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中时病意思_切中时弊下一句怎么说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28 0
  1. 针砭时弊
  2. 望,闻,问,切中的切是什么感觉
  3. 包含切有什么四字成语
  4. 知子医话 | 最简单的方剂治最复杂的病证,无他,切中病机耳!

李中梓《诊家正眼》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浮脉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切中时病意思_切中时弊下一句怎么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

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脉

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症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

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

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虚脉

体象歌虚合四形,浮大迟软;及乎寻按,几不可见。

主病歌虚主血虚。又主伤暑。左寸心亏,惊悸怔忡;右寸肺亏,自汗气怯。左关肝伤,血不营筋;右关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痹;右尺火衰,寒证蜂起。

实脉

体象歌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愊愊,三候皆然。

主病歌血实脉实,火热壅结。左寸心劳,舌强气涌;右寸肺病,呕逆咽疼。左关见实,肝火胁痛;右关见实,中满气疼。左尺见之,便闭腹疼;右尺见之,相火亢逆。

兼脉歌实而且紧,寒积稽留。实而且滑,痰凝为祟。

长脉

体象歌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

主病歌长主有余,气逆火盛。左寸见长,君火为病;右寸见长,满逆为定。左关见长,木实之殃;右关见长,土郁胀闷。左尺见之,奔豚冲兢;右尺见长,相火专令。

短脉

体象歌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

主病歌短主不及,为气虚证。短居主寸,心神不定;短见右寸,肺虚头痛。短在左关,肝气有伤;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左尺短时,少腹必疼;右尺短时,真火不隆。

洪脉

体象歌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表,滔滔满指。

主病歌洪为盛满,气壅火亢。左寸洪大。心烦舌破;右寸洪大,胸满气逆。左关见洪,肝木太过;右关见洪,脾土胀热。左尺洪兮,水枯便难;右尺洪兮,龙火燔灼。

微脉

体象歌]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

主病歌微脉模糊,气血大衰。左寸惊怯,右寸气促。左关寒挛。右关胃冷。左尺得微,髓竭精枯;右尺得微,阳衰命绝。

细脉

体象歌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于微。

主病歌细主气衰,诸虚劳损。细居左寸,怔忡不寐;细在右寸,呕吐气怯。细入左关,肝阴枯竭;细入右关,胃虚胀满。左尺若细,泄痢遗精;右尺若细,下元冷惫。

濡脉

体象歌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主病歌濡主阴虚,髓绝精伤。左寸见濡,健忘惊悸;右寸见濡,腠虚自汗。左关逢之,血不营筋;右关逢之,脾虚湿浸。左尺得濡,精血枯损;右尺得之,火败命乖。

弱脉

体象歌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之则无,按之乃得。

主病歌弱为阳陷,真气衰弱。左寸心虚,惊悸健忘;右寸肺虚,自汗短气。左关木枯,必苦挛急;右关土寒,水谷之疴。左尺弱形,涸流可征;右尺弱见,阳陷可验。

紧脉

体象歌紧脉有力,左右弹指;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主病歌紧主寒邪,又主诸痛。左寸逢紧,心满急痛;右寸逢紧,伤寒喘嗽。左关人迎,浮紧伤寒;右关气口,沉紧伤食。左尺见之,脐下痛极;右尺见之,奔豚疝疾。

缓脉

体象歌缓脉四至,来往和匀;微风轻颭,初春杨柳。

主病兼脉歌缓为胃气,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风伤,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右寸浮缓,风邪所居;左寸涩缓,少阴血虚。左关浮缓,肝风内鼓;右关沉缓。士弱湿侵。左尺缓涩,精宫不及;右尺缓细,真阳衰极。

弦脉

体象歌弦如琴弦,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指下挺然。

主病歌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主饮。弦在左寸,心中必痛;弦在右寸,胸及头疼。左关弦兮,痰疟症瘕;右关弦兮,胃寒膈痛。左尺逢弦。饮在下焦;右尺逢弦,足挛疝痛。

