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指的是什么,得三昧者是否证果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7-03 0
  1. 诸位师兄大德有什么可以迅速满愿的法门
  2. 分享:莲花生大士: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3. 优波毱多尊者与魔王波旬
  4. 佛语经典句子
  5. 佛说的戒,指的是哪些戒?
  6. 六即的宣化上人说六即佛
  7. 佛经(?)解释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戊戌年稿。教行理三,唯约教论。今以教理约教,行果约机,谓依教理以起行,行满方克证果也。)

(1898年的那篇稿中,对于教、行、理这三方面,只是针对“教”这方面进行了讨论。现在这篇稿将教、理归为“教”,将行、果归“机”来说明。依着佛所说的经教才能正确地修行,修行圆满方才能证得道果。)

三昧指的是什么,得三昧者是否证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 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

佛陀所说的经教,经教中的义理、依义理而起行持,行持后所证的圣果,这四者是佛法的纲要。而忆佛念佛的方法,则实在是得道的捷径。在过去,无论修哪一个法门,而教、理、行、果四者都全体具备。但在现代,如果舍弃净土法门,就不能证得道果。这是因为距离圣人的时代遥远,人的根机陋劣不堪。如果不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决定难以解脱。

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而净土法门普遍收摄上、中、下三种根机,高高超出律、教、禅等宗派,净土法门能够实现诸佛无尽的悲心,并让众生恢复显露本具的佛性。汇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定性声闻、缘觉、菩萨性、不定性、无种性这五种根性的众生,共同归于净土。导引上至圣人,下到凡夫,共同证入真常佛性。九法界众生离开净土法门,向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弃净土法门,向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都趣向净土。千经万论处处都指归极乐。

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由祇园演说以来,凡西天东土中一切著述,末后皆结归莲邦。

自从《华严经》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之后,尽十方世界海的诸大菩萨,没有一个不求生西方净土的。由本师释尊在祇树给孤独园演说《阿弥陀经》以来,凡是西天东土的一切佛学著述,最后都归结到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粤自大教东流,庐山创兴莲社,一倡百和,无不率从。而其大有功而显著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见梁武帝,后复归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鸾法师,肉身菩萨也。

自从东汉佛教流传到中国,东晋庐山东林寺慧远***创兴莲社开始,一呼百应,天下修行者无不跟随远公芳踪而修行净土法门(远公因首倡净土宗被尊为净土宗初祖)。之后对于弘扬净土法门功德显著的人,北魏时有昙鸾***,昙鸾***是个高深莫测的人,曾因办事去南梁谒见梁武帝,事情办完后又回到北魏。受***道德感召,梁武帝时常面向北方作礼说:“昙鸾***,真是肉身菩萨啊。”

陈隋则有智者。唐则有道绰,踵昙鸾之教,专修净业。一生讲净土三经,几二百遍。绰之门出善导,以至承远,法照,少康,大行,则莲风普扇于中外矣。由此诸宗知识,莫不以此道密修显化,自利利他矣。

陈末隋初则有智者***。唐朝则有道绰***,依从昙鸾***的教导,专修净业,一生讲净土三经二百多遍。道绰***门下出现了净土宗二祖善导***,等到承远***、法照***、少康***、大行***的时候,净土念佛的风气已经普遍传播到***内外了。从此,各宗各派的善知识,无不是自己秘密修行净土,并劝人念佛往生,以求利益自己也利益别人。

至如禅宗,若单提向上,则一法不立,佛尚无着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真谛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显性体也。

说到禅宗,如果单提向上,径直契入真如境界,则万法皆空,连“佛”亦属心生之相,念佛求生净土就更是心生幻相。因万法皆空,既没有佛,也没有众生,所念的佛及所求生的净土也都是虚无之事。这是就真谛上讲,心灭则种种法灭,即所谓真如的实际境界,连一粒微尘也没有。禅宗一法不立的主张旨在说明众生本具之如来德性的本体。

若确论修持,则一法不废,不作务即不食,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俗谛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显性具也。

但是,如果确切论述禅宗的修持方法,则一法也不能废止,如禅宗百丈师一日不劳动就一日不吃饭。劳动这件事尚不能废止,何况念佛求生净土这件事呢。这是就俗谛的事修上讲,心能实修,诸事无碍,所以说佛事门中不舍弃任何一法。这种一法不废的修行方法则体现了众生本具性德的具体妙用。

必欲弃俗谛而言真谛,则非真谛也。如弃四大五蕴而觅心性,身既不存,心将安寄也。若即俗谛以明真谛,乃实真谛也。如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即四大五蕴而显心性也。此从上诸祖密修净土之大旨也。但未广显传述,故非深体祖意,则不得而知。

如果打算必须抛开俗谛来说真谛,所说的就不是真谛。譬如,摒弃四大五蕴去寻觅心性,身体既然已经不存在了,心又将安寄在哪里?如果通过俗谛来开显明了真谛,才是真实的真谛。比如心性在眼根则能视物,心性在耳根则能听声,就是通过四大五蕴之身而显示心性的大用。这一点是以上各位禅宗祖师,都密修净土法门的主导思想。但是以上禅门祖师没有把不废止、不排斥、且密修净土法门的思想广为弘扬和传播,所以如果不去深入地体会,则无法知晓以上诸禅门祖师的心法。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土见佛,尤简易于宗门。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可以见其梗概矣。

在百丈禅师所确立的祈祷病僧、化送亡僧的仪规上,都是念佛回向西方净土。又说:“修行以念佛为最稳当。”真歇清了禅师认为,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根器的众生。又说:“洞下宗所有宗徒,都应该密修净业。”因为修持净土见佛,比修行禅宗更加简易。又说:“诸佛诸祖,无论教下还是禅宗,都应该修行净土法门,一同念佛往生。”这样可以看到净土修学的概要了。

及至永明***,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着书传扬。又恐学者路头不清,利害混乱,遂极力说出一四料简偈。可谓提大藏之纲宗,作歧途之导师。使学者于八十字中,顿悟出生死证涅盘之要道。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

等到唐朝末年永明延寿***(先以禅得道,后更赞净土),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才明确地垂示法言,著述弘扬净土宗。又怕学人对禅与净土的修行路头不清,对其中的利害关系混乱不清。于是就极力说出《四料简偈》,真可谓提炼出了大藏经的根本要义,用来作为歧路众生的修学导师。(《四料简偈》是“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使学者在这八十个字当中,顿悟出离生死、得证涅槃的要道。他的救世婆心真可谓千古未有。

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圆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则,楚石琦,空谷隆等,诸大祖师。虽宏禅宗,偏赞净土。

永明***以后的诸位禅宗祖师,都明确地宣说净土法门,修持并提倡净土法门。比如长芦宗赜禅师、天衣义怀禅师、圆照宗本禅师、大通善本禅师、中峰明本禅师、天如维则禅师、楚石梵琦禅师、空谷景隆禅师等,诸位大祖师虽然弘扬了禅宗,但是更加赞叹净土法门的殊胜。

至莲池***参笑岩大悟之后,则置彼而取此。以净业若成,禅宗自得。喻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须问长安。

到了明代的莲池***参学于笑岩德宝禅师,大悟之后,就搁置禅宗专修净土。因为净业***如能够成就,禅宗的利益自然能得到。好像已经用大海水沐浴的人,必然已经用到百川之水;人已经到了长安含元殿中,就不需要再问长安在什么地方啊?

自后蕅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莫不皆然。盖以因时制宜,法须逗机。若不如是,则众生不能得度矣。

从此以后蕅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无一不是这样。因为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应该***取适当的措施。弘扬佛法应该适应不同时期众生的根器,观机逗教。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众生就不能得度了啊。

自兹厥后,佛法渐衰。加以国家多故,则法几乎停转。虽有知识,各攻其业。以力不暇及,置此道于不问。有谈及此事,闻者若将浼(měi)焉。幸有一二大心缁白,刊刻流布。令祖教不灭,使来哲得闻,实莫大之幸也。

从此以后,佛法渐渐衰微。加上清朝中后期内乱和外战连绵,邪教及洋教并侵,佛法的传播几乎中断。这时候虽然也有善知识,但是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无力顾及到弘扬净土法门的事情,于是置之不问净土。偶尔有谈及净土的人,能听闻并依教修行的人也没多少。幸亏期间有一两个发大菩提心的出家在家佛子,将净土经论刻板印刷,流通世间,致使佛祖言教不至于泯灭,使后来的有缘人能得以阅读闻法,这是多么***的事情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途,概不敢妄行染指。惟于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一法,颇生信向。十余年来,悠悠虚度,毫未得益。但自西徂东,由北至南,往返万余里,阅人多矣。

我以阐提的根性出家,自己揣度根性平庸陋劣,罪业深重。所以对于禅宗、教下这两种法门,根本不敢妄想来修学。惟独对于依仗阿弥陀佛的慈力,带业往生这一法门,很有信心。虽说十多年来,我悠悠泛泛虚度岁月,还丝毫没有得到净土法门的益处,但是从陕西到浙江,从北京到普陀,来回行走一万多里,也算阅人无数了。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

其中有平时自己认为通宗通教,看净土法门,好像不净之物,唯恐沾污了自己,这种人到临命终时,大多是手忙脚乱,呼爹叫娘。

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极,瑞相不现,皆是安然命终。其故何哉,良由***澄清,由分别而昏动。识波奔涌,因佛号以渟(tínɡ)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

其中也有老实巴交但持戒念佛的人,即便是念佛往生的信愿没有到极点,临终没有瑞相显现,却都能够安然命终。这是什么缘故呢?究其因,心性之水本来澄清,前者由于起了分别而昏动不明;而后者呢,虽然意识海中波涛奔涌,但因持佛号而逐渐平静。所以前者是有上等之智的人,还不如后者少智愚痴的人,弄巧反而成为大拙啊!

