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民,民必归之_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25 0
  1.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4)
  2. 形容人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字有哪些?
  3. 平易近人的意思是什么。
  4. 赞美别人性格好的形容词
  5. 易举四字成语
  6.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平易近人适合什么人

回答:

平易近人?适合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_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 的人。

注释:

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píng yì jìn rén ]

1.态度和蔼,使人感到亲切,容易接近。

2.(文字)通俗易懂。

出 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4)

温柔敦厚、平易近人、德高望重、扶危济困、倾囊相助

一、温柔敦厚 [ wēn róu dūn hòu ]

解释: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翻译:态度温和,朴实厚道,《诗经》教了。

二、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自:汉 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翻译: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人民一定会回来的。

三、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自:唐 房玄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翻译:元颢于是暗示礼官下仪,说已经德隆望重,既然统领文武百官,内外百官都应恭敬

四、扶危济困 [ fú wēi jì kùn ]

解释: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自:·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翻译:一向知道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没想到就像传闻所说的一样义气。

五、倾囊相助 [ qīng náng xiāng zhù ]

解释:囊:口袋。把衣袋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帮助别人。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梅闻之泣下,但求怜拯,女思良久,曰:‘无已,我私蓄数金,当倾囊相助。’

翻译:梅听说后流下眼泪,只求怜悯拯救,女孩想了很久,说:‘不停,我私下里积蓄几金,把衣袋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帮助你。“

形容人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字有哪些?

武王当愈,我当死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不许,不愈也。屏,藏。言不得事神。?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占兆书也。?

 注⒃集解王肃曰:?钥,藏占兆书管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我新受三王命,武王维长终是谋周之道。?

 注⒅集解马融曰:?一人,天子也。?郑玄曰:?兹,此也。?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也。?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①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髃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②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③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注①索隐强葆即?襁褓?,古字少,***借用之。正义强阔八寸,长八尺,用约小儿于背而负行。葆,小儿被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

 注③正义音避。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韂,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①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

 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②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③王亦未敢训周公。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穗?。颖即穗也。?索隐尚书曰?异亩?,此?母?义并通。邹诞本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嘉,一作?鲁?,今书序作?旅?也。?索隐徐广云一作?鲁?,?鲁?字误也。今书序作?旅?。史记嘉天子命,于文亦得,何须作?嘉旅?

 注③集解毛诗序曰:?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

 毛传曰:?鸱鸮,□塇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训,一作?诮?。?索隐按:尚书作?诮?。诮,让也。此作?训?,字误耳,义无所通。徐氏合定其本,何须云一作?诮?也!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①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②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③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注①集解马融曰:?周,镐京也。丰,文王庙所在。朝者,举事上朝,将即土中易都,大事,故告文王﹑武王庙。?郑玄曰:?步,行也,堂下谓之步。丰﹑镐异邑,而言步者,告武王庙即行,出庙入庙,不以为远,为父恭也。?索隐丰,文王所作邑。后武王都镐,于丰立文王庙。按:丰在鄠县东,临丰水,东去镐二十五里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相,视也。?

 注③集解公羊传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①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堏堏如畏然。②

 注①集解礼记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郑玄曰:?周公摄王位,以明堂之礼仪朝诸侯也。不于宗庙,避王也。天子,周公也。

 负之言倍也。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闲,周公于前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堏堏,谨敬貌也。见三苍,音穷穷。一本作?夔夔?也。?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①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注①索隐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而谯周云?秦既燔书,时人欲言金縢之事,失其本末,乃云?成王少时病,周公祷河欲代王死,藏祝策于府。成王用事,人谗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策,乃迎周公?,又与蒙恬传同,事或然也。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①治民,震惧不敢荒宁,②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③久劳于外,为与小人,④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⑤言乃讙,⑥不敢荒宁,密靖殷国,⑦至于小大无怨,⑧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⑨其在祖甲,⑩不义惟王,久为小人⑾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寡,⑿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⒀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⒁在今后嗣王纣,诞*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⒂其民皆可诛。?(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用法度也。?

