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漱石典故苏东坡_枕流漱石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6-25 0
  1. 漱石枕流是何意?出自于哪?
  2. 枕流漱石成语?
  3. 枕流漱石的解释
  4. 世说新语中幽默有趣的故事
  5. 求一些中国的典故,随便什么都行
  6. 枕流漱石的意思
  7. 漱石枕流
  8. 漱石枕流文言文

1、漱石枕流,汉语成语,拼音是shùshízhěnliú,意思是旧时指隐居生活。出自《世说新语·排调》。

2、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3、释义: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想要隐退山水之间,就告诉他的王济说自己将“漱流枕石”,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解释)说:“(我)之所以枕流水是想要洗干净自己的耳朵,之所以漱石头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

枕流漱石典故苏东坡_枕流漱石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漱石枕流是何意?出自于哪?

漱石枕流的解释是:旧时指隐居生活。

漱石枕流的解释是:旧时指隐居生活。感彩是中性成语。繁体是_石枕流。结构是联合式成语。年代是古代成语。拼音是shùshízhěnliú。

关于成语漱石枕流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出处点此查看漱石枕流详细内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二、示例

清·张潮《序》:“漱石枕流,放浪形骸之外。”

三、语法

漱石枕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隐居生活。

四、成语故事

孙子荆年轻时不想当官,准备过隐居生活,他告诉王武子“当漱石枕流”,实际上应该说“漱流枕石”。王武子乐了,笑他用石头漱口、用泉水作枕头。孙子荆只好辩解说:“用泉水作枕头可以洗耳,用石头漱口可以磨牙。”

漱石枕流的近义词

漱流枕石

漱石枕流的成语接龙

漱石枕流、流杯曲水、水月镜花、花林粉阵、阵马风樯、樯倾楫摧、摧枯折腐、腐索奔马、马翻人仰、仰屋着书、书缺简脱

漱石枕流的成语翻译

英语:useastoneasapillowandrinseone'***outhbymeansofstream-water

漱石枕流相关成语

漱流枕石、枕流漱石、枕石漱流、枕_漱流、枕石嗽流、枕石寝绳、焦金流石、流金铄石、烁石流金、铄石流金、裂石流云、餐霞漱瀣

漱石枕流相关词语

漱流枕石、枕石漱流、枕流漱石、漱石枕流、枕_漱流、枕岩漱流、漱流、漱石、枕流、枕石、石枕、漱漱、流石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漱石枕流的详细信息

枕流漱石成语?

释义“漱石枕流”形容隐居生活。

出处此典出自《晋书·孙楚传》:“‘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

孙楚,字子荆,晋代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祖父孙资,三国时在魏任骠骑将军,父亲孙宏,任南阳太守。孙楚才气过人,才华出众,性格豪爽狂放,性情骄傲,在乡里名声不好。四十多岁了,才混上一官半职。在职期间,同别人经常闹矛盾,晋武帝(司马炎)虽然不惩罚他,但也没有重用他。晋惠帝(司马衷)初年,孙楚任冯翊太守。

当初,孙楚与同郡的王济(晋武帝时官至侍中、太仆,有才气)是好朋友。孙楚在青年时期曾经想要隐居,对王济说:“我想漱石枕流。”他本意是想说“枕石漱流”,不料误说成“漱石枕流”了。王济嘲笑说:“流不是可以枕的,石不是可以漱的。”孙楚辩解说:“我之所以枕流,是想像古代高士许由那样,用流水清洗自己的耳朵,洗掉人间的烦恼;我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砺我的牙齿。”孙楚很少佩服人,只是尤其敬重王济。

枕流漱石的解释

1. 成语枕什么石流

枕嵓漱来流: 枕中鸿寳: 卧不安自枕: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忘啜废枕: 指不食不眠。 漱石枕流: 旧时指隐居生活。 漱流枕石: 犹言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扇枕温席: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扇枕温被: 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扇枕温衾: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席温枕: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翻衾倒枕: 衾:被子。形容翻来倒去不能入睡 枕流漱石: 旧时指隐居生活。 枕戈寝甲: 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枕席过师: 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

2. 关于石的成语.

玉石俱百焚、落井下石坚如磐石、水落石出、水滴石穿

一、玉石俱焚

白话释义: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

朝代:周代

作者:先秦诸子

出处:《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翻译:大火燃烧昆仑山时,美玉和顽石都遭到毁灭。

二、落井下度石

白话释义:也说落井投石、投井下石

朝代:

作者:李贽

出处:《续焚书·答来书》:“若说叔台以而落井下石害我;则不可。”

翻译:如果说叔台以而落井下石加害我们,就不可能

三、坚如磐石

白话释义: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形容不能动摇。磐石:大石头。

朝代:南朝·问梁

作者:张丽华

出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答磐石;妾当作蒲苇。专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翻译:你的爱如磐石一般厚重而不可动摇和转移,而我的爱如同蒲苇一般坚韧,即使遭受强大的外力仍不会断裂。

四、水落石出

白话释义:属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朝代:宋

作者:苏轼

出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翻译:山势高显得月亮小,河水回落石头就露出来

五、水滴石穿

白话释义:也说滴水穿石。水经常滴在石头上,能使石头穿孔。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鹤林玉露》:“乖崖授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朝代:宋

作者:罗大经

翻译:张乖崖提笔判说给’:“一天存一块钱,一千天之后就有一千块钱,用绳子不停的锯木头,绳子锯木头久了,木头也会断;水不断往石头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

3. 漱石枕流含义

漱石枕流:

指隐居生活。

4. 漱石枕水什么意思

以下有解释!

