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访记读后感_风云人物***访记

tamoadmin 四字成语 2024-06-27 0
  1. 我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但希望今后从事新闻传媒方面的工作,想知道我现在应该掌握哪些技能,积累哪些经
  2. 今年那些书最流行
  3. 新闻学研究生必读科目
  4. 法拉奇为什么那么支持美国呢?
  5. 尼采与形而上学的点评鉴赏

新京报记者蜉蝣的一篇控诉职场霸凌的文章,文中提到徐姓星,直接把演员徐峥送上了热搜。

引起我更多兴趣的是在这篇文章里,领导和她的微信对话截图:

“这方面肯定是底线,我也支持你。不过徐x对报社之前是有帮过大忙的……”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_风云人物采访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对象和报道媒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做人物专访或者新闻报道,新闻***底线是什么?艺人团队对媒体记者的报道是否可以要求审稿、修改,如果可以,那条线在哪里?

文体不分家, 体育 圈和 圈在某些方面比较相似,都属于拼***的圈子。这个***,主要就是人脉。

在媒体激烈的竞争中,很多时候你只有拿到稀缺***,也就是明星(尤其是大流量明星)的独家专访,才能胜出。而这往往意味着:有可能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人都在抢这么样一个专访。你必须和***搞好关系,然而一说到维护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你也就成为了所谓的“乙方”。

一位曾多年供职 时尚 媒体的朋友举例:比如巩俐,每年最多接受一家媒体的封面报道。每次***访巩俐,都要把稿子打印好送到她家,因为她不看电子文档,每行间还要空行,方便写修改意见。大方向那是绝对不能错的,她还亲自负责修改细节。

“拍过三次,写过两次。每次拍,陆陆续续准备仨月,看衣服至少三次,每次一百多件的量,送过去衣服架子挂两排,一般行头看不上,想尽了法子找,还试过从巴黎手拎过一箱衣饰赶第二天试衣会,拍摄当天要住四季总统套,有一次还是订不到还是贝克汉姆让了她一天。最后一次***访从十二点开始聊到夜里三点结束。”

朋友总结:“***(访)她全是泪,没有媒体属性,就是给女王服务。”

但是巩俐这样还算不错的,至少表示她很重视,也会特地给出时间来接受***访。有些明星的***访,连时间都不给,记者们只能凭空想象,一样要过审。朋友已经把自己戏称为“服务行业的人”了。

虽然更多是两边双赢,但是在 圈,专访人物过后要审稿,仿佛已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除非***访者也是出圈的大名人。 体育 圈更加特殊的一点是,这些 体育 名人没有任何需要宣传的需要,有的时候有了成绩就能代表一切。 体育 举国体制的性质又决定了,它既然不是市场类的 体育 项目,也就没有专业人士从小就向他们强调:应对媒体有多重要。

做 体育 记者10来年,眼睁睁地看着许多的明星,被我写着写着就直上云霄了。成绩是一部分, 体育 圈这种只褒扬不贬损的传统,使得这些明星几乎成了高大上的完美代表。所以这些年偶尔有狗仔队或者是自媒体爆料,什么林丹夜会***?什么孙杨酒驾……这些负面新闻时,很多读者大吃一惊。其实 体育 明星和 明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很多的事情之前就有,也不会是孤例,只是没有曝光而已。

我曾经也是这众多“乙方”中的一位。虽然 体育 明星的***访并不要求审稿,但是大家都是同一个圈子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一个赛季那么多场比赛,还有那么多关键的国际大赛。如果你还指望着下一次要***访他,那么这一次你就不能写成“他不想要的样子。”

曾经有位耿直的 体育 记者,写过那么一两笔非褒扬的话,后来就出来了一个新闻,田管中心某位领导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接问某某某在哪里,某某某站起来之后,他就说你为什么要写我什么什么?以后发布会你都不要来,当场就让那位记者离开……

这还算是好的,篮球圈里面也出现过一个编辑,第一次去看训练,描述过一个教练在训练的时候抽烟。当晚的赛后发布会,教练***雷霆,直接说某某网的某某来了吗?对着他问,你为什么要造谣说我抽烟?旁边还有个电视台的摄像,对着那位记者,把他尴尬的汗水一滴一滴拍了下来。

我也曾经代表GQ去***访易建联,他某种程度上算是我从小看着成名的,我写过的赞扬他的话都可以环 体育 馆一周了。坐下来之后我问了他一个稀拉平常的问题,我说之前网上有报道说你之前在美国的时候,你父亲曾经开车接送你什么什么,不知道你怎么看的?

他突然一下就沉默了,然后低下头,一会看鞋带,一会看我,那几秒变得很漫长,他看鞋带的时候离我很近,看我的时候离我很远。

然后我就听见一个轻飘飘的声音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不想再接受她的***访了,为什么一上来就造谣?

我并不怪他的理解力。我只是在想,认识了他这么多年,做过了他上百场***访,为什么他还会对记者的***访怀有这么深的戒备心?我也给不出答案。然而这就是 体育 圈的现实,如果有一万个记者报道这个明星,那么9999篇都只能是赞扬。在这个行业,多的是“熟人关系”和“互相帮助”,结果是就算皇帝穿了“新衣”,也没有人再去做那个说真话的小孩。

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是误入了这个圈子。那时候带我出道的老师邓宏对我说,你看看李承鹏、周文渊他们多么敢写,来做 体育 吧,这是所有行业中最能自由发挥的行业。

后来想想,这个感觉就有点像小的时候,看大人们在家里聚会,说一些听不懂的话,时不时笑两声——那时候你误以为,成人世界有那么多未可知的美好。

体育 最辉煌的时候,全国大概有8000个足球记者,为了求一个难得的专访,每个人都得拿出浑身解术去成为明星的朋友,所以每一个好的 体育 记者意味着待人接物情商+强大的接受磨难的意志力+足够的写作技巧。

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 体育 很多时候会变成一种政治任务,运动员和运动队都倾向于让自己对外的形象是“完美的”。

他们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那样的“完美”恰恰是非人性化的。当我最初看到美国人写乔丹的“自私”,写科比的“孤僻”、“不合群”,我惊呆了,但我想,这就是真正的新闻报道呀……

新闻主义被说得越来越多,也就是这些年的事,大概当自媒体越来越发达之后,大家发现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坚持真实的写作,哪怕你以后永远也不接受我的***访了。”

所以当2012年,去***访某位国宝级的 体育 名人时,各种不适应。大家已经慢慢接受:不要设立完美的人设,不然一点小瑕疵有可能全盘崩塌。而我***访过的一些企业家名人,如李开复、潘石屹,还有一些文化名人,都不要求看稿。那位 体育 明星的团队,一开始说就看看,后来把我的稿件打印出来,一人分一页,实施了地毯式的排查。不影响任何形象的细节也强烈要求修改,直到我们杂志都快下印厂,主编都在电话那头急死了……

从那次以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做任何***访都不想被人审稿,不然不做就是了。

美国的一些权威媒体,例如《纽约客》等,是有专门的事实核查人员的,也就是会对记者记录的事实进行“事实核查”,比如打电话给当事人,问清楚: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是不是你这边对记者说的?……

当然,新闻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也是需要土壤的,不然,某些独裁国家以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裕的国家,你猜是谁告诉他们的呢?