伏愿和尚发菩提心,宏扬此法。倘净土经论,尽皆通彻,则何幸如之。若或未尽钻研,或恐违背本宗,不敢称性发挥,当权将宗教两门工夫,暂时歇手。

惟愿和尚您发菩提心,宏扬净土法门。倘若净土的经论,都能通达彻究,这是何等庆幸啊!如果还没有钻研透彻,或者恐怕违背本来所学的宗派,不敢称性发挥,那么应该先将禅宗、教下这两门的工夫,暂时放下。

凡有阐扬净土者,平心和气读之。使扬禅抑净之心,无丝毫芥蒂。必究佛祖偏赞之所以,四众遵违之利害。则不被门庭隔碍,而敢于一切禅教律人前,称性发挥,无复畏惮矣。

凡是有阐扬净土的经论,平心气和的去读,心中不要有丝毫褒扬禅宗,贬抑净土的念头。一定要深究佛陀祖师特别赞叹净土的原因,四众***尊奉违背的利害关系。这样就不会被门派之见所隔碍,而敢于在一切禅、教、律等宗派的学人面前,称性发挥净土的义理,而没有什么畏惧忌惮的了。

然净土书多,最要唯十要。十要中断疑生信,尤推或问,直指,合论,为破坚冲锐之元勋也。

然而净土方面的书很多,最重要的是藕益***的《净土十要》。《净土十要》当中,断疑生信,尤其推重:第六卷天如禅师的《净土或问》、第七卷妙叶***的《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第十卷袁宏道的《西方合论》,这些是冲破坚执锐气的元勋。

其外净土圣贤录,历载诸菩萨祖师居士妇女,及恶人畜生往生事迹。读之则知历代禅教律诸四众求生净土,如群星之拱北,众水之朝东。

还有彭际清的《净土圣贤录》,记载历代诸位菩萨、祖师、居士、妇女,以及恶人、畜生往生的事迹。读后,就知道历代禅、教、律等诸四众***都求生净土,如同群星都环绕着北极星,众多江河全都流向东方。

而龙舒净土文,言浅义周,词详理备,为接引初机第一要书。若欲普利众生者,此书万不可忽也。

而《龙舒净土文》,言语平易,义理周全,词句详尽,法理完备,是接引初机的第一要书。对于想要普遍利益众生的人,这本书千万不可忽视啊。

弟昔遇善子平者言,寿不过三十八,今适满其数。恐无常倏(shū)至,所以专持佛号,预待临终。

我过去曾经遇到过一个善于***的人说:我的寿命不超过三十八岁,现在刚好满这个岁数。恐怕无常突然到来,所以专持佛号,提前准备临终的到来。

设无常果至,则后会无期。兼欲雪在家毁谤佛法之罪,故不避忌讳,略***野芹,献于饱餐王膳大富长者座下。祈悯而纳之,福我秦邦。

***设无常果然来了,那么我们就后会无期了。我又想忏悔洗脱在家时毁谤佛法的罪过,所以冒昧地略说我的浅见,献于广学博闻的您面前,祈愿悯念而纳受,造福我陕西一方众生。

提永明之正令,遵莲池之遗规。使自他同出生死,幽显共生西方。则净土兴而宗风不坠,众生福而国运常亨。所谓移花赚蝶至,买石得云饶。书此大旱望雨之诚,用卜同归莲邦之庆。祈垂海涵,则法门幸甚,众生幸甚。

按照永明延寿***的四料简,遵守莲池***的遗嘱:老实念佛,莫换题目。使得自己他人都同出生死,幽界和显界众生共生西方。这样净土法门兴盛而禅宗之风不坠,众生有福而国运常久亨通。所谓:移花赚得蝴蝶飞来,买来奇石引得云雾缭绕。我写下这如同大旱祈望下雨一样的诚心,并据此设想将来和您同归莲邦的欣庆。衷心希望您能包容***纳,那么法门有幸,众生有幸!

诸位师兄大德有什么可以迅速满愿的法门

聆听“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法师讲《出家并非不孝,实是大孝》 2013-1-23 19:49

印光法师俗姓赵,名丹桂,法名圣量,号常惭愧僧,以号行。清光绪七年(1881)21岁时于终南山莲花洞出家,后在兴安(今安康)双溪寺受具足戒。

光绪十二年至北京怀柔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旋移居北京圆通寺。光绪十九年应邀南下,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安居阅藏,深研内典。

1923年在南京创办放生道场。1928年为印经至上海太平寺暂住。1932年移居苏州报国寺,闭关完成普陀、五台、峨嵋、九华四大名山志的修辑。后到灵岩寺建立专修净土道场,并创设弘化社流通法宝。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灵岩寺闭关念经,保持民族气节。1940年10月在灵岩寺圆寂,被奉为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着有《印光法师文钞》正、续、三编及《印光嘉言录》等

佛教以孝为本论

印光法师著

法宣法师白话译

孝顺之为道,其广大含容一切众生而无外也。可以如同经线成就苍天、如同纬线持守大地,轨范圣人型塑贤者,中国过去的先王修之以成就至善之德,释迦如来乘之以证得觉悟之道。是故儒家之《孝经》云:“所谓的孝,乃是上天之常经也,大地之常义也,是人民之所行也。”佛陀的戒经云:“应当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乃是至道之法,孝名之为戒,亦名为制止。”是故可知不论是世间或出世间,莫不是以孝为根本也。

奈何世俗的凡情之人,只知道孝行显着的形迹,不知道穷尽孝道之极致。每次见到出家的释迦牟尼佛之***,往往便随着自己臆测之见解,肆意地毁谤责备,认为说是不孝父母,与放荡之子、忤逆之徒毫无差异。却不知世间法重视孝道,出世间法也无不重视孝道。这是由于世间之所谓孝道者,是有外在的形迹可以依循者也。而佛家所谓的孝道者,是比较简略于形迹而专门致力于根本也。有形迹可以依循者,明显而容易见到;专门致力于根本者,则是隐晦而难以明了。

何以如此说呢?儒家之人服务劳动、饮食奉养以安定其双亲,乃是孝也。建立自身行持圣道,流传名声于后世以显耀其双亲,乃是大孝也。推至究竟而论,举凡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和种种善行,无非皆是孝道之发挥也。是故《礼记》当中的〈祭义〉云:“砍断一颗树,宰杀一只兽,如果不以其正当之时,都不是孝也。”是故曰孝悌之道,通于天地神明,光耀于四海也。谈论孝道至此境界,可以说是究竟也穷尽也,没有办法更再进一步了。

然而其为孝道,皆是可以显现在耳目之间,在于人们所容易见到之处。唯有我释迦佛之***,以成就佛道利益众生,作为最上的报答父母恩德之事。而且不仅报答多生以来的父母,并且必当报答无量劫来在四生六道当中的一切父母。不仅是于父母在生之前应当孝顺恭敬,并且应当度脱父母之灵觉神识,使其永远超出苦轮,恒常住于正觉之境界。是故说佛家的孝顺,隐晦而难以明了者也。

虽然如此,儒家之孝道,乃是以恭敬奉养父母为最首要者也。若是佛门中辞亲出家,岂是完全不顾及父母之奉养吗?依照释迦牟尼佛之制度,想要出家必定要先禀告父母。若是有兄弟、或儿子侄子可以将父母依托之,才可言语禀白于父母双亲,双亲允许了才可以出家,否则不许剃度落发。如果有的僧人在出家之后,兄弟等人或是身故,使父母双亲没有可以倚靠付托之人,也可以减少其出家的衣钵等资具,以奉养父母双亲。