漱石枕流 ( shù shí zhěn liú ) 解 释 指隐居生活。 漱石枕流-简介 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年轻时看不惯世俗的凡庸无聊,欲隐退山水之间,就打了个比方对他的好朋友王济说自己将“枕石漱流”,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知道自己口误,幸亏他机敏,就“顺水推舟”,解释说:“我之所以要枕流,是想洗耳;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砺牙齿。”孙楚的回答非常巧妙而有学问,虽然出于口误,但用“漱石枕流”却更好地表达了自己不随流俗的意志。因为相传帝尧要让天下于许由,许由逃跑了。后来帝尧又想召他做***长,许由不愿听这种话,便跑到颍水之滨去洗自己的耳朵,以为听了这种话,污染了耳朵。后世遂有了“枕流漱石”这个成语。

5. 谁能告诉我《世说新语》中关於‘漱石枕流’的原文

在石上漱口,以水流为枕,特指行事与常人相反的人

6. 漱石枕流文言文翻译

孙子荆年轻的时候打算隐居,对王武子说“当枕石漱流”时,因口误说成了“漱石枕流”。王武子问他“水流还免强可以枕,而石头能漱口吗?”孙子荆答道:“之所以枕流,是要用流水洗我被世俗污了的耳朵,而漱石呢,就是要磨砺我的牙齿”

7. 枕石听泉是成语吗什么意思

“枕石听泉”不是成语,含“枕石”的成语只有4个:

1、枕石寝绳

zhěn shí qǐn shéng

解释枕方石,睡绳床。同“枕方寝绳”。

2、枕石嗽流

zhěn shí sòu liú

解释指隐居山林。同“枕石漱流”。

3、枕石漱流

zhěn shí sòu liú

解释旧时指隐居生活。

4、漱流枕石

shù liú zhěn shí

解释犹言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8. 石四个字成语大全

石沉大海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石火电光 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石破天惊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石城汤池 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石赤不夺 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石火风灯 比喻为时短暂。

石火风烛 比喻为时短暂。

石火光阴 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石缄金匮 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同“石室金匮”。

石烂海枯 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石烂江枯 直到石头变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石泐海枯 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石室金匮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石室金鐀 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同“石室金匮”。

石心木肠 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坚定不动摇。

安于磐石 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安如磐石 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穿云裂石 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滴水穿石 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鼎铛玉石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飞沙走石 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家无儋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坚如磐石 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焦熬投石 拿非常脆的东西去碰石头。比喻事情一定失败。

焦金烁石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流金铄石 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落井下石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敲金击石 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人非木石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如水投石 象水泼向石头,丝毫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

山溜穿石 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他山之石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投井下石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心如铁石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悬驼就石 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炫玉贾石 炫:夸耀;贾:卖。拿玉吸引人,卖出的却是石头。比喻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以卵击石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以卵投石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以升量石 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枕流漱石 旧时指隐居生活。

安如盘石 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不分玉石 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餐云卧石 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飞砂转石 形容风势狂暴。同“飞沙走石”。

飞砂走石 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炫玉贾石 叫卖璧玉,实际上卖的却是石头。比喻言不副实。

躬蹈矢石 指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躬冒矢石 指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同“躬蹈矢石”。

家无担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担。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坚如盘石 坚:牢固;盘石:大石头。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焦金流石 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焦沙烂石 将沙烧焦,石烧烂。形容天气非常酷热。

落井投石 比喻趁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落阱下石 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眠云卧石 比喻山居生活。

拿云攫石 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亲当矢石 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亲冒矢石 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同“亲当矢石”。

犬牙盘石 指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

若卵投石 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同“以卵击石”。

身当矢石 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身非木石 指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漱流枕石 犹言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泰山盘石 比喻安定稳固。

泰山磐石 比喻安定稳固。

投阱下石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投卵击石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下井投石 见人掉进井里,不但不搭救,反而向井里仍石头。

衔玉贾石 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

心如坚石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同“心如铁石”。

心如金石 犹心如铁石。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心如木石 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毫无情感、欲念。

悬崖转石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燕岱之石 比喻庸才下品。

以卵敌石 用蛋去抵挡石头,比喻不自量力。

以水投石 比喻意见相左,不能为对方所接受。

助人下石 帮助别人去作害人的事。

安于磐石 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9. 漱石枕流原文和译文还有字词解释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欲:想要隐:隐居语:对...说,告诉枕:把......当枕头枕着漱:(用水或......)漱口误:错误所以:之所以励:磨砺孙子荆:晋代人,名楚。王武子:原名王济,字武子。文章释义

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年轻时看不惯世俗的凡庸无聊,想要隐退山水之间,就打了个比方对他的好朋友王济说自己将“枕石漱流”,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解释)说:“(我)之所以枕流水是想要洗干净自己的耳朵,之所以漱石头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

世说新语中幽默有趣的故事

枕流漱石的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 孙子 荆 年 少时 欲隐,语 王武子 当 枕石漱流 ,误曰漱石 枕流 。 王 曰:‘流可枕石可漱乎?’ 孙 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后以喻隐居山林。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 :“湖海伴渔樵,任 尘埃 暗寳刀,枕流漱石吾堪老。” 清 褚人获 《坚瓠广集·刘时卿语》 :“时而我用也,累裀列鼎不为侈;时而我舍也,枕流漱石不为枯。如是而已耳。” 参见 “ 枕石漱流 ”。