 注②集解马融曰:?知民之劳苦,不敢荒废自安也。?

 注③正义武丁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父小乙使之久居人闲,劳是稼穑,与小人出入同事也。?

 马融曰:?武丁为太子时,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劳役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也。?郑玄曰:?为父小乙将师役于外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武丁起其即王位,则小乙死,乃有信嘿,三年不言,言孝行着也。?郑玄曰:?楣谓之梁,闇谓庐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讙,喜悦也。言乃喜悦,则臣民望其言久矣。?

 注⑦集解马融曰:?密,安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小大之政,民无怨者,言无非也。?

 注⑨集解尚书云五十九年。

 注⑩集解孔安国﹑王肃曰:?祖甲,汤孙太甲也。?马融﹑郑玄曰:?祖甲,武丁子帝甲也。?索隐孔安国以为汤孙太甲,马融﹑郑玄以为武丁子帝甲。按:

 纪年太甲唯得十二年,此云祖甲享国三十三年,知祖甲是帝甲明矣。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为王不义,久为小人之行,伊尹放之桐宫。?马融曰:

 ?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闲,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也。武丁死,祖庚立。祖庚死,祖甲立。?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小人之所依,依仁政也。故能安顺于觽民,不敢侮慢惸独也。?

 注⒀集解王肃曰:?先中宗后祖甲,先盛德后有过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无敢失天道者,故无不配天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作?敬之?也。?骃案:马融曰?纣大*乐其逸,无所能顾念于天施显道于民而敬之也?。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①以便百姓。百姓说。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周公既致政成王,恐其怠忽,故以君臣立政为戒也。?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①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②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韂世家云管叔欲袭成周,然则或说尚书者不以成周为洛阳乎?诸侯年表□曰?齐﹑晋﹑楚﹑秦,其在成周,微之甚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①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②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③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⑤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⑥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⑦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⑧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⑨祭文王。⑩鲁有天子礼乐者,以曪周公之德也。

 注①索隐据尚书,武王崩后有此雷风之异。今此言周公卒后更有暴风之变,始开金縢之书,当不然也。盖由史迁不见古文尚书,故说乖误。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简?。?骃案:孔安国曰?所藏***策书本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二公倡王启之,故先见书也。史百执事皆从周公***者。?

 郑玄曰:?问者,问审然否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泣者,伤周公忠孝如是而无知之者。?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本欲敬卜吉凶,今天意可知,故止。?

 注⑥集解王肃曰:?亦宜曪有德也。?正义孔安国云:?周公以成王未寤,故留东未还。成王改过自新,遣使者逆之,亦国家礼有德之宜也。?王﹑孔二说非也。按:言成王以开金縢之书,知天风雷以彰周公之德,故成王亦设郊天之礼以迎,我国家先祖配食之礼亦当宜之,故成王出郊,天乃雨反风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郊,以玉币谢天也。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也。?马融曰:?反风,风还反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筑,拾也。?骃案:马融曰?禾为木所偃者,起其木,拾其下禾,乃无所失亡也?。

 注⑨集解礼记曰:?鲁君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

 注⑩集解礼记曰:?诸侯不得祖天子。?郑玄曰:?鲁以周公之故,立文王之庙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①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②

 注①索隐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其余食小国者六人,凡﹑蒋﹑邢﹑茅﹑胙﹑祭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云?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又一本云?夫民不简不易;有近乎简易,民必归之?。?索隐言为政简易者,民必附近之。近谓亲近也。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①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②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③马牛其风,臣妾逋逃,④勿敢越逐,敬⑤复之。⑥无敢寇攘,逾墙垣。⑦鲁人三郊三隧,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⑨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一0]无敢不及,有大刑。?⑾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淮浦之夷,徐州之戎,并起为寇。?

