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称什么意思,敬授民时代表的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7-04 0
  1. 昊,是代表什么意思啊?
  2. 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
  3. 人民的民可以组什么词
  4. 日本人的生物学基因和哪一个国家的人最接近?
  5. 春秋的春秋,到底是哪个春秋
  6. 没有钱 打一字
  7. 今年是闰七月,请问大家闰月的来历?
  8. 为什麼要在大寒当天扫墓

儒家:孔子 《论语》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墨家:墨子 非攻 《墨子》 其思想主张为:兼爱,非攻,沿、尚贤,尚同,节用等。

道家:老子 《老子》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其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的思想。

敬称什么意思,敬授民时代表的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法家: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

纵横家:苏秦 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以政治游说为特点的谋士集团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中的两个主要流派。

这是经过长期演化的结果。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末,儒道两家只是许多互相竞争的学派中的两派。在这时期中,思想流派多到如此程度,以至在中国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司马谈和六家

后代史家试图对“百家”进行分类。首先进行这种尝试的是司马谈(卒于公元前110年),他是司马迁的父亲;父子二人著述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记》。在《史记》最后一章,司马迁援引了他的父亲司马谈的一篇文章《论六家要旨》,其中,司马谈把在他之前几个世纪中的哲学家分为六家。

首先是阴阳家。它是讲宇宙论的一派,由于它把宇宙的原理归结为阴阳两个主要原则,因此被称为阴阳家。阴是代表女性的原则,阳是代表男性的原则,两者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由此产生了中国人心目所见的宇宙一切现象。

第二个学派是儒家,儒字的本意是读书人(儒生)或思想者。在西方称之为“孔子学派”,这个名字没有指出,它的队伍主要是由学者和思想家所组成。他们讲授古代的经书,因此是古代文化的传承者。孔子无疑是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也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但这一学派之称为“儒”,还有更广的含义

第三个学派是墨家。这一学派在墨子领导下,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和组织。这一派已经自称是“墨者”,所以,它的名称不像其它有些学派的名称,是司马谈的发明;“墨者”的名称是原来就有的。

第四个学派是名家。这一派的兴趣是分辨名实,究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五个学派是法家。在中文里,“法”的含义是规范或法律。这一学派源自一些政治家,不赞成当时一些儒生强调***要以德治国,他们认为,一个好的***必须建立在一个成文法典的基础之上。

第六个学派是道德家或称道家。这一派人的形而上学和社会思想都“尚无”,也就是“道”,并认为它是人天生的本性,也就是“德”。“德”是“道”在任何事物内的具体化,成为事物内含的能力,如果把它译成英文,或许译作“能力”较妥。司马谈把这一派称为道德家,后来简称为道家。在第一章里,我曾指出,道家和道教必须加以区别。

刘歆和他关于各家缘起的理论

试图对“百家”进行分类的第二位历史家是刘歆(约公元前46年-公元后23年)。他是当时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和他的父亲刘向一起,对宫廷所藏图书进行整理,分类编目。这个附有说明的分类编目名为《七略》。后来,另一位汉代历史家班固(公元32-92年)便用《七略》作为《汉书·艺文志》的基础。从《艺文志》中可以看出,刘歆把诸子百家分为十类,其中六家同于司马谈所列出的六家。另四家为:纵横家,这是当时的外交家;以及杂家,这是当时不拘于一家之言的折衷派;还有农家和***家。刘向在结论中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意思是说,***家不如其它九家重要。

在这个分类中,刘向并没有比司马谈深入多少,但他系统追溯了各家的起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

刘向的理论经后来的学者,特别是章学诚(公元1738-1801年)、章炳麟(公元1869-1936年)予以发展。刘歆的理论主要是说,在周朝(公元前1122?-255年)礼崩乐坏(即社会政制解体)之前,即周朝前期,吏与师不分。换句话说,***各个部门的官员便负责把有关这一部分的知识传下去。这些官吏和贵族诸侯一样,是世袭的。因此,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这就是说,当时没有任何私人教师;担任教师的都是***的官吏。

按照这个理论,当后来周朝皇室失去权力时,官吏们也失去了原来的优裕地位,而散落民间,他们便以私人身份招收学生,传授他们的知识。这时,他们已经不是“官”,而成为“师”。就在教师与官吏分化的过程中,兴起了诸子百家。

刘歆这段分析的原文是:“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其所长也。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数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长也。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颛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长也。

“***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如或一言可***,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汉书·艺文志》)

以上是刘歆关于十家来源的陈述。他对于各家意义的阐述并不充分,对有些流派所由来的官职,也有任意牵强之处,例如:关于道家,他只说到老子的思想,对庄子竟全未涉及。尤其是说到名家时,没有注意到它的主张与礼官职司并无相近之处,只不过它们都注意各种名分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周秦之际),学者辈出,各着书立说,欲以改制救世。学者不止一人,流派不止一家,着书不止一种,故称之为“诸子”,又谓子“诸子百家”,又谓之“百家争鸣”。官失其守,学术分裂,由天子而诸侯、而私学,乃百家之背景也。《庄子·天下篇》言“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是乃历史与学术之势必所然也。后又以“诸子”名学术思想之一大部类,进而以之名古书部类之一种,至四部分类而定型。 子、夫子者,本以称卿大夫。故章炳麟有所谓“子犹今言老爷”之说。自孔子始,渐变为***称师之词也。加氏以别之,曰某子。诸子之书,多非自着,乃***后学记述成书;即出自着,亦本为单篇,由后人编纂成书。古昔着书,意在笔先,又非有意为之,故着书之初本无名,***后人取首简文字以命篇;积篇成帙,亦不另题书名,而以某子称之。

吕思勉曰:“先秦诸子之学,非至晚周之世,乃突焉兴起者也。其在前此,旁薄郁积,蓄之者既已久矣。至此又遭遇时势,乃如水焉,众派争流;如卉焉,奇花怒放耳。积之久,泄之烈者,其力必伟,而影响于人必深。”(《先秦学术概论》,页4)

根据吕氏的总结,先秦百家的兴起有二个原因:一谓出于王官之一守,官、师分离,故“诸子皆出于王官”。二曰出自救时之弊。实际上,诸子百家的兴起是经济、社会、政治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对政治社会进行变革的内在要求的结果。一言以蔽之,是应付挑战的结果。如《汉志》所谓:“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衰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百家争鸣

诸子蜂起

七国争雄,天下纷扰,各国皆千方百计谋求富国强兵之策。社会的变革使文化走向民间,游说之士面对剧烈动荡的社会,莫不以匡君救世为己任,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或游说列国,干谒君主;或课徒讲学,着书立说;或放浪形骸,以批判的形式表达对世俗的关注;或辅政秉国,以求治世。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除孔学儒家外,还有墨、道、法、阴阳、名诸家。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大多具有独立思考的学风,绝不苟同别人的见解,做到了思想上的大解放。 所谓“百家”,只是对当时学派众多的现象的一种概括。在众多学派中,比较重要的也只有儒、墨、道、法、阴阳等数家。