所以长芦禅师有奉养母亲之芳踪。宋代时长芦宗赜禅师,襄阳人,年少时便丧父而为孤儿。母亲陈氏将他带回舅舅的家中养育。长大成人之后,广博通达世间典籍。二十九岁出家,努力修行而深深明了禅宗心要。后来住持于长芦寺,迎接母亲于方丈室东边的屋子,劝导母亲念佛求生净土。经过了七年,其母亲念佛而往生。其事迹见于《净土圣贤录》。

道丕法师有埋葬父亲的奇异事迹。道丕法师,是唐代皇族的宗室,长安人。出生才周岁时,父亲在国事之中死亡。七岁出家,年十九岁时,世间荒乱稻谷极贵,于是背负母亲进入华山,自己辟谷断食,乞食而来的食物都奉养母亲。次年前往过去父亲战死的霍山战场,收拾聚集当地战死的一切白骨。虔诚地读诵经咒,祈祷能够得到父亲的遗骨。诵经数日之后,父亲的骨骸从白骨堆中跳跃而出,直接前往道丕之前。道丕于是掩埋了其余的白骨,自己背负其父亲之骨骸而归乡埋葬,其事迹见于《宋高僧传》。

是故经典中云:“供养父母之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相等。”双亲健在,则应当要以善巧方便来劝导开示,令其持斋念佛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双亲死亡后,则以自己读诵经典修持的功德,常时至诚为双亲回向,令其永远超出于五浊恶世,长辞于六道生死轮回的痛苦,能够证得无生忍之智慧,高登于不退转之地。使其尽于未来之际行菩萨道以度脱众生,令自己与他人皆能共成无上正觉之道。如此乃为不与世间共有之大孝也。

推至究竟而论,举凡一切的六虔万行,无非皆是孝道之扩充。是故《梵网菩萨戒经》当中,其中一一的戒条皆言:“应当生起慈悲心,孝顺心。”又云:“若是佛子以慈悲心,施行放生之业,一切男子皆是我父亲,一切女人皆是我母亲,我生生世世以来,无不从之而得以受生。是故六道的众生,皆是我的父母。而众生而食其肉者,即是我之父母。”

因此之故,凡是所有一切的修持,皆悉普为法界的一切众生而回向之。如是则其思虑尽于未来之际,其孝道普遍于诸一切有情。若是以世间的孝道来互相比较度量,则在形迹事相上也许不无欠缺,可是在根本究竟之利益则大大有余也。可惜不能明见此道理者,不是认为佛门此说极为虚妄荒诞,便是认为太过虚无渺茫。岂可了知不论是竖穷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三际,或是横遍于十方之世界,以佛陀的佛眼皆能圆满而明见,就如同以眼睛观视自己的手掌也。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 id="id2">分享:莲花生大士: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十种利益──持戒十种利益  

﹝出月灯三昧经﹞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坚持净戒,是亦如佛之所学也。

[三、智者不毁],谓修菩萨行者,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智之人,喜乐赞叹,而不毁訾也。

[四、不退誓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证菩提,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也。

[五、安住正行],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六、弃舍生死],谓修菩萨行者,受持净戒,则无杀盗*妄等业,而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也。

[七、慕乐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绝诸妄想,故能厌恶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乐也。

[八、得无缠心],谓修菩萨行者,戒德圆明,心体光洁,一切烦恼业缘,悉皆解脱而无缠缚之患也。

[九、得胜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修菩萨行者,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而超诸有漏也。

[十、不乏信财],谓修菩萨行者,持守戒律,于诸佛法,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财,而不匮乏也。

优波毱多尊者与魔王波旬

2018年4月29日 Lee公子 摘录于《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莲华生大士 著

觉性是***生而俱有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不知道怎么运用它来离开烦恼,升起智慧。

其中讲解觉性最清楚的一位,是莲花生大士。

他的说法,简单明了,清晰易懂。以下这一篇「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可以说是代表之作也是觉性科学中禅修方法的主要依据,推荐给有缘人、有心人,请收藏并多次阅读

本文叙述“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这是开示本来觉性最直接的法要,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敬礼法报化三身

敬礼一切圆证空明觉性之诸佛

我将开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源自『宁静忿怒尊无上自性解脱最胜教敕』

它为你真实解说自己的本来觉性

有幸佛子,谛听觉照

三昧耶,嘎嘎嘎

何其奥妙

娑婆与涅盘同时圆具于一心之内

它的本性亘古即然,你却无缘得识

它空明无染,永世不灭

你却无缘一睹它的丰***

它处处显现无碍,你却视而不睹因此着文,为解说自己的心性

若不了解内在自性

三世诸佛所开示之八万四千法门无人得识其中奥义

此言不虚,大雄诸佛之密意尽在于此矣

佛法经典纵然遍满虚空

究竟教诲终归于导入自性的三要诀

今开显诸佛自性

下文解说修持要诀

此法既无前行,也无续修

谛听

有幸佛子,谛听

常人虽也重视心性的问题,且广加研究

对它仍然茫然无知,或落妄见,或入边见

乃因彼等未能正视心性之本身

只知发展为各种哲学观念及学说

深奥难解

使一般人错失了认识自性的机缘

以致轮回流转于六道三界,受尽诸苦

由此可知,不觉自己的心性

是十分可悲的谬误

纵然声闻缘觉试由无我的道理深入

却无法了解自性之本来面目

其它行者亦各执一论

自作缠缚,无缘得见净光

声闻缘觉受到主客(能所)二元之分别见所障

中观派则蔽于真俗二谛的执着

事乘与瑜伽乘因执着本尊外相而受缚

大瑜伽(方便父续)及随瑜伽(般若母续)

则因分别空性与觉性为二而生惑

从不二的究竟义观之

他们因分别空觉为二而步入歧途

唯有先识破空性与觉性不二

方能证入佛性无碍

由自性观之,不论凡俗

娑婆与涅盘本来不二

只因你不断造作贪瞋诸毒

故至今仍然流转于娑婆世界

因此,暂且放下你现行或未行的佛学法事藉今日开示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的因缘你终将明白

所有佛法都在这无上自性解脱中得以圆满

不论你修持何法,均将融入大圆满的究竟境界

三昧耶,嘎嘎嘎

那光明灿烂的觉性,也就是所谓的心性

有人视它为具体存在,实际上它并非实存

然而它又是一切之始

涅盘极乐及娑婆苦海的根源

它一向被密宗十一学派所推崇

从名相来讲,它具有各形各式的名称

有人称它为心,或心性

有人称它为梵,或大我

有人视它为无我的教义

有人直称它为心而已

有人称它为般若,或圆满智能有人称它为如来藏,或佛种

有人称为大手印

有人称为唯一本体

有人称为法界

有人称为阿赖耶,或一切种有人只称它为平常心(觉)

现在为你开示本觉。要点有三

清除过去之念,不留纤毫痕迹

向未来之念开放,不受他境所染

安住当下心境,不修整造作

如此的觉照,实在平凡无奇

无思无念地观照自我

若仅仅纯粹的观察

唯见明空之境,并无任何观者存在

当下只是纯粹的觉照而已

此觉空明无染,非由他生

它真实无杂,明空不二

它既非永恒,亦非受造

然而它绝非虚无,因它光明遍在

它也不是单一的实体,因它明显地遍存万物

然而它亦不似一般物质和合而成

因它不可分割,只具一味

总之,我们本具的自觉,绝非源自任何外物如此方是真正观察实相之道

在这本觉内,法报化三身圆满如

因它不生及空性,故是法身

因空性圆具光明朗净,故是报身

因它能够自在显现,故是化身

这圆满一体的法报化三身,便是觉性的本质

谛听这殊胜的开示

你顿见自己当下的本觉原是如此本来空明,纤毫未染

你怎能说,你不了解自己的心性

你的修持本无所执,亦无所求

你怎能说,你修持不佳

既然你的本觉就是这个

你怎能说,你寻不着自己的心性

心性原本就是那一念

你百般寻找

为何仍说你找不到那个起心动念的人

由是可见,起心动念的主体根本不存在

然而此念确有,你怎能说此念未生

你只需随任此念生灭,不修不整

你为何还说自己无法进入空境

既然你只需顺其自然,无为无作

你为何还说,你对它们一筹莫展

何况明、空、觉性,本是圆满不可分的一体

你怎能说,自己的修持一无所成

既然本觉是自然出生、自然圆满

不受前因或外境所限

你怎能说,一切功夫只是徒然

既然所有念头都是当下生起,当下寂灭解脱

你为何还说,你不知对治之道

既然当下的觉性本来如此

你为何还不识自己的本性

自性本空,它真的无实无根

你的自性也如虚空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你真的不用先入为主地秉持着空观

那自然生起的本觉,从无始以来一直空明朗净

好似太阳一般,由核心自然发出光热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这本觉本智,真的是不灭的