法拉奇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她攻克了某个政要名人,而在于她的实录精神。秉笔直书,一向是中国史家颂扬的美德,而法拉奇做到了这一点。她不捕风捉影,她不断章取义,也不曲意奉承。她把***访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下来,呈现出来,让你自己去审视。

在法拉奇的《风云人物***访记》序言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那个年代,很多政治家认为对大众媒体保持缄默是与他们的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职责,把审慎视为自我保护,他们遵循谨慎的规则以保证自身的形象。30 年后,***访变成一件貌似容易却被滥用,因而必然到处泛滥的事。很多政治家变成了小丑,他们的形象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视脱口秀人物。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向公众讲述自己,像是在不断地表演下流而令人作呕的虚拟脱衣舞。

我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但希望今后从事新闻传媒方面的工作,想知道我现在应该掌握哪些技能,积累哪些经

杂志式深度报道--预设、捕捉和集成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闫肖锋

翻遍《新周刊》文档,只见编辑手册,未见***访手册之类。杂志办了12年,没有***访手册居然也走到了今天。相信这不是《新周刊》的独有情况。多数刊社即使有这类手册也被弃之不用,而且网上能搜到大把诸如手册、守则之类的文档。在中国的杂志作坊里,***访跟编辑、设计一样,是个熟能生巧的工匠活,没有标准通则,只有苦行实践。

《新周刊》给读者的印象也是编辑大于***访,概念大于细节。但这不代表这本杂志不重视社会事实。当然,相对于《三联生活周刊》硬性规定新手“行文三千必***八人”的做法,《新周刊》宽松许多,我想硬性规定***访人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访价值当然不体现在数量上而在质量上。

杂志报道以深度报道见长。深度报道在本文中被分为三段论:预设***说、捕捉事实和集成文章。那么,令人困惑的三个问题是――

***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

编写报道跟写***的分别又在哪里?

一、预设

***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简化为,去***访之前是否需要一个理论预设或逻辑判断?

当矿难之类突发***件来临时,记者能具备什么样的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怎样的逻辑判断呢?显然,这是荒谬的。对于重大***的报道,记者无法先有逻辑判断的,只是一些想法的碎片,诸如违法作业、***、人命不值钱之类的判断,如此而已。这些想法有待证实,而更丰富、更***的事实隐藏于未来***访之中,找出它们是一位记者最大的使命和挑战。待***访有效实施之后,最后自然成了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整理能力。如果***访只是为了印证某种***设,已经判断好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事实的。

但另一方面,理论是捕捉世界之网。***如你对这个世界没有看法,注定也***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捕捉到什么。

关于是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孰先孰后,应视不同***访题材而定吧。事实永远比理论更精彩,变化总是超出个人想象。但如果没有理论或逻辑武装,***访者便沦为吸尘器,抓到什么是什么了。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候在洞口的猫那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调查或***访。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方***逐步逼近事实,消极地说,不可能完全捕捉到事实。但是,新闻***访与社会调查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访/调查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暂时搁置一切既定观念、看法、理论,保持某种清空状态来迎接事实的来临。尤其在***访过程中,切不可因自身成见,影响、干扰、左右了***访的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等于没有预先的理念或逻辑,只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要杜绝它们对捕捉事实的干扰,以便“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傻瓜化的比喻,***访/调查矿难中你不能这样问:“死了这么多人,您是否觉得矿主十分可恶?”

至于***访/调查需要逻辑循环链,则直接借鉴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逻辑关系(见下图)。毕竟,新闻学不过百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那么,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自然可以拿来共享。这个调查/***访的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以《新周刊》曾经做过的“同学会”专题为例,这样大型的报道策划,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终将导致方向散乱,***集上来一堆事实,难以让读者窥见全豹。对于该专题,我们曾做过一系列预设,比如:

1.现阶段,同学会已经从感情维系发展到经济利益甚至政治裙带关系了吗?

2.同学会是否出现阶层分化,是否清华、北大、吉大等名牌大学的同学会已形成C·W·米尔斯所谓“权力精英”?

3.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同学会,那么,是哪个阶段的同学会起关键作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何异同?

“同学会”专题操作于5年前的2003年,当下中国社会更趋于板结化,以上预设应当说只是理论预测,对2003年的中国可能是超前了。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以上***设均为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中国社会则完全玩的是另一种规则或潜规则。但无论证明或否证,都是推进捕捉事实的出发点。

期刊的***访不同于报纸、电视,而是带有较强的新闻策划性质,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不单指***报道策划、大型专题策划,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并不会因新闻策划而牺牲掉传媒的客观性。吃新闻这碗饭本来就是门艺术,说科学有点抬举了,或者顶多是艺术加一点科学吧。

事实与***设之间的关系,可比之狗与尾巴的关系。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英语谚语所云:“有时候,尾巴也能摇狗。”事实与***设之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都不是深度***访/调查所需要的。

社会学研究往往是理念***设的尾巴摇事实的狗。深度新闻***访或专题策划,需要共享的是该方***的逻辑,操作手法和过程自然各有千秋。事实上,精彩的***访也可以补足社会研究之枯燥。而***访经验丰富的新闻工匠自然会荣升为未来的理论***的,比如美国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鼻祖罗伯特·帕克先生前身就是位老牌记者。

二、捕捉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这个问题令人联想到量子物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均无一例外地会干扰到测量对象,而所得结果已然不客观了。所以,悲观的认识论会说,这个世界的真相人类永远接触不到;乐观的认识论则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是研究了其一即自然世界,其二是更为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新闻人要做的事情,似乎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上看,任何社会观都是每个观察者的心理投射,见仁见智而已。哪个记者不是以个人的视角***访,哪个编辑不是以个人的兴趣裁剪素材,哪个主编不是以个人的偏好选择刊载哪类文章?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一次,好莱坞**人乔治·克鲁尼答记者问时***嘲讽了一把CNN和BBC所谓的客观报道,他说,在西方电视台上一条三位登山者遇险的新闻会循环播报几十次,而你知道,这个世界同时有无数的生命正在遭受侵害或面临死亡。你还能说CNN、BBC代表着客观世界吗?