先秦诸子百家之说,当时前后有数篇文献已论述之。一曰《庄子·天下篇》,一曰《荀子·非十二子》;至于文中间论及此者,所在多有。总结性的论述最早出现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乃迁之父司马谈所撰。柳诒征谓:“庄子泛称百家(益案:《天下篇》有‘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而未指称某氏之学为某家;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遂有法家、名家、道家之名。”司马谈总分在他之前共几个世纪的“百家”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或六大学派)。冯友兰以为,司马谈是后来对“百家”试行分类的第一人,是。此后《汉志》承向歆之说,益以纵横、杂、农、***,为诸子十家,去***家,又谓之九流,总称“九流十家”,而各溯其所出(益案:向、歆父子溯其源流,是主要贡献,见前文论“诸子出于王官”)。实际上,吕思勉认为,《汉志》之“数术”、“方技”、“兵书”三略,亦可称为先秦诸子之一,故实可概算为十二家,即再益以兵、医二家也。

《庄子·天下篇》之六派:一墨翟、禽滑厘;二宋钘、尹文;三彭蒙、田骈、慎到;四关尹、老聃;五庄周;六惠施、桓团、公孙龙。

《荀子·非十二子》之六派:一它嚣、魏牟;二陈仲、史鳅;三墨翟、宋钘;四慎到、田骈;五惠施、邓析;六子思、孟轲。

老子:生卒年不能详考。若有老聃其人,大约生于前580年。但此老子与《老子》一书,尚无明确理由联系在一起。

关尹:与老子同时。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孙子(孙武):与孔子大体同时。

墨子:名墨翟,生卒年不详,大约是战国初人,后于孔子。

子思子:孔子学生,与墨子同时。

杨子:名杨朱。诸家记载不一,极难确定。应在墨子同时或稍后,而在孟子之前。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认为杨朱所代表 的一些隐者是道家的第一阶段,而老子无考,《老子》一书应在其后,故《老子》学说仅能称之为道家的第二阶段。

陈仲:墨翟之徒,齐人。

宋钘、尹文(简称宋、尹):生卒年不详,约与孟子同时或略早。尹文出于周之尹氏,或云(《汉志》颜注)齐宣王时居稷下,与宋銒、彭蒙、田骈同学于公孙龙。 《汉志》着录《宋子》十八篇、《尹文子》一篇,均佚。今存《尹文子》,魏黄初山阴仲长氏析为上下两篇,故《隋志》作两卷。乃后人依托之作。目前关于宋、尹的重要材料是《管子》中的《心术》、《白心》、《内业》篇,与《庄子·天下篇》、《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的记载基本一致。 宋、尹之学,

孟子:约公元前372至289,上距孔子约百年。

孙子(孙膑):与孟子同时。

禽滑厘:鲁人,与孟子同时。

庄子:与孟子同时略后。

惠施:约生于公元前370年,卒于公元前318年,宋人,曾做过魏国的宰相,是合纵的实际组织者。与庄子同时,先庄子死。经常与庄子进行辩论。庄子“子非我”之论,即与惠施言之。庄子谓“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杂,其言也不中。”惠施的十个命题,散见于先秦诸子书中(主要是《庄子·天下篇》): 1.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4. 日方中方睨(音逆,斜视、斜),物方生方死。 5.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结异,此之谓大同异。 6. 南方无穷而有穷。 7. 今日适越而昔来。 8. 连环可解也。 9.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0.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魏牟:魏公子,后于庄子,与公孙龙同时(钱穆《系年》)。

公孙龙:约生于公元前325年,卒于315年,较惠施略迟,约与邹衍同时。字子秉,据说是赵国人,曾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汉志》着录其书十四篇,六篇保存至今,其中五篇基本可信。“公孙龙析辩抗辞,别同异,离坚白。”(《淮南子·齐俗训》)

稷下学者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奭: 《史记·孟子荀卿传》: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着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淳于髡,齐人也。博闻强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客有见髡于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髡。髡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吾是以默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后淳于髡见,壹语连三日三夜无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谢去。于是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百镒。终身不仕。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着十二论,环渊着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驺衍之术以纪文。 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史记》称稷下学者以邹衍为首(齐有三邹子,其先邹忌,先孟子;其后邹衍,后孟子;再后邹奭),“谈天衍、雕龙奭”。田骈、慎到、彭蒙常对举,“齐田骈好谈论,故齐人谓之天口骈”(王应麟《汉志考证》引《七略》),大约为道家之言。慎到,大约本黄老,归刑名。 稷下学派,大部继承道家学说和儒墨两家思想,但又不同于各家,有自己的特点。

最好的时代

虽然百家争鸣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特别是对于学术发展和思想传播而言,确实是一个黄金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以后的朝代里,几乎不可能不受到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的影响。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兵家、农家等等等等学派的思想,无一不对后代产生着影响。这一时期思想之丰富,以至于我们无法能够超越他们。试想,在他们之后,还有比他们更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吗?

昊,是代表什么意思啊?

历法周期是什么呢?代表什么意思呢

年月日的来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用回归年,而是***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子时,12:20分到凌晨1:00整为末子时。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为初午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午时,12:20分到下午1:00整为末午时,其它依此类推。?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在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阳历、阴历、农历?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我国历法渊源甚远。《尚书?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等记载。虽然《尚书》乃后人所托,井不足以证明当时已认识到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6天,但是对于农事活动来说,“年”是最重要的周期。这是原始社会的人们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我国历法***用干支记法。东汉以前只以记日,建武三十年(54)以后,始以记年。?

岁星,木星的别称,古代用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纪年,一周是十二年。?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xiao),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其余由此类推。?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屈原《离骚》:“摄提贞与孟陬(zou)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孟陬(zou)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车轮。他们很喜欢60这个数字,因为60很有用,又有很多因数,用来进行基本运算或做生意都很方便。布拉克斯玛(Mary?Block***a)的书《阅读数字》(Reading?the?Numbers)中提到,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这套60进位数字系统传到了古埃及,而古埃及人则用这套系统把圆分成360度。360度的圆对古埃及人来说非常好用。他们很喜欢正三角形,而一个圆刚好可以容纳6个正三角形。由于圆刚好由6个内角都为60度的三角形组成,所以圆内角为360度相当合理。埃及人也发明了角度的符号,他们还发明了一年360天的历制,和现代的历制只差了5.25天。之后,使用360度的圆更通过了时间的考验,进而影响到了时间刻度:人们首次在圆面上记录时间时,就很自然地把每小时分成60分钟,每分钟分成60秒。?

圆周角取360度是因为360能被相当多的自然数整除。取1/2、1/3、1/4、1/5、1/6、1/8、1/9、1/10等均可以取整数角度。这和一小时取60分钟(可2、3、4、5、6、10、12、15、20、30分)是一个道理。?

