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诗讲的是谁_七步成诗讲的是谁曹植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7-05 0
  1. 请问,我国历史上七步成诗这个词语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 休轻追七步,须重惜三余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三顾茅庐不是曹操,是刘备。

1、七步成诗:曹植

2、神机妙算:刘伯温

七步成诗讲的是谁_七步成诗讲的是谁曹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乐不思蜀:刘禅

4、指鹿为马:赵高

5、三让徐州:陶谦

6、探囊取物:李谷

7、害群之马:公伯寮

8、舌战群雄:诸葛亮

请问,我国历史上七步成诗这个词语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曹植是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被誉为“建安之杰”。曹植才思敏捷,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的由来。由此足可见曹植才华出众,天赋异禀。

同时,作为曹植的代表作《七步诗》,更是被传颂千年,毕竟七步之内写一首诗是需要极高天赋和底蕴的,而曹植不仅能做到七步成诗,还能借题发挥,可见其才学之高。但近些年的研究却发现,历史上很可能没有曹植“七步成诗”一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曹植“七步成诗”一事,最早被记载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笔记***集《世说新语》之中,原文如下: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后来流传的七步诗仅有四句,是因为《三国演义》才流行起来的,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人之所以认为“七步成诗”确有其事,是因为《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所处的朝代距离三国时期不远,他讲述之事真实性较高。同时,曹植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才华,留有许多传世佳作,如《铜雀台赋》、《洛神赋》、《七哀诗》、《赠白马王彪》等。

南北朝时期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由此可见,以曹植的文***,写出《七步诗》完全不在话下。可问题是,《七步诗》究竟是曹植被曹丕为难时所写,还是在曹植被贬之后所写呢?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研究诸多文献得到答案。

首先,在西晋陈寿编写的《三国志》中,根本没有关于曹植“七步成诗”的记载,最多只是夸赞曹植能够“出言为论,下笔成章”,而关于对曹植被贬的经过也只有一句话:“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旨,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

有人可能会质疑,《三国志》的记载较为简练,不可能详尽记载这些事,但东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的注中也没有关于曹植七步成诗的记载,要知道裴松之的注是非常详细的,几乎囊括了曹植的一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唯一可能就是根本就没有七步成诗这件事。

其次,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并不是史书,而是古代***集,主要记载晋代的士大夫言行、轶事,而且里面很多内容都是文学上的虚构之作。

虽然此书对于后代文学影响颇大,同时也能反映晋代的文化特点,但要把此等***中的故事来当作历史来读,显然是不妥的。并且刘义庆相距曹植的时代大概二百多年,期间并没有其他的史料记载过曹植曾“七步成诗”,所以此事的可信度并不高。

最后,现代许多学者也对曹植“七步成诗”也抱着谨慎的态度。在多个版本中的《中国文学史》中,在论述曹植的篇章中,很少有提到曹植“七步成诗”一事的,即使提到了,也仅是把其当作一个故事或者传说来看待,而不是史实。

比如在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在论述曹植时,是这样写的:“《世说新语》载一个故事说,曹丕成命他(曹植)七步中为诗,不成则行***。……这个传说很能表现他当时的处境。”由此可见,专家都认为曹植“七步成诗”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当时的曹丕也不可能逼迫曹植做此事,当时曹丕刚刚继位,正是要树立政治形象与威信的时候,虽然会以贬斥曹植来树立威信,但绝对不会做出杀了曹植的举动,这有违帝王之道。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丕在继位之后,只是除掉了曹植的羽翼,并以曹植喝酒为借口将他贬为乡侯,以此来敲打曹植,不久后便恢复了曹植的王位。这才符合曹丕的帝王手段,倘若曹丕真让曹植七步成诗,若曹植没作出来,那便是手足相残,这会受世人诟病的,所以曹丕断然不会做出此事。退一步讲,倘若曹丕真这样做了,那为何在两百多年后才出现了此事的记载呢?

总的来说,历史上是没有曹植“七步成诗”一事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故事,很可能是曹植在被贬乡侯时写了这首诗,后来辗转流传了出去,由于曹植是夺嫡失败者,这首诗引起了许多人的对曹植同情,于是便有人给他杜撰了一个创作背景,以表达对曹植的同情与对曹丕的讽刺,同时侧面称赞曹植的才华,一直流传到今日。

聆听更真实的历史,感悟更深刻的人生,在阅读中增长见识,我是@枕上书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休轻追七步,须重惜三余是什么意思呢?

说起七步成诗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它是汉语当中的一个成语,意思就是在七步之内就能完成一首诗,这个典故它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具体的讲义讲这个故事。

首先,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魏文帝时期,当时曹文帝曹丕,他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7步之内作成一首是如果做不成的话就要对她动用***,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为难人的条件了,即使是再厉害的诗人也不可能说7步之内就能够做成一首诗,但是曹植却答应了,并且在他的聪明才智下,他还轻易的就做成了这首诗而这首诗的七句分别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之后心里非常的内疚,然后也是潸然泪下,就没有把曹植杀死,而只是把曹植贬为了安乡侯。这个故事不仅仅赞扬了曹植的才思敏捷,同时也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争夺和相互长沙的黑暗场景。

其次,这个故事它所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曹***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位置,所以曹丕他就很害怕他的几个弟弟和他争那个位置,便觉得要先下手为强,他夺了他三弟曹彰的兵权,然后便只剩下他的兄弟曹植了,所以他才想到了用七步做成一首诗来为难曹植。

最后,我们现在的人大多数都会用这首诗里面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比喻手足之情,这首诗也讽刺了那些不珍惜兄弟之情的人。其实曹植能够做出这首诗,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才思敏捷,而且还因为他在做事这一方面本就有着极高的天赋。他的《洛阳赋》同样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流传千古的浪漫主义名篇。

以上内容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七步是讲三国时曹操之一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七步”这一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文学》。  曹植与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是同胞兄弟,曹植自幼聪颖,心地善良,又工诗善文,才华位于诸弟兄之上,所以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本打算立曹植为帝,结果由于有人从中作梗未以愿以偿,曹丕当上帝王后,对曹植的才华也非常嫉妒,总想加害曹植。一天,曹丕把曹植召进宫来,只见曹丕端坐大殿,曹植知道大事不妙,于是下跪行拜,曹丕开口说道,虽然我们是同胞兄弟,但是按照国法,我们是君臣关系,你竟敢在朝臣中夸耀自己的文才,今天请你以兄弟为题写一首诗来,诗中不允许出现“兄弟”两字,并且必须在七步之内完成,否则就要砍头治罪。曹植知道曹丕要逼自己于绝路,于是他悲愤交加,随口吟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以后,心里惭愧,于是打消了曹植的念头。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比喻人才思敏捷,唐代李白的《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中就运用了这个典故:“九卿领徐方,七步继陈思。”三余的来历《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注引《魏略》云:董遇善治经传,人从学,他强调多读,多读则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少从遇学,无传其朱墨者。”意思是  董遇勤奋好学,一点空闲时间都不白费。他把冬天、夜里、阴雨天看作“三余”。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序》:“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休轻追七步,须重惜三余的意思是,不要看轻自己,只要认真治学,紧急时未必赶不上曹子建七步成诗的水平,平时须要抓住一点空闲的时间学习,即使是冬天、夜里、阴雨天也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