 注②集解徐广曰:?肸,一作?鲜?,一作?狝?。?骃案:尚书作?粊?。孔安国曰?鲁东郊之地名也?。索隐尚书作?费誓?。徐广云一作?鲜?,一作?狝?。

 按:尚书大传见作?鲜誓?,鲜誓即肸誓,古今字异,义亦变也。鲜,狝也。言于肸地誓觽,因行狝田之礼,以取鲜兽而祭,故字或作?鲜?,或作?狝?。孔安国云?费,鲁东郊地名?,即鲁卿季氏之费邑地也。

 注③正义古毒反。牿,牛马牢也。令臣无伤其牢,恐牛马逸。

 注④集解郑玄曰:?风,走逸。臣妾,畼役之属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作?振?。?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勿敢□越垒伍而求逐也。觽人有得佚马牛,逃臣妾,皆敬还。?

 注⑦集解郑玄曰:?寇,劫取也。因其失亡曰?攘?。?

 注⑧集解王肃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隧。不言四者,东郊留守,故言三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皆当储歭汝粮,使足食;多积刍茭,供军牛马。?马融曰:?桢﹑干皆筑具,桢在前,干在两旁。?正义糗,去九反。桢音贞。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甲戌日当筑攻敌垒距堙之属。?

 注⑾集解马融曰:?大刑,***。?

 鲁公伯禽卒,①子考公酋立。②考公四年卒,立弟熙,③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④六年卒,子幽公宰立。⑤幽公十四年。幽公弟垊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⑥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⑦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⑧子真公濞立。⑨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卒。?

 注②索隐系本作?就?,邹诞本作?遒?。

 注③索隐一作?怡?。考公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第?,又作?夷?。世本曰?炀公徙鲁?,宋忠曰:?今鲁国?。?

 注⑤索隐系本名圉。

 注⑥集解徐广曰:?世本作?微公?。?索隐系本?垊?作?弗?,音沸。?魏?作?微?。且古书多用魏字作微,则太史公意亦不殊也。

 注⑦索隐系本作?翟?,音持角反。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五十年。皇甫谧云三十六年。?

 注⑨索隐真音慎,本亦多作?慎公?。按:韂亦有真侯,可通也。濞,系本作?挚?,或作?鼻?,音匹位反。邹诞本作?慎公坙?。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①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②行而不顺,民将□上。

 ③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④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⑤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⑥诛之亦失,不诛亦失,⑦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⑧戏立,是为懿公。

 注①正义许义反,又音许宜反,后同。

 注②集解韦昭曰:?令不行则政不立。?

 注③集解韦昭曰:?使长事少,故民将□上。?

 注④集解唐固曰:?言不教之顺而教之逆。?

 注⑤集解韦昭曰:?言先王立长之命将壅塞不行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先王之命立长,今鲁亦立长,若诛之,是自诛王命。?

 注⑦集解韦昭曰:?诛之,诛王命;不诛,则王命废。?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立二年。?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①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②以为鲁后。樊穆仲曰:③?鲁懿公弟称,④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⑤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⑥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注①正义御,我嫁反,下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顺,一作?训?。?正义道音导。顺音训。

 注③集解韦昭曰:?穆仲,仲山父之谥也。犹鲁叔孙穆子谓之穆叔也。?

 注④正义尺证反。

 注⑤集解徐广曰:?固,一作?故?。?韦昭曰:?故实,故事之是者。?

 注⑥集解韦昭曰:?夷宫者,宣王祖父夷王之庙。古者爵命必于祖庙。?

平易近人的意思是什么。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拼音:kuān hóng dà liàng

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冰清玉洁: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 比喻人的操行清白

拼音:bīng qīng yù jié?

