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寡欲是最高境界的句子_清心寡欲是最高境界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7-04 0
  1. 什么是最高境界
  2.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
  3. 急求,帮忙,谢谢.帮我找找 道教的基本教义
  4.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5. 我浮躁的心瞬间得到慰藉怎么写
  6. 人怎么做到知足常乐
  7. 儒释道的思想精髓

人们常说一句话,叫“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生来就有,只要人活着就会有,除非人的肉体死了!康德对此的理解是:人之所以不得彻底自由,就在于人的肉体与灵魂之矛盾。纯粹的灵魂掌握者,估计只有神学家或灵修者那里能得到。

哲学诗画的理解是,就是肉体阻碍了灵魂的升华,但同时也是灵魂的支撑,因为如果没有肉体,还谈何灵魂呢?

今天咱们不聊肉体与灵魂的关系,咱们来聊下人的欲望,即七情六欲。七情六欲都包括哪些情感或欲望呢?

清心寡欲是最高境界的句子_清心寡欲是最高境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何为七情?

所谓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

《礼记》对七情的定义: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教中的定义:喜、怒、忧、惧、爱、憎、欲。除此外,佛教还定义有:、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等欲望!。

医学上的定义:喜、怒、哀、乐、爱、恶、欲。

《吕氏春秋》的定义: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人有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等众多欲望。

2,何为六欲?

《礼记》里说,欲望是“弗学而能”。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用学就会,是人的本能。

“六欲”的说法,最初是来自《吕氏春秋》。其中说:“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这话的意思就是.“全生”的人,“六欲”都是得到了适当的满足的。所谓“全生”,是人修养身心的最高境界。这里古人没有指出“六欲”都包括什么,后来有人注释说,是“生、死、耳、目、口、鼻”,就是泛指人的各种欲望。

如何正确对待欲望?

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欲望。七情六欲,都因本性而生,本性最难控制,所以纵欲和禁欲都是不可取的,正视自己的欲望,顺心意而不放纵,方为正念。

3,红尘究竟指什么?

人们常说“看破红尘”“尘世”“红尘往事”,那么这“红尘”是什么意思呢?

“红尘”有两个含义。一个意思是指闹市街衢的飞尘,形容都市的繁华。如汉代文学家、史学家班固作的《西都赋》中有这样的句子:“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意思是飞尘大到这般地步:沸沸扬扬,充满了城池,连平民的宅子,也被笼罩着,尘埃四起,都可与天空的云相连接了。古时,人们把繁华热闹的地方也比喻为“红尘”。南朝诗人徐陵的《洛阳道》中有“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就是这个意思。春华时节,盛况空前,令人神往。这个是指字面意思。

“红尘”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指人世间,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俗世。这是佛家语。名著《红楼梦》第一回,在释题中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意思是说,那块石头,无才补天,便被“大士”、“***”带到世间来了。后来,用“红尘”指代世间之事,人间之事。

有人说“看破红尘”,也就是说,把人世的事看透了、看明白了。在旧社会,有许多“看破红尘”的人,感到世间狰狞、前途无望,于是,削发为僧,以此来逃避现实。现如今,仍有一些“看破红尘”的人,或者因心灵上受到过创伤,或者因事业上遇到了逆境,于是消极悲观,甚至自暴自弃。这种“看破红尘”是消极人生观的反映。至于这种人生观的好坏,可取不可取,这得看我们每个人对各自人生的理解了。有人觉得人生苦,想找个安静地方,独处静心,这没什么不对;有人在人间活得很滋润,很潇洒,觉得没必要看破红尘,那也更好。更有人在闹市中求得一方天地,清心寡欲,自在修心,做了一个都市里的和尚,这也未尝不可。总之,一切都取决于你与世界的联通,取决于你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什么是最高境界

1、儒家: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

2、道家:老子的《道德经》"大音希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一个著名论点。他认为,最美好的音乐是应使人内心和谐平静,而这种平静又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得到升华。

3、墨家:与儒家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乐派,墨子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处世态度过于消极,只力求满足最低的生活要求。

扩展资料:

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其论述了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乐记》提出了与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