词语分解

枕流的解释 . 靠近 水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黄鹄山 东北对 夏口城 , 魏 黄初 二年, 孙权 所筑也。依山傍江,开势 明远 ,凭墉藉阻,高观枕流。”.在江边睡觉。指寄迹江湖。 唐 韩偓 《 漱石的解释 亦作“潄石”。.冲刷岩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其水沿波潄石,漰涧八丈,环涛毂转, 西南 流入於 沁水 。”.谓闲居;隐居。 明 徐霖 《绣襦记·却婚受仆》:“枕流漱石乐闲居。无梦到彤闱

求一些中国的典故,随便什么都行

太多了,只举例几个: 排调第二十五之一、诸葛瑾为豫州 (原文)诸葛瑾为豫州,遣别驾到台,语云:“小儿知谈,卿可与语。”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恪因嘲之曰:“豫州乱矣,何咄咄之有?”答曰:“君明臣贤,未闻其乱。”恪曰:“昔唐尧在上,四凶在下。”答曰:“非唯四凶,亦有丹朱。”于是一坐大笑。 (译)诸葛瑾担任豫州牧时,派遣一名别驾到朝廷去,他对别驾说:“我儿子善谈,你见了他可以和他聊聊。”到京都后,别驾几次去找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诸葛恪都不见他。后来他们在张辅吴(张昭)家相遇了,别驾对诸葛恪喊道:“好厉害的郎君啊!”诸葛恪趁机嘲笑他说:“豫州都乱了,哪里还厉害?”别驾答道:“君明臣贤,我没听说那里乱了。”诸葛恪说:“从前贤明的唐尧在位时,他下面不是也有四个凶人吗?”别驾说道:“不只有四个凶人,他还有一个不肖的儿子丹朱呢。”于是四座的人都大笑起来。 排调第二十五之二、晋文帝与二陈共车 (原文)晋文帝与二陈共车,过唤钟会同载,即驶车委去。比出,已远。既至,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会答曰:“矫然懿实,何必同群。”帝复问会:“皋繇何如人?”答曰:“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 (译)晋文帝(司马昭)和陈骞、陈泰同乘一辆车子,路过钟会门前时,他们呼唤钟会上来,喊罢就丢下他驾车跑了。等钟会出来时,他们已经走远了。钟会赶到后,他们嘲笑钟会说:“和人约好了出行,为什么那么慢呢?看见你在远处也不追上来?”(钟会的父亲钟繇,“繇”与“遥”同音)钟会答道:“我矫然出众,懿美丰盈,何必要和你们同群。”(陈骞的父亲陈矫,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陈泰的父亲陈群)晋文帝有问道:“皋繇是什么样的人?”钟会答道:“他前不如尧、舜,下不及周、孔,不过也是当时的懿德之士。” 排调第二十五之三、钟毓为黄门郎 (原文)钟毓为黄门郎,有机警。在景王坐燕饮,时陈群子玄伯、武周子元夏同在坐,共嘲毓。景王曰:“皋繇何如人?”对曰:“古之懿士。”顾谓玄伯、元夏曰:“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译)钟毓作黄门郎,为人非常机智,一次在景王(司马师)那里喝酒,当时陈群的儿子玄伯(陈泰)、武周的儿子元夏(武陔)都在座,他们一起嘲弄钟毓。景王说:“皋繇是什么样的人?”钟毓回答道:“是古代的懿德之士。”钟毓又回头对玄伯和元夏说:“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排调第二十五之四、俗物来败人意 (原文)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译)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下畅饮,王戎后来到了。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们的兴致了!”王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的兴致,也是别人能败坏的吗?” 排调第二十五之五、尔汝歌 (原文)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 (译)晋武帝(司马炎)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喜欢作尔汝歌,你能作吗?”孙皓正在喝酒,于是就举起酒杯向晋武帝劝道:“从前我是你的邻居,现在我是你的臣民。敬你一杯酒,祝你万寿无疆!”武帝听罢很后悔。 排调第二十五之六、枕流漱石 (原文)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译)孙子荆(孙楚)年轻时想隐居,他本来要对王武子(王济)说“要枕石漱流”,却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武子说:“流水可以枕,石头能漱口吗?”孙子荆说:“枕流,是为了洗耳朵;漱石,是为了磨砺牙齿。” 排调第二十五之七、头责秦子羽 (原文)头责秦子羽云:“子曾不如太原温颙,颍川荀萭(寓禺换禹),范阳张华,士卿刘许,义阳邹湛,河南郑诩。此数子者,或謇吃无宫商,或尫陋希言语,或淹伊多姿态,或讙哗少智諝,或口如含胶饴,或头如巾齑杵。而犹以文***可观,意思详序,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译)秦子羽的头责备秦子羽说:“你竟然不如太原的温颙,颖川的荀寓,范阳的张华,宗正卿刘许,义阳的邹湛,河南的郑诩。这些人,有的口吃,说话不连贯;有的形象丑陋,寡言少语;有的矫揉造作,故做媚态;有的哗众取宠,缺乏智慧;有的嘴里象含着糖,甜言蜜语;有的脑袋就像包着头巾的蒜杵。可他们都文才可观,花言巧语,趋炎附势,在朝廷做官。” 排调第二十五之八、生儿故可不啻如此 (原文)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 (译)王浑和妻子钟氏一起坐着闲聊,看见武子(王济)从院子经过,王浑高兴地对妻子说:“我们生了这样一个儿子,也该知足了。”妻子笑着说:“如果我能嫁给你弟弟王沦,那生的儿子可就不止这样了。” 排调第二十五之九、荀鸣鹤与陆士龙 (原文)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布尔矢?”荀答曰:“本谓云龙騤騤,定是山鹿野麋,兽弱弓强,是以发迟。”张乃抚掌大笑。 (译)荀鸣鹤(荀隐)和陆士龙(陆云)两人原先并不认识,后来在张茂先(张华)家相遇。张华让他们俩一块儿交谈,因为二人都有大才,所以不必像常人那样客套。陆云举手说道:“云中陆士龙。”荀隐答道:“日下荀鸣鹤。”陆云说:“披开青云,看见野鸡,为什么不拉开弓,搭上箭?”荀隐答道:“本以为是矫捷的云龙,没想到是山间的麋鹿,兽弱弩强,所以箭就发得迟缓。”张华于是拍手大笑。 排调第二十五之十、几为伧鬼 (原文)陆太尉诣王丞相,王公食以酪。陆还遂病。明日与王笺云:“昨食酪小过,通夜委顿。民虽吴人,几为伧鬼。” (译)陆太尉(陆玩)去拜访王丞相(王导),王公给他奶酪吃。陆玩回家后就病倒了。第二天给王导写信说:“昨天奶酪稍微吃多了点,整个晚上都难受得要命。我虽然是吴人,可差一点作了北方鬼。” 排调第二十五之十一、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原文)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译)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诞生后,遍赏群臣。殷洪乔(殷羡)谢恩道:“皇子诞生,普天同庆。臣无功勋,却得厚赏。”司马睿笑着说:“这样的事怎么能让你立功呢?” 排调第二十五之十二、驴宁胜马邪 (原文)诸葛令、王丞相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 (译)诸葛令(诸葛恢)、王丞相(王导)在一起争论家族姓氏排名的先后。王导说:“为什么不说葛、王而是说王、葛呢?”诸葛恢说:“这就像说驴马,而不说马驴,驴难道胜过马吗?” 1、雪夜访戴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2、钟会见嵇康 原文: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译文:钟会(钟士季)有精深的才思,先前不认识嵇康;钟会邀请当时一些才德出众人士一起去寻访嵇康。碰上嵇康正在树下打铁,向子期打下手拉风箱。嵇康继续挥动铁槌,没有停下,也不和钟会说一句话。钟会起身要走,嵇康问他:“听到了什么才来的?看到了什么才走的?”钟会说:“听到了所听到的才来,看到了所看到的才走。” 3、王蓝田食鸡子 原文: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译文:王蓝田性子急。曾经吃鸡蛋,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成功,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地上。鸡蛋在地上不停旋转,他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愤怒至极,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听说这件事后,大笑着说“即使安期(王蓝田父亲王承)有这个脾气,也没什么值得可取的,何况是王蓝田呢!” 4、汗不敢出 原文: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为什么出汗?”钟毓:“由于恐惧发抖,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由于恐惧发抖,汗水也不敢冒出。” 5、酒以成礼 原文: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药酒喝。他们的父亲当时已发觉,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窃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枕流漱石的意思

