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与下愚不移什么意思,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7-02 0
  1. 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2.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是礼乐制度的体现吗
  3. 我眼中的孔子与论语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是违背的,这是“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质的、以天神报这为根据、以血缘宗亲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的一种误解”。

首先,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视、重视。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之间的“下”与男女之间的“下”,均为卑贱意。《论语》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与“下”也作重轻意解。《礼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上”“下”二字取义,与上列句式相同,意为尊卑之意。

其次,从血缘宗亲社会的刑礼观上看,远古时代,社会的所有成员,为了本血缘宗亲的兴旺发达,子孙繁衍,都要严守人所共循的礼制刑法,谁也不能特珠。尧舜时,舜让鲧治理水患,鲧没有治好,鲧就受到了死刑处分。舜让位于禹后,禹对于执法刑父的皋陶不但重用,而且友情胜旧。当时刑礼保持公正与威严,即便是首领也不例外。所以这句话,应为“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

上智与下愚不移什么意思,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这句话到了封建社会变成了因人论罪,礼成了尊上卑下、刑变为宥贵残贫的封建特权阶层的私器。但这句话是与后世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脉相承的。

为什么“刑不上大夫”---也说古人的荣辱观

通俗戏文中可以见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常常被人拿来说事,批判为封建等级制的明证。对这段话极端些的解释是:对身份尊贵之人不能用普通刑法处罚,治理老百姓不能依靠讲什么道理。长久以来,好像确实是这样,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总是少数,而老百姓则不得嚣张放肆,不信邪者请看某地路边大标语: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

前半句“刑不上大夫”最早大约可以从《礼记·曲记》中找到出处,而后半句则无可考,只怕正是后世没什么文化的“小人”加上去的,并非圣人之言。这句看似聪明、贴切、对仗的下联很是害人不浅,直接造成了人们对于上半句的误解。

为什么这样说呢?

出现误读的原因首先是现代人错解了这个“刑”字,古人所指的“刑”,是墨、刵、剕、宫、大辟之类的刑罚手段,肉刑也。它具有特定的内涵,其外延比“法”要小得多,和现代刑法的含义也不同。“刑不上大夫”只不过是主张即使士大夫犯法,也不要轻易对他们用肉刑而已。

孔子编的《诗》中有“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这样的句子。他在回答弟子冉有的提问时,明确否定了士大夫之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于礼。他说:“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孟森的《明清史讲义》,也有“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励廉耻也”之说。

原来,在“刑不上大夫”的提出者眼里,一个枉法的士大夫是否应受到法律追究根本不成其为问题,重要的是不能用大堂之上动用肉刑这种轻蔑、野蛮的方式侮辱其人格、挫伤其自尊心。同时又要求士大夫既然是作为读过书明事理的“人上人”,犯轻罪则应自请处罚,不待有司来绳牵索绑;犯重罪则闻命自裁,不待君主令人动人动刀动斧。

那么看来,刑上大夫的社会就进步了?这样子解读还是很错误的,法理皆然。先不作学理上的分析考据,随便翻翻史籍,受到砍头、抄家、流放等等严厉处罚的贵族、官员历朝历代举不胜举,明太祖时贪污银子六十两还要剥皮实草示众呢。

我国自尧舜、周文王之始的圣人们治国都鼓吹德教,标举一个“耻”字,主张自我道德规范,在理想国是可以“画地为牢”的。此说很早就深入人心,但独尊儒术之前《列子》作者也曾颇为不平地讽刺说:“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于桀纣。”到了本世纪,富有现代民 主法制意识的人说以德治国用大而无当,不合时宜,于是乎出现了天下之恶尽归于孔孟的颠覆。但我也不明白,强调法治的一些西方国家怎么也那样重视政治领袖人物的私德呢?