兼脉歌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

动脉

体象歌动无头尾,其动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

主病歌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得动,惊悸可断;右寸得动,自汗无疑。左关若动,惊及拘挛;右关若动,心脾疼痛。左尺见之,亡精为病;右尺见之,龙火奋迅。

促脉

体象歌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

主病歌促因火亢,亦由物停。左寸见促,心火炎炎;右寸见促,肺鸣咯咯。促见左关,血滞为殃;促居右关,脾宫食滞。左尺逢之,遗滑堪忧;右尺逢之,灼热为灾。

结脉

体象歌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颇得其旨。

主病歌结属阴寒,亦由凝积。左寸心寒,疼痛可决;右寸肺虚,气寒凝结;左关结见,疝瘕必现;右关结形,痰滞食停。左尺结兮,痿躄之疴;右尺结兮,阴寒为楚。

代脉

体象歌代为禅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

主病歌代主脏衰,危恶之候。脾土败坏,吐利为咎;中寒不食,腹疼难救。两动一止,三四日死;四动一止,六七日死。次第推求,不失经旨。

革脉

体象歌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浑如鼓革。

主病歌革主表寒,亦属中虚。左寸之革,心血虚痛;右寸之革,金衰气壅。左关遇之,疝瘕为祟;右关遇之,土虚为疼。左尺诊革,精空可必;右尺诊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

牢脉

体象歌牢在沉分,大而弦实;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主病歌牢主坚积。病在于内。左寸之牢,伏梁为病;右寸之牢,息贲可定。左关见牢,肝家血积;右关见牢,阴寒痞癖。左尺牢形,奔豚为患;右尺牢形,疝瘕痛甚。

散脉

体象歌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

主病歌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之散,怔忡不寐;右寸之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当有溢饮;右关之散,胀满蛊疾。居于左尺,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阳消命绝。

芤脉

体象歌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主病歌芤脉中空,故主失血。左寸呈芤,心主丧血;右寸呈芤。相搏阴伤。芤入左关,肝血不藏;芤现右关,脾血不摄。左尺如芤,便红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

伏脉

体象歌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主病歌伏脉为阴,受病入深。伏犯左寸,血郁之证;伏居右寸,气郁之疴。左关值伏,肝血在腹;右关值伏,寒凝水谷。左尺伏见,疝瘕可验;右尺伏藏,少火消亡。

疾脉

体象歌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薄疾。

主病歌疾为阳极,阴气欲竭;脉号离经,虚魂将绝;渐进渐疾,且多殒灭。左寸居疾,勿戢自焚;右寸居疾,金被火乘。左关疾也,肝阴已绝;右关疾也,脾阴消竭。左尺疾兮,涸辙难濡;右尺疾兮。赫曦过极。

针砭时弊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1、望诊

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亮,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反应灵敏;无神为目光晦暗,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无伦次。局部的望诊,主要是望舌,舌的不同部位代表不同的脏腑,望舌包括望舌质和望舌苔两方面。

2、闻诊

闻就是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听包括讲话声、咳嗽声、呼吸声、呃逆声。凡气粗声高、重浊的都为寒症;气微声低的都为虚症,闻就是闻气味,包括口腔气味和各种分泌物的气味,凡是恶臭味重的,属热症,有腥味或气味不重的属虚症。

3、问诊

看病时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流传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均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必问经带。

4、切诊

切诊就是切脉、候脉.切脉部位多在寸口,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脉,因五脏六腑的脉都会合於此脉,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一般常见的脉有浮脉、数脉、滑脉、弦脉.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了解情况,收集材料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选出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四诊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扩展资料: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由于妇科问诊的专科性强,涉及面广,因此临证时,既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询问,又要态度和蔼,注意语言技巧,解除患者的顾虑和羞涩心理,获悉可靠病情,以便更有的放矢地进行望、闻、切诊。

切脉只是四诊之一,有些病变不是单凭切脉就能做出诊断,应该四诊合参,并宜结合现代检测手段才能全面认识疾病。如果片面强调切脉能知病变所在,会将学者引人歧途。脉的形态很多,令人难以掌握,兹将常见脉象的病理略述如下。病理描述难免有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望闻问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医