《最高境界》是一部由阿狼导演执导,一斤、乔疯、子木等人主演的脑洞喜剧。

该剧讲述的是主演一斤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最高境界之神奇故事。

本剧于2015年7月23日在爱奇艺***网站首播。

急求,帮忙,谢谢.帮我找找 道教的基本教义

好像万事万物都有等级,也一样,那什么是呢?——平静神静。只有平心凝神,才能感悟到身边世间万物的动静变化。

:平静

,讲究要入静。练功者能否很快入静,以及入静程度的深浅,是一个人功力大小的重要标志。入静,是人体一种精神上的保养。人在入静中,可以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也叫做精神维生素)。入静也是心灵的净化过程。我体会到,入静和人的道德修养是地联结在一起的。

我国的传统养生理论重视身心兼养,而养心中又首重养德。入静的程度,其实是人的道德水准的一个标志。仔细区分,入静有两种:一是一时入静,一是长久入静。 一时入静也可称为小入静,即练功时或接受气功治疗时排除杂念,使大脑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意定,全神贯注,忘记自我,外在的一切好像都不存在,进入一种似醉非醉、若有似无、恍兮惚兮的功态。

小入静一是可以使脑电波稳定;二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三是可降低血中乳酸浓度,因而可迅速,收到显著的健身效果。进入功态后,患者和练功者才能更有效地接受气功师的信息和导引,进行体内调整,而达到健身和祛的目的。

长久入静也可称为大入静,即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时时都在入静的状态中。 只有一时之静而没有长久之静,气功祛健身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练功时,你可以屏除杂念,但练功以后回到现实中,却热衷追逐名利,,名利得失,看到别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就嫉妒忌恨,觉得自己受了冤屈就悲愤交加,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拍桌子瞪眼,***雷霆,练功时的入静效果会被冲得乾乾净净。气功入静,既要讲求一时入静,更要修炼长久之静,而把长久入静作为奋斗的目标。长久入静可分为三个境界,也即三个层次,即平静、心静、神静。

平静,是长久入静的低级阶段,是练功入门的起始。平静,似乎十分简单,但要做到也不容易。

人生活在世界上,心理上是很难平静的。就如同大海一样,真正风平浪静的日子是很少的。社会生活错综复杂,变化万端。人就像湍急黄河中的一页扁舟,在不断地同激流险浪搏斗。你一会儿遇到困难,一会儿遇到挫折,一会儿遭逢危险,时不时被人暗算,免不了蒙受冤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人都是有欲望的,也即是有各种各样的私欲,如追求升官,向往富有,贪图美色等。当人生旅途上不是一帆风顺时,自己的追求不能如愿以偿时,心理上就不平衡,心中甚至是波翻浪滚,电闪雷鸣,还如何能入静?!

自私,是最坏的心理状态。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追逐,迷恋于灯红酒绿的享受,桎梏于“自我”的小天地中,就会得意时狂妄,失意时颓废,一落千丈。

被名利枷锁“锁住”的人,遇事会,既要算计别人,又要防备别人对自己的暗算或报复,于是终日陷人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会没个安宁。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易与周围人发生矛盾,甚至可因一些小事而使矛盾激化。当他们处于心理困扰状态时,又难以摆脱心理上的困境。一个苛求他人或苛求自己的人,总是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贪图安逸、私心太重的人,往往被所苦苦追逐的钱财所累,整日患得患失,神情郁郁,心里怎能平静得下来!

对于这些人来说,修炼气功要首先使自己达到入静的第一层次,即平静。如何才能做到平静呢? 就是要抑私欲,做到虽有私欲,但能自制。在气功人静修炼时,注重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在财、权、物、 *** 的念头冒出时,能控制得住,使它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

林则徐有一个座右铭:“制怒”,用以警诫自己当遇事即将发怒时要“制”,将胸中将要勃然而发的怒气压制下去。怒气压制下去了,才会平心静气,冷静地处理各种棘手问题。

清代名士张仲甫撰写过这么一幅养生联:“贪滇痴,即君子三戒;定戒慧,通圣五经言”。此联把儒家学说的人世和佛家的出世兼收并蓄地联为一体,其意思是说,佛学上讲的贪婪、慎怒、愚痴和《 论语》 上讲的“君子有三戒”,其道理是相通的。只有务心戒除才能益寿延年;而对佛家所讲的坚持恪守,才能健康长寿。同是清代的名人翟公架曾自撰一副养生名联:“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 *** ;荣亦忍辱亦忍,平生不履于危机。而此联阐述了动静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常搅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系一副妙药良方。