以明朝而言,对大臣的轻慢之风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廷杖示辱、镣足治事、黥面发配等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嘉靖朝的一位谏官曾在奏疏中描述过这样一种场景:大臣受刑后如果复查无罪继续立于朝堂,那些施刑的锦衣卫太监特务就会面带得意色窃窃私语:某某是我打的板子,屁股至今不对称呢,我厉害吧?这位谏官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后果是:小人横行,君子气短。

看来其实所谓“荣辱”也并非什么个人的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说小人们不畏天命,也不要是畏圣人之言这肯定是真的,但他们倒是一向“畏大人”的,因为让你荣让你辱都在王命一念间。普通人之所以也有一二“畏”,那也只是因为他们有东西握在“大人”们的手里,不得不畏。历代统治者虽然也在嘴巴上尊从礼教,恰恰只是作为工具使用,自己所作所为却可以悖离经道自立为言,稍稍聪明点的君子或小人是常常能明白其利害的。

大家都知道被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其作者太史公司马迁“犯罪”而受腐刑。这一事件的经过见于他给朋友的《报任安书》。在信中太史公表白了为了完成自己有意义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这篇文章文词厚重,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

太史公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史记》我是背不下几篇的,但《报任安书》却印象极深。其中亦云:“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

太史公下面对这句话做了明白的阐述,其大意是说,士大夫得了罪,如果送进监牢,就会遭受捆绑手脚、带木枷、脱光衣服挨打等等痛楚,即便苟活下来也必定终身带着曾受刑罚的标记,深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侮辱。因此,与其受刑,不如早早自杀。你不自杀么?就得进“圜墙”去!士的气节不可辱,有节之士在未受刑遭辱之前就“引决自裁”,因此,刑罚很难施到他们身上去。

太史公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多么沉重啊,这样子还要延续残生,是不是太难为自己了?但史书未成,太史公持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由于自身的遭遇,司马迁更富有批判精神,特别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

纵观中国历史,面对专制君权的*威,有那么多勇批逆鳞、不恤身家性命的忠鲠之士,他们不知道卖主求荣、卖身得利的客观道理吗?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再看直到清末光绪新政,朝廷才好像突然懂得了”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罔变之治法”,于是废除了种种历史悠久的酷刑迫害,参酌各国法律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新法,遥想无数仁人志士求仁而不求荣、知耻而不避辱的“荣辱观”,怎能不感慨万千!

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一直以为阳明先生的思想融合了佛家禅宗思想,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融合了禅宗思想?慧能+神秀

神秀的佛偈是: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的佛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本自具足,神秀时时照镜子。

所以阳明心学融合了佛家的空性+儒家的进取精神(经世致用,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

第一章:无善无恶心之体

根据书内容,只记录自己思考一二

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吗?

阳明心学刚开始传播也是口耳相传,像极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1.问:回答《大学》为何说仁爱应有厚薄?

答:我们头足有轻重之分,非要舍弃一面,肯定舍手足而留头。倘若刻板主张万物一体,不分主次轻重,亲人与路人都要饿死,先救谁?自然亲人,天理如此,良知如此。

这里与佛家思想异同:

佛家有以身饲虎,割肉喂鹰的故事,旨在说明同体大悲。

金刚经有云: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所有相都是虚妄,那么所有相都是无差别么的平等。

儒家尊卑亲疏有序。

佛家同体大悲,众生平等。

2.草木也有良知?

人是万物尺度,这个尺度就是良知,所以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的良知,天地万物与人原本一体。

当代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破坏自己的家园。(表面意识觉醒,深层良知还不够)

3.王阳明与朱熹格物致知的异同

王阳明解决问题在内在

?格即正的意思,物?即是事情,即是意念。

致?实现,知?良知

在事情上,念头上不断扶正,不断反思,最后实现本自具足的良知彰显。

朱熹解决问题在外在

物?外在的万事万物

格?寻找探索

致知?找到本身包含的知识道理。

比如:同样看一棵竹子

朱熹看到:竹子青色的,中间空的,结实。功用?可以做杯子,可以做建筑,做栅栏。

竹子根系发达坚韧不拔?我们学习坚韧不拔的精神。

王阳明:竹子喻人谦虚,坚韧不拔,精进。

我与竹子一体,吾心自足,我心即宇宙,我心即竹子心,我天然具备竹子所有美好品质。如何扶正我的心让其谦虚,如何精进让我的心坚韧不拔,。

朱熹?看到外在的事物的规律,然后其原理,功用,再上升到精神层面。偏重于经验总结,从因到果,最基本的经验总结上升到事物规律。

有点像经验主义。

从一点点的知识获取里最后找到那个内在规律。

王阳明?良知在那里,结果在那里,我的良知知道一切,所以我是不断精进,不断革除自己的恶,自己的私意,最后回到那个良知。从果到因。

同佛法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华严经》有说: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4.王阳明与徐爱对话之思考