好似江河流水一般永无止尽

你不妨仔细观照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心念变化无常,真的不是我们的意念所能尽解

它们就像微风一般难以捉摸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不论任何外境生起,真的就是本体显现

你就像明镜能反映出一切外境似的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世上纷纭万象,真的都在它的自身内解脱

就像空中的云彩自行生出又自行寂灭

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自心是否确实如此

那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修持之外,岂另有修持之人

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在事行之外,岂另有行者之存在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三昧耶戒之外,岂另有守戒之人

一切境相无非是心性所生

除了证果之外,岂另有悟者之存在

你应该仔细观照自己的心性,审思再三

当你外观身外虚空

若无杂念,亦不受外界所染

你再内观自性

亦无念者以念向外造境

那么,那微妙的心性,便空明朗净,无垢无染

你的本觉净光,即是法界本身

好似无云晴空中的太阳

阳光虽无形无相,却光明遍照

不论你了解与否,此乃最胜法义

这本来圆满的净光,自始便非源自他物

乃由觉性自生,本身却无父无母

真是不可思议

自生之无上觉性,亦非由他物所造

真是不可思议

它既无生,故也无由而灭

这真是不可思议

它虽无所不在,却无人得见真相

它真是不可思议

纵然流转于娑婆世界,却无损其身

真是不可思议

纵使得证佛性,对它亦无所增益

真是不可思议

它存在每个人内,却无人认出它来

真是不可思议

然而你还冀望成就其它外在的证果

真是不可思议

明知它在自身之内,你却四出寻觅

真是不可思议

何其奥妙

这当下的本觉空明朗净,无实可执

仅此,即是无上的知见

它涵括一切,却不受任何观念事物所羁仅此,即是无上的修持

它不修不整,又是言语道断

仅此,即是无上的道行

无需四处追求,它本来圆满具足

仅此,即是无上的证果

殊胜之正道有四

殊胜的正见

正因当下觉性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殊胜的正修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殊胜的正行

正因当下觉性本具此光明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殊胜的正果

正因当下觉性就是这光明朗净

此光明净性又无瑕无疵,故可称之为道

今开示三世不易的四定法

不易之正见,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修,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行,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不易之正果,是为一法

当下常在的觉性光明朗净

三世不易,故称为定法

既然你已聆受三世如一的秘密教诲

便应尽抛过去的知见及一切

断除未来的冀望及筹划

眼前这一刻,纵有念头生起

不执不取,心如虚空

既然,由究竟观之

根本无法可修,故无需修持

既然,那儿本不散乱

你只需心不散乱地安住此境

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

你的觉性便本知本明,光明灿烂

当它生起时,称为菩提心,亦即悟性

因无所修整,故超越一切外在知识

因无所散乱,它是本体的光明净性

外境外相,既无自性,故自然解脱

明空不二,是为法界

一旦悟及佛性无道可及

无法可悟,不证自明

便得如实而见金刚萨埵

下面的开示

将为你穷究六种边见,并推翻其说

不论当前的知见学说,立论何等分歧

所谓的心性,便是你的本觉

它是自然生起的无上觉性

应知,观者及观照本来不二

当你观照,不妨寻找观者为谁

若遍寻不得

此一妄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这妄见一了,即是你重生的一刻

知见及持此知见之人并无分别

若能不落入空见或空境

当下的觉性顿显空明

这便是大圆满见

于是,不论识与不识,亦无分别

不论当前的修行方法,立论何等分歧

你的日常觉心,具有***观照的能力

应知,修持与修持者本来不二

不论你在修行与否,不妨寻觅一番修持之人

若遍寻而不得修持之主体

你的修持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修持一旦放下,便是你重生的一刻

你若能既不落幻境,也不昏沉散乱

当下无染的觉性自现光明朗净

这毫不造作的觉照,便是专一定境

如此,入定或不入定,本非二境

不论当前的行事标准,是何等的分歧

你本具的元觉,却是唯一本体

应知,行为与行者本非二事

不论你正在造作或无事,不妨观察一下

是否有一行者存在

若遍寻行者而不可得

你的行事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造作停止的那一刻,便是你的新生

无始以来,事行与行事之人本无分别

你若能不落入妄见,染着习气

当下的觉性那归于清净无染

既不相应,也不排斥

随顺事物,不加修整

唯此道行,方称清净无染

如此,净行与不净行,亦本来不二

不论当前的悟境证果,是何等的分歧

心性的本质就是本觉

亦即本来圆满的法报化三身

应知,悟境与悟者本来不二

你不妨寻找一下悟境及悟者

若遍寻悟者而不可得

你的悟境便顿现其穷,而自然瓦解

悟境一旦寂灭,便是你新生的一刻

悟境与悟者皆觅不可得

你又不落于执着或贪瞋惧情

当下的觉性便归于本来的清净无染

只要了悟法报化三身圆具于你内

此即无上佛果

本觉是不受不灭论或空见诸种边见所染的

此即所谓不落两边的中道

本觉原来就是清净无碍的常存觉性

它又是空性之核心

因此被称为如来性,即佛心或佛种

你若明了此究竟奥义,便已超越一切论说

因此它又被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即圆满智能

又因它超越了理性及观念的范畴

因此又被称为大手印,即无上的象征奥义

因此,不论你了解与否,它皆自适其所

由于它是涅盘极乐与娑婆苦海的根源

故被称为阿赖耶,意即一切种

由于它本来面目平凡无奇

这空明常在的觉性

又被称为平常心(觉)

不论它具有多少个深奥而美妙的名相

最终所指,不过是这当下觉性而已

于此心外,向外驰求

就好比外出追寻象迹

其实你的象正安居家中

即使你通晓整个宇宙

也无法穷究这奥秘的究竟

如果你不了解万象皆出自一心便无由证得佛果

不知识取本觉之人,自然向外驰求

一味向身外寻求自我的人

怎会找到自己

好比一个笨人,进到人群中

便受到外境所惑,而忘失了自己

一旦忘失自我,便四处乱寻

不断误将他人当作自己

同理,如果你不知万物之本性

不知外境原是出自一心

便会再三流转于娑婆

你若看不透自己的本来心性就是如来

涅盘便变得遥不可及

所谓娑婆与涅盘

全凭你一念无明或一念明觉

若由究竟义观之

两者本质实在无所分别

你还以为它们存在于你的自性之外

真是极大的错误

其实错误与无误

本来也是一味(自性而已)

一切有性的心念本来不可分割

不修不整的心性

只需安住本来自然之境,便是解脱

如果你认不出

那根本的迷惑及幻相也是出自本心

你便无法认识法界的实相

你应努力觉照那自始自生者

由外相观之,起初似有所生

存在期间,似有所住,最后终将归于某处

可是你若加以细究,它却似乌鸦照井

当乌鸦离井而去,它的倒影也一逝不返

同理,一切表相皆由心所生

既由心生,也由心灭

唯此心性了知一切,且知一切本空本净

有如天上穹苍,它的空虚与澄澈本不可分

自生的本觉虽能生出外境

变成光明透澈又井然有序的万象

此即法性,也是实相

它虽藉外相来显示自身的存在

你心中却明明白白,那便是你的自性

由于它是如此明朗透澈,故被视为虚空

但虚空只是心性的一个比拟而已

不足以涵盖其意

因为自性虽如虚空

却具本觉,无所不明

天空却无觉性

它的空虚好似死尸一般地空虚

了无生命

因此,心性的真相,是无法以天空作譬的

总之,能毫不散乱地任心性安住本然便是

何况纷纭万象

也具有俗谛(相对性的真理)的价值

没有任何现象真正地存在,它们迟早会消逝

涅盘及娑婆中的一切事物现象

只不过是表相而已,靠那唯一的自性去觉察

每当内在的心境有所改变

感受到的外境也随之变迁

因此,你所见的一切,只是心性的流露

六道众生都是依照自己的业报而认取外境的

有些外道常持二元论

或以不灭论来驳斥空论,

密法九乘中也各据立场来观外境

人们不仅观察外境的方式不同

解说立论也互异

一旦执着于变化无常的表相

谬误便由此而生

你若能对自心所见的表相

不论它们是虚是实

始终不执不取,便是佛境

外境本身并无过错

因为执着才成障碍

你若了知那执着外相的念头就是自性

此念当下解脱

一切显现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整个宇宙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六道众生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人的福报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下三道的苦境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贪瞋痴等五毒毕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自生的本觉呈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涅盘道上的善念呈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魔难障碍出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界神祇及其境界出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净念出现于前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无念的定境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观得万物光影交错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色无边处定或识无边处定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一多不二