(一)泰山之高与渊泉之深:东汉末,有人问陈谌(字季方):“您的父亲为太丘长,到底有什么功德而获天下人赞扬的重名呢?”季方回答说:“我父亲就譬如桂树生在泰山之坡,向上有万仞之高崖,向下有难测的深渊;上面受甘露沾溉,下面被渊泉滋润。当此之时,桂树本身怎能知道泰山之高和渊泉之深呢?我父亲自身也并不知自己有无功德啊!”(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陈谌对其父的评论是要说明,人之功德高低并不在有意为之,重名的获得自己也不知所以然,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另外,季方的话用的是比喻,魏晋之后,常用这种比喻来说明人的风度容止,如时人评魏明帝之内弟毛曾与名士夏侯渊共坐,曰:“蒹葭依玉树。”又评夏侯渊曰:“朗朗如日月之入怀。”评李丰曰:“颓唐如玉山之将崩。”评嵇康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倾。”等等。这种对人的风神容止的比喻性评价,反映了当时人的一种特有的带有玄学意味的审美取向。这种现象起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六朝。

( 二)难兄难弟:三国时魏国的陈纪(字元方)的儿子陈群(字长文),很有才能。陈谌的儿子***(字孝先),也很有辩才。有一天,长文和孝先争论各自父亲的才德,各不相让。就去问祖父陈寔。祖父告诉两个孙子说:“你们也不要争长论短了,群儿的父亲不容易为兄,忠儿的父亲不容易为弟。”(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陈寔本来的意思是说:陈群和***才德相当,难分伯仲。但是后来“难兄难弟”作为贬义词,用来称两个差不多的货色。又,“难兄难弟”也可以称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出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人,只是“难”字要读第四声。

(三)割席分坐:三国时的管宁和华歆年轻时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在菜园里锄草,锄出了一块金子,管宁照样继续锄草,视金子与泥土;华歆却捡起金块看了看,又扔掉它。又有一次,两人共在一间书房里读书,并且同坐在一张草席上。这时候,正好有一位有权势的***乘着漂亮的车子,车声隆隆地从门前经过,管宁听到就像没听到似的,照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热闹。华歆回来后,管宁把草席分割成两半,对华歆说:“您不是我的朋友!”(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管宁之所以要“割席分坐”是因为他从华歆的举动中看出了华歆热衷权势和钱财的内心活动,“割席”以示决裂。“割席”或“割席分坐”这个典故被后人经常引用,表示朋友之间因志趣和人格的高下而决裂。