孝忠信仁需要读书和向高手学习而得吧。

阳明说一切道理在你心中,光明这颗心,真诚这颗心就足够了。

徐爱是有道理的,心不仅仅是光明,现在看来,飞机大炮,还是需要学习的,在精神领域,在人伦道德范畴光明良知,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是要光明良知与学习技术相结合。

中国落后于西方原因是中国重道德,轻技术。

4.善恶即是一物

那么这里的善恶与佛家的,空色,空有一样,真空秒有,空即是色。

良知无有不善,发出的意确有是非,恶出现在意这个环节上。

恶是出现在应物之际,私欲萌动之结果。

意也是无善无恶,因动私欲而后有恶。

闲思杂虑,胡思乱想背后其实是患得患失的担忧,对名利得失的迷惑。

心中要存一个善念心中不能遗留任何一个念头,如眼中不能进一点灰尘。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无善无恶心的心是最自然的状态。

花园除草故事!!薛侃与阳明,黄金,粪便

为什么活的很累我们与外物产生对立,自己标准衡量外物,(用良知衡量外物)有了是非好恶之情。

不刻意,就是好恶全凭天理,别无他意。

拔草?现在草妨碍花的生长,就该拔(无善无恶并不是不该拔,遵从良知)今日没有拔干净,明日再拔,如果今晚一想到还没做完,就睡不好,这就是私自。

雨落身上不烦恼,规律。诽谤自然消退,不烦恼。

只有做到不以自己私意衡量外物时,就不会受到外物的限制和支配,我们就可以支配自己,使心灵得到安放。

第二章 有善有恶意之动

人生观

张载?为天地立心……

刘秀?当大官,娶。

东汉桓温?不能流芳百世,亦遗臭万年。

1.人人可以尧舜

孔子上智下愚(大部分人不平等)儒家的君君臣臣的等级观念。

阳明,下愚不是不移,不肯移,致良知,就是圣人。(佛家众生平等之说)

传播心学?遇到愚夫,把自己当成愚夫(佛法善巧方便)

2意志独立方有自尊

心学起点就是独立意识,独立精神。(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想起陈寅恪培养人的目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阳明先生思想里有这个气质。

朱熹与阳明:朱熹是改为新民,阳明用亲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为什么?

朱熹认为新民,因为人生下来的动物属性,人生下来就是残缺的,需要不断格物致知,不断革新自己,按照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管束,强行进入设置轨道,最后到达圣人,完美无缺人生境界。(重管理)

阳明亲民:爱人给他自由,身体上思想上,不强迫自己意志,以及他人意志,致良知,爱天下人。

狂者:一心一意立志做圣人的理想主义者。

良知遇到不公平时,敢于抗争,用勇于抗争,就是为自己抗争。杀身成仁。

佛家教人忍辱,阳明教人抗争。

3.内圣外王

向来政治的血腥味与儒家的仁义道德强扭在一起。内圣外王本来是割裂的。

在阳明这里,良知自然道德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来做事,就可以内圣外王。外王并非功业,而是良知彰显。

