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炭什么意思-吞炭漆身的动物

tamoadmin 成语活用 2024-09-19 0
  1. 吞炭漆身是什么意思
  2. 漆身吞炭的介绍
  3. 吞什么之什么四字成语
  4. 吞炭的引证解释吞炭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5. 漆身吞炭什么意思?

1、春秋末期,晋国被智、赵、韩、魏、范、中行六家大臣所把持。公元前458年,智伯联同韩、赵、魏三家共灭范氏、中行氏并分掉了这两家的土地。公元前455年,智伯又要韩、赵、魏三家割地给他。赵襄子不给,并说服韩、魏与赵联合,于公元前453年灭掉了智氏。

2、晋国有个人,名叫豫让,原先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办事,默默无闻。后来投到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十分赏识。智伯后,他发誓要为智伯报仇,杀掉赵襄子。他改名换姓,到赵襄***中的厕所里干以泥抹墙的杂活,身边暗藏匕首。不料赵襄子为人十分警觉,上厕所时,忽然心动,叫人把正在涂墙的豫让抓了起来,并搜出了暗器。豫让直截了当地对赵襄子说,他要为智伯报仇。左右想把豫让杀了,赵襄子却说:“他是有义气的人,我谨慎地避开他就是了。”命手下放豫让走了。

3、过了一段时间,豫让把漆涂抹在脸上身上。使人看上去像是患有严重皮肤病,又吞下炭去,使声音变得嘶哑。他沿街乞讨,他的妻子迎面走过,也没认出他来。一位最知心的朋友认出了他,流着眼泪对他说:“以你的才干,去给赵襄子办事,一定会得到他的尊宠和亲近,那时你要报仇还不容易吗?何苦一定要把自己作践成这副模样!”豫让说:“在人手下为臣,心里却想着杀他,这是怀二心以服侍其君。我之所以要漆身吞炭,就是要让天下以及后世怀二心服侍其君的人感到羞愧!”

吞炭什么意思-吞炭漆身的动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豫让躲在赵襄子必定要经过的一座桥下。赵襄子来到桥头,那马忽然受惊。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左右立即把躲在桥下的豫让揪了出来。赵襄子见豫让这副模样,不禁叹息流泪道:“豫子(“子”是古人对人敬重的称呼),您为智伯已经成就了美名,而寡人饶恕过您一次,也已足够了。您自己看着办吧,寡人不再放您走了。”赵襄子手下立即将豫让围了起来。

5、豫让要求赵襄子脱下衣服,让他用剑砍衣,以表示已经为智伯报仇。赵襄子答应了。豫让达到目的后拔剑***。

吞炭漆身是什么意思

豫让,姬姓,毕氏。春秋战国间晋国人,为晋卿智瑶(智伯)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赵﹑韩﹑魏共灭智氏。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

知遇之恩  豫让最初是给范氏,然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间关系很密切,智伯对他很尊重。正在他境遇好转的时候,智伯向赵襄子进攻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将智伯灭掉了,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就是智伯在晋国里的领地)。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赵襄子就是赵无恤,公元前475年,执晋国国政二十年的赵简子按照自然规律掉了,其子赵无恤嗣立。

立志复仇  豫让逃到山里,思念智伯的好处,怨恨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漆器,盛了酒浆,发誓要为智伯报仇,行刺赵襄子。

于是,他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中修整厕所。他怀揣匕首,伺机行刺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藏着利刀,被赵襄子逮捕。被审问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欲为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就是了。况且智伯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士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漆身吞炭  过了不久,豫让为便于行事,顺利实现报仇的意图,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烂得像癞疮 ,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变成嘶哑,他乔装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他认为那样做有悖君臣大义。

赤桥伏击  豫让摸准了赵襄子要出来的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要外出的一天,提前埋伏于一座桥(即豫让桥,据传有两处,其一在河北邢台市区内;其二在晋祠北一里处.因邻赤桥村,村以桥得名,豫让桥又被称为赤桥)下。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突然受惊,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让。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赵襄子责问豫让:“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意思是: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把豫让放掉,就下令让兵士把他围住。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