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

基本信息

“昊”

拼音:hào

注音:ㄏㄠˋ

部首:日,部外笔画:4,总笔画:8

五笔86&98:JGDU

仓颉:AMK

郑码:K***D

笔顺编号:25111134

四角号码:60804

UniCode:CJK [1]

编辑本段

汉字释义

基本字义

1、大(指天):~天(a、广大的天;b、喻父母的恩情深重)。~穹。~苍。

2、姓。[2]

详细字义

〈名〉

1、会意。从日,从天。本义:广大无边。指天。同本义 [be expansive and limitless]。

投畀有昊。——《诗·小雅·巷伯》

昊天不平。——《诗·小雅·节南山》

2、又如:昊空(天空);昊穹(昊苍。苍天);昊天(苍天;上帝);昊天罔极(如苍天之无穷无尽)。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史记·五帝本纪》[3]

编辑本段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昊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

《广韵》《正韵》胡老切《集韵》《韵会》下老切,音皓。《说文》作昦。《九经字样》隷省作昊。《尔雅·释天》夏为昊天。《注》言气皓旰。《疏》昊者,元气博大之貌。李巡云:夏万物盛壮,其气昊昊,故曰昊天。《书·尧典》钦若昊天。《诗·小雅》浩浩昊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又与皡通。《礼·月令》其帝太皥。《释文》皥,亦作昊。

人民的民可以组什么词

阴阳家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史记》称其:“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阴阳家 - 基本介绍 阴阳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派别。以阴阳、五行说为中心思想,故名。其代表人物亦称阴阳家、五行家。据说是由古代天文学家和占星家转化而来。战国时,阴阳五行学说盛极一时,《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等以阴阳五行理论说明四季的变化,以邹衍为代表的一派则用阴阳五行说解释王朝的更替。 在阴阳家的理论中,古代科学知识和迷信的占卜巫术相混杂,一方面总结概括了古代关于天象运行变化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的知识,以阴阳消长、五行生克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但又以天象的变化比附人事,宣扬了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观念。阴阳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它启发了王充等人的天道自然观,也被董仲舒等人借以论证谶纬迷信。阴阳家著作多佚失,所存者仅见于诸子著作。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既《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阴阳家 - 历史由来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司马迁《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阴阳家是“诸子百家”之一:刘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著录名家著作有一百多家,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先秦至汉代出现的学术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最为著名的学派不过有几十家,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家等。汉初阴阳家还存在,汉武帝罢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在了。阴阳家 - 基本思路 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学说是在气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气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运动变化中一分二的结果,这样就抽象出来阴和阳两个相对的概念。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所以“阴阳者,有名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 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的事物和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八字括之。《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阴阳家 - 五行学说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一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阴阳家 - 天文历算 太史公司马迁“论六家要旨”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虽然评价并不最高,也还是一种特别表示。没有任何直接的资料依据,但事实上很明显存在一个理由,那就是司马氏祖传世袭的专业是天文历算,阴阳家则是先秦诸家中唯一专精于天文历算的一家。

日本人的生物学基因和哪一个国家的人最接近?