声色货利始终是儒家排斥的,良知在声色货利里用功,没有蒙蔽,也是符合天理。

4.不过度,不执着

陆澄听到儿子病危,愁容满面。阳明说大好时机?修心!!练心。

中和?七情中和,性情,性?仁义礼智信,情?人的七情(朱熹是要灭七情,只有性是天理)。

阳明?性和情都是天理,七情良知固有,七情要自然的流露,中和才是天理,不刻意,不执着,不过度,不逆情,不立异。

举例?632李世民放囚犯回家过年。守信回来,赦免。

李世民放囚犯安的什么心私心,粉饰太平。囚犯趋利避害,私心。一场表演。

如果如此,放一批都回来,还有什么法律

孔子与几个弟子对话,谈志向。

子路(勇),冉求(富足),公西赤(礼),三个人想掌握人生这条波浪线,在这条波浪线上定下一个点(三个人确定自己是一个器皿)。

曾皙?随波浪前行,到哪里就做合适在那里做的事。(流到什么地方就成什么的器)

因地制宜,随时变异易。

5.有善有恶意习气所感染

心失去本体,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

每个人遗传基因,后天环境影响,每个人都有大量习气。客套,虚伪。后天修为就是化解习气。

有的人见闻越多,良知可能遮蔽越重!!

第三章:阳明心学的价值观

价值观?致良知。

1.良知是道德和智慧的直觉

孟子良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与生俱来的道德力,只是“仁”的一部分。

阳明良知?本体,赖以身存的唯一支柱,人之为人的唯一尺度。

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人能分清是非善恶,就是良知。

良知就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和智慧的直觉力,直觉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良知无所不能,关键需要致,需要光明。

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良知如同阿基米德的支点,可以撬动地球,四两拨千斤。每个人都有这个支点!!!!

不致良知的变现:①懒?习俗遮蔽,比如言行不一,我行我素。②没能力致?朱宸濠被“皇帝欲”遮蔽。没能力致。

2.知行合一是提高效率的法宝

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之间没有停顿,没有缓冲,它是一种本能,一种条件反射,正如水向下流,水知道向下流是“知”,向下流是“行”,一个人遭雷劈立刻会倒地,遭雷劈是知,倒地是行,。没有人遭雷劈后还会思考“我是倒地呢还是转个圈”,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知识,而是良知。良知光明的人面对任何情境或是受到外界刺激时,做出是非善恶判断后必能行。

产生不善的念头就要把不善的念头克去,需要完完全全从胸中克除。

一念发动即是行,发动念头就是良知,善念发保持,恶念发克除。

世人多外衣冠而内禽兽,心理不一,言行不一!

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

面对任何一件事快如闪电得出正确答案,毫不犹豫马上去行。?知行合一。

3.王阳明的普世价值观

每个人都行按照良知大小来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每个人的价值都是宝贵的,万物一体,万物都是我的一部分,所以别人做的工作其实也是我做的,别人做出了贡献,我不但不会嫉妒,反而会非常兴奋。

心所安处,就是良知。心安理得。

做任何一件事,只要心安,就说明这件事在你良知大小范围内。

应天地万物之理则心安,不顺天地万物之理则心有不安,安与不安之际,其名曰“知”。

第四章? 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方法论

方法?既是为善去恶的理论,也是我们学习心学的工具,既是知也是行,既是良知也是致良知。

1.四事规:阳明心学的四诫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立志?意之所向,阳明12岁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做大官,阳明说做圣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志向未立定,犹如无舵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连鬼也不知道你最后能到哪里!!

阳明立志:学做圣贤常行善事,念念存此天理即是立志,也是致良知的志向。

只要你能存天理去欲望,良知光明,用这光明的良知去行走天下,何事不成

立志后,眼里耳里只有自己的志向,内心永远只专注于自己的志向。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我说话,句句得力。

凡是学的不够勤快的的人,一定是它所立的志不够深切!!!习气所染,心灵众多毒瘤,祛除毒瘤,需要改过。

改过两种境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天资高)被逼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戒定慧)外力作用下认识到良知被蒙蔽的过程。

改过以后就是“责善”,立志,勤学,改过是针对自己,责善针对别人。凡是攻击我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乐意接受内心感激。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便如种树,日夜滋长,枝盛叶茂。

2、静坐:独处时的自我管理!