古人类似的名言还很多,如“身宜洁,欲忌贪,欢娱有度,平居不滇”, “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等等。 只有在修炼气功的同时,努力“消奔驰角逐之心,绝纷华靡丽之念”,才能步入入静之门。

:心静

平静的进一步提高是心静。心静是长久入静的中级阶段。

心静是在平静的基础上做到去私欲,无私欲,达到在纷纭复杂的引诱面前不为所动,不受蠢惑,无贪无欲,自净于身,无求于物,胸无城府,知足乐达,自然恬静,。

道家养生强调先从清心寡欲、闲适怡然的心理情趣做起。现实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人生活在其中,离不开物质,也不能不拥有一定的物质,如一个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私有财产。没有一定的私有财产,人就无法生存了,练功就更谈不上了。讲“去私欲”,是指不要受财产和私欲的束缚,保持自由放达的心态。

“不是为著名,亦不是为著利,否则,势必勾心斗角,物竞人争,这样就有伤精神,受损身体” 。“心地无私天地宽”。 古往今来的圣人、名人在这方面都发表了许多一脉相承的见解并付诸了实践。儒家的开山老祖孔子便是心存济世,不考虑个人得失。他的抱负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则怀之”。对个人生活则要求不高:“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著胳膊当枕头,“乐亦在其中矣”。对于搞歪门邪道而得到的富贵,则视若过眼“浮云”。

学问家、武术家、气功***张三丰说:“人能看得破,撤得开,自然不羡人富,不羡人贵,求吾安命之理,守我修真之道。人竞嚣嚣,我独默默,人皆烦恼,我独清凉,又安问人之达与不达,穷与不穷,为旁观者不平也哉。”

历代养生学家都强调养生必以养神为主,而养神应做到“,平淡天真”,保持思想清净,坚持意志,培养良好性格。如何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呢?一要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二要认识客观,要适应社会。这样就会把自己看成普通

人,没有奢望,心平气?和,并由此升华到平淡天真的境界,即是对一切泰然处之。

古人认为,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要努力追求一种“无所有,无所执,无差别”的生活方式,即不要被自己的财产束缚,丢弃自我,不要有人我的差别。道教提出了“九守”,即“守和、守神、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的要求,以此使自己达到一种自然无为、无欲无念的和平心境。

无欲则刚,这句话用来作为养生之道也很合适。无欲则刚,是因为人无私欲则心地旷达,别人做了些错事,能宽恕谅解别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不会总想着对之报复;为别人做了好事,有恩于别人,从不考虑别人如何报答;对于伤害了自己的人,也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当然指不是违法犯罪的恶人、歹徒)。这样,自己的心态才永远不会在欲海中沉浮,做到“无欲真神仙”,身康体健。

练:神静

神静是心静的进一步升华,是气功入静的境界,也是练功者的追求。 神静当然也要求无私欲,但神静的无私欲是以大彻大悟为思想基础的,是建立在对自然大道之理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 黄帝内经》 的“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国古代哲学家对道的阐述很多,道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指宇宙万物生生不已的生化状态,也指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都是一定规律的结果。

练功入静要努力追求对道的融合贯通,做到,把自己完全融合到大自然中去,以大自然的规律看待周围和自身的一切变化,认识到一切都是自然界固有规律的反映和必然结果。孤立的“我”是不存在的,“我”是融化在自然中的,个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时,你会感到“道”是伟大的,“我”是十分渺小的,才能做到凡事置身物外,顺其自然,站在一个宏观的视角看待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诸如自己的升降荣辱等琐事,犹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此时心境才能恬淡虚无,神清气朗,清明虚净,无思无虑。如同白居易所形象描绘的:“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

达到神静的层次,会在外观上表现出来。古人说:“面色不浮,眼光不乱。便知胸中静定,非久养不能。《 礼》 日:?俨若思,安定辞,善形容,有道气象矣。”,意思是说如果脸色不浮躁,目光不紊乱,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心境安宁娴静,才能做到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自处之时悠然,无事之时澄然,历尽沧桑超然。特别是每临大事有静气,具有“碎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涵养和魄力。