客观新闻主义无疑导源于西方,诞生了CNN、BBC。但这个“客观”太过西方中心主义了。只是,在***访或抓料、捕捉中,你尽量保持某种价值中立。新闻***访不只是话筒或录音机。而无论是麦克尔·华莱士与风云人物的唇枪舌剑、谈笑风生,还是人类学家潜入非洲部族、融入原住民生活细心体味,无不带有操作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心理投射。

**《声名狼藉》对所谓“价值中立”式的客观报道方式提出挑战。**讲述了西方“报告文学之父”杜鲁门·卡波特的另类故事。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托***写一则凶杀案故事,通过深度卷入案犯内心深处,竟然发现人性根本上有莫大的相似之处。卡波特最终写出来的《冷血》与其说是一份深度报道不如说是一部***。但作者自已以为,这种***式写作更“客观”地接近了案犯的心理事实。

综观新闻史,期刊式的深度报道除借鉴文学笔法外,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手法也是***取“拿来主义”。这里不妨穿插着盘点一下各种方法:

1.民族志/田野法。此法关键在于进入角色,深度卷入又保持价值中立。人类学的通则之一就是:“只有当深度卷入另一种文明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的文明是什么。”实际上,这讲了一个事实与***设互为观照的辩证关系。

新闻报道的观察法/体验式报道相当于上述田野法,一种诉诸***访者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的手法,取决于操作者的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曾使中国社会学***费孝通受益匪浅,他后来将该法简化为一种“看功”,一种洞见事实的社会学想像力。比如,当费孝通本人上个世纪30年代深入乡镇企业初兴的江浙地区(即“江村”)时,看见有些乡村女性烫了发型,于是得出“乡村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结论。他的“看功”背后是这样的逻辑推理:传统乡村是宗法社会,家庭财权掌握在族中年长男性手中,女性是断无消费支配权的,更别提为自己的爱美之心烫个发型了;而这里的女性烫发现象则说明,财产支配权发生了转移或部分转移,女性由于进丝绸厂而拥有独立财权,甚至家中的话事权。所以说,当时当地的“乡村社会结构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为辅证这一结论,费孝通还注意到,每逢降雨,有丈夫拿伞到厂门口接媳妇的现象,这在传统夫权社会亦是不可想象的。无疑地,费孝通所谓“看功”背后其实是一套理论准备。

2.直面***访法。即通常记者***用的拟好提问纲目、揣摩对方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的***访法。此法要求既要尊重对方又要防止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面对面***访,好奇心比技巧更重要,调查性话题就好像智力游戏,逐渐深度卷入。

直面***访或访谈法、访问法,是当前新闻记者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具有双向沟通、控制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曾经的“中关村第一记者”刘韧曾总结他***访“知识英雄”们时的法则,就是深度卷入的双向沟通。刘***访时并不作记录,而是将全部经历放在探讨问题、智力交锋上。往往是,一篇精彩报道要录几盘甚至十几盘带(当时用盒式录音机),而成文不过万言而已。通常,***访逻辑是通过预设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与高手交锋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是难以应对的。刘韧后来将这类***访集结成书《中关村方法》。

3.电话***访。此法在美国新闻界被称为“快餐式***访”。如果按深度分级别,田野法的深度胜于直面***访法,而直面***访法又胜于电话***访,电话***访则胜于MSN***访。但电话***访的好处也不言自明,可以大面积、大批量操作,可以省却舟车之苦和时间不便。对于难言的话题,电话的距离感反而能让沟通双方放松心态、畅所欲言。《新周刊》的电话访谈栏目“世界观”算是一个成功尝试,常使受访名人敞开心扉、将箱子底里的人生感悟都讲了出来。

4.文献法/二手资料法,百度法/谷歌法。社会学意义上的文献是指一切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其本质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图像、符号、声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载体。网络发达的今日,上述文献纷纷搬上虚拟空间。搜索引擎网站的宏伟的***就是在网上建无所不包的图书馆。可以不客气地说,百度法/谷歌***使新生代传媒人越来越懒,新闻器官越来越萎缩。有些文章甚至是一批关键词搜索后整合出来的结果。当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现在实施任何***访之前,记者都能够通过百度法/谷歌法做足事前功课了。

5.书面***访法。一般针对“大人物”或时间不便的重要人物。中国通常的情况是,由受访人物口授、助手或秘书帮助整理完成。与电话***访相比,书面***访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回答正规、措词谨慎。优点是突破时空限制,缺点是与一般新闻原则相背,不得已而为之。

6.问卷法。由于抽样理论的发展,样本代表性、精准程度越来越高,使之成为最科学的舆论调查方法。目前业已被报刊、网络等媒体借鉴利用。例如,“新浪调查”甚至成为该门户网站的一项利器,使之一下子有了独立的民间价值,调查结果每每被传统传媒、学界、***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问卷法的优势除突破空间限制外,便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将主观偏见、思维干扰降低到最小,使其科学性排在众多方法之首。且具有匿名性,是西方政治选举各方精心利用的武器,也是制定宣传策略的依据。当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也善用此道。

缺点是只获得有限的书面信息;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群体;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就新浪网上调查而言还存在着取样代表性的难题(仅代表愿意点击者而非网民全体)。所以,问卷法通常与典型个案***访/调查相结合,以得出互补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问卷法的抽样原则不独对问卷法有意义,对如何科学抽取***访对象也是重要的,否则,可能导致偏听偏信,被某类受访对象误导。抽样原理有专门论著,此处不赘述。

7.座谈会法。市场研究学称为兴趣小组法,新闻学又名调查会,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士,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对与会者进行***访。优点是头脑风暴、激发思路,缺点是多数与会者的看法易受意见领袖左右。

三、集成

素材***集上来后,编写报道跟***写作的分别又在哪里?同样的原料在不同厨师手中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式,同样,即使一同去的***访,编出的稿子也是千差万别。