(四)华歆救人急难:三国时华歆与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也要求依附他们一道避难,华歆表示为难。王朗说:“现在形势幸好还不太紧张,带着他有何不可呢?”华歆也就只得同意了。不一会儿,贼兵追到,王朗要把那个依附的人丢弃。华歆说:“先前我不太愿意带着他,就是怕贼兵追来,连累我们。现在既然我们已经带着他了,怎么可以因为急难就抛弃人家呢?”于是坚持照旧带着那个人。舆论就以此来论定华歆与王朗两人品质的优劣。(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王朗在形势还不太紧急的时候想的是要做好人以获虚誉,一旦事急就不顾别人的死活,前后对照,虚伪的嘴脸昭然若揭;华歆先前考虑到危险,有所犹豫,这是人之常情,但一旦做了,就要承担责任,这正是君子的作为。前一则中的华歆与这则中的华歆看似抵牾矛盾,实则反映人性的复杂性。

(五)王祥感动后母:三国时,魏国的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小心,有孝行。家中院子里有一棵李子树,结的李子味道特好,后母总是支使王祥看护李树。有一天,突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王祥担心李树被风雨毁坏而受到责罚,就抱着李树大哭。又有一次,王祥在另一张床上睡觉,继母夜里起来,在黑暗中用刀向他床上砍去,正好王祥起身小便去了,刀空砍在被子上。王祥小便回来,知道继母非常恨自己,就跪到后母跟前请死。后母于是受感动而觉悟,从此以后,爱王祥如亲生之子。(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王祥其人在魏晋之际也是风云人物,在魏朝就做着司空、太尉的***,但却为晋武帝司马炎夺取曹魏的***效犬马之劳,立下汗马功劳。晋受禅后,更官至太保,被当时的正直人士所不齿,被认为是目无君父的所谓“乡愿之徒”,可见其品行之恶劣。但就是这样一个目无君父的“乡愿”却留下许多孝行的故事,除本则的“为母护李”、“跪母前请死”外还有所谓“卧冰求鲤”等等。两相对照,他所谓“护李”、“请死”等都只不过是为了获宠、为了保命的***动作,透过现象,可以看出他虚伪的本来面目还是昭然若揭的。

(六)外国名家的墓志铭:西方名人去世后,墓碑上大都刻有墓志铭,或记载死者一生的主要成就,和表现死者的性格特征。

(1)德国数学家卢道夫的墓碑上刻着他计算出的圆周率=3.1416……。

(2)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墓碑上刻着许多小鸡、小羊、小狗和被鲜花簇拥的孩子。

(3)数学家刁潘都的墓志铭,是一个含未知数的方程式,解出这个方程式,就知道了死者活了多少年后一生几个阶段的时间标志。

(4)美国影坛***巨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是:“37、22、35,R.I.P”。据“梦露研究会”揭示,数字代表梦露三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据说这一墓志铭是尊重死者一生的最大意愿——追求美(当然包括形体美)。

(5)英国19世纪中后期著名的戏剧家肖伯纳是个十分幽默地人,记述他一生幽默言行的文字着实不少。有一次,肖伯纳的一个新剧首演大获成功,他发了一封电报给女主角说:“精彩之至,绝妙之极!”那女演员受宠若惊,连忙回电:“您过奖了。”肖伯纳却开了个玩笑,他回电说:“对不起,我指的是剧本。”肖伯纳的墓志铭正是反映了他幽默地性格:“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总会发生。”

(6)无独有偶,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也很幽默,它写道:“恕我不起来了。”但如果你仅仅从这句话里读到幽默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作家的生死观。海明威的生活的绚丽多彩、如火如荼。冒险是他的永恒伴侣。他曾作为记者在生与死的战场上出没,他曾手提在非洲的荒野里与野兽殊死搏斗,他喜欢斗牛场上的碧血黄沙,喜欢拳击场上的角逐与呐喊,也喜欢美女与醇酒。一切能体现生命之力的活动都使他心醉神迷,而伴随这一切的,是他创作的一系列不朽名著:《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以及“迷惘的一代”之代表的头衔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这位如此热爱生活的作家却并不害怕死亡。他说:“在我看来,整个世界就像拳击场,每个人都在场内。你只有还击才能生存——我当然一直参加拳击,我要打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时我要跟自己打,目的是要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事物来接受,这也就是你每星期日看斗牛时见到的那种悲剧美。”“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安静,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当他的健康日益恶化的时候,他平静而勇敢地用结束了生命,以自己的鲜血为世界留下了悲壮之美。在海明威看来,死是生的一种“变形”,他的墓志铭正是表现了作家对待死亡,寓哀于谐,落落达观的态度。