神静的置身物外,顺其自然,并不是消极避世,无所作为。达到神静高功的人也有事业的追求,他们追求的是事业本身,而从不为名利权势所动。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一生可谓坎坷多赛了,他多次受贬,直至被贬放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地处天涯海角的崖州(现海南岛)。即使这样,他依然放达地吟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快游奇绝冠平生。”他曾讲过一段含有丰富哲理的话:“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意思是借哲理的参悟、朋友的交谈、山水的游赏,以达到陶情养性的目的。为了度过晚年所处的恶劣环境,苏东坡重道自守,养气

志坚。“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形象地描绘出了他时清朗的精神世界。他正因为有这样境界,才能在诸多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仅他写出的大量的传世华章就足以光照史册了。

古人说得好,要做到得道神静,就“非久养不能”。凡有志于献身于气功事业的人都应该“栽培心中地,涵养性中天”,在“久养”中涤荡心灵的尘俗之气,造就一个冰清玉洁的精神空间。

精气神是道教内丹学术语,而平静、心静、神静才是练气功的境界,更多有关等方面的内容,请继续关注频道。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气功的最高境界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东汉顺帝时,天师张道陵创教之初,奉老子为祖师,称教主。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为圣经,以老子所说的“道”与“德”为最根本的信仰。道教为什么要以“道”名教呢?就是因为道***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虚静为宗、虚无为体、柔软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有了“道”方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由此而化生万物。《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平经》中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唐吴筠《玄纲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杳无际。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无行以之成。生者无极,成者有云,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老子所说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老子想尔注》进一步把“道”的化身的老子衍化为神明,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长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身”。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宇宙” 的根源是“自然”;由自然产生宇宙之后,再由宇宙产生万物。“道”又指太空之“空”而言,缘它是无形无象的,故经书中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清净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认为大道无形,不可言说。《太平经》云:“道乃万物之师也,得之者明,失之者迷。”得“道”之人,可以反本还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永恒不变。道经中云:“道者,理也”。认为此“至虚之理”变通无碍,化生万法,永恒不灭,修道者若能体悟此“理”,就能忘去一切幻化***相,超凡入圣,修真得道。《消魔经》说:“真道之业,不衰不病,不死长生”。希望能通过修炼而取得和“道”和二为一,永存天地。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在守道,则长存不亡也。又说: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到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又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身。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德” 道经中说: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它是从道中分化出来的,而万物化生都必须有“德”,因为“道”是总体,“德”是个体,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特性而言,“道”和“德”有着共性和特性的关系。《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贵”的德,都指的是这个“德”。老子在解释“上德”时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解释“玄德”说:“长之蓄之,成之熟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侍,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解释“常德”说:“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自然经》中说:“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所以道***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总准则,必须做到既要修道,而又要积德。老子说:“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所以“道”和“德”又是道教所说“教理、教义”中的基本原则。唐吴筠《玄纲论》中说:“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为德也。”《太平经》中认为:“道”与“德”的约制,驾御宇宙的一切,天、地、人三个范畴都离不开“道德”的维系。唐吴筠《玄纲论》总括“道德”的含义说:“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老子认为:根据“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帮,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因此,道教主张修道者要“积善阴德”,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不自责,不自誉,不嫉妒,不佞谄,如此乃为有德。“道”与“德”在道书中应用很广泛,常因所谈问题的范畴、性质不同,解释也便有所不同。道经中也有将“德”当作社会***规范讲的,如“广修道德”,“积善阴德”,这是继承了《老子》中“天道无亲,常于善人”的思想。道教主张以“清净”、“无为”、“柔软”、“不争”、“抱一”、“寡欲”、“自然”、“玄妙”等作为处世与修养之方法,也是从“道”与“德”的基本原则中而发挥出来的。

“清净”是道教教义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道***必须遵行的修持方法和处世态度。“清净”和“无为”是两个类似的概念。其含义为清心寡欲、无为和静。道教认为“清净”是道的根本,万物清净,“则道自来居”。老子认为是大自然最早的一种形态;又是指修养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境界;也是指他所理想的社会与领导者一种政治风格,即是“道”之“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说:“清净为天下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而把“清净”作为身心修养和治国安民的基本法则。《清净经》中说的“无形”、“无情”、“无名”,都是指“道”的“清净”现象而言;道教的修养功夫,应效法其“道”的清净与“常清净”,能做到“常应常静”,就说明已到了“清净”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唐代高道司马承祯认为,修道必须收心,而收心的关键在于“守静去欲”。他说:“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君而慧生”;“静则生慧,动则成昏”。道教认为,人修炼精气当效法“道” 的清净本性,“清其心源”,“静其气海”,“常清常静不起纤毫尘念”。做到“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最后达到六欲不起,空无了悟的境界,才能修成金丹之道。