杂志人都应该是高超的编故事能手。所谓好看的故事要求二点俱佳:既要有丰富的细节,又要有严谨的逻辑,缺一不可。实际上,按细节与逻辑可分出四等文章:一等文章既有细节又有逻辑,二等文章有一堆细节但逻辑不清,三等文章有逻辑但干巴巴无细节,四等文章既无细节又逻辑混乱。

通常的比喻是记者要像蜜蜂和啄木鸟,而不是吸尘器、扫描仪,有选择地、精准地、代表性地挑选素材。但这只是第一道将垃圾挡在门外的关卡。第二道关卡在于如何编制这些素材使之成为端得出去的故事。在这一方面,记者又要向***家或社会学家借鉴了。

曾经的“京城第一财经写手”王安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说,让乏味的题材生动化,少用解释经济术语,少用数据,要用也需显示所用数据的重要性,把经济报道写得有人情味,等等。这里又要提一下社会学想象力,如何将***访的素材与现场感觉、过往经验、宏大背景和相关理论关联起来,穿插于小场景与大时代之间,是颇考记者功力的,这也正是杂志这种报道方式优于电子***媒体的关键所在。这里还要提一下文学情怀,故事再好,没有一定的渲染是不好读的,当然,文学化思维就免了吧。

名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访记》一书被作为讲解***访技巧的典范作品。其中不乏文学手法,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她经常运用想象力将原本不搭界的场景拼于一处产生强烈新闻效果。法拉奇是新新闻主义的成功实现者。

在国内财经类报纸上,你也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开篇:

最近,Linda把一声响亮的“我靠”拍到了老板脸上,为此,她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接下来的时间,她感到悲惨和孤独。与上海淮海路写字楼里那些白领一样,Linda在网上忧郁地打着字:“工作压力使我没时间找朋友倾诉;电子社会也没建起什么来。”……(“探寻中国网络社交背后的现实社交模式:这么近,那么远”,《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4-09)。

可见,财经报道未必是干巴巴的大讲财经理论和逻辑关系。除文学化写作外,编制好看文章的要领早已被概括如下:

1.利用好一手***访素材。新闻写作可以被看作是两次改写:被***访对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复述“事实”,记者再对这个复述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复述。记者通常处理方式是:将口语变为书面语,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话题体变成故事体;冗余部分删除,留下精彩个性表明立场的话语,经典处以直接引语形式出现。

2.善于作要点笔录。***访是记者与被***访对象高强度的智力交锋与交流,全神贯注、穷追不舍、斗智斗勇式的细节式***访,为便于后期整理,要点记录是必需的。不可完全依赖录音机,有时录音是最能淹没真相的了。作现场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理顺故事逻辑的过程,使未来文章框架初具雏形。

3.利用好二手资料。二手资料不仅可以交叉验证一手资料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后来的新闻作品比前作更扎实厚重、丰满完善。面对纷繁庞杂的二手资料,以***为线索整理出编年;以人物为线索整理出简历。二手资料的穿插引述亦最见记者功底。新手往往对于庞杂的二手资料惘然不知所已。

4.多次修改。第一遍修改为结构调整。确认小标题、段落前后秩序没问题后,注意力要放在自然段落间的先后秩序、语句顺序的调整。第二遍修改为字词句的润色。少用形容词、多用名词与动词、用虚词统领文章节奏、被动句变为主动句、长句分割为短句,主谓宾均衡避免大头小尾,如此等等。通常,将文章放上一两天是有益的,让文章冷下来,让自己冷下来。只有脱离了写作时的***状态,作者才可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对文章进行冷静修改,一层一层剥开逻辑的核,并突出立场与观点。删除过激之语,使文章具有平和的文字美外,更具令人拒绝不了的逻辑力量。

结语

所谓深度报道、深度***写、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体验式报道,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深度报道像是完成一项***任务,先有***设推断,后有搜索证据,最终排除或确认凶手。整个过程需要胆识和勇气、嘴利和脚勤,还需要一点社会学的想像力。先是:你找到故事了吗?然后是:你抓到凶手了吗?

每***访一次社会***就要剖析一个社会现象或潜规则,这个要求着实令记者们困惑。一次人质***解剖了社会人文生态,一次矿难揭示了地方利益关系链。那么,以后再发生类似的***呢?总不能再解剖一次吧。但无论如何,吃深度报道这碗饭,读者的期待就是这样,否则,杂志这种传媒无法与快速时效的新媒体比拼。

本文侧重讨论了新闻***访与社会调查及文学手法的共享关系,其实,大量***访手法手段此处并未涉及。故,文尾附上***访守则。这样的守则相信每个编辑部都有。至于《新周刊》的这个守则,是在一再追问下,我们的编务总监整理出来的,也算是本文的一个小小的附送品吧。

《华尔街日报》的广告语称:“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不经理解的知识毫无价值。”这个理念解释了知识VS理解的关系。所以,完备的***访流程只解决了故事的一半,另一半是将庞杂素材编辑成文,前一半凭眼力,后一半则见功力。

今年那些书最流行

我觉得想学新闻首先要多读书,新闻人都是杂家。

一些专业书,我推荐你:

《怎样当好新闻记者》,[美]杰克?海敦,新华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 新华出版社

世界新闻传播史 陈力丹著 上海交大出版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关系学 熊源伟主编 人民出版社

媒介管理学 邵培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新闻写作教程 董广安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童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广告学 颜景毅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 定价28.00元

《冰点故事》,新浪网全文转载 李大同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风云人物***访记》,[意]法拉奇,新华出版社

《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时评精选》 南方日报出版社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美]约翰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普利策传》,[美]布里安/[美]斯旺伯格,新华出版社。

《最好的时光——侯孝贤**记录》 朱天文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美]里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报道与写作》,[美]梅尔文?门彻,华夏出版社

《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美]威廉.梅茨,新华出版社

《***的风格》,李子坚著 长春出版社

《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陈彤等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孙玉胜著 三联书店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蒂著,海南出版社,可从网络下载

《传播学引论》李彬著,新华出版社

《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父子著,新华出版社

《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主编,新华出版社

《中国电视史》,郭镇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理论》[美]塞佛林著,华夏出版社

《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模式论》(第二版),[英]麦奎尔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传播学史》,[美]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表达自由——美国第一修正案研究》,邱小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美]杰克?富勒著 新华出版社