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一切色与一切空毕现于前

这也是心性的流露

没有任何境相,不是出自心性

正因自性无碍的本质

境相才能不断生起

有如大海及波浪本是一体

因此凡是生起之现象

必将在心性内自然解脱

不论你用多少不同的名相去指称它

由究竟观之

心性不曾离开过一切而存在

这一体性并非建筑在任何有形基础上的

它虽是一,你却无法由任何一边而得其全貌

它也不是存在某处的实体

因为它不由造作

它也不是虚无

因它的光明及觉性光辉遍照

它更不是各种形色

因为空性与光明是不可分割的

当下此刻的自觉是如此空灵及实在

虽有此觉照,却找不到觉照的主体

所悟实在只是被悟而已,一无实质

只要据此修行,一切自然解脱

我们的官能(五根)便能不受理性意识的干扰

当***认一切

有如芝麻榨成麻油,牛奶搅成奶油的过程一样

不经榨压,哪来麻油?不经搅拌,哪来奶油

一切众生虽本具真实佛性

功不经修持,如何证入佛果

若肯修持,即使放牛郎也能悟道解脱

他虽不了解其中学理

仍能从经验中一步一步地调练自己

譬如有人亲口尝过糖的滋味

哪里需要他人解说其中滋味

错失本觉

即使班智达(博学之士)也堕入歧路

不论他们学问何等渊博

通晓密宗九乘的次第

缺乏证量经验

所说难免以讹传讹

离佛地益远

一旦了知本觉,一切功德业报当下灭尽

若不识本觉,一切德行或恶业

终将累积为业报,在善恶二界中轮回流转

只要你能识破自性中空虚的觉性

善、恶、德、业,便不致落实成报

就如虚空流不出泉水一般

功德与罪业在虚空之境也无法滋生业果

那自生的本觉方能观照***一切

以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是如此深奥

你必须熟谙自己的觉性

这秘密教敕何等深奥

何等奥妙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直接为人开示本觉

这是为了未来众生的利益此论虽精简非常

所有密法、要门、口诀,尽在于此矣

我既已传授此法于当世,仍另将它隐藏某处

作为岩藏密法

使未来善业成熟之人

有缘闻此妙法

三昧耶,嘎嘎嘎

以上论述是开示人的当下觉性

定名为『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此文乃是邬金教主莲华生大士所作

愿这殊胜的解脱之道永不失落

直到娑婆众生毕竟解脱

佛语经典句子

禅门西天第四代祖师名叫优波毱多,咤利国人。他虽然出身低微,却聪慧过人,年十七岁时,遇到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点化而出家,事师三年,得尊者心印,号西天第四祖。商那和修尊者见佛门后继有人,便归隐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南象白山中。

年仅二十岁的优波毱多作为佛门领袖,再也无人约束他,过多的顺境使他忘记了过去恩师的教导,心中的憍慢懈怠渐渐生起。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从定中得知此事,便以威神之力,来到优波毱多及其徒众面前,显现龙奋迅三昧,令他们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成了无欲无碍的大圣人。

证果的四祖随缘度化众生,凡每度得一人证阿罗汉,他就在石室里放一根竹签,时间久了,竹签竟装满了石室。由于世上每有一个证果的圣人出现,大地就会发出微妙的震动,住在魔宫的波旬(即是魔王)看到他的子孙越来越少,非常气愤,决定要修理修理四祖优波毱多尊者。

一天,魔王波旬化作风情万种的美女,手持七宝华鬘,来到四祖面前,趁他入定之机,把华鬘带在他的脖子上,想等他出定了勾引戏耍他一回。在定中的尊者早就知道了魔王波旬的馊主意,但出得定来,***意非常高兴,暗中取来人、狗、蛇三尸,化成华鬘,对波旬甜言蜜语地说:「哎呀,**,万分感谢你的布施,你的华鬘和你的美丽令人迷醉。为了向你表达我最诚挈的谢意,我特意从大自然中***撷百花,做成华鬘,我把它奉献给你,而你的美丽配上这百花鬘,将更加艳丽无比。」

魔王一听,差点乐坏了,心想:优波毱多呀,只不过徒具虚名罢了,看来你和你的无数***,转眼就全要成我魔宫的人了,哈哈!

魔王一边绞尽脑汁地盘算著怎么收拾四祖,一边接过华鬘,戴在颈上。忽然,华鬘越来越深重,不一会儿,竟现出原形来——脖子上挂著的哪是什么华鬘,而是三具臭不可闻的尸体,那腐肉、尸水和著到处乱钻的蛆虫,弄得魔王满身都是。波旬暴跳如雷,怒火万丈,试着除掉这臭秽的玩艺儿。他先用火烧,结果臭尸没有烧着,反倒把他最吓人的怪胡须烧的精光;他用刀砍,除了在身上留下无数深深的伤痕之外,尸体的鬘纹丝不动……

魔王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能除去尸体,只有到天宫找诸天王,哪知这些天王早就躲起来了,不想理他,谁叫魔王平时专门跟天王作对哩。他又跑到六欲天宫找上帝,上帝说:「这事我管不了,你去找大梵天王吧,他的神通是我所知道最为广大的了。」

大梵天王果然见多识广,说:「这是佛陀的***跟你开玩笑的,他的神变呀,不是我等能解决的。」

「求求你啦,你一定要给我想想法子呀。如果不去除这臭物,我这魔王的脸往那儿搁呀!」魔王在哭丧著脸哀求道。

大梵天王闭着眼算了算说:「我法子倒有一个,不知你是否愿意?」

「只要能除秽物,我什么都愿意!」

「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大梵天王以偈颂为他开示道。

波旬***地从耳朵里揪出一条臭蛆,什么也没听清,也可能是急的。之乎者也的那一套,他本来也搞不懂。

「那么,你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可走,就是皈依优波毱多尊者。」

已经玩到这份上,是面子重要还是生命重要?魔王没有选择,唯有听从大梵天王的。当他再次来到尊者面前,请求宽恕,并发誓说愿意永远皈依佛教,不再为害世界了。

尊者见他说的诚肯,就教导他以后不许为非作歹,因为伤害别人的同时,可能受到伤害的将是自己;要懂得尊重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忽视生命尊严的结果,便是你自己没有尊严……魔王当即表示:「依教奉行。」那恶臭的尸体应声而除。波旬现在是否还听尊者的话,那就不得则知了。

奉行「毫不利已,专门整人」主张的人,便是魔王眷属。精诚的团结,无间的友谊,慈悲广大的心灵,度尽苍生的宏愿……这是菩萨的行处,也是魔王最害怕的行为。

当你布施的时候,波旬会说:「那不是布施,他是为了得到自我的安慰,他想要得到荣誉和回报。他的行为告诉我们,他是虚情***意的,因为……」

当你持戒时,波旬会说:「他的为人我最清楚,他的内心世界充满黑暗,持戒只是他外在的表象,他……」

当你精进修持时,波旬会说:「我知道他一直非常懒怠,但他这几天怎么就忙乎起来了?哦,我明白了,他又想表现表现了。」

然而,当我们听了这些话的时候,生起一念的嗔心或退心时,你就中了魔的计,遂了魔的心,因为这是魔王所期盼的,这是魔所意愿的。如果没有魔的存在,在一帆风顺的日子里,我们成功的可能也将失去,因为魔王在磨砺着我们的信念和意志。魔使我们更加坚强,与魔同在的日子,其乐无穷。当你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魔哪里是魔,他分明是菩萨哟,因为他使你成就。

佛说的戒,指的是哪些戒?

1、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2、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4、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5、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6、语有云:人既生亦死。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7、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8、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9、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0、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1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12、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3、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4、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5、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16、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7、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1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19、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0、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21、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这一切。

22、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23、毗舍浮佛偈***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2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5、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26、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必落魔道。

27、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心清自然凉,心诚自然灵。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28、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29、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30、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31、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32、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33、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4、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5、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36、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37、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38、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39、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0、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差")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4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42、一个人几十年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太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用智能探讨人生真谛,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43、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44、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45、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46、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4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8、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49、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50、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51、学会放下,拽的越紧,越是无法自拔。学会感恩、随顺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因果原则。

52、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5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54、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5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6、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57、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58、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59、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60、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61、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62、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63、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65、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66、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6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68、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69、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70、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71、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佛语有云:不可说,不可说。

72、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3、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修行仍将受困于**,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74、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75、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76、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77、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78、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79、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80、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81、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82、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83、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84、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85、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8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87、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88、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89、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说:“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听得懂吗?”