“无为”是道教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法则。也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的行事也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讲求清净寡欲,与世无争,慎行远祸。老子主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认为“有为”者(强所作为)终必失败,“无为”者(顺应自然而作为)则无败。《老子河上公注》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道德经》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体,从产生的过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所以说“道”是“无为”;但从其产生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有“道”所生,因此又可说“道”是“无不为”。道教强调“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以求全身、去危、离咎。因为欲求无为,先当避害,要“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忘其形骸”。《元气论》云:“无为者、乃心不动也。不动也者,内心不起,外境不入,内外安静,则神定气和”。

“柔弱”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就是“道”的作用。“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的主张,成为老子重要的人生观。道教吸收这一思想,衍化为修道长生和应世接物的修行观念和方法。在修养方法上,要做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从物理上来说:“天下柔软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就人的生理现象而言:“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从而提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认为: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是以辨证方法来说明其“柔弱”的功用和“刚强”的弊害之道理。

“不争”是道教教义内容之一,也是道***对待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认为:人的一切作为都应当顺乎自然,要能做到:一要能利万物;二要大公无私;三要甘处卑下;四要不与人争;五要心胸远博;六要言而有信;七要应时而动;八要善于治国;九要有办事之才。这就是老子在处世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准则。认为圣人应效法天道,长育万物,自然无为,而不强求争功夺利,如此才能:“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提倡:“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想尔注》告戒说:“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无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强调圣人不与俗争。道教讲求的不争并非是束手徒置,万事无所作为;而是不与世人争俗世的功名利禄,贪求财色等,对于合乎天道自然运行法则的事,则要尽力而行,以彰显“天理”。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为人处世都要顺乎“天理”而不能强求。《云笈七签》中说:“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修道者若能争此不争者,就达到了道教“不争”的教义要求。

“抱一”是道教教义的重要概念。“抱一”也称“守一”。《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又云:天得一以清,地德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抱一”是道教中基本的修养工夫,简单的说,就是在***的时候要做到“神气混然”的境地,所以说“一”就是“混然一气”的意思。《五厨经》云:“一气和太和,得一道皆泰,和乃无一和”。在“一气和太和”注中说:“一气者,妙本冲用,所谓元气也。冲用在天为阳和,在地为阴,交和为泰和也,则人之受生皆资一气之和以为泰和”。在“得一道皆泰”注中说:“得一者,言内存一气以养精神,外全形生以为车宅,则一气冲用与身中泰和和也”。《太平经》说:“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认为“一”同“道”一样,是天、地、人的根本。《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太平经》说:“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又云:“子若守一,无使多知,守一不退,无一不知,所求皆得,端坐致之”。又说:“守一之法,乃万神之根”。葛洪《抱朴子"地真篇》中说:“一能成阴生阳,转步寒暑,春得一以发,夏得一以长,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道教主张,修道者若要长生,必须修“守一”之法。又云:“守一存真,乃得神通,知一不难,难在于终,守之不失,可以无穷”。道教中又将“守真一”与“守玄一”两种。在修炼方法上特别强调“守一”的重要:“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凡天下之事,尽是所成也”;“故守一,然后且具知善恶过失处,再能守道”;“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认为“守一”才能消灾免祸、益寿延年,长生通神。

“寡欲” 是道教教义内容之一,说道***修行和处世都应严格节制个人的私欲,否则修道无成。《道德经》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过多的物欲只能引起人心志的昏乱。道教制定了一些戒律对俗欲作了若干的限制和规定。如初真十戒中就有“戒*邪”、“戒嗜欲”、“不得贪求无厌”,中极三百戒中规定“不得杀生食肉、****邪,饮酒啖辛”等;天仙大戒中“远身行”,“除恶想”,“绝声色”,“俭爱欲”,“不*想”等修持法。全真道尹志平说:“修行之害,食、睡、色三欲为重,多食即多睡,睡多情欲所由生,人莫不知,少能行之者。必欲制之,先减睡欲”。道教吸取老子的寡欲观念与修持实践相结合,认为世俗的美色、厚味、暖衣、妙音等,都是过伤的物欲,伤气害性,为“凶害之根”,修道者应该断然加以摒弃。