《报纸的良知》,[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出版自由》,[英]弥尔顿著,商务印书馆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美]布隆代尔著 华夏出版社

《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张志安编著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马特拉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电视、受众和文化研究》,[英]戴维?莫利著 新华出版社

《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美]保罗?利文森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手机》,[美]保罗?莱文森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媒介时代》,[美]波斯特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分析》 [法]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的意义》 [法]克里斯蒂安?梅茨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艺术——形式与风格》 第五版 [美]大卫?波德维尔 克莉丝汀?汤普森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国**新浪潮》(上、下)焦雄屏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音乐》 罗展凤著 北京三联书店

《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美]巴比,华夏出版社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第七版)罗杰.D.维曼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

《***光线艺术》,刘永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视音乐音响》,郝君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电视照明》,李兴国、田敬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广播***中的声音——广播***系列丛书》,李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编剧艺术——广播***系列丛书》,陈吉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访行为学概论》,熊高,人民出版社

《Adobe Photoshop CS2中文经典教程》,[美]Adobe公司著 袁国忠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Adobe After Effects7.0经典教程》,[美]Adobe公司著袁鹏飞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Adobe Illustrator CS2中文版经典教程》,[美]Adobe公司著 俞琳娜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FLASH Professional8标准培训教材》,[美]Adobe公司北京代表处DDC传媒主编胡海 赵玉倩 张精设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Adobe Audition 2.0标准培训教材》[美]Adobe公司北京代表处DDC传媒主编汤楠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单机拍摄与制作:第三版》[美]罗伯特·B·穆斯伯格,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视摄像艺术新论》周毅 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剪辑编辑艺术(实用***艺术丛书)》,傅正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当代广告学》,[美]威廉?阿伦斯,华夏出版社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美]大卫?奥格威,中国友谊出版社

《定位》,[美]里斯?特劳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公共关系的战略与战术》,[美]丹尼斯?威尔科克斯 等,解放出版社

《杰克?韦尔奇自传》,[美]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中信出版社

《广告调研方法》 黄合水 厦门大学出版社

《广告人手记》,叶茂中,企业管理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松下经营哲学》,[日]松下幸之助,延边大学出版社

《广告英语一本通》,王燕希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外广告创意》, 鹿耀世主编中国画报出版社

《为世纪代言:中国近代广告》, 黄志伟黄莹 学林出版社

《广告心理学》仁科贞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美]阿尔?里斯等,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届中国广告节金奖作品集:1986-2003》,大贺集团编,江苏美术出版社

《广告创意与策略——市场营销系列》,英文版,东北财大出版社

《广告摄影技术教程》, 刘立宾, 中国摄影出版社

《注意力行销》[美]肯?萨可瑞,汕头大学出版社

《方法比知识重要系列丛书——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 朱海松, 广东经济出版社

《网络广告设计》,金琳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广告20年》 黄升民 武警音像出版社

《广告调查(第二版)》 黄升民、王冰、黄京华 中国物价出版社

《整合营销传播:创造企业价值的五大关键步骤》 [美]唐.舒尔茨等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麦肯的方法》 朱海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奥美的观点 II》 宋秩铭、庄淑芬等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

《广告创意解码》 贝纳德.格塞雷、罗伯.埃伯格 中国物价出版社

《创意潜规则:发掘你的5种构想力》 (美)安奈特.穆瑟-魏曼著 汕头大学出版社

《广告创意法则:22位超凡广告人解析成功广告奥秘》 (美)迈克尔.纽曼 电子工业出版社

在充分的博闻强记的基础上找到一家报社(我个人认为最能锻炼文笔的还是当地的都市报晚报,当然最能洞察社会的还是当地电视台收视最高的当地新闻栏目组)去见习,找总编办的领导谈,进而要求实习,从而真正懂得大众媒介。

积极发表文学作品,加入当地作家协会对你的新闻之路也会有很明显的侧面帮助。例如陈朝华(《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马莉(《南方周末》高级编辑)就是都是不错的诗人,这样双重身份的人好多。

报社最薄弱的人才洼地是印刷部门,接着发行部门,其次是广告部门,最后才是编辑部门。我建议可以在资历尚浅时走曲折路线。

整合营销传播也许与你自身的专业有很多共通之处,建议你多考虑这块研。这个是传播学专业下的方向。传播学现在也是颇热。

好好斟酌,好好把握,愿你成功!

新闻学研究生必读科目

《我的儿子》D***id Beckham 写的。

《货币战争》 宋鸿兵 编著

《寂寞的撒旦》“寂寞***”系先锋之作

《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继《成功投资》后的又一部经典,专为业余投资者而写。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五味俱全》贝太厨房创刊5周年巨献

《不存在的女儿》是一本疗伤的***,安慰每一个千疮百孔的心灵~

《天机》(第一季)沉睡之城(蔡骏最新作品!)

《明朝那些事儿》

《追风筝的人》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鬼吹灯之昆仑神宫》

《鬼吹灯II之一:黄皮子坟》

《人生若只如初见》

《灿烂千阳》这是《追风筝的人》的作者的最新***

《***如明天来临》(纪念版)

《哈利?波特7》

法拉奇为什么那么支持美国呢?

1、关于考试内容

两门专业课+英语+政治

专业课要看你考什么学校,各个学校的专业课是不同的,看的书也有很大差异

有的学校是从比较纯正的新闻学演变出来的,传播学也是比较纯正的西方传播学,有的学校是从中文系演变来的,要考文学综合常识

2、关于新闻传播学领域

分三个学科体系

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

各个学校不一定都具备,有的有其中的一个两个,也有三个都有的

3,关于排名:

新闻传播学排名比较考前的是人大,复旦,北大,中国传媒,武大,清华,浙大和厦大也不错

尼***与形而上学的点评鉴赏

一、《愤怒与自豪》:一石激起千层浪

曾以《风云人物***访记》而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记者奥莉亚娜·法拉奇,自20世纪90年代起“隐居”纽约,一直闭门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发生后,年逾古稀的法拉奇“复出江湖”。9月29日,在意大利一家名为《Corriere della Sera》的报纸上,法拉奇发表了针对“9·11”***的长文——《愤怒与自豪》。

在这篇文章中,法拉奇激烈抨击***教和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强调与***世界***的战争无法避免。文章一发表就引起极大轰动,《Corriere della Sera》在短短四小时就卖出一百万份,创下新闻史的新纪录。

诚如有人所言,法拉奇的复出成为“欧洲新闻历史上最具有震撼性的***之一” ,西方媒体针对她的文章纷纷发表评论,并形成左右两派对峙的局面。《华尔街日报》2002年4月28日发表题为《意大利的拉什迪》的社论,盛赞道:“欧洲的良知有了名字:法拉奇。” 而另一方面,法拉奇的言论则遭到欧洲左翼媒体的反击,英国《卫报》专栏作家卡巴尼撰文评论说,法拉奇正“激烈地从左派向右派转舵”。

法拉奇的复出掀起波澜,同时也给我们带来问题与思考:法拉奇为何而复出,又因何而转向? 她的复出与转向意味着什么?