(7)与肖伯纳和海明威的墓志铭不同,司汤达(真名 昂利●贝尔)的墓志铭则毫无幽默可言。这位法国19世纪前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前为自己拟定的墓志铭是这样的:“昂利●贝尔,米兰人,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乍看起来,这一墓志铭实在平淡无奇,但只要对司汤达的生平略有所知,便不难体味这其中的深刻含义。司汤达在少年时期曾深受信奉启蒙主义思想的外祖父的影响,无限神往法国大革命的岁月。17岁那年,他骑上一匹骏马翻山越岭去追赶拿破仑的远征军,此后便随军在欧洲大陆转战。他曾目睹过1812年莫斯科熊熊烈火,也曾参加过1813年抗击欧洲郡主六国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的战争。他经历过拿破仑的极胜时期,也体验过帝国失败的痛苦,拿破仑始终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为了不在他深恶痛绝的波旁复辟王朝中生活,他曾一度侨居意大利,后因与意大利的烧炭党人过从甚密而被驱逐出境,回国后的司汤达生活相当贫困,他不得不到一个外国小城做法国领事。文学创作是司汤达一生的志趣,他的作品《红与黑》、《吕西安●娄凡》(《红与白》)、《帕尔马修道院》等都是不朽名著。司汤达的作品有着十分鲜明的创作个性,他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真实地再现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善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尤其擅长细致的心理刻画,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在文艺理论方面,司汤达也有建树,他的著名论文《拉辛与莎士比亚》是19世纪初最早提出现实主义创作主张的文艺理论著作之一。他说:“贝尔先生是当代高人之一。这位第一流的观察家、这位卓越的外交家,无论是文字,无论是谈话,曾经多方证明他的见解高超,他的实际知识广博,结局只是奇维塔韦基亚的领事,的确令人难以解释。”司汤达曾说,到1880年才会有人读他的作品(成名作《红与黑》发表于1830年),到1935年他才会被人理解,由此可见司汤达对自己作品的价值是深信不疑的。而对于自己坎坷丰富的一生,司汤达只谦称为“生活过”、“写作过”,这不正表现了作家对待生活和创作的极严肃的态度以及对待自己极高的要求标准吗?!历史是公正的,他给了这位作家应有的地位。他是人们公认的批判现实主义这一宏大创作流派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色的***被认为是浩如烟海的法国乃至世界***的名列前茅之作。

(8)我国一位古人说过:人死如灯灭,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是我,什么样的墓志铭我也不要,冤于我,我不能对驳公堂,褒于我,我不能投桃报李。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坟墓正是这样,它没有墓碑和十字架,连名字也没有刻下,它之只是一个棺材土冢,静卧在托尔斯泰家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一片林中空地上,但他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后人,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伟人的坟墓,并从中看到了托尔斯泰的性格特征——朴实。这种朴实的性格特征在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巨变的19世纪80年代初以后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他认为广大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是“老爷们”造成的,他们是罪人,而托尔斯泰自己也罢自己归到罪人之列。他为自己一生所过的老爷生活而苦恼,因而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不用仆人服侍,自己收拾屋子、劈柴、生炉子,自己到井边汲水,他不喝酒、不吃肉、戒了烟,放弃了打猎的嗜好,他经常帮助农民耕耘和收获。为此,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创作了一幅名画《托尔斯泰在耕田》,画中的托尔斯泰像个十足的农夫,这正是大作家在田间劳动的真实记录。1910年10月的一天深夜,为了彻底摆脱贵族式的家庭生活,这位82岁的老人离家出走了。因不堪忍受旅途的奔波劳顿,他病倒在途中的一个小火车站上。在经过了几天痛苦的煎熬之后,托尔斯泰与世长辞。这位一生揭露批判俄国专制暴政,揭露批判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教会的伪善本质,一生为人民的苦难大声疾呼的伟大作家向世界文学宝库奉献了一批艺术精品,

其中包括家喻户晓的长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赢得了一个文学家所能赢得的最高荣誉——世界人民的爱戴。而他那没有墓志铭的朴实坟墓,世世代代向人们诉说着托尔斯泰人格的伟大。

(七)苏东坡做环饼诗:宋朝绍圣年间,苏东坡被贬在海南岛詹县。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苏东坡怜悯她生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就挥笔写下一首七绝: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状。

(八)李白醉捞江月: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李白与数位好友在江边聚饮,大伙边饮酒边赏月,忽然,一片云飘过,遮住了月亮。李白见状,驻盏停杯。挺身大叫:“月亮呢?”朋友逗说:“掉到江里去了。”李白—听,随手抄起一坛酒,跳上江边一只小船,说:“我去把月亮捉回来。”驶着小船向江心飘去。月影渐移,李白为温柔的月光所笼罩,怡然忘情,不知不觉,一坛酒饮光了,心里只想着捞月亮。他俯下身去,一触之下,银盘碎了,可定睛再看,却又恢复如初,于是又高兴去捞,忽然一阵狂风吹来,小舟被掀翻,等江面风平浪静,李白已不见踪影。后人有诗赞叹曰: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

掌故分门别类,举不胜举,我们只有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处处留心,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掌握。

(1)山公启事:晋代山涛任吏部尚书,擅于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亲自选题数人,写成奏章,密启皇帝选录,然后公奏,故举无失才,时称为“山公启事”。见《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后用以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诗》:“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嵇延祖,

最望山公启事来。”后遂用“山公启事、名贤启事、山公启、山涛启、山公鉴、山涛鉴、山公识”等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

( 2)龙阳泣鱼:《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3)仙山楼阁:《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后因称仙人所居住的仙境为“仙山楼阁”。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因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形容统治者为所欲为,却限制人民自由。亦泛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严格要求别人。

(5)千金市骨: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招揽人才的迫切。战国时郭隗以马作喻,劝说燕昭王招揽贤士,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比喻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6)骂坐灌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与丞相田蚡有隙。在一次列侯宗室为田蚡贺喜的酒宴上,使酒大骂临汝侯(灌贤)和程不识以泄怒。后遂用“灌夫骂座、使酒骂座、骂座”指酗酒任性而骂人,亦表示刚直不屈,不谀权势;用“骂座灌夫”指刚直不屈的人。

(7)漱石枕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孙楚)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王济),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孙楚认为归隐一定要做到枕流洗耳,一去俗尘;漱石砺齿,远离人间烟火。后用“枕流漱石、枕流、漱石、枕石、枕石漱流”等借写隐居或闲逸生活,或称品质的高洁无尘。

(8)曾母投杼: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曾子之母曰:‘吾子不。’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后遂用“曾母投杼、三告投杼、投杼、曾参”等比喻流言可畏,使人迷惑、相信;用“谗言三及、三至之谗”等比喻受诬枉。