90、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9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92、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93、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94、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95、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96、佛曰: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98、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99、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六即的宣化上人说六即佛

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又称为根本大戒。

五戒的内容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小至杀死蟑螂、老鼠、蚊蚁等,都是杀生。不过,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是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纤悔的。如果杀死蟑螂、蚊蚁等,是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跟不一样。

此外,浪费时间,破坏物质,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相同的,随便浪费物品也是杀生,因为物品是大众的***,是大众集聚因缘而成的。

戒杀生,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涅盘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所以佛***吃素,主要是不忍心鸡、鸭、猪、羊等动物的生命,是为了长养慈悲心。有人认为植物也有生命,但佛教认为动物有心识的反应,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应,因此吃素不算杀生。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简单的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光天化日之下,强取他人的财物,更是***。根据戒律,**价值五钱[古印度摩揭陀国钱币单位]以上的东西,这样的偷盗行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时顺手取用公家的信纸、信封、原子笔等,乃至借用东西末还,叫做不清净的行为,虽然不是犯了根本戒,但还是要负因果责任的。在戒律中,最难受持的戒律,就是盗戒,因为凡将无主以外的东西,私自据为己有,就犯了盗戒。

◎不邪*:所谓邪*,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例如、、重婚、诱拐、贩卖人囗、妨碍家庭、强迫别人从事卖*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犯了邪*戒。至于心中恋慕某人,但末付诸行动,虽然没有触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净,烦恼妄想扰动,日子也不好过,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净。

邪*,是社会混乱的导火线。例如**.问题,是文明社会的一大耻辱。他如同性恋衍生的爱滋病,更引起了廿世纪的大恐慌。如果***都能持不邪*戒,便不会发生这些问题;夫妻坚持不邪*戒,则家庭是个和乐的家庭,社会是个守礼的社会。

◎不妄语: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囗、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妄语依其性质又可分为: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三种。

大妄语:指没有证果的人,说证果了,没有得到神通,说得神通了。此种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是属于大妄语的行为。另外说四众的过失,尤其说出家二众的过失,也犯了严重的根本大戒。

小妄语: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是说非,非说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这些都属于妄语。

方便妄语;就是俗称的善意的欺骗。譬如医生为顾及绝症病人的情绪,因此隐瞒实际病情,这种为别人利益着想而说的妄语,就是方便妄语。

不饮酒:虽然明指为酒,但是凡能***神经,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诸如***、***、***、速赐康、强力胶、玛啡、红中白板等,都是不饮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就是罪恶,因此称为性戒;不饮酒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质虽非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或诱发其他的性罪,因此称为遮戒。

《大毗婆娑论》卷百二十三说:印度有位优婆塞,由于饮酒,于是**邻居的鸡,犯了偷盗戒;烹杀做为下酒菜,犯了杀生戒;邻妇问起,他妄言说没看见鸡,犯了妄语戒;此时又见邻妇貌美,非礼她,犯了邪*戒。喝酒使人无惭无愧、丧失理智,由于喝酒而造下杀、盗、*、妄等四重罪,所以应该戒除喝酒。

佛教是重视般若智慧的宗教,唯有戒酒,才能使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

五戒的意义

五戒虽然分别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譬如: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从而不去侵犯别人。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因此有人说:何必受戒,自找束缚!其实,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拐骗、重婚,是犯了邪*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还是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罪过加重,因此沉沦三涂恶道。所以,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就永无成佛的可能。何况不受戒,并不代表做错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难逃因果业报。

受持五戒的利益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个人受持五戒,会有无尽的利益。《灌顶经》卷三说:我们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 1满足一切智,2如佛所学而学,3智者不毁,4不退誓愿,5 安住于行,6弃舍生死,7慕乐涅药,8得无缠心,9得胜三昧,10不乏信财。

此外,如果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涂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了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十住心论》卷二引《大智度论》说:‘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满分。于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随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可就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进受持,渐渐达到五戒圆满。甚至进一步受持八关斋戒、菩萨戒等,如此自然能得增上生,能得决定胜果,乃至大乘佛果。

佛经(?)解释

《妙法莲华经》谈到妙法的妙,有众生法妙和佛法妙。现在是按照天台宗所定的六即佛来解释这个妙法。妙法就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议。

所谓妙法,放在佛的份上,它没增一点。在众生份上,也没减一点。在诸佛的份上,它也不净;在众生份上,也不垢。在诸佛份上不生,在众生份上也不减。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妙法的本体。我们***本具,个个无缺;可是却没有人知道,这叫理即佛。所谓理就是佛,有具足佛性的理,而不是说现在就是佛;只是具有佛的道理。所以说***是佛,仅是指理即佛而言。

每人来听经要明白经的道理,明白诸佛所说的道理。须知明白心就是佛;佛也就是心。佛所说的法是因为众生有心,若众生没有心,佛也不用说法。你知道心即佛而只有佛的名字,这叫名字即佛。

单知道心即佛,佛即心;可是不用功修行,你虽然知道理即佛,名字即佛,又有何用?那佛性就好像在金矿里的金,把矿里的金取出来就是修行。取出来后还要锻炼,用火烧冶,经过锻炼后才是真金。不错,***是佛,矿里的金是理即佛;从矿里取出来的金是名字即佛;又加上一番修行锻炼,用火把金炼出来就叫观行即佛。

修行用功,参禅打坐、念佛、诵经,无论用任何功都要专一。专一修行到内无六根,外无六尘的程度。内也没有六根的境界,外面六尘也空了;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永脱根尘。这时候,既无人相,更无我相,无众生相也无寿者相。没有过去心、现在心,也没有未来心,三心了不可得,且四相也空了。这时候就得到一点妙法的滋味。但是还没有确实、真正的知道这个滋味,这时候就叫相似即佛。

到了相似即佛的时候,还不能停止。还要用功修行,直至能见到本来面目。在禅宗里叫本来面目,在天台宗是说得到一心三谛的境界。三谛就是真谛、俗谛和中缔。在净土法门里就是弥陀经上所说的一心不乱。何谓一心不乱?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上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到风也吹不动,雨也打不漏,成为一个。尽三干大千世界就在这‘南无阿弥陀佛’的一念里包括了。这时候没有山河大地,没有房廊屋舍,也没有人、我、众生、寿者,什么都空了。若想要停止‘南无阿弥陀佛’这念也不可能。它就像流水似的不休不停。如此念佛,念到不念自念,就是得到念佛的一心三昧。这时候是很妙的;你听见人说话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你听见刮风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你听见流水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正是水流风动演摩诃,都是摩诃***。当你见到七宝莲池里的四色莲花,各放著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黄光这四种光明。这时候可以百界成佛;不但在这个世界成佛,你愿意到那一个地方成佛都可以,这是净土法门里的一心不乱。并不是像有些不明白佛法的人,他听见声音,譬如听见钟‘当’的一声,他就问旁人有没有听见,还以为是一种境界。任何一个用功的人,那种奇奇怪怪的境界多得很,可是不要执著它。禅宗有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算佛来也不要动心,要修得这种定力。不可以佛来就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生欢喜心?须知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相都是虚妄的,你要能在有相上就看见是空的,这就是真空。而在空的份上又能看见是有,这是妙有。真空本来不空,妙有本来非有。你说这妙不妙?到了这个时候就叫分证即佛。

虽然到了分证即佛,可是还没究竟。必须要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髅明星而悟道,究竟证果,这就叫究竟即佛。以上所说的是以六即佛来解释这个妙法,到了这个时候才亲证妙法的本体而真正成佛。

注:录自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序品浅释>.