“无论是战争时期,或是和平时期,我都忠于自己的原则,为了自由,为了反抗各种形式的专制主义而奋斗不已。我的生活就像我的作品,我从未放弃过斗争。” 1993年法拉奇在中国访问时如是说。作为一名世界名女记者,法拉奇曾是比较激进的左派分子,她反对越战,同情越共,强调***和平等,她曾与希腊左翼领袖帕纳古里斯一见钟情并且共同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她曾普遍被视为反暴政、反集权、反专制的象征,受到热爱自由、追求民主人士的青睐。

1952年,初为记者的法拉奇就表现出不畏权力、坚持真理的个性。《意大利东部晨报》的编辑要求她写一篇关于***人政治***的讽刺性报道,法拉奇认为这种未经调查就设定观点的行为有悖新闻的客观性,于是断然拒绝,结果遭到解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值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法拉奇走访了中东和拉美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撰写了一系列的稿件。1968年,墨西哥举办奥运会期间,她和学生们一道亲历了墨西哥***对学生***活动的血腥镇压,并负了伤。事后,法拉奇就自己的经历发表文章,并开始以自由的斗士和极权主义的反对者形象亮相,赢得广泛瞩目。

20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法拉奇一直像一颗耀眼的明星,以自由斗士的形象活跃在世界新闻舞台。 法拉奇记者生涯中最重要的经历是***访国家元首和政界要人,她的《风云人物***访记》为她赢得广泛国际的声誉,也为她塑造了不畏强权的记者形象。

以《愤怒与自豪》而复出的法拉奇,似乎与人们以往的印象大相径庭。比如,她针对***教发表激烈的言论,认为******针对的既是美国,也是整个西方文明:

因为当西方的命运,我们幸存的文明危若累卵之时,实际上,我们就是纽约,我们就是美国。我们就是意大利人、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澳大利亚人、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斯堪的纳维亚人、比利时人、西班牙人、希腊人、葡萄牙人。如果美国被摧毁,欧洲也会被毁灭,我们也将被毁灭。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反差呢?莫非人们以往的印象只是错觉?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下分析与探讨,以期拨开围绕法拉奇及其复出的重重迷雾。

二、法拉奇转向的社会原因

1.冷战后左翼阵营的分化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前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纷纷垮台,世界范围的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历史进程遭受重大挫折。许多西方学者据此宣告,社会主义已经灭亡,资本主义已经取得最终胜利。连著名的美国激进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隆纳,也在影响广泛的《纽约人》上宣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获得最终胜利。而右翼学者佛朗西斯·福山,则干脆把资本主义看成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结形态”。

“80年代末的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走入低潮是完全未曾预料的。这种低潮不仅只是一个影响对***进行客观评价的思想教条主义的问题,还影响到各个政治领域:左翼、右翼和中间派,也不论是记者还是学者,或是东方和西方的政治家。” 这种政治上的变化,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来思想上的冲击。一方面,西方左翼阵营由此分化,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一些欧洲人士,特别是左翼的工党和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试图把传统的左翼理论和主流的右翼理论结合起来,发展出一条“中左”的道路,走一条介于“左翼”和“右翼”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另一方面,一些左翼学者开始“右转”,完全倒向右翼。此种转变对带有激进左翼色彩的法拉奇也产生影响。

2、“新悲观主义”思潮的蔓延

冷战结束后,虽然东西方对峙的紧张气氛消失,但是随着西方社会人口生育率的降低和外来移民的增加,西方社会正受到另一种威胁,一种新的悲观主义思潮也随之蔓延。当代西方社会人口种族构成正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徒人数日益减少,***等其他宗教人数却在上升;外来新移民也更多地保留了本土文化,而没有完全融入西方文化。面对这种人口和种族变化带来的所谓“全球移民危机”,西方社会滋生出一种担忧和恐惧的“新悲观主义”情绪。美国前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一书中,忧心忡忡地提到“美国社会将有解体的危险”。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也说到,“西方已经没有经济的或者人口的活力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了”,而美国“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这些学者的言论客观上强化了西方人潜在的民族和文化保护意识,并在西方社会造成危机感和恐慌情绪。被“这些因西方国家人口相对减少而造成的恐惧,是基于真正的文化冲突和对丧失民族特性的担忧。他们现在不是遭到军队和坦克的入侵,而是遭到了讲着其他语言,信奉其他神和属于其他文化的移民的入侵。他们还担心,移民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占据他们的土地,享受他们的***制度,并威胁他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在美国出现的白人“民兵”组织、欧洲的新右派、德国的新纳粹、澳大利亚的反亚洲人浪潮以及“9·11”后的反***行动等,无一不是这种意识强化的结果。

3、“9·11”

二战以后世界局势一直很不平静,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战争,但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海湾战争以来,西方世界和***世界不断爆发战争,“9·11”***后这种紧张关系更是达到顶峰。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认为“如果19世纪的特点是美国的国内冲突,即南北战争,20世纪的特点是意识形态的冲突,那么21世纪的特点将是文明的冲突”,“苏联的解体使西方失去了共同的敌人,21世纪***将是西方新的敌人”。随后,他又在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进一步详细阐发这一理论:“西方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原教旨主义,而是一个不同的文明——***,它的人民坚信自身文化的优越性。” 亨廷顿的论点很有代表性,在世界范围对文化、思想乃至政治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从另一角度看,***原教旨主义者面向过去的“黄金时代”,以狭隘的思想和极端的思维看待时代问题,他们将世界划分成***和异***,以***或纯正的***自居,使用各种手段反对非***或与他们意见相左的***。这些活动客观上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供了绝好的证据,美国总统布什在讲话中将对恐怖主义的战争称为“新十字军东征”,无疑为“文明冲突论”又加上一个又黑又重的注脚。

