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言数穷 多闻数穷,多言数穷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27 0
  1.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的中是什么意思
  2. 《道德经》第五章 多言数穷
  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什么意思
  4. 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 什么意思啊?
  5.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什么意思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多闻数穷,多言数穷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2]

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越动,它的风就越大。

谈论太多,只会加速失败,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的中是什么意思

橐籥:风箱。屈:汉帛书乙本作"氵屈",枯竭。意谓天地之间犹如风箱,虽空虚而风不尽,越动风就越大《老子》五章。后两句,数:屡次。穷:碰壁。中:通"冲;,虚静。守中:犹言保持虚静。《老子》五章。

《道德经》第五章 多言数穷

一、解答:

话说多了就会影响、限制和羁绊自己的行动。政令繁多反而更加让人困惑,难以施行。不如虚静。

二、拓展:

1、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2、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闻,探求。不断的去探求无穷无尽的知识,不如回到道上来参悟。放空心态,守住心中的那个道。儒家经典《大学》财聚则名散,财散则名聚。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说多了总有穷尽的时候,不如沉默是金。

韩非《说难》就讲了说话有多么难。

喜言之则人以为傲,

戚言之则人以为懦弱,

谦言之则人以为谄媚,

直言之则人以为盛气凌人,

微言之则人以为阴险,

言之则人以为肤浅,

无心犯讳,则为有心之讥笑,

无为发端,则疑有为之说。

你好声好气跟他说,他说你有傲色,你悲悲戚戚说话,人家说你懦弱,谦虚又说你是小人,直说人家说你盛气凌人,说辞委婉,人家说你阴险,话说得直白,人家又说你肤浅,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别人以为你在讥笑挖苦人。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话什么意思?首先要先解释什么叫橐龠?橐龠就是皮囊做的风箱,

老子说天地之间就像这个橐龠一样,像皮囊的风箱一样,你它不断的运动,然后不断的往外出东西,虽然它中间是虚的,但是它不会塌陷,然后“动而愈出”,不断的动,不断的往外出东西。老子说天地之间好像这个状态,你看这个“道”,你看不到它,它好像是中空的,但是万物全是从这个空的里面出现的。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勤通堇,尽的意思,用之不尽。

本章的侧重点,是讲道生万物为何能永恒不息。

谷神的“谷”字,形容虚空;“神”形容变换莫测;“不死”,比喻变化的不停滞。不死,就是永存。玄牝之门,就是产门。

读《道德经》总会思维发散,想到很多。我们读一辈子,也未必真能读懂《道德经》,大家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层次有所收获即可。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他是做家庭序列排序的。他的理念就是德国版的道德经,他认为,人的一生,你的生活、你的事业成败都跟你自己母亲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你和母亲关系不好,你就不好,你跟母亲关系好,你的生活事业就顺利,大家观察一下身边的人,是不是确实是这样。

为什么老子一会儿称道为“谷神”,一会儿又称道为“玄牝”呢?老子认为道对于对天地万物有生养之功。水谷养人,古人称农神为稷。那么“谷神”就是生养之神,道生养天地万物,如同谷米生养人类。所以能将道称为“谷神”。

道生养万物,可以类比于母亲生养子女。自然界中,具有生养之功的都是雌性,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亲,再没比有道更伟大的母性了,所以老子称道为“玄牝”。

如果“谷神”、“玄牝”只是道的另一种称谓。那么,第六章的文字主要是讲道的特性。

万物的生养之神永恒存在,最伟大的雌性是天地万物的母亲。似虚似实,若有若无,但却拥有取用不尽的能量。

庄子说:“生生者不生,死死者不死”,就是对谷神不死的深刻解读。创造生命的它本来就存在,所以不生。让生命死亡的它超越了死亡,因为它是永恒的。创造生命和创造死亡是同一种力量,老子称为谷神。

认识到谷神不死的秘密,就激发世人向谷神学习,这种学习就是修道。修道者心中存有谷神,就会获得谷神的某种力量,这对世人的生命有莫大的价值。

第16章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就是修道士向谷神学习的方法。向谷神学习,首先要向虚空学习,修道士的心像虚空一样清净,没有杂念,那一定能够获得虚空的某种力量。

在文学创作中,灵感十分重要。诗人要产生灵感,就要体会虚空,空则灵。《诗品》作者司空图品评诗作的高低,空灵是一个重要标准。古代是万物有灵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树有树神,灶有灶神,但老子只说谷神,这是有深意的。

修道的成功之路就是向虚空学习,使内心虚到极点,静到极点。致虚极,守静笃就能见道。

说真的,到现在我也没见着道,大概是自己不够虚不够静吧。

道是一切的开始和一切的母亲。天地一开始只是道播下的一颗***,那颗***里面,就已然包含着全部的字宙信息,然后***发芽,再然后幼苗生根,幼苗再变成大树枝繁叶茂,它的枝叶则化为万物。天地万物,一切都从它们的根处也就是玄牝之门那里汲取水分,不然一切就会戛然而止。水若干枯,万般生机瞬间腐朽为一片焦土,焦土又化为乌有。它们这样一直汲水,为什么水没有被用光的一天呢?