“自然” 老子首先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和“德”。《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认为道生万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法,并非“道”之上还有一“自然”实体的存在。道教认为自然是宇宙万物的本性,万物以道为法,道以自然为法。《道德经》中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宇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应当顺其本来的自然,不可有意作为。

“玄妙” 《道德经》中曾多次使用“玄”,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德深矣,远矣”,其意义为“渺冥幽远”,是对“道”和“德”的一种形容。《老子想尔注》说:“玄、天也。古之仙士能守信微妙,与天相通”。道教认为若主张“无”或主张“有”都是偏执一边,因此要“非有非无”,“合于中道”,这就叫“玄”。认为“又玄”就是“重玄”。用重玄思想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主张从心智认识上取消刚与柔、动与静、有与无、善与恶、是与非的一切对立,以达到“境智双泯”,“能所都忘”的虚无境界是道教教义以哲学思辩的特性。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教义之一。意思是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自然之气所化生,故若修道守气,返本归根,就可以与道同在,寿比天长,强调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道教以生为乐,重生恶死。所以强调“重生贵术”,追求的是长生久视。《抱朴子"黄白篇》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认为经过修炼可以延寿,如果修炼有恒,日久年深,可以成为神仙。《西升经》推崇“虚无”和“自然”,认为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气,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从根本上说,天地与人都为气所化生,因此二者是平等的,只要弃智养神,固守本元之气,就能“与道同久”,而这一切都是“自然”所致。认为道生万事万物,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而一,一而二,是须臾不离的。道教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乐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此道教的教义是乐生、重生,所以强调“仙道重生”。相信通过人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常规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我浮躁的心瞬间得到慰藉怎么写

做人的最高境界,我觉得是学会察言观色,针对一个人的弱点以及软肋,说他愿意听的话而不是自作多情。在社会上以及生活中,我们需要少说多做,这才是为人的最高境界。1、学会察言观色

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大学问,如果说我们要学会怎么做人的话,那么我们第1步就是要学会察言观色,我们要去知道不同的人他有什么样的性格,会有什么样的做法,对于事情他会***取什么样的选择,这也是我们在社会上立足的最根本的一个手段。面对公正无私的人,我们必定不会拿钱去贿赂面对小人,我们不可能慷慨解囊,这就是察言观色,所能够带给我们的一些好处,能够让我们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这就是做人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样的做人方法能够让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不会得罪人,也会给我们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交接到更多的朋友,这些人或许在当时对你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在你日后的发展中很有可能就会对你的事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说想要学好怎么做人先学好察言观色。2、学会独善其身

作为一个人,我们最重要的一些品格还是要具有的,首先做人要正直,同时又要富有爱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背离做人的一个标准,我们可以不去做最好的好人,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去做一个坏人,我们看到问题要是非分明坏事不可以做,这是原则好事可以去做,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所以说想要做好人,想要学会怎么做人,一定要知道一个标准去衡量自己内心的底线。面对诱惑以及可以危害到其他人的选择,我们可能要更小心和谨慎一些。综上所述,想要学会怎么做人,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正直的品德,其次我们要学会不去得罪人。

人怎么做到知足常乐

1、静心如水,不是自己象波澜壮阔似的那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驾驭风帆,而是自己犹如纹丝不动的潭水一样静谧安详却慢条斯理的涟漪。如此,静心如水的人往往是静水深流的表现出一种博大精深的最高境界。

2、是诱惑前的恬淡,是困苦中的从容,是笑对这个混浊的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且难捱的过程。

3、清心寡欲的生命是安静的。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淡泊,所以安静。他们无意去***尘世的枯。

4、人生的境界,说到底,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你走多远,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领略不到有韵致的风景。唯有心灵的安静,方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

5、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6、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却难做到。想来求而不得的,才是好的。

7、人世喧嚣,名来利往,放下浮躁,心静自安。人生难得是心静,只有宠辱不惊,方能心态平和,怡然自得,只有去留无意,方能豁达乐观,淡看风云。身处红尘,心淡如水,要非丝非竹而自恬淡,非烟非茗而自清芳,不眼热权势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祈求声名鹤起,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8、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9、心静的时候,我可以手执一本喜欢的文摘,可以以一个随心所欲的姿势,静静地品读。偶尔淡淡的油墨香掠过鼻息,那所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惬意、自然与宁谧。揣摩人物内心里情感的波澜,感悟文字间所蕴含的深意,将心比心,再联系到自己,又是一种精神上的鸣震、慰藉与洗礼。

10、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心静,就能进入一种“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的妙处。以静心看世界,世界便是一片充满清幽安宁的绿洲,即使有鸟蝉噪,也会感受出“林愈静山更幽”的意境来。心之性之悠悠,全身心地沉浸到明月清风之中,便有通体爽快之感。心静如水,依物随心。

11、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请努力给自己建设一个正能量圈子,也感谢那些给我们带来正能量的人!