“9·11”***在美国右翼眼中的教训是“文明世界”和***世界之间某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他们宣扬所有的矛盾来源于广大的“***教文明世界”和“***野蛮世界”的冲突。众多媒体进行大肆渲染,再加上对***原教旨主义***的历史记忆,在美国人心目中形成“恐怖主义=***=美国的威胁=民主的威胁=文明的敌人”的反射模式,并将注意力集中到不同文化间的分歧和矛盾上。

三、法拉奇转向的个人原因

1、 知识分子的立场和左翼浪漫的情怀

作为一名记者,法拉奇试图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作为信仰民主和自由的西方人,她又无法摆脱西方知识分子身份的束缚。这就导致了她常常在两者之间徘徊,然而后者常常占据上风,打消了她试图坚持的公正态度。

以法拉奇在越战期间的报道为例。起初法拉奇眼中的越共是“为自由而战的骑士” ,因此她完全站在越共这边,公开反对美国插手越南事务——“我不会带着维他命、给养和现代化装备来到越南的拉瑞为约翰尼之流哭泣” ;她为不知名的越共战士出版日记和发表爱情诗;描写美国士兵逃避兵役的种种丑行;她还大胆揭露南越***的傀儡性质:“它像一只玩具,受主宰着别人命运的人的利益所摆布。”

然而时隔不久,一件小事却动摇了法拉奇对越共的感情。一位美国老兵批评她:“作为人文记者,站在敌军的立场上,不公平不负责任地把美国人贬的一钱不值。” 法拉奇感到困惑,并怀疑自己在分析好与坏时的客观性。与此同时,北越***企图控制她***访的行动引起法拉奇的不满,而越共处决被俘新闻记者的行为更令她怒不可遏,于是她对越共不再抱有自由斗士的浪漫幻想。

法拉奇的态度转变表明她试图以浪漫主义的方式反对美国介入越南事务的失败,这种情感上的微妙变化实际上来自法拉奇的知识分子立场,长期以来受到的西方思想和理念的熏陶,仅仅因对自由的敬仰而诞生的浪漫情怀必然是无法长久立足的。同样的矛盾体现在法拉奇对民主的态度和认识上,在***访反抗波兰******的工会领袖瓦萨文时,法拉奇明明感到他的傲慢无知和狂妄,但她在把录音带转写成文字稿时又颇为犯难:

我该不该写下真实的瓦萨文,说他是教堂的傀儡,为人傲慢无知等等,如果这样的话我就帮了俄国人和波兰***一个忙,因为他们想击垮他和团结工会。要么我应该像别人一样说瓦萨文是好人,为波兰民主的诞生尽绵薄之力呢?

最后,“为民主的诞生尽绵薄之力”,法拉奇还是摈弃自己真实的观点,而在***访记中丝毫没有流露不利瓦萨文的言论。同样,在***访波兰副总理拉可夫斯基时,尽管法拉奇认为“他看上去像是聪明人,是个开明的***人,是个像恩里科那样民主的***人” ,但她再一次为“政治考虑”所左右:“他是***员拉可夫斯基,我不信任他。我不愿意自己的文章成为***的宣传材料,从而使我成为政治工具。”

法拉奇在诸多问题上立场的左右摇摆,表明她既想站在人道的立场上说话,又无法摆脱西方情结的牵绊;既要实现新闻的公正性,又无法挣脱既成认识的束缚。在《愤怒与自豪》中,我们看到的法拉奇似乎淡忘了曾经的“左翼”浪漫幻想,只剩下一颗西方知识分子的“自由”心灵,她带着它大声疾呼: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把贱民变成了人民,因为它鼓励他们,甚至要求他们去管理自己,表达自己的个性,追求自己的幸福。它和共产主义的那些做法完全相反,后者禁止人们去反抗,禁止他们去管理自己,表达自己,不准他们变得富有,并企图通过缔造一个神圣的尘世之国以取代传统的国王。我父亲常常说,"共产主义是一种君主制统治,是一种守旧派的君主制度。因为它抹去了人身上那种分明的轮廓。当你抹去一个人的轮廓时,它就再也不是一个人了。"他还经常说,共产主义没有让庶民们自由,相反,它让每一个人都变成贱民。它使每一个人都由于饥饿而死亡。

2、西方中心论的价值观

西方世界和***世界的冲突,源于两者价值观的冲突。作为对自身文明坚信不移的西方人,法拉奇耳濡目染于西方世界对***的片面宣传,既无法接受***文明,更不愿予以理解。

法拉奇曾经公开表示说,“我对中东毫无兴趣,中近东文化引不起我的任何感慨,巴格达、大马士革、巴基斯坦,我都不想再去第二次”。 她对***文化心存鄙夷,她认为“他们身上有一种狂热、一种教条主义思想、一种表演癖和一种***的感觉,总之都是一些我嗤之以鼻的特征。”

法拉奇的这种情感,在1***2年对巴勒斯坦抵抗运动***阿拉法特的***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她对阿拉法特的外貌描写,就带有十分强烈的个人感彩:“这张面孔会使人想起一只猛禽,或一头狂怒的羚羊。实际上,他几乎没有颧骨,也没有下巴,只有一张红色的厚嘴唇的口,一个咄咄逼人的鼻子和两滴墨水死的亮而凸出的大眼睛” 她还写道:“他的声音像一种可笑的吹哨声,具有女性的某种特征。” 法拉奇对阿拉法特外貌进行的贬损和对他性倾向的暗示,一方面表现了其咄咄逼人的***访风格,另一方面也是其西方中心论的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她在***访记前言中写的一段话,真实记录了她的这种心态:

一个相信战争的***人和一个不再相信战争的欧洲人之间的交谈是何等艰难。因为这后者受到***教的熏陶,厌恶仇恨;而前者则信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准则。实际上这是妄自尊大的集中表现。

在法拉奇的***访记中,她随意地用“***”这样的字眼称呼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创始人和***乔治哈巴什;在***访霍梅尼时,她讽刺伊朗人穿着“中世纪的长袍” ;在***访卡扎菲时,法拉奇责问他是否就是“***”。这种对***文化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同法拉奇那种西方文明的优越心态相结合,就带来其心理天平一边倒的状态。在比较西方文化和***文化后,她甚至得出结论:“我伟大的阿拉法特先生,你的祖先,除了几个漂亮的***面具和一本他们一直都在摧毁我鲜明个性的书,他们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