望,闻,问,切中的切是什么感觉

针砭时弊是一个中文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读音:zhēn biān shí bì

表达意思: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当今常见用语,当然是说像医病一样,比喻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错误,劝人改正。求得改正向善。“针”侧重于思,“砭”侧重于言。

出处:语出《后汉书》,原指品评人物,现常用于文雅地说长论短。因此,“针砭时弊,月旦社会”便不难理解它的抨击时弊谋求社会进步的积极含义了。

例句

1、这首针砭时弊的小诗,诗人把贪官比着贪吃的鱼儿,而鱼钩和浮漂就是主张正义的人民大众。

2、他开始更加自觉的将文字视作针砭时弊的武器。

3、不只因他敢于在当局***的严厉打压下发表大量针砭时弊的文章,而在于他公然打出了废黜古文,发扬白话的旗帜。

包含切有什么四字成语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

1、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2、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3、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均要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4、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切诊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四诊之一。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如脉象的变化,胸腹的痞块,皮肤的肿胀,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等。把所得材料与其它三诊互相参照,从而作出诊断。特别是切脉,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

切脉的部位可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其中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和。寸口位于两手腕后桡动脉搏起动处,分为寸、关、尺三部。掌后高骨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口脉可分候脏腑之气,左寸候心,小肠;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膀胱;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

;右尺候肾。

切脉应注意时间、姿势、指法。时间应选在清晨病人未活动时,若病人活动,应休息15分钟左右再进行脉诊。病人可坐位或卧位,手臂伸平,手心向上,使手臂与心脏接近于同一水平。切诊时,三指要同时切脉,用力要平衡,由轻到重,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指力。诊脉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切诊是切按触摸病人的脉搏及身体其他部位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切诊包括脉诊、按诊两部分。在脉诊发展过程中,诊脉部位有三种:

1.遍诊法:

头、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2.三部诊法:

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太溪以候肾气。

3.寸口诊法:

即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由于寸关尺配属脏腑历代说法不一,目前临床常用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尺候肾与大腹。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

2.医生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食指在寸脉部位,无名指在尺脉部位。

3.力度要有举按寻的变化,举为轻取,按为重取,不轻不重为寻。

4.诊脉时医生呼吸要自然均匀,以医生正常一呼一吸的时间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诊脉时间必候满五十动,不得草率。

5.脉象受到季节气候,地理环境,饮食情况及个人性别、年龄、体格等因素的影响,会有一些变化,属于生理范围,不应诊为病态。

6.在一般情况下,脉与症是一致的,即脉症相应。但也有脉症不相应,甚至相反的情况,此时应注意辨明脉症的真***,以决定取舍。

参考 id="id4">知子医话 | 最简单的方剂治最复杂的病证,无他,切中病机耳!

切的主要意义是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包含切的成语有什么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切字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切字基本字义

 qiē

 ①(动)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瓜|~肉。

 ②(动)直线、圆或面等与圆;弧或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

 qi?

 ①(动)合;符合:~题。

 ②(动)贴近;亲近:~身|亲~。

 ③(动)急切;殷切:~恳|心~。

 ④(动)切实:~记|~忌。

 ⑤(动)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

 ⑥(动)中医指切脉;医生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博的变化来诊断病情。

带有切的成语

 切理餍心 斩钉切铁 嗔目切齿 磨砻镌切 痛心切骨 刺心切骨 深切着白 情真意切 确切不移 切骨之仇 切齿痛恨 饥冻交切 切理会心 切近的当 不顾一切 切瑳琢磨 一切万物 睥睨一切 引绳切墨 切切私语 切切在心 深切著白 如切如磋 悲喜交切 浮生切响 洞察一切 谊切苔岑 切中时病 切肤之痛 一切众生 操之过切 切理厌心 报仇心切

切字相关成语意思

 1) 切理餍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同?切理厌心?。

 2) 切切此布:旧时布告末尾的套语。

 3) 切切私语:指私下小声说话。

 4) 切切在心: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5) 切身体会:指自身遇到的经验。

 6) 切树倒根:比喻彻底。

 7) 切中时弊: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8) 切中时病: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9) 切中要害: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10) 一切众生: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