出处:《初学记》卷宗十七引《吴先贤传·故扬州别驾从事戴矫传赞》:“猗猗茂才,执节云停,志励秋霜,冰洁玉清。”

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拼音:chí zhī yǐ héng

出处: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拼音:qiè?ér bù shě

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拼音:fèi qǐn wàng shí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死而后已: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拼音:sǐ ér hòu yǐ

出处:《论语·泰伯》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拼音:shě jǐ wèi rén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坚强不屈:屈:屈服。 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拼音:jiān qiáng bù qū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

赞美别人性格好的形容词

平易近人

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

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示例:凡昌黎(韩愈)与东野(孟郊)联句,必字字争胜,与他人联句,则~。★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

近义词:和蔼可亲、平易近民

反义词:咄咄逼人、盛气凌人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人或文章等

成语故事:西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被封为鲁公,他没有去曲阜,而让儿子伯禽前去治理。姜子牙分到齐地,五个月就回京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而伯禽三年后才回京汇报政绩。周公感慨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对它亲近,平易近人才行得通

易举四字成语

赞美别人性格好的词语有:

一、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1.?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2.?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3.?示例:凡昌黎(韩愈)与东野(孟郊)联句,必字字争胜,与他人联句,则~。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

二、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1.?解释: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2.?出自:明·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3.?示例:***若有人愿意来看他,他是个顶~的人。 ◎老舍《四世同堂》二

三、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1.?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2.?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3.?示例:每个人都应有~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四、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1.?解释: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2.?出自:《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3.?示例:自觉笔势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一气呵成,说理极其酣畅,而文气~,颇为动听。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五、功成不居 [ gōng chéng bù jū ]?

1.?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2.?出自:《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3.?示例:看他前九首,便是一位努力从王之人,而以~终之。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六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1. 易有什么四字成语

成语有:来之不易、平易近人、显而易见、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1、来之不易 [ lái zhī bù yì ]

解释: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出自: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一粥一饭,应该思考食物不容易得到;半丝半缕,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

2、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译文: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民心一定会凝聚。

3、显而易见 [ xiǎn ér yì jiàn ]

解释: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出自:宋·王安石《洪范传》:“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难知;莫若质诸天物之显而易见;且可以为戒也。”

译文:在我的;其得失微妙而难以理解;不如质诸天万物的显而易见;并且可以为戒啊。

4、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解释: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自:宋·朱熹《诗经·大雅·烝民》注:“言人皆言德其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译文:说别人都说的道德显得轻而易举;但是没有人能做到。

5、众擎易举 [ zhòng qíng yì jǔ ]

解释: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出自:明·张岱《募修岳鄂王祠姆疏》:“盖众擎易举,独力难支。”

译文:只有团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一个人是不行的。

2. 含有“举”字的词语一定要四字的,

包含“举?”的成语:举重若轻 举一反三 举世闻名 举世无双 举足轻重 举案齐眉 举世瞩目 举棋不定 举手之劳 举手投足 举不胜举 举目无亲 举要删芜 举国上下 举步生风 举止言谈 举手加额 举踵思慕 举鼎绝膑 举十知九 举目千里 举直错枉 举直措枉 举措失当 举止不凡 举世无敌 举善荐贤 举国若狂 举止娴雅 举贤使能 举首戴目 举世混浊 举动荆棘 举鼎绝膑 举止大方 举措不当 举世皆知 举鼎绝脰 举枉措直 举手相庆 举眼无亲 举国一致 举贤任能 举鼎拔山 举一废百 举棋若定 举首奋臂 举例发凡 举无遗策 举踵思望 举止失措 举直厝枉 举纲持领 举止自若 举首加额 包含“?”的成语:一举两得 纲举目张 轻举妄动 一举成名 百举百捷 一举一动 龙举云兴 百举百全 风举云摇 包举宇内 一举千里 一举三反 毛举细故 一举万里 一举两全 毛举缕析 龙举云属 飙举电至 风举云飞 毛举细务 高举远蹈 高举深藏 轻举远游 轻举绝俗 轻举绝俗 包含“?”的成语:画眉举案 拔山举鼎 齐眉举案 祁奚举午 束缊举火 笃近举远 言谈举止 以言举人 时诎举赢 时绌举盈 时绌举赢 提纲举领 称觞举寿 袖然举首 选贤举能 延颈举踵 道不举遗 以党举官 包含“?举”的成语:不胜枚举 轻而易举 举不胜举 百废待举 众擎易举 祁奚之举 百端待举 按兵不举 多此一举 百堕俱举 百务具举 百废咸举 百废具举 轩然霞举 不识抬举 兔起凫举 百废俱举 不遑枚举 高蹈远举 百凡待举 龙兴凤举 兔死凫举 不可胜举 人存政举 不可枚举 高飞远举 瞽言妄举 飙发电举 在此一举 言扬行举 管窥筐举 超然远举 轻徙鸟举 知情不举。