你问的这段是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我给你发的这都是一句一句的解释,应该没有再详细的了。

卷一 方便品第二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前面长行和偈颂,是妙法莲华经的序品。“序”就是叙述这部经的因缘。这一部妙法莲华经的因缘既然已叙述明了,接下来就讲第二品——“方便品”。“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利。这是一种权法而非实法,故谓之方便,所谓权巧方便。“权”,不是一种经常之法,只是暂时***用而已。“实”,是永远不改变,永远存在。可是一般初学佛者,在开始时不易明了实法,为了观机逗教,十方诸佛就巧设这个权巧方便法门,然后才开权显实,为实施权。故有次第宣说声闻、缘觉、菩萨乘,而究竟的旨归——即佛乘。佛乘就是“实”,声闻缘觉亦即是“权”;先说小乘法,然后再引导众生归人大乘佛果,这叫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开,即开散。释迦牟尼佛最初说三藏教时,为了激起二乘人修道之心,故说此为最胜法。但是小乘人得少为足,以为证了初、二、三、四果就是究竟而不再求进步,所谓止于“化城”。为了度化根机较浅的声闻缘觉,佛陀在第七品中,引“化城”之喻,遂为五百***授记。

二乘人虽然费尽苦行功夫,及修持种种苦行而达到阿罗汉果位,但却未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只算一个自了汉,只能自利而不利他。因此,佛陀再开权法,说明以前所讲的道理不是最彻底的法门,所证得的圣果,更不是最究竟圆满的。应该回小向大,从小乘而入大乘,即是要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大乘菩萨度人法门。先把这个方便权法破了,方能显出真实的道理,这叫“方便品”。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当尔之时,人天之尊,从无量义处三昧,安详自在而起。此意谓佛陀是那么从容自在的出定,反观我们众生,才坐了不久,就觉得腰酸腿痛,于是把腿伸一伸,将腰挺一挺;或者提提头,摇一摇背,这些都是不自在之表现。

人必须要修道,不修就没有道,要修才有道。可是,你不修道,什么问题都没有。一旦你开始修道,问题就接踵而来。为什么会有问题?这都是在宿世所作所行,有种种差别的因缘,其中所欠下的帐目更是繁杂而不清楚。有了这种种纠缠不清的因缘,所以令生刚要修道,魔王就来讨还宿债,造诸逆境,令你生起烦恼而退却菩提心。在末法时期的人,瞋心极重,故常生烦恼心,对人纵使没有烦恼,对物却容易起烦恼,不但对畜生、鬼神生烦恼,甚至对菩萨对佛也发脾气,最后对着自己也发脾气!这是因为往昔在因地时,无明太多烦恼太重,造诸糊涂业障,今生才会有种种烦恼障碍现前。

有些人在修行时,发愿说不生烦恼心。谁知不说此愿时还好,一发愿后,烦恼马上就跟着来。这是什么道理?譬如,在学校,学生必须经过考试,合格了方

能升学。修道亦复如是,要经得起“魔考”,才能做到难忍能忍,难受能受,难行能行,能吃人所不能吃,乃至于能做人所不能做的,这才是修道人的本份。

“告舍利弗”:舍利弗为声闻众中智慧第一。他能在八天内通达一切法藏。舍利弗在她母亲腹内,已能把他辩才无碍的舅父驳倒了!就因为他有大智慧,能深信一切法,故在此品之中佛以他为当机者。文殊师利菩萨是诸菩萨中智慧第一,舍利弗只是权教的智慧第一,换言之,是小乘人中智慧最高者。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无量;即无数无量,佛智慧是莫测高深,深奥难解,故言其智门,二乘人难解难入,不易明了。二乘人即声闻、缘觉。缘觉者,即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修十二因缘而悟道,故名缘觉。若生在无佛出世的世界,而能自己修行,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明白天地间生生灭灭无常的道理,顿时悟道者,名为独觉,证果后又名辟支佛。

声闻即是修四谛法而证果。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修四谛法而证果者,名为声闻。修十二因缘而证果者,名缘觉。他们虽然是小乘法中之圣人,但是,对于佛的大智慧,他们未能深入明了。“所以者何”:为什么他们不知道?

佛之所以成佛,皆因“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供养恭敬,善习百千万亿诸佛,是一个无量功德的法门。而佛教中之法门更是无数无量。可笑的是我们学了一点皮毛上的功夫,就自以为获得了佛法的全部,简直是坐井观天!或者,仅仅看了几本佛教的书籍,就说:“哦!我已懂佛法了。”这就太不自量力!把佛法看得太简单、太平常。尤其是一些人,根本都没躬行实践,却斗胆“上台”讲经,这简宜和骂人是没两样!既不自利,又不利他,尽讲些似是而非的糊涂道理,指鹿为马;以鬼当人,把人当鬼;将黑作白,是非莫辨。若别人发出疑问时,他们就和人打机锋,说:“我也没看过这本书,也不懂其中的道理,你自己参好了!”

话头他参不了,却学会了口头禅,及照葫芦昼瓢的功夫:“二乘人都不明白大乘佛法,何况我们这些凡夫呢?”话不是那么说,二乘人亦是由凡夫开始,逐步上升。若凡夫能明了大乘道理,即刻就能证得大乘果位。一如学校分为小、中及大学程度,学生们都依此程序而逐步升学。但是有人若能勤苦自修,虽然未进过学府,本着自己勤奋好学的精神和毅力,一样能得到大学程度的知识与学问。

我们虽然身为凡夫,可是在机缘成熟时,一样得闻无上甚深微妙法。当初的二乘人亦是在法华会中才得闻大乘佛法,而回小向大,进修大乘法门。我们何其***,现在即能直截了当,得闻、思、修大乘妙法。已知难遇能遇,当作难行能行者。

“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勇”,就是无畏于生死,无惧于任何困难。“猛”,即猛利。“精进”,不懈息之义。“名称普闻”:诸佛于修道时,勇猛精进,普遍薰闻,故不求名而名自来。“成就甚深,未曾有法”:这种微妙甚深之佛法,是前所未有。“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虽然佛陀善于权巧方便法,因人施教,应病予药,但是根机太钝的人还是不能明了其义。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前文的“意趣难解”,佛所说的法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深者见深,浅者见浅,所谓“一音演说法,随类各得解”。佛陀虽然只是用一种声音演说佛法,却能令一切众生都听得懂。不管是人、鬼、神、菩萨、声闻、缘觉等都能随其根机而获得法益,但是却未能完全明了佛之意思旨趣,因为佛境是太微妙深奥而难信难可见。佛所说的每一个道理,内已包罗万有,但是众生根性低浅,不能闻一知十,闻十而知百,不能彻知彻见。

“舍利弗!我从成佛以来,以种种因缘,为钝根者说过去现在未来种种善恶因缘。又以种种譬喻,为中根者广阔演说;以无数巧妙方法的教诲,引导教化众生,令众生远离顽迷及贪着”。所谓“善巧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一切世间法,都是尘劳。然而,以佛之大愿力,能使众生,生于尘而出尘,在世间而能出世间。这即是佛力接引。“接引”,同义于孔子所说的循循善诱;以次第循序之方法教化诱导众生。同理,一个不善于教导之教师,很容易就把学生“教跑”了。而一位教导有方的老师,却会引起许多人慕其名而甘拜为师。

佛法亦复如是,佛以权巧方便法,先教人修四谛而证得圣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如是之人修十二因缘,证到缘觉的果位后,佛慈悲演说种种譬喻因缘,以方便义,令他们回小向大,行诸菩萨六度行门。佛明白一般众生的心理,故先教他们修小乘法。等到他们已修证得阿罗汉果,才开权显实,而进一步教他们修菩萨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由小向大。

“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如来二字,是实智之义。从真如实相中而得成佛,故名如来。“方便”,权智也。由于方便善巧,故能以种种因缘譬喻广演言教。“知见波罗蜜”:即能权实并用,事理圆融。彻法源底,了法本空,名佛知见。到于彼岸,名波罗蜜。“皆已具足”:解行皆已具备满足,权实悉究竟。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有数量,性本空寂,故无挂碍。所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力无所畏”:即是如来的十种力量,及四无所畏。“定”,也是三昧。“禅”,是梵语,具足为“禅那”,译作“思惟修”,又叫“静虑”。妄念若能歇止即有定力。然而修定非止于结跏趺坐,无论搬柴运水,迎宾待客,在寻常日用中,皆能修定力。

一如永明寿禅师,他每天日课称念十万声“南无阿弥陀佛”。他是不是除了念佛外,什么都不做?非也。他是一面工作、一面念佛,整个生活都在念佛三昧中。所以他每念一句佛号,就有一尊佛从他口内现出来。但是这种瑞相,唯有开了五眼的人才能看见,非一般凡夫肉眼所能见。永明寿禅师因此而被人看作是阿弥陀佛之化身。所以,无论我们做什么事,若能保持坚诚恒实之心,都能得此定力境界。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舍利弗,佛以种种智广分别说。所说称机名“巧”,法义非一故名“诸”,言词柔和细软,故能利乐一切诸众生。“巧说诸法”:对于种种法,善能分别而巧说诸法实相。“法”,是方法,若能善巧说法,令对方欢喜信受,此为巧说诸法,否则就是笨说。

六祖***,虽目不识丁,却能善说诸法。某次,有两位僧人竟然为了一面幡在飘动争执起来!甲说:“我说这是风动!”乙却说:“你错了,应该是幡动...”两人争论不休,都不肯认输,幸好六祖***刚巧在场,即为他们释疑解说:“此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也!”你心里觉得动,它就动;若心能不动,一切也就不动了!这也是巧说诸法。人若懂得修道,做什么皆是修道,皆在定中。