为知己  豫让的事迹传开,赵国的志士仁人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而悲泣。

豫让行刺赵襄子,舍忘生,备尝艰辛,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他为知己献身的精神令人感佩。他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重视他,尊重他,给了他尊严,所以,他要舍命为智伯复仇,用生命捍卫智伯的尊严。他是一个未能成功的刺客,但这个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的人格。

此后四十多年,轵邑有聂政的事迹。

漆身吞炭的介绍

关于吞炭漆身是什么意思如下:

吞炭漆身是指古代一种殉葬仪式,指的是者在临终之际将木炭捣碎后吞食,然后涂抹墓碑或墓穴的殉葬仪式。此举据信可让者在来世得以保留对家族的忠诚和尊严,是古代宗族文化中的一种特殊习俗。

知识扩展:

1.吞炭漆身的起源与历史背景

吞炭漆身这一古代殉葬仪式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的传统。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宗族文化和封建礼制的时代。在古代社会中,家族文化非常重要,尊重祖先和家族传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吞炭漆身成为一种表达对家族的忠诚和尊重的方式。

2.吞炭漆身的仪式和意义

吞炭漆身仪式通常发生在临终之际,是者对家族忠诚和对亲人的告别的一种方式。在临终时,者会将木炭捣碎后吞食,并在身体上涂抹墨汁或用墨水涂抹墓碑或墓穴,以示忠诚和尊重。这一仪式认为者能够在来世得到保佑和庇护,并在祖先之间得到安宁和认可。

3.吞炭漆身的文化意义与象征

吞炭漆身不仅是一种殉葬仪式,更是古代宗族文化中的一种象征行为。它代表着者对家族的忠诚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中国古代尊崇家族观念和亲情的价值观。吞炭漆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族人之间的感情,使族人更加团结和亲近。

4.吞炭漆身的演变与变迁

随着社会进步和价值观的变化,吞炭漆身这一古代殉葬仪式逐渐式微。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命和生存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殉葬仪式的概念也逐渐淡化。现代社会更加重视个体的尊严和***,不再鼓励以自我牺牲来表达忠诚和尊重。

吞什么之什么四字成语

漆身吞炭,典故名,成语,典出《战国策·赵策一》。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矢志复仇,事败而。比喻舍身酬报知己或雪耻复仇。

吞炭的引证解释吞炭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1. 吞怎么组四字词语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鲸吞蚕食 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手段侵吞 半吞半吐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蚕食鲸吞 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杜口吞声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漆身吞炭 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

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

形容气魄很大。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忍气吞声 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蛇欲吞象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生吞活剥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吞刀吐火 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吞吞吐吐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

形容说话有顾虑。 吞云吐雾 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吞刀刮肠 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网漏吞舟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

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饮泣吞声 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饮恨吞声 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吞言咽理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鳌掷鲸吞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

亦作“鳌掷鲸呿”。 负重吞污 见“负重含污”。

鹘仑吞枣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浑抡吞枣 见“浑沦吞枣”。 浑沦吞枣 整个地吞下枣子。

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活剥生吞 比喻机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

语出唐刘肃《***新语·谐谑》:“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人谓之谚曰:‘活剥王 鲸吞虎噬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明·张景《飞丸记·明廷张胆》:“他谋多中伤,威权明仗,鲸吞虎噬,谁敢拦挡?”清·徐芳《诺皋广志·寒空僧》:“先君子常言以桥 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

比喻侵吞兼并。 狼吞虎餐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啮檗吞针 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

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啮雪吞毡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事见《汉书·苏建传》。

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 屏气吞声 犹言忍气吞声。

气断声吞 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气忍声吞 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气吞虹蜺 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宏大。

气吞湖海 犹气吞山河。 气吞宇宙 犹气吞山河。

钳口吞舌 犹言闭口不言。 轻吞慢吐 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蛇食鲸吞 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

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吞风饮雨 犹言餐风宿露。

形容四处奔波,生活艰辛。 吞符翕景 谓道者吞符箓,服日霞。

吞声忍泪 形容强忍悲伤。 吞声忍气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

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吞声饮恨 谓抱恨无言。

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莫不饮恨而吞声。” 吞声饮气 犹吞声忍气。

吞声饮泣 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吞炭漆身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