民乐、

居民、

民情、

贫民、

民族、

市民、

人民、

农民、

饥民、

移民、

民谚、

民船、

侨民、

先民、

游民、

民变、

烟民、

民风、

民品、

黎民、

选民、

民营、

民命、

牧民、

民心、

民庭、

遗民、

民负、

扰民、

民间、

民政、

民警、

民愤、

臣民、

村民、

全民、

万民、

渔民、

流民、

民生、

民怨、

乱民、

民法、

灾民、

民智、

民兵、

殖民、

民用、

民事、

贱民、

便民、

船民、

国民、

民瘼、

良民、

民谣、

顺民、

富民、

手民、

刁民、

民校、

民选、

边民、

民办、

***、

军民、

民主、

暴民、

民航、

庶民、

民运、

民房、

民众、

民意、

民贼、

民团、

民俗、

民宅、

草民、

民田、

凡民、

民鉴、

民冢、

乐民、

伪民、

民所、

民讐、

观民、

拘民、

猾民、

徙民、

民室、

弃民、

卵民、

民率、

旁民、

罔民、

得民、

使民、

居民点、

殖民地、

自由民、

公民权、

民俗学、

贫民窟、

***、

小市民、

选民证、

种民天、

民用品、

民政局、

羽民国、

老乔民、

富民渠、

居民区、

汉民族、

秀民册、

狗民国、

无继民、

无启民、

富民侯、

交股民、

良民证、

平民窟、

随民户、

民主党、

解民悬、

安民榜、

难民营、

植民地、

良民吏、

便民房、

万民书、

白民国、

保民官、

新民报、

鹤民国、

编户民、

国民性、

流民图、

平民院、

民信局、

义士民、

国泰民安、

为民***、

民生凋敝、

黎民百姓、

祸国殃民、

乡规民约、

人民公社、

民生主义、

城市贫民、

三民主义、

民间文学、

中华民族、

为民除害、

民权主义、

殖民主义、

民事诉讼、

民族英雄、

人民***、

民族形式、

民主党派、

人民战争、

人民***、

民族主义、

人民团体、

半殖民地、

国民经济、

农民起义、

国民收入、

为国为民、

劳民伤财、

民间艺术、

民意测验、

政策、

蠹民梗政、

忧民忧国、

敬天爱民、

知生之民、

民胞物与、

食为民天、

出身加民、

国困民穷、

神怒民怨、

民穷财尽、

不羁之民、

民淳俗厚、

民不聊生、

政荒民弊、

吊民伐罪、

小国寡民、

民不畏死、

富国安民、

误国殄民、

野荒民散、

爱民如子、

市民文学、

纳民轨物、

民族团结、

民不堪命、

济世安民、

敬授民时、

平民文学、

病民蛊国、

秉政劳民、

急吏缓民、

国民***、

人民代表、

一民同俗、

农民协会、

神怒民叛、

地瘠民贫、

裕民足国、

公民投票、

民心不壹、

社稷生民、

万民牌伞、

仁民爱物、

安民济物、

体国安民、

忧国忧民、

全民皆兵、

民变蜂起、

编户齐民、

民安国治、

祸国误民、

民主人士、

民元革命、

忧国恤民、

广土众民、

深得民心、

民脂民膏

救民济世、

平民百姓、

与民更始、

维民所止、

民力凋敝、

人民日报、

国安民泰、

民不畏威、

顺天恤民、

辅世长民、

民不安枕、

民贵君轻、

民生在勤、

劳民动众、

人民群众、

城镇居民、

殷民阜利、

水懦民玩、

案户比民、

弭盗安民、

移民并村、

农民日报、

民力凋弊、

***民怨、

国富民康、

取信于民

春秋的春秋,到底是哪个春秋

日 本 人总体上是多个人种的混血. 日 本 人大和民族的Y染色体类型中, 其中O2--M95占31.7%, O3--M122占20.1%, O1--M119占3.4%; D占34.7%, D1占4%; C1-M8占8.5%; N占1.6%. 阿伊努人的Y染色体类型中,C1-M8占90%,D占10% 其中C1,C3是棕色人种血统 D和D1是小矮黑人血统 N是芬兰**人种血统 O2是东北亚黄种人血统 O1,O3是来自华夏的血统 亚欧大陆主要民族基因来源分析: 日韩明明是杂种民族,却整天宣传自己是纯种 中 国 人明明是纯血统,却整天宣传杂和论 中国汉族的所有基因几乎都来自K-M9族 所有汉族人11000年前的祖先是相同的 K-M9族可以再划分为N,O,P,Q,R 汉族人的基因几乎都是O,加少量Q 汉民族的血缘一致性在世界大民族中首屈一指 尼格利陀人 也称为东南亚小矮黑人,是40%的现代日 本 人的祖先 东南亚古老居民.名称来源于西班牙文,意为小黑人.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利陀类型.身材矮小,男子平均身高1.50米,女子高1.42米;肤色褐黑,头发略带鬈曲. 二三千年前曾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地.后受马来人排挤和同化,现仅存留于马来半岛泰、马边境的密林深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沼泽地带, 菲律宾的吕宋、内格罗斯、巴拉望和棉兰老岛的偏僻山区,以及印度的安达曼群岛等地.包括塞芒人、库布人、阿埃塔人和安达曼人等支系. 遗传学人类基因Y染色体单倍体技术近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各方对此期待甚高,希望就此解读人类进化、变迁与人种之谜.编者对此也满怀期待,但是网上对这些研究数据的解读却是误解甚多.最近网上有人发表了东邻日本人的基因数据,Y染色体数据如下:日本人和族的Y染色体类型中,其中O2(东北亚黄种人)--M95占31.7%,O3(华夏黄种人)--M122占20.1%,O1(华夏黄种人)--M119占3.4%;D(小黑种人)占34.7%,D1(小黑种人)占4%; C1(褐种人)-M8占8.5%; N(北欧黄种人)占1.6%. 阿伊努人的Y染色体类型中,C1(褐种人)--M8占90%,D(小黑种人)占10%. 网上的解读大多是:小黑种人成分占有41.7%,日本人是小黑种人;东北亚黄种人占31.7%,日本人是东北亚黄种人;华夏黄种人占23.5%,日本人是华夏黄种人;甚至还有说是动物基因,等等,不一而足. 这里有个对数据解读的误区,这些数据无疑是有根据的,即使有偏差也不会太大.但是数据的解读方法与统计方法一致才不会出现缪误.这组数据是在一定数量(如10000个)个体抽查的结果,正确的解读如下:10000个日本和族人中,具有小黑种人成分的人占有41.7%,具有东北亚黄种人成分的人占31.7%,具有华夏黄种人成分的人占23.5%,具有褐种人成分的人占8.5%;具有北欧黄种人成分的人占1.6%. 同样解读阿伊努人的Y染色体类型:10000个阿伊努人中,具有褐种人成分的人占90%,具有小黑种人成分的人占10%. 这样的解读结果只能是:日本和族是多个人种的混血民族;而由于褐种人本就是具有小黑种人的基因,所以阿伊努人基本是纯正的褐种人. 而历史的资料表明,日本人的主体是和族,另外有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琉球族,现今琉球族已基本被和族同化.和族亦称“大和人”,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占总人口的 98% 以上,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其系统特征是头较短,黄皮肤,黑头发,体毛和胡须较少,身材普遍较矮. 阿依努人旧称“虾夷”、“毛人”,属于南亚褐色人种北迁类型,肤色黑、黄、白不等,体毛浓密,腿长腰阔,头大颧高,拥有自己的语言阿依努语,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文学和独特的音乐和舞蹈,信奉萨满教,经常举行“熊祭”、“鲸祭”等宗教仪式,自古以来一直以渔猎(主要是猎鹿、***)、***集为生存手段.现在还约有 2 .5万阿依努人集中生活在日本北海道. 古代琉球人与台湾高山族同属南亚褐色人种,有自己的语言琉球语,有一种叫做“斯丘码”的象形文字,结绳记事也是主要方式,以部落为单位群,14世纪时曾经建立了三个小国,1429 年由尚巴志统一为琉球王国,与中国结成朝贡册封关系.17世纪初遭日本萨摩藩侵略并开始受其控制,1879年,琉球被正式纳入日本版图.琉球人先是接受中国文化,后又接受日本文化,现在已经基本被和族同化.琉球人目前约有 120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日本冲绳县(琉球群岛).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仍聚讼不决. 其实,7万年前,第四纪冰河时期,东亚已经属于无人区,所有考古发现的猿人、智人均灭绝或者迁移到南方赤道附近. 3~4万年前,气候逐步回暖,海平面虽然有上升,但仍然还在现在海平面之下200m左右,象台湾岛、海南岛等就是大陆;而南亚的岛屿都比现在大很多,并且也与大陆相连或者很接近.已经进化了的新北京猿人(新型智人,以新北京猿人为代表)可以沿广阔的海岸线逐步向北迁移,回到华北台地、东南沿海大陆架、日本列岛等祖先南迁之前的居住地. 同时向东迁移的西亚白种人也进入了华北台地,这两个差异较大的人种混血杂交的后代以山顶洞人为代表.气候继续回暖,又间杂急剧的气温下降,缺乏适应性的种群又逐步消失,而具有杂交优势的种群“黄种的山顶洞人”得以存续.留在西亚和欧洲的白种人也只有一部分具有很强适应性的新种群白种高加索人才存续下来. 无独有偶,另外一个种群也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持续下来,那就是南亚和大洋岛上的褐种人.而居于东非的黑种人和居于海岛的小黑种人由于环境变化不大,种群得以继续. 东亚沿海的人群在全新世海侵到来之前,基本居于现东南沿海大陆架,人种主要是“黄种的山顶洞人”,还有少量的褐种人. 1.1万年前,气温急剧上升,冰川融化,全新世海侵到来,这就是世界各地传说的“大洪水时期”.日本脱离大陆,成为岛屿.少量的“黄种的山顶洞人”和褐种人成为日本岛的第一批居民. 此后,大陆不断有黄种人迁移到岛上,而南亚方面也不断有褐种人通过海上迁移到东亚和日本岛.日本具有多方面的人种基因就源于此. 西亚褐种人苏美尔人的后代塞种人从陆路进入西亚再到北亚,后代继续向东迁移,渡过日本海峡,进入日本萨摩地区,萨摩就是以塞姆人命名的,这部分人就是现在的阿伊努人的祖先,阿伊努人是目前最纯正的褐种人族群之一. 直到3500年前的中国夏代,进入日本的种群、部族都是没有什么作为的.3500年前,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部族从海岱地区渡海进入日本岛,这个部族叫做“羲和”部族.典籍记载如下:《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南海之外,泔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稘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书序》:“羲、和湎*,废时乱日,胤往征之.” 《史记·夏本纪》:“帝中(仲)康时,羲、和湎*,废时乱日.胤往征之.” 羲、和本是同族,合称为“羲和”.和,读音“娥”,也与“娥”通***.羲和是上古伏羲部落的后代,世代执掌天文历法,相当于现在的气象部部长.帝尧时期,羲和氏族分为四部,分别居住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观察天象,特别是恒星和太阳的行走轨迹需要详细记录,这些资料对农耕社会很重要.羲和又被称为“日神”. 羲和部族的老大羲仲氏族,居住在“嵎夷”旁边一个叫旸谷的地方,是观察日出和春分的专门职司.嵎夷是“九夷”之一,在海隅(今山东省海阳地区岠嵎山附近). 另外在《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钜燕”在渤海周边,包括列阳、倭,列阳就是列姑射山之阳,在朝鲜的西面,列姑射山就是渤海口长岛岛链,盖国(西周金文“王伐盖侯,周公谋禽,祝禽又胀,祝王,易金百孚,禽用乍宝彝”)在海岱地区渤海南岸,倭国在盖国南面,应该在海岱地区黄海北岸. “倭”(音“窝”)与“和”(音“娥”)读音相似,也都以“禾”为基本字根:“和”为“禾+口”,表示其职司;“倭”为“禾+女+人”表示其部族,所以这个“倭”就是羲和之国. 夏王仲康时期,王权实际掌握在后羿手里,是一次篡权行为.羲和部族为世掌天地四时之官,观象制历,敬授民时,初为部落联盟首领尧舜服务,继而为夏服务.这次的***就是天象观察者羲和利用观天象的职司,故意错过了很重要的天文现象,没有及时汇报,幻想篡权者后羿因此失败,却不想引来杀身、灭族大祸.后羿以夏王仲康名义派胤侯率领大军长途征讨羲和部族. 胤侯大军从夏都曲阜出发,需要经历至少15天才能到达羲和的总部倭国“旸谷”,羲和当然知道不能对抗,于是全部族一同坐船漂洋过海踏上了东瀛的土地,从此成为日本岛居民. 羲和部族具有当时最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又是整族有目的的迁移,很快就在东瀛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了.但是,当时的夏代,还没有熟练掌握金属冶炼技术和文字这两样对后世发展至关重要的东西.所以,东瀛的发展此后也一直没有新的进步. 羲和部族对东瀛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东瀛传播了日神的概念,他本是司日之官,号称“日神”的后代,日本地区又是天然的日出之地,因此,日神被转化为“天照大神”,日神崇拜的传统就此确立.可以说,羲和的“倭”国和“日神”揭开了日本绳纹时代的序幕. 在羲和部族之后,大约3000年前进入东瀛的阿伊努人,虽然源于苏美尔文化,但是他们这个部族在西亚、北亚已经飘荡了上千年,对羲和部族而言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了.阿伊努人被压缩在萨摩和鹿儿岛地区,成为众多迁入民族中小国的一个. 到公元前3世纪,大陆进入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大陆向日本的被动移民急剧增加.这些新移民,大都象当年羲和部族一样具有技术和文化优势,这些新的内容推动日本社会进入弥生时代. 典籍第一次记载东瀛情况是成书于东汉的《汉书·地理志》,记载说:“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反映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这一时期,在日本列岛上小国林立,而“倭”已经成为日本的代表. 弥生时代后的古坟时代(公元3世纪~6世纪),大陆移民仍不断进入口本,在漫长的历史中,由来自东南亚的褐种人和来自东北亚的黄种人,不断混血而形成了新的“混合民族”——倭族,即和族. 《后汉书·倭传》特别提及“倭奴国”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汉光武帝于公元57年赐给倭奴国王的印章,在1784年旧历2月于福冈县志贺岛被发现了.印章长宽约为2.3厘米,厚0.8厘米的金印,蛇形纽,阴文篆书“汉委奴国王”5个字).这个倭奴国应该也是羲和的子孙建立的小国家. 中国史籍《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的邪马台国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王国了,女王卑弥呼曾多次遣使曹魏,并受到魏明帝的册封,称“亲魏倭王”,邪马台国也是羲和子孙无疑. 《晋书.武帝本纪》亦记载了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女王卑弥呼最后一次遣使入贡的情况.此后,直到《宋书·倭国传》记载宋高祖刘裕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赐大和国王赞.这中间有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史籍对日本的状况没有新的记载.说明在这一个时期,大和国已经强势兴起并基本统一日本.大和国第一次使用“和”字取代汉语带有贬义的“倭”,既表明其王族就是羲和的子孙,又有东瀛文明已经提高的意思. 中国史籍《宋书·倭国传》记载,顺帝开明二年(公元478年),大和国王武曾遣使上表,表文中提及其先祖统一日本的活动情况说:“自昔祖祢,躬榄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下海北九十五国.”毛人是褐种人特有的体征,说明褐种人在日本曾经大量存在.此后,大和国统一日本,“天照大神”又被依照中国南北朝时期道教神袛“元始天尊”的模式加以改造,赋予了无所不能的神通,从而推动了日本“神道教”的产生.大和国王宣称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君权神授,走上了中国皇帝封建专制的道路. 7世纪初,推古女王和圣德太子多次派遣“遣隋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大陆.在与隋的交往中,开始称国名为“日本”,称国王为“***”,推古女王是实际上的第一代“***”—推古***,此前的“***”都是后人加上去的.日本人认真学习隋的政治制度,开始实行改革,尤其是在5年“大化改新”之后,日本更是频繁地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全面地学习唐朝的各项制度,实行经济、政治社会改革,并仿照唐的“律令”而稍加修改,制定了日本的“律令”,将各项改革和制度法典化,使日本快速成为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国家. 羲和部族进入日本的时候,夏代的文字还不成熟,并且是由商族贵族所掌握.夏代的语言也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日本古代有语言而无文字.日本的语言应该出于羲和部族,现在已经无法研究了.公元八世纪中期,日本开始学习用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造“片***名”标注外来词,又用汉字草书的偏旁部首造“平***名”,用来注汉字音.这样,“汉字”、“平***名”、“片***名”共同构成了日本文字. 由于日本文字产生于中国唐朝,所使用的汉字是唐代的文字,也已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唐代文字由于“五胡乱华”,特别是读音,已经与汉代文字有了变异.唐代以后,历经五代、宋、元、明、清,胡族继续南下,汉语读音变异很大.但是,也由于中原战争频发,不断有移民向南迁移,形成“客家人”.客家人的语音保留了大量的唐代音节.所以,常常有人说,日本人是客家人迁移过去的,呵呵,一笑! 此后的日本历史,史籍记载比较完善,不再赘述.