3. 轻易而举有没有这个四字成语

“轻易而举”不是成语,“轻而易举”才是成语。

轻而易举

qīng ér yì jǔ

解释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结构补充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轻;不能写作“青”。

近义词易如反掌、唾手可得

反义词来之不易、寸步难行

辨析~和“易如反掌”都表示“事情容易办”;但“易如反掌”比~程度更深;在否定句中常用~。

例句

(1)这个团体冠军不是~得来的。

(2)我原以为这是~的事;没想到花了那么大的功夫还是没办成。

4. 有关”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安危相易 拔赵易汉 拔赵帜易汉帜 拔帜易帜 百世不易 悲歌易水 避难就易 避难趋易

变风易俗 变古易常 变古易俗 变故易常 变名易姓 变色易容 变俗易教 变心易虑

冰山易倒 不可移易 不易一字 不易之典 不易之论 彩云易散 长安居大不易 出陈易新

单则易折

众则难摧 东西易面 冯唐易老 改操易节 改节易操 改柯易节 改柯易叶 改名易姓

改曲易调 改容易貌 改途易辙 改弦易调 改弦易张 改弦易辙 改姓易代 改辕易辙

改张易调 改辙易途 革风易俗 革图易虑 革心易行 更弦易辙 公平交易 冠履倒易

化民易俗 饥者易为食

渴者易为饮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江山易改

秉性难移 江山易改

禀性难移 交能易作 居大不易 渴者易饮

来处不易 来之不易 临敌易将 流光易逝 马鹿易形 慢易生忧 名贸实易 明枪容易躲

暗箭最难防

明枪易躲

暗箭难防 难进易退 平心易气 平易近民 平易近人 平原易野 弃易求难 器小易盈

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 强得易贫 轻而易举 三写易字 山河易改

本性难移 深耕易耨 时移世易 时移势易

时移俗易 时易世变 始终不易 谈何容易 铁板不易 通工易事 通功易事 万世不易

析骸易子 贤贤易色 显而易见 小器易盈 行易知难 峣峣易缺 一成不易 一定不易

一字不易 移风易尚 移风易俗 移天易日 移易迁变 以暴易暴 以暴易暴 以羊易牛

易地而处 易口以食 易如翻掌 易如反掌 易如破竹 易如拾芥 易俗移风 易同反掌

易于反手 易于反掌 易于拾遗 易辙改弦 易子而教 易子而食 易子析骸 运移时易

知易行难 至当不易 众擎易举 左建外易

5. 轻而易举的四字词语接龙

轻而易举 + 举一反三 + 三生有幸 + 幸灾乐祸 + 祸国殃民 + 民富国强 + 强作解人 + 人多势众 + 众口铄金 + 金刚怒目 + 目光如鼠 + 鼠窃狗偷 + 偷工减料 + 料事如神 + 神通广大 + 大敌当前 + 前所未闻 + 闻一知十 + 十围五攻 + 攻苦食淡 + 淡汝浓抹 + 抹月秕风 + 风花雪夜 + 夜郎自大 + 大打出手 + 手到病除 + 除暴安良 + 良工心苦 + 苦大仇深 + 深入人心 + 心安理得 + 得胜回朝 + 朝梁暮陈 + 陈陈相因 + 因循守旧 + 旧地重游 + 游山玩水 + 水涨船高 + 高义薄云 + 云兴霞蔚 + 蔚然成风 + 风流罪过。