两种哲学家:

①不停奔走?请教+传播,如柏拉图

②安静坐着,心坎说起?王阳明

a、息思虑(让自己心进入空寂)自然入静?停留在此就是枯禅

b、省察克制,斩钉截铁,绝不姑息。克私欲扬天理

静坐两个要点:诚意和谨独

诚意?正念头——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诚意就是觉察不诚意,克服不诚意,克服私欲。

谨独就是慎独,即使自己一个人也注重自己行为,严于自律,静坐就是慎独。阳明这里就是自我管理。

⑴我有什么私欲?

⑵我要通过什么手段克服这些私欲

⑶信心,坚信自己可以克服私欲

⑷毅力,强大自制力意志力

⑸保持良好心态,不是为了克服而克服(不要目的性太明确)

⑹学习,各种手段,良知巨大力量克掉私欲

⑺检验?实践中检验

⑻反思?私欲产生的基础,反思到位才不会范同样错误。

立志(专心于此)?慎独(自我管理)?意城(意城境界)?知行合一(认识知行合一本质)?良知

3.事上练就是练心

陆澄?静坐觉得内心强大,遇事懵逼

阳明?事上磨练

事上磨练是阳明心学顶级方法论!!

事上磨练,练习什么?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喜怒哀乐恰到好处,就是“和”。

到人情事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人情事变就是练心。

第五章

此心光明,内圣外王

1.工作即修行

心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归宿

凡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并非为修行而修行,着相了,工作就是修行。

明朝两亭?旌善亭(光荣榜)申明亭(黑名单)

2.放下我

贪嗔痴慢疑

3.责人业己

检讨。反省,督查

4.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我说心外无事,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别去当庸人,没有说别人不是庸人。管好自己的心和嘴巴,你怎能管住别人的心和嘴巴。

我们并不自信,所以动心。一个空碗,需要外来填充,别人评价就是填充物。

事未发生,何忧?事要发生,何惧?

5.心学养生法

耳鼻目口四肢?戒(致中和),养生

6.心学之勇

知是非善恶羞耻是良知,接近勇。矫正和改正是真的勇,是致良知。

7.知行合一的杠杠原理:撬动天地万物

杠杠支点:良知

苏秦张仪窥见良知妙用?杠杠《利害关系》

父母?孝顺

君王?忠诚

同志?真诚

敌人?利害

找准那个支点!!最恰当的支点(中和)

8.所以恐怖,良知不明

良知不明,我们的“意”就会恐惧

战胜恐惧:静坐,事上练习(怕黑黑夜找鬼),做善事?赋能

9.心学与情绪控制

前摄行为?大勇,反客为主,掌控局面

操纵情绪,控制情绪,控制你面对的一切。

10.人生规划只能“致良知”

命运不可确定?随感而应

11.解决囚徒困境的诚

自己诚意必然得到别人诚意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是礼乐制度的体现吗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出处

1、东汉·白虎观经学会议《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白话释义:什么是三纲呀?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

白话释义:五常的含义,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

例句

1、五四运动前夕的,对维系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2、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

扩展资料

一、三纲五常的近义词

1、清规戒律 [ qīng guī jiè lǜ ]

释义:清规戒律指佛寺禅院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泛指束缚人思想行为的规章制度。?

出处:南宋·宗鉴《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白话释义:元和九百多丈的怀海禅师,开始建立全国的禅林规式,也就是所谓的规则和戒律。

2、三从四德 [ sān cóng sì dé ]

释义: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出处:春秋战国·佚名《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白话释义:女子有三从的道义,没有其他专门的。就是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要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

二、三纲五常的反义词

1、离经叛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释义: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出处:元·费唐臣《贬黄州》:“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叛道。”

白话释义:况且本官志向远大、言论浮夸,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2、大逆不道 [ dà nì bù dào ]?