没有钱 打一字

原文 元年,春,王正月。

时间鲁隐公元年 公元前722年

翻译鲁隐公摄政元年, 春天,周王历法的正月 。

经 开刊词 和 为什么要读春秋 之后,终于要到令人激动的正文解读时刻了。鉴于《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是从“元年春王正月”开始,那就先对《左传》独有的开头暂且不表。

看完原文和翻译,大家可能会有以下疑问:

1、这是完整的一句话?就没了?

2、为啥要记这句话?

3、为啥是摄政?

回答:

1、是的,这是完整的一句话。 为什么要读春秋 中说到过,《春秋左传》是极简的、不完备的信史,很多大事都是一笔带过。这句话就充分体现了精简历史的气质。

2、因为这句话很重要。首先,这句话体现了三个信息:1)这是鲁隐公继位/摄政的元年;2)这是继位后的第一笔记载, 因为是春天 ;3)大家遵循的仍然是 周王室的历法 。

3、因为本来有资格继位的隐公的弟弟,就是鲁桓公,但当时他太小了,无法继位管理鲁国,所以隐公就继位了。

上述回答完毕,但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今天的重点内容是:为什么春天和周王室的历法这么重要?他们到底代表着什么?春秋是今天的春天和秋天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极其重视天文历法,因为这对农业活动甚至王朝“天命”有着很大影响。《尚书》记载,上古的尧帝就任命手下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敬授民时”,并在那时就算出一年有366天(“岁有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多出来的时间“闰一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比西方的儒略历(公元前45年颁布)起码早2700年。2700年的时长感受下

放错了,应该是这个

原图是香港中文大学制作,我修改了一下,侵删。图中每个小格是1年

多说一句,咱们国家历来都是阴阳历的结合来定年月日的,不是纯粹以阴历/农历来定的,所以咱们的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就明确被编入西汉的《太初历》)非常准确,与公历/阳历所差最多不过2天。文化自信!