6. 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猜一个四字成语

驾轻就熟

jià qīng jiù shú

解释驾:赶马车。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出处唐·韩愈《关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结构连动式。

用法比喻对事物很熟悉;做起来很容易。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正音熟;不能读作“sú”。

辨形驾;不能写作“架”。

近义词熟能生巧、得心应手、轻而易举

反义词半路出家

辨析~和“轻车熟路”;意义相似;可以通用。但~多指不费力就能办好的“事”;“轻车熟路”多指容易走的“路”。

例句要是调他来搞商业;相信他~;一定能搞好。因为他在商业部门工作多年。

7. 带有举的四字词语

知情不举 时绌举盈 高举远蹈 风举云摇 风举云飞 百举百捷 百凡待举 百堕俱举

按兵不举 以言举人 一举万里 一举三反 一举两全 以党举官 言谈举止 选贤举能

轩然霞举 兔死凫举 提纲举领 束缊举火 时诎举赢 时绌举赢 轻徙鸟举 轻举绝俗

祁奚之举 祁奚举午 齐眉举案 毛举缕析 龙兴凤举 龙举云兴 龙举云属 举止自若

举止大方 举直错枉 举止不凡 举贤任能 举十知九 举世皆知 举国一致 举措不当

瞽言妄举 高举深藏 道不举遗 成败在此一举 超然远举 不遑枚举 拔山举鼎 百废咸举

百废俱举 百废具举 众擎易举 在此一举 一举千里 一举手之劳 言扬行举 一举一动

一举成名 一举两得 延颈举踵 褎然举首 兔起凫举 轻举远游 轻举妄动 人存政举

轻而易举 毛举细务 举鼎拔山 举无遗策 举鼎绝膑 举步生风 举善荐贤 举直措枉

举足轻重 举手投足 举重若轻 举止言谈 举手加额 举世瞩目 举目千里 举一反三

举世闻名 举止娴雅 举手之劳 举世无敌 举国若狂 举目无亲 举世混浊 举案齐眉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举例发凡 举贤使能 举动荆棘 举一废百 举要删芜 举棋不定 举止失措

举世无双 举国上下 画眉举案 管窥筐举 高蹈远举 纲举目张 高飞远举 多此一举

笃近举远 不识抬举 不胜枚举 飙举电至 包举宇内 百举百全 百废待举 百端待举

毛举细故 举枉措直 举手相庆 举棋若定 举措失当 举不胜举 不可胜举 不可枚举

飙发电举

8. 什么举的4字成语大全

什么举4字成语大全 :

轻而易举、

不胜枚举、

不识抬举、

多此一举、

兔起凫举、

管窥筐举、

轩然霞举、

首唱义举、

众擎易举、

首倡义举、

在此一举、

高蹈远举、

百端待举、

同时并举、

飙发电举、

知情不举、

龙兴凤举、

超然远举、

高飞远举、

惊人之举、

兴会标举、

援引荐举、

瞽言妄举、

土洋并举、

轻徙鸟举、

祁奚之举、

言扬行举、

举不胜举、

人存政举、

待时而举

 原文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羣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羣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羣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训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治民,震惧不敢荒宁,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言乃欢,不敢荒宁,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鳏寡,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逾墙垣。鲁人三郊三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诛之亦失,不诛亦失,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以为鲁后。樊穆仲曰:“鲁懿公弟称,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不干所问,不犯所。”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惠公三十年,晋人弑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弑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隐公五年,观渔于棠。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君子讥之。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政。”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于子允曰:“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子允许诺。十一月,隐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蔿氏。挥使人杀隐公于蔿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桓公元年,郑以璧易天子之许田。二年,以宋之赂鼎入于太庙,君子讥之。

