的贫瘠黄土,千疮百孔伤痕 累累。亚美比亚美索比达平原回馈今人的 尽是赤烈熏蒸的漫漫黄沙,谁能遥想这不 毛之地竟孕育了灿若星河的两河文明呢?

不要等到地球的最后一滴水蒸发殆尽,才 幡然醒悟“是该动手的时候了”,那时环境 兵临城下大举报复的厄运也就不远了。请 善待环境,不要做任何盲目的挑衅。当地 球仅剩最后一滴水,这滴水——将是人类最 后一滴追悔莫及的眼泪。

贪婪的人类,不知道珍惜自己赖以生息的 家园,无休止的过渡开发,使原本茂密的 森林,变成濯濯童山,鸟兽已无栖息之 处;钢铁森林喷吐出来的滚滚浓烟,遮天 蔽日,使原本蔚蓝的天空混沌不清;川流 不息,日夜排放的污水,使原本清澈的江 河湖泊,游鱼不生。于是地球的报复终于 来了,土地沙化,沙尘暴肆虐;植被破 坏,泥石流频发;大气变暖,冰川消融, 导致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周期缩短, 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开始显示了地 球的忍耐已经到了极度,人类也亲口尝到 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我的家在清水塘地区,是株洲工业集中 区,也是全国第二大环境污染区。弥漫的 毒气、刺耳的噪音、浓厚的灰尘,这让人 不堪忍受,且严重损害到居住在这一带的 人们的身体健康。

希望可以帮到你!

作者简介:吴亮,杭州人,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1306年)汇集历代名人关于“忍”的言论和事例,编成《忍经》一书,共计156条,全书展示古圣先贤关于“忍”的处世智慧。原文流传久远,多有变失,又经四库全书编纂,变动更甚,虽然有些原意已经失,但是大意仍在。

原文:《易经?损卦》云:“君子以惩忿窒欲。”

释文:易经中损卦指处于受损的环境,在这种状态下,人应该顺应环境的变化,泰然处之以谋后效,不可急于动怒动气。

原文:《书》周公诫周王曰:“小人怨汝罟汝,则皇自敬德。”又曰:“不啻不敢含怒。”又曰:“宽绰其心。”成王告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释文:小人的怨言是无法避免的,不要用语言回应他们,等事情的结果出来他们自然会闭嘴。

原文:《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哀公二十七年,知伯入南里门,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楚庄王伐郑,郑伯肉坦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左传曰: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释文:治国之忍是一种智慧,对上要容忍猜疑而保其国,对下要容忍***而保其家。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又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于?又曰:君子无所争,君子矝而不争,曾子犯而不校。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荀子曰:伤人之言,深于矛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