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

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吞纸抱犬 吞纸充饥,抱犬御寒。

形容家贫好学。 吞舟漏网 见“吞舟是漏”。

吞舟是漏 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吞舟之鱼 能吞舟的大鱼。

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咽苦吞甘 犹咽苦吐甘。

偏指吃苦。 饮冰吞檗 见“饮冰食蘖”。

饮气吞声 谓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壮气吞牛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虎踞鲸吞 〖解释〗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气吞牛斗 〖解释〗牛:牵牛星。斗:北斗星。

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巴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或为\"巴蛇吞象\"。传说古时四川有一条蛇,头大口大,以至于吞下了一头象,三年之后名胜的骨头才吐出来。

比喻人心不足,贪午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

漆身吞炭什么意思?

吞炭的引证解释是:⒈指吞咽火炭毁嗓子。引《尸子》卷下:“昔夏桀之时曼声吞炭,内阑而不歌,飞鸟_翼,走兽决蹄。”⒉谓报恩。用豫让吞炭事。参见“吞炭漆身”。引《梁书·侯景传》:“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唐周匡物《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宋周_《清波别志》卷下:“_冯当世_早年薄游里巷,夜为街卒所_,鄂守王素亟释之冯_以诗,有‘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

吞炭的引证解释是:⒈指吞咽火炭毁嗓子。引《尸子》卷下:“昔夏桀之时曼声吞炭,内阑而不歌,飞鸟_翼,走兽决蹄。”⒉谓报恩。用豫让吞炭事。参见“吞炭漆身”。引《梁书·侯景传》:“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唐周匡物《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宋周_《清波别志》卷下:“_冯当世_早年薄游里巷,夜为街卒所_,鄂守王素亟释之冯_以诗,有‘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拼音是:tūntàn。注音是:ㄊㄨㄣㄊㄢ_。结构是:吞(上下结构)炭(上下结构)。

吞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指吞咽火炭毁嗓子。谓报恩。用豫让吞炭事。

二、国语词典

比喻不惜牺牲性命以报效主恩。参见「漆身吞炭」条。

三、网络解释

吞炭吞炭参见人物部,明张煌言《羁恨二首》之二

关于吞炭的诗词

《感古·豫让口吞炭》

关于吞炭的诗句

吞炭无由卖炭来漆身吞炭事何常观其漆身吞炭

关于吞炭的成语

雪中送炭雪里送炭坐于涂炭生灵涂炭苍生涂炭枘凿冰炭慢慢吞吞吞吞吐吐吞炭为哑万民涂炭

关于吞炭的词语

雪中送炭冰炭不投吞炭漆身漆身吞炭黎庶涂炭坐于涂炭雪里送炭生灵涂炭生民涂炭万民涂炭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吞炭的详细信息

词目

漆身吞炭

发音

qī shēn tūn tàn

释义

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引用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 智伯决水灌晋阳 豫让击衣报襄子 ...济其事乎?”豫让谢曰:“吾既臣赵氏,而复行刺,是贰心也;今吾 漆身吞炭 ,为智伯报仇,正欲使人臣怀贰心者,闻吾风而知愧耳。请与... 《全唐文》第07部 卷六百三十四 ...上之所以礼我者厚,则我之所以报者重,故豫让以众人报范中行,而 漆身吞炭 以复赵襄子之仇,其所以待之,各不同也。阁下既尝罚推官直... 《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坚,事泄,坚引虓问其状,虓曰“昔渐离、豫让,燕、智之微臣,犹 漆身吞炭 ,不忘忠节。况虓世荷晋恩,岂敢忘也。生为晋臣,为晋鬼... 《乾隆皇帝》第二十七章 凉风镇月夜逢刺客 牛皮帐老拳释仇隙 ...“我敬重英雄。”傅恒站直了身子,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予让 漆身吞炭 三刺仇敌而不成,仍是千古风义嘛——放他们走路!”...