12、夜幕降临,我们把自己浸润于寂静的***梦回中,聆听心之低语,你能感受到这份平静如水的心情,是如此的惬意;透过朦胧的月光,你能发现这平静如水的夜晚,是如此美丽。

13、言论自由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你是否知道你在说什么;思想自由不是你爱想什么就想什么,而是你是否知道你的思想是自由的、正确的;行动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4、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5、淡淡的生活心就不会累,清浅的时光里,将心开成一朵淡然的花朵,盛开在生命中,淡然不一定非要修篱种田,隐居山林,而是身处红尘纷扰也能静下心来,心静了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才能停下来笑看风云,宠辱不惊,望云卷云舒,去意无留,看花开花落,风雨人生,淡然在心。

16、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有的人拿不起,也就无所谓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却放不下。拿不起,就会一事无成;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人生外在的一切最终丝毫也带不走,晚放下不如早放下。放下无谓的负担,才能一路自在。每一次放弃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就不要放弃;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不要选择。

17、心静对我来说是一种奢望,生活在现代化城市中,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心静的时候屈数而指,人被现实的生活、工作、感情像重山一样压着,属于自己的空间已算奢侈,然追求一个人心静时候恐怕是许多的一个奢望。

18、让心慢慢地浸在心底,让心沉浸于汲汲的水流,让心搁浅在避风的沙滩。心如止水,心无喧嚣,心无烦絮,心无杂思,心无祝福,心无祈祷,心无思念,此刻方知,心静之后再无微微的波层,静心之后再无层层的涟漪。

儒释道的思想精髓

认识到位:

我们要明白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本质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奉献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足。同时,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心情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知足常乐会让人的心情愉快,精神抖擞,生活质量高,知足常乐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清心寡欲:

欲望是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正所谓欲壑难填。我们没有吸烟的欲望,就不会为别人没有给自己敬烟而烦恼,我们没有当官的欲望,就不会卑躬屈膝去讨好上级,我们没有强大的物欲,就不会为一些小利斤斤计较。人只有知足,并从强烈的欲望中走出来,才能快乐。

看淡权利:

权利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够造福人类,用不好会招来牢狱之灾,我们不要迷恋权利,不要满脑子就想着当官。其实,不必太过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能做些什么事情就做些什么事情,大可不必去争权夺利。无论官多大,无论利大多,都是过眼浮去。

容易满足:

我们要降低要求,无论何时都要对生活充满满足感。有一个小小的家,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家中有贤惠的妻子,与我们相亲相爱,有孝敬的子女,让我们心情舒畅,平平安安,和和气气,这样平凡且普通的日子我们就该知足了。

不重金钱:

钱永远也没有个够,其实钱太多了也没有用,有许多贪官家中有几十个亿,但是他们还是不知足,仍然孜孜不倦地搞权钱交易,用权力为自己及家人谋求***,结果触犯了刑律,失去了人身自由,甚至弄得家破人亡。

要爱自己:

人要学会爱自己,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和别人去比较,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比较的结果也会不大相同,很容易心理失衡。所以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活,虽然吃着粗茶淡饭,穿着普通的衣服,但只要我们知足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儒家偏于入世,道教偏于出世,佛法却包含世间法与出世法并以出世法为究竟,

是为中华人文稳固的三足鼎立特质及精髓。

道学重自然观辩证法;儒术重社会哲学辩证法;佛学以人的心性为究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

儒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一个“人”字上,儒学就是人学,是偏于人社会属性的人生哲学,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周易文化中的哲学范畴也是儒家的文化精髓,“顺乎天而应乎人”以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与佛家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在根本上是统一的!

道教偏于出世,以自然宁静、清心寡欲、无为而为,以及修仙修道

完美世家为你解读,希望您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