三年,使挥迎妇于齐为夫人。六年,夫人生子,与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同长,为太子。

十六年,会于曹,伐郑,入厉公。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止,公不听,遂如齐。齐襄公通桓公夫人。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齐侯。夏四月丙子,齐襄公飨公,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折其胁,公死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好礼。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得彭生除丑于诸侯。”齐人杀彭生以说鲁。立太子同,是为庄公。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庄公五年冬,伐卫,内卫惠公。

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

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沬会齐桓公于柯,曹沬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桓公欲背约,管仲谏,卒归鲁侵地。十五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庄公如齐观社。

三十二年,初,庄公筑台临党氏,见孟女,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孟女生子斑。斑长,说梁氏女,往观。圉人荦自墙外与梁氏女戏。斑怒,鞭荦。庄公闻之,曰:“荦有力焉,遂杀之,是未可鞭而置也。”斑未得杀。会庄公有疾。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哀姜无子。哀姜娣曰叔姜,生子开。庄公无适嗣,爱孟女,欲立其子斑。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常也。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柰何?”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针巫氏,使针季劫饮叔牙以鸩,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牙遂饮鸩而死,鲁立其子为叔孙氏。八月癸亥,庄公卒,季友竟立子斑为君,如庄公命。侍丧,舍于党氏。

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及庄公卒而季友立斑,十月己未,庆父使圉人荦杀鲁公子斑于党氏。季友饹陈。庆父竟立庄公子开,是为湣公。

湣公二年,庆父与哀姜通益甚。哀姜与庆父谋杀湣公而立庆父。庆父使卜齮袭杀湣公于武闱。季友闻之,自陈与湣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鲁人欲诛庆父。庆父恐,奔莒。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为厘公。厘公亦庄公少子。哀姜恐,奔邾。季友以赂如莒求庆父,庆父归,使人杀庆父,庆父请奔,弗听,乃使大夫奚斯行哭而往。庆父闻奚斯音,乃***。齐桓公闻哀姜与庆父乱以危鲁,及召之邾而杀之,以其尸归,戮之鲁。鲁厘公请而葬之。

季友母陈女,故亡在陈,陈故佐送季友及子申。季友之将生也,父鲁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友亡,则鲁不昌。”及生,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号为成季。其后为季氏,庆父后为孟氏也。

厘公元年,以汶阳鄪封季友。季友为相。

九年,晋里克杀其君奚齐、卓子。齐桓公率厘公讨晋乱,至高梁而还,立晋惠公。十七年,齐桓公卒。二十四年,晋文公即位。

三十三年,厘公卒,子兴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三年,文公朝晋襄父。

十一年十月甲午,鲁败翟于咸,获长翟乔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以败翟于长丘,获长翟缘斯。晋之灭路,获乔如弟棼如。齐惠公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城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北门。卫人获其季弟简如。鄋瞒由是遂亡。

十五年,季文子使于晋。

十八年二月,文公卒。文公有二妃:长妃齐女为哀姜,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嬖爱,生子俀。俀私事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曰不可。襄仲请齐惠公,惠公新立,欲亲鲁,许之。冬十月,襄仲杀子恶及视而立俀,是为宣公。哀姜归齐,哭而过市,曰:“天乎!襄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强。

宣公俀十二年,楚庄王强,围郑。郑伯降,复国之。

十八年,宣公卒,子成公黑肱立,是为成公。季文子曰:“使我杀适立庶失大援者,襄仲。”襄仲立宣公,公孙归父有宠。宣公欲去三桓,与晋谋伐三桓。会宣公卒,季文子怨之,归父奔齐。