3、 ***教原教旨主义情结

在***教原教旨主义者看来,世界一边是天使,一边是撒旦,一切事物非“善”即“恶”。这种认识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极端主义的倾向和偏执的情绪,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能力。

生长于***教环境里的法拉奇曾说:“尽管我完全是一个世俗主义者,一个无神论者,但我还是被天主教文化所浸染,它仍然是我用来表达我自己的某种方式。” 综观法拉奇的生平与思想可以明显感到,她身上带有浓厚的***教原教旨主义情结,她认为“每个人都是天使和野兽的混合体” ,人类如果不***装接受善与恶的差别就无法活下去:

“上帝和魔鬼还活着的时候,上帝许诺给予天堂以保证 ‘善’,魔鬼用地狱作威胁以惩罚 ‘恶’,是有道理的。那个时候,普渡众生的伟大宗教决定了人类的行为。”

法拉奇一直难于摆脱***教原教旨主义情结的桎梏,那种“善恶分明”的思维模式导致她的绝对主义思想,正如评论家阿达夫·苏维伊夫所言,“在她笔下的***人都没有人性;他们要么歇斯底里,要么反复无常。要么就是狂。他们性格贪婪、愤世嫉俗、充满仇恨、能来比喻她们的动物是蝙蝠、蛇和疯狗。”

这与她的成长经历与环境自然不无关系。法拉奇生长在一个反***的家庭,二战的惨痛回忆使法拉奇一直无法摆脱***的阴影,她厌恶德国,厌恶***和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我不知道纳粹分子和德国人民是两码事,因此对德国产生了刻骨仇恨。” 1986年她曾去了德国两次,但都很快离开,而且她始终不肯在德国为自己的书籍举行促销活动。

受她父亲的影响,法拉奇一直将美国看成是意大利的拯救者和解放者,这种“拯救天使”的印象使法拉奇一直保留对美国的好感。法拉奇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美国,她选择纽约而不是意大利作为其主要居住地。在法拉奇的早期文学作品中,她借主人公之口叙述对美国的偏爱之情:“我爱美国。我爱他的友善,他的高效,他的高度文明。我觉得自己更多地属于这个的国家,而不是属于我的出生国。”

法拉奇对美国“天使式”的偏爱一直持续到《愤怒与自豪》中,她赞美美国的自由精神,并认为这是一切团结、友好和胜利的力量来源:

说美国特殊,是因为它诞生于一种灵魂的需要,那种想要拥有一个祖国的需要,它诞生于那种人类一直都坚信的最崇高的理想:这是一种关于自由的理想,或者更进一步说,是一种想让自由与平等的观念结缡的理想。

站在“天使”反面的***教,在法拉奇眼中仿佛成为罪恶和仇恨的***。面对恐怖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法拉奇毫不含糊地指出,“***教和***主义之间没有重要的区别”,并将***教“一棒子打死”:

事实上,与他们打交道是不可能的。和他们讲道理,更是不可思议。用纵容、宽恕或幻想的方式对待他们,无异于***。无论是谁,只要你以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他们都会认为你是在欺骗

总之,***教原教旨主义情结影响了法拉奇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使她时常纠缠于非此即彼的激烈冲突中,从而陷入极端主义的泥潭。

四、结语

法拉奇的《愤怒与自豪》一文发表后,法国三个社会团体以“散布种族歧视和仇恨罪”将她告上法庭,并由此引发一场关于言论自由双重标准问题的讨论。与此同时,法拉奇也遭到***社会的仇恨,两个意大利***组织给她发信,声言要像当年霍梅尼下令处决《撒旦的诗篇》的作者拉什迪一样“杀死”她。法拉奇的复出与转向,是不是意味着***教文明和***教文明的新仇旧恨?而法拉奇本人今后的生活会不会遭遇如同当年拉什迪一样的威胁?这些都很难预测。

不过,法拉奇的妹妹宝拉曾经说过:“奥莉安娜是一本打开的书。用中文或是梵文写的书。” 如同她的其他作品一样,法拉奇的《愤怒与自豪》如今也正被译成各种文字,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所解读。虽然法拉奇的复出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然而此事带给我们的却不是瞬间的好奇和猜测,而是一些更多更深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悟。

为凑够优惠金额买了一本的《尼***与形而上学》,一口气读了一半,同买的《路西法效应》和法拉奇的《风云人物***访记》反倒放在一边,没翻几页。

《尼》毕竟是哲学读物,即便经周国平之手,已经条分缕析面目澄明的呈现,还是需要在思维全盘紧张的状态下才能顺利读下去。我放不下手,一则自然是因为它所涉及之内容均可归为最高思维等级的那一群落,高屋建瓴的通***角是普通文学类别无法企及的,二来是怕自己一放下手就丢了线索和兴致,再也拣不起来。我买的书,读不完的其实很少,除了一些“买岔了”的,其余应该就属此类。记得早以前买过一本2006年出版的《尼***》英文版,是剑桥哲学研究系列中的一本,黄封皮的砖头书,密密麻麻的英文字,买回来很快就束之高阁了。纯粹自讨苦吃,中文看着都磕绊,还要看英文的。还想起来大一住在中财清河校区的时候,在学校的小图书馆借了一本纯黑封皮的《黑格尔》,难道人家叫黑格尔,书就得是黑色的么?内容自然是晦涩得一塌糊涂,我还硬是痛苦的啃了一大半。现在记得的也就只有这种痛苦的感觉。

没有太多生活经历,对生命没有深层次质疑或领悟能力有限,最好还是少看哲学原著,多半会迷失在哲学家们各自构建的精密而极具迷惑性的理念宫殿中。从名家的解读看起会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本书大致是在解读形而上学的起源和发展、尼***对于形而上学的解构和批判以及积极虚无主义的提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看看当下我们周遭的人与事,看看这个社会发展至今的种种状态,稍有探究精神的人自然会有一堆疑问,我为何要遵循这些准则行事,仅仅因为大家都这样?我为何会因为自己做的不存恶意的某事而自责,仅仅因为它不符合大众的道德规范?这诸多应该、不应该是经谁制定而传播,如何牢牢钳制住每一个人并让其乖乖顺服?外在的种种如何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而让我们自以为是顶着自由意志的帽子走着别人早就设定好的路?这些怀疑和探究早已被思索过千万遍,以不同的发展速度被不同的社会阶段所经历。对此窥探一二,就是给自己的思维认知打开一扇窗,而不必把自己闷在角落郁郁苦思不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