《汉书·艺文志》还记载,春秋以来史官的子弟修复了有“古六历”之称的《黄帝历》《颛zhuan顼xu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夏历》《殷历》《周历》被称为“三正”。《尚书大传》又记载,夏朝以农历正月为“正月”(汉武帝以夏历,再次确定农历正月是正月,从此再也没变过),商朝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夏以孟春月为正,殷以季冬月为正,周以仲冬月为正”)。

重点来了!“三正”无论以哪个月为正月,其都被视作春天的开始。以尊周为主题的《春秋》,其历法***用的也是周朝历法,而周朝的正月是现在的农历十一月!所以, 周朝的“春天” 是从农历十一月—— 现在的冬天 开始的!

所以,周朝的夏天是“夏四月”(现在的农历四月)、秋天是“秋七月”、冬天是“冬十月”。

综上,回答题目问题:按照现在对季节和月份的划分, 周朝的春秋对应的时间可以是今天的冬夏了 。

PS.关于王朝“天命”和夏商周正月的选择问题(也称为“月建”)是又一个宏大的话题,涉及一些天文及阴阳家的学说,咱们有空再详细讨论。

今年是闰七月,请问大家闰月的来历?

没有钱打一字的谜底是钦字。

钦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古***敬词使用,亦作姓氏使用。钦有叹息、钦佩等意思。可作形容词、名词、动词。

形声字,《说文》钦,欠_(貌)。从欠,金声。徐灏段注笺戴氏侗曰,屏气钦敛之_,引之为钦敬。典籍中未见用其本义者,先秦两汉典籍多用钦为敬。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钦,敬也。《虞》、《夏》、《商书》言钦,《周书》则言敬。上曰钦若昊天,下曰敬授民时。又钦哉,不曰敬哉。盖钦与敬意略同而词有别也。

与之有关的成语

1、钦贤好士

意思是尊敬贤才,爱惜文士,出自《云笈七签》。

2、令人钦佩

意思是让人高度敬重。

3、钦佩莫名

意思是心中的钦敬佩服无法言喻,心中无限钦佩,形容非常的敬佩,出自《官场维新记》。

4、钦差大臣

简称钦差,是明清时期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5、钦佩不已

意思是敬重佩服。出自《官场现形记》。

6、钦敬之忱

意思是钦佩敬重的真诚的情意。

7、郭钦上书

郭钦上书是一个汉语成语。

为什麼要在大寒当天扫墓

又逢闰年。按照中国传统历法,到了闰年,就在闰月加上一日;有时候要加上一个月,这样一来,一年就有十三个月,其中一个月的名称是重复的,用闰字来区别,例如,二月和闰二月、八月和闰八月,等等。不管是加一日、还是加一月,都是用加法,即通过“加差法”来做时差调整。然而,您是否想过,“闰”的本意是做减法、是减差法而不是加差法?是否想过,大约两千年来,中国传统历法上有个调整时差的“千年之误”:明明用加差法,却叫作减差法的“闰”?

单从字眼角度看,这个名不副实的“闰”字用法是个“错误”;然而,从历史角度看,这个“千年之误”的流传是个很***的事:它能帮助我们看到古代科技和文化的真相,从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来做好文化发展事业。本文试图说明“闰”字的本意,顺藤摸瓜地考察一些古代文化的真相和来龙去脉。

考察中国古代历法的关键:闰月

在考察中国远古时代的历法纪年和历史文化的时候,不少是用一年365天和闰月加差法。这个方法有误。中国远古历法用的是一岁366天和用减差法来调整时差:

《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史记·历书》:“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

《汉书音义》:“以岁之余为闰,故曰闰余。”

“余”是多出来的意思;“闰余”是减去多余的意思;“正闰余”则是用减差法调整时差。这些记录说明,在尧典记载的时代,

*中国远古历法以 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

*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

*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

*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

为了简便,本文按照尧典记载、姑且把这种历法称为“尧典历法”。尧典历法也有其他文字记载证明。例如,李圃的《甲骨文选读》考证说,拓片《前四.一七.三》和《前七.五二》记录有“十三月”。如此,一岁366天的历法计算是:

30天 × 12个月 = 360天;

加上“以闰月定四时”的“闰月”6天,360天 + 6天 = 366天。

也就是《尚书》说的“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到了闰月,根据时差积累做“正闰余”,减去多出来的一天。如果用一年365天和加差法,那么,历史记载应该是“期三百有六旬有五日”和“正加差”,而不是“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和“正闰余”。不管是用日象(阳历)方法还是用月象(阴历)方法,都是366天,不同的是周期起始,即如何“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是考察中国古代历法变迁的关键,也是打开远古历史文化大门的钥匙。

确定闰月,跟“日永”、“日短”和“日中”的选择有关。如果选择“日永”(夏至)作“正闰余”,那么,“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一年开始就是夏天。例如,商朝有建未之月(郑慧生《殷正建未说》,《史学月刊》.1),一年之始在夏历六月。这种方法,至今仍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历法所使用。“殷正建未”的建正排列是(数字为月份):

…地支…夏历…殷历…周历

…子……11……06……01

…丑……12……07……02

…寅……01……08……03

…卯……02……09……04

…辰……03……10……05

…巳……04……11……06

…午……05……12……07

(闰)…………13……………“殷正建未”的闰月位置

…未……06……01……08……“殷正建未”的正月位置

…申……07……02……09

…酉……08……03……10

…戌……09……04……11

…亥……10……05……12

如果选择“日短”(冬至)作“正闰余”,那么,“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一年开始就是冬天。例如,商朝建丑,闰月在子丑之间,一年之始相当于夏历12月或周历二月,跟“建未”正好相差半年。商代建丑的建正排列是:

…地支…夏历…商历…周历

…子……11……12……01

(闰)…………13……………建丑的闰月位置

…丑……12……01……02……建丑的正月位置

…寅……01……02……03

…卯……02……03……04

…辰……03……04……05

…巳……04……05……06

…午……05……06……07

…未……06……07……08

…申……07……08……09

…酉……08……09……10

…戌……09……10……11

…亥……10……11……12

建正不同,是闰月位置选择不同的结果,“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决定建正和整个纪年记录,决定全体人民如何按照时节变化做事,自然就是大事,有“敬授民时”的隆重仪式。而一年365天和在二月加差的历法,跟“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无关;“闰月”位置固定,年终年始固定;有过节活动、却没有“敬授民时”的隆重仪式。这样的历法不是中国远古历法,或者说,用这样的历法考察中国远古历史文化,就往往可能陷入困境和发生误解歧义。

从《诗经·七月》看周代多轨制历法

汉代史籍有“正闰余”的清楚记载,说明夏商周和秦代的历法很可能还在使用尧典历法。这种历法,在汉朝《太初历》和《三统历》以后就不见了。对考察秦汉以前的中国历史文化来说,使用尧典历法和多轨制历法互为补充的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也更符合历史文字的记载。对此,《诗经·七月》里“某之日”记载的周代历法提供了很好的说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筚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二之日其同。……十月纳禾稼。……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万寿无疆。”

古代注解把“一之日”解释成“十月之余,十一月”,别的说明就没有了。郭沫若先生把“某之日”解释为“一来呢,二来呢”的文字排比。许多年来,一些学者不同意郭老的论点,也不同意古代注解。他们问道:如果“一之日”是十一月、“二之日”是十二月,那么,“三之日”就应该是十三月、“四之日”就应该是十四月了,而历法没有十三月和十四月。于是,这些学者便将这些“某之日”解释成阳历十个月以后的年终“余日”,即每年365天,每月36天、十个月360天,加上“某之日”的年终余日,正好一年。一些报刊杂志把这个论证称为古代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