成公二年春,齐伐取我隆。夏,公与晋郤克败齐顷公于鞍,齐复归我侵地。四年,成公如晋,晋景公不敬鲁。鲁欲背晋合于楚,或谏,乃不。十年,成公如晋。晋景公卒,因留成公送葬,鲁讳之。十五年,始与吴王寿梦会钟离。

十六年,宣伯告晋,欲诛季文子。文子有义,晋人弗许。

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为襄公。是时襄公三岁也。

襄公元年,晋立悼公。往年冬,晋栾书弑其君厉公。四年,襄公朝晋。

五年,季文子卒。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季文子廉忠矣。”

九年,与晋伐郑。晋悼公冠襄公于卫,季武子从,相行礼

十一年,三桓氏分为三军。

十二年,朝晋。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

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鲁人立齐归之子裯为君,是为昭公。

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穆叔不欲立,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君子曰:“是不终也。”

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四年,楚灵王会诸侯于申,昭公称病不往。七年,季武子卒。八年,楚灵王就章华台,召昭公。昭公往贺,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

二十五年春,鸲鹆来巢。师己曰:“文成之世童谣曰‘鸲鹆来巢,公在干侯。鸲鹆入处,公在外野’。”

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臧昭伯之弟会伪谗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怒,囚臧氏老。臧、郈氏以难告昭公。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台请曰:“君以谗不察臣罪,诛之,请迁沂上。”弗许。请囚于鄪,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子家驹曰:“君其许之。政自季氏久矣,为徒者众,众将合谋。”弗听。郈氏曰:“必杀之。”叔孙氏之臣戾谓其众曰:“无季氏与有,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戾曰:“然,救季氏!”遂败公师。孟懿子闻叔孙氏胜,亦杀郈昭伯。郈昭伯为公使,故孟氏得之。三家共伐公,公遂奔。己亥,公至于齐。齐景公曰:“请致千社待君。”子家曰:“弃周公之业而臣于齐,可乎?”乃止。子家曰:“齐景公无信,不如早之晋。”弗从。叔孙见公还,见平子,平子顿首。初欲迎昭公,孟孙、季孙后悔,乃止。

二十六年春,齐伐鲁,取郓而居昭公焉。夏,齐景公将内公,令无受鲁赂。申丰、汝贾许齐臣高龁、子将粟五千庾。子将言于齐侯曰:“羣臣不能事鲁君,有异焉。宋元公为鲁如晋,求内之,道卒。叔孙昭子求内其君,无病而死。不知天弃鲁乎?抑鲁君有罪于鬼神也?原君且待。”齐景公从之。

二十八年,昭公如晋,求入。季平子私于晋六卿,六卿受季氏赂,谏晋君,晋君乃止,居昭公干侯。二十九年,昭公如郓。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昭公耻之,怒而去干侯。三十一年,晋欲内昭公,召季平子。平子布衣跣行,因六卿谢罪。六卿为言曰:“晋欲内昭公,众不从。”晋人止。三十二年,昭公卒于干侯。鲁人共立昭公弟宋为君,是为定公。

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曰:“季氏亡乎?”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于鲁,受鄪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人。”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私怒,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适,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堕城,伐之,不克而止。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六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强,伐齐,至缯,征百牢于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

八年,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齐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齐南边。十一年,齐伐鲁。季氏用厓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卫归鲁。

十四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于袪州。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适齐,齐归我侵地。田常初相,欲亲诸侯。

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间。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街,曰:“请问余及死乎?”对曰:“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三桓攻公,公奔于卫,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子宁立,是为悼公。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子屯立,是为康公。康公九年卒,子匽立,是为景公。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年,平公卒,子贾立,是为文公。文公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子仇立,是为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于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间龂龂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武王既没,成王幼孤。周公摄政,负扆据图。及还臣列,北面歔如。元子封鲁,少昊之墟。夹辅王室,系职不渝。降及孝王,穆仲致誉。隐能让国,春秋之初。丘明执简,褒贬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