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泰山近安心,安如太山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讲堂 2024-06-28 0
  1. 安如泰山和稳如泰山的区别
  2. 安如泰山文言文
  3. 安如泰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4. 安如泰山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一:安如泰山的意思是什么 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又作稳如泰山。

出处:

《战国策 秦五》:“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 宁:安。太山:同“泰山”

安如泰山近安心,安如太山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近义词: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反义词: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不堪一击

问题二:安如泰山的意思 安如泰山释义: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拼音] [ān rú tài shān]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问题三:安之若素和安如泰山的区别 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

安如泰山,任安稳得像泰山一样。用来形容高大建筑物的坚固不可摧毁,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不迫,临危不惧

问题四:安如泰山的成语解释 安:安稳。形容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问题五:安如泰山是成语吗 是

安如泰山

ān rú tài shān

[释义]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语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正音] 山;不能读作“sān”。

[辨形] 泰;不能写作“秦”。

[近义] 坚如磐石 岿然不动

[反义] 岌岌可危 危在旦夕 不堪一击

[用法] 含褒义。用来形容高大建筑物的坚固不可摧毁;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不迫、临危不惧。一般作谓语、宾语。[结构] 主谓式。

问题六:安如泰山 稳如盘石 放胆前行 中通外直是什么意思 稳如盘石:形容像磐石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中通外直:通:通气。内有小孔通气,外表形状挺直。 本意指莲梗中空,直挺不弯。 比喻人心胸开阔,行为端正。

放胆前行:就是放开胆子,向前走,意思就是要勇于探险,不要害怕。

安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又作“稳如泰山”。

安如泰山和稳如泰山的区别

安如太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斗重山齐: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敬仰,如泰山一样崇高。形容人德才兼备,享有很高的威望。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海岱清士:海岱:指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引申为四海之内。指海内的清正廉洁的人。

河带山砺:河:黄河;带:衣带;山:泰山;砺:磨刀石。黄河像条衣带,泰山像块磨刀石。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

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鸿毛泰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同“鸿毛泰山”。

挟山超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久仰山斗:山:指泰山;斗:指北斗。长期地敬仰某人,如同仰望泰山北斗一样。多用作表示钦佩、仰慕之辞。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木坏山颓: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捧土加泰山:捧:两手承托;加:增加。用手捧土增加泰山的高度。比喻不自量力

挈泰山以超江河:超:跨过;挈:用手提着。用手提着泰山跨过大江大河。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三山五岳: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山河带砺:山:泰山;河:黄河;带:衣带;砺:磨刀石。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山颓木坏:山:泰山;颓: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可倚:有如泰山一样可以倚靠。形容有强有力的靠山。

泰山梁木: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泰山若厉:厉:“砺”的本字,磨刀石。泰山剥蚀得像一块磨刀石那样大。比喻时间久远。

泰山压顶:泰山压在头上。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泰山压卵: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泰山之安: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稳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稳若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一叶迷山:意指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有眼不识泰山: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

安如泰山文言文

安如泰山和稳如泰山的区别是含义不同、使用场合不同。

1、含义不同:“安如泰山”强调的是“安定、平静、不动摇”,比喻非常稳健、安全放心;“稳如泰山”则强调“稳健、坚固、不动摇”,比喻非常稳定、可靠牢固。

2、使用场合不同:“安如泰山”多用来形容人的内心世界或某种状态的稳定、安定,如“心境安如泰山”;“稳如泰山”则更加强调物体的稳定性,用来形容某种物体或现象的特点,如“房屋建筑稳如泰山”。

“安如泰山”和“稳如泰山”都是表示“非常安全、非常稳定”的成语,含义相近但并不完全相同。从语义、使用场合和意蕴等多方面来看,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根据具体情景和需求来选择使用哪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安如泰山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1. 安如泰山的文言故事出处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知于泰山。”

解 释 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时期,吴王道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这时,枚乘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或被杀。专这场叛属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为写了《上书谏吴王》所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而名声大振。刘濞他没有接受这种安如泰山的策略,而是挺而走险,一意孤行,最后闹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2. “安”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

1. 怎么,哪里。

例: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又安敢毒邪?

④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⑤安能复为之下乎!

⑥安能抗此难乎?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君安与项伯有故?

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域?

⑩安得使余多暇日。

2. 安全,安定。

例:

①谢庄遂安。

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3. 安逸。

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安生,有“养”的意思。

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5. 哪里,什么。

例:

①君谓计将安出?

②欲安所归乎?

③沛公安在?

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⑤洞庭君安在哉!