绵绵若存。绵绵,指虽微妙,却无处不在,连绵不绝,充斥宇宙。若存,虽然存在,但是却不可视之以见,不可听之以闻,不可搏之以得,故曰若存。勤是指昏乱乱亡之意。用之不勤的意思是说,以有为用,则物匮则乱,物散则亡。以无为用,则匮无可匮,散无可散,故能终身不乱不亡。故曰,用之不勤。天地万物一直汲取于道,为什么道不会枯竭呢?因为它们只是道那里***粘贴了一些信息----道的遗传信息。好比从电脑中考贝份文件和一万份文件,相比拷贝一万份文件,会让你电脑里的源文件枯竭吗?很显然,不会。所以说,谷神不死。

我们平时手指不小心划了一下,就会随口叫一声“妈呀”,遇到不可思议的事,先是一愣,然后“妈呀”轻轻叫一声,小孩放声一哭会叫“妈妈”,全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语言,唯有一个词是大家共用的都能听懂的,那就是“妈妈”。为什么我们会在危险无助的时候,会无意识的喊声“妈”因为妈妈就是我们生命的源头。

我们就是这样,与母亲的联系是这么的紧密,却又是那么的遥远。母爱接近于道,你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又在你身边。

母性的力量,一个女性一旦当了母亲,就可以变得很勇敢,汶川地震,一个母亲在楼房倒塌前,她跪着,两手撑地,拱起腰,用身体架起一个空间,让孩子钻到她这里面来,水泥钢筋楼板砸到母亲身上,母亲死了,但她依然保持这个姿势,救援人员救出这个孩子时,孩子好好的,没受一点伤,而死去多时的母亲早已像石化了一样,仍然是她死前的那个姿势,在场人员无不动容。

火灾现场,一个家里,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孩子被困,情急之下,这个年轻的母亲能扛起一台冰箱砸向窗户,从而成功的逃生,后来有记者***访她,她怎么可能扛得起一台冰箱,她说她也不知道,当时只想着女儿还困在大火里,要是换在平时,不要说扛了,就是挪动一下都是很费力的。

母亲能在生死瞬间,本能地做出这么伟大的行为,这种母爱的本身,就值得我们敬仰和尊重。

2018年去泰国旅游,一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泰国华侨,还是广东籍的。他说起他去当和尚的经历。在泰国,大部分人都会去当一段时间和尚,他们信的是小乘佛教,可以结婚生子,跟普通人差不多。

他说,他第一天到寺庙,就睡在停尸房,跟死人睡在一起,让他体验生死。第二天,就要拿个饭盆跟着师傅出去化缘,拿到的热饭菜装在盆里,把盆贴在肚子上一能拿开,无论走多远,都要带回寺庙里来,给其他和尚吃。

有一次,他拿的比较多,又很热,感觉很不舒服,他正想拿开一下,被师傅制止,师傅跟他说:“你的母亲当年怀着你,你在她的肚子里,她也不舒服,如果她因为不舒服就拿开一下,就没有你了。这才放了一会儿,你就不舒服了,而你在母亲的肚子里放了十个月。”

原来,师傅叫他把饭盆贴在肚子上,是要叫他感受母亲的辛苦和生命的来之不易,过了一个星期,他给母亲打电话,刚叫了一声妈,就哭了……断断续续说了声:“妈妈,你辛苦了!”。他说,以前从来没想过母亲会不会辛苦,母亲对他的照顾都习惯了,理所当然了。母亲一生操劳,维护家庭,照顾好家里的每一个人,从来不要求回报。

我们也经常把大地、祖国比喻成母亲,黄河也叫成母亲,为每个城市提供饮用水的河叫母亲河。

在人类社会,做为个体的母亲会死,但母亲这一职业是永恒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尽。

道像空气,无处不在,却又虚无缥缈,如果没有了空气,我们只能活几分钟,没有水,我们只能活几天,没有粮食,我们只能活几十天。这一切,都是天地给予的,但天地从来不标榜自己是仁义道德的。

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 什么意思啊?

老子道德经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引语]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本章也是承上章对“道冲”作进上步论述。此处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

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

[评析]

这一章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的是“无为”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表现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是值得重视的进步思想。从“无为”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对此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

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要想说明的问题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中”,还含有“无数”的意思。即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够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

总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传“虚用”,同前两章相连,犹在宣传“无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

[解读] “天”的新发现

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从此,“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性,而成为天神。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到了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春秋时期,传统的天命神学并未完全解体,依然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关于“天”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仍是坚持了殷周以来的天神观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并且肯定天命,鼓吹“生死有个,富贵在天”;而墨子则提出“天志”、“天意”,宣扬天有意志,认为天能赏善罚恶,并有“兼爱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义理推及天道,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时至今天,人们还常说 “天理难容”这样的话,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思想方法。

老子是一个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备了他同时代和以后诸多哲学家、学者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正是他第一个讲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而它的滋生万物,给世界以蓬勃的生机,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文明得以昌明。因此,“圣人”也不对百姓讲仁慈,他应仿效自然运行的样子,治理社会。如果治理者发的议论多了,人为的干预多了,各种矛盾也就会激化,更何况个人的意见往往带有片面性或谬误。

老子在关于“天”的问题上,既不同于孔子的“天命”,又区别于墨子的“天志”,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天”是由“道”产生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好恶,更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之天。老子的功绩,就在于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复和提出自然之天。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什么意思

第一句讲的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里告诉人们说“多言数穷,不若守中”,意思是话说得太多,反而会招致命运坎坷,不如守住自己的内在智慧之心,静观万物之变以待时机。

第二句讲的是孔子在《论语》中告诫***:“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两句大意可以翻译为:多言数穷,不若守中,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人们的处世哲学;敏行讷言,这是孔子在《论语》中所极力称赞的行为规范。(“所臧”,意思是“所称赞的善行”)

意思应该是:

空虚而直行没有穷尽,动的越快出的就越多,说得多了就会处于无话可说的窘困地步,所以不如像风箱那样,内心虚静。

原句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