释义:原指犯上谋反。现也指罪大恶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白话释义:如今项羽在江南弑杀义帝,实在是罪大恶极。

百度百科-三纲五常

我眼中的孔子与论语

说明了西周礼乐制度是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是违背的,这是“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质的、以天神报这为根据、以血缘宗亲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的一种误解”。 首先,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视、重视。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之间的“下”与男女之间的“下”,均为卑贱意。《论语》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与“下”也作重轻意解。《礼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上”“下”二字取义,与上列句式相同,意为尊卑之意。 其次,从血缘宗亲社会的刑礼观上看,远古时代,社会的所有成员,为了本血缘宗亲的兴旺发达,子孙繁衍,都要严守人所共循的礼制刑法,谁也不能特珠。尧舜时,舜让鲧治理水患,鲧没有治好,鲧就受到了死刑处分。舜让位于禹后,禹对于执法刑父的皋陶不但重用,而且友情胜旧。当时刑礼保持公正与威严,即便是首领也不例外。所以这句话,应为“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 当然,这句话到了封建社会变成了因人论罪,礼成了尊上卑下、刑变为宥贵残贫的封建特权阶层的私器。但这句话是与后世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脉相承的。正确的解释应为: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因忙于生计和没有条件置办行礼用的祭品,故而对庶人不作某些礼的要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再加上“法不施于尊者”解释成法律不施加于地位尊贵的人身上,这样就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是违背的,这是“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质的、以天神报这为根据、以血缘宗亲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的一种误解”。

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讲《三字经》中新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钱文忠教授认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上”是“优待”的意思,“下”是“排斥”的意思,整句话意思是:士大夫也不会量刑上受到优待,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礼仪之外。

孔子是宗法制度的忠实维护者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他的祖先原是宋国的奴隶主贵族。后来宋国内乱,迁居鲁国。到孔子时已家道衰微沦为平民。尽管他的父亲孔叔梁(名纥)曾经做过邹地的长官,但他出生后其父很快就死去。正如《史记·孔子世家》所说:“孔子贫且贱”。孔子本人也承认“吾少也贱”。孔子生活的年代。正是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动荡,体制大变革的时代。面对周王朝的土崩瓦解,孔子感到十分痛心而经常发出无奈的感叹。“克己复礼”是孔子一生的主张;“为国以礼”是孔子的治国之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他要求别人的行为准则。而“礼”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至于孔子所处时代属于哪一种社会形态,范文澜先生和郭沫若先生划分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界限也不一致。我们不管他生活在怎样的社会形态中,而他心目中的宗法等级观念是坚定不移的。他认为这种宗法制度的秩序必须以“礼”来规范。在《论语》中宣称的忠﹑孝﹑仁﹑义﹑恕﹑信等都是礼仪﹑礼制﹑礼法的表现形式,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孔子要求人们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都必须符合“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统治阶级的地位得以巩固。孔子宣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非常轻视劳动人民。尽管他少年时十分贫贱,也做过很低级的杂活,曾经希望以“士”的身份参与季氏邀请“文学之士”的宴席,被阳虎拒之门外。但孔子对劳动人民毫无同情心。他把种地的最下层平民称作“鄙夫”。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他种庄稼和种菜,他斥责樊迟是小人。所以孔子对最下层劳动人民的歧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连赵威后问齐使流露出的那点对百姓的同情心也没有。有一次,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把这种各守其份世卿世禄的社会秩序以等级的形式固定下来,坚决反对犯上作乱;他对平民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而造反极其痛恨。虽然在用人的问题上也提出了“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但他“举贤”的范围永远局限在“亲亲”的前提下。稍后于孔子的墨翟在《墨子.尚贤》中这样说道:“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与孔子宣扬的宗法等级世卿世禄的用人制度相比明白的多、透彻的多、进步的多!孔子这种宗法等级世卿世禄的理论给中国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两千多年来,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孔子这一理论不断改造完善,演绎出颇具宗教色彩的君权神授的谬论。中国的世袭制度和等级观念不仅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而且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伦理规范。使中国人民的心态长期处于被欺和自欺中安于现状,固步自封,逆来顺受,麻木不仁。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延迟了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从太平天国起义开始到五四的爆发,长期被统治阶级作为奴化和愚弄人民的“孔学”才被彻底揭穿。我们今天把孔子的学说作为文学和哲学思想来从学术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无可非议。但是,如果继续用孔子的思想来解释中国的社会现象,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则会使我们的民族在艰难跋涉了两千多年而重新回到原始的起点。所以,中国人们早就不吃孔子那一套了!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构建中国社会的和谐,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