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6. 安抚。

例: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7. 平静。

例:

①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②恬然自安。

孔明恰才心安。

④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3. 安在古文中有几种解释

1、安定;安全;安稳

如:《尔雅》:安,定也。意思是安就是安定。

春秋末年 左丘《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2、安逸,安乐

如: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意思是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3、安详,从容不迫 。

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4、安宁

如:唐· 李朝威《柳毅传》:毅良久稍安。意思是柳毅过了很久后稍微安定些。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5、缓慢

如:《战国策·齐策四》:安步以当车。意思是缓步徐行当坐车。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6、使安定

如:汉· 贾谊《论积贮疏》:可以为富安天下。意思是可以使天下富足安定

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安身立命。意思是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7、安抚,安顿抚慰

如:司马光《资治通鉴》: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意思是如果刘备和刘表的部下们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当安慰他们。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8、安排;安置

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9、安心。习惯、满足于

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10、安装

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存着…心,怀有[某种不好意图] 。

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12、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如: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安与项伯有故。意思是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13、姓

14、谁;何;什么

如:春秋末年 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

15、哪里,何处

如:东汉 班固《汉书·高帝纪》:沛公安在?意思是沛公在哪里?

搜狗百科-安

4. 古文那个词形容安稳

形容安稳的词语有:

1、安然如故

解释:指还像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读音:ān rán rú gù。

引证: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

例句:只有你安然如故,我才可以放心离去。

2、安家乐业

解释:指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读音:ān jiā lè yè。

引证: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薄收赋税,毋殚民财,使天下梨元咸安家乐业。”

翻译:少征收赋税,不要耗尽人民的财物,使天下民众都能有安稳的劳动和生活。

例句:从此以后,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景色迷人,成了人们安家乐业的绿色福地。

3、安若泰山

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

读音:ān ruò tài shān。

引证:唐朝李延寿《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翻译:自己称自己平安稳固,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过。

例句:虽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新建的大坝却仍然安若泰山。

4、安居乐业

解释: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读音:ān jū lè yè。

引证:春秋老子《道德经》:“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使人民只有结绳这样的欲望,而不会勾心斗角算计多多。吃着自己的想吃的粮食,穿着自己想穿的衣服,住在自己想住的房子,保持着自己祖辈传承的风俗习惯。两个相邻的国家,即使对面就能看见,鸡犬的声音都能互相听见,但是两个国家的人们有了喜事或丧事都不会互相来往。

例句: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5、清闲自在

解释:指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读音:qīng xián zì zài。

引证:元代王实甫《丽堂春》第四折:“老夫自谪济南歇马,倒也清闲自在。”

翻译:老夫自从被贬官到济南,停止工作以后,倒也清静空闲,无拘无束。

例句:爸爸退休之后,日子过得清闲自在。

5. 有关齐鲁文化关于泰山的文言文帮忙弄几句以上是、关于泰山的文字,

孔子作《龟山操》 龟山,在泰山之阳,柴汶河南岸。

龟山的北面,就是“龟阴之田”,《春秋》鲁定公十年归还的“龟阴之田”就是这个地方,齐鲁“夹谷会盟”即在此处。 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6年)孔子时任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振,齐国忧之。

为此,齐送美女贿赂鲁君,鲁君受之,便沉湎于声乐之中,怠于政事,疏远孔子。孔子对弊政深为不满,再三劝谏无效,退出,望着龟山的绚丽风光而怀念美好的德行,凄然长叹:“我道不行,命也夫!” 《操琴记》载:“齐人馈乐女,季桓子受之,鲁君闭门不听朝政,孔子与行不得,退而望龟山……”随作《龟山操》:“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这是一首琴操体诗歌,用比喻的手法道出了孔子的心声。

意思是说:我是鲁国人,想在鲁国干一番事业,可是,季桓子掌权,一手遮天,弊政蔓延,我手中没有大权,对季氏无可奈何!便无可奈何地愤愤离去。自此,鲁国复衰=================丘陵歌 孔子(春秋) 登被丘陵,到诸其版。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昭然回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思滋蔓延。

惟以永叹,涕熏潺???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姚鼐 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去漫,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时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

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

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 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

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象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

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象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

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象“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

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

有人说,那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 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

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

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

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人姚鼐记述。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人称惜抱先生。

安如泰山的意思是什么

注音一式 ㄢ ㄖㄨˊ ㄊㄞˋ ㄕㄢ 汉语拼音 ān rú tài shān 同义词 稳如泰山 安若泰山 安如太山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释义 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 安如太山:泰,也写作「太」。 例句 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安如泰山。 武后恃有高关,又仗武氏弟兄骁勇,自谓稳如泰山,十分得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 相似词 固若金汤,坚如磐石 相反词 风雨飘摇,岌岌可危,摇摇欲坠,危在旦夕 相关词 易如反掌

安如泰山

ān rú tài shān

[释义]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语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正音] 山;不能读作“sān”。

[辨形] 泰;不能写作“秦”。

[近义] 坚如磐石 岿然不动

[反义] 岌岌可危 危在旦夕 不堪一击

[用法] 含褒义。用来形容高大建筑物的坚固不可摧毁;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不迫、临危不惧。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坚如磐石”意义相近;都形容事物的牢固、稳固;并都可形容建筑物的坚固、不可摧毁。但“坚如磐石”偏重在“坚”;可比喻国家、集团、组织或思想信念的坚强;~偏重“安”、“稳”;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

[例句]

  ①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

  ②虽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新建的大坝却仍然~。

[英译] be as steady as Mount Tai

[成语故事]

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死于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