 11) 一刀切: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12) 一切万物: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13) 确切不移:形容真实可靠,不容怀疑。

 14) 情凄意切:指心境十分悲伤。

 15) 情真意切:指情意十分真切。

 16) 如切如磋: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17) 入理切情:指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18) 深切著白:深刻而显明。同?深切著明?。

 19) 傲睨一切: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20) 不顾一切:什么都不顾。

 21) 不切实际:指不符合实际。

 22) 操之过切:指处事过于急切。

 23) 嗔目切齿:嗔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24) 瞋目切齿: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25) 刺心切骨:指内心极其悲愤。

包含切字成语解释

 1) 洞察一切: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2) 浮生切响: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3) 浮声切响:浮声:平声;切响:仄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4)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5) 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6) 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7) 简切了当:指简单明白。

 8) 令人切齿: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9) 磨砻镌切:指磨砺切磋。

 10) 深切着白:指深刻而显明。同?深切着明?。

 11) 谊切苔岑: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12) 斩钉切铁: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利落。亦比喻雄健有力。同?斩钉截铁?。

 13) 直言切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14) 铄古切今: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15) 痛心切骨: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16) 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17) 相切相磋:指相互研讨。

 18) 切肤之痛: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19) 切骨之仇:形容仇恨极深。

 20) 切近的当:①恰切得当。②指意浅语实。

 21) 切理会心:犹切理厌心。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22) 怒目切齿: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23) 睥睨一切: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24) 切齿拊心: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25) 切齿腐心: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看了切字成语的人还看:

1. 带有新字的成语 ?

2. 切开头的成语大全

3. 切开头的四字词语集锦

4. 以切开始的成语接龙大全

明朝的时候,江苏吴江一带有一位官员姓吴,他的儿子叫做吴肖峰,吴肖峰的结发妻子,是礼部尚书董老的次女。这位太太患了怪病,咳嗽、疲劳、多汗、腹痛,痛苦难忍,日日***,长达半月。

吴家请遍了当地的名医,没有效果。再去更远的地方请名医,比如姑苏的盛后湖,王后山,震泽的沈竹亭等。然而,各位名医先后医治,疾病反而加重了。

吴家治不好病,老丈人董家当然得想办法。董老的长子董龙山便去请孙文垣来为自己的妹妹治疗。孙文垣乘快船来到吴家,一进吴家就开始为患病的太太诊脉,左手脉快慢不定,右手脉沉弦,一看患者的脸色,面带青色而且气息微弱,肚子里还咕噜咕噜地有流水声。

孙文垣便问家属:患者去年夏天是不是得过病?

患者的丈夫吴肖峰说:去年夏天的时候疲劳多汗,没有力气运动、干活。但是当时不咳嗽也不腹痛。到了今年五月初,症状和去年一样,当时请医生来看,说是得了伤风,于是用参苏饮(解表方)驱散表邪。

这时候,患者就开始咳嗽了。沈竹亭为了治疗咳嗽,结果导致了腹痛。后来又请来盛后湖,王后山两人,两人说不通则痛,因此只要疏通脾胃就不会痛了,于是用沉香滚痰丸泻下。至此,老太太的病势就更加重了,整个人疲惫不堪。

孙文垣沉思,这应该就是感染了夏天的暑湿之气而得的病。张仲景曾说,此病春夏季节加重,秋冬季节痊愈。

董龙山问:既然是暑夏之病,为什么会咳嗽呢?

孙文垣说:本来是不咳嗽的,是被参苏饮治坏了才咳嗽的。本来就因高温而出汗,再用参苏饮发汗解表,结果伤了肺金之阴,肺燥而咳。

董龙山又问:为什么会腹痛?