六祖惠能***是怎样开悟呢?***未出家时,以砍柴为业,生活虽然清苦,***仍不忘孝事老母,晨昏定省,冬温夏凉,唯恭唯谨。后来,***到了五祖的道场,被五祖指定做舂米的工作。***日舂米夜舂米从未歇息,既无打坐亦无闲暇研究经典,更是没有念过一句咒语,但是他竟然开悟了!这是什么原因?原来他无论做什么,都能专一其心,清净妄念。楞严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亦即禅定解脱三昧。是以若能悟得其中意,尽在日用寻常中深可体会。

“巧说诸法上,言词柔软”:佛所说的法,绝不是咄咄逼人,而是善能愉悦众生心。

佛又再说一声,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前所未有的微妙法,我已完全成就尽证。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止,即停止不说了。佛陀为什么不愿再说下去?因为此经微妙深奥,非一般人所能了解,说出来恐怕引起众生,生出疑谤心而造诸恶业,故佛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此第一希有难信之法。第一义法即不二法门,故称第一。不二法门者,即无二无三,是绝对待,独一无二。“希有”,从所未闻,故云希有。“难解”,理深法妙,意趣甚深,所以甚为难解。此希有、难见难可信之法,唯有诸佛与释迦牟尼佛,方能穷究尽底,明了诸法实相是无相,而无所不相。

诸法就是一切法,但是归纳起来,不出十如是,换言之即十法界:(一)佛法界、(二)菩萨法界、(三)缘觉法界、(四)声闻法界;以上为四圣法界。六凡法界:(一)天、(二)人、(三)阿修罗、(四)畜生、(五)饿鬼、(六)地狱;四圣六凡合起来名十法界。十法界中,每一界又有十如是,共成为百界。而百界中,每一界又有十如是,这叫千如。

现在浅释十如是:(一)“如是相”:相就是一个相貌。此相貌有真有妄。“真”,即常住不变,无生无灭,真如实相。所谓真实面貌,本地风光,指的乃是我们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此“常住”,不变而能随缘,随缘而又不变,如如不动。“常住”,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总而言之,常住即是真如实相。但是,此真如实相非***能明了,故说惟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如来明见,无有错谬,如理真实,名如是相。

何谓虚妄之相?这个应该***都不会陌生,“它”是我们的“老朋友”,它就是无明。无明,是个妄相,非真,有生灭,有增减,有垢净之分别。此无明无有实体,只是一个***名而已。如此经云:“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同于水深火热当中,受尽煎熬逼迫般难受。”

(二)“如是性”:业不自生,实由性起。心本具有善恶之性,随着因缘而有种种差别。中国有一部三字经,是每位初入学之孩童的必修科。此书一开始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善”,即佛性。但是“性相近,习相远”,心本来与佛

相近,但是,无始来染诸恶习,便和佛性逐渐远离,不识本来面目,故有善性与恶性之分。

善性与恶性是怎样表现出来?

“如是性”:在这里有一个比喻,就好像竹子和木头。竹子和木头里边都有火性,可是这个火性,若搁置不用,便永远不会生出火来,必须要***借一种缘,它才会生出火来。例如:以前在中国,一般人都是茹毛饮血,那个时候还没有发现火,所以一切东西都是生吃。等到燧人氏钻木取火后,才开始用火把东西煮熟了吃。自此以后,人们才懂得用竹子或木头,引出火性来。

这也就好像我们所造的善恶业,必须借着这个“性”显出来。这种性,若是为善而发,就叫智慧光、若是为恶而发无明火,就变成毒火。这种毒火,能成就一种妄缘。而我们这个“性”,则好像竹子和木头的道理一样,本性是空的。里面虽有善有恶,但要借着一种因缘方能显示出。在楞严经上讲四大——地水火风,描述火大的时候,说“火大无性,寄于诸缘”。这个火性它没有我,得要因缘和合,才生出这种火,这是“如是性”的道理。

(三)“如是体”:这个体就是我们人的身体,也是一切的形体。这个体有三种分析:第一种,就是凡夫和圣人本来平等,本来的那个体,没有凡也没有圣,是一样的,这叫“以理为体”。这个体是本有的佛性,又叫理,道理的理。第二种,若是有人从凡夫修成道业,这叫无漏体,所谓证果的圣人。第三种,一般凡夫所具有的五蕴幻躯,即五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的这个身体,是有漏体。

(四)“如是力”:这个力就是出力。以前我对你们讲过,我有个出家师兄弟,他本来学过讲经说法的道理。他常常讲经,尤其是欢喜讲八识的道理,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和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中国人过年时喜欢写春联,用红纸写上字贴在墙上,认为吉祥,意思也就是能避邪,在庙上也有这种风气。某年过年,我就写了几个字,这几个字就是:“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我这个师兄弟,他看了大概很喜欢这几个字,于是就不停的念:“智慧如海,智慧如海...”我看他念了不知多少次,乃开他的玩笑,故说:“我看你是业力如海!”哦!他一听就***脾气,破口大骂:“你凭什么说我业力如海?”我乃微笑着对他说:“我保证你欢喜。业力有善有恶,我说你善业如海,你认为怎样?”啊!这一回他没有话说了,即刻转怒为喜。你看,人就是那么奇怪,只是一字之差,他就会***脾气。你把这“业”字译为善业,他的脾气又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你说妙不妙?所以这个“力”,就是业力。业它也是一个体,在业体上的一种力量。十法界里所有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森罗万象,无不从众生的业力所示现。一切众生的身份,这叫正报。一切森罗万象,这叫依报。依正二报,皆是从业力生出来,故云“如是力”。

(五)“如是作”:这个作就是造作,造作一切业,善恶不等。种善的因就结善果,种恶的因就结恶果。这个“造”,就是看你造什么?所以说“善恶两条路,修的修,造的造。”修善者,就有福德;造恶者,就招祸殃。

(六)“如是因”:这个因是指我们众生的心,这个心又叫心地。就像一块土地,任你种善或恶的***,将来就结果。一切唯心造,善恶报应都是由你心里所造成。这个因就是个***,种在你的心地里,而善恶亦随这个因而显现。

(七)“如是缘”:这个缘,有两种因素合成。一则时,一则事。缘本身没有善恶之分,但凡事必须遇着一种缘,结合而成,才会现出一种相貌。譬如一样很干燥的物品,若遇到火,一燃就着火了,火就是助缘。又好像冰,若遇着太阳就溶得快,若遇着寒冷,就冻结得愈坚固,这都是不同的助缘。又好像把***种到地里,必须藉着阳光、泥土、水份等种种助缘,这样***才会发芽长大。因此,由外缘和合而成叫“因缘”。

(八)“如是果”:某种行为的开始,叫做“因”,等到事情已经做完了,就是“果”。果也是根据善恶而言,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所以又叫“揽因成果”。揽就是把着这个因,然后成一种果。

(九)“如是报”:报,即果报。你做什么,就要受什么果报。那么,这个“果”和“报”有什么分别呢?在“果”的份上,还未受报,只是事情已长成而得到其果。等到受报时,把那个果也破坏了,而受报应。譬如,你种了恶因,正在结果的时候,还未正式受报。等到这个果的阶段也过去了,然后才受报应。又再解释深一层,譬如:你造种种恶业而招堕地狱的果,可是地狱里又分很多种不同的刑罚。***如你应受油锅地狱的报应,那么,在你还未到油锅地狱里去,那是果。一旦下了油锅,那就是受报。

***如觉悟这种因缘果报的道理,是丝毫不爽的,而勇猛修出离道,则有机会证四圣果,即阿罗汉的四种果位。否则总是在六凡的境界里轮回生死。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这是十如是最后的一个如是。这十如是,皆有迷、悟二条途径。无论是迷是觉,从那一条路开始走(本),到最终点(末)的时候,在因果上论之,都是平等不二,究竟平等的。在每一个法界里,皆有十如是。譬如,在佛法界里有这十如是,在地狱法界里也有这十如是。可是,佛的境界与地狱的境界,却大不相同。在十法界内,每一界有十如是,合起来就成一百如是。在这一百个里面,每个又有十如是,成为一千,这道理叫“百界千如”。而这百界千如,则包括了十法界里所有的种种事相情形。这是对十如是一个非常浅陋的解法,欲更深一步了解,必须要费一番功夫来研究佛法,便会更明白这个道理。

尔时世尊,欲重宣扬他所说的义理,乃将长行的意义用重颂再说一遍:

下面给你网站是妙法莲华经全篇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