这些解释都太勉强,更说不上是重大突破。如果把“某之日”解释成年终“余日”的话,那么,所有的“某之日”活动就应该跟年终有关。然而,《七月》中每一个“之日”都有跟时令有关的事情要做,或者是农活,或者是服役,不是年终过节的“余日”。比如,“三之日于耜”和“四之日举趾”是是春天农忙的事情,不是年终过节。象“春日载阳”和蚤事等描述,就更不是年终过节的情景了。

文学和民俗学专家孙作云在他的著作《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版)中说:“对《七月》篇能阐述得当,则可以为西周社会研究建立一块基石。”该书对“某之日”的说明是:诗歌直接使用的月份是农历,即“建寅”的旧历或夏历,而“某之日”是使用“建子”的阳历,即王室和贵族使用的官历或周历。如此一来,“某之日”的意义就很清楚了:

…地支…周历…农历…诗歌所提到的百事(“*”为“某之日”的活动)

…子……01……11……打狐狸,为公子裘。*

…丑……02……12……打猎、习武,凿冰。*

…寅……03……01……修犁杖,藏冰。*

…卯……04……02……春耕,到公田送饭,***桑。*

…辰……05……03……农业劳动,修理桑枝,养蚕。

…巳……06……04……农业劳动。

…午……07……05……农业劳动。

…未……08……06……农业劳动。

…申……09……07……农业劳动。

…酉……10……08……收割作薄、纺织染色、为公子裳。

…戌……11……09……筑场圃。

…亥……12……10……割稻、交公粮、酿酒、修建等杂役。

从上表看出,“一之日”就是周历一岁起始的一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古代文献解释为“十月之余,十一月”。“三之日”和“四之日”是周历的三月和四月,相当于农历一年之始的一月和二月,不是十三月和十四月。从文字方面说,“一之日”可以用现代汉语“(周历)一月的日子”、“二之日”可以用“(周历)二月的日子”来理解,等等。每年开始的时候,诗歌用周历月份(某之日)来吟唱,其它时候用农历月份来吟唱,自然就没有“五之日”和“六之日”了。

与周历三月相对,是农历的一月和新的一年的开始,与干支的“寅”对应。这就是“建寅”。有些学者说“建寅”历法不可信,也许是忘记了考察《诗经·七月》这首诗歌。

除了“建寅”,还有殷“建丑”、周“建子”和秦“建亥”,等等。这些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继承,不同的建正是闰月选择不同的结果。

使用“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闰月的选择跟朝代中心的地理位置、阴阳五行和干支的推导有关,其中包括国色、国数和国德因素。周历是全国使用的“公历”,各诸侯和各地民族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多轨制历法的一个重要因素。秦国的历法记载足够详细,也许能提供更直接的线索来说明问题。史书记载,秦始皇登基的时候颁布了“建亥”的历法:

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

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皆自十月朔。

衣服旌旗等,皆上黑。

数以六纪。

这些历法因素之间的运作联系可以为:

水德由七政和五行定位的水星冲火星而来,国德为水。

水的方位是北方,北方属黑,故秦尚黑,国色为黑。

水为阴,北为阴,故在河洛中弃“一”取“六”,数以六纪,国数为六。

子亥水,六为阴,故在地支中弃“子”取“亥”,建正为亥。

在周的“公历”中,“亥”对阴历10月,故皆自十月朔。

这是用“日短”确定闰月的历法,符合尧典历法和《史记》中“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的方法。如果不知道“建亥”跟国德、国色和国数的关系,那么,用“建子”、“建寅”或其他诸侯的历法考察秦国的纪年历谱,就可能发生不合,甚至可能发生对秦朝建制的误解。

《光明日报》(1999年5月21日)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金文历谱研讨会的报导说:“岁首建正不同,直接影响到具体某月干支的推算。过去,学界大多相信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之说。但是以周正建子去推算西周铜器干支,往往有所不合。本次会上,负责‘西周历法与春秋历法’的陈美东先生,作了题为《鲁国历谱与春秋历法》的报告。他从分析《左传》与《春秋》对同一***的历日记载的不同入手,归纳出了春秋时期历法建正的具体状况,由此而上推西周建正问题。其结论为:春秋诸国历法中以建子者居多,建丑者次之,是否有建寅还有待进一步考查。如此说来,夏代历法建寅、商代历法建丑、周代历法建子的三正之说,是断不可信的。经过讨论,周正建子与建丑游移说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这样的结论和认可,是对周秦历史的误解,为社会大众提供的是误解的历史图景,关键就在于忽略了“闰月”功能、没有看到周代实行历法多轨制的史实。

周代的多轨制历法由来已久,因而,只用一个历法(如周正建子或鲁国历法)推算,自然有所不合。《汉书》说:“历数之起尚矣。传述颛顼名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其后三苗乱德,二官咸废,而闰余乖次,孟陬殄灭,摄提失方。”所谓“三苗”,是夏商周之前统治中原的民族(当今积聚西南的少数民族,亦有“九黎”)。“三苗”各有自己的历法,多轨制的重要标志是“闰余乖次,孟陬殄灭,摄提失方”,其中“闰余乖次”(闰月乱套)是关键。夏商周三代先后把“三苗”逐步排出中原,“三苗”由统治民族变成了“南蛮”,却给夏商周三代带来了“闰余乖次”的多轨制历法的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各行其是,其中包括历法。秦简(《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受衣者,夏衣以四月尽六月禀之,冬衣以九月尽十一月禀之。”这跟《诗经·七月》中的“九月授衣”的历法记录吻合,说明秦国使用的是周历方法。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摄提是“摄提格”的简称,是“寅年”的别名。孟取:夏历建寅,正月。这跟周历方法一样。秦楚历法也叫“颛顼历”(史称黄帝时代颛顼创建新历),汉代继承,直到实行《太初历》的时候才终止。

其他诸侯的历法却不一定如此。就鲁国来说,孔子呼吁“行夏之时”(用周历的建寅方法),至少说明当时有不同的历法、鲁国和诸侯不一定按照周历行事,否则,孔子的主张就是多此一举、无的放矢了。用鲁国历谱上推西周建正问题,并且用这个推导的结论去考察诸侯历法和他们的铜器干支,当然有所不合。用同样的推导方法考察以前的历法年代,也会发生不合。用这种不合的现象作根据来说明“夏代历法建寅、商代历法建丑、周代历法建子的三正之说,是断不可信的”,也许是忽略了周朝历法的多轨制,至少忽略了秦楚两个大国的历法。至于“周正建子与建丑游移说”,也许是没有顾及到当时的历法不是建正“游移”,而是颇有根据的闰月和“正闰余”。

《诗经·七月》的“某之日”记录了周朝多轨制历法。因此,在做周代和周代以前的历法推导考察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使用的是哪个历法和如何“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否则,难免发生不合、甚至会得出夏建寅、商建丑和周建子是“断不可信的”的错误结论,对当时的文化和***来龙去脉也就可能发生误解。

继承“千年之误”

秦朝的历法,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从汉朝初期开始,中国的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尧典历法成了历史。东周时期,地球公转接近一年365.25天,跟一年366天相差半天之多,用“正闰余”方法的误差,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多年的知识积累、科学技术发展和各诸侯的历法变化也允许做全国性的历法革新了。然而,那个时期,中国处于诸侯争雄的分裂状态,没有条件做全国性的大幅度历法革新。西汉初期,天下统一已定,历法革新的条件完全具备了,汉武帝责成司马迁等人编写了《太初历》,后来,刘歆又搞出了《三统历》。