(9)骑鹤上扬州:唐无名氏《商芸***》:“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几个人在一起各言其志,有的想做***,有的想发财,有的想骑鹤上天成仙,其中一人则想三者兼而有之。后遂用“骑鹤扬州、扬州骑鹤、扬州跨鹤、扬州鹤、腰金骑鹤、缠腰骑鹤、腰缠万贯、十万缠腰”等指做官、发财、成仙三者兼而有之,或形容贪婪、妄想,或写得意之事及得意之态。

(10)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后遂用“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魄、古帝魄、蜀鸟”等指杜鹃鸟;用“子规啼血、杜鹃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常用以描写哀怨、凄凉或思归的心情。

(11)断送老头皮: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六:“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躭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隐士杨朴被召,在回答宋真宗问话时,他以佯狂之态,诡称妻子作诗说他***是被官府捉去,把老头儿断送了。后遂用“断送老头皮”指被官事所羁,不能自由自在;以“老头皮”称老人。

(12)焦尾琴:《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烧火做饭)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吴人用桐木烧火做饭,蔡邕听见木在火中国的爆裂之声,知道是上好的木材,便请制成琴,果然琴声优美。因琴尾已焦,人称“焦尾琴”。后遂用“焦尾琴、焦尾、焦琴、焦桐”等指美琴或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用“桐尾焦、桐爨、爨桐、爨下桐、爨下琴、爨下残、爨下余、爨下焦、良材入爨”等写良才不得其用,或喻遭受摧残,幸免于难。

(13)鲁葵: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鲁国漆室地方有个女子,过了出嫁的年龄还没有出嫁。“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邻女以为她想嫁人,问知是“忧鲁君老太子幼”,便笑话她。漆室女说:“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冬葵,古代的一种蔬菜),使我终岁不食葵……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其忧之。”后三年,鲁果乱。漆室女过了出嫁的年龄没有嫁人,但她所忧虑的不是个人的事,而是鲁国的国家大事。后遂用“鲁葵、倚楹啸歌、倚柱长叹、漆叹”等表示对国家政事的关注、忧虑,亦或表示女大需嫁的意思。

(14)墨子悲素丝:《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见染丝而兴发伤感,认为白丝可以染黑,可以染黄,染上五色,即成为五色之丝。后遂用“悲染丝、悲丝染、染丝悲、悲素丝、哭练丝、翟子悲、素丝变”等表示受习俗影响,慨叹不可自拔。

(15)智差三十里:晋裴启《语林》:“曹操至江南,读曹娥碑文,背上别有八字,其辞云:‘黄绢幼妇,外孙蒜臼。’曹公见之不解,而谓德祖(杨修):‘卿知之否?’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卅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说。祖曰:‘黄绢色丝,“绝”字也;幼妇少女,“妙”字也;外孙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辞”字也。谓“绝妙好辞”。’曹公笑曰:‘实如孤意。’”曹娥碑上的八字暗语,杨修见之立即能解,曹操行了三十里才悟出,后遂用“智差三十里”谓才智相差很大。

以上这些典故在浩如烟瀚的典故大家庭中,只能算是几朵小小的浪花。很多典故,虽然大家用惯熟习了,但往往有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平时在阅读、写作等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典故的典源和释义,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我们活学活用,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掌握典故和掌故吧。

漱石枕流

枕流漱石的意思是旧时指隐居生活。后以喻隐居山林。

出处

南朝宋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例句

1、记者获悉,明日起至10月7日,“枕流漱石——江门五邑奇石展”将于五邑华侨广场市美术馆C馆展出。

2、‘枕流’出自《世语新说》,枕流漱石的典故。

3、小径旁,石池澄碧,150多种植物分布在枕流漱石间。

4、因了“蓄意求新”,陆布衣的杂文就从“枕石漱流”的常态跳离,成就了“枕流漱石”的意象,而且是“枕流”杂文可“漱石”。

近义词山栖谷饮、枕山栖谷、枕岩漱流、枕石漱流

漱石枕流文言文

解 释 指隐居生活。

出 处 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年轻时看不惯世俗的凡庸无聊,欲隐退山水之间,就打了个比方对他的好朋友王济说自己将“枕石漱流”,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知道自己口误,幸亏他机敏,就“顺水推舟”,解释说:“我之所以要枕流,是想洗耳;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砺牙齿。”孙楚的回答非常巧妙而有学问,虽然出于口误,但用“漱石枕流”却更好地表达了自己不随流俗的意志。因为相传帝尧要让天下于许由,许由逃跑了。后来帝尧又想召他做***长,许由不愿听这种话,便跑到颍水之滨去洗自己的耳朵,以为听了这种话,污染了耳朵。后世遂有了“枕流漱石”这个成语。

1. 漱石枕流文言文翻译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翻译:

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年轻时看不惯世俗的凡庸无聊,)想要隐退山水之间,就对他的好朋友王济说自己将“枕石漱流”,但口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顺口就解释说:“我之所以要枕流,是想洗耳;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砺牙齿。”

2. 漱石枕流原文和译文还有字词解释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

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欲:想要隐:隐居语:对。

说,告诉枕:把。

当枕头枕着漱:(用水或。)

漱口误:错误所以:之所以励:磨砺孙子荆:晋代人,名楚。王武子:原名王济,字武子。

文章释义 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年轻时看不惯世俗的凡庸无聊,想要隐退山水之间,就打了个比方对他的好朋友王济说自己将“枕石漱流”,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

孙楚(解释)说:“(我)之所以枕流水是想要洗干净自己的耳朵,之所以漱石头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满意请***纳。