孙文垣说:本来也是不腹痛的,因为要治疗咳嗽,用了滋阴的药物,药物寒凉伤了中气,结果腹痛。

后面治病的两位医生,又不去探究患者腹痛的病因,就说这个腹痛是因为大便不通,就用寒凉药(滚痰丸由大黄、礞石、沉香、黄芩等寒凉药组成)泻下,严重损伤了患者的中焦脾胃之气。

这些治疗,都是不考虑时处五月,由于气候炎热,患者的阳气都因出汗而散在外,先用发汗药,结果损伤了患者的阳气。到了夏至,阳极生阴,患者腹中空虚,再用泻下药物,泻下伤阴。

如此阴阳俱伤,患者能不疲劳吗?

孙文垣想开一副处方,但是又怕周围各位医生议论。董龙山就催促他。于是孙文垣开了一方:酒炒白芍五钱,甘草、黄芪各三钱,桂枝二钱,大枣两枚,水煎,合服饴糖一合。吴家家中各位医生又开始议论纷纷。董龙山大手一挥:别说了,赶紧去煮药,我妹妹还等着药救命呢。

患者服药后,一觉就睡到了下午四五点还没醒。吴家家中各位医生,都摇摇头,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跑路,走之前还对董龙山说:你记住,夺妹性命的人,就是孙文垣。《本草》说过:凡到夏天是不能用桂枝的,有伤天和。凡是腹痛是不能滥补的,有助于邪气滋长。如今妹喝药以后一觉不醒,和我们可没关系,我先走了。

董龙山于是来询问孙文垣到底是怎么回事。孙文垣说:挺好的啊,让妹睡。睡觉了,人体的阴气就能恢复了,阴气恢复,汗液就会收敛,腹痛就会停止。如果我的药不对应症状,怎么会如此平静呢?

董龙山又问孙文垣开的到底是什么药。孙文垣说:这就是张仲景的小建中汤罢了,出自《金匮要略》。

建,就是建立。中,就是脾胃。如今患者腹痛如同被绳子绑住,是因为带脉挛缩。李东垣治病,腹痛就以芍药为主药,如果患者还有恶寒,那么加入桂枝。甘草用来缓解带脉的挛缩,作为臣药。

《黄帝内经》说:因急致病,就要缓和它。面色青,脉弦,提示肝气盛,肝属木,木盛则克脾土,脾胃再被泻下,严重被伤害,因此腹痛严重。古人云:肝木得桂而枯。再加上黄芪,既泻肝又补脾,还能敛汗止痛,只就是建中汤的名字由来。

话还没说完,家里的仆人突然来报,说患者已经醒了,想喝粥。孙文垣说:给她。有水谷入胃,就有自己恢复的本钱了。患者喝粥以后又睡着了,一觉到了天亮。腹痛全无,只还剩一些咳嗽。孙文垣在原方中加麦冬、五味子,兼而治疗盛夏暑病,疾病全消。

董龙山将自己妹妹得病始末,再加上孙文垣开的方药药味,全部上报自己父亲。董老亲自写书给孙文垣以夸奖。

按语:

为什么孙文垣的治疗方案比之前的医生效果更好?其实很简单,因为孙文垣对于患者疾病相关信息收集的更加丰富。相比之前的医生只凭借印象中的经验治疗,孙文垣则考虑了更多,包括患者得病的季节,患者的体质,患者之前治疗对疾病的影响等等。

在社会上,我们确实也能看到许多名医,仅仅和患者沟通一两句话就自信地开具处方。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这样的诊断治疗方案也一定会有失误的时候。尊重患者,尊重疾病,尊重自己,医生还是应该慎重地考虑到患者的方方面面。

那么既要做到快速诊断,又要做到尽可能考虑患者的各个方面,这两者真的是不可调和的吗?也不是这样绝对的。社会上也有许多高明的医生,仅仅通过四诊中的一两种诊法,确实可以判断出所有的信息。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生物全息的理论。

比如中医望诊,我们既可以通过看面部整体的气色判断脏腑的功能,又可以通过对眼睛的观察了解脏腑的一些问题。虽然说都是望诊,但是却包含了比一般望诊更多的信息,交叉对比后,就能得出更多的结论。

再者,关于患者服药后睡眠的问题,清代的温病名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此时宜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气。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症矣。”

许多疾病在治疗后,安稳地休息确实是最好的调养方法。身边的家属也不必因长睡不醒而惊慌失措,打扰患者反而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只要患者睡觉时,脉象和缓,就算长睡不醒,汗出肤冷,也不算危证,自能恢复。但是如果患者脉象急迫,躁扰不安,那就属于危证了。

原文:

吴江吴太仆长君肖峰令政,太宗伯董浔老次女也。患咳嗽、体倦、多汗、腹痛,***不绝口者半月,吴江之医不效,访远近名最着者,如姑苏盛氏后湖,王氏后山,震泽沈氏竹亭,先后递治之而痛愈加。予适寓苕城,龙山公邀予乘快舡兼程而进。至则诊其脉,左手三***调,右手沉弦,面色青而息甚微,腹中漉漉有声。

予因问上年夏月曾病否?肖峰曰∶曾头痛体倦多汗,动止无力,不能亲事,但不咳嗽,不腹痛。今五月初,病如上年,而市医谓伤风所致,用参苏饮表之,始咳嗽。沈为其清嗽,则加腹痛;王与盛谓通则不痛,以沉香滚痰丸下之,则势惫而不可支。予方殚思,谓此乃疰夏病。仲景谓春夏剧,秋冬瘥者是也。而龙山公诘问∶疰夏何为咳嗽?予曰∶原不咳嗽,由参苏饮而咳嗽也。汗多又重发汗,肺金受伤,故燥而嗽。何为腹痛?予曰∶原不腹痛,因治嗽而寒其中气,腹故痛也。后事者,又不究其因寒而痛,乃谓通则不痛,而用寒凉滚痰之剂,重伤其中气。不思五月六阳之气皆散于外,汗而又汗,汗多则亡阳,夏至一阴将萌,腹中尚虚,虚而复下,下多则亡阴,阴阳俱亡,不惫何待。予欲酌一方以起之,恐从事者又将议其后。

龙山促之,乃用洒炒白芍五钱,甘草、黄 各三钱,桂枝二钱,大枣二枚,水煎,临服加饴糖一合。吴下诸公,果群然又辩。龙山公曰∶不必辩,病者望此以苏其生,速煎饮之。饮讫而睡,自已至申不醒。先事者,皆摇首,命仆急携药囊将去,且语龙山公曰∶夺令妹之速者,孙君也。《本草》云∶夏不用桂,伐天和也。诸痛不补,助邪气也。故一饮而不醒,吾侪行矣。

龙山公以其言语余,因诘病者之熟睡。予曰∶所善者,以其睡也。睡则阴气生,阴生则汗可敛,痛可止也。***令药不对症,安得有此。又诘所投之剂何名。予曰∶此仲景小建中汤也,出《金匮要略》。盖建者,立也,中者,阳明所主,今腹痛如缚,带脉急缩也。东垣治例,腹痛以芍药为君,恶寒而痛,加桂。甘草,缓带脉之急缩,用以为臣。经曰,急者缓之。面青脉弦,肝气盛也,肝属木,木盛则脾土受制,而又误下,因伤之极,故痛之猛也。

经云:木得桂而枯。佐以黄 ,伐肝补脾,又能敛汗止痛,此建中之所由名也。语未竟,内报病者醒而索粥,予曰∶与之,谷气进则有本矣。粥后又睡。至天明,腹全不痛,惟稍咳嗽,加五味子、麦门冬,兼治疰夏而全瘳焉。龙山公述病之始末,剂之药味,报大宗伯,宗伯公致书于予曰∶足下以四味之常药,振不起之危 ,名震三吴,声溢两浙。昔宋景濂为朱丹溪立传,吾固不敏,幸先生以所治节条敷之,俾序以传于后,俾工是术者,有所籍乎!

予怃然语龙山公曰∶何修而得老先生宠幸之深也。第令妹被克伐太过,阴阳俱亡,今病虽愈,而脉弦不退,犹可为虑,幸叮咛戒暴怒、节饮食,谢去人事,恬澹多补,庶可永年。不然亥月阴极阳生,恐不能保无患也,慎之慎之。后至期,与肖峰龃龉,怒而绝药,果以凶闻。苕人多予之直与先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