《太初历》和《三统历》的基本内容是:规定孟春正月为每年开始的第一个月,一年365.25天,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没有中气的月份用做闰月(中气指的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数双的十二个节气)。如此,就有十二个数单(奇数)的节气用来确定闰月的位置。这是后来“闰二”、“闰四”、“闰五”和“闰八”等十二个闰月的来历,也是闰月位置选择的遗风。

这次历法革新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尧典历法的366天;年岁之始固定下来,农历建寅,阳历建子,统一了全国历法建正;闰月只用来作时差调整,“定四时成岁”的功能消逝了;闰月的时候,加差法代替了“正闰余”的减差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阴阳五行的功能变化。在尧典历法中,阴阳五行是纲,也就是《史记》说的“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做法是:首先要考察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转位置。用《尚书》话来说,叫“七政”。这是决定“干”。根据北斗所指的方向,确定五行在地上的位置。这是决定“支”。根据干支的阴阳(双为阴,单为阳;日短为阴,日永为阳)和五行的对应,确定年岁终始和闰月位置。用司马迁的话说,是“起消息”(开始一个新的终始)和“正闰余”(确定闰月减差的位置)。可见,如果阴阳五行弄错了,整部历法就可能全错了。

《太初历》和《三统历》以后,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七政和阴阳两历的关系一目了然。从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舞台。然而,阴阳五行的基本方法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借助医学和占卜等流传至今,例如相生相克的“五运”。用“五运”考察汉代以前的历法,有吻合,也有不吻合。例如,周朝得火德,按照五运的方法,周历的建正是“建巳”,而不是“建子”;用七政火德对应,周历落在“建子”。再比如,不管用五运或七政的方法,秦历都落在“建亥”。这种吻合与不吻合,也许提示了阴阳五行从历***能变成了各门学说的来龙去脉。

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不同的阴阳五行学派。这说明,诸侯历法已有变革,阴阳五行等历法因素脱离历***能的过程早在《太初历》之前就开始了。不同的学派反映了不同的变化。例如,《吕氏春秋》说: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

“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

“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

“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

“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秦相吕不韦用五行运转向秦始皇陈述天下大变的规律,说明了秦国以水为国德来取代周朝的必然。到了汉代,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来说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道理,阴阳五行成了代表“天意”的经学。

汉史记载:汉武帝正历的时候改变了汉朝初建的国色、国数和国德,宣布汉朝色尚黄、数用五、国德为土。不过,这些东西的主要作用已经不是历法推算,而是从历史那里获取***的合法性和权威了。董仲舒的“三统论”说:

三统朝代:夏代 · 商代 · 周代

三统国色:黑色 · 白色 · 红色

三统建正:建寅 · 建丑 · 建子

董仲舒用历法因素来说明“天之道周而复始”,到了汉代,就要按照汉代的“统”来行事。这跟秦相吕不韦的用法一脉相承,国德、国色和国数被用来说明合法与权威,脱离了历法。

唐朝以后,除了表示国号和***的象征以外,国德、国色和国数几乎没有更多的意义了。现在,中国还在使用传统的阴历和阳历,然而,国德、国色和国数已经荡然无存,连表示国号和***的意义都没有了。

在尧典历法时期,“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决定人们如何生存和国家如何运作,因而,掌管历法的人的地位非常重要,几乎是代表“天意”来作帝王的左右手,不但参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战略策划,而且有权代表“天意”来否定帝王的重大决定。商周卜占之职能影响君王重大决定,是远古历法的遗风。汉代历法革新以后,“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功能停止了,掌管历法的人的作用仅仅限于历法。从此,历法中的神秘色彩消逝、历法成了更为独立的科学技术,其遗风之职的地位也随之逐步下降。

汉代历法改革和统一了中国的历法,是中国历法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司马迁等汉代科学家把“正闰余”改成加差法的时候,没有改变“闰月”的“闰”字,时差调整名不副实地一直流传下来。从1912年选用公历到现在,也没有为加差***名。“一字之差,千年之误”。今天,中国历法明明用加差法调整时差,却把它叫“闰”、称“加”为“减”,以至于一年365天和加差法成了不少人考察中国远古历法的根据了。不过,如果司马迁等人当年没有保留“闰”字,那么,今天要发现尧典历法中“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实际,可能就要困难得多。为了后人能了解历史记录的真相,我们也许应该长久地继承这个“千年之误”,每次调整时差的时候就专门犯一次“错误”,把加差法叫作减差法的“闰”。

本文引用的主要

参考资料:

《尚书》,《周易》,《春秋左传集解》,《诗义会通》,《史记》、《汉书》;《关于甲骨文的基础知识》(李学勤)。

一、导前语:

为什麼要在大寒当天扫墓呢?一刚开始看到这个问题,相信您也和大家一样还有的在问什么是大寒呢。为了解决大家的困惑,首先来介绍一下大寒的概念吧

二、大寒的概念:

大寒是24 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时候的太阳黄经为300°,在公历1月20日—21日交节。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三、大寒当天扫墓的原因:

大寒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同时也是祭祀祭祖很隆重的一个节日,而在这一天当中扫墓祭祖也是各个地区的人们都会遵循的一个风俗。

大寒当天扫墓是慎终追远、孝敬先人的一种表现,自古以来,我们都非常注重孝道,而大寒当天扫墓又是和孝道相挂钩的,是人们借以表达感恩之情,体现血脉相连的亲情之爱的一种活动。

大寒当天扫墓是有着传承了中华民族“孝”的精神,代表着缅怀先祖,不忘本分,继往开来,不忘进取,敢于人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先人们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四、大寒当天扫墓的历史由来:

大寒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很深远,同时每一个风俗都很有来头。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延续农历纪年的节气,也有很多民俗风俗。《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在这个时间段大寒当天扫墓是有希望求的先祖保佑,在一样新的一年平安顺遂,五谷丰登意义的。

 五、大寒当天扫墓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大寒节气,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的是需要早睡晚起的,因为,“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所以说,在大寒节气是需要早睡晚起的,大寒前一天切忌不可熬夜,不然身体状态不佳,以免耽误第二天起来扫墓。

大寒当天扫墓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值得注意的是,祭祀扫墓是一件非常庄严隆重的事情,为了表示对先人的尊敬,大寒当 天扫墓期间忌穿大红大紫颜色的服饰的,外衣应当选深沉颜色。

大寒当天扫墓期间不能拍照,

大寒当天扫墓期间不能拍照,扫墓的时候应当心怀敬意,专心谨慎,不能在墓地上拍照、 合影否则会招来不好的气场,影响个人运势。

大寒当天扫墓时间不宜过晚

在扫墓上坟的时间上也有讲究,大寒当天是阴气比较重的日子,因此最好选择当天阳气最旺的时刻。上午9点至下午3点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下午3点之后阳气会逐渐消退,阴气增长。身体不适或运气低迷者在阴气重的傍晚祭祀可能会影响运势。

好啦,介绍了这么多,您是否对为什麼要在大寒当天扫墓有了新的认识呢?总的来说要在大寒当天扫墓就是为了感恩先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