3. 漱石枕流原文和译文还有字词解释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欲:想要隐:隐居语:对。说,告诉枕:把。。当枕头枕着漱:(用水或。。)漱口误:错误所以:之所以励:磨砺孙子荆:晋代人,名楚。王武子:原名王济,字武子。文章释义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年轻时看不惯世俗的凡庸无聊,想要隐退山水之间,就打了个比方对他的好朋友王济说自己将“枕石漱流”,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解释)说:“(我)之所以枕流水是想要洗干净自己的耳朵,之所以漱石头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

4. 嫘祖圣地文言文翻译

《嫘祖圣地》碑文

学优则仕,于我如浮云。高卧长平,抚琴弄鹤,漱石枕流,乐在其中矣。当是时也,青龙场嫘轩宫修葺告成,乞序于余,余不负其三顾之忱,爰为之序。曰: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殁于衡阳道,尊嘱葬于青龙之首,碑碣犹存。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后山青龙场,全貌焕然,黎庶交易,百物咸集,惟丝绸繁多。嫘轩宫托月,则尤为壮观。嫘轩宫踞地千丈,总殿五层。宫前设先蚕坛,宫内塑王母、轩辕、嫘祖、伏羲、燧人、神农、歧伯、风后、常伯等一百二十六尊圣像。宫之前殿为嫘祖殿,敬塑嫘祖、马头娘、苑窳寓氏公主三尊巨像。宫之左右各一长廊,上具桑林殿、育蚕殿、烘茧殿、抽丝殿、编绢殿、制衣殿。

忆宫史,据前碑所志,补建于蜀王之先祖蚕丛;后文翁治蜀,大加阔筑;历经兵燹,已三缺三圆矣。古帝耕籍田,后桑蚕宫,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衣食足而后礼乐兴焉,皇图巩焉。是以岁在正月朔八至二月初十,天子庶民祭祀先蚕,典礼之隆,全然帝王祭祀先农之尊。

远瞩崇山峻岭,晚霞朝景,如仙山神岛、玉殿晶宫。俯瞰仰望,虎踞龙盘,狮吼雷鸣,九龙捧圣,八仙朝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信哉,女圣嫘祖诞生之地也!泐石铭碑,以诫后嗣。集首创之大成,薪火相继,玉振金声,同日月齐辉,与天地并寿。

赵蕤谨题 唐***二十一年二月旦谷补竖

(译文)《嫘祖圣地》碑文

学优则仕,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高卧在长平,弹琴玩鹤,漱石枕流,音乐在里面了。在那时候,青龙场高敖轩辕宫修葺完成,请安排在我,我不辜负他的三回头的忱,爱是的顺序。说:女子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生在本邑嫘祖山,死在衡阳路,尊重并安葬在青龙的头,墓碑还在。生前首创种桑养蚕的方法,抽出丝编绢的方法;规劝皇帝,旨在确定农业生产,方法制作衣服;兴嫁娶,崇尚礼仪,在宫殿,把国家的基础,统一中原。贺若弼政之功,永世不忘,是以尊重为先蚕。

后山青龙场,全貌焕然一新,百姓交易,万物都集,只有丝绸繁多。高敖轩辕宫托月亮,就更为壮观。高敖轩宫坐落在上千丈,总殿五层。宫前设先蚕坛,皇宫内塑王的母亲、轩辕、嫘祖、伏羲氏、燧人氏、神农、岐伯、风后、常值等一百二十六尊圣像。宫的前殿是嫘祖殿,敬塑嫘祖、马头娘、苑窳寓氏公主三尊巨大塑像。宫的左右各一个长廊,上具桑林殿、育蚕殿、烘茧殿、抽出丝绢殿、殿、编制衣服殿。

记得宫史,据前碑所志,补建在蜀王的祖先蚕丛;后来文翁治蜀,大加宽建筑;历经战乱,已经有三缺三圆了。古代皇帝亲耕籍田,后来桑养蚕宫,春不侵夺农时,就是有吃;夏天不影响蚕工,即使有衣服。衣食足而后礼乐兴起来了,皇图巩呢。因此每年在正月初一八至二月初十,天子百姓祭祀先蚕,典礼的隆,全然帝王祭祀先农的尊重。

远远望崇山峻岭,晚霞朝景,如仙人山神岛、玉石殿水晶宫。俯瞰仰望,虎距龙盘,狮子吼发出雷鸣,九龙捧圣,八仙朝尊。物产之精华上天也视为珍宝,这里的人多豪杰,地有灵气,相信吗,女圣人嫘祖诞生之地的!裂纹石刻碑,以告诫后代。首创的大成集,把柴火相继,玉振金声,与日月齐辉,与天地同寿。

赵蕤谨题 唐朝***二十一年二月天谷补竖

《百度文言文翻译》

5. 漱石枕流

解 释 指隐居生活。

出 处 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年轻时看不惯世俗的凡庸无聊,欲隐退山水之间,就打了个比方对他的好朋友王济说自己将“copy枕石漱流”,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

孙楚知道自己口误,幸亏他机敏,就“顺水推舟”,解释bai说:“我之所以要枕流,是想洗耳;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砺牙齿。”孙du楚的回答非常巧妙而有学问,虽然出于口误,但用“漱石枕流”却更好地表达了自己不随流俗的意志。

因为相传帝尧要zhi让天下于许由,许由逃跑了。后来帝尧又想召他做***长,许由不愿听这种话,便跑到颍水之滨去洗dao自己的耳朵,以为听了这种话,污染了耳朵。

后世遂